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麥克唐納·道格拉斯的公司歷史
道格拉斯受DC-8和DC-9的牽連,兩個公司開始考慮合並。1963年雙方開始談判。1966年12月道格拉斯請麥克唐納開價並接受了其價錢。1967年4月28日兩個公司正式合並成立麥道飛機公司。1968年公司開始生產DC-10,1971年首架交付。1977年公司開始推出後來稱為MD-80的DC-9後代系列。這個項目後來非常成功。下一架飛機是DC-10的後代MD-11。MD-11是世界上的現代三引擎噴射機(其它較老三引擎噴射機型號除麥道產品外還有波音727、洛克希德L-1011三星及Trident三叉戟客機等等)。從1986年開始共售出200架MD-11,但麥道與波音合並後MD-11不再出售,因為它與波音777競爭。麥道的最後一架飛機是1988年推出的MD-90。MD-90比MD-80長。MD-95是一種縮短了的MD-90,它是與波音合並後唯一還被生產的麥道飛機(被改名為波音717)。
在這些年中麥道也生產了不少成功的軍用飛機,包括F-15鷹式戰斗機(1974年)和F/A-18黃蜂式戰斗攻擊機(1975年)以及BGM-109戰斧式巡航導彈。1970年的石油危機對民用航空來說是一個巨大打擊,麥道也不得不縮小,並開始使其產品多樣化來減輕將來石油危機的影響。1984年麥道收購了休斯直升機公司並將它改名為麥道直升飛機公司。
1996年波音收購了羅克韋爾國際的北美航空工業公司,1997年麥道與波音通過一個1300億美元的股票交換合並為波音公司。此前麥道曾試圖在中國建立一個合資企業,但沒有成功,這次失敗對麥道打擊非常大。
『貳』 我國最早什麼時候進口波音、麥道等飛機
上世紀80年代中期,麥道公司與上海飛機製造廠牽手合作生產MD-82飛機。1986年4月1日,首架MD-82飛機在上海投入生產,1987年7月2日,由美國前總統尼克松「空軍一號」專機機長卡爾·佩登駕駛的首架MD-82飛機試飛獲得成功,同年7月31日交付中國北方航空公司。1987年11月7日,上海飛機製造廠獲得了FAA頒發的美國本土外第一張飛機生產許可證。1994年10月,中美圓滿完成合作生產25架MD-82飛機的合同。1992年,中國航空工業與麥道簽訂合作生產40架MD-90飛機的合同,1994年調整為20架。1995年10月首架MD-90飛機零部件在上飛、西飛、成飛、沈飛四地同時開工。 2013年11月16日,中國東方航空公司最後一架MD-11飛機的退役,標志著麥道飛機徹底告別中國市場。
1996年12月15日,世界最大的航空製造公司-美國波音宣布兼並世界第三大航空製造公司-美國麥道,總價值133億美元。有76年飛機製造歷史、舉世聞名的麥道公司不復存在。波音兼並麥道,徹底扼殺了中國的大飛機發展。
1972年,中國訂購了10架波音707飛機。1973年8月,中國訂購的第一架波音707飛機從波音公司機場起飛,到達上海。標志著波音飛機開始進入中國。
『叄』 誰來介紹一下麥道系列客機
麥道飛機是美國麥道公司生產的,波音飛機是美國波音公司生產的。麥道公司因經營不善,已被波音公司收購,所以現在已沒有新的麥道飛機了。"於1996年12月15日正式兼並成功. 兼並以後,除了保留100座MD-95的麥道品牌外,民用客機一律姓了"波音",有76年飛機製造歷史,舉世聞名的麥道公司不復存在. 麥道的客機主要是300座以下的,而波音則擁有400座的747,甚至550座的加長型747. 另,麥道飛機最好的要數其戰斗機了,如F-14,FA-18,和"獵兔狗"戰斗機等. 波音在兼並麥道前,除B-52轟炸機外,大部分都是民用機.波音兼並麥道後,原麥道的戰斗機市場全歸波音棋下.
『肆』 介紹一下麥道公司
麥道飛機公司(McDonnell Douglas)是一個美國飛機製造商,它製造了一系列著名的民用和軍用飛機。從1997年開始它是波音公司的一部分。 背景 公司創立人是詹姆斯·史密斯·麥克唐納和唐納德· 威爾士·道格拉斯。兩人都是麻省理工學院的畢業生,都曾在馬丁飛機公司工作。1920年道格拉斯在洛杉磯建立戴維斯-道格拉斯公司以前是馬丁飛機公司的主工程師。1921年他將他的合作人的股份買下來後將公司的名稱改為道格拉斯飛機公司。 1928年麥克唐納在威斯康辛州米爾瓦基建立了麥克唐納與合作者公司。他想造一架供家庭使用的個人飛機。1929年的經濟危機使他的計劃破產,他的公司倒閉。他到馬丁飛機公司工作。1938年他離開馬丁公司在密蘇里州的聖路易斯附近再次建立了一個自己的公司,麥克唐納飛機公司。第二次世界大戰中道格拉斯是一個重要的贏家。 從1942年到1945年該公司造了近三萬架飛機,其職員增加到16萬。該公司建造了一系列飛機,包括C- 47(對DC-3的改進)、A-20和A-26等。戰後兩個公司都因政府訂貨的停止和飛機過多而受挫。兩家公司都大減人員,道格拉斯幾乎解僱了10萬人。道格拉斯在戰爭時期建立了一個空軍思想庫,這個組後來發展為蘭德公司。 道格拉斯繼續發展新飛機,包括非常成功的四引擎飛機DC-6(1946年)和它們的最後一架螺旋槳民用飛機DC-7(1953年)。此後公司轉向噴氣式推動,它們的第一架噴氣式飛機是軍用的:比較常規的F3D空中騎士(1948年)和更加「噴氣時代」的F4D空中射線(1951年)。道格拉斯也開始造民用噴氣式飛機,1958年推出DC-8來與波音707競爭。麥克唐納也發展噴氣式飛機,它比較小,因此也比較更加極端。通過它們成功的FH幽靈它成為海軍的主要供貨者,此後的F2H、F3H魔鬼和F-101伏都。 朝鮮戰爭使麥克唐納成為重要的軍用飛機提供者,尤其其F-4幽靈II非常暢銷(1958年)。 兩個公司都想進入新的火箭市場。道格拉斯從生產空對空導彈開始,後來成為雷神彈道導彈計劃的主要合作者。麥克唐納也生產火箭,還試驗超音速飛行。這些研究為使它成為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的水星計劃和雙子座計劃的合同。道格拉斯也獲得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的合同,尤其是生產巨大的土星五號火箭的部分。兩個公司都有許多雇員,但也都有不少問題。 合並 道格拉斯受DC-8和DC-9的牽連,兩個公司開始考慮合並。1963年雙方開始談判。1966年12月道格拉斯請麥克唐納開價並接受了其價錢。1967年4月28日兩個公司正式合並成立麥道飛機公司。1968年公司開始生產DC-10,1971年首架交付。1977年公司開始推出後來稱為MD-80的DC-9後代系列。這個項目後來非常成功。下一架飛機是DC-10的後代MD-11。從1986年開始共售出200架MD-11,但麥道與波音合並後MD-11不再出售,因為它與波音777競爭。麥道的最後一架飛機是1988年推出的MD-90。MD-90比MD-80長。MD-95是一種縮短了的MD-90,它是與波音合並後唯一還被生產的麥道飛機(被改名為波音717)。 在這些年中麥道也生產了不少成功的軍用飛機,包括F-15鷹式戰斗機(1974年)和F/A-18黃蜂式戰斗攻擊機(1975年)以及BGM-109戰斧式巡航導彈。1970年的石油危機對民用航空來說是一個巨大打擊,麥道也不得不縮小,並開始使其產品多樣化來減輕將來石油危機的影響。1984年麥道收購了修直升飛機公司並將它改名為麥道直升飛機公司。
求採納
『伍』 麥道公司還生產客機嗎
不生產了。麥道在1997年與波音合並,合並後還叫波音公司,所以麥道這家公司實際上已經不存在了。最後停產的幾種型號有,
MD-90在2000年停產。
MD-95,後來改成波音717,在2006年停產。
MD-11在2001年停產。
『陸』 麥道MD-11的歷史沿革
1986年12月30日,MD-11計劃首度亮相。世襲自DC-10型客機,MD-11也是三發動機設計,其設計源自DC-10客機,但其機身、翼展則比DC-10長,機翼的兩端也加裝了小翼,而翼切面的設計也得以改良。開始時共從12家航空及租賃公司中接到92架訂單。
1988年3月9日,首批MD-11開始組裝。
1990年,美國航空和達美航空的洲際航班曾使用MD-11,其後把它們售予聯邦快遞。
1990年1月10日以一架MD-11F貨機作首度試飛,至同年11月8日取得FAA的認證。
1990年12月7日首架MD-11客機於交付予芬蘭航空。
1990年12月20日首度載客,該航班從赫爾辛基出發,前往加那利群島的特內里費島。但在不久,MD-11的問題開始出現,包括其續航距離、耗油量、APU等方面的表現均未如理想。雖然麥道公司針對以上問題改良,但仍然使MD-11聲譽受到影響。當中包括新加坡航空取消20架MD-11的訂單,改為購買空中客車A340-300。
1997年,麥道公司被波音公司收購,MD-11客機也在不久後停產。根據波音的說法,當時的市場並不足於保證MD-11能繼續生產,同時在不少同廠及其他同類產品的競爭下,諸如波音777及A330/A340,以及雙引擎客機的營運成本比三引擎的低,使得MD-11的銷售量大減。可是,波音並沒有即時關閉MD-11的生產線,因為當時波音欠缺像MD-11般級別的貨機產品。因此,波音仍然以加州長灘(Long Beach)廠房生產MD-11貨機。
2001年2月22日,最後一架出廠的MD-11貨機交付予德國漢莎航空。
2001年2月產品停產前,麥道原先預計可銷售300多架MD-11,但最後只建造了200架。全數MD-11均在波音位於長灣的產品廠房組裝。
2003年下半年,東航引進3架空客A340-600飛機,在中國飛行了12年的MD-11飛機全部退出國內客運市場,但改裝後留作貨機。
2013年11月16日中午12點,MD-11飛機在中國民航業經過多年來的逐步淘汰,中國貨運航空公司最後一架MD-11飛機B-2179號貨機飛離上海浦東國際機場前往美國。至此,中國民航曾經擁有的十架MD-11全部退出現役。2014年,還使用MD-11飛機的航空公司,計有聯邦快遞、長榮貨運航空、雙子空運、荷蘭皇家航空、漢莎貨運、聯合包裹服務。除荷蘭皇家航空外,所有MD-11客機現均已停運。
2014年10月26日荷蘭皇家航空最後一個由MD-11飛機執飛的定期商業航班KL672降落史基浦機場,這標志著一個民航時代的結束,一代名機MD-11客機將結束近25年的民航客運服務生涯。荷航在史基浦機場准備了隆重的水門儀式。此外,荷航還將在11月11日安排3個特殊的MD-11告別航班,給航空迷最後一次體驗機會。
『柒』 麥道與麥當勞是一家公司嗎
當然不是
麥道公司:
麥克唐納·道格拉斯
公司簡介
公司創立人是詹姆斯·史密斯·麥克唐納和唐納德· 威爾士·道格拉斯。兩人都是麻省理工學院的畢業生,都曾在馬丁飛機公司工作。1920年道格拉斯在洛杉磯建立戴維斯-道格拉斯公司以前是馬丁飛機公司的主工程師。1921年他將他的合作人的股份買下來後將公司的名稱改為道格拉斯飛機公司。 1928年麥克唐納在威斯康辛州米爾瓦基建立了麥克唐納與合作者公司。他想造一架供家庭使用的個人飛機。1929年的經濟危機使他的計劃破產,他的公司倒閉。他到馬丁飛機公司工作。1938年他離開馬丁公司在密蘇里州的聖路易斯附近再次建立了一個自己的公司,麥克唐納飛機公司。第二次世界大戰中道格拉斯是一個重要的贏家。從1942年到1945年該公司造了近三萬架飛機,其職員增加到16萬。該公司建造了一系列飛機,包括C- 47(對DC-3的改進)、A-20和A-26等。戰後兩個公司都因政府訂貨的停止和飛機過多而受挫。兩家公司都大減人員,道格拉斯幾乎解僱了10萬人。道格拉斯在戰爭時期建立了一個空軍思想庫,這個組後來發展為蘭德公司。道格拉斯繼續發展新飛機,包括非常成功的四引擎飛機DC-6(1946年)和它們的最後一架螺旋槳民用飛機DC-7(1953年)。此後公司轉向噴氣式推動,它們的第一架噴氣式飛機是軍用的:比較常規的F3D空中騎士(1948年)和更加「噴氣時代」的F4D空中射線(1951年)。道格拉斯也開始造民用噴氣式飛機,1958年推出DC-8來與波音707競爭。麥克唐納也發展噴氣式飛機,它比較小,因此也比較更加極端。通過它們成功的FH幽靈它成為海軍的主要供貨者,此後的F2H、F3H魔鬼和F-101伏都。朝鮮戰爭使麥克唐納成為重要的軍用飛機提供者,尤其其F-4幽靈II非常暢銷(1958年)。 兩個公司都想進入新的火箭市場。道格拉斯從生產空對空導彈開始,後來成為雷神彈道導彈計劃的主要合作者。麥克唐納也生產火箭,還試驗超音速飛行。這些研究為使它成為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的水星計劃和雙子座計劃的合同。道格拉斯也獲得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的合同,尤其是生產巨大的土星五號火箭的部分。兩個公司都有許多雇員,但也都有不少問題。
道格拉斯受DC-8和DC-9的牽連,兩個公司開始考慮合並。1963年雙方開始談判。1966年12月道格拉斯請麥克唐納開價並接受了其價錢。1967年4月28日兩個公司正式合並成立麥道飛機公司。1968年公司開始生產DC-10,1971年首架交付。1977年公司開始推出後來稱為MD-80的DC-9後代系列。這個項目後來非常成功。下一架飛機是DC-10的後代MD-11。至今為止MD-11是世界上唯一的三噴氣式飛機。從1986年開始共售出200架MD-11,但麥道與波音合並後MD-11不再出售,因為它與波音777競爭。麥道的最後一架飛機是1988年推出的MD-90。MD-90比MD-80長。MD-95是一種縮短了的MD-90,它是與波音合並後唯一還被生產的麥道飛機(被改名為波音717)。 在這些年中麥道也生產了不少成功的軍用飛機,包括F-15鷹式戰斗機(1974年)和F/A-18黃蜂式戰斗攻擊機(1975年)以及BGM-109戰斧式巡航導彈。1970年的石油危機對民用航空來說是一個巨大打擊,麥道也不得不縮小,並開始使其產品多樣化來減輕將來石油危機的影響。1984年麥道收購了修直升飛機公司並將它改名為麥道直升飛機公司。
=======================================================
麥當勞:
英文全稱: McDonald's
公司類型: 上市公司(紐約證券交易所)
現在廣告語: I'm lovin' it!
成立於: 1954年
總部位於: 美國伊利諾州歐克布魯克(Oakbrook, Illinois)
重要人物:
雷·克洛克(Ray Kroc),創始人
安德魯·麥肯納(Andrew J. McKenna),董事會非執行主席
吉姆·斯金納(Jim Skinner),董事會副主席兼CEO
邁克爾·羅伯茨(Michael Roberts),總裁兼COO
主要產業: 餐館
雇員數目: 418,000人
主要產品: 連鎖快餐、甜點、童裝等
收入: 1.5億美元 (2006年)
官方網站: http://www.mcdonalds.com
[編輯本段]麥當勞公司(McDonald's Corporation)簡介
MCD是全球最大的連鎖快餐企業。是由麥當勞兄弟和Ray Kroc在50年代的美國開創的、以出售漢堡為主的連鎖經營的快餐店。在世界范圍內推廣,麥當勞餐廳遍布在全世界六大洲百餘個國家。麥當勞已經成為全球餐飲業最有價值的品牌。在很多國家麥當勞代表著一種美國式的生活方式。
麥當勞的開心樂園餐免費贈送玩具,如迪士尼電影的人物公仔,對未成年人頗有吸引力。
由於所代表的快餐文化被指責對公眾健康產生影響,例如:高熱量導致肥胖,以及缺乏足夠均衡的營養,很多人抨擊其為「垃圾食品」。以本國的飲食文化為榮的法國很多人不喜歡麥當勞,把麥當勞歸為美國生活方式入侵的代表。
[編輯本段]公司概況
以色列的「麥當勞」店麥當勞公司旗下最知名的麥當勞品牌擁有超過31000家快餐廳,分布在全球121個國家和地區。在世界各地的麥當勞按照當地人的口味進行適當的調整。另外,麥當勞公司現在還掌控著其他一些餐飲品牌,例如午後濃香咖啡(Aroma Cafe)、Boston Market、Chipotle墨西哥大玉米餅快餐店、Donatos Pizza和Pret a Manger。
麥當勞公司2001年的總收入達到148.7億美元,凈利潤為16.4億美元。
大多數麥當勞快餐廳都提供櫃台式和得來速式(drive-through的英譯,即指不下車便可以夠用餐店的一種快餐服務。顧客可以駕車在門口點菜,然後繞過餐廳,在出口處取餐。)兩種服務方式,同時提供室內就餐,有時也提供室外座位。
得來速餐廳通常擁有幾個獨立的站點:停車點、結賬點和取貨點,而一般而言後兩個站點會並在一起。
(有消息稱,由於美國北達科他州的員工最低工資明顯低於俄勒岡州和華盛頓州,麥當勞公司計劃在2005年初嘗試著在北達科他州法戈設立電話服務中心,用來接受處理來自俄勒岡州和華盛頓州的得來速電話訂單,以緩解那種現象。)
在有些地區,公路幹道兩旁會設有麥大道(McDrive)是一種無櫃台無座位的為了款待夜遊駕車人仕所開設的大道,這種大道往往作為得來速餐廳的簡化方式出現在鬧市區這種人口高密度一帶。
一些專門的主題餐廳仍然保留著,比如搖滾麥當勞50年代主題餐廳,還有一些經過精心挑選,坐落在近郊地區以及某些城市的大型室內或室外游樂場的麥當勞餐廳。它們被稱作麥當勞樂園(McDonald's PlayPlace,舊稱PlayLand)這種類型的餐廳最早於70年代和80年代在美國本土出現,而在國際上的現身就稍晚一些:比如加拿大的大部分地區直到90年代中期才陸續出現。
麥當勞公司每年會將營業額的一部分用於慈善事業。創始人雷·克洛克在去世時,用他的全部財產成立了麥當勞叔叔慈善基金。
因麥當勞固定銷售可口可樂公司提供的碳酸飲料,麥當勞實際和可口可樂結成了戰略聯盟。
『捌』 美國波音公司的發展歷史是怎樣的
波音公司為全球145個國家的客戶提供產品和服務,其歷史映射出人類飛行第一個世紀的發展史。40多年來,波音一直是全球最主要的民用飛機製造商,同時也是軍用飛機、衛星、導彈防禦、人類太空飛行和運載火箭發射領域的全球市場領先者。公司2003年營業額為505億美元。
為滿足用戶的需求,波音始終致力於不斷研發新產品,探索新技術。從民用飛機新產品,到太空梭、運載火箭(運載量最多可達14噸)、全球通信衛星網路、國際空間站--波音以領導人類航空航天探索為己任,精益求精、孜孜不倦地研發新技術和新發明。
波音在全球70個國家以及美國48個州共有雇員近156000名,主要業務基地集中在華盛頓州的普吉特灣、南加州、堪薩斯州的威奇塔、以及密蘇里州的聖路易斯。
波音公司由4大業務集團組成:波音金融公司、波音民用飛機集團、波音聯接公司和綜合國防系統集團。此外,共用服務集團主要為波音公司的各業務集團提供公共服務和高效的基礎性保障支持服務,以支持其集中精力保持利潤增長。鬼怪工程部是波音的研發機構,它幫助各業務集團發現技術需求,進而提供創新的、成本適中的解決方案。
40多年來,波音一直是全球最主要的民用飛機製造商。隨著1997年波音與麥道的合並,波音在民用飛機領域的傳統優勢因麥道系列飛機的加入而進一步加強,也使合並後的波音在民用航空領域擁有了70年的領先歷史。波音現有的主要民機產品包括717、737、747、757、767、777系列飛機和波音公務機。新產品研發的重點是波音7E7,其效率極高,預計於2008年投入運營。全球現役的波音民用飛機接近13000架,約佔全球機隊總量的75%。波音民用航空服務部通過一流的全天候技術支持幫助用戶保持飛機的最佳使用狀態,同時為全球用戶提供一整套具有國際水準的工程、改裝、物流和信息服務,服務對象包括經營客、貨運業務的航空公司,以及飛機維護、修理和大修廠商。波音翱騰航訓公司是全球最大最全面的航空培訓提供商,為100座(含)以上的飛機市場提供飛行及維護培訓。
波音綜合國防系統集團為全球的國防、政府和商業用戶提供大規模系統的"端對端"的服務。這些大規模系統將復雜的通信網路和基於陸、海、空及太空的平台結合起來,提供非常廣泛的國防和空間系統、產品及服務。它設計、製造、改裝戰斗機、轟炸機、運輸機、旋翼機、空中加油機、導彈及武器系統並提供相關支持,而且處於無人駕駛系統軍事技術領域的前沿。綜合國防系統集團還支持著美國政府的數個重要國防項目,包括防禦署的地基中程防禦項目、國家偵察辦公室的未來成像系統、美空軍運載火箭項目,以及美國航空航天局的國際空間站項目等。作為系統集成商,該集團承接了一些新項目,包括美國陸軍的未來作戰系統和聯合戰術無線電系統,FAB-T項目以及美國運輸部的爆炸物探測系統等。
波音共用服務集團為其他各業務集團在全球的運營提供基礎性保障支持服務,以支持其專注於保持利潤增長。其業務范圍從電腦、網路運行、電子商務、設施服務、員工福利和項目,到安全、運輸以及產品和服務的采購等。該集團還為波音雇員和客戶提供安全、健康和環境等方面的指導,並通過波音旅遊管理公司提供廣泛的旅行和預訂服務。此外,服務集團還負責管理波音所有的地產。該集團通過整合服務創造了更大的價值以及"精益"流程和運營模式,同時更好地利用了采購能力,也使服務更方便易用。
波音聯接公司是移動信息服務提供商,通過為飛機提供空中高速雙向互聯網接入功能,改變人們在航空旅行過程中聯絡、通信和娛樂的方式。波音聯接公司服務於兩個重要市場:一個是民用飛機用戶及其乘客市場,另一個是包括私人和政府高層官員專機在內的公務機市場。乘客可以利用筆記本電腦或個人數字助理(PDA)享受安全的寬頻接入服務,聯接互聯網、個人和公司電子郵件賬號以及公司區域網。他們還可以收發附件並觀看娛樂節目--全部是以DSL速度。波音聯接服務不僅為客戶創造了價值,同時也為飛機用戶帶來價值,讓他們可以利用波音聯接的超級帶寬提高運營效率,改善客戶服務,增加安全性。波音聯接擁有全球服務網路,為客戶提供全天候的支持服務。波音聯接目前可向包括私人和政府飛機用戶在內的美國公務機市場提供服務。2003年第一季度,德國漢莎航空公司和英國航空公司進行了為期3個月的試用,廣大的民用飛機乘客享用了上述服務。日本航空公司和斯堪的納維亞航空公司已宣布從2004年開始為他們的遠程飛機機隊裝備該服務的計劃。波音聯接服務計劃於2004年初全面啟動,初期將在跨太平洋以及亞洲-歐洲航線上實施。
空中交通管理集團正在利用綜合方法,努力實現航空公司、乘客、承運人對空中旅行的願望--安全、可靠、且價格合理。全球通信、導航和監視衛星通過改進網路,顯著提高了安全性和運營高效性。空中交通管理使航空增加了未來擴展能力,同時減少了航空業對環境的影響。網路化的系統將及時提供每架飛機的當前位置以及未來預計位置的精確畫面。有了飛機在當前位置的精確航跡信息,航空管制員能夠提前識別並解決可能的沖突。管制員還可向到達的飛機發送精確的四維飛行指令,使飛機的下降進近過程變得連貫,降低飛機雜訊並且節省燃油。如果飛機偏離指定的飛行航路,該情況立即清晰可見,公用信息網路將管制員、飛行員、航空公司、執法官員以及其他人聯系在一起,對潛在的危機情況採取快速聯合應對措施。與目前的系統不同,該系統包含了安全性設計。精密信息共享將改進安全性、效率和環境,並將使航空旅行在未來幾十年不斷增長,帶來可觀的經濟收益。
波音金融公司向全球各個行業提供民用飛機及設備、公務機、國防和空間產品的融資租賃服務。該公司在民機及設備融資服務方面擁有34年的經驗,並將繼續保持戰略性的發展和贏利。波音金融公司資產總額為120億美元,有著良好的融資實力和一支可在全球提供支持的金融專家隊伍。他們擁有詳盡的客戶知識,理解客戶需求,深入了解非常規設備,並能設計創新性的融資方案
『玖』 是誰創造了波音公司
波音公司是全球航空航天業的領袖公司,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民用和軍用飛機製造商。此外,波音公司設計並製造旋翼飛機、電子和防禦系統、導彈、衛星、發射裝置、以及先進的信息和通訊系統。作為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的主要服務提供商,波音公司運營著太空梭和國際空間站。波音公司還提供眾多軍用和民用航線支持服務,其客戶分布在全球90多個國家。就銷售額而言,波音公司是美國最大的出口商之一。
公司名稱: 波音航空航天公司
外文名稱: The Boeing Company
總部地點: 美國芝加哥市
成立時間: 1916年7月15日創建,1917年5月9日改名波音
經營范圍: 民機製造,軍火製造,空間開發
公司性質: 壟斷性質的跨國公司
年營業額: 664億美元(2007年)
員工數: 160000多人(2007年)
主業務部門一: 波音民用飛機集團
主業務部門二: 波音防務、空間與安全集團
波音公司成立於1916年7月1日,由威廉·愛德華·波音創建,並於1917年改名波音公司。 1929年更名為聯合飛機及空運公司。1934年按政府法規要求拆分成三個獨立的公司:聯合飛機公司(現聯合技術公司)、波音飛機公司、聯合航空公司。1961年原波音飛機公司改名為波音公司。 波音
波音公司建立初期以生產軍用飛機為主,並涉足民用運輸機。其中,P-26驅逐機以及波音247型民用客機比較出名。1938年研製開發的波音307型是第一種帶增壓客艙的民用客機 20世紀三十年代中期,波音公司開始研製大型轟炸機,包括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赫赫有名的B-17(綽號「空中堡壘」)、B-29轟炸機,以及東西方冷戰時期著名的B-47和B-52(綽號「同溫層堡壘」)戰略轟炸機,B-52服役後30多年中一直是美國戰略轟炸力量的主力。美國空軍中比較出名KC-135空中加油機以及E-3(綽號「望樓」)預警機也是由波音公司生產。 波音707
20世紀六十年代以後以後,波音公司的主要業務由軍用飛機轉向商用飛機。1957年在KC-135空中加油機的基礎上研製成功的波音707是該公司的首架噴氣式民用客機,共獲得上千架訂貨。從此在噴氣式商用飛機領域內便一發不可收拾,先後發展了波音727、波音737、波音747、波音757、波音767等一系列型號,逐步確立了全球主要的商用飛機製造商的地位。其中,波音737是在全世界被廣泛使用的中短程民航客機。波音747一經問世就長期占據世界最大的遠程民航客機的頭把交椅。
美國總統的專機「空軍一號」也由該公司出產的波音707以及波音747改裝而成。 1997年,波音公司宣布,原波音公司與原麥克唐納·道格拉斯公司(簡稱:麥道公司)完成合並,新的波音公司正式營運。麥道公司曾經是美國最大的軍用飛機生產商,著名的F-4「鬼怪」、F-15「鷹」、C-17軍用運輸機、DC系列以及MD系列商用飛機就產自該公司。
波音717
40多年來,波音一直是全球最主要的民用飛機製造商,同時也是軍用飛機、衛星、導彈防禦、人類太空飛行和運載火箭發射領域的全球市場領先者。公司2003年營業額為505億美元。 為滿足用戶的需求,波音始終致力於不斷研發新產品,探索新技術。創造民用飛機新產品;為美國空軍研製、生產、支持和改造飛機;製造能夠將重達14噸載量送入軌道的運載火箭;以及通過先進的衛星網路改進全世界人民的通信狀況,波音秉承著長期的傳統,精益求精、孜孜不倦地研發新技術和新發明。現狀 達美航空的727客機
隨著1997年波音對麥道的吞並,波音在民用飛機領域的傳統優勢因麥道系列飛機的加入而進一步加強,也使合並後的波音在民用航空領域擁有了70年的領先歷史。波音現有的主要民機產品包括717、 737、747、767、777系列飛機和波音公務機。新產品研發的重點是波音787,其效率極高,預計於2008年投入運營(已經延遲交付3次,截止到2008年8月還未交付)。目前重點為797.全球現役的波音民用飛機接近13000架,約佔全球機隊總量的75%。
波音民用航空服務部通過一流的全天候技術支持幫助用戶保持飛機的最佳使用狀態,同時為全球用戶提供一整套具有國際水準的工程、改裝、物流和信息服務,服務對象包括經營客、貨運業務的航空公司,以及飛機維護、修理和大修廠商。波音翱騰航訓公司是全球最大最全面的航空培訓提供商,為100座(含)以上的飛機市場培訓飛行及維護人員。 與麥道公司完成合並後的波音公司已成為世界上航空航天領域規模最大的公司。
新的波音公司由四個主要的業務集團組成:波音金融公司、波音民用飛機集團、波音聯接公司和波音綜合國防系統集團。波音共用服務集團則對這些業務集團提供支持。該集團主要為波音各業務集團提供公共服務和高效的基礎性保障支持服務,以支持其集中精力保持利潤增長。此外,鬼怪工程部提供先進的技術研發,包括空中交通管理的先進理念。鬼怪工程部幫助各業務集團發現技術需求,進而提供創新的、成本適中的解決方案。
波音737
* 波音民用飛機集團(Boeing Commercial Airplanes),主要生產民用運輸機,主要產品包括:波音717、737、747、757、767、777系列飛機,提供從100座級別到500多座級別以及貨運型號在內的各種民用運輸機。全球同時在現役運營波音民用飛機有上萬架之多。目前,波音民用飛機集團已經開發出波音787系列飛機,已經於2009年12月首飛,2010年年底交付使用。 * 波音綜合國防系統集團(Boeing
Integrated Defense Systems),主要生產軍用飛機、導彈以及運載火箭等產品。是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最大的承包商。波音綜合國防系統集團為全球的國防、政府和商業用戶提供大規模系統的"端對端"的服務。這些大規模系統將復雜的通信網路和基於陸、海、空及太空的平台結合起來,提供非常廣泛的國防和空間系統、產品及服務。它設計、製造、改裝戰斗機、轟炸機、運輸機、旋翼機、空中加油機、導彈及武器系統並提供相關支持,而且處於無人駕駛系統軍事技術領域的前沿。
綜合國防系統集團還支持著美國政府的數個重要國防項目,包括防禦署的地基中程防禦項目、國家偵察辦公室的未來成像系統、美空軍運載火箭項目,以及美國航空航天局的國際空間站項目等。作為系統集成商,該集團承接了一些新項目,包括美國陸軍的未來作戰系統和聯合戰術無線電系統,美國國防部的先進超視距終端系列,以及美國運輸部的爆炸物探測系統等。
國航747-400
* 波音金融公司(Boeing Capital),是提供資產融資和租賃服務的融資公司。波音金融公司為全球融資解決方案提供商,其主要任務是支持其他波音業務集團。該公司與民用飛機集團和綜合國防系統密切合作,負責安排、組織和/或提供資金,以促進波音民用飛機和軍用飛機、衛星以及運載火箭的銷售和交付。波音金融公司資產總額為100億美元,融合了波音的融資實力、全球性業務、對波音客戶和設備的充分了解以及經驗豐富的金融專家隊伍。
* 波音聯接公司(Connexion by Boeing),為飛機提供空中雙向互聯網及電視服務,把互聯網直接接入到民航班機上。波音聯接公司是移動信息服務提供商,通過為移動平台提供實時、高速的雙向互聯網接入功能,改變人們在旅行過程中聯絡、通信和娛樂的方式。波音聯接公司服務於三個重要市場:民用飛機用戶及其乘客市場,包括私人和政府高層官員專機在內的公務機市場,以及海運市場。乘客可以利用筆記本電腦或個人數字助理(PDA)享受安全的高速接入服務,聯接互聯網、個人和公司電子郵件賬號以及公司區域網。
他們還可以收發附件並觀看娛樂節目--全部是以DSL速度。波音聯接服務不僅為乘客創造了價 國航波音757
值,同時也為飛機用戶帶來價值,讓他們可以利用波音聯接的超級帶寬提高運營效率,改善客戶服務,增加安全性。波音聯接擁有全球服務網路,為客戶提供全天候的支持服務。在美國,波音聯接目前向包括私人和政府飛機用戶在內的公務機市場提供服務。國際上,漢莎航空公司在其跨大西洋航線上選擇了波音聯接的服務。2003年第一季度,漢莎航空公司和英國航空公司進行了為期3個月的試用,民用飛機的乘客首次享用了上述服務。除了該服務的啟動用戶漢莎航空外,全日空、中華航空、日本航空、大韓航空、斯堪的納維亞航空以及新加坡航空公司已宣布為他們的遠程飛機機隊裝備波音聯接服務的計劃。
2004年5月,波音聯接服務已在跨大西洋航線上全面啟動。 波音共用服務集團為其他各業務集團在全球的運營提供基礎性保障支持服務,以支持其專注於保持利潤增長。其業務范圍從電腦、網路運行、電子商務、設施服務、員工福利和項目,到安全、運輸以及產品和服務的采購等。該集團還為波音雇員和客戶提供安全、健康和環境等方面的指導,並通過波音旅遊管理公司提供廣泛的旅行和預訂服務。
此外,服務集團還負責管理波音所有的地產。該集團通過整合服務創造了更大的價值以及"精益"流程和運營模式,同時更好地利用了采購能力,也使服務更方便易用。 波音767
波音在全球70個國家以及美國48個州共有雇員近160000名,主要業務基地集中在美國華盛頓州的普吉特灣、南加州、威奇塔和聖路易斯。
編輯本段型號
波音707
波音707是美國波音公司研製的四發遠程噴氣運輸機。原型機於1954年7月15日首飛,最初的型號是為波音767(9張)美國空軍研製的KC-135空中加油機,經美國空軍同意,公司於1957年在KC-135基礎上研製成功波音707民用客機1958年交付使用。波音707主要型別有707-120、-220、-320和-420等,中國民航曾購買10架320C,它還被改裝成特種飛機。波音707共獲訂貨1010架,生產線於1991年關閉,1992年5月交付最後一架軍用型。
波音717
波音717飛機是專為短程客運市場而設計的,適合日益發展的支線航空市場。在外觀上保留了麥道飛機T型尾翼和後部裝發動機的特點,繼承了麥道飛機機體堅固耐用的特點,並在設計上作了較大的改進,達到降低成本、提高可靠性的目的。
波音727
波音727是美國波音公司研製生產的中短程民航飛機。是世界上首款投入商業運營的三發噴氣民航飛機,在被波音737取代以前,是世界上最受歡迎的民航飛機。
波音737
波音737系列飛機是波音公司生產的雙發(動機)中短程運輸機,被稱為世界航空史上最成功的民航客機,也是民航業最大的飛機家族,波音737系列的所有機型已獲得6000多份訂單,在民用航空史上,其他任何機型都未曾在銷量方面獲得如此巨大的成功。在獲得德國漢莎航空公司10架啟動訂單後波音737飛機於1964年5月開始研製,採用波音707/727的機頭和機身橫截面,1967年4月原型機試飛,12月取得適航證,1968年2月投入航線運營。
波音747
波音波音747 精彩照片(20張)747飛機是波音公司生產的四發遠程寬機身運輸機。是一種研製與銷售都很成功的寬機身客機。1965年8月開始研製,1969年2月原型機試飛,1970年1月首架747交付給泛美航空公司投入航線運營,開創了寬體客機航線服務的新紀元。1990年5月起,除747-400型外,其他型號均已停產。
波音757
波音757飛機是波音公司生產的雙發(動機)窄體中遠程運輸機。1979年3月開始研製,它與同期研製的波音767在設計、製造和操作方面具有互換性,1982年2月第一架波音757飛機首飛,同年12月取得適航證,投入航線運營。1986年12月獲准雙發延程飛行。可是,隨著銷售量於90年代末開始下跌,最終導致波音757於2005年11月28日停產。
波音767
波音767飛機是波音公司生產的雙發(動機)半寬體中遠程運輸機。主要是用來爭奪80年代B707、DC8、B727等200座機中遠程客機由於退役而形成的市場。1972年提出計劃,與義大利、日本方面合作生產三發遠程飛機,最初定名為7X7,不過該計劃沒有實現,隨後在經過方案論證和市場調查後,波音公司於1978年2月宣布發起波音767研製計劃,同年7月,獲得美國聯合航空公司30架767的確認訂單後,開始全面設計研製工作,聯合航空公司代表參與了設計全過程,以便更好地滿足用戶的要求。
波音777
波音777是美國波音公司研製生產的雙發寬體客機。1990年10月29日正式啟動研製計劃動,1994年6波音777(9張)月12日第1架波音777首次試飛,1995年4月19日獲得歐洲聯合適航證和美國聯邦航空局型號合格證,1995年5月30日獲准180分鍾雙發延程飛行,1995年5月17日首架交付用戶美國聯合航空。波音777在大小和航程上介於B767-300和B747-400之間,具有座艙布局靈活、航程范圍大和不同型號能滿足不斷變化的市場需求的特點。
波音787
波音787夢想飛機(Dreamliner)是波音民用飛機集團正在研製生產中的中型雙發(動機)寬體中遠程運輸機,是波音公司1990年啟動波音777計劃後14年來推出的首款全新機型。波音787系列屬於200座至300座級飛機,航程隨具體型號不同可覆蓋6500至16000公里。波音強調787的特點是大量採用復合材料,低燃料消耗、高巡航速度、高效益及舒適的客艙環境,可實現更多的點對點不經停直飛航線。2004年4月,隨著全日空確認訂購50架波音787飛機,該項目正式啟動。經多次延期後,於美國時間2009年12月15日成功試飛。
編輯本段全球化下的波音中國戰略
『拾』 麥道公司大嗎都有什麼機型
麥道飛機公司(McDonnell Douglas)是一個美國飛機製造商,它製造了一系列著名的民用和軍用飛機。從1997年開始它是波音公司的一部分。 背景 公司創立人是詹姆斯·史密斯·麥克唐納和唐納德· 威爾士·道格拉斯。兩人都是麻省理工學院的畢業生,都曾在馬丁飛機公司工作。1920年道格拉斯在洛杉磯建立戴維斯-道格拉斯公司以前是馬丁飛機公司的主工程師。1921年他將他的合作人的股份買下來後將公司的名稱改為道格拉斯飛機公司。 1928年麥克唐納在威斯康辛州米爾瓦基建立了麥克唐納與合作者公司。他想造一架供家庭使用的個人飛機。1929年的經濟危機使他的計劃破產,他的公司倒閉。他到馬丁飛機公司工作。1938年他離開馬丁公司在密蘇里州的聖路易斯附近再次建立了一個自己的公司,麥克唐納飛機公司。第二次世界大戰中道格拉斯是一個重要的贏家。 從1942年到1945年該公司造了近三萬架飛機,其職員增加到16萬。該公司建造了一系列飛機,包括C- 47(對DC-3的改進)、A-20和A-26等。戰後兩個公司都因政府訂貨的停止和飛機過多而受挫。兩家公司都大減人員,道格拉斯幾乎解僱了10萬人。道格拉斯在戰爭時期建立了一個空軍思想庫,這個組後來發展為蘭德公司。 道格拉斯繼續發展新飛機,包括非常成功的四引擎飛機DC-6(1946年)和它們的最後一架螺旋槳民用飛機DC-7(1953年)。此後公司轉向噴氣式推動,它們的第一架噴氣式飛機是軍用的:比較常規的F3D空中騎士(1948年)和更加「噴氣時代」的F4D空中射線(1951年)。道格拉斯也開始造民用噴氣式飛機,1958年推出DC-8來與波音707競爭。麥克唐納也發展噴氣式飛機,它比較小,因此也比較更加極端。通過它們成功的FH幽靈它成為海軍的主要供貨者,此後的F2H、F3H魔鬼和F-101伏都。 朝鮮戰爭使麥克唐納成為重要的軍用飛機提供者,尤其其F-4幽靈II非常暢銷(1958年)。 兩個公司都想進入新的火箭市場。道格拉斯從生產空對空導彈開始,後來成為雷神彈道導彈計劃的主要合作者。麥克唐納也生產火箭,還試驗超音速飛行。這些研究為使它成為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的水星計劃和雙子座計劃的合同。道格拉斯也獲得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的合同,尤其是生產巨大的土星五號火箭的部分。兩個公司都有許多雇員,但也都有不少問題。 合並 道格拉斯受DC-8和DC-9的牽連,兩個公司開始考慮合並。1963年雙方開始談判。1966年12月道格拉斯請麥克唐納開價並接受了其價錢。1967年4月28日兩個公司正式合並成立麥道飛機公司。1968年公司開始生產DC-10,1971年首架交付。1977年公司開始推出後來稱為MD-80的DC-9後代系列。這個項目後來非常成功。下一架飛機是DC-10的後代MD-11。至今為止MD-11是世界上唯一的三噴氣式飛機。從1986年開始共售出200架MD-11,但麥道與波音合並後MD-11不再出售,因為它與波音777競爭。麥道的最後一架飛機是1988年推出的MD-90。MD-90比MD-80長。MD-95是一種縮短了的MD-90,它是與波音合並後唯一還被生產的麥道飛機(被改名為波音717)。 在這些年中麥道也生產了不少成功的軍用飛機,包括F-15鷹式戰斗機(1974年)和F/A-18黃蜂式戰斗攻擊機(1975年)以及BGM-109戰斧式巡航導彈。1970年的石油危機對民用航空來說是一個巨大打擊,麥道也不得不縮小,並開始使其產品多樣化來減輕將來石油危機的影響。1984年麥道收購了修直升飛機公司並將它改名為麥道直升飛機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