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人文歷史 > 清史歷史看什麼書

清史歷史看什麼書

發布時間:2022-06-10 17:48:33

❶ 有哪些關於清朝歷史的書值得推薦

1、《細說清朝》

作者以「講史」的形式,通俗而生動地講述了對俄和戰、鴉片戰爭、太平天國革命,戊戌政變、八國聯軍侵華等歷史事件,以及康熙、雍正、乾隆、吳三桂、洪秀全、和珅、李鴻章、康有為、慈禧等歷史人物

全書既有生動的故事和真實的歷史,又有頗具見識的評點,還闡釋了順治出家、雍正暴亡、乾隆身世等歷史之謎。本叢書所採用的「細說體」既不像正史的艱深枯燥,又不似野史的胡編亂造,是別具風採的史學著作。

2、《正說清朝十二帝》

該書講述了我國漫長的封建社會的最後一頁清朝在二百多年的漫長歲月中,為中華民族做出了的重大貢獻,也為中華民族留下了大量的失敗與屈辱的辛酸記錄。

敘述了二百多年間,從努爾哈赤到溥儀。無論是英明的康熙帝,還是短命的同治帝,都對它有著不可忽視的影響。正說清朝十二帝,就是正說一個王朝的興衰沒落,正說一個時代的歲月變遷。

3、《正說清朝三百年》

本書14個專題,旨在反映清王朝的主要方面及其發展。「帝王」部分不僅僅反映各帝性格、功過,更企圖通過敘述各朝大事,勾勒清王朝的興起與衰亡的軌跡。

「後宮」、「皇宮和皇家園林」、「王室」、「政治」、「官吏」、「法制」、「外交」、「軍事」、「經濟」、「教育」、「科舉」、「文化」 這些專題既橫向展示清朝主要方面又縱向性地逐階段地反映這些方面的發展。「滅亡」專題則專門敘述其滅亡過程。

4、《清史稿》

《清史稿》是中華民國初年由北洋政府設館編修的記載清朝歷史的正史——「清史」的未定稿。全書五百三十六卷,其中本紀二十五卷,志一百四十二卷,表五十三卷,列傳三百一十六卷,以紀傳為中心。所記之事,上起1616年清太祖努爾哈赤在赫圖阿拉建國稱汗,下至1912年清朝滅亡,共二百九十六年的歷史。

5、《太監談往錄》

《太監談往錄》系多名晚清太監回憶錄的合集,包括《宮廷瑣記》(信修明著)、《清官太監回憶錄》(馬德清等述、周春暉記)和《太監往談錄》(耿進喜述、朱家浯記)3個部分。

內容多為身之親歷、目之親睹和耳之親聞,從各自不同的視角,記錄了作者的太監生活及相關的宮廷見聞。

雖然他們在清官的服役時間、服務對象不盡相同,文化程度、思維定式各有局限,所述內容或多或少與事實存在誤差,但由於都是作者的親歷親聞,在很多具體問題上卻可以彌補史料之闕。將一個個零碎的細節連綴起來,呈現給讀者的便是一段鮮活細膩、有血有肉的歷史。

❷ 我想了解一下清朝歷史,請學歷史的推薦幾本書能讓我比較全面的了解清朝歷史.

正史可以看《清史稿》,不喜歡看紀傳體史書的可以看《清史編年》,喜歡看按事件專題編寫的可以看《清史紀事本末》。
能耐得下心的還可以看《實錄》《起居注》《聖訓》《硃批奏摺》等。
喜歡看輕松一點的可以看《清稗類鈔》《清朝通俗演義》《晚清宮廷生活見聞》《清宮述聞》,好吧《正說》系列(12帝、12妃、12名臣什麼的)雖然不是很正,作為了解也是可以一看的。還有《清朝那些事兒》之類輕松系的。
挑幾個著名的比較喜歡的皇帝或大臣的專著或者比較尊重歷史的小說看看也可以。p.s.二月河系列不適合以「想了解清史」為目的的人看,有一定基礎後或許能看出些有感觸的東西來,但對不了解清史的人來說只有誤導和災難。

❸ 最近想研究清朝的歷史,請問應該看什麼書

1、《清實錄》

《清實錄》是中國現存歷代實錄中最完整的一部。它是官修清朝歷代皇帝統治時期的大事紀。《清實錄》告成後,精寫五部,其中四部為滿、蒙、漢三體文本,另外一部為滿、漢兩體文本,藏於盛京宮殿。

2、《清朝興亡史》

《清朝興亡史》是一部多卷本歷史學著作,對清代很多重要問題闡發了言之有理、持之有據的見解,並對一些重要問題的現有學術觀點進行了商榷。

著作以嚴謹的態度、詳實的考據、客觀的筆觸,全面記錄了清朝自開國、興盛至衰落的歷史。著作多方面、多角度地對清朝的歷史進行了總結,既包括清朝政治、經濟、文化、軍事等方面的詳細論述,也對重要歷史人物的功過進行紀要、評說。

同時對當今史學界的一些錯誤觀點予以反駁、糾正,還歷史以本來面目,也為規范現代清史教學及課題研究提供了大量珍貴、嚴謹的資料。

3、《清史稿》

《清史稿》是中華民國初年由北洋政府設館編修的記載清朝歷史的正史——「清史」的未定稿。

全書五百三十六卷,其中本紀二十五卷,志一百四十二卷,表五十三卷,列傳三百一十六卷,以紀傳為中心。所記之事,上起1616年清太祖努爾哈赤在赫圖阿拉建國稱汗,下至1912年清朝滅亡,共二百九十六年的歷史。

《清史稿》編修工作歷時十餘年,至1927年,主編趙爾巽見全稿已初步成形,擔心時局多變及自己時日無多,遂決定以《清史稿》之名將各卷刊印出版,以示其為未定本。

因尚無依中國傳統正史體例編寫的清朝史書加上《清史稿》本身史料豐富,其價值仍不可忽視。

4、《滿文老檔 》

《滿文老檔 》是清代皇太極時期以滿文撰寫的官修史書(檔冊)。記載天命紀元前九年至天命十一年(1607~1626)、天聰元年至六年(1627~1632)和崇德元年(1636)共27年史事。

後金汗皇太極於天聰三年(1629)四月設文館,命儒臣分為兩直,翻譯典籍,記注政事。巴克希庫爾纏等奉命用老滿文纂修史書,遂以為制。

天聰六年改用有圈點滿文(新滿文)修撰,歲歲相繼,至崇德年間蔚為巨帙。原本37冊,用明代舊公文紙或高麗箋書寫,各冊長短不齊,厚薄各異。

乾隆六年(1741)內閣大學士鄂爾泰、徐元夢奉命將無圈點字檔冊中難以辨識的無圈點老滿文撿出,附註新滿文,按十二字頭序列編成《無圈點字書》一部,存於內閣。

5、《星源集慶》

《星源集慶》為《愛新覺羅宗譜》嘉慶二十二年(1817)以後記載皇室本支世系的漢文本譜牒。

清制,每年例修十六房皇室宗支滿文男女橫格譜牒一份,送大內收存。

嘉慶二十二年奉旨著玉牒館按照每年宗人府所進十六房滿文男女橫格譜牒式樣,增修清仁宗本支及十六房皇帝宗支漢文男女橫格譜牒各一份。

玉牒館當即遵旨修畢呈進大內,並奏明今後每年於封印時從內領出舊本,將應加添改之處,於另繕之新本內添改畢,再於明年開印後,仍行送入大內收存。而以前每年例修之滿文橫格譜牒,則不再另行繕寫。

嘉慶二十二年封印時,玉牒館從大內領出了新修漢字橫格譜牒,准備添改另繕,發現在其卷帙簽上有仁宗御筆「星源吉慶」 四字,以後遂以此四字作為新修文宗以後歷朝皇帝本支及十六房漢字男女玉牒的名稱。

❹ 有哪些關於清朝正史的書能讓人更直接的了解大清朝。

1、《清史十六講》。《清史十六講》是2009年中華書局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王鍾翰。本書主要是從王鍾翰先生論著中選出十六篇代表性作品。

2、《清實錄》,全稱《大清歷朝實錄》,四千四百八十四卷,《清實錄》系清代歷朝的官修編年體史料匯編。

3,《清史稿》,《清史稿》是中華民國初年由北洋政府設館編修的記載清朝歷史的正史——「清史」的未定稿。

4,《清朝的皇帝》,《清朝的皇帝》是2008年6月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高陽。

5,《正說清朝十二帝》,是2004年中華書局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閻崇年。

(4)清史歷史看什麼書擴展閱讀:

1、《清史十六講》,王鍾翰先生是著名的清史和滿族史研究專家,很多文章發前人所未發,對清史滿族史研究做出了開拓性貢獻。

《清史十六講》從王鍾翰先生論著中選出十六篇代表性作品,大致包含了作者的主要研究方向:歷史人物研究方面,如《論袁崇煥與皇太極》《柳如是與錢謙益降清問題》;滿族史研究方面,如《釋瑪法》《釋阿其那與塞斯黑》等;清代官制方面,如《清代官制簡述》《談軍機處》等。

2,《清實錄》是清代歷朝官修史料的匯編,內容涉及政治、經濟、文化、軍事、外交及自然現象等眾多方面,是研究清代歷史必須憑借的重要文獻。

由於歷史的原因《清實錄》存有多個版本,而且各版本在不同程度上有過明顯被篡改的痕跡,對照各版本對同一事件不同的記述有助於研究人員進一步深入了解清代重大歷史事件發生的背景和後世當權者對待某些具體歷史事件的真實態度。

3,《清史稿》編寫的體例大致取法《明史》,但又有所創新。如本紀部分不僅逐年記載了皇帝的軍國大事,而且在前代遜君還健在、無謚可稱時,創了「宣統紀」的新格局;各志、表中除記錄天文、選舉、藝文、食貨及皇子、封臣等各方面活動外,新修的交通志、邦交志及表中的軍機大臣、理藩院,都是前史所未有的。

4,《清朝的皇帝》是高陽的作品,勾輯了愛新覺羅的祖先及太祖、太宗、世祖、聖祖、世宗、高宗、仁宗、宣宗、文宗、穆宗、德宗等清朝歷代天子的相關史實。

5,《正說清朝十二帝》該書講述了我國漫長的封建社會的最後一頁清朝在二百多年的漫長歲月中,為中華民族做出了的重大貢獻,也為中華民族留下了大量的失敗與屈辱的辛酸記錄。

敘述了二百多年間,從努爾哈赤到溥儀。無論是英明的康熙帝,還是短命的同治帝,都對它有著不可忽視的影響。正說清朝十二帝,就是正說一個王朝的興衰沒落,正說一個時代的歲月變遷。

❺ 薦書:讀懂清朝歷史,你要看的書有哪些

首先我們看歷史,一定要看權威一些的書籍,畢竟我們最近市面上的歷史書許多都是戲說歷史,不是很嚴謹,當然我們寫自媒體歷史的朋友追求趣味是很好的,不過如果看書的話,還是建議大家看一些比較權威人士寫的歷史書目。我推薦的這兩本書籍主要是清末歷史居多,故宮出版社的兩本書,都很好看。
第一本書,稍微有些重口,叫《太監談往錄》。這本書是清末太監言信修明所寫的,人稱神仙張。這個人物很有意思,他不是從小入宮當太監的,而是在太監圈裡算是很有文化的太監。如果嚴格說,信修明算是文人出身,讀過十年書,到了23歲因為生活所迫不得以為了養家當了太監,後來此人寫了本書很有名,名叫《老太監的回憶》,記錄了很多不為人知的宮里的秘聞,而我推薦的書是故宮出版社的編者整理出來的,豐富了許多內容,這裡面的內容非常豐富,比如文章里有十分詳細的關於慈禧太後的飲食起居,還有比如說太監是如何進宮的,什麼流程,太監的業餘生活是怎樣的,包括宮廷禮儀都有。
另外一本書也非常好看,是我國著名的史學研究者秦國經先生所寫,同樣是故宮出版社出的。這本書叫做《遜清皇室秘聞》,很經典的一本書。秦老是我國著名的清史專家,他所寫的書都很考究。這本書講述的是小朝廷時期的清皇室的一些秘聞。我覺得看點的話,對於末代皇帝溥儀的一些記載是很有意思的。比如我從這本書看到溥儀不為人知的一些愛好,溥儀很時髦,喜歡名車,喜歡養外國狗,喜歡騎自行車。還有本書講述了溥儀和一些名人,比如張作霖還有梁啟超、康有為等人的聯系,這都是很有研究的點。我們研究清史的朋友可以把這本書當作很好的素材,史料確實珍貴。
總之,清史確實是很有意思的一段歷史,一方面離我們並不遙遠,而另一方面確實很有看點,很多人物至今是史學界談論的焦點,希望我推薦的這兩本書能給大家帶來很有意思的看點,最近我也會繼續推薦一些我認為還不錯的歷史書目,加上自己的一些分析,給寫歷史和熱愛歷史的朋友帶來一些啟發吧~

❻ 有哪些關於清朝歷史的書值得推薦

作為最後一個封建王朝,清朝的歷史還是非常有趣的。而想要熟悉那個階段的歷史,就可以去研讀一些在那個方面的歷史書去增加對於清朝的認知。比如說《清史稿》這本正史講的就很全面,畢竟對於歷史還是要循序漸進的去學習的。如果覺得正是太過枯燥無味,那麼也可以去看比較有趣的小說《康熙王朝》,若是對清朝在經濟領域想要有更多的認知,還可以去讀《乾隆皇帝的荷包》。

三、《乾隆皇帝的荷包》

這本書的書名就非常的有意思,也是一本很有象徵性的書。討論的還是乾隆皇帝通過運用自己的行政權力如何去統籌全國各地的經濟,並且在間接地建立自己的小金庫。通過這類的措施,再去控制底下的百姓。也從經濟層面指出了,當時社會的弊端以及皇帝的御下之術。

❼ 倘若想要充分的了解清朝的歷史,可以閱讀那些清朝歷史書籍

1.細說各朝系列之---《細說清朝》黎東方 2.《正說清朝十二帝》----閻崇年 3.《正說清朝三百年》---林濤 4.《清宮秘檔》 備註:1解釋一下『正說」二字 「正」是指舉史實來講,客觀公正 「說」是指用靈活,新穎的方式使們對歷史欣然生 趣 「 正說』可謂集合了「戲說」的靈活性和教科書的真實性為一體 2本人推薦《細說清朝》寫的確實不錯 3可以看一下余秋雨的書

❽ 想要了解中國清朝的歷史,有哪些書籍推薦

推薦看一下清石稿,因為《清史稿》比起《史記》《漢書》來,好懂多了,它是不可替代的,至於你想省事,退而求其次,那就是看看民國時期,肖一山的《清史》,和近人戴逸的《簡明清史》,都無不可,二十四史清史演義蕭一山的清史。

❾ 我想具體的了解一下清朝的歷史,應該看些什麼

1、《清史大綱》

《清史大綱》作者是蕭一山。本書以廣義的「民族革命」之演進為線索敘述考察有清一代的歷史大勢、人物沉浮,於政治、經濟、文化無不措意而多獨到精深的見解,最後以反帝愛國為依歸,反映了全民抗戰的時代精神。

2、《清朝前紀》

作者是孟森。本書是孟森先生南京中央大學講授滿洲歷史時的講義,全書分綱領、女真紀第一、建州紀第二、建州左衛前紀第三、肇祖紀第四、褚宴充善紀第五、妥羅紀第六、興祖紀第七、景祖紀第八、顯祖紀第九、附王杲紀等十一篇。

3、《清朝全史》

日本學者稻葉君山所著的《清朝全史》是第一部全面敘論清朝歷史的學術著作,對清朝的歷史地位作出了比較公允的評價。

這部學術名著,曾一九一四年出版,對學術界是一個十分重要的貢獻,從它問世至今,一直受到學界重視,被學者專家作為權威性的引征之據,在學界長期享有它應得的學術地位,梁啟超將其列為了解清史的必讀書,梁漱溟、蕭公權等也都稱引及之。


(9)清史歷史看什麼書擴展閱讀:

清朝歷史(1616年—1912年)是中國清朝時期的歷史。本詞條介紹的是從1616年努爾哈赤建立後金算起,到1912年宣統帝下詔退位為止,共296年的歷史。

清代從努爾哈赤建立後金共有12位君主,如果從皇太極建立清朝開始則有11位君主。清朝入關以後共有十個皇帝。

清朝十二個皇帝分別是:努爾哈赤(後金天命汗);皇太極(後金天聰汗,改元為清後年號崇德)福臨(順治);玄燁(康熙);胤禛(雍正);弘歷(乾隆);永琰,後改顒琰(嘉慶); 綿寧,後改旻寧(道光);奕詝(咸豐);載淳(同治);載湉(光緒);溥儀(宣統)。

❿ 看哪些史書可以大概了解清朝歷史

《清史稿》、《清史編年》、《清朝文獻通考》、《清朝通志》

  • 清朝歷史(1616年—1912年)是中國清朝時期的歷史。本詞條介紹的是從1616年努爾哈赤建立後金算起,到1912年宣統帝下詔退位為止,共296年的歷史。

  • 女真族是滿族的前身,長期居住在今黑龍江一帶。1616年,努爾哈赤在赫圖阿拉建立後金,脫離了明朝的統治;雖然明朝多次派兵攻打後金,但都被擊敗。1636年,皇太極在沈陽改國號為大清,正式開始了滅明的戰爭。1644年,李自成攻克北京後,遠在山海關的總兵吳三桂以為明帝報仇為名引清軍入關。隨後開始了統一全國的戰爭。1662年,康熙帝登基即位,年號康熙,是為清聖祖。康熙皇帝是我國歷史上著名的皇帝之一,他在位的六十一年是清朝發展最快的一段時期。 康熙之後,繼雍正帝即位的乾隆帝也是清朝歷史上的一位明主。他在位的六十年是清朝的又一快速發展時期。乾隆皇帝在其父雍正的統治基礎上,進一步發展經濟,國力更加昌盛;加強了同蒙、回等少數民族的聯系,穩定了清朝對各族的統治。清康熙、雍正、乾隆三代皇帝統治的時期,社會穩定,人民的生活有了很大的提高,大清帝國達到了有史以來的鼎盛階段,史稱"康乾盛世"。

  • 1840年,林則徐在虎門銷煙以後,英政府以保護僑民為名,出動軍艦企圖進攻廣州,史家一般以這一事件為中國近代史的起點。此後清朝進行了洋務運動和戊戌變法等探索國家獨立富強的社會變革,但都失敗。1911年爆發了辛亥革命,1912年2月12日,袁世凱迫使宣統帝溥儀頒布退位詔書,清朝自此滅亡。中國脫離了帝制而轉入了民主共和時期。

與清史歷史看什麼書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6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1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3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4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4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2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2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2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5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3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4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004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5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5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6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30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3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