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如何培養學習歷史的興趣
歷史是一門包羅萬象的學科,蘊涵了豐富的知識內涵。我非常喜歡學習歷史,它讓我知道了從古至今很多很多的事情,有時候當大家談論有關歷史的話題時,我感覺自己無所不知,同學們的問題都難不到我。你要問我為什麼這么喜歡歷史,答案只有一個:我對歷史有著濃厚的興趣。那麼興趣從何而來呢?
一、歷史故事激發濃厚興趣。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也是時間最長最重要的老師。在我剛進入懵懂時代,聽到最多的是父母講述的歷史故事,什麼「孟母三遷」、「精忠報國」、「緹縈救父」、「桃園三結義」、「空城計」、「草船借箭」等等。這些歷史故事不僅教會我許多做人的道理,也引發了我對歷史的極大興趣。
二、課外書籍開闊視野。上學後我就養成了閱讀歷史書籍的習慣,到了愛不釋手的地步。充分利用課余時間,閱讀與課文有關的課外書籍,這不僅可以擴充知識面,而且所學的知識更不會忘記,同時還增強了我的學習興趣。在學習春秋戰國的爭霸與紛爭時,充分利用了當地文化的優勢。齊國古都臨淄歷史久遠,名人名勝燦若繁星,特別是以古人名字和典故命名的道路,如:桓公路、晏嬰路、太公路、管仲路、聞韶路、稷下路等等。另外還有一些名勝古跡:管仲博物館、太公湖、封神宮、殉馬坑、戰車博物館等。此外還有很多的歷史成語、歷史典故及歷史故事,什麼管鮑之交、圍魏救趙、破釜沉舟、卧薪嘗膽等。這樣既記住了知識點,還擴大了知識面。從此之後,每學一篇課文,我都聯系當地歷史,和同學一起找與本課有關的歷史成語、典故、故事,提高學習歷史的興趣,擴大知識面。
三、旅遊能夠陶冶情操。大家知道歷史課本上的知識是平面的,記憶也是容易淡忘的。如果有條件我們去歷史事件的發生地感受一下,就會留下更深刻的印象。如果我們說到紅軍長征,會想起那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但如果真的去四川看大渡河,去貴州看遵義,去革命聖地延安去參觀毛主席曾住過的窯洞,感同身受,會更加激發我們學習這段歷史的興趣。
四、游戲蘊涵極大魅力。現在是信息化的社會,許多孩子喜歡甚至迷戀游戲,把孩子和游戲隔絕已經成為不可能,我們的家長有的談游戲色變,其實大可不必,當然我們玩游戲時不要沉迷其中,要善於在游戲中學習相關的知識。有許多游戲包含大量的歷史知識和信息,如《三國》、《大話西遊》等。我們在玩游戲的過程中了解了有關東漢末年的歷史背景,了解了曹操的雄才大略,了解了諸葛孔明的智慧和才能,了解到歷史潮流的不可阻擋。這個過程是我們動快樂學習的過程,因為游戲深深吸引了我們,濃厚的興趣會讓人留連忘返。
五、交流溝通帶來樂趣。人們之間需要溝通,我們學生也不例外。在溝通的過程中,如果你有深厚的歷史功底,歷史典故、成語信手拈來,就可以使彼此的溝通輕松自然,給對方留下深刻美好的印象。比如我們說到一個人怎麼樣願意做某事,就可以用「周瑜打黃蓋」這樣的典故,說一件事,條件基本到位就可以說「萬事俱備,只欠東風」,這些典故都會大大改善溝通的效果,從而督促我們學習掌握更多的歷史知識。
六、歷史地圖啟迪探索。一幅幅歷史地圖,就是一條條歷史長河,它蘊涵了深厚的歷史文化。看到那些山川、河流,我就想探究它們的歷史變遷;看到一個一個的地名,我就想了解它們古今的變化;如:西漢的都城長安指今天陝西西安;東漢的東京是洛陽,北宋的東京就是今天的開封等等。這些都讓我有了濃厚的興趣。
七、歌謠口訣開啟記憶。歷史這門學科的主要特點是:大的歷史事件、重要的歷史人物、地點、時間、意義等比較多,學生容易混淆,難記、易忘,而發生的事件距離現實生活又很遙遠,學習起來確實存在很大的難度,而一些歷史口訣或者歌謠卻能幫助我們簡化記憶。如: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列強侵華罪行:一八五六年,英法起禍端。美俄為幫凶,二次鴉片戰。沙俄割領土,東北和西北,一百五十萬。廣西太平軍,領袖洪秀全。南京建都城,改名為天京。反清抗洋兵,慈溪斃華爾,千古美名揚。這樣的方法有時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應該多向老師、同學請教類似的歷史口訣或者歌謠,激發學習歷史的興趣,提高自己的歷史學習成績,
總之,歷史的學習是一個綜合工程,需要我們的勤奮,需要我們的智慧,讓我們珍惜學習歷史的機會,努力吸收沉澱歷史營養,站在歷史的肩膀上開拓美好未來。
『貳』 十歲孩子特別喜歡歷史怎麼引導
他如果感興趣得話,說真的,你還是要正確引導孩子學習,現在很多穿越劇、游戲故事背景等有一定的迷惑性,前幾天,有人還在問我王者榮耀裡面一個虛構出來的人物在歷史上是不是真的有這個人;還有人提問說小說裡面得以為人物(皇帝)在史上是否真的有,可見他們對此也是十分迷惑的,游戲裡面的人物故事背景讓他誤以為他可能是在歷史上可能是真實存在的。
所以不要讓他認為一些編造的歷史故事等讀物以及故事背景等就是真實的歷史,這容易讓他產生誤會,認為虛構出來的東西是歷史上面有的,這樣錯誤的認識。發現這種情況要及時糾正。
另外可以給他買一些少兒歷史讀物,讓他學習歷史感覺就像是在聽一個有趣的故事一樣,並對歷史有一個初步的了解。
『叄』 怎麼讓孩子喜歡學歷史
想要讓孩子喜歡學歷史 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多給孩子講一講古時候的故事 激發孩子的興趣 這樣孩子自然而然就會喜歡學歷史了
『肆』 如何引導孩子愛上歷史
給孩子講歷史故事,也可以聽聽百家講壇,看一些歷史圖畫書。
『伍』 如何引導11歲的孩子學歷史
11歲的孩子要他學習歷史就要提起他的興趣,給他講許多歷史小故事勾起他的興趣,在讓他學習歷史小說書籍等等。
『陸』 如何引導孩子學歷史
一、注重知識積累,培養學習興趣
感興趣才會主動接近、思考,在歷史教學過程中,老師要通過多種形式,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這也是每一個學科、每一位教師提高教學質量的前提,不厭學才能更好學。
第一,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有好的、充滿懸念的開頭的歷史課,必將激發學生的探知欲,進而使他們以最佳的心理狀態進入學習。這樣一來,既能提高教學效率,又能提升學生學習興趣,兩全其美。在講新課前,教師可以設計啟發性問題導入課程。如,對於「九・一八」事變這堂課,不妨以這樣的情境設計導入課程:播放歌曲《松花江上》的錄音:「家在松花江……有森林煤礦……九月十八來了日本兵……」放完這首歌曲後,老師問學生歌曲反映的內容和歷史事件,由學生回答導入「九・一八」事變這堂課。通過這種形式,可以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課堂教學過程中,學生會更加積極的思考、提問和發言,課堂效率也就得到了有效提高。
第二,「讀史使人明志」,結合時事熱點培養學習興趣。如講八國聯軍侵華戰爭時,聯系2009年的圓明園十二生肖文物高價拍賣事件,以及國寶流落海外的情況,引入當時的火燒圓明園事件,讓學生明白落後就要挨打的道理,激發他們的愛國熱情和對歷史課的學習興趣。
第三,以歷史故事、事件、逸聞等為課堂興奮點,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首先,教師要熟知歷史背景、各類文獻,這樣才能充分挖掘教材背後的故事;其次,教師要廣泛搜集教學素材,有意識地做好教學准備,如搜集影視、歌曲、文章等各類趣味素材,真正通過自己的努力讓課堂變得生動、有趣,讓學生樂於學習、願意學習。
二、以學生為中心,實現角色轉變
新課程理念告訴我們,教學過程是一個師生互動的動態過程,教師不僅是教材知識的搬運者、教參的執行者,更是學生學習的引導者、促進者和合作者,要想搞好課堂教學,教師必須轉變傳統的知識傳授者的角色,以學生為中心,實現角色的轉變,讓學生學會主動學習。
在日常教學中,教師要緊緊圍繞學習的內容,通過課堂討論、分組探究等形式,激發學生的擴散性學習思維,同時,可以創設多樣的歷史情境,讓學生動起來,讓歷史課活起來。如,以唱歷史歌曲回顧歷史,以參觀名勝古跡走進歷史,以演講形式點評歷史,以歷史情景劇再現歷史,以影視圖片感受歷史,以歷史知識問答鞏固歷史。如抗日戰爭單元「西安事變」一課,在其發生前後,國內外各派勢力是錯綜復雜的,各方態度也千差萬別,這是這一堂課的學習難點。對此,不妨通過電影《西安事變》中的幾個片斷加以介紹,西安張、楊兵諫扣蔣,宋美齡、端納為和平解決斡旋,何應欽兵圍西安,周恩來西安調停……通過回顧這一歷史,引導學生弄清進國內外各派勢力對西安事變的態度和目的,引導他們分組探討當時蔣介石不能殺的時代背景,並以此延伸,進行一次課堂演講或辯論,讓學生真正融入歷史、參與歷史。
三、講、練並用,採用有教無類教學理念
作為一名歷史教師,必須具備扎實的專業知識基礎,並具有貫通古今的通史知識結構、熟悉中外的全球史知識結構、超出史學范圍的多學科的知識結構,這直接影響到教學的深度和廣度。在日常教學中,教師應充分利用一切課堂資源,本著「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一切」的理念,讓學生充分掌握知識,體會中國博大精深歷史的風采。具體說來,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扮演好引導者的角色,在學生學習過程中,利用講和練的手段,實施分類教學,引導學生進入主動者、創造者角色。對於差生,教師更要有耐心,要及時引導他們自己解決問題。同時,要積極引導學生尋找適合自己的方法。如,提前預習,講與本課堂有關的故事,自己整理一課的知識要點,一個單元的知識要點,並按線索理出頭緒等。此外,還可以引導學生學會將知識分類,如將有關的人物集中在一起,將有關的事件集中起來,前後聯系,做到知識系統化,加深對歷史知識的理解,真正做到學以致用。
『柒』 想要培養對歷史的熱愛,有哪些好的方法
引言:歷史這門學科,在中學里可以說是被打入了「冷宮」。他的地位遠遠不及語文數學外語理化等學科。課時量非常少。但還是有相當多的學生喜歡這門學科。
三、正確看待歷史
「忘記過去就等於背叛」,歷史教學是向學生展現一幅幅生動形象的歷史畫卷,在這些歷史畫卷中有數以萬計的歷史故事、歷史人物及人類歷史長河中的無數優秀的成果、精華。如果教師能把精彩的歷史故事、活鮮的歷史人物引入課堂,就能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信心,讓學生認識到學習歷史不僅是為了考試,也是為了增長知識,拓寬視野,提高自身的歷史素養。學習歷史知識,還能培養學生的道德情感、價值觀和愛國主義精神,塑造學生人格,從而使枯燥無味的歷史課變得有血有肉、充滿魅力。
『捌』 孩子喜歡歷史,應該培養孩子學什麼
你得看是幾歲,小的話,首先應該讓孩子看一些歷史的簡讀本(就是圖畫多的),同時應該首先讓孩子學會基本的判斷標准和鑒別,免得由於理解問題導致盲目崇拜,這就是要求讀中國古代書籍(儒,道,修身養性的書),然後再給他看一些歷史紀錄片,接著呢可以看豆瓣讀書上有哪些好的歷史書籍買回來給他讀,這個得看年齡段,作為父母,比我們答題者更容易知道孩子適宜哪個階段。
『玖』 兒子喜歡歷史,要如何去發展
學歷史將來可以當老師,或者歷史專家學者什麼的,你看看人家王立群,就是喜歡歷史一步步成長為教授的。生活中做家長的不要過於干涉孩子的興趣發展,平時也可以多主動和他談談歷史方面的問題,你還可以推薦一些好看的歷史書籍。其實要孩子真心喜歡歷史,家長只要不過多干預他自己會慢慢成長的。
『拾』 如何引導孩子愛上歷史
看你加孩子多大,其實很多歷史故事比小說精彩。我家孩子還小,小學3年級,小時候每次讓我講故事我都想不出,於是講的都是歷史故事。現在他對歷史的興趣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