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人文歷史 > 劃分國家的歷史依據是什麼

劃分國家的歷史依據是什麼

發布時間:2022-06-11 02:31:27

❶ 中國歷史階段劃分依據

中國歷史階段劃分的依據主要是以中國的歷史社會形態的演變來劃分的。
原始社會向奴隸社會演變:主要是以夏啟家天下,井田制度的建立為主要標志。
奴隸社會向封建制度演變:以秦的統一為標志。這一時期,井田制逐漸瓦解,封建制的租田制建立,統一的中央集權政治結構的建立是標志。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以1840年鴉片戰爭及《南京條約》簽署為標志。國家逐漸喪失主權完整。
社會主義階段:以1949年無產階級專政的新中國建立為標志。完成中國獨立革命,資產階級革命,無產階級革命確立社會主義制度。

❷ 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劃分的依據是什麼

世界銀行劃分國家類別的依據是:既考慮人均國內生產總值,也考慮經濟、社會、科技、文教、衛生、消費、競爭力等一系列綜合因素,相對而言具有較強的科學性和說服力。

聯合國將世界國家大致劃分為三類:最不發達國家、發展中地區和發達地區,中國屬於「發展中地區」。

聯合國開發計劃署按各國的人均壽命、教育程度、生活水平三個指標統計出各國的「人類發展指數」,中國2009年的發展指數為0.772,屬於「中等發展程度」的發展中國家,排在世界第92位。

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成員國傳統上被認為是發達國家,目前有31個成員國,中國不在其中;該組織正在與一系列國家談判加入問題,中國也不在其中。

經合組織認為,中國、巴西、印度、南非等國只是「具有將來成為成員國的潛質」。

(2)劃分國家的歷史依據是什麼擴展閱讀:

從世貿組織的協定、協議分析,世貿組織中的發展中國家成員基本上可分為三大類:

第一大類是最不發達國家和地區,其判斷依據是聯合國認定的最不發達國家和地區。按1995年世界銀行標准,是指年人均國民生產總值為765美元及其以下的國家,這樣的國家有49個,其中29個是世貿組織成員。

第二大類是年人均國民生產總值低於1000美元的國家,世貿組織曾列舉過這類國家,主要指玻利維亞、喀麥隆。埃及、迦納、印度、印度尼西亞、肯亞、摩洛哥、尼加拉瓜、奈及利亞、巴基斯坦、菲律賓、塞內加爾、斯里蘭卡和辛巴威等。

第三大類是「其他發展中國家成員」,即不屬於上述第一、二類的發展中國家成員。但是,世貿組織沒對這類成員,也沒對「發達國家成員」規定判斷標准這對一些協定、協議的執行會帶來不確定因素。

例如,人均年國民生產總值在3000美元的國家可以被認定屬於「其他發展中國家成員」,但人均年國民生產總值超過1萬美元的韓國是否仍屬此類成員,還是應視為「發達國家成員」呢?這對新興工業化國家和地區在世貿組織中的資格認定尤顯突出。

❸ 馬克思主義劃分國家歷史類型的依據是什麼

馬克思主義劃分國家歷史類型的依據是:

1、考察特定的國家是建立在什麼樣的經濟基礎之上,所反映的哪一種經濟基礎的特徵。

2、考察特定國家中哪個階級是統治階級,對哪些階級進行統治,這就是劃分國家歷史類型的依據。

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由馬克思主義哲學、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和科學社會主義三大部分組成,是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地繼承和吸收人類關於自然科學、思維科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的基礎上創立的,並在實踐中不斷地豐富、發展和完善的無產階級思想的科學體系。



(3)劃分國家的歷史依據是什麼擴展閱讀:

馬克思主義的誕生是人類思想史上的偉大革命,它第一次確立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不僅為全世界無產階級和全人類的解放指明正確的道路,而且為各門科學的發展提供銳利的武器。馬克思主義不是教條,而是行動的指南。

一百多年來,它指導無產階級的解放斗爭取得重大勝利,隨著社會實踐和科學技術的發展而不斷發展。馬克思、恩格斯在進行深刻的科學研究工作的同時,親身參加和領導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建立無產階級的革命組織,在理論和實踐相統一的基礎上不斷豐富和發展馬克思主義。

❹ 歷史春秋戰國是依據什麼劃分的

歷史春秋戰國是依據三家分晉劃分的。
三家分晉是指春秋末年,晉國被韓、趙、魏三家瓜分的事件。
春秋晚期,晉國被晉國韓氏、晉國趙氏、晉國魏氏、晉國智氏、晉國范氏、中行氏六卿專權。公元前490年,趙氏擊敗范氏和中行氏。公元前458年,范氏和中行氏的土地盡為韓、趙、魏、智氏四家瓜分。
公元前457年,韓、趙、魏聯合擊敗智氏,平分其地,分別建立韓、趙、魏三個政權。
公元前406年,周威烈王封三家為侯國,正式承認了他們諸侯的地位。《資治通鑒》記載:「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初命晉大夫魏斯、趙籍、韓虔為諸侯……」。史學界以此作為東周時期春秋與戰國的分界點。

❺ 按照國家的歷史類型對國家進行分類的意義

按照國家的歷史類型對國家進行分類的意義:首先,能夠揭示出國家賴以產生和存在的經濟基礎,並根據經濟基礎的性質確定國家的歷史地位與作用。其次,可以從各種復雜多樣的線索中,找出其中心線索,而不致被混飩多變的表面現象所迷惑,從而確定其共國體。再次,還能夠揭示國家歷史演變的基本線索,把握國家從低級向高級、從古代向現代發展的過程和規律。
國家的歷史類型:是指國家的分類問題。是系統地對國家進行分類,最早是從亞里士多德開始的,以掌握國家權力的人數多少為標准,把國家分為三類:君主國、貴族國、民主國。另外,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提出了劃分國家的歷史類型的基本標准,即社會經濟基礎和階級實質。按照這一標准,國家的歷史類型,是對建立在同一類型的社會經濟基礎和統治階級的一切國家的共同特性的概括。

❻ 對於一個國家的歷史是怎麼劃分的

以地域為主吧
在東亞這片土地上生活著漢,朝鮮,蒙古等眾多的民族,它們的歷史也是互相交織在一起的,沒有明顯的界限。
在東亞大陸是以漢族佔主體並以漢文明問主導,漢族的統治占絕對優勢。蒙古在歷史上相當一段時間內都是中國領土的一部分。 所以它們之間就沒有明顯的地域分別。但是13世紀蒙古族就取代漢族在東亞佔主導地位。
韓國的歷史當然是局限在朝鮮半島上,它從來都沒有在中國大地有過什麼影響。

❼ 歷史上所謂的「東方國家」和「西方國家」是怎麼劃分的

人們常說的東西方國家劃分有三個標准:地理位置、文化背景和政治體制。

若只考慮地理位置,英法美等處於西半球的國家可稱為西方國家;若從文化背景上講,西方國家多信奉基督教;從政治體制上講,西方國家自認為實行民主制度。但是受冷戰結束以及全球化的影響,目前對東西方國家劃分的界線也逐漸模糊。

除了傳統的東西方國家劃分以外,俄羅斯和日本是比較特殊的兩個大國,雖然俄羅斯在文化背景上屬於西方文化的分支,但是因為其政治制度原因,所以一直沒有得到西方國家的認同。日本在地理上雖然屬於東方,但是因為政治上實行西方資本主義政治制度,所以日本一般被認為是西方國家。

(7)劃分國家的歷史依據是什麼擴展閱讀:

西方國家,指西方意識形態佔主流的國家。在不同的場合和不同的時間有著不同的定義。但一般而言,它是指歐洲(東歐除外),北美,以及澳大利亞和紐西蘭。統治血統為白人,有時也包括東歐、拉丁美洲、土耳其和以色列,因為這些國家的文化一脈相承。

國家:

北歐:挪威、丹麥、瑞典、芬蘭、冰島

西歐:英國、愛爾蘭、荷蘭、比利時、盧森堡、法國

南歐:西班牙、葡萄牙、義大利、希臘

中歐:德國、奧地利、瑞士

北美:美國、加拿大

澳洲:澳大利亞、紐西蘭

亞洲:日本

除了傳統的東西方國家劃分以外,日本是比較特殊的國家,日本在地理上雖然屬於東方,但是因為政治上實行西方資本主義政治制度,所以日本一般被認為是西方國家。

❽ 劃分國家歷史類型的依據

法律分析:按國家本質對國家進行的歷史分類,按照本國政府對於國家主權的掌握程度,按照地理環境作為劃分的標准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第一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社會主義制度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根本制度。中國共產黨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徵。禁止任何組織或者個人破壞社會主義制度。

❾ 國界依據什麼來劃定

國界的劃分類型方法有(經緯線),(山脈)和(河湖),埃及與利比亞的國界是(經緯線),法國與西班牙的國界是(山脈),寮國和泰國的國界是(河湖)

國界決定國家領土范圍,也是國家政治主權的限界線(它包括領土,領海及領空)。從地圖上看,國界是一條線,實際上國界是立體柱面,深入地下,高入天空,與地面垂直。今日的國界是幾千年世界政治地圖演變的結果。國界是國家行使絕對的、排他性主權的界限,因之它應是阻擋與分割各國間的封閉的界牆。但是由於信息和物質交流的加劇,使國界有了很大的滲透性。通常國界具有防衛、法律、稅收、監督和貿易等方面職能。國界的劃定,一般有如下兩類:
一類是自然邊界,又稱天然邊界。往往以自然實體作為劃分邊界的標志,包括河流、湖泊、山脈等。過去認為以自然劃分國界有防衛價值;現代化戰爭使山脈、沙漠、沼澤、森林與河流在防衛上的作用日趨降低。
以河流為界者,通常以主航道中心線劃分。但是,河流隨著洪水與枯水的變化河道也容易變化。另外,平原河有襲奪現象,也易引起糾紛。美國與墨西哥之間的格蘭德河由於河道變化,產生多次糾紛。確定河流國界時通航河流從主航道中間劃界;非通航河流,以兩岸間中間線為界。奧德河為德國與波蘭國界;多瑙河為保加利亞、羅馬尼亞、南斯拉夫、捷克、匈牙利等國的國界;鴨綠江、圖們江為中國與朝鮮的國界;格蘭德河為美國與墨西哥國界;拉布拉塔河為阿根廷與烏拉圭的國界;黑龍江為中俄邊界等。
以湖泊為界者,湖泊既有交通性又有隔離性,也是劃分國境的自然對象。劃分湖泊國界是從湖泊兩岸到中心點兩國平分。五大湖是美國、加拿大的國界;的的喀喀湖是秘魯與玻利維亞的國界;維多利亞湖是烏干達、肯亞、坦尚尼亞的國界,坦噶尼喀湖是坦尚尼亞、尚比亞、扎伊爾、蒲隆地的國界;日內瓦湖是法國與瑞士的國界等。
以山脈為界者,通常按山脈分水嶺劃分。山脈作國界隔離性強,交通性差。目前利用山洞修鐵路或者公路,也加強了兩國間的交流。山脈難攻、易守,有重要的防衛價值。山頂與分水嶺如果一致的話,山脈國界容易劃分,如果二者有差別的話,就易產生糾紛。例如阿根廷與智利的國界劃分時阿根廷主張用主嶺線、智利主張用分水嶺線劃界,由於兩國主張不一致而產生糾紛。阿爾卑斯山為瑞士,義大利、法國的國界;喜馬拉雅山為印度、尼泊爾、不丹,中國的國界;比利牛斯山為西班牙與葡萄牙的國界等。
以海洋為界者,海洋便於交通,又有巨大的隔離性。領海與公海之間有利於國界的設立。如朝鮮海峽為日本和朝鮮國界;多佛爾海峽為英國和法國的國界等。
第二類是人定的邊界。這類邊界又分幾何 邊界,數理邊界和文化邊界。
幾何邊界,是沿邊界上某一固定點到另一固定點所劃的直線。非洲的許多國家都是用這種方法來劃定邊界的。這是西方殖民主義者侵入非洲瓜分非洲造成的。由於當時地形測量不全,殖民主義者為了便於達成交易,他們就在地圖上用尺子來劃分各殖民地的邊界,從而形成了非洲許多國家直線邊界的特點。
數理邊界,又稱天文邊界,是以地圖上的經緯度作為劃定國界的依據。如美國與加拿大的中區部邊界就是北緯49度線。
文化邊界,是以人文因素為主要考慮對象來劃定的一種國界。有的依民族分布來劃定;有的按民族信仰宗教區來劃定。如印度與巴基斯坦之間的邊界就是以民族分布狀況來劃分的。
歷史上由於戰爭或其他原因,國界線幾經變化,有些國家在地圖上消失了(如德意志民主共和國),有些新的國家則在地圖上出現了(如原蘇聯的各個共和國),有些原來沒有獨立的地區,後來成為獨立的國家。因此,世界政區地圖幾經變化,才發展成為今天的世界政區。

❿ 中國歷史階段如何劃分

1、古代:170萬年前-1840年

中國古代史經歷了以下幾個階段:原始社會(170萬年前-公元前2070年)、奴隸社會(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476年)和封建社會。

其中封建社會可分為五個階段:戰國、秦、漢是封建社會形成和初步發展階段。三國、兩晉、南北朝,是封建國家分裂和民族大融合的階段。隋唐五代時期是封建社會的繁榮階段。

遼、宋、夏、金、元,是民族融合進一步加強和封建經濟繼續發展的階段。明、清,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鞏固和封建制度漸趨衰落階段。

2、近代:1840年-1949年

中國近代史是從第一次鴉片戰爭1840年到1949年南京國民黨政權覆亡為止、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歷史。歷經清王朝晚期、中華民國臨時政府時期、北洋軍閥時期和國民政府時期,是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逐漸形成到瓦解的歷史。

中國近代史,是一部充滿災難、落後挨打的屈辱史,是一部中國人民探索救國之路,實現自由、民主的探索史,是一部中華民族抵抗侵略,打倒帝國主義以實現民族解放、打倒封建主義以實現人民富強的斗爭史。

中國近代史可以分為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從1840年鴉片戰爭到1919年五四運動前夕,是舊民主主義革命階段;第二個階段是從1919年五四運動到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夕,是新民主主義革命階段。

3、現代:1949至今

中國現代史是指1949年10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至今的歷史,分為新民主主義社會與社會主義社會兩大歷史階段。這一時期也是中國人民建立政權、鞏固政權、探索與發展中國,使中國走向富強、民主、自立的一段發展史。

(10)劃分國家的歷史依據是什麼擴展閱讀

中國各歷史階段的劃分依據以生產力發展水平為主,包括政治制度,文化水平,以及某個重大歷史事件為輔。1840年鴉片戰爭結束了我國幾千年來的封建社會制度,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遭受列強的侵略;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民族獨立和解放,是劃分近代和現代的依據。

閱讀全文

與劃分國家的歷史依據是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6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1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3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4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4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2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2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2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5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3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4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004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5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5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6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30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3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