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人文歷史 > 高考必考歷史內容是什麼

高考必考歷史內容是什麼

發布時間:2022-06-12 06:37:22

① 高考歷史知識點總結

猿輔導 唐浩 高三歷史一輪復習 2020暑假班(高清視頻)網路網盤

鏈接: https://pan..com/s/1iAG4KZDQ7fXiWYMUp3bRJw

提取碼: sfg5 復制這段內容後打開網路網盤手機App,操作更方便哦

若資源有問題歡迎追問~

② 想知道高考歷史的考試范圍

高考歷史的考試范圍包括「中國古代史"主要指從黃帝時期到先秦時期,包括"夏商周、春秋戰國、到秦統一六國」,再從秦到1840年鴉片戰爭的開始包括「秦漢三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國,宋元明清」也就是說中國古代史是指黃帝時期一一184O年之間的政治、科技、文化、和著名戰爭方面的知識,而後是中國近現代史的內容,指1840年一至今其中的重點考點包括"鴉片戰爭"中共黨史」「辛亥革命"「抗日戰爭」「改革開放"等內容,還有就是世界史方面的內容,包括世界文明,「文藝復興"「啟蒙運動"和兩次世界大戰方面的知識,再有就是美、蘇兩極格局的考點,蘇聯解體的考點等等,總之高考的范圍包括中國古代史,中國近現代史,和世界歷史三方面的政治、科技、文化方面的內容,有涉及面廣及縱向深的特點,必須下苦功,好好復習!

③ 高考世界歷史必背知識點

1、百家爭鳴局面的形成及其歷史意義
戰國時期,知識分子中不同學派的涌現及各流派爭芳斗艷的局面,稱為百家爭鳴原因:
經濟上:鐵器,牛耕的出現,生產力極大提高,經濟迅速發展,為百家爭鳴局面的形成提供了物質前提。
政治上:各國之間:戰亂需要人才來強盛國家
各國國內:社會矛盾復雜,各階級均想發表本階級觀點,為百家爭鳴提供了條件
思想上:私學盛行,造就了大批的思想家,為百家爭鳴局面的形成提供了思想基礎。
意義:
百家爭鳴」奠定了中國整個封建時代文化的基礎,對中國古代文化有著非常深刻的影響。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國傳統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則,道家學說構成了2000多年傳統思想的哲學基礎,法家思想中的變革精神,成為歷代進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圖治的.理論武器。
2、孔子、孟子、荀子的思想
孔子:
①提出「仁」與「禮」的學說;
②政治上主張「為政以德」;
③教育上注重人的全面發展;
④言論編纂成《論語》。
孟子:
①「仁政」學說。
②性善論。
③君輕民貴
荀子:
①「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
②性惡論。
③禮法並施
3、漢代儒學成為正統思想的史實
董仲舒提出「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主張,漢武帝確立儒家獨尊地位。
漢代新儒學融合陰陽家、黃老之學及法家思想。基礎是「天人感應」學說儒學在政治上占據統治地位,有利於改革中央集權和打擊地方割據勢力

④ 高考都考什麼內容

高考分文理和藝術類三類:

文:語150、數學150、英語150、政史地300;

理:語150、數學150、英語150、物化生300(物理118、化學110、生物72)。

學業水平測試必修科目按原始得分實行等級評價,2018年前,分為ABCD四個等級,獲得一個A等級,高考成績加1分,2019年為降低學生備考壓力,改為合格與不合格評價。

60分及以上為合格,其餘為不合格。普通類考生學業水平測試必修科目須全部達到C等級或者「合格」,方可參加高考和選修科目測試。

下列人員不得報名:

(1)具有高等學歷教育資格的高校的在校生,或已被高校錄取並保留入學資格的學生;

(2)高級中等教育學校非應屆畢業的在校生;

(3)在高級中等教育階段非應屆畢業年份以弄虛作假手段報名並違規參加普通高校招生考試(包括全國統考、省級統考和高校單獨組織的招生考試)的應屆畢業生;

(4)因違反國家教育考試規定,被給予暫停參加高校招生考試處理且在停考期內的人員;

(5)因觸犯刑法已被有關部門採取強制措施或正在服刑者。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

⑤ 高考歷史必備點

2017年高考正在緊張備考,歷史知識點是同學們必備的復習內容,為方便同學們復習,小編整理了2017高考歷史必備的30個知識點,供同學們參考學習。1.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王朝是夏;我國的早期國家政治制度起源於夏朝。
2.原始社會後期禪讓制被王位世襲制所取代。
3.為了進行有效的統治,周朝在政治上實行分封制。西周宗法制的最大特點是嫡長子繼承製。
分封制與宗法制的關系是互為表裡,相輔相成。
4.柳宗元的《封建論》說「夏、商、周、漢封建而延,秦郡邑而促」。文中的「封建」的含義是分封制。
5.保證了貴族在政治上的壟斷和特權地位,也有利統治集團內部的穩定和團結的是宗法制。
6.秦朝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封建王朝。秦始皇首創的皇帝制度,是中國封建專制制度的重特徵。在中央設置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三個最高官職。
7.唐朝時,掌握草擬、審議和行政的職能分別是中書省、門下省和尚書省。
8.宋朝和元朝最高行政機構分別是中書門下省和中書省。
9.元朝時,統領宗教事務和管轄西藏地區的機構是宣政院。為管理邊遠地區設置宣慰司。
10.明太祖(皇帝)時,中國的宰相制度從此被廢除。
11.雍正帝時設置軍機處,標志著君主專制制度發展到了頂峰。
12.古代中國農業生產的主要組織方式是以家庭為單位從事生產勞動。古代中國農業生產的主要特點是形成精耕細作的農業生產體系。
13.牛耕是我國農業技術史上耕作方式的一次革命。
14.春秋戰國和秦漢時期,使用了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耕作方式是壟作法。
15.古代中國手工業的三種主要經營形態分別是官營手工業、民營手工業、家庭營手工業。
16.明清時期,蘇州和杭州是最著名的絲織業中心。
17.「商人」最早出自於商朝。
18.我國最早的銀行雛形是櫃坊。世界上最早的紙幣是北宋發行的「交子」。
19.元代時,泉州被外國旅行家譽為世界第一大港。清代時實行閉關鎖國的政策,只廣州一處對外通商。
20.唐朝時,專管對外貿易的機構稱為市舶使。宋代時,在邊境設置與少數民族貿易場所稱為榷場。中國最早的商標是宋代山東濟南劉家功夫針。
21.「百家爭鳴」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運動。
22.孔子整理的「六經」是《詩》《書》《禮》《易》《樂》《春秋》。四書是指《論語》《孟子》《大學》《中庸》。
23.提出「性善論」是孟子;提出「性惡論」是荀子。提出「三綱五常」的思想是董仲舒。提出「心性論」是朱熹。最早提出「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思想是顧炎武。
24.後人稱孔子為「至聖」、稱孟子為「亞聖」。朱熹宋朝理學集大成者。黃宗羲、顧炎武和王夫之是明未清初著名思想家。
25.
①提出「愛人者,人恆愛之」 「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是孟子。
②提出「節用而愛人」「為政以德」「已所不欲,勿施於人」 是孔子
③提出「與人為善,暖於布帛」「以德服人」「君舟民水」是荀子。
④提出「君權神授」「天人合一」「天人感應」是董仲舒。
⑤提出「萬物皆只是一個天理」「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是二程(程顥、程頤)。
⑥提出「心外無物」「致良知」「宇宙便吾心」是王陽明。
⑦提出「咸以孔子之是非為是非,故未嘗是非」是李贄。
⑧提出「人民為主」「天下為主,君為客」「工商皆民生之本」是黃宗羲
⑨提出「經世致用」的有顧炎武和王夫之
26.世界上最早用赤道坐標表示恆星位置的,是中國戰國時期的天文學石申,他著有《天文》;
27.《石氏星表》是世界上現存最古老的星表。
28.在望遠鏡發明以前,渾儀是世界上最先進的天文觀測工具。
29.混合選擇法最早見於西漢農書《汜勝之書》;《齊民要術》是中國現存最早最完整的一部農書。
30.素有「天下第一行書」美譽,是指王羲之創作的《蘭亭序》
特別提醒:大數據精準定位高考目標!
鎖定專業:簡單的性格測試,了解適合自己的專業
定位大學:根據分數推薦適合的院校,初步定位高考目標
修正高考目標:根據月考成績,結合優志願系統及時修正分析歷3-5年專業錄取數據和當年招生計劃,精準定位大學和專業,幫助考生以最經濟的分數上最理想的大學!

⑥ 高考歷史知識點有哪些

猿輔導 唐浩 高三歷史一輪復習 2020暑假班(高清視頻)網路網盤

鏈接: https://pan..com/s/1iAG4KZDQ7fXiWYMUp3bRJw

提取碼: sfg5 復制這段內容後打開網路網盤手機App,操作更方便哦

若資源有問題歡迎追問~

⑦ 高考歷史考幾本書

必修1、必修2、必修3、選修六本:選修1——歷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選修2——近代社會的民主思想與實踐選修3——20世紀的戰急與和平選修4——中外歷史人物評說選修5——探索歷史的奧秘選修6——世界文化遺產薈萃在繁重的學業中,歷史是一門讓人倍感艱辛的科目,光是其背誦的內容就多之又多。這里就給大家說說學習歷史的注意事項。
工具原料歷史課本充足的學習時間
方法/步驟分步閱讀
1
/6
歷史是以時間為線索進行的。所以首先,我們要梳理一遍各個重大歷史事件的時間,以時間為軸,將各個歷史事件排列下去。
2
/6
其次,我們要在記下時間的基礎上,盡量記下各個歷史事件的其他基礎資料,如地點和相關人物。
3
/6
接著,我們就要選取其中重要和有高頻考點的歷史事件,記下它們的主要內容和最後的結果。
4
/6
隨後,我們要了解其中歷史事件的背景和發生的原因。而這些背景和原因,大多來自於時間軸上前一個事件。
5
/6
然後,我們要熟練地將最重大的歷史事件的意義(或影響、或作用)記下來。這些意義(或影響、或作用)大部分是對於時間軸上下一個時間有推動或鋪墊的作用。
6
/6
最後,我們要把這些整合成歷史的一個專有記憶思路。這樣就能在做題時用整個思路快速定位到要考的事件。
注意事項
要利用時間軸記憶
要形成記憶思路學習歷史有階段性

等你上了高三你會發現,高三的歷史學習和高一高二很不同,它是一個高度概括和整合,反復鞏固的過程,這就要求你在高一高二有很扎實的基礎和"歷史基本功"。

我的觀點是高一、高二階段,不必苛求知識的深度,但要注重追求知識的廣度。你會發現語文水平的高低和課外知識的豐富程度對歷史學習有很大的影響,所以我建議 ,你多讀一些課外歷史書籍,注重古文能力和語感的培養,建立自己的一套歷史觀和世界觀。這些東西對你的影響可能不會馬上體現在分數上,但上了高三以後你會發 現它們太重要了。



2.抓住課堂

要說實在的東西,課堂是很實在的。

我們文科和理科不同,很多聰明的理科生不聽課是可以照樣考好的,但是一個歷史生如果不聽課他一定什麼成績都別想拿到。 聽課也有聽課的方法,我認為課前預習是很重要的,你可以在預習的過程中把你理解的這一課的知識框架和系統大致構建出來,充分去領會書上每一個部分、每一個框題是為了說明什麼;然後在聽課的過程中就可以有的放矢地在原有的基礎上調整你的思路和框架,形成一份完整的聽課筆記,課後再和參考書上的知識重點、知識 框架進行對比補充,拓展自己的思路。

僅供參考

⑧ 歷史高考必考的知識點2020年

2021高考即將開戰,你准備好了嗎?為各位考生整理了一些高考知識點,供大家參考閱讀!

中國古代早期政治制度

(1)分封制又稱封邦建國,同姓親族是分封的主體,通過分封周王確立了天下共主的地位。

(2)通過層層分封,西周形成了貴族統治階級內部的森嚴等級「天子一諸侯一卿大夫一士」。

(3)宗法制的特點有嫡長子繼承製、大宗與小宗是相對的、政治制度方面體現為分封制。

(4)宗法制有利於保障各級貴族享受「世卿世祿"特權,把「國」和「家」密切結合起來。

(5)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體現就是分封制,分封制在血緣關系方面的體現就是宗法制。

百家爭鳴和漢代儒學

(1)孟子的政治思想主要是繼承了孔子的「仁」,並將其發展為系統的「仁政」思想。孟子的「仁政」貫穿著民本思想。

(2)老子認為世界萬物的本原是「道",強調一切要順應自然,提倡清靜無為、知足寡慾;提出「無為而治」的政治主張。老子哲學思想的精華是其樸素的辯證法思想。

(3)韓非子主張改革和實行法治,要求「廢先王之教」;繼承和總結了戰國時期法家的思想和實踐,提出了君主專制中央集權的理論。

(4)春秋戰國時期:在社會大動盪大變革的環境下形成的儒家思想由於不適應當時社會的需要,所以一直沒有受到統治者的重視。

(5)西漢時期:兩漢董仲舒糅合百家思想,對儒學進行了改造,適應了中央集權制的需要,從而確立了儒學在傳統文化中的正統地位。

中國古代科技和文學藝術

(1)科技:以四大發明為代表的中國古代發明和發現,對周邊國家乃至世界文明的發展進程.都產生過巨大影響。

(2)古代書畫:古代中國書畫一體,其藝術獨具東方神韻,在世界藝術寶庫中佔有重要一席.並對周邊國家產生重大影響。

(3)古代文學:中國古代的文學也輝煌燦爛。從春秋的《詩經》、戰國的楚辭,直至漢賦、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不斷得到發展.並呈現平民化的趨勢。

(4)古代戲曲:以京劇為代表的古代中國戲曲獨樹一幟,雅俗共賞。

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偉大勝利

(1)五四運動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中國共產黨誕生,使中國革命面貌煥然一新:國共合作促成國民革命高潮到來。

(2)南昌起義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統治的第一槍,是中國共產黨獨立領導武裝斗爭、創建人民軍隊和武裝奪取政權的開始。井岡山革命根據地,是中國共產黨建立的第一個農村 革命根據地。

(3)長征途中召開的遵義會議事實上確立了以毛澤東為核心的黨中央的正確領導,成為中國共產黨的歷史上生死攸關的轉折點。

(4)中國的抗戰,是在國共實現第一次合作後.在抗日民族統一戰線領導下的全民族抗戰。中國的抗日戰爭為世界反法兩斯戰爭的勝利作出了重要貢獻。

(5)1946年6月,國民黨進攻中原解放區,內戰爆發。l947年春,人民解放軍粉碎國民黨對陝北、山東解放區的重點進攻。1947年6月,人民解放軍開始反攻。

(6)1948年9月至l94 9年1月,解放軍取得遼沈、淮海、平津三大戰役的勝利。1949年4月,人民解放軍發起渡江戰役,解放了南京。

近代中國思想解放潮流

(1)「新思想」萌發:鴉片戰爭驚醒了先進的中國人,他們拋棄陳腐觀念,放眼世界尋求強國禦侮之道。林則徐、魏源等是第一批開眼看世界的中國人。

(2)維新思想:1 9世紀末,資產階級維新派在民族危機面前,提出變法圖強、實行君主立憲制的主張,並掀起了轟轟烈烈的戊戌變法運動,對中國社會起了思想啟蒙作用。

(3)民主共和思想:資產階級革命派主張推翻封建君主專制制度,建立民主共和國。

(4)新文化運動:1915年,面對袁世凱「尊孔復古」的逆流,以陳獨秀為首的資產階級激進派發動了新文化運動,以民主科學為旗幟,動搖了封建思想的統治地位,為馬克思主義的傳播奠定了基礎。五四運動後馬克思主義成為中國思想界的主流。

現代中國的對外關系

(1)建國初期三大外交方針是「另起爐灶」「一邊倒」「打掃干凈屋子再請客」。

(2)「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提出標志著新中國外交政策的成熟,成為解決國與國之間問題的基本准則。

(3)1954年參加日內瓦會議是新中國首次以大國身份參加的重要國際會議。

(4)1955年新中國派代表參加萬隆會議,周恩來提出「求同存異」方針,促進了會議的成功召開。

(5)「求同存異"就是要超越社會制度、意識形態的差異,為了共同的利益加強團結和合作。

(6)1971年中國恢復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1972年中美關系開始正常化和中日邦交實現了正常化。

(7)新時期奉行的不結盟政策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爭取了良好的國際環境,加快了經濟和社會發展進程;促進世界和平與發展,推動建立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

(8)上海合作組織是一個以互信求安全、以互利求合作的新型區域合作組織。

歐美資產階級代議制的確立與發展

(1)英國君主立憲制:l688年「光榮革命」後,議會權力大增;1689年頒布的《權利法案》以明確的法律條文限制了國王的權力,保證議會的立法權、財政權等;到1 8世紀中葉國王逐漸處於「統而不治」的地位。

(2)美國總統共和制:美國獨立後,通過l 7 8 7年憲法,確立了聯邦制、總統制、一權分立原則等,開創了資本主義代議制的新形式。

(3)法國議會共和制:法國大革命後,共和派與君主派斗爭激烈,法國政體也幾經反復,最終於1875年頒布憲法,確立了共和政體。

(4)德意志君主立憲制:1 9世紀中後期,德意志通過王朝戰爭完成了國家統,1871年制定了帝國憲法,確立起君主立憲制政體。德意志君主立憲制帶有濃厚的專制主義、軍國主義色彩,是一種不徹底、不完善的代議制。

19世紀以來的文學藝術

(1)浪漫主義文學的突出特點是深入挖掘人類的情感世界,通過瑰麗的想像和誇張的手法塑造特點鮮明的人物形象。

(2)現實主義文學(批判現實主義文學)的特點是關注社會問題,剖析社會生活本質,揭露和批判社會的罪惡。

(3)現代主義文學的特點是集中表現自我;表現手法和語言風格與傳統大相徑庭。

(4)德國音樂大師貝多芬,是歐洲古典主義音樂向浪漫主義音樂過渡架起橋梁的偉人。

(5)1895年法國盧米埃爾兄弟放映自製電影成功,標志著電影的誕生。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道路

(1)新中國成立初期,經過國民經濟恢復和發展、「一五」計劃和社會主義改造,1956年年底,初步建立起社會主義的經濟基礎。

(2)全面建設時期,黨和國家進行了許多有益的探索,取得了許多成就。但是「左」傾思想發展,「大躍進"、人民公社化運動嚴重影響了社會經濟的健康發展,給黨和國家造成嚴重損害。

(3)1978年十一屆一中全會後,確定了改革開放的戰略決策,經濟體制改革全面展開,逐漸建立起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對外開放從范圍上不斷擴大,從層次上不斷深化,逐漸形成了全方位、多角度的對外開放格局。

當今世界經濟全球化趨勢

(1)布雷頓森林體系的特點是規定美元與黃金掛鉤,其他會員國的貨幣與美元掛鉤,美元保持固定的匯率。

(2)布雷頓森林體系的形成穩定了世界經濟秩序;促進了國際貿易的發展。加強了美國在國際金融中的特權和支配地位,便利了美國對外經濟擴張和霸權地位的確立。

(3)《關稅及貿易總協定》的宗旨是降低關稅,減少貿易壁壘,在實施互惠和平等的基礎上實現國際貿易自由化。

(4)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世界經濟開始朝區域集團化方向發展,歐盟——一體制化,沒有超越國家權力的機構;北美自由貿易區——半體制化,無協調性組織機構;亞太經合組織——論壇性經濟組織,不具備實際管理職能。

(5)經濟全球化實質上是以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為主導,資本在全球范圍內的新一輪擴張。

(6)經濟全球化對於發展中國家來說是一把雙刃劍,既給我們帶來機遇,也帶來巨大的挑戰,我們要積極參與,趨利避害。

⑨ 高考歷史主考哪些

命題指導思想

2008年江蘇省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歷史科(江蘇卷)的命題將以高中歷史課程標准和高考考試大綱為指導,以考試說明為依據,實現對學科主幹知識、學科能力和思想素養相統一的考核目標,注重考查在唯物史觀指導下運用歷史知識和方法解決問題的能力。

考查內容的選擇,以課程標準的模塊「學習要點」為依據,結合教學實際和學術標准,實現原則性與靈活性的統一。考查內容的呈現,不拘泥於不同版本教科書的具體表述,重視「新材料」、「新情景」的創設與運用,鼓勵考生獨立思考和創造性地解決問題。

符合考試目標,使考試保持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區分度和適當的難度,並在試卷結構和命題方式上體現出穩中求變、穩中出新的原則。

二、考試內容及要求

參照教育部頒發的《普通高中歷史課程標准(實驗)》、《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歷史科)考試大綱》(課程標准實驗版)以及江蘇省《普通高中課程標准教學要求》,結合本省的實際情況確定考試內容與要求。

(一)考核目標與要求

1.獲取和解讀信息

•理解試題提供的圖文材料和考試要求。

•整理材料,最大限度地獲取有效信息。

•對有效信息進行完整、准確、合理的解讀。

2.調動和運用知識

•辨別歷史事物和歷史解釋。

•理解歷史事實,分析歷史結論。

•說明和證明歷史現象和歷史觀點。

3.描述和闡釋事物

•客觀敘述歷史事物。

•准確描述和解釋歷史事物的特徵。

•認識歷史事物的本質和規律,並做出正確闡釋。

4.論證和探討問題

•運用判斷、比較、歸納的方法論證歷史問題。

•使用批判、借鑒、引用的方式評論歷史觀點。

•獨立地對歷史問題和歷史觀點提出不同看法。

(二)考試范圍

考試范圍涉及《普通高中歷史課程標准(實驗)》所規定的必修和選修內容。其中,歷史(Ⅰ)、歷史(Ⅱ)和歷史(Ⅲ)三個必修模塊為必考內容;「歷史上重大改革回眸」、「中外歷史人物評說」、「探索歷史的奧秘」以及「世界文化遺產薈萃」四個選修模塊為選考內容。為減輕考生的復習負擔,「必考內容」與「選考內容」在「考試大綱」以及本省「教學要求」的基礎上進行了適當的調整。

必考內容

古代部分

1.古代中國的政治制度

(1)西周時期的政治制度

分封制、宗法制、西周時期政治制度的特點。

(2)秦中央集權制度的形成

皇帝制度、秦朝的中央機構、郡縣制、中央集權制度的影響。

(3)漢到元政治制度的演變

漢初郡國並行制、唐朝三省六部制、元朝的行省制度、漢到元政治制度的特點。

(4)明清君主專制的加強

明朝廢丞相設內閣、清朝軍機處的設置、君主專制制度的加強對中國社會發展的影響。

2.古代中國的經濟

(1)農業

從刀耕火種到鐵犁牛耕、土地私有制的確立、小農經濟的含義、古代中國農業經濟的基本特點。

(2)手工業

官營手工業;紡織、冶金和制瓷方面手工業生產的主要成就;古代中國手工業發展的特徵。

(3)商業

「市」的形成與發展、主要的商業城市與著名的商幫、古代中國商業發展的特點。

(4)主要經濟政策

重農抑商政策、海禁政策。

3.中國傳統文化主流思想的演變

(1)春秋戰國時期的百家爭鳴

百家爭鳴;孔子、孟子和荀子與儒家思想的形成。

(2)漢代儒學成為正統思想

董仲舒的儒學主張、漢朝儒學成為正統思想。

(3)宋明理學

程朱理學、王陽明的心學。

(4)明清之際的儒學

李贄、黃宗羲、顧炎武和王夫之的思想主張。

4.古代中國的科學技術與文學藝術

(1)科技成就

四大發明及其對世界文明發展的貢獻。

(2)漢字與書畫

漢字的起源和演變、中國書畫。

(3)文學成就

詩經、楚辭、漢賦、唐詩、宋詞、元曲和明清小說的成就;中國古代不同時期的文學特色。

(4)京劇

京劇產生與發展的歷程。

5.古代希臘羅馬的政治制度

(1)古希臘的民主政治

希臘地理環境與城邦制度對希臘文明的影響、伯里克利時代民主政治的主要內容、雅典民主政治對人類文明發展的重要意義。

(2)羅馬法

羅馬法的內容與作用。

(3)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

古希臘智者學派和蘇格拉底關於人的價值的闡述。

⑩ 歷史高考必考知識點有哪些

一、中國古代早期政治制度

(1)分封制又稱封邦建國,同姓親族是分封的主體,通過分封周王確立了天下共主的地位。

(2)通過層層分封,西周形成了貴族統治階級內部的森嚴等級「天子一諸侯一卿大夫一士」。

二、百家爭鳴和漢代儒學

(1)孟子的政治思想主要是繼承了孔子的「仁」,並將其發展為系統的「仁政」思想。孟子的「仁政」貫穿著民本思想。

(2)老子認為世界萬物的本源是「道",強調一切要順應自然,提倡清靜無為、知足寡慾;提出「無為而治」的政治主張。老子哲學思想的精華是其樸素的辯證法思想。

三、中國古代科技和文學藝術

(1)科技:以四大發明為代表的中國古代發明和發現,對周邊國家乃至世界文明的發展進程.都產生過巨大影響。

(2)古代書畫:古代中國書畫一體,其藝術獨具東方神韻,在世界藝術寶庫中佔有重要一席.並對周邊國家產生重大影響。

四、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偉大勝利

(1)五四運動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中國共產黨誕生,使中國革命面貌煥然一新:國共合作促成國民革命高潮到來。

(2)南昌起義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統治的第一槍,是中國共產黨獨立領導武裝斗爭、創建人民軍隊和武裝奪取政權的開始。井岡山革命根據地,是中國共產黨建立的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

五、現代中國的對外關系

(1)建國初期三大外交方針是「另起爐灶」「一邊倒」「打掃干凈屋子再請客」。

(2)「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提出標志著新中國外交政策的成熟,成為解決國與國之間問題的基本准則。

閱讀全文

與高考必考歷史內容是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6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1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3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4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4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2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2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2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5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3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4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004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5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5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6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30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3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