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人文歷史 > 清朝為什麼醜化明朝的歷史

清朝為什麼醜化明朝的歷史

發布時間:2022-06-10 18:10:59

Ⅰ 清朝敢光明正大的篡改明朝歷史,憑的是什麼

因為在清朝的時候,他們是想要讓自己的國家地位更加突出的,所以必須要通過這樣改變明朝歷史的方法,來讓別人對清朝和明朝進行一個強烈的對比,所以就可以發現清朝統治的一些好處,甚至對清朝的君王統治也是有一定益處的。而且篡改著明朝的歷史,可以讓清朝的百姓都懂得自己國家的強大,所以從而會有強烈的民族歸屬感,對國家有一定的信心。

其實清朝這樣光明正大的篡改明朝的歷史是不對的,因為他這樣的篡改容易導致後人對明朝的研究有錯誤,更何況我們現在對明朝的認識也是比較少的,所以清朝需要更正當時的歷史,不然就會影響到之後生活的發展。

Ⅱ 明朝皇帝的個人歷史是不是被滿清故意歪曲和抹黑了你怎麼看

明朝皇帝跟清朝究竟有啥深仇大恨?清朝為啥故意抹黑他?

在明朝一共有十六位皇帝,其中有一位皇帝被清朝故意抹黑,他就是明朝的第八位皇帝明憲宗朱見深,明英宗朱祁鎮的長子,朱見深繼承帝位之後被世人稱為「成化皇帝」。那朱見深究竟跟清朝有什麼深仇大恨,清朝為什麼要故意抹黑朱見深呢?

當時建州女真即是滿清的祖先,而明代建州女真部族首領董山,是清太祖努爾哈赤的五世祖,所以滿清為什麼對朱見深恨之入骨,故意抹黑的原因就可以理解了,由於朱見深毀滅過建州女真部族,後來滿清當家作主後,就把朱見深的歷史給修改了。

Ⅲ 為什麼明朝被滿清如此醜化後,還有那麼多人反清復明

打著前朝的幌子,造反口號而已!
就像現在人對現在不滿,把民國吹上天!

Ⅳ 清朝修明史是怎樣「污衊」明朝皇帝的

顧城的《我和明史》,你讀過嗎?

顧誠在《我和明史》中自述:康熙審閱了明史稿後,發覺其中對明朝皇帝和某些大臣的指斥甚多,很不滿意,指示纂修大臣應嚴格掌握分寸;後來修成的《欽定明史》顯然體現了康熙的意圖,刪改之處多是掩飾明朝統治者的陰暗面。那麼,這段話是不是說明朝皇帝就像《明史》里說的那樣了呢?
其實不是的。

問題在於,畢竟《明史》並非在康熙年完稿。但是康熙很明顯對明初的幾位皇帝還是有個人佩服的情緒在裡面,康熙對洪武和永樂,甚至仁宣評價都挺高的,《明史》的扭曲主要集中在明中期以後。

一般來說正德皇帝就是那個分界線,按照顧誠的說法,清修明史由於在康熙二年結案的那個明史案,就是《鹿鼎記》里頭的那個,清代史官估計出於自保,或拍馬屁的需求,很可能把明中晚期的野史筆記對洪武永樂等明初皇帝的污衊給加入到《明史稿》里去了。康熙本人還是很佩服明初的幾位皇帝,可能覺得修編者做的過頭了,所以把那些本來就是野史亂扯的段子給去掉了,所謂美化,十有八九是這么回事。
還有明代有關朱元璋和朱棣黑歷史的野史成書年代,全都是正德以後才出現的,也就是說,正德皇帝之後,民間文人團體開始興起一股給洪武永樂搞黑歷史的風氣。《野記》最為出名不用我說你們也都知道,祝枝山寫的;《玉堂叢語》,焦竑寫的,這個成書年代更晚,萬曆中期的事兒。
為什麼呢?

自從宋朝以後,每一次由文官團體推立皇帝,都會引發混亂,衰弱,甚至國難,或者某種長期不良的後果。明朝有兩次比較重大的文官團體立帝行為,第一次是土木堡之變;第二次是嘉靖。
文人們終於認識到自己真正的力量,何況嘉靖還跟楊廷和鬥了起來。從心態上來說,文人估計是這樣想的,你丫的要不是我們能有你的皇位?你個忘恩負義的,又天天燒香問道,黑死你丫祖宗十八代。

雖然不喜歡康熙,不過康熙也確實是個雄才大略的皇帝,估計也看不順眼這些酸溜溜的玩意兒,勉勉強強也算得上美化,但是這種行為只是停留在康熙朝而已,乾隆朝的史書,就對這些玩意兒很推崇了,《廿二史札記》就大量收錄這種玩意兒,所以康熙的一時興起和清朝對《明史》的亂搞並不沖突,畢竟還是乾隆年間搞得最多。

Ⅳ 明朝的歷史真的被清朝抹黑了嗎

按照中國歷代歷史來看,是真的,,清朝是繼明朝的由少數民族建立的半封建半奴隸制王朝,而不是完全的封建社會,他的政治制度和少數民族特有的形制形成了比較濃厚的奴隸制在裡面,他不具有中國傳統特色文化和政治制度,所以,清朝據歷朝歷代來看,是十分愚昧無知、民族歧視壓迫嚴重和政治黑暗的,為了體現自己獨有的地位,開始瘋狂抹黑明朝,已經達到喪心病狂的地步,以體現自己正統的地位、光明偉大、豐功偉業,以此來蠱惑廣大漢族人民,為啥抹黑明朝,原因如下:

  1. 滿清原為明朝奴兒干都司下轄的女真族(事實上明朝時女真族已經不再存在,而所謂的女真是自西伯利亞遷途到東北的通古斯人,他們和女真人,沒有任何關系)部落建立的國家,本身以漁獵為主,思想上尚未開發,建國後以一幫漢奸出謀劃策,而反叛明朝,以子虛烏有的七大恨為借口,難以服眾,為遮蓋醜事,為了強行洗白,任何反對的人,都以血腥屠殺為手段,為以後的文字獄提供了先前條件

  2. 為了凸顯自己的地位,體現明朝不如自己,開始抹黑和醜化明朝,已達到宣揚自己的目的,使漢人忘記明朝,降低反抗滿清情緒,掩蓋自身實力不足的事實

  3. 磨滅漢人的記憶,為奴化漢人提前做准備,利用大屠殺,將敢於反抗的人統統殺光,便於自己方便統治幾百倍於己的漢人

  4. 大肆宣揚明朝的負面信息,以誇大、捏造事實的手段,將明朝皇帝和大臣醜化,大肆掀起文字獄,屠殺認為對自己統治不利的人,毀滅一切宣傳明朝好的書籍,修改明史,使明朝的舊事慢慢被人遺忘,甚至被滿清統治者蠱惑的人還痛恨明朝,這樣人民才會忠於滿清、忠於滿清的奴化統治

  5. 明朝作為漢族最後一個大統一的王朝,最後興盛的時代,對漢族人民的影響十分巨大,地位可想而知,而漢唐太過遙遠,而且明朝在統治東北的時候,一直打壓女真部的實力的壯大,而作為漢民族精神支柱的明朝,被滿清黑化醜化後,使漢民族失去對本民族的信心和自豪感,此乃一是二鳥之計

Ⅵ 此人英明神武超過朱棣,為什麼卻被清朝醜化

清朝史書不斷醜化一個明朝皇帝,不是崇禎,不是朱元璋。

是明朝第十位皇帝,朱棣定都北京後的第八位皇帝——明武宗朱厚照。

本性寬厚,善於聽取意見,寬遇賢臣。正德元年間,大學士劉健屢次上述指責武宗,請求武宗不要嬉戲游幸,換做有的皇帝早就廷仗、跪罰了,但武宗卻說:「朕聞帝王不能無過,貴改過。卿等言是,朕當行之。」正德五年,幡然悔悟,智除劉瑾。

評價一個人取決於視角,他既是人們心中劣跡斑斑的君主,也可以是一個大家都愛的放盪不羈愛自由、內心強大,不甘於守成的朱厚照。

是非功過任人評說。

Ⅶ 清朝為了抹黑明朝,都做了哪些事情

明朝自1644年崇禎帝自縊滅亡後,到今天已經有370多年歷史了。

但是《明史》中的不實記載實在不少,我們簡單地尋找了以下10個事例。

第1件事,瘋狂詆毀明太祖朱元璋相貌。

崇禎為何殺了袁崇煥?實際上有四個原因:

一是袁崇煥愛說大話,說五年平遼,結果證明真是扯淡;

二是擅自殺了毛文龍,後來被證明後果很嚴重,導致金兵再無後顧之憂;

三是私自和後金議和,沒有國家授權,私自議和;

四是金兵入關搶劫,平遼督師袁崇煥竟然毫不知

滿清為何說明朝是自毀長城呢?就是說明朝皇帝不識人,如果袁崇煥還在,怎麼樣怎麼樣。一方面指責詆毀明朝皇帝水平有問題,一方面安撫漢人大臣,言外之意說明朝沒有重視你們。

最後,我們要知道歷史上有一個潛規則,就是前史由後朝修。

清朝修前朝的歷史就難免要證明自己政權的合法性,就要對明朝的歷史做一些改動。

因此,我們就可以理解為什麼《明史》中有不少不實的記載了。

Ⅷ 歷史也要謠言止於智者!清朝是如何抹黑明朝的

在歷史上其實存在著很多不為人知的真相,我們學的歷史書,看的歷史故事,其實有很多並不真實,這還得靠智者們明辨是非,終止謠言。清朝和明朝算是距離我們比較近的朝代了,想必大家也比較熟悉,清朝之所以抹黑明朝,無非就是想讓人們對明朝產生偏見,打消百姓“反清復明”的念頭。

不管歷史是如何評價明清兩朝的,也不論清朝是如何抹黑明朝的,我們需要做到的就是明辨是非,不輕易相信所謂的事實,很多歷史都只有當時的人清楚,後人能考證的寥寥無幾。我們學習的過程中,不需要完全相信書上所說的,而是要站在那個歷史時期的角度,去了解、去判斷。

Ⅸ 為什麼要這樣貶低大明

看了諸位朋友的留言,無法理解:大明大明,大是外強中干?那還有大漢大唐來,咋辦?唐代帝王謙卑、清代帝王勤政,那最後怎麼還是亡了呢?明朝腐朽黑暗,咋還是撐了近三百年呢?!

明亡的罪魁禍首是小冰河時期造成的天災。你想想百姓連續幾年餓肚子,國家能不出事嗎?聽老人們說說建國後的三年自然災害吧……我國的歷史研究總愛把人禍放在一切問題之首,所謂客觀原因是次要的,主觀原因決定性的,偶然之中存在必然,個人認為,純屬教條之言。又說什麼群眾是歷史的決定者,要樹立群眾史觀,翻開歷史書,又滿是對歷史人物的介紹……研究古代歷史,研究來研究去,只見古代帝王的傳記……

看一個朝代究竟黑不黑暗是不是民不聊生,看看它的社會科技成就和文化成就最直觀。你說是不是?

你說清無法掩住明的輝煌,想想文字獄,想想修四庫全書而毀掉的書吧……明朝的舊臣死了,修的書沒了,正真的明朝在哪呢?

廣電局?我都無語了,拍來拍去還是那幾個皇帝,就連《漢武大帝》不也是近些年才使冷落已久漢朝重回人們的視野嗎?有幾個拍電視劇的是仔細研究過歷史的呀,誰還能慢慢給你研究原來的明朝到底是啥樣的?拍成了又不夠吸引眼球,吃力不討好,君不見滿熒屏都是對所謂明君的歌功頌德……

Ⅹ 清朝光明正大的篡改大明歷史,是不是在刻意抹黑

中國人是極重視修史的,歷來的傳統是,新建立的王朝,為舊王朝修史。因此中國最後一個漢人王朝——明朝的歷史,是滿人建立的清朝修的。

在一般人印象裡面,明朝是昏君輩出的朝代。為何會這樣呢?或許和清代修的《明史》有關。大家知道,明朝滅亡以後,清朝官方修編的《明史》。又一個值得懷疑的地方就是。清朝統治者為何提高自己的合法統治地位,那麼就得醜化前朝的皇帝。



所以多爾袞入關後很多高層還主張像以前那樣把北京搶劫一空,然後一把火燒了繼續回沈陽。是多爾袞堅持留下來定都北京,最後統一中國。

不過,因為清朝文人對明朝歷史顛覆性的修改,導致現在很多人寧願相信明朝時期的野史,也不願意相信正史。因為,野史說不定還有百分之六十的可信度,正史的可信度估計連百分之十都不到。

閱讀全文

與清朝為什麼醜化明朝的歷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6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1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3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4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4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2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2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2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5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3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4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004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5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5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6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30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3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