⑴ 學習初二歷史的具體方法
初中歷史的學習方法要提高歷史的學習成績,掌握一定的學習方法是非常必要的,對此,我認為學生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注意:第一,課前預習,找出疑點。在學習每節新課之前,我們應對所學內容進行預習,提前把握知識脈絡,找出難點、疑點問題,使課堂聽講有針對性。第二,集中精力,專心聽講。課堂上我們的注意力要集中,跟著老師講課的思路,認真聽講。對老師提出的設問和舉例,要開動腦筋,積極思考,力爭在課堂上掌握重點,突破難點,解決疑點。第三,及時復習,加強記憶。對所學知識如果不及時復習,就很容易遺忘,使知識不能得到鞏固。因此,在學完一節或一課內容後,我們應及時復習,並在理解的基礎上加強記憶,鞏固所學知識。第四,及時進行歸納整理,使知識系統化。我們在學完一節或一課內容後,應善於把所學知識進行歸納整理,列出知識網路,形成知識體系。這樣,有助於我們從整體上把握知識。第五,抓住知識的主線。例如,在學習《大變革的時代》一節時,抓住變革這一主線,可以分為生產工具、生產技術、水利、變法四個知識點,便於學生掌握。第六,注重聯系實際,運用所學教材知識認識分析社會熱點問題。理論聯系實際既是學習歷史課的重要方法,又是中考考核的重要方面。因此,我們在平時的學習中,要注意圍繞國內外發生的熱點問題,結合所學教材知識,進行全方位、多角度的認識和分析,在理論聯系實際的過程中,進一步鞏固、理解所學知識,提高自己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有人講,歷史就是現實。也就是說歷史上發生過的事,現在還在繼續發生,只不過形式發生了變化,而現實中的很多事都有歷史的影子。這樣的例子很多,如我們現在的改革,歷史上多次發生過,現在世界各國的爭端和戰爭,回顧歷史,和中國的戰國時代、三國時代、歐洲和西亞的帝國時代,多麼相似,歷史上的悲歡離合的悲劇、喜劇,我們的現實不也在一幕幕重復上演嗎。所以要學好歷史,就不要把歷史與現實割裂開,要以現實去理解歷史,以歷史來關照現實,那你就會學出樂趣了,那麼對歷史就會有深入的體會,對現實也會有更深刻的理解,彷彿打開了一片新天地。怎樣學好歷史對於歷史,我想說的是:關鍵在平時,臨時抱佛腳是沒有用的。尤其對考小綜合或大綜合的同學來說,平時的基礎是決定勝敗的關鍵。我自己就曾經吃過這樣的虧。教我歷史的魏獻策老師是一位非常盡職盡責的好老師。他的課彷彿有一種魔力能把你緊緊地吸引住,浩浩歷史長河在他的講解下彷彿一下子就與我們拉近了。更重要的是,他總能引導我們透過紛繁復雜的歷史現象去思考它們背後的聯系與實質。這是學習歷史的最重要的方法。在他的指導下,高一時我的歷史學得很順利。也許是讓勝利沖昏了頭腦,高二時我開始偷懶了,不再注重基礎知識的及時掌握。只是到了考試前才臨時背一背。到高三下學期總復習時,我才發現自己是多麼愚蠢。高一的知識由於有扎實的基本功,我不用再費多少力就能輕松地回憶起全部內容。而高二的課文我即使讀了好幾遍還是有忘的可能。我這才知道為什麼老師總讓我們「抓基礎、重平時」。高中歷史的學習與初中完全不同,並不是靠死記硬背就能解決問題的。高中歷史更需要的還是理解。最好是能每星期復習一次,每個月再總復習一次。復習時關鍵是要反復地看書,在反復中提高。書才是最根本的。離開書本談能力是不現實的。在讀每一節的內容時,要想想在一個歷史事件之前之後都發生了些什麼事,它們之間有沒有什麼內在的聯系,能夠說明什麼歷史道理。也可進行歷史事件間的橫向縱向的比較。例如,某兩場政變或兩種政策之間有什麼異同點,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異同,說明了什麼。分析異同點也很簡單,無非就是從背景、性質、影響等幾個固定的版塊去想。有的書上說,要把歷史學成「立體」的。我想,所謂的「立體」,大概也就是這種橫向與縱向的聯系吧。經常這樣思考,對不同的歷史現象,我們就可以較准確地分析出它們的實質,無論碰到什麼題都能迎刃而解。這是讀書時要注意的問題。書本決不僅僅是讀過即可的,光記住一些時間、地點、事件是沒有用的,最重要的是要學會用歷史思維去思考去研究,去探索事件背後的東西。相信你不久就會發現,歷史是越讀越有味的。其次,做題當然也很重要。做題的過程實際上也是再回顧再思考的過程。現在的歷史題,單純考知識本身的已經很少了。往往都是考你對某一事件的分析。這就需要用到讀書時積累的那套功夫,此外也有一些技巧。例如做選擇題時,常常碰到一些諸如問「根本原因」、「實質」之類的問題,這通常要從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等方面去分析。只要是有關於這幾方面的選項,一般來說就是正確的。再如「直接」與「間接」這樣的問題,在我看來,其實也很簡單。答「直接」時,你就讓頭腦變簡單些,一開始想到什麼就是什麼,完全不必拐什麼彎。除了「直接」之外的就都可放心地歸入「間接」那部分去了。至於問答題,則更需要你的思考與分析能力。不要指望考卷上的題目是你曾經見過的,更不必費心去背某道題,只要掌握了方法,問答題也是很好解決的。首先是分析。通過回想老師在講這部分內容時的介紹,盡量從更多的角度去思考這個問題。不要擔心想太多,只要你覺得有道理的,都有可能是正確的。更何況現在的考試一再強調「要鼓勵學生自由發揮,要有創新,有自己的觀點」,所以你就要盡可能地多想一些。其次是表達。最好是分條闡述,一點寫一兩行,不必太嗦,關鍵是把要點寫出,因為評卷時也是按點給分的,寫得太多,一個要點繞了好幾個彎才講完,不僅會喧賓奪主,使老師因找不到要點而扣分,還會浪費許多時間,以致來不及做完考卷。在分條時也有一個技巧,即根據所給的分數決定要分幾條。一般一個要點是兩到三分,如果一道題是八分,那麼很可能它的要點就有四個。用這種方法可以有效地減少漏答的可能,即使你實在想不出還要答些什麼,也要盡可能寫滿那個推算出的條數。同時,還要注意序列號的安排。大點小點用不同的序列號標出,就會顯得層次分明,邏輯性強,這樣也就不容易丟分。最後,字跡一定要工整。想想看,一個老師要在那麼短的時間內改完那麼多的試卷,如果字跡潦草,有哪個閱卷老師會有好心情給你高分呢?最後,多與老師同學交流對學習歷史也很有幫助。一個人無論怎樣細心都會有疏忽的地方,通過與同學交流筆記、與老師探討習題,往往會有許多意想不到的收獲。也可讀一讀像《歷史學習》這樣的雜志,了解一些課本上沒有的東西,提高自己思維的深度和廣度,對解題很有幫助。到高三下學期的時候,要爭取每天都花一至兩個小時在歷史上。因為歷史有一個特點,容易忘。今天記得滾瓜爛熟的東西很可能第二天就忘得一干二凈了。所以復習歷史更要注意計劃性。除了跟上老師的復習進度外,自己還應有自己的計劃,給自己定一個時間表,哪段時間復習哪段內容,注意科學合理,確保能夠按時完成。可以雙條線同時進行。一條是老師的,一條是你自己的。例如老師在復習世界史,你掌握好世界史的同時,還可再看看中國史。不僅記住了更多的內容,還有利於進行中外比較,使自己對高中三年的歷史知識有一個總體上的把握,效果要比單獨復習世界史好上幾倍。另外,專題復習也很重要。可以幫助你掌握好歷史線索,可以深入地研究一些歷史規律之類的東西,增加自己思考的深度和廣度。其實,歷史是一門很有意思的科目,不用擔心學不好它,只要肯用心,掌握方法之後,歷史會變得很簡單了。
⑵ 怎樣學好初二歷史
一、學會使用好課本。
我們要對歷史課本,做一個大概的了解,首先了解課本的基本結構,我們要對,基本知識,部分,尤其是課本中大字部分進行精讀,著重掌握著一部分的內容,在課堂時,要把握重點,尤其是老師講的重點,哪些內容是要求一定要記住的,哪些是了解就可以的,只有把握重點,了解基礎才能夠在學習中做到有的放矢。
二、學會閱讀。
尤其是閱讀教材,在閱讀教材方面要學會快速閱讀教材,取得課堂上的主動權。在課堂上,要知道老師,講的層次性,針對性的問題。是啟發大家,什麼內容需要詳細的讀,反復的思考。在做歷史筆記時,要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圈點批註,給歷史名詞概念人物,所做的補充,要做一個大概的了解,重點知識部分要重點記錄。
三、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做到愛善於思考和樂於思考。
愛思考,會思考,可以幫助我們獲得知識的源泉。在課堂上,我們要勤思考,培養多種思考能力。經常訓練自己的思考能力,可以使自己的邏輯思維在潛移默化中得到提高。
四、學會掌握,鞏固知識的技巧,也就是巧學。
做到及時鞏固訓練,尤其是在課後的,習題演練中,通過,練習,可以鞏固強化記憶,提高我們的分析能力。所學的知識,要及時復習,反復復習,編制記憶的規律,先快後慢,及時的復習鞏固,可以幫助我們更好的掌握知識。在學習歷史時,要為自己建立一個詳細的知識網,規律性強,線索脈絡清晰,可以把握住歷史知識的綜合聯系,這樣可以幫助我們更好的學習歷史。
雖然大多數的同學覺得歷史枯燥,但星火教育王老師認為如果發現其中的樂趣,學習歷史會更加容易。初中生通過學習歷史,可以幫助我們了解過去,總結一些歷史經驗,有利於自己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的樹立。
⑶ 如何學好初二歷史
不用死背,要用長遠的眼光去看待問題。將歷史書當成故事書去看,將史實當做故事去記,不需要一天的時間去記,時間長去翻翻,效果絕佳。至於歷史上事件的影響及意義等知識點,要注重去理解,理解並不是背誦,而是將其轉化成自己的觀點,答題時相當於敘述一下,知識點全面並不需要很完整。因為閱卷老師只看大體意思,閱卷速度很快。
⑷ 初二怎麼學好歷史
1上課認真聽課,其實建議你在還沒學之前認真看看,預習一下。
2主要的就是課後多背,多復習,每天只拿出十分鍾來,再加上上課的時間,歷史完全可以背過,對於難記住的時間段,課本最後不是有表格嗎,按照時間順序背發生的事件。
3對於不感興趣,建議你看一些歷史的書,當然不是指那些文言文性質的,有很多很有趣的歷史小說,作者用現代的話語解說古代的歷史。
4,學習端正態度,越是不感興趣的,就應該把它做到最好,堅定信念,一定可以做到,加油!
⑸ 怎麼學好歷史初二
初中的歷史要靠平時多記憶,按照時間順序來記更快捷!
⑹ 八年級上冊歷史必背知識點有哪些
八年級上冊歷史必背知識點如下:
1、義和團運動興起於山東,性質是反帝愛國運動。義和團抗擊八國聯軍的重大戰役有:廊坊之戰、大沽口之戰、天津保衛戰。
2、慈禧太後先採用招撫政策,後又下令清軍「鏟除」義和團,並請求八國聯軍「助剿」。在中外反動勢力的聯合絞殺下,義和團運動失敗。
3、評價義和團:義和團運動表現了中國人民英勇無畏的斗爭精神,對於阻止帝國主義瓜分中國起了一定的作用。但義和團的蒙昧迷信及籠統排外傾向,也留下了深刻教訓。
4、1900—1901年,英、法、德、俄、美、日、意、奧八國聯軍發動侵華戰爭。目的是為了鎮壓義和團運動。
5、攻入北京後,慈禧太後挾持光緒帝逃往西安。
6、1901年戰敗的`清政府與11國簽訂《辛丑條約》。
歷史學
歷史學以人類歷史為研究對象的學科,也叫史學。歷史學是人類對自己的歷史材料進行篩選和組合的知識形式。歷史學是個靜態時間中的動態空間概念。歷史學是由歷史、科學、哲學、人性學及其時間空間五部分有機組合而成。
歷史學與理學、工學、農學、醫學、哲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軍事學、管理學、藝術學並列,組成了中國的高等教育學科體系。大學本科歷史學專業畢業並滿足學士學位授予條件後通常予授歷史學學士學位。
廣義的「歷史學」是對「史」進行同時合訓而產生的「史有二義」的統一體。包括:完全獨立於人們的意識之外的人類過往社會的客觀存在及其發展過程;歷史學家對這種客觀存在和過程及其規律的描述和探索的精神生產實踐及其創造出來的產品。狹義上的史學專指後者,是一種精神生產實踐及其創造的屬於觀念形態的東西的統一體。
⑺ 初中歷史的學習方法我明年就要初二了,但是初中歷史學的太差了,應該怎麼才能學好初中歷史啊
我上初二的時候跟你問過同樣的問題,不過現在已經解決了,你歷史成績差肯定是因為你沒有掌握到學習歷史的方法,我之前就是,覺得學習歷史只是死記硬背,枯燥乏味,甚至「談史色變」。後來才發現是自己的方法不對,其實想要學好歷史平時只要將知識點歸納起來,列成樹狀圖,先背好主幹知識,熟透了才背分支,一定要每天背,一有時間就要看書,看多了就自然有感情。晚睡之前回憶起當天所背過的內容,回憶不起的第二天就馬上看書。不過一定不要死記硬背,否則你就一定會討厭歷史的.因為死記硬背有很多弊端,意思費力大,收效小,事倍功半,背了好張時間,也沒有記住多少東西。如果還不行的話你網上搜李曉鵬的新浪博客,博主曾是中考狀元,我覺得博客里講到的歷史學習方法,結合了學生很具體的經驗感受,方法非常實用,還有各科的學習方法和解題技巧等,都是他的經驗總結,我就是在參考了他博客里的方法成績才提高的,你可以去看看,希望對你也有幫助,一起努力吧!加油!!
⑻ 初二學生怎麼學好歷史
歷史,首先要理清歷史的時間線,就是時間順序;其次,從歷史發生的時間線對應重大的歷史事件和歷史意義,最後,就是歷史事件的關鍵人物和事件對後世的影響。
歷史很簡單的,因為它發生了,就不會變了,是固定的了。
⑼ 怎樣學好初二歷史的方法
回答:
學好初二歷史的方法:
1、預習加復習;
2、記憶歷史人物,聯想歷史大事件;
3、做點歷史題,以鞏固提高;
⑽ 初二歷史怎麼學好
明確歷史框架,帶著問題,帶著思考,帶著發現去學習!
比如:你看了羋月傳電視劇,那麼你就要看看歷史,這個人究竟是怎麼怎麼的,一生是怎麼樣的,是不是個電視劇講的一樣,就去好好看看。這樣記憶就更加深刻。
總之,歷史是故事,以時間為軸,你要串聯起來,這樣學著很有意思,你可以看完以後學著講歷史的這種方式去講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