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三國演義和水滸傳分別屬於什麼類的小說
具體來說《三國演義》更適合歷史類吧,畢竟《水滸》里很多人物都是虛構的,《三國》應該屬於歷史演義小說,而《水滸》是歷史傳奇類小說
B. 有啥古代或者歷史傳奇小說,男主是個刺客或者暗殺者,會易容術,懂得易容成女性刺殺敵人的小說
《刺客魔傳》
C. 求好看的歷史傳奇小說
《蘭陵繚亂》
D. 中唐時期的傳奇小說歷史發展是怎樣的
中唐時期清朝作品空前增多,是傳奇小說的黃金70時代。從內容上說,反映現實生活的作品占據了主要地位,即使談神說怪,也往往具有社會現實內容,如《枕中記》和《南柯太守傳》。《枕中記》作者沈既濟(750?~800?),蘇州吳(今江蘇吳縣)人,曾任左拾遺與史館修撰等職,並撰《建中實錄》。《枕中記》是受了劉義慶《幽明錄》「焦湖廟祝」的啟發,藉以表現唐代官場的現實。作品寫盧生在邯鄲逆旅中,借道士呂翁的青瓷枕入睡,夢中經歷了他生平熱烈追求的「出將入相」的生活。一旦驚醒,還不到蒸熟一頓黃粱飯的功夫。於是他大徹大悟,萬念俱息。《南柯太守傳》的作者李公佐(770?~850?),字顓蒙,隴西人,嘗舉進士,今存所作傳奇4篇,而以《南柯太守傳》成就為最高。作品除受「焦湖廟祝」的啟示外,還受《搜神記》「盧汾夢入蟻穴」的影響。它寫淳於棼醉後入夢,被槐安國招為駙馬,出任南柯太守,廉能稱職,深受百姓愛戴。後因與檀羅國交戰失敗,公主又隨之謝世;於是寵衰讒起,終被國王遣送出郭。淳於棼醒後驚異,尋蹤發掘,始知所謂槐安、檀羅國者,原來都是蟻穴。從此他深感人生虛幻,乃棲心道門,不問世事。這兩篇作品都曲折反映了一般封建士子熱衷功名富貴的思想,也揭露了封建社會官場的險惡和爭權奪利互相傾軋的丑態。但因作者受道家影響過深,對現實矛盾採取消極逃避的態度,作品的思想性也就不高。他們越是渲染盧生、淳於棼的飛黃騰達和身受排擠,也就愈發加強了作品所宣揚的「人生如夢」的主題。然而這兩篇作品都能融合寓言與志怪的表現手法,具有諷刺文學的某些特色,在藝術上是有價值的。《南柯太守傳》穿插頗多而結構嚴整,情節豐富而脈絡清晰。結尾尤為成功。魯迅說:「篇末命仆發穴,以究根源,乃見蟻聚,悉符前夢,則假實證幻,余韻悠然,雖未盡於物情,已非《枕中》之所及矣。」(《中國小說史略》)李公佐還有一篇《古岳瀆經》,寫楚州刺史李湯於龜山水中見一怪物而不識,後作者泛洞庭、登包山、入靈洞,得《古岳瀆經》第8卷,乃知其物為淮渦水神無支祁,禹治水至桐柏山,加以降伏,鎮鎖龜山足下,使淮水安流。這個神話反映人民戰勝了水災,創造了一個「神變奮迅」的神猿形象,它和《西遊記》中孫悟空的形象是不無關系的。以愛情為主題的作品如《任氏傳》、《柳毅傳》、《霍小玉傳》、《李娃傳》、《鶯鶯傳》等,在唐傳奇中成就最高。它們大都歌頌堅貞不渝的愛情,譴責封建禮教和門閥制度對婦女的迫害;並且經常運用寫實手法來刻畫人物性格和環境氣氛,創造了一系列優美的婦女形象。這些作品從男女雙方的自身條件出發,以「郎才女貌」為理想的愛情標准,比之當時要求「門當戶對」的婚姻,有一定的歷史進步意義。作品所虛構的美滿結局,也反映了人們爭取幸福婚姻的善良願望。然而有的作者把高科及第當作解決矛盾的出路,則表現了他們庸俗的封建思想。《任氏傳》和《柳毅傳》都是具有神怪色彩的愛情小說,而充滿人間社會的清新氣息,是對六朝志怪傳統的大革新。沈既濟的《任氏傳》寫富公子韋崟的貧友鄭生與狐女任氏相愛,韋崟驚羨任氏的美艷,欲施強暴,為任氏以大義所折服。任氏又為鄭生劃策,謀取厚利。後鄭生遠出就職,任氏預知此行不吉,擬不從行,為鄭生強邀而去,途中果為獵犬所害。整個故事纏綿悱惻,委婉動聽,既有現實生活基礎,又富於浪漫主義精神。作品塑造了一個動人的狐女形象。她纖麗多情,聰明勇敢,因為對鄭生無比忠貞,才能以一弱女子抗拒韋崟的無禮,揭發他「忍以有餘之心,而奪人之不足」的不義行為。然而作者讓她用誘竊美女的辦法來報答韋崟的恩義,未免有損這一形象的完美。作品寫鄭生兩次遇見任氏和任氏抗拒韋崟強暴的情景,有許多精彩生動的細節描繪。任氏的形象實際是概括了教坊中婦女的性格特徵。作者寫她能夠「遇暴不失節,狥人以至死」,表明他是看到這些市井人物性格健康的一面。李朝威,隴西人,生平不詳。他的《柳毅傳》寫落第書生柳毅途經徑河,遇見洞庭龍女牧羊荒郊。龍女自述在徑河夫家備受虐待,要求柳毅傳書至洞庭。柳毅慨然允諾,入洞庭龍宮。洞庭君弟錢塘君聞訊大怒,凌空而去,誅殺徑河道龍,救出龍女。後經許多曲折,龍女終於和柳毅結成美滿婚姻。作品中的龍女是反抗夫權壓迫、追求幸福愛情的婦女形象。父母包辦的婚姻給了她無限的痛苦和折磨。但是經過她的堅決反抗,終於和柳毅結成夫妻。柳毅是一位富有正義感的書生。他的傳書,純系激於義憤,沒有個人企圖,因此當錢塘君酒後逼婚時,他竟毅然拒絕。他後來愛上龍女,也不單是愛色,而是感於龍女的深情。作者對火龍錢塘君的描繪,有聲有色,在他出場前,就借洞庭君之口加以渲染;並通過洞庭君的軟弱謹慎,陪襯出他那烈火般的剛強性格。他的對答簡短乾脆,與個性完全切合,所以著墨不多而形象鮮明。總之,《柳毅傳》的人物描寫相當成功,全篇盪漾著詩意的想像,浪漫色彩非常濃厚,情節也離奇曲折,富有戲劇性。它比較典型地運用了通過幻想反映現實的表現方法。《全唐文》編者以為「猥瑣」而並刪《柳毅》與《霍小玉》二傳,則恰好說明了它們反封建的鮮明傾向和細節描繪的動人。蔣防,字子微,義興人。所作《霍小玉傳》寫歌妓霍小玉和書生李益的愛情悲劇。李益在長安與霍小玉相戀,後來李益以書判拔萃,授鄭縣主簿,臨行向小玉發誓偕老,歸家後即變心易志,另娶貴姓女盧氏。小玉相思成疾,沉綿不起。俠士黃衫客激於義憤,挾持李益重入小玉家。小玉悲憤交集,痛責李益,氣結而死。冤魂化作厲鬼,使李益夫妻不和,終身受到猜疑與嫉妒情緒的困擾。作者以最大的同情,把霍小玉塑造成一個溫婉美麗,受盡封建社會壓迫凌辱而不肯屈服的悲劇形象。她本是霍王婢女所生,霍王死後,以庶出被逐,淪落為娼。這種不幸的經歷,使她深刻地認識到封建貴族家庭的冷酷無情,即使在李益最迷戀她的時候,也總是涕淚盈面,相信被棄的命運是必然的。然而現實比想像還更冷酷,連她那希望歡愛8年之後,即永遁空門的最低要求也終歸破滅。她不甘心就此罷休,連年變賣服飾,囑托親友,到處探尋李益。她這種執著不移的痴情,不僅使讀者更加同情她的遭遇,也越發反襯出李益的刻薄無情。但當她的希望一旦幻滅,纏綿的愛便立刻轉為強烈的恨。作者這樣描寫了她和李益的最後會面:玉沉綿日久,轉側須人。忽聞生來。欻然自起。更衣而出,恍若有神。送與生相見,含怒凝視,不復有言。羸質嬌姿,如不勝致;時復掩袂,返顧李生。感物傷人,坐皆欷歔。頃之,有酒餚數十盤,自外而來。......因遂陳設,相就而坐。玉乃側身轉面,斜視生良久,選舉杯酒,酹地曰:「我為女子,薄命如斯。君是丈夫,負心若此。韶顏稚齒,飲恨而終。慈母在堂,不能供養。綺羅弦管,從此永休。征痛黃泉,皆君所致。李君李君,今當永訣!我死之後,必為厲鬼,使君妻妾,終日不安!」乃引左手握生臂,擲杯於地,長慟號哭,數聲而絕。
就這樣,作者通過生動的性格沖突的描寫,把故事引向了高潮。霍小玉在現實中失敗了,然而在道義上勝利了。作者託名李益,創造了一個心理活動比較矛盾復雜的薄倖男子的形象。他最初愛上小玉,純為「重色」,以後共同的生活,雖也在他心上引起過一點愛情,背約後感到過一些慚愧,但終於選擇了門當戶對的封建婚姻而做了負心人。正因為他既給霍小玉以希望,又親手粉碎了它,這就給霍小玉帶來更大的痛苦,他自己也終於成為道義上的罪人。作者運用烘托手法,聯系霍小玉探訪李益的情節,描寫了一連串的陪襯人物。他們是社會輿論的化身,盡管身份不同,地位各異,都一致同情小玉,譴責李益。化鬼報仇的結局帶有因果報應的迷信色彩,但也表現出作者鮮明的愛憎。《霍小玉傳》在反映唐代封建社會中婦女被侮辱、被損害的悲苦命運的同時,揭示了豪門士族和市井細民間的對立矛盾;並且能夠聯系比較廣闊的社會生活來描寫愛情,刻畫人物,通過性格沖突推動情節發展,因此結構謹嚴,形象完美,富有典型意義。《李娃傳》的作者白行簡(776~826),字知退,白居易之弟。作品寫妓女李娃與滎陽公之子某生的愛情故事。李娃是一個感情真摯的婦女形象。她最初雖順從鴇母的意旨,被迫拋棄了某生;但當她看到某生在風雪中飢寒交迫的慘狀時,就痛自譴責,與鴇母斗爭,挽救了某生。作者有意在某生淪落為乞丐與高第得官兩種截然不同的情境下,安排了李娃與滎陽公的出場,通過客觀對比,表現了出身於兩個不同階級的人物的鮮明對立的精神面貌。在某生淪落時,滎陽公為了家族門第的尊嚴,不惜置親子於死地;而李娃卻在其最艱危的時刻挽救了他。某生富貴後,李娃有感於封建門閥的壓力,為了不妨礙某生的仕宦前途,忍痛割愛,悄然欲去;而滎陽公卻立刻認兒認媳,前倨後恭。人們不難從這些場景中看到:一個被人賤視的妓女卻有比較高尚的品格;而一個道貌岸然的「老爺」,其靈魂卻虛偽狠毒到了可怕的地步。《李娃傳》通過某生與李娃的結合,表現了一對社會地位貴賤不同的青年男女,經歷千辛萬苦,贏得愛情幸福的主題,具有強烈的反對門閥制度的意義。它好象告訴人們,門當戶對的門閥婚姻原則不是不能突破的。而妓女可以封為「汧國夫人」的設想,也相當大膽。但是榮華富貴的團圓結局,不僅表明作者的思想局限,也為後世的戲曲、小說提供了一種廉價的俗套。這篇小說在藝術表現上很有特色,人物有血有肉,情節波瀾起伏,引人入勝;文筆清麗圓轉,描寫淋漓盡致。例如寫某生被騙過程相當生動細密:李娃、假姨、信使,每一個人物都在這場詭譎的騙局中成功地扮演了規定的角色;無論是笑語常談、托詞謊語、行止進退......真真假假,都令人莫測高深。又如東西兩肆爭勝斗歌的場面和氣氛,也刻畫得有聲有色、熱鬧非常。從而反映了唐代長安繁華復雜、充滿陷阱的都市生活,大大加強了作品的生活氣息。元稹的《鶯鶯傳》寫張生和崔鶯鶯一度相愛,終於負心背棄的故事。王性之根據元稹生平及其詩篇,指出張生形象有作者自己的影子,有一定的可靠性。小說的女主角崔鶯鶯刻畫得很成功。她出身名門,深受封建意識的熏陶,舉止端莊,沉默寡言。因此,雖有強烈的愛情要求卻不能不深藏在心底,以致有時採取了完全違反自己初衷的行動:她自己約了張生來,卻又板起面孔,斥責他的「非禮之動」。這正表明她的封建意識和愛情要求間的深刻矛盾。但事後不久,鶯鶯忽然自動乘夜至張生住所私會。這種大膽突破封建禮教的行動,對如此一位大家閨秀來說,確實有一定的反抗性。然而,當她意識到張生將要拋棄她時,卻無力起來斗爭,只能自怨自艾,聽憑命運擺布。鶯鶯性格中的這些弱點,是與她的貴族身份地位、教養熏陶分不開的。至於張生,只是一個玩弄女性而毫無羞愧的封建文人。他對鶯鶯始亂終棄,是封建制度下醉心功名富貴的士子的真實寫照。作者對他的卑劣行徑,非但不加指斥,而且從封建的道德規范出發,贊許他為「善補過者」。這反映了作者世界觀中嚴重的封建思想。從藝術上來說,作品後半篇以大量詩文來代替生動的敘述,也大大減弱了形象的感染力量。但因為《鶯鶯傳》寫的是「才子佳人」的戀愛,所以深受文人喜愛,宋以後有許多作品就是根據它演變而來的。其實,無論就思想或藝術來說,《鶯鶯傳》都比不上《霍小玉傳》和《李娃傳》。描寫愛情的傳奇,還有陳玄祐的《離魂記》、許堯佐的《柳氏傳》等,它們在思想和藝術上也各具不同的特色,但成就都不能跟上述各篇作品相比。以歷史故事為題材的傳奇小說在這一時期中成就並不很高。郭湜的《高力士傳》、姚汝能的《安祿山事跡》、無名氏的《李林甫外傳》等,大都寫統治階級人物故事,並雜以神怪。值得一提的有陳鴻的《長恨歌傳》和《東城老父傳》。前者系配合白居易《長恨歌》而作,故事情節大致相似。其中對李楊愛情的描寫客觀上反映了封建帝王的荒淫誤國。後者前半部分敘斗雞童賈昌得寵的經過,可以從中看到唐玄宗驕奢淫逸的生活實況。後面部分寫嚮往開元的「太平盛事」,也流露出對腐敗時政的不滿。
E. 傳奇性革命歷史小說名詞解釋
摘要 傳奇性革命歷史小說意思是:在1942年《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以後創作的,以1921年中共建黨至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這段歷史為題材而且故事情節富於奇特、神異色彩的小說作品。
F. 在中國古代文學史上,傳奇在唐宋時期指的是
傳奇在唐宋時期指的是小說。這些小說作品以情節曲折、引人入勝見稱。傳奇的出現和興盛,標志著我國小說的發展已經趨於成熟。
傳奇小說自唐代產生直至晚清消亡。在古代中國,小說一般不被認為是文學的一種,因此其地位卑下,一直生活於子、史的夾縫中。因而真正具有獨立文體的小說——傳奇體小說,遲至唐代才出現。在多種文學藝術形式因素的合力下,傳奇體小說在唐代宣告獨立。
初、盛唐是唐傳奇的發軔時期,也是由六朝志怪到成熟的唐傳奇的過渡。作品數量不多,現存有王度的《古鏡記》、無名氏的《補江總白猿傳》、張鷟的《遊仙窟》,內容近於志怪,藝術上也不夠成熟。
中唐是唐傳奇的鼎盛時期。這一時期作家和作品數量最多,頗有名家名作涌現。如陳玄佑的《離魂記》、沈既濟的《任氏傳》、李朝威的《柳毅傳》、元稹的《鶯鶯傳》、白行簡的《李娃傳》、蔣防的《霍小玉傳》、陳鴻的《長恨歌傳》等。內容題材涉及到愛情、歷史、政治、豪俠、志怪、神仙等,但大多作品體現了較強的現實精神,創作方法與藝術技巧更加成熟。
晚唐是唐傳奇的衰落事情。雖然作品數量不少,並出現了專集,如牛僧孺的《玄怪錄》、皇甫枚的《三水小牘》、裴鉶的《傳奇》等,但內容較為單薄,藝術上也較為粗俗。唯有豪俠題材的作品成就較高,如傳為杜光庭的《虯髯客傳》就是最著名的作品。
在唐五代,傳奇體小說經歷了初期的雛形敘事時期,其敘事範式還深受六朝志怪等筆記體小說的影響;至中期則發展成熟,建立了自己「文備眾體」的傳奇文體敘事規范;唐代末期和五代時期,傳奇小說的發展出現了尊體與變體兩種潮流,前者是傳奇小說文體敘事藝術的進一步豐富和完善,後者則是一種倒退,向史傳靠攏,消解了傳奇小說的文學性。
宋代傳奇小說的發展是唐五代傳奇小說的繼承和創新,其繼承性體現在「敦重文學」的雅化文體,其創新則是傳奇小說的俗化。這兩種文體的發展演化趨向帶來了元明清傳奇小說文體的新發展,即中篇傳奇小說的出現和雅俗共融的傳奇小說文體敘事模式。然而,在晚清的近代化轉型時期,因為白話在文學領域取代了文言文,傳奇小說這種文體也就隨之消亡了。
傳奇始於唐代,並且在一開始就取得了輝煌的成就,以至於繼之而來的宋代傳奇頗為學人所不屑。現存《青瑣高議》、《綠窗新話》等60多種小說選本,《青瑣高議》歷來被視為宋代傳奇小說的代表作。宋代話本有話、詩、詞、評,奠定了元明清的短篇小說、長篇小說的基本模式。
唐傳奇的藝術特點
一、唐傳奇的思想內容唐傳奇題材廣泛,大多取材於現實生活。
數量最多、成就最高的是描寫婚姻愛情題材的作品,如《柳毅傳》、《鶯鶯傳》、《李娃傳》、《霍小玉傳》等。其次有諷刺批評社會的一些現象的作品,如《枕中記》、《南柯太守傳》等,體現了一定的現實批判精神。還有政治歷史題材的作品,如《高力士外傳》、《長恨歌傳》、《東城父老傳》等,往往借歷史表達思想情感。此外,描寫義俠刺客的題材的作品也不少,如《聶隱娘》、《紅線》、《昆侖奴》、《虯髯客傳》、《謝小娥傳》等,反映了反抗強暴和俠義的思想精神。另外還有一些描寫神仙鬼怪的作品,如《古鏡記》、《補江總白猿記》等。
二、唐傳奇的藝術成就
唐傳奇的創作取得了較高的藝術成就。
首先,唐傳奇在小說發展史上擺脫了六朝小說粗陳梗概的寫法,對生活的描寫和人物的刻畫走向了細致化的藝術境地,注重生活細節的描寫和人物的精神心理的展現,成功地塑造了眾多的、具有性格化的人物形象,並且開始注意小說的審美價值和娛樂功能。其次,唐傳奇是「有意為小說」,因此在創作手法上較六朝志人的偏重寫實增強了虛構性,較六朝志怪的偏重記述傳聞增加了再創作性,作家真正開始自覺地進行藝術想像和藝術創造,而且在藝術構思、情節結構上,都取得了新的成就。此外,唐傳奇的細節描寫、心理描寫以及語言、詞采等方面也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主要採用散體古文,適當吸取了民間口語,也常插入詩詞,提高了小說的表現力。
G. 傳奇小說的種類
初、盛唐時代為傳奇的發軔期,也是由六朝志怪到唐傳奇的過渡階段,作品數量少。主要有王度的《古鏡記》,以古鏡為線,將12個小故事連綴在一起,記此鏡伏妖等靈異事跡。無名氏的《補江總白猿傳》,寫梁將歐陽紇之妻被白猿掠去,紇入山歷險,殺死白猿,救回妻子,後其妻生子類猿,長大後「文學善書,知名於時」,有以為這是影射唐書法家歐陽詢的。從故事內容看,這兩篇作品還明顯殘存著搜奇志怪的傾向,但在人物刻劃和結構有了較大提高。
《遊仙窟》是唐人傳奇中字數最多的一篇,也是此期傳奇作品中藝術成就較高的一篇。作者張鷟,該文以第一人稱自述奉使河源,途中投宿神仙窟,與女主人十娘、五嫂宴飲歡樂的情事,所謂「神仙窟」不過是妓院的代稱而已。這篇小說在作者生前即已傳入日本,後在國內失傳,直至近代學者從日本抄回,國內始有傳本。 中唐時代是傳奇發展的興盛期,名家名作蔚起,唐傳奇的大部分作品都產生在這個時期。元稹、白居易、白行簡、陳鴻、李紳等人更以詩人兼傳奇家的身份,將歌行與傳奇配合起來,用不同體裁不同方式來描寫同一事件(如元稹的《鶯鶯傳》、白行簡的《李娃傳》、陳鴻的《長恨歌傳》,都有與之相配的長篇歌行),從而既提高了傳奇的地位和擴大了影響。同時,不少傳奇作家本身就是享有盛名的古文大家,韓愈寫過《毛穎傳》、《石鼎聯句詩序》,柳宗元寫過《河間傳》、《李赤傳》,這些在構思和技巧上已近於傳奇小說的作品均具有古文筆法和風格。
中唐傳奇所存完整作品約近四十種,題材多取自現實生活,涉及愛情、歷史、政治、豪俠、夢幻、神仙等諸多方面,其中以愛情小說的成就最為突出。
陳玄佑的《離魂記》是傳奇步入興盛的標志性作品。寫張倩娘為追求自由愛情,沖破封建家庭的阻撓,靈魂離軀體而去,終得與情人結合,後返歸故里,與在閨房病卧數年的倩娘的身軀「翕然而合為一體」。小說運用浪漫手法,幻設奇妙情節,贊揚婚姻自主,譴責背信負約,對自由愛情的主題作了突出的渲染。
沈既濟的《任氏傳》是繼之出現的又一愛情佳作。寫貧士鄭六與狐精幻化的美女任氏相愛,鄭六妻族的富家公子韋崟知此事後,白日登門,強施暴力,任氏堅拒不從,並責以大義,表現了對愛情忠貞。後鄭六攜任氏赴外地就職,任氏在途中為獵犬所害。小說情節曲折豐富,對任氏形象的刻劃尤為出色,在使異類人性化、人情化方面取得了開創性的成就。
李朝威的《柳毅傳》寫人神相戀故事 「風華悲壯」而別具特色。柳毅於涇陽邂逅洞庭龍女,得知她的悲慘遭遇後,毅然為之千里傳書。當錢塘君將龍女救歸洞庭,威令柳毅娶她時,柳毅嚴辭拒絕。在幾經曲折後,最終與龍女成婚。《柳毅傳》通過形神兼具的人物形象塑造和波瀾起伏的情節描寫,將靈怪、俠義、愛情三者成功的結合在一起,展現出奇異浪漫的色彩和清新峻逸的風神。
對比以上,後來的三位傳奇大家白行簡、元稹、蔣防創作的《李娃傳》、《鶯鶯傳》、《霍小玉傳》完全擺脫了神怪之事,而以生動的筆墨、動人的情感來全力表現人世間的男女之情,取得了極大的成功。
白行簡,白居易之弟,《李娃傳》寫滎陽生赴京應試,與名妓李娃相戀,資財耗盡後,被鴇母設計逐出,流浪街頭,做了喪葬店唱輓歌的歌手。一次他與其父滎陽公相遇,痛遭鞭笞,幾至於死;後淪為乞丐,風雪之時為李娃所救,二人同居。在李娃的護理和勉勵下,滎陽生身體恢復,發憤讀書,終於登第為官,李娃也被封為汧國夫人。這是一篇以大團圓方式結局的作品,小說的精華尤其表現在對李娃形象的塑造上對其過人的清醒、明智、堅強和練達,構成李娃性格中最有特色的閃光點。
元稹的《鶯鶯傳》則是一個悲劇結尾。寫張生時游蒲州,居普救寺,巧遇暫寓於此的表親崔家母女。其時蒲州發生兵變,張生設法保護了崔家。崔夫人設宴答謝,並命女兒出拜張生。張生驚其美艷,轉托婢女紅娘送去兩首《春詞》逗其心性。鶯鶯當晚即作《明月三五夜》一詩相答,暗約張生在西廂見面。張生赴京應考,滯留不歸,鶯鶯雖給張生寄去長書和信物,但張生終與之決絕,並在與友朋談及此事時斥鶯鶯為「必妖於人」的「尤物」,自詡為「善補過者」。寫這篇小說時元稹26歲,很多人認為這是元稹的自傳。
《霍小玉傳》是繼《鶯鶯傳》之後的又一部愛情悲劇,也是中唐傳奇的壓卷之作。作者蔣防,霍小玉原為霍王之女,因其母是侍婢,地位低下,小玉終被眾兄弟趕出王府,淪為妓女。她與出身名門的隴西才子李益歡會,只求與李益共度八年幸福生活,而後任他「妙選高門,以諧秦晉」,自己則甘願出家為尼。然而,曾發誓要與小玉「死生以之」的李益一回到家就背信棄約,小玉相思成疾,一黃衫豪士將李益強拉到小玉處,小玉悲憤交集:我為女子,薄命如斯;君是丈夫,負心若此!我死之後,必為厲鬼,使君妻妾,終日不安!小玉說完 「乃引左手握生臂,擲杯於地,長慟號哭數聲而絕」。 一個多情女子的香銷玉殞,這是悲劇的終點,也是悲劇的高潮。
除了上述以愛情為題材的作品外,中唐傳奇還有一些借寓言、夢幻以諷刺社會的佳作,其中《枕中記》和《南柯太守傳》最具代表性。
《枕中記》與前述《任氏傳》同出沈既濟之手,寫自嘆貧困而又熱衷功名的盧生在邯鄲道上遇道士呂翁,並在呂翁授予的青瓷枕上入夢,夢中娶高門女,又中進士,出將入相,享盡了人間的榮華富貴,醒來方知是大夢一場,而店主所蒸黃粱猶自未熟。
《南柯太守傳》的作者李公佐,曾撰有《廬江馮媼傳》、《古岳瀆經》、《謝小娥傳》等傳奇,《南柯太守傳》寫游俠淳於棼夢游「槐安國」,做了駙馬,又任南柯太守,因有政績而位居台輔。公主死後,遂失寵遭讒,被遣返故里。一夢醒來,才發現適才所游之處原為屋旁古槐下一蟻穴。
這兩篇作品借夢境凝縮了唐代士子的情志慾望,又借夢境的破滅說明功名富貴的虛幻,由此對汲汲於名利富貴的士子予以諷刺,對官場的黑暗予以揭露。 「黃粱美夢」、「南柯一夢」也成為人們耳熟能詳的典實。
此期還有不少以歷史故事為題材的傳奇作品,如《長恨歌傳》、《開元昇平源》、《東城老父傳》、《高力士外傳》、《上清傳》、《安祿山事跡》等,其中以陳鴻的《長恨歌傳》較為突出。 唐傳奇在晚唐時代退潮。此期出現了不少傳奇專集,如袁郊的《甘澤謠》、皇甫枚的《三水小牘》、裴鉶的《傳奇》、薛用弱的《集異記》、李復言的《續玄怪錄》等。晚唐傳奇涌現出一批描寫豪俠之士的傳奇作品,內容涉及扶危濟困、除暴安良、快意恩仇、安邦定國等方面,由此展現出一種高蹈不羈奔騰流走的生命情調。前述傳奇集中《甘澤謠》之《紅線》,《傳奇》之《聶隱娘》、《昆侖奴》,《集異記》之《賈人妻》等,都是較有代表性的作品;而傳為杜光庭所作的《虯髯客傳》,更是晚唐豪俠小說中成就最著的一篇。
《虯髯客傳》以楊素寵妓紅拂私奔李靖的愛情故事為線索,寫二人在赴太原途中與隋末豪俠虯髯客相逢,結為至交。虯髯客志向甚大,欲謀帝位,但見到李世民後,為其英氣所折服,遂與李靖、紅拂慨然辭別,退避海上,另謀出路。在作品中,作者通過人物的對話、行動和精湛的細節描寫,對他們的性格作了突出的刻劃,李靖的沉著冷靜和才智、紅拂慧眼識英雄而敢於奔就的膽識,尤其是虯髯客的雄大氣魄和爽直慷慨,無不鮮活生動,光彩照人。後世把他們譽為「風塵三俠」,實在是很貼切的。
H. 歷史演義和英雄傳奇小說有哪些
歷史演義和英雄傳奇小說,這一類小說繼承了《三國演義》與《水滸傳》的傳統,描述歷史,歌頌英雄人物,並加進作者的理想。寫歷史的小說上自春秋戰國,下至明代,幾乎都有演義,如《列國志傳》、《西漢演義》、《隋史遺文》等。寫英雄人物傳奇故事的有《英烈傳》(又名《雲合奇蹤》)、《楊家府演義》、《北宋志傳》等。
I. 什麼是傳奇小說
傳奇小說,是游記的姊妹篇,描述的是流浪者的傳奇經歷。「傳奇」一詞來自西班牙語的「流浪」,毫不奇怪,這是西班牙的風格(西班牙的流浪者比紐卡斯爾的煤還多)。這種創作形式起源於16世紀的西班牙,仿擬的是騎士們的冒險故事。因此,傳奇小說採取的都是一段一段發展的故事結構,主人公經歷的是一系列的野外冒險。最著名的傳奇小說莫不如亨利·菲爾丁的《棄兒湯姆·瓊斯史》和馬克·吐溫的《哈克貝里·芬歷險記》。電影《好夥伴》中對流浪漢亨利·希爾的描述也可認為是傳奇小說式的描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