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什麼叫自古以來100分鍾看盡中國歷史朝各朝代疆域變遷
中國歷史是指中國從盤古開天到二十一世紀之間的歷史。
中國歷史悠久,從盤古、女媧、後羿等神話時代算起有5000年;從三皇五帝算起有4600年;自夏朝算起有4100年;從中國第一次大一統的中央集權制的秦朝算起有2200年[1] 。
B. 歷史上最早是哪個朝代
炎黃二帝,下來是堯舜禹,而禹的兒子啟建立了我國歷史上第一個奴隸制國家:夏;所以,夏是我國歷史上最早的的朝代。如果關於歷史,你有其他問題,也可以繼續追問。
C. 中國歷史上最早的朝代是哪個
世界歷史的:公元前3100年左右,傳說上埃及國王美尼斯統一上、下埃及,建立第一王朝,定都孟斐斯(今開羅西郊),成為古埃及第一個法老,古埃及從此開始了王朝時期。
中國歷史的:大約公元前2070年,大禹建立中國最早的王朝夏朝。
D. 中國自古以來哪個朝代最強大
我不同意上邊的人的回答,宋朝的航海技術領先世界,經濟、科技、航海、文化、文明成度領先世界一百年以上(保守估計)。王安石變法就是一次超越時代的變法,他是世界歷史上第一個認識到用國家為實體來參與經濟改革的。這其實是一個非常大的突破可以被視作「國家資本主義」。如果王安石變法成功了說不定還能提前進入資本主義!
在科技方面在宋朝滅亡前,幾乎快到工業革命的前夜。經濟方面宋朝最鼎盛時達到世界的80%可見宋朝有多富所以我認為宋朝的滅亡是最可惜的。宋朝對內平亂表現最好宋朝時期發生的農民起義有三百多起,是中國歷史上最多的朝代.在漢唐元明清的帝國時代,農民起義往往一經發起,即成燎原之勢,進而撼動整個帝國的根基.惟獨在宋朝時期,每次起義都只能局限在比較小的地域,時間短則數月,長不過四五年.宋軍隊在對內平亂的表現是中國歷朝之中表現最出色的.所以內亂很難讓它滅亡,而且王安石變法雖然失敗了但國內矛盾還很嚴重所以一定還會在變法。再變法難抱不會出現資本主義。靖康之變如果送欽宗不投降金軍是攻不下來的。一直堅壁清野死守,等到天下勤王兵馬到來內外夾擊,金軍長期攻城其鋒芒以過一旦兩面夾擊定可全殲金軍,宋朝也就不會滅亡了。
宋朝是中國歷史上最開明最光輝的朝代,不僅在經濟,文化,科技上創造了光輝的成就,也是軍事強國.下面妄言評點.
1.對內平亂宋表現最好
宋朝時期發生的農民起義有三百多起,是中國歷史上最多的朝代.在漢唐元明清的帝國時代,農民起義往往一經發起,即成燎原之勢,進而撼動整個帝國的根基.惟獨在宋朝時期,每次起義都只能局限在比較小的地域,時間短則數月,長不過四五年.宋軍隊在對內平亂的表現是中國歷朝之中表現最出色的.
2.對外戰爭"弱宋不弱"
宋朝很不幸,其時恰好處於歷史上的一個小冰河期。按照史書的記載是臨安年年下大雪。這樣在北方的苦寒地帶更不必說,可稱千年不遇的嚴寒期。氣候驟冷迫使無法在北方繼續生存的遼、金、蒙古游牧民族不得不全力向南拓展生存空間,從而造成了對宋的持久的軍事壓力.而且嚴寒的氣候更迫使一直處於鬆散的部落聯盟狀態的游牧民族團結成了組織化的軍事體制國家.它的特徵是"非部落化",在軍事上保留歐亞大草原騎馬民族的兇悍,但其轄地卻囊括文明地區的邊緣,統治大量的定居臣民和市鎮,因此在政教上又得採用文明制度和意識形態,遂兼有兩者之長。其戰鬥力和生命力遠非漢時匈奴和唐時突厥可比.
後世往往以現代戰爭的觀點來看古代戰爭.以宋朝舉國上百萬的軍隊不能征服外族而批其懦弱無能.焉知古代戰爭人力優勢只能次第鋪開,並不能如現代戰爭般傾全國之力於一擊.宋國軍隊最多時上百萬,能調到邊境的最多也只有一半.更何況往往要分兵抵禦兩個以上外族的作戰.以宋夏戰爭為例,與西夏的百年戰爭時期,宋國均處以兩面作戰的境地.宋國兵力最高峰時,北宋調集到西北邊境上的禁軍達二十萬人,而西北各州郡的鄉兵和廂兵總計也大約二十萬.而西夏軍隊在元旱建國時期已達50萬人。西夏每次會戰均能出動至少十萬的軍隊,後期會戰更是每次動員號稱30萬--80萬的軍隊進攻.
後世指責"弱宋",不能忽視這樣的事實.宋朝是中國歷代步兵裝備最好的朝代,宋朝是抗擊蒙古軍隊最久的國家.宋朝水師是世界最強的水師.宋朝的軍隊是中國歷代最忠誠的軍隊(崖山海戰時,南宋大勢已去,仍有二十萬軍民跟隨幼帝,十多萬軍民戰敗殉國).宋朝面對的金國是當時世界經濟總量第二的強國.宋朝的釣魚城之戰改變了世界形勢.
宋朝的軍事致命弱點在於馬匹的缺乏.自從中唐失去西北產馬地之後,唐宋軍隊編制逐漸轉為步軍為主.宋朝馬匹多為貿易得來,「計一騎之費,可贍步軍五人」.而岳飛之所以最受百姓愛戴,正因為其建立了一支強大的騎兵隊伍(在戰斗中繳獲大量馬匹),岳家軍可以與金軍主力騎兵硬碰硬決戰勝之,而不是困守孤城聽任金兵掠擄民眾.
E. 中國歷史上有過很多的朝代,其中哪個朝代是最鼎盛
在每次歷史朝代更替之前,國家都會有很大的動盪,很多都是前朝的統治不得當,弄得百姓民不聊生,所以才會產生的反對當時統治朝廷的人,想辦法去推翻它。但在中國歷史朝代變遷中,卻有這樣一個朝代,就算被推翻的之前,百姓以及軍隊還在齊心合力的抵抗外敵,不讓自己的國家滅亡,那麼這個朝代是我們中國哪個朝代呢?宋朝,對就是宋朝!為什麼宋朝就算到了末期百姓以及國人都還在極力維護這個朝代呢?
宋朝分北宋和南宋,公元960年,後周大將趙匡胤陳橋兵變,黃袍加身,從此建立了大宋王朝,定都開封,稱為東京。在歷史長河中,這個朝代在很多人的心目中是一個軟弱無能的朝代,我不這樣認為,很多歷史學家在研究宋文化的時候也充分的給這個朝代加以正名,下邊我就來來講講宋朝當時是多麼的強大。
宋朝的經濟,尤其是百姓的第二,第三產業經濟得到了極大的發展,人民的生活水平達到了空前的高度。
宋朝的時候中國很富裕,比世界平均水平富裕一倍。那宋朝有多富呢?看到美國沒有,美國人現在不幹活也可以領到救濟金,而且還不少,宋朝就像美國一樣,下個雪刮個風,政府發錢,讓你餓不死。當時世界上排名前十的城市,九個是宋的,汴梁更是擁有超過百萬的人口,這相當於同時代歐洲的一個國家,宋整整一億人口基數,所創造出來的財富是無法想像的,當時宋國就是現在的美國,你就是那個泥人跑國外賣去,也能讓你賺回滿滿一車的財富,近年來更有人通過黃金價格折算,計算出北宋的人均GDP達2280美元!宋朝的國民生產總值占當時世界的50%以上,最高達80%!因此我們可以這樣說:宋朝的時候中國很富裕,比世界其他地方最好水平至少富裕一倍!」不要忘了,北宋當時人口約一億,約佔世界人口四分之一。宋朝的人均GDP為2280美元,摺合人民幣按1;6.5計算,約合14820元,那麼按照2010年的統計數據,2010年中國的國內生產總值GDP為397983億元(58786億美元),排名世界第二。,按照2009年預測2010年人口數據13.48億計算,人均GDP為29524元(合4361美元),這么看,我們國家的富裕程度早已經超過了任何一個歷代王朝。
宋朝的科技成就, 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三大發明誕生於宋朝。即火葯、指南針、活字印刷術,都誕生於宋代
。四大發明之說是由近代西方人提出的。不過,西方人最早提出的是三大發明之說,其後才把造紙術加進來,形成了四大發明之說。早在1550年,義大利數學家傑卡丹就曾提出,磁羅盤、印刷術和火葯是中國的三大發明,而且認為它們是「整個古代沒有能與之相匹敵的發明」。
文化學術繁榮,理學、文學、史學、以及科學技術領域碩果累累,為篩選官員而建立的科舉考試推進了教育制度的發展
,誕生了二程、朱熹、歐陽修、蘇軾、司馬光及沈括等優秀人物 。宋朝文化空前進步,各個領域碩果累累,享譽千古,對人類做出了傑出的貢獻。
明人宋濂謂:「自秦以下,文莫盛於宋。」
唐宋八大家,宋朝佔了六位,除「三蘇」蘇洵、蘇軾、蘇轍外、還有王安石、曾鞏、歐陽修。宋四大書法家:蘇東坡、黃庭堅、米芾、蔡襄。理學家北宋二程:程頤、程顥。南宋東南三賢:朱熹、張拭、呂祖謙。南宋四大家:陸游、楊萬里、范成大、尤袤。宋詞,與唐詩並稱雙絕
。
宋朝的瓷器遠近聞名,其中鈞窯,汝窯,哥窯,定窯,官窯五大名窯,都讓世界熟知,宋朝的藝術水平在當時達到了空前的鼎盛,中國商人的永久性居留地在許多東南亞貿易中心建立,杭州以南的中國東南沿海港口繁榮起來,出現了大量外國居民,對外貿易的開放也讓宋朝的瓷器以及更多的中國造得到了發展與推進,清明上河圖的出現就是當時宋朝繁榮時期真實百姓的寫照,成為了當時名副其實的超級大國!
就是這樣的一個超級大國怎麼會滅亡呢?1、只搞經濟和繁榮,缺乏國家戰略意思及應對危機手段;2、忽視軍事上要始終處於領先地位,技術沒有應用在軍事上,沒有保持威懾和遏制或飯遏制力。如:漢武帝的軍事遏制與軍事滲透,胡人不敢南下。還有就是,經濟社會發展帶來鄰國的嫉妒與佔有欲。宋的世界上先進的船隊只是出去宣誓大國的成就與友好,而沒有像英國那樣去征服或遏制別國。對貪欲的鄰國也無足夠防範措施。它這種重文抑武的戰略方針直接導致了宋朝走向滅亡的根源。宋朝軍事力量干不過元朝被滅,但軍民齊心抗元,寧死不屈的悲壯是可歌可泣的。不過就算是滅亡,它也有它曾經的榮耀和輝煌,你們認為呢?
F. 中國歷史上出現了很多朝代,朝代的排列是什麼
中國朝代順序:
夏、商、周[西周、東周(春秋、戰國)]、秦、漢(西漢、東漢)、三國時期(魏、蜀、吳)、晉(西晉、東晉)、南北朝[南朝(宋、齊、梁、陳)、北朝(北魏、東魏、西魏、北齊、北周)]、隋、唐、五代(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十國[前蜀、後蜀、吳、南唐、吳越、閩、楚、南漢、南平(荊南)、北漢]、宋(北宋、南宋)、遼、西夏、金、元、明、清、中華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
(6)歷史以來哪個朝代是自古以來的擴展閱讀
在中國朝代中,被當前史學界普遍認為中國的正統朝代包括:
夏朝-商朝-西周-東周-秦朝-西漢-東漢-曹魏-西晉-東晉-北魏-南朝-隋朝-唐朝-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北宋-南宋-元朝-明朝-清朝。
G. 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朝代是從哪個朝代開始的,按順序排列一下朝代,每個朝代的皇帝和民族都是什麼
中國朝代歷史表:
華夏族(皇帝)--4000多年前
堯
舜
禹
夏朝--約公元前22世紀-公元前17世紀
商朝--約公元前17世紀初-公元前11世紀
周朝--約公元前11世紀-公元前256年,分為西周,東周,東周又分為春秋,戰國
秦朝--公元前221-元前206年秦王(贏政)統一六國,之後項羽和劉邦為爭奪帝位,進行了四年的楚漢戰爭。
西漢--公元前206年-公元25年,漢高祖(劉邦)->漢文帝->漢景帝(劉啟)->漢武帝(劉徹)
東漢--公元25-220年(漢光武帝)劉秀
三國--公元220-280 年劉備、曹操、孫權爭奪天下
晉朝--公元265-420年分為西晉,東晉
南北朝--公元386-581年
隋朝--公元581-公元618年隋文帝(楊堅)
唐朝--公元618-907年李淵->唐太宗(李世民)->唐玄宗(李隆基)
五代--公元907-960年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五個朝代
宋朝--公元960年,北宋宋太祖(趙匡胤)南宋(趙構)(公元1127-1279年)。
元朝--1271年-1368年,元世祖(忽必烈)是成吉思汗的孫子。
明朝--公元1368-1644年,朱元璋即明太祖。
清朝--公元1644-1911年
清朝皇帝順序表:
順治->康熙->雍正->乾隆->嘉慶->道光->咸豐->同治->光緒->宣統
速記口訣:
夏商和西周,東周分兩段,
春秋和戰國,一統秦兩漢,
三分魏蜀吳,二晉前後延,
南北朝並列,隋唐五代傳,
宋元明清後,民國再共和,
代代往下傳
傳說:前4439 ~ 2689年
開創:前2690 ~ 2350年
唐 :前2351 ~ 2251年
虞 :前2252 ~ 2204年
夏 : 前2205 ~ 1765年
商 : 前1766 ~ 1121年
周 : 前1122 ~ 255年
春秋: 前 770 ~ 476年
戰國: 前 475 ~ 221年
秦 : 前 221 ~ 207年
漢 : 前 206 ~ 219年
三國: 220 ~ 265年
魏 : 220 ~ 265年
蜀 : 221 ~ 263年
吳 : 222 ~ 260年
晉 : 265 ~ 420年
西晉: 265 ~ 316年
東晉: 317 ~ 420年
六朝: 220 ~ 589年
隋朝: 589 ~ 618年
唐朝: 618 ~ 906年
五代: 907 ~ 1279年
宋朝: 960 ~ 1279年
北宋: 960 ~ 1126年
南宋: 1127 ~ 1279年
金 : 1115 ~ 1234年
元朝: 1271 ~ 1368年
◎明朝
洪武: 1368 ~ 1398年
建文: 1399 ~ 1402年
永樂: 1403 ~ 1424年
洪熙: 1425年
宣德: 1426 ~ 1335年
正統: 1436 ~ 1449年
景泰: 1450 ~ 1456年
天順: 1457 ~ 1464年
成化: 1465 ~ 1487年
弘治: 1488 ~ 1505年
正德: 1506 ~ 1521年
嘉靖: 1522 ~ 1566年
隆慶: 1567 ~ 1572年
萬曆: 1573 ~ 1619年
泰昌: 1620年
天啟: 1621 ~ 1627年
崇禎: 1628 ~ 1644-年
◎清朝
順治: 1644 ~ 1661年
康熙: 1662 ~ 1722年
雍正: 1723 ~ 1735年
乾隆: 1736 ~ 1796年
嘉慶: 1796 ~ 1820年
道光: 1821 ~ 1850年
咸豐: 1851 ~ 1862年
同治: 1862 ~ 1874年
光緒: 1875 ~ 1908年
宣統: 1908 ~ 1911年
◎中華民國
1912 ……… 1949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
1949――-
H. 歷史上最早的朝代是什麼
夏朝--商朝--周朝(西周\東周)--春秋--戰國--秦朝--漢朝(西漢\東漢)--三國--晉朝(西晉\東晉)--南北朝(南朝\北朝)--隋朝--唐朝--五代十國--宋朝(北宋\南宋)--遼國--大理--西夏--金國--元朝--明朝--清朝--中華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三皇五帝,是中國在夏朝以前出現在傳說中的「帝王」。從三皇時代到五帝時代,歷年無確數,最少當不下數千年。三皇 ①燧人、伏羲、神農(《尚書大傳》);
②伏羲、女媧、神農(《風俗通義》);
③伏羲、祝融、神農(同上);
④伏羲、神農、共工(同上);
⑤伏羲、神農、黃帝(《古微書》)。
五帝 (1)黃帝、顓頊、帝嚳、堯、舜(《大戴禮記》);
(2)庖犧、神農、黃帝、堯、舜(《戰國策》);
(3)太昊、炎帝、黃帝、少昊、顓頊(《呂氏春秋》);
(4)黃帝、少昊、顓頊、帝嚳、堯(《資治通鑒外紀》)。
(5)少昊、顓頊、帝嚳、堯、舜(偽《尚書序》);以其經書地位之尊,以後史籍皆承用此說。於是這一三皇五帝說被奉為古代的信史;
(6)黃帝(軒轅)、青帝(靈威仰)、赤帝(赤熛怒)、白帝(白招拒)、黑帝(汁先紀)(《周禮·天官》)
I. 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朝代是什麼朝
中國史書記載的第一個朝代是夏朝。根據史書記載,夏朝是禹的兒子啟廢除了傳統的部落「禪讓」制,殺死益而稱王,建立的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國家。夏禹傳子代替了以前的禪讓制度,由禪讓制變成王位的世襲制。
夏朝共傳13代,16王。夏朝其中心區域在今天的河南西部和山西南部一帶。據說啟死後,太康即位,出現了一時的政權更迭,即所謂「失國」。再經少康中興,重建夏朝。到孔甲統治時,夏朝走向衰落。此後,三傳至桀,夏朝滅亡。約400年,後為商朝所滅。
(9)歷史以來哪個朝代是自古以來的擴展閱讀:
夏朝(約前2070-前1600)是中國史書中記載的第一個世襲制朝代。夏時期的文物中有一定數量的青銅和玉制的禮器,年代約在新石器時代晚期、青銅時代初期。
夏朝,歷史上慣稱為「夏」。這一稱謂的來源有十種說法,其中較為可信的觀點是「夏」為夏族圖騰的象形字。
司馬遷記載「夏」是姒姓夏後氏、有扈氏、有男氏、斟鄩氏、彤城氏、褒氏、費氏、杞氏、繒氏、辛氏、冥氏、斟灌氏十二個氏族組成的部落的名號,以「夏後」為首,因此建立夏朝後就以部落名為國號。夏朝是在原始社會制度的廢墟上建立起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