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全國有幾所高中有100年歷史
有很多呀,只在江蘇就有多達55所的百年高中,辦學歷史超過一百年對於大學而言都很不容易了,況且各種合並拆除的高中院校,在這些學校里不乏現在的一些名校,如:創建於1896年,有著122年辦學歷史的金陵基督女書院,現在是著名的南京大學附屬中學;
『貳』 紅黃藍幼兒園有多少年歷史啦規模如何
紅黃藍幼兒園是紅黃藍教育機構旗下為2-6歲中國兒童提供專業幼兒教育服務的知名幼教品牌。紅黃藍幼兒園成立於1998年,已經擁有21年的歷史了。
截止2017年,紅黃藍幼兒園在中國300多個城市,擁有1300多家親子園和近500家幼兒園。[3]
2019年8月,紅黃藍(RYB.US)Q2凈營收同比增12.8% 受在園學生人數同比增近三成推動。
2019年11月20日,紅黃藍(RYB.US)Q3營收4373萬美元,同比增長24%。
『叄』 古代中國的主要教育機構有哪些
一、中國古代最早的官方教育機構是校:夏代學校的名稱,舉行祭祀禮儀和教習射御、傳授書數的場所。
二、古代官方教育機構:
1、庠:殷商時代學校的名稱。
2、序:周代學校的名稱。《孟子·滕文公》:「設為庠序學校以教之。」古人常以庠序稱地方學校,或泛指學校或教育事業。
3、 國學:先秦學校分為兩大類:國學和鄉學。國學為天子或諸侯所設,包括太學和小學兩種。太學、小學教學內容都是「六藝」(禮、樂、射、御、書、數)為主,小學尤以書、數為主。
4、鄉學:與國學相對而言,泛指地方所設的學校。
5、太學:中國封建時代的教育行政機構和最高學府。魏晉至明清或設太學,或設國子學(監),或兩者同時設立,名稱不一,制度也有變化,但都是教授王公貴族子弟的最高學府,就學的生員皆稱太學生、國子生。《張衡傳》:「因入京師,觀太學。」《送東陽馬生序》:「東陽馬生君則在太學已二年。」
5、 國子監:漢魏設太學,西晉改稱國子學,隋又稱國子監,從此國子監與太學互稱,都是最高學府兼有教育行政機構的職能。如明代設「國子監」,而《送東陽馬生序》中則稱之為「太學」。
『肆』 昂立教育有多少年歷史了
昂立教育始於1984年在上海交大成立的一個大學生勤工助學科技中心 距今有36年。
『伍』 古代時期的教育機構都有哪些
原始社會的「五帝」時期,出現了最早的古代學校的萌芽,它還算不上正經的學校,最多隻能算得上是幼兒園。在舜時期,有個專門的地方「庠」,它是老人在此養老,孩子在此玩耍的場地,老人會順便幫忙看顧孩子,稱得上最早的托兒所。
封建統治時期,中國古代教育受到政治的控制,教育體制也反映著為統治者服務的特徵。教育同樣是一種特權,在隋朝科舉制度沒有誕生以前,「學在官府」仍是主流。
而後,書院漸漸興盛,成為古代數量最多的教育機構。
『陸』 學大教育有多少年的歷史
9年歷史了。
學大教育成立於2001 年,是一家結合了優質教育資源和先進信息技術,專注於中國教育服務領域的高科技教育機構,學大教育率先通過互聯網實現了教育資源的自動匹配,並潛心研究和開發了一套業內首創、行之有效的全新的教育模式—— 個性化輔導系統(PPTS)。科技助力教育,學大教育依託PPTS 系統平台,創新個性化教育輔導模式,深受學生和家長的好評,已經通過設在全國35 個城市的140 余家個性化學習中心累計輔導了30多萬中小學生,幫助他們實現了考上理想中學和大學的夢想,被中央電視台形象地贊譽為「 現代私塾」。
『柒』 中國十大教育機構有哪些
中國十大教育機構有新東方、學而思教育、安博教育、學大教育、環球雅思等。
1、新東方
新東方,全名北京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總部位於中國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是綜合性教育集團,同時也是教育培訓集團。公司業務包括外語培訓、中小學基礎教育、學前教育、在線教育、出國咨詢、圖書出版等各個領域。
除新東方外,旗下還有優能中學教育、泡泡少兒教育、前途出國咨詢、迅程在線教育、大愚文化出版、滿天星親子教育、同文高考復讀等子品牌。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新東方
網路——學而思國際教育集團
網路——安博教育
網路——學大教育
網路——環球雅思
『捌』 中國具有百年歷史的中學有多少所
全國具有百年以上歷史的中學在400所左右。
『玖』 赫德森少兒英語有多少年歷史了
赫德森品牌成立於1925年的英國克羅伊登(Croydon),創辦人是Steven Hudson先生,近百年歷史。2019年赫德森登陸中國,在武漢成立第一所國際英語私立學校。專注於中國K12范圍兒童的英語教育機構,通過英國私立化教育的模式以及「因材施教」的教育宗旨,利用孩子的興趣為導向,逐步引導學生達到不僅僅是啟蒙英語,而是「第二語言」的英語程度。
『拾』 有一百多年歷史的中學的相關資料有什麼
你好!在我國,有著百年歷史的中學有很多的。現介紹三個: 上海市北郊高級中學是有一百多年歷史的名校,前身是1897年建校的晏摩氏女中和1906年建校的滬江大學附中。1952年12月兩校合並,改名為上海市北郊中學。1960年被命名為虹口區重點中學。 2001年4月更名為上海市北郊高級中學。2005年9月被命名為上海市實驗性示範性高級中學。 學校具有優良的辦學傳統和深厚的人文底蘊,以治學嚴謹、教風扎實、教法靈活、不斷進取而聞名。為國家和民族培養了數以萬計的人才,校友遍布海內外。
浙江省瑞安中學是全國百年名校之一,雲山靄靄,雲水蒼蒼,惟我瑞中,源遠流長。一百多年前,以孫詒讓為代表的瑞安先賢,在國家內憂外患的歷史背景下,懷著教育救國的夢想,開始了艱難的辦學歷程。在他們的苦心經營下,溫處兩府十六縣創辦各級各類學校300多所,居全省之先,也使瑞安在相當長的時期內,成為浙南教育文化的中心,引領浙江教育文化的發展,甚至處於全國教育文化發展的前沿,這成為幾代瑞安人珍藏的一份榮耀。瑞安中學作為一所百年名校,在跨越三個世紀的辦學歷程中,傾注了歷代師長的心血,是他們用智慧和汗水維系著學校的命運,才使飽經滄桑、幾經磨難的瑞中薪火長傳,桃李蔥蘢,發展成為聞名遐邇的全國文明單位、浙江省一級重點中學和溫州市唯一上榜的首屆中國百強中學。瑞中以悠久的歷史、光榮的傳統、鮮明的特色和輝煌的業績崛起在東海之濱。
作為知名中學,西安交通大學附屬中學有一百多年的輝煌歷史。
西安交通大學附屬中學的歷史可以追溯到交通大學的前身南洋公學。
1896年,交通大學的前身南洋公學建立之初設立中院,即附屬中學。
1908年,中院改為普通中學,也稱附屬中學。
1959年,交通大學從上海遷至西安後成立了西安交通大學附屬中學。
1981年,為繼承歷史,西安交大附中恢復重建。
1991年,西安交大附中被市教委命名為市重點中學,被省教育廳命名為省重點中學。
多年來,學校認真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在實施素質教育方面積極探索,勇於實踐,成績突出,特色鮮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