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安徽宿州有哪些特產
大路口山芋 大路口山芋是泗縣山芋的核心產區大路口鄉特產,有「中國山芋之鄉」稱號。大路口山芋作為地方優良品種在泗縣種植已有300多年歷史。據歷史學家考證:「甘薯之名,見於晉嵇含著《南方草木狀》,其言曰:「甘薯,蓋薯蕷之類,或曰芋之類,根葉亦如芋,實如拳,有如甌者皮紫而肉白蒸煮食之,味如薯蕷,性不甚冷,舊珠崖之地海中之人皆不業耕稼,唯掘地種甘薯。
蕭縣胡蘿卜蕭縣胡蘿卜種植面積8萬畝,年產量24萬噸,年產值10000萬元,主要分布於孫圩子、丁里、祖樓、王寨及馬井等鄉鎮。其中孫圩子鄉優質胡蘿卜種植基地,位於淮北市北郊5公里處,故黃河的重要支流大沙河與程山之間,土質主要為沙壤土,耕層土壤深厚,尤其適合胡蘿卜肉質根生長,面積4.8萬畝,年可提供優質胡蘿15萬噸。
蕭縣水晶梨 蕭縣水晶梨蕭縣栽培水晶梨始於2000年,黃河故道園藝場首先引進台商發展水晶梨1200畝,主要品種是黃金梨、翠玉、豐水、二十世紀等,栽培方式採用網架整枝,改善風條件,同時全部實行果實套袋,既保證果實無污染,又能改變果實外觀品質,所產水果個大、皮薄、果心小、無石細胞、早熟、具有很強的市場優勢,價格可達30元/斤。
蕭縣蘆筍 蕭縣蘆筍種植面積5000畝,年產量3000噸,年產值1500萬元,主要分布在杜樓、王寨、大屯、劉套、楊樓等鄉鎮,以生產白蘆筍為主,兼產綠筍,主要供應縣罐頭廠加工蘆筍罐頭、速凍蘆筍出口,年創匯400萬美元。產品不足本地加工需求,急需擴大基地生產。
蕭國聖桃蕭國聖桃是蕭縣聖泉鄉鄭腰庄村真鄭安新於1981年發現的一棵自然實生株,在蕭縣農技推廣中心參與和指導下,經多代無性繁殖,成為一個性狀穩定的中晚熟挑新品種,經安徽省科技廳組織鑒定,於2001年9月22日,正式定名「蕭國聖挑」。該品種一是樹勢中庸,結實力強,一般定植後2—3年開始結果,5年進入盛果期。盛果期一般畝產3000kg,高者5000kg以上。一般畝產值9000元以上。
徐里巴斗杏 徐里巴斗杏孫圩子鄉徐里村是享有盛譽的巴斗杏生產基地,現有巴斗杏2000餘畝,5萬余株,年產量達200餘萬斤。由於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和肥沃的土壤條件,該基地生產的巴斗杏個大(最大可達100克左右),皮薄、色純(黃色)、味正、質多、適口、獨具山野風味,並且有防癌健體的功能。
官橋櫻桃官橋櫻桃官橋鎮地處東南的山區,利用山坡栽培櫻挑歷史悠久,該地山坡地到處都有櫻挑栽培,主要品種有中國櫻挑,即小櫻挑,也稱櫻株、鶯挑、瑪瑙等。為落葉喬木或小喬木,單果重1、2—2、5克,肉軟多汁、皮薄、有紅色、黃色和紅黃色,5月上旬成熟,花期及早,先於葉開放常用分株或壓條繁殖,抗寒力叫弱,2005年全鎮櫻挑5000畝,總產達300萬斤。
徐里石榴蕭縣徐里石榴蕭縣孫圩子鄉徐里村地處山區山坡地發展雜果享有盛譽,「蕭縣葡萄,碭山梨,徐里的石榴蓋滿集」就是有力的左證。經過多年的發展,徐里現有石榴3000萬畝,年產量達600萬斤,該村三面環山,一面臨河,特殊的小氣候,為石榴的生長發育創造了有利條件。所產石榴個大、皮薄、汁多、味甘,歷史上曾有貢品。
❷ 息縣有多大的面積
200平方公里
❸ 宿州市蘆嶺鎮曹坊村2022年拆遷嗎
根據西安市的規劃,2022年前三環內城中村拆遷完成。
曹坊村位於蘆嶺鎮北、蘆嶺煤礦工業廣場東側,轄區面積10平方公里,耕地8731畝,人口3831人,下轄沈王、雙楊、王溝沿、小馬家、曹坊、小展、卜橋、小馬家、豆橋、小史家、大王家、大谷庄等村民組,村委會駐地設在王溝沿。村黨總支現有黨員108名,下設曹坊、卜橋、大谷三個黨支部。
該村因緊靠蘆嶺煤礦,有豐富的矸石資源和塌陷土資源。村兩委抓住這一優勢,積極發展矸石磚企業。目前村內已有矸石磚廠5家,年產矸石磚近6000萬塊,安排就業800人,人均年創收1200元,取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曹坊村與相王村、北王寨村、南王寨村、路口村、橋口村、陳堂村、蘆南村、花庄村、安陽村、王老莊村、丁橋村、沱中社區、沱北社區、沱南社區相鄰。
❹ 大王寨鄉的歷史沿革
1949年屬莘縣第三區,1956年屬王奉區,1971年成立大王寨公社,1984年設鄉。1997年,面積71平方千米,人口3.3萬,轄大王寨、王村、河崖、辛庄、呂村、西王莊、新村、前觀、後觀、鄭家、於家、東丈八、西丈八、大場集村、西大場、東田莊、富裕集、廟頭、堯頭、楊庄、夏庄、玉庄、武家河、余庄24個村委會。[2006年代碼]371522203(25村):~200大王寨村 ~201西王莊村 ~202西大場村 ~203富裕集村 ~204堯頭村 ~205辛庄村 ~206新村 ~207東丈八村~208東田莊村 ~209武家河村 ~210河涯村 ~211前觀村 ~212西丈八村 ~213西田莊村 ~214玉庄村 ~215王村 ~216後觀村 ~217鄭家村 ~218餘庄村 ~219楊庄村 ~220呂村 ~221大場集村 ~222於家村 ~223廟頭村 ~224夏庄村
改革開放以來,鄉黨委、政府帶領全鄉幹部群眾解放思想,更新觀念,搶抓機遇,加快發展,全鄉經濟發展、社會進步,人民安居樂業。先後被聊城市委、評論評為「林果明星鄉鎮」、「『八五'絕對化先進單位」、「計劃生育『三為主'單位」、「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鄉」,行後被縣委、縣政府評為「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先進鄉鎮」、「林業工作先進鄉鎮」、「交通公路建設先進鄉鎮」、「水利建設先進鄉鎮」、「畜牧生產先進鄉鎮」、「招商引資先進鄉鎮」、「推進城鎮化進程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 2003 年全鄉國內生產總值 1.2 億元,財政收入 5 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 2159 元。
❺ 店集鎮的歷史由來
店集歷史悠久,文物古跡較多。
戰國時期店集屬楚地,傳說楚懷王為鎮守邊疆,以防齊患,封宗室於此地,建宮立殿,即柘王殿,又稱柘王宮,有「三宮六院七十二眼井」之說。宮殿昔日的容顏隨宦海沉浮被無情的歲月早已剝去,但遺址遺跡尚存,留下了大片庄阜高地和眾多古井,足以想像當時宮殿的雄偉和浩大。1959年春地質勘探隊曾在此高地上建鐵塔一座,高30餘米,引來眾多人觀看,並猜測其用意,但一直沒有準確答案。50多年來,這座雄偉的鐵塔卻成了遺址的導向標,也給古老的店集增添了神秘的色彩。
1930年在此高地南、運糧河北60米處,還殘存一處磚瓦結構的天齊閣(俗稱「天閣」),1940年店集小學師生扒天齊閣殘屋建校時,扒出一把七星寶劍;1958年秋,人民公社組織起「衛星田專業隊」,數百名勞力在高埠廢墟上搞深翻,挖出不少古磚瓦、石磨和毀壞的陶器等;1975年11月店中生產隊社員程廣林等4人在鐵塔南邊取土時挖出一青色古壇,壇內現大量金銀器物。消息走漏後,被當時公社人員叫去訓誡上繳,一直送到阜陽有關單位管理。據統計,挖出金釗3件,金泡、金器71件,銀叉、碎銀子計6240克。
至於那72眼古井,年長的老人還能說出一部分井的大致位置,有的年輕時為了抗旱還下去掏挖過這部分古井。他們盼望挖到寶物,所以爭著下去掏井,並不準外村人下去。他們說,井口雖小,但下面很深很大,人下去磨杴綽綽有餘。他們挖出過古磚古瓦、古瓷花罐、人的頭骨、動物的骨頭等,他們也不知是不是寶物,都不知去向。古老的運糧河依然有美麗的傳說。據說,住在此地的楚宗室的女兒嫁給高公崔老家一戶官宦之家。為了向女兒家運送東西方便,楚宗室官員便令百姓挖
一條河通往崔老家,取名運糧河。此河歷經2000多年,雖經局部改道,古河址斷斷續續仍在;它起於崔老家,穿過界洪河,北望柘王宮,繞經鎮政府大門,後流入干溪溝,長約5公里。在上世紀七十年代疏浚此河時,挖出了古沉船,一見風很快風化。離柘王宮遺址不遠,現王寨村南運糧河邊有一片窪地,原是大水灣,說是當年停靠船隻的地方。
古時,迷信盛行,寺廟林立,燒香拜佛求神靈保佑的事司空見慣。那時,店集有海慧寺,附近有緣樂寺、歡寺、韓寺等。海慧寺有大殿3間、東西廊房各3間、前山門4間,房屋結構為磚根土牆草頂。寺內設有佛祖、觀音菩薩、火神爺和大神、二神、三神奶奶等神像,供人祭拜;南山牆設有「娃娃山」,說是想要兒傳宗接代的便可到此處求一個,回家放到床頭或被窩里,即可生兒。寺內有一大鍾,上鑄「海慧寺」。門外有一磚砌大井,很深,水好喝,說唱戲的人啞了嗓子,喝了便好。院內寬敞,趕集上店的人遇到下雨紛紛跑到寺內避雨。每逢三月初三廟會,趕會的人很多。現在的店集鎮古廟會,就是從三月初三廟會沿襲下來。該寺解放前後香火依然很盛,解放後尚有和尚居住。和尚姓程,號名覺恆,品貌好,老家標里程菜園,擅長扎馬扎轎工藝,技藝傳至店集老街程效頂。1980年左右去世,活到70多歲。他和師傅老本以及上兩代和尚都葬於店集。該寺1952年還修繕一次,1955年被店集小學佔用,留2間供覺恆居住,1961年覺恆挪了出來,全部交給學校。隨著學校的不斷改擴建,廟跡逐漸消失。2012年改設幼兒園,小學搬至店集中心校。
海慧寺志書沒有記載,有記載的便是緣樂寺、歡寺和韓寺。緣樂寺名有該寺石碑記載,被後人賦予神話色彩後,又稱雁落寺,實屬訛傳。該寺規模大,規格高,盛名遠揚,參觀祭拜者絡繹不絕。該寺建於唐朝,1939年日軍南下,亳縣淪陷,亳中隨縣政府遷至高公,1941年春為建校舍校長陳紀成發動師生扒掉了東西廂房和前山門,1948年4月偽保長王繼昌為建西王橋拆除了後大殿,該寺成為一片廢墟,遺址在店集與高公交界的慕營村。高公的四月初八古會就源於該寺四月初八的廟會。
在志書中,和古寺一起記載的古跡還有程氏宗祠,位於店集西北角、海慧寺以南,建於清道光末年,主建人程埃雲,蓋3間磚封瓦脊的草房。光緒年間,由程賀橋主持,3間草房翻蓋成瓦房,增蓋東西廂房6間、前山門1間。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在宗祠內創辦店集小學;民國十七年(1928年)程效義開始廢舊學辦新學,仍借用宗祠做新學教室;民國三十年(1941年)校址北遷,宗祠變成鄉公所辦公地;解放後繼續沿用,後鄉公所搬至集上,宗祠又交給學校使用;1976年學校擴建,宗祠遺跡被削平。店集歷史悠久,人傑地靈。建於戰國後期的「柘王宮」遺址(店集鐵塔處)西距鎮政府僅有百米之遙,該遺址於1978年被省政府列為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相傳楚襄王為嫁女而開挖的「運糧河」至今清流不絕,綠波粼粼,一直哺育著兩岸生靈。境內的運糧河、界洪河、干溪溝、羅溝、雙慶溝等水系。給該鎮構成了豐富的水資源,經由西淝河流入淮河。店集古稱「柘樹店」。清朝同治年間,因最初的兩間小店在路旁的大柘樹下而得名。後來柘樹店逐漸發展成為集市後才被當地人叫做「店集」。
❻ 蕭縣人論壇的蕭縣簡介
蕭縣 郵編:235200 代碼:341322 區號:0557
拼音:Xiāo Xiàn 英譯:Xiao County
蕭縣[1]位於安徽省最北部,蘇、魯、豫、皖四省交界處。總面積1871平方千米。常住人口1130916人,戶籍人口1418936人。全縣轄18個鎮、5個鄉:龍城鎮、黃口鎮、楊樓鎮、閻集鎮、新莊鎮、劉套鎮、馬井鎮、大屯鎮、趙庄鎮、杜樓鎮、丁里鎮、王寨鎮、祖樓鎮、青龍集鎮、張庄寨鎮、永堌鎮、白土鎮、官橋鎮、聖泉鄉、酒店鄉、孫圩孜鄉、莊裡鄉、石林鄉,共有708個行政村。縣政府駐龍城鎮。
全縣地勢由北向南微傾。分為丘陵、平原兩大自然區,大部分為平原,東南部、龍城鎮至相山一帶為海拔100—300米的低山矮嶺。官海山海拔395米,為全縣最高點。黃河故道以南有10多條季節性河流,屬淮河水系。屬暖溫帶季風氣候區,年均降水量811毫米,年均氣溫14.4℃。國家商品糧和優質棉花基地。
蕭縣緊靠淮海經濟區中心城市徐州市,縣城距徐州市15公里、徐州觀音機場50公里、連雲港出海口260公里,素有「徐州的西大門」之稱。新建的鄭徐鐵路客運專線在蕭縣新建蕭縣北站,並在徐州高鐵站與京滬高鐵相連。新規劃的 徐州-蕭縣-淮北-宿州 城際鐵路 也將從新建的蕭縣北站引出。 蕭縣東臨老京滬鐵路,隴海、符夾鐵路縱橫穿過,G30(連霍)、G3(京台)兩條高速公路在境內交匯,310、311兩條國道和三條省道及星羅棋布的縣鄉道路形成的交通網路與周邊地區緊緊相連,承東啟西,紀念地有淮海戰役華東野戰軍指揮部在蔡凹的舊址、「蕭宿銅靈」抗日戰爭紀念館。名勝古跡有花甲寺新石器文化遺址、白土鎮北宋蕭窯舊址和天門寺,省佛教重點寺院山中瑞雲寺,皇藏峪國家級森林公園、千年古剎天門寺、天一角地下溶洞、永固水庫等。
蕭縣位於安徽省最北部,蘇、魯、豫、皖四省交界處,古為蕭國,春秋時附屬於宋,秦置蕭縣,隋唐至清至中華人民共和國初期屬江蘇省徐州,1955年由江蘇省劃歸安徽省,沿革至今。總面積1871平方公里,大部分為平原,東南部為海拔100—300米的低山矮嶺。人口130萬,轄18鎮5鄉708個行政村。開放的蕭縣日益顯現出其特有的發展優勢和巨大的發展潛力。
❼ 蕭縣有多少個鄉鎮呀
蕭縣有22個鎮、1個鄉。
截至2021年,蕭縣轄22個鎮、1個鄉。即:龍城鎮、黃口鎮、楊樓鎮、劉套鎮、新莊鎮、閆集鎮、杜樓鎮、王寨鎮、祖樓鎮、丁里鎮、白土鎮、馬井鎮、張庄寨鎮、趙庄鎮、永堌鎮、青龍鎮、大屯鎮、官橋鎮、聖泉鎮、莊裡鎮、酒店鎮、孫圩子鎮、石林鄉。蕭縣人民政府駐聖泉鎮復興路18號。
蕭縣地處安徽省北大門、蘇魯豫皖四省交界處,位於淮海經濟區、徐州都市圈的中心部位和華北平原的東南邊緣。區位交通優越。素有四省通衢之稱,是國家實施長三角一體化和淮海經濟區協同發展等戰略的重要節點。
經濟概況:
2021年上半年,全縣GDP完成205.06億元,增長12.2%;財政收入19.1億元,增長36.3%,其中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1.95億元,增長30.1%;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5.9%;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16.04億元,增長23.9%;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14.2%。
位居2021中國最具發展潛力百佳縣市第44名,扶貧開發和農村危房改造工作獲省政府督查激勵。
❽ 冠縣邢八里拆遷什麼時間公告
近日,《德州市陵城區村莊布點規劃(2020-2035年)》成果進行公示,並面向大眾徵求意見。
根據國家五部門發布的《關於統籌推進村莊規劃工作的意見》、自然資源部下發的《關於加強村莊規劃促進鄉村振興的通知》、山東省自然資源廳印發《山東省村莊規劃編制導則(試行)》、德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印發的《德州市村莊規劃布點工作推進方案》等有關文件要求,結合陵城區實際,編制了《德州市陵城區村莊布點規劃(2020-2035年)》。
現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請提出意見的單位和個人,於2020年6月19日前通過電話或者書面形式,將意見反饋至規劃編制組織單位--德州市自然資源局陵城分局。聯系電話:0534-6121236
需要告知大家的是,目前山東省將縣域村莊大體分四類,此次陵城區也不例外。
1、集聚提升類,主要是現有規模大的中心村;
2、城郊融合類,主要是城市近郊區以及縣城城關鎮所在地村莊;
3、特色保護類,主要是歷史文化名村、傳統村落、特色資源豐富的村莊;
4、搬遷撤並類,主要是位於生存條件惡劣、生態環境脆弱、自然災害頻發等地區的村莊,因重大項目建設需要搬遷的村莊,以及人口流失特別嚴重的村莊。
看不準的村莊,暫不做分類。
以上村莊布點規劃分類針對城鎮開發邊界外的村莊。城鎮開發邊界是指城鎮開發建設用地與非開發建設用地的分界線。
陵城區這些村納入到城鎮開發邊界內
陵城區全域共轄 961 個行政村,5 個城市社區和 2 個農村社區,其中,城鎮開發邊界內的行政村 97 個。納入到開發邊界內的村莊,具體何時規劃,不在本次規劃范圍內。
鄉鎮(街道)名稱
行政村數量
(含農村社區)
城鎮開發邊界內行政村數量及名稱
安德街道
41
河南紀村、後劉村、李馬村、李鳴崗村、劉玉台村、前劉村、前寨村、任橋村、時家樓村、宋集村、孫家窪村、西寨村、楊集村、葉堤口村、張集村、菜園村、後將軍寨村、後王村、雨淋店村、佟家寨村、金庄村、時庄村(22)
臨齊街道
147
八里宋村、北關村、岔河劉村、城後後王村、城後前王村、鄧庄村、丁家樓村、東王架村、馮老莊村、賀家村、活佛廟村、寇庄村、李百都村、臨齊北街村、臨齊東街村、臨齊穆家村、臨齊南街村、臨齊楊庄村、藺庄村、馬廚家村、馬庄村、南孟家村、邵庄村、盛庄村、孫來路村、孫油坊、萬家村、王舉人村、西曹村、西高村、西王架村、小丁家村、小馮家村、小趙庄村、楊堤口村、楊治屯村、葉家村、於道口村、張家集村、張舉人村、張石灰村、馬廠街村(42)
宋家鎮
96
宋家村(1)
鄭家寨鎮
98
鄭家寨村、白家莊村、大單家村、鍾家寨村(4)
滋鎮
57
滋鎮街村(1)
義渡口鎮
57
義渡口村、河南劉村(2)
徽王莊鎮
90
徽王莊村(1)
糜鎮
92
糜鎮街村(1)
前孫鎮
71
前孫街村、張架庄村(2)
神頭鎮
98
東街村、西街村、南街村、北街村、神頭鎮槐里村、後石庄村(6)
邊臨鎮
51
邊一村、邊二村、邊三村、東小庄村、孫連娥村、馬才村、簸箕王村、范橋村、河北郭庄村、東於架村、西於架村、邊臨閆庄村(12)
丁庄鎮
27
丁庄村(1)
於集鄉
38
大於集村、西於集村(2)
合計
963
97
本站重點介紹:城鎮開發邊界外村莊搬遷撤並類
陵城區城鎮開發邊界外的村莊共866個,涉及搬遷撤並類村莊663個,其中2022年底前搬遷撤並村莊共138個,2023-2025年期間搬遷撤並村莊共159個,2026-2035年搬遷撤並321個。
本站重點文字介紹各鄉鎮2035年前搬遷撤並村莊
各鄉鎮保留村莊、提升類村莊,見下文圖片
(圖片可點開放大)
宋家鎮
期限
年度
擬拆遷村莊數量
名稱
安置
已完成
——
——
——
——
近期
2020
4
聶家村、小曲集村、大麴集村、宋家黃家村
北苑新邸
2021
3
麻坊村、孫家村、付家村
北苑新邸
2022
3
小黃家村、前劉家村、後劉家村
黃集社區
中期
2023-2025
2
宋家前馬村、劉林村
北苑新邸
3
常麻村、周坊子村、段家村
黃集社區
3
後姜村、褚集村、新莊村
宋家社區
遠期
2026-2035
66
北曹家村、北袁家村、大姜村、東孟村、東許里屯村、河溝孫村、靳家村、馬橋村、蒙家村、孟家村、祁家村、任庄村、阮家村、石家村、宋家大陳村、宋家大王村、宋家房家村、宋家後屯村、孫王家村、太家村、王家村、王廟村、西孔村、西孟村、西許里屯村、小陳家村、小姜村、小蘇家村、小許家村、邢楊村、許坊村、閆家村、楊家村、岳王廟村、張家村、趙樓村、朱木匠村、陳家村、大蘇家村、單家村、東蜂李村、東孔村、東於河村、後蜂李村、厚家村、稽古堂村、唐賈村、梁家村、劉李村、前蜂李村、宋家崔家村、宋家後馬村、宋家前屯村、宋家楊庄村、宋家張集、蘇家村、湯家村、西於河村、小林家村、小劉家村、東王村、王寨村、趙家莊村、侯樓村、李堂家村、北趙家村
宋家社區
合計
84
安德街道辦
期限
年度
擬拆遷村莊數量
名稱
安置
已完成
——
——
——
——
近期
2020
2
沙庄村、袁庄村
土橋社區
2021
1
呂家莊科村
土橋社區
2022
0
——
——
中期
2023-2025
2
大馬陳村、小王家
土橋社區
2
譚庄村、劉辛村
將軍寨社區
遠期
2026-2035
10
徐庄村、董家閣、宋堤口村、呂庄村、桃劉村、占庄村、大劉庄村、小劉庄村、安德東蔡村、西蔡村
呂庄社區
合計
17
鄭家寨鎮
期限
年度
擬拆遷村莊數量
名稱
安置
已完成
——
2
東鹽場村、西鹽場村.
鹽場社區
11
小鄭家村、王世言村、封家村、張家廟村、北姚村、苗家村、西蔡家村、東蔡家村、小單家村、李家坊村、前李家村
新城社區
近期
2020
5
大邱家村、高士風村、窪李家村、東祝村、西祝村
新城社區
2021
5
尚家庵村、小郭家村、喬家莊村、羅家院村、劉家紙坊村
穆家社區
1
大馬家村
新城社區
2022
6
帽張家村、前後張村、汪家村、小馬家村、鄭家後李村、公路韓家村
新城社區
中期
2023-2025 年
1
欒家村
新城社區
27
鄧家村、官道魏村、鹼場店村、李廷輝村、小王村、小葛家村、楊馬二庄村、閆福樓村、三肖村、小魏村、西王寨村、楊沖宵村、東傅家村、東霍寨村、東王寨村、後王寨村、姜復初村、門樓徐家村、勝劉村、台家村、王家廟村、西霍寨村、小孫家村、小夏
家村、張豐池村、張桂家村、鴉虎寨村
穆家社區
遠期
2026-2035
23
陳大亮村、李金池村、李士若村、李五清村、南姚家村、紀家村、前秦村、三教堂村、王美韓村、李家莊村、小張高家村、小周家村、楊張寺村、趙化緒村、趙辛村、後秦村、李紅家村、蘆家村、東金傅寨村、西金傅寨村、張販村、吳辛家村、蛤蟆街村
新城社區
3
趙玉枝村、小韓家村、王家莊村
穆家社區
合計
84
滋鎮
期限
年度
擬拆遷村莊數量
名稱
安置
已完成
2013
3
中寨村、東南寨村、後寨村
北宋社區
近期
2020
3
陳廟村、大王村、楊升洪村
滋鎮社區
2021
10
孫明山村、北苗家村、滋鎮張家、大周村、劉安然村、小周村、小吝村、孫保安村、魏龍江村、程家村
滋鎮社區
2022
7
小付家村、朱胥村、東宋村、東楊村、展家村、小郭村、王元梅村
滋鎮社區
中期
2023-2025
5
小魏家村、南許村、大郭村、前倉村、後倉村
滋鎮社區
遠期
2026-2035
0
——
——
合計
28
義渡口鎮
期限
年度
擬拆遷村莊數量
名稱
安置
已完成
——
5
柴家村、丁趙家村、冷家村、李志拔家村、大傅家村
常家社區
近期
2020
3
辛安街村、段家店村、郭肥家村
義渡口社區
2021
4
王士超村、小宿家村、孫家店村、張周村
義渡口社區
1
初庄村
初庄村
2022
7
趙家店村、陶家莊村、王家院村、林家村、牛家店村、田家店村、侯家店村
義渡口社區
中期
2023-2025
7
王囤村、李清蘭村、堤後劉村、北小傅村、老高村、北小高村、鮑家村
義渡口社區
遠期
2026-2035
7
北呂家村、潘家村、桑林店村、小范家村、大范家村、霍橋村、傅家庵村、
義渡口社區
合計
34
徽王莊鎮
期限
年度
擬拆遷村莊數量
名稱
安置
近期
2020
3
小官辛村
大官辛社區
西角寨村、東角寨村
孫良全社區
2021
6
陶家村
大官辛社區
方庄村、東劉村、西劉村、官道胥村、董竇村
孫良全社區
2022
3
後王屯村、前王屯村、西馬村
孫良全社區
中期
2023-2025
1
鄭家村
大官辛社區
7
東紙坊村、申家灣村、小曹村、西紙坊村、後程庄村、王解村、邊庄村
孫良全社區
21
西孫杠村、趙家窪村、橋頭孫村、東馮家寨村、鹼場劉村、中東王奇村、解家寨村、後王奇村、楊頂庄村、張化國村、史庄村、蔣庄村、東孫杠村、吳庄村、王鄭村、前張村、徽王石家村、後
張村、北楊集村、西龐村、東龐村
前王奇社區
13
武家村、小靳家村、朱家村、任家村、松樹宿村、前馬村、後馬村、東王集村、西王集村、倪家店村、白庄村、尹李村、喬家村。
官道孫社區
遠期
2026-2035
14
王家寨村、郭家寨村、耿家寨村、顧家寨村、西馮家寨村、李樓村、北邢村、徽王於庄村、西辛村、老鴉張村、高家廟村、紅廟村、北盧庄村、梅庄村
牛王堂社區
10
橋頭宋村、田家村、小梁家村、河南劉村、小楊家村、河南郭家村、前於村、張龍家村、前齊家村、後齊村
王淮庵社區
合計
78
臨齊街道辦
期限
年度
擬拆遷村莊數量
名稱
安置
近期
2020
3
東蔡廟村、西蔡廟村、東周家村
劉泮社區
2021
3
崔帽頭村、郭梨花村、十里河村、
劉泮社區
2022
4
東葯王廟村、西葯王廟村、前葯王廟村、宋光國村、
劉泮社區
中期
2023-2025
12
大呂家村、小呂家村、南高村、張寺村、吳家店村、周家坊村、小許家村、前後蒙村、曹杜二家村、後鳳凰樹村、王環子村、孫鐵匠村
鳳凰社區
遠期
2026-2035
13
斜廟村、劉載閣村、陳後馬村、王老虎村、王定桿村、後張機村、前張機村、張淑已村、張獻廷村、趙大郎村、小袁家村、劉地方村、西陳村
趙奎吾社區
1
卜庄村
五李社區
9
仲官屯村、彭家廟村、張定桿村、魏家寨村、曹都龍村、黑龍廟村、王二馬村、趙先紅村、南鹽店村
孫來儀社區
9
劉豆菜村、高官屯村、南鄭家村、臨齊徐庄村、王四衙村、鹼張村、三龍侯村、路家寨村、路寨小王村
鳳凰社區
8
八里屯村、韓家村、李馬戶村、苑家村、周豐台村、孫克明村、王景河村、臨齊侯家村、
西崔社區
9
祁家盛村、王芽子村、王迪吉村、劉大友村、小岳家村、廉家廟村、宋家柳村、樓家廟村、李聖安村、
劉泮社區
12
趙家油坊村、趙家寨村、郭家廟村、小谷家村、王海池村、王強村、小楊店村、大楊店村、焦家村、劉家村、孫花葯村、李七環村、
陸廟社區
合計
83
穈鎮
期限
年度
擬拆遷村莊數量
名稱
安置
已完成
——
10
白布張家村、欒王村、袁家村、孟家胡同村、李家胡同村、後張家村、周家村、西李樓村、中李樓村、東李樓村
吉祥社區
1
小裴家村
糜鎮社區
2
糜鎮後張村、新岳家村
後張社區
近期
2020
4
東岳家村、西嶽家村、中嶽家村、小官寨村
後張社區
5
前趙村、曹家村、高家廟子村、雙廟王村、於家村
糜鎮社區
2021
5
馬家墩台村、宿家廟村、李韓家村、崔家村、趙家村
糜鎮社區
2022
1
糜鎮鄭家村
後張社區
2
河溝張村、齊老村
糜鎮社區
中期
2023-2025
3
朱家坊村、大裴家村、河北孟家村
後張社區
12
陳凡家村、王舉村、陶庄村、大解家村、小解家村、解孟村、金家村、前李村、後李村、西徐村、東徐村、梅楊村
糜鎮社區
遠期
2026-2035
6
大陳村、大孫家村、董家閣村、小孫家、寫字王村、後陳村
後張社區
12
候王村、溫家村、大田村、東田村、基山村、三劉東庄村、三劉西庄村、三劉中庄村、寺後劉村、張成吾村、朱家沙窩村、田冢村
糜鎮社區
合計
63
前孫鎮
期限
年度
擬拆遷村莊數量
名稱
安置
已完成
——
——
——
——
近期
2020
1
楊庄村
紀家社區
2021
3
徐店村、化緣店村、侯家村
候家社區
2022
4
前張店村、後張店村、神頭西辛村、毛店村
候家社區
中期
2023-2025
4
彭家寺村、高庄村、神頭張庄、後屯村
中心社區北區
遠期
2026-2035
17
史觀寺村、打虎張村、鄭杜村、東蔡村、於文林村、東李村、刁家村、東姚村、南任村、南張村、孫祿還村、月河村、褚家村、房家村、牟陳村、東辛村、東靳村
皂戶楊社區
5
霍家村、神頭孫家村、寨馬張村、李家塔村、前鄧村
候家社區
2
唐李村、黃家村
紀家社區
16
老李家村、小李科村、西郭村、史家村、神頭張家、前店村、西店村、龐家村、東石庄村、喬莊子村、遲家村、李家樓村、神頭西寨村、南蔡村、東寨村、後李庄村
中心社區北區
19
大李科村、小李家村、李五道村、西王家村、劉向前村、劉東龍村、姜家村、杜劉村、康家村、南郭村、肖文圖村、西高安然村、東高安然村、東朱村、西朱村、田老村、劉白老村、馬老村、吳老村
中心社區南區
合計
71
邊臨鎮
期限
年度
擬拆遷村莊數量
名稱
安置
已完成
——
8
西周庄村、尤庄村、軍高村、王付村、張明環村、律王莊村、西宋村、生金劉村
生金劉社區
1
鳳儀城社區
鳳儀城社區
2
北賈庄村、南侯庄村
邊臨社區
近期
2020
3
後華庄村、前華庄村、寨門樓村
邊臨社區
2021
2
後桐城村、前桐城村
邊臨社區
2022
2
北宋庄村、蘆家屯村
邊臨社區
中期
2023-2025
3
橋下李村、西張庄村、東張庄村
邊臨社區
遠期
2026-2035
5
西華庄村、東華庄村、三官廟村、王莊村、邢庄村
邊臨社區
合計
26
丁庄鎮
期限
年度
擬拆遷村莊數量
名稱
安置
已完成
——
——
——
——
近期
2020
——
——
——
2021
——
——
——
2022
4
鄭屯村、董屠村、許橋村、苑庄村
丁庄社區
中期
2023-2025
5
閆庄村、寧庄村、河溝劉村、於庄村、孫堤口村
丁庄社區
遠期
2026-2035
13
孫家集村、趙家廟村、大劉村、郭葉村、前王村、石庄村、小劉村、王蠻街村、董羊皮村、疙瘩孫村、後董村、許辛村、張庄村
丁庄社區
3
大庄村、小庄村、仙人橋村
薛庄社區
合計
25
於集鄉
期限
年度
擬拆遷村莊數量
名稱
安置
近期
2020
1
小錢家村
張西樓社區
2021
0
——
——
2022
1
譚家村
張西樓社區
中期
2023-2025
6
吳家寨村、孫家屯村、張武村、溫庄村、楊書辦村、崔樓村
大於集社區
遠期
2026-2035
12
巨家窪村、石泗淮村、李士公村、李七庄村、宗家庵村、東朱家坊村、西朱家坊村、唐屯村、程屯村、謝屯村、陳寶亮村、孟家廟村
大於集社區
合計
20
神頭鎮
期限
年度
擬拆遷村莊數量
名稱
安置
已完成
——
——
——
——
近期
2020
1
楊庄村
紀家社區
2021
3
徐店村、化緣店村、侯家村
候家社區
2022
4
前張店村、後張店村、神頭西辛村、毛店村
候家社區
中期
2023-2025
1
遲家村
中心社區北區
1
唐李村
紀家社區
7
姜家村、康家村、南郭村、肖文圖村、東朱村、西朱村、祁屯村
中心社區南區
遠期
2026-2035
17
史觀寺村、打虎張村、鄭杜村、東蔡村、於文林村、東李村、刁家村、東姚村、南任村、南張村、孫祿還村、月河村、褚家村、房家村、牟陳村、東辛村、東靳村
皂戶楊社區
5
霍家村、神頭孫家村、寨馬張村、李家塔村、前鄧村
候家社區
1
黃家村
紀家社區
15
老李家村、小李科村、西郭村、史家村、神頭張家、前店村、西店村、龐家村、東石庄村、喬莊子村、李家樓村、神頭西寨村、南蔡村、東寨村、後李庄村
中心社區北區
以上各鄉鎮村莊未提及到的,被列入了集聚提升類、城郊融合類、特色保護類以及其他類。其中其他類是指看不準的村莊,暫不分類
具體請在下面公示全文圖片中查找。
附:公示文件全文(共43頁)
以下為各鄉鎮村莊具體全分類
至此,武城縣、夏津縣、齊河縣、德城區、陵城區、臨邑縣合村布點規劃均已公示(查看歷史發文),其他縣市區本站也將後續關注。
有德之州:專注德州大城小事、為民辦事。歡迎給我們提供更多線索。(合作、爆料請添加主編微信號:1292906698
❾ 蕭縣有什麼村莊
蕭縣[1]位於安徽省最北部,蘇、魯、豫、皖四省交界處。總面積1871平方千米。總人口136萬人(2007年末)。全縣轄18個鎮、5個鄉:龍城鎮、黃口鎮、楊樓鎮、閻集鎮、新莊鎮、劉套鎮、馬井鎮、大屯鎮、趙庄鎮、杜樓鎮、丁里鎮、王寨鎮、祖樓鎮、青龍集鎮、張庄寨鎮、永堌鎮、白土鎮、官橋鎮、聖泉鄉、酒店鄉、孫圩孜鄉、莊裡鄉、石林鄉,共有708個行政村。縣政府駐龍城鎮。
❿ 榮氏家族歷史
一、姓氏來源 一是遠古黃帝時代,有個音樂家叫榮援,為黃帝鑄造了12銅鍾,榮援就是榮姓的始祖; 二是上古周成王有個卿士受封於榮邑(在今河南鞏縣一帶),稱為榮伯,子孫以邑為姓,相傳姓榮。 二、郡望堂號 秦置上谷郡,現在河北省保定市。風俗通》記載:周成王卿士榮伯之後,以邑為氏。望出樂安、上谷。 三、歷代名人 榮啟期——春秋時期的學者。孔子游泰山,見啟期鹿裘帶索,鼓琴而歌,便上前問他:「為何而樂?」,他回答說:「我樂最多。天生萬物,人為貴,我得為人,一樂也;男女之別,男尊女卑,我得為男,二樂也;人生有不見日月不免襁褓者,我行年九十矣,三樂也。貧者士之常,死者人之終,居常以待終,何不樂也!孔子聽後表示佩服。 榮瑄——明朝瓊州人。榮琇弟,早孤,與兄榮琇事母以孝聞。 榮德生——名宗銓。江蘇無錫人。早年與其兄宗敬經營錢庄,清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起,先後在無錫、上海、漢口等地開設保興、福新、茂新麵粉廠和振新、申新紡織廠。至民國11年(1922年),有麵粉廠12個,紗廠4個,後申新增至9個廠,成為中國最大的民族資本家之一。民國7年至民國10年先後當過江蘇省議員和北洋政府國會議員。國民黨政府時期,歷任工商部參議,中央銀行理事,全國經濟委員會委員等職。解放後歷任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華東軍政委員會和蘇南行政公署副主任。 榮氏企業是舊中國資力最雄厚、規模最宏大的民族企業集團,是中國民族工業發展史上一個極令人注目的家族。因其當時在麵粉業和棉紡業雄屆首位,而有「麵粉大王」、「棉紗大王」之稱。 榮氏企業能夠在較短的時間內興旺發達起來,關鍵在於他們善於「育己育人」。 在榮氏家族中,每個人的個人修養與素質幾乎各有千秋,但又有相同之處。他們都是愛國,有氣魄,有能力的民族實業家,都走在「實業救國」的道路上。 榮宗敬,榮氏企業締造者之一,他與弟弟榮德生共同把榮氏企業發展成規模巨大、資金雄厚的民族企業。榮宗敬(1873—1938),7歲進私塾。14歲到上海當學徒,後因病回鄉,15歲到錢庄習業,19歲師滿到上海森泰蓉錢庄做跑街,承擔包攬生意,聯系客戶業務。他求知心切,專心研究業務,勤奮誠懇,且辦事認真細心,並掌握了不少資金的調撥運用和棉麥產銷方面的知識,為日後自辦企業打下了堅實的基石。 他是家中長子,膽略大,善於冒險,有魄力,為以後控制榮氏企業總系統做了堅實的鋪墊。榮宗敬領導時期的榮氏企業中,他的地位是任何榮氏家族之中的人不能相比的。他辦事認真,精通業務,從經營第一個麵粉廠到榮居榮氏企業總經理的近20年中,他的企業經營能力、經營策略、經營思想,使企業獲得巨大發展。 他有膽有識,1917年他竟以40萬元冒險買下舊機較多的恆昌源紗廠,後來盈利頗豐。他的領導能力極強,使全系統的管理極為統一,在人才的管理、利用、培養方面他也做了明智的決定。 榮德生(1875一1952),榮氏企業締造者之一。因4歲才學話,鄰人稱他「二木頭」。他9歲入私塾,15歲由兄薦到上海錢庄學藝。而父篤信書中「四十五歲有子入拌池」之說,一心望他苦讀學優做官。可榮德生認為「回去讀不成,被人竊笑,不如學商,當留心,亦可上進」。於是,他刻苦學徒,鑽研業務,深得老闆器重。18歲時到父所在厘金局任幫賬房,他得此美差更孜孜工作,發奮自學,為後來經營企業做了充分積存。榮德生經營才能出眾,有遠見。他專心致志地把畢生精力投入自己的事業。榮德生精心經營企業的同時,又進行靈活的改革,尤其在利用企業人才、培養人才方面作出重要貢獻。雖然身為資本家,但他卻能「對於工人已有相當之諒解」。榮德生的「大量生產」的經營戰略,起了極重要的作用。他一生中,總是將企業的資本積累用於擴建新廠、購買新機器之用,用「滾雪球」的方式掙取大量金銀。他和哥哥成功地運用「粉紗互補互濟」的經營策略,把榮氏企業的發展推向一個又一個高峰。榮德生憎恨帝國主義的侵略,又憤恨國民黨的統治,與民眾一起參加反帝、反封、反官僚運動。解放前夕,榮德生堅決反對企業遷廠外逃,決心留在祖國繼續經營企業,和工人們一起護廠迎解放。他為祖國的解放和社會主義建設作出了卓越貢獻,成為中國工業史上最優秀的工業企業家之一。 李國偉,是榮氏企業中傑出的實業家。他畢業於唐山路礦學院,起初是普通繪圖員,但其工作認真勤奮,誠實好學,被榮氏兄弟看中,榮德生把自己女兒榮慕蘊配與他為妻,使其超人的才智、豐富的經營管理策略得以充分發揮。1938年,他不顧丈人榮德生反對,把「申四福五」遷入內地,開始形成自己的「申四福五」系統。內遷企業創造了巨額利潤,證明了內遷是成功的。同時,李國偉在內地設分廠解決空襲和電力不足問題。他自製機器,開辦建成麵粉廠,創辦煤礦,用於工業供應;利用紡織廢料,開辦宏文造紙廠;充分利用設備技術形成了一整套的管理策略,形成榮氏企業實力重大的派系——申四福五系統。他積極配合榮德生參與企業改革,取得一系列明顯成效。此外,李國偉很愛國,又積極支持新中國建設,1951年後他多次向政府提出申請,把一大批外地榮氏企業遷回變成公私合營,實現了他一生中認為最快樂的大願望。李國偉是中國近代工業企業年輕有為、愛國開明、有遠見卓識的企業家。 榮鴻元,「大房系統」的領導人,他繼承父親百折不撓、頑強創業的經營品質,克服重重困難,領導著舉世矚目的企業,成為榮氏企業後期發展的主持者。 榮爾仁,是榮德生二子,經過專業學習後到公司任領導職務,管理「申二、五」時,改進了企業的技術管理和經營方針。抗戰後他經營的「申二」和「申九」高額盈餘,還清了戰前申新總公司所有債務,在榮氏企業地位日益顯要。1946年,他積極在內地籌備企業的恢復工作,擬訂了一個一攬子大規模的「大申新」計劃,使企業曾出現了一時的戰後景氣。榮爾仁繼承了父輩的經營傳統,成了一名優秀的實業家。 榮氏企業以其龐大的規模、雄厚的資金而雄居中國近現代的工業史上。它頗具民族代表性,有著與其他民族企業所共有的特點,更有著與其他民族企業所不同的特色,他們正是利用這些經營特點和特色,在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的夾縫中生存發展的。50多年風風雨雨,榮氏企業始終百折不撓、竭盡全力去發展民族企業。榮氏企業發展史是中國民族資本工業史的典型,榮氏企業的每一位領導人都是民族企業家的典範。 解放後的榮氏企業,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邁開大步走向新生,得到了企業發展的合理保障,拋掉了企業的舊枷鎖,從此面目煥然一新。榮氏企業在祖國建設方面給予了更大的支持,企業經過調整改組,相繼成為公私合營的社會主義企業。其中榮毅仁起了尤為重要的作用。 榮氏家族不僅注重自身的修養,同時也十分注重培養人才。 人才,是每個企業成功及發展的要素。沒有一個企業的發展不以人才為重,沒有一個企業的成功不以人才為本。滾滾金銀締造者最終是有真才實學的人才。榮氏企業系統的實業家,正是以重視企業人才在企業中的地位為經營宗旨而使企業成功發展的。在企業人才利用和發展方面的經營思想,從榮氏兄弟到他們的於婿都是積極的、先進的。榮德生曾把人才看作企業成功的根本、基石,足見其程度非同一般。企業初建,榮氏兄弟深受人才桎梏和刺激,萌發了合理使用人才、開發人才、培養人才的信心與堅定決心。對人才的管理、重視方面,榮宗敬、榮德生、榮鴻元、李國偉等都有遠見卓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