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人文歷史 > 歷史為什麼歪曲張學良

歷史為什麼歪曲張學良

發布時間:2022-06-09 19:15:38

㈠ 如何正確評價歷史上的張學良將軍,他到底是一個怎麼樣

張學良將軍在歷史上一直是一個爭議頗多的人物,有人認為正是由於張學良的失誤,才導致九一八事變——其實其中因素頗多,張學良不戰而退並不是不敢戰,而是形勢嚴峻——「1931年7月6日,張學良電告東北政務委員會說:「此時如與日本開戰,我方必敗。敗則日方將對我要求割地償款,東北將萬劫不復,亟宜力避沖突,以公理為周旋」。9月6日張學良又致電臧式毅、榮臻:「對於日人,無論其如何尋釁,我方務須萬方容忍,不可與之反抗,致釀事端,即希迅速密令各屬,確實注意為要。」。

九一八張學良的錯誤在於沒有關注到近在眼前的威脅,而是把矛頭指向了蘇聯的「中東鐵路」。從大民族主義來說,張學良沒有做錯——他維護了中國的尊嚴,但從戰時角度來說,他可就是大錯特錯了——大量的東北軍死在了蘇聯的戰役里,同時也徹底激怒蘇聯,使唯一有能力解決日本的蘇聯與中國反目。

當年張學良九一八撤退,從大君子主意上是對人民的不負責任,而從戰時情況上卻可能是正確的(張學良當時秘密處決了楊宇霆,黑龍江省省長常蔭槐),吳俊升楊宇霆常蔭槐的死對當時士兵影響很大,如果迎戰,士氣低迷,可能會傷亡更加慘重。

這里不得不再次謾罵一下學良將軍——人跑了,武器都留下了!這些從外國進口的一流武器全部淪為日本殺戮中國人的武器……此事實在不妥,確實是大錯。

不得不說張學良的軍事策略不如其父親,做事優柔寡斷,但後期也確實為抗日戰爭國共合作作出了巨大貢獻。同時,作為民國四大美男,他的情史也是值得一看的。

In a word,他是一個愛國的,渴望和平的人,但他的優柔寡斷和退讓卻又讓和平之前的黑暗更為殘暴。

㈡ 為什麼現在這么多人罵張學良,少帥怎麼了

是他下令不抵抗以至東三省慘遭淪陷,死傷無數。被譽為千古罪人。如果沒有西安事變他這罪名算是坐實。算是將功補過吧!另外他算不得什麼民族英雄,你是少帥之類的電視劇看多了。被洗腦了
另外,可以看出你對著張學良很是崇拜。怎麼連他不喜歡少帥這個稱呼都不知道,張學良最討厭別人如此稱呼他。這個詞兒,是含貶義的。不懂還是多讀讀歷史。
著名華人歷史學者唐德剛應張學良之邀,為他錄載他的口述歷史。唐記載了張學良回答他詢問九一八事變不抵抗問題的一段談話。張學良與唐德剛談話記錄中,對「不抵抗命令」有如下一段記述:「我要鄭重地聲明,就是關於不抵抗的事情,九一八事變不抵抗,不但書里這樣說,現在很多人都在說,這是中央的命令,來替我洗刷。不是這樣的。那個不抵抗的命令是我下的。張學良立即回答:"
1990年,日本廣播協會采訪張學良時,張學良說:九一八事變時,"我認為日本利用軍事行動向我們挑釁,所以我下了不抵抗命令。我希望這個事件能和平解決。……我對'九一八事變'判斷錯了。""是我自己不想擴大事件,採取了不抵抗政策。""當時沒想到日本人會大規模地進攻,所以判斷,不可乘日本軍部的挑釁而擴大事件。""到現在有很多學者認為是中央政府下達過不抵抗指示。""中央不負責任。所以,我不能把'九一八事變'中不抵抗的責任推卸給中央政府。"

㈢ 為什麼有人說張學良不好

因為日本侵略東北他下令不抵抗,導致東北拱手相讓。
九一八事變發生的當晚,日本軍隊進攻北大營的時候,北大營的高級領導也都不在營中。在營中的參謀長趙鎮藩不敢隨意處置,請示第七旅旅長王以哲,又直接請示東北軍參謀長榮臻,榮不敢作主,請示張學良。張在電話里回答,「尊重國聯和平宗旨,避免沖突。」日軍已經打到你頭上了,還要抱和平宗旨,避免沖突。事實是,沖突已經發生,根本不是避免的問題,也無法迴避。榮臻得到張的指示,在執行時又稍稍作了一點發揮。他下令說:全體官兵「不準抵抗,不準動,把槍放到庫營房裡,挺著死。大家成仁,為國犧牲。」這真是具有中國特色的將軍的指示。等死也成了為國犧牲。

㈣ 歷史帖:胡適為什麼看不起張學良

1932年,張學良(左一)與國聯調查團,正中是於鳳至
張學良在近代抗日史上的位置,是一個長期爭論不休的話題。在同時代的胡適眼裡,有一個與今人的慣性認知迥異的張學良。
一、自30年代到50年代,胡適對張學良的評價越來越低

1、九一八前夕,胡適告誡張學良「凡執事不敬,未有不敗亡的」
、九一八前夕,胡適告誡張學良
凡執事不敬,未有不敗亡的
胡適長期關心時局,張學良又長期身處時局中心,故而很早胡適就曾欲對張學良有所影響。1930年9月,張率軍入關,通電擁蔣,結束中原大戰,新獲晉、冀、察、綏四省地盤,高就中華民國陸海空軍副總司令之職,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實力與聲望飆升至人生的頂點,正是春風得意之時。胡卻在10月27日寫信給張,潑了一瓢冷水:「信中大意說,他機會太好,責任太大,不可不存敬慎之心,不可不把一些根本問題細細籌慮過。凡執事不敬,未有不敗亡的。」顯見對張的能力深感懷疑。
胡適的懷疑並非無因。其日記1930年10月11日條下記載了他從羅文干處聽來的一段軼事:「湯爾和被張學良派來北平見精衛,初甚得意,每日自譯長電幾百字,用密碼打出。但張學良在葫蘆島,他的秘書王樹翰卻把他的密碼丟了,故每日得電皆不知所雲,電告他再譯。爾和大怒,發電雲:語長不能再譯,語密未便交郵,徒勞無益,甚負漢卿兄委託!」軍政事務事關機密,豈可「再譯」為明碼發送?張辦事如此兒戲,讓胡忍不住感嘆:「這個故事真可為妄想利用武人者作一棒喝。」告誡信中的「執事不敬」,應當正是就此類問題而言。
2、熱河淪陷,胡適憤然寫道:「國家大事在這種人手裡,那得不亡國?」
1933年3月,東北軍控制下的熱河,不到十天即告淪陷。3月2日晚,胡適「到張學良將軍宅吃飯」:「他說,南凌已失了。他說,人民痛恨湯玉麟的虐政,不肯與軍隊合作,甚至危害軍隊。此次他派出的丁旅,行入熱河境內,即有二營長不知下落,大概是被人民『做』了。他要後援會派人去做點宣傳工作。我忍不住對他說:事實的宣傳比什麼都更有力。我們說的是空話,人民受的苦痛是事實,我們如何能發生效力?最後是你自己到熱河去,把湯玉麟殺了或免職了,人民自然會信任你是有真心救民。我對他說天津朋友看見灤東人民受的痛苦,人民望日本人來,人心已去,若不設法收回人心,什麼仗都不能打。……張將軍只能嘆氣撒謊而己。」胡適在日記中憤然寫道:「國家大事在這種人手裡,那得不亡國?十幾年前,我曾說,「中國不亡,世無天理」。今日之事,還有何說!」
3月6日,胡適撰文《全國震驚之後》,刊於次日的《獨立評論》,文章直斥張學良「他的體力與精神,知識與訓練,都不是能夠擔當這種重大而又危急的局面的」,並列舉了張的五大罪過:「(一)自己以取咎取怨之身,明知不能負此大任而偏要戀棧,貽誤國家,其罪一;(二)庇護湯玉麟,縱容他禍害人民,斷送土地,其罪二;(三)有充分時間而對熱河、榆關不作充分的准備,其罪三;時機已急,而不親赴前線督師,又至今還不引咎自譴,其罪四;性情多疑,不能信任人,故手下無一敢負責做事的人才,亦無一能負責自為戰的軍隊;事必恭親,而精力又不允許;部下之不統一,智慧之不統一,……都由於無一個人肯替他負責任,其罪五。」胡適並將此文原稿送給張學良看,勸其辭職,惟有將華北全部交給中央負責,「如此則尚有自贖之功」。
3、直到1950年代,胡適仍在感嘆張學良的「理解力從沒有成熟過」

其實,早在熱河淪陷的前一年的1932年8月8日,當張學良與汪精衛交惡之際,胡適曾公開撰文《汪精衛與張學良》,懇勸張辭職,明言華北的抗日大任,決非張的能力「可以輕易擔當得起的」。胡適說:
其實,早在熱河淪陷的前一年的
1932
日,當張學良與汪精衛交惡之際,胡適曾公開撰文《汪精衛與張學良》,懇勸張辭職,明言華北的抗日大任,決非張的能力
可以輕易擔當得起的
。胡適說:
「東北的淪陷雖然不是那一個人應負全責的,然而張學良先生以軍政兩方的全權領袖的資格,負的責任最重最大,這是誰都不能否認的。九一八以後,他還可以說有整理殘余軍隊和軍實以謀恢復失地的機會和責任,但錦州退兵以後,社會上對他的責難就很不容易答辯了(編輯註:蔣介石及南京政府明令張學良守衛錦州,但張以只願全國抗日「玉碎」、不願東北軍獨自抗日「瓦碎」為由,拒不受命)。他在這個時候,若能決心引咎自劾辭職,還可以使一般人覺悟凡不能禦侮守土的軍人必不能保持其權位;即使政府的威權不能立即執行其應施的懲罰,個人良心的譴責和社會輿論的潛勢力終有使他不能不自劾的一日。……張學良先生是個少年軍人,經過了這五年來奇慘大辱的經驗,他應該明白今日國家的重要責任不是可以輕易擔當得起的。他如果還有替國家做大事的野心,他應該撇開他的過去,擺脫一切障礙,努力向前途去創造他的將來。少年的得志幾乎完全毀了他的身體和精神,壯年的慘痛奇辱也許可以完全再造一個新的生命。如果他能決心離開他現在的生活,到外國去過幾年勤苦的學生生活,看看現代的國家是怎樣統治的,學學先進國家的領袖是怎樣過日子的,——那麼,將來的中國政治舞台上盡有他可以服勞效力的機會。如果他到了今日還不能有這種覺悟,以身敗名裂的人妄想支撐一個不可終日的危局,將來再要尋一個可以從容下台的機會,怕不容易得了。我們本「君子愛人以德」的古訓,很誠懇的勸告張學良先生決心辭職。」但張學良沒有理會胡適的敦勸,終於還是熬到熱河淪陷。
1936年西安事變爆發後,胡適對張學良的看法跌到了谷底。12月13日,胡適在日記中寫道:「漢卿為人有小聰明,而根基太壞,到如今還不曾成熟,就為小人所誤。」12月20日,上海《大公報》刊登胡適的文章《張學良的叛國》,表達了其對張行動的完全否定。直到1950年,胡適仍在《史大林雄圖下的中國》一文中感嘆:「這個『少帥』張學良,那時正在三十四十歲的中間,是一個因縱容而變壞的豎子,他的理解力從沒有成熟過……他已陷入了夜郎自大的地步。」
二、從熱河淪陷來看,胡適對張學良的批評並非沒有道理
1、暴虐到把百姓驅入日寇懷抱的省主席湯玉麟是熱河淪陷的關鍵
要判斷胡適對張學良的上述評價有沒有道理,有沒有依據,熱河淪陷是最佳的觀察案例。因為相對於九一八事變和西安事變,熱河淪陷前後,胡適與張學良的直接交往最為頻繁和密切,其觀察體會理應最為准確。
1933年2月23日,日軍發起「熱河作戰」,僅僅10天,面積18萬平方公里的熱河省即全部淪陷,舉國震驚。熱河瞬間淪陷的直接責任人,毫無疑問是當時的省主席、奉系軍閥湯玉麟。此人土匪出身,嗜財如命。其治理熱河,橫政暴斂,大種鴉片,據杜月笙下屬郁詠馥講,「熱河的湯玉麟,每年就有價值好幾百萬元的煙土運來上海,都是由杜月笙代為銷售」,熱河淪陷前夕,湯玉麟不去指揮作戰,而是忙於徵集卡車趕緊把鴉片、家產運往關內。湯部熱河兵力號稱8萬,其實大部分吃的空餉,實際兵力不過2萬左右,且軍紀敗壞,戰鬥力極為低下。湯玉麟自己很清楚,面對日軍的進攻,「看我熱河的軍政,只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但同時湯又割據意識濃厚,視熱河為個人私產,寧願與日軍互通款曲,被日軍攻陷,也絕不願意其他部隊進入熱河。整個熱河之戰,中國軍隊沒有任何全盤指揮可言,沒有進行過一次主動進攻,大部分防禦戰,都是在傷亡不過數十人的情況下即全線崩潰退卻。日本軍官鈴木美通在日記中寫道:「湯玉麟曾通電全中國,『誓與國土共存亡』,但十數日湯卻如雲如霞,不戰而逃。」
湯治理熱河,其暴政之烈,已至將百姓驅入日寇懷抱的程度。張學良對胡適講:「人民痛恨湯玉麟的虐政,不肯與軍隊合作,甚至危害軍隊。此次他派出的丁旅,行入熱河境內,即有二營長不知下落,大概是被人民『做』了」;胡適當時擔任東北熱河後援協進會理事,頗能得到第一手的前線信息,他也說:「天津朋友看見灤東人民受的痛苦,人民望日本人來,人心已去」;「在後援會得知日兵已入承德,湯玉麟不知下落,人民歡迎敵軍」。當時傳言說日軍僅靠 128名騎兵,即不費吹灰之力攻陷了湯玉麟坐鎮的熱河省府承德,湯落荒而逃,不知所蹤。此事在當時被國人視作民族的奇恥大辱,殊不知若干年後,據日方資料披露,承德的淪陷,僅系日軍第8師團司令部參謀河野悅次郎所乘坐的一輛裝甲車所致,河野當日乘車偵查前線,發現城內守備荒蕪,即下令冒險沖入城內。一輛偵查裝甲車,至多不過承載十數人,較之當年128名騎兵之傳言,於國人實可謂辱無可辱。日方史料還證實,承德百姓確實擁上街面歡迎日軍,與張學良、胡適當年所得到的信息可以互相印證。
2、蔣介石事前曾反復要求張學良解決湯玉麟,但張猶豫不決終未執行
熱河十天盡失,但南京國民政府積極籌劃熱河防務,卻至少可以追溯到1932年

㈤ 為什麼網路上贊揚張作霖,貶低張學良

對張作霖和張學良這對父子的評價,歷來爭議繁多,當代社會也是如此。因其受益人群不同而不同,這也是歷史常被形容成為「任人打扮的小姑娘」根本原因。

隨著當年受益人群逐漸退出歷史舞台和更多的史料被披露出來,歷史人物的真實面貌才逐漸呈現在普通民眾面前。人們對待歷史人物的看法和觀點自然而然的發生了轉變,不足為奇也不足為怪。

如今對他們父子二人的歷史評價,「老子英雄兒混蛋!」似乎已經成為了普遍的共識?

張作霖可以說是一代英雄,他把東北經營的讓日本人不敢侵略,不答應日本人的要求,當時的東北軍在國內的軍事實力可以說最強大的,讓日本人不敢侵略,如果張作霖活著那麼日本人絕不敢發動9.18事件也絕不會有後來的全中國的抗戰。

張學良給中國造成的危害和損失可以用罄竹難書來形容。918事變那段時間日本國內並沒有對武力侵華形成一致共識,只是部分鷹派人物的有限規模行為,可調動的軍隊也就一萬來人,如果遭遇東北軍強烈抵抗進展不順,日軍不會獲得高層支持沒有後續支援。然而就是這么個試探性行為,卻把張學良給嚇尿了,直接放棄祖業放棄幾千萬父老和三個省的土地。

㈥ 飽受爭議的張學良究竟是過大於功還是功大於過

首先應該肯定的是,張學良是一個以民族大義為重的民族英雄,他對民族解放事業做出的傑出貢獻,是任何人都無法抹滅的!世上無完人,任何人都會有缺點,不可能一生都是完美的,但瑕不掩玉,不能以此來否定其為民族做出的歷史貢獻!


張學良胸無大志,勢力之地,況且難保,何談愛國,更無家念,對於政治一知半解,經濟上行走不通,軍事才學疏淺,綜合衡量,庸庸碌碌,隨波逐流之輩份,夜余愛好,泡妞,抽大煙,足以證明丟了大丈夫氣節,一個地道的紈絝子弟!清醒的人自會清醒,渾噩的人也是一生,怎樣看待張學良,完全取決於個人對世界的認知能力,包括當時的委員長,哪怕格局稍稍大一點點,世界都將是另外一副模樣!而這,也是現代那些心胸狹窄目光短淺的人永遠無法意識到的偉大境界!

㈦ 隨著對歷史的深入了解,現在怎麼好多人對張學良貶低,對張作霖贊揚呢

張作霖自幼出身貧苦農家,參加過中日甲午戰爭,後投身綠林,勢力壯大,清政府無力征剿,就將其招安。張作霖協助清廷剿滅杜立三等土匪勢力,後又消除蒙患,維護國家統一,逐步提升,先後擔任奉天督軍、東三省巡閱使等,號稱「東北王」,成為北洋軍奉系首領。成立東三省陸軍整理處。與孫中山、段祺瑞及盧永祥結成同盟。第二次直奉戰爭勝利後,張作霖打進北京,任陸海軍大元帥,代表中華民國行使統治權,成為國家最高統治者。在位期間曾多次抵制日本人的拉攏,拒絕簽訂賣國條約。

對張作霖和張學良這對父子的評價,歷來爭議繁多,當代社會也是如此。因其受益人群不同而不同,這也是歷史常被形容成為「任人打扮的小姑娘」根本原因。隨著當年受益人群逐漸退出歷史舞台和更多的史料被披露出來,歷史人物的真實面貌才逐漸呈現在普通民眾面前。人們對待歷史人物的看法和觀點自然而然的發生了轉變,不足為奇也不足為怪。如今對他們父子二人的歷史評價,「老子英雄兒混蛋!」似乎已經成為了普遍的共識?張作霖出身微末,又恰逢亂世,能成為一代梟雄稱霸一方已實屬不易。更難能可貴之處,內保一方百姓平安不失法度,外拒日俄強敵而能不喪權辱國。從歷史的角度來看都是非常了不起的。國父孫中山對其評價說:「雨亭(張作霖)把東三省治理得很好,不過外有日本掣肘,處境也很難。如果國家統一了,建立革命的中央政府,地方的事就好辦多了。」

從現代觀點來看對他的負面評價如今也顯然有失公允,十分偏頗。即便是在他身上爭議最大的事件,李大釗被害這件事來看。排除政治因素孰是孰非不說,僅在當時軍閥混戰的時代背景下,仍能進行軍法會審,通過法律途徑解決為其定罪,已是不一般。可見這個沒什麼文化的人物卻有著超凡的遠見卓識,具有一定樸素的法制精神。曾被譽為民國四公子的張學良爭議比他老子更多。其私生活一派為花花公子的作風,鴉片、可卡因、女明星無所不好,可謂是聲色犬馬快意人生。當然這種評價,畢竟是不同時代的人,道德觀念還是有所不同。就像我們無法刻薄的的用現在的婚姻觀念去評說其父張作霖的幾房姨太太一樣。但對於張學良爭議最多的是他到底是愛國還是誤國。這與他的父親不同的是,在張作霖身上愛國精神並不明顯,但其身上的民族氣節從對待日本和俄國的態度看,表現的淋漓盡致可歌可泣。這一點上張學良顯然不及其父。他一直到晚年一直口口聲聲說自己愛國,可是當日本人入侵東北的時候他自己卻跑關內去了。後來他自己也不得不成人不抵抗的命令是自己下的。可見他的愛國之心是不願承擔任何風險的。

至於「東北易幟」向來被人們褒揚的最多,其不知在北閥戰爭中,奉系大敗元氣大傷,張作霖已從北平退出,並被日本人炸死,易幟多少有些無奈!西安事變則功不可沒,從其晚年移居海外不肯歸國一事可窺其內心一二。張學良生於遼寧省鞍山市台安縣桓洞鎮鄂家村張家窩堡屯(舊稱桑子林詹家窩鋪),國民革命軍將領,奉系軍閥首領張作霖的長子,中國近代著名愛國將領。1920年畢業於東三省陸軍講武堂,先於奉系軍中擔任要職,「皇姑屯事件」之後,他繼任為東北保安軍總司令,拒絕日本人的拉攏,堅持「東北易幟」,為祖國統一和民族團結做出了貢獻。後任中華民國陸海空軍副司令,陸軍一級上將。西安事變後遭蔣介石父子長期軟禁。1990年恢復人身自由,1995年起離台僑居美國夏威夷,2001年10月14日病逝於檀香山,享年101歲。張學良積極主張抗日,反對內戰,曾同楊虎城將軍一起發動震驚中外的「西安事變」,促成國共二次合作,結成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另外,他風流倜儻,是民國四大美男子之一,人稱「少帥」。他和趙四小姐的愛情也成為一段佳話。

㈧ 有人說張學良是千古罪人,致使校長痛失大陸,禍害華夏

張學良面對當時的日本關東軍,執行了不抵抗政策,致使日軍輕而易舉佔領了東北廣袤而富饒的土地和所有的武器裝備,如果當時張學良做了抵抗,中國怎麼會死這么多人,抗日怎麼會抗八年。

㈨ 歷史為什麼大陸人把張學良的文民族英雄而台灣人定他為歷史罪人

日本人是什麼時候來的呢?日俄戰爭,日本人把俄國人打跑了,日本人就賴在東北不走了,到九一八事變,日本在東北已經經營有二十多年,根基已經相當深厚,有幾個師團10來萬關東軍吧。

張作霖本來就是日本人扶植的傀儡,東北軍雖然人多一些,但是士兵素質和武器裝備肯定比關東軍要差很多。東北易幟後,張學良公開背叛日本人了,後來東北軍入關幫蔣介石打中原大戰去了,那麼蔣介石在張學良幫助下大勝,兩個人好得不得了。結果,日本人趁著東北軍入關就發動九一八事變把殘余東北軍連根拔了,那麼張學良就沒地盤了。軍閥地盤被搶是最郁悶的事情。

東北有傀儡和沒傀儡,這是兩種性質,有傀儡名義上還是中國的地盤,沒傀儡就是赤裸裸的侵略了。九一八事變,就是日本赤裸裸的侵略。那麼面對日本的侵略,蔣介石是攘外必先安內的政策。對於一個國家來說,哪個黨派當權是內部事情,外敵入侵就是最嚴重的事情。就好比一戶房子,老李家自己人爭來爭去的時候,突然老王家跑來佔了一間,你說是老李家內部先爭個結果出來,還是合夥把老王家趕出去。

九一八事變後,日本扶植了溥儀建立滿洲國,先來個所謂的名正言順。再看看關東軍兵力情況,1931年關東軍僅有3個師團,1932年達到6個,1933—1936年保持5個師團的兵力,1937年達到7個。兵力劇增,這就是准備直接動手干中國,給溥儀奪權,然後來日中合並。而蔣介石還在玩剿匪,所以西安事變很是至關重要的,否則日本兵打過來更來不及准備了,損失更加嚴重,被日軍一鼓作氣給全滅了都有極大的可能,若不是西安事變,日本三月滅亡中國真就成為顯示了。一個國家但凡有一口氣也要堅持住別被滅,一旦被滅是無法分享勝利果實的,就像一個人死了怎麼分錢。可見,西安事變是非常有意義的,挽救國家民族於危難。張學良是民族英雄毋庸置疑。

有些人認為如果沒有西安事變,中日開戰就會延遲,中國有更加充分的准備時間。我對這種看法呲之以鼻,日本人作戰講究風林火山,孫子兵法學得可好了,專門愛搞突然襲擊,日本的刀法也深得這方面的精髓。九一八事變都爆發了,這是多麼強烈的一個事實,不準備和日本開戰還在等什麼,依我看西安事變都晚了,提前個三四年更好。

至於台灣人,台灣被日本統治過半個多世紀,以前當過日本人,一部分人對日本人有極深的感情,他們討厭張學良很正常。還有一部分是國民黨逃到台灣的,這部分人思想不清晰,把國共內戰的失敗賴在張學良身上,這是不對的,沒有西安事變,國民黨連內戰的機會都沒有,因為他們會被日本消滅。

㈩ 為什麼都罵張學良,你們罵他應該都讀過歷史,是哪個王八蛋說不抵抗政策的,你們不知道

罵張學良的都是漢奸走狗,賣國賊!張學良是大英雄。

閱讀全文

與歷史為什麼歪曲張學良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6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1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3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4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4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22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2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2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5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3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4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004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5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5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6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30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3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