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人文歷史 > 中國7月9有什麼歷史

中國7月9有什麼歷史

發布時間:2022-06-12 10:13:42

『壹』 中國近代歷史事件大全

中國近現代史重要歷史事件時間表

一、第一次鴉片戰爭時期

1.1839年:林則徐在廣州禁煙。6月在虎門海灘銷煙。英國政府決定發動侵略中國戰爭。

2. 1840年:6月,鴉片戰爭爆發,英軍從廣州轉攻廈門,攻陷定海,北犯天津。

3. 1841年:1月,琦善同英國簽訂《穿鼻草約》,道光帝不滿,派奕山到廣州主持軍事,對英作戰。關天培在虎門炮台抗擊英軍,壯烈犧牲。5月,英軍進逼廣州,弈山投降。三元里人民進行抗英斗爭。9月,定海再次陷落,三總兵抗敵犧牲。

4. 1842年:6月,陳化成堅守吳淞口以身報國。鎮江守軍與敵人血戰到底。8月,英艦到達南京江面,清政府被迫簽訂了《中英南京條約》。

5. 1843年:英國強迫清攻府簽訂《中英五口通商章程》和《虎門條約》,作為《南京條約》的附件。洪秀全創立拜上帝教。

6. 1844年:《中美望廈條約》和《中法黃埔條約》簽訂。

7. 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廣西金田村起義,建號太平天國。9月,在永安州城建制封王。

8. 1853年:3月,太平軍佔領南京,改名天京,定為都城。頒布《天朝田畝制度》。4月,發動北伐與西征。

二、第二次鴉片戰爭時期

1.1856年:秋,「天京事變」發生;第二次鴉片戰爭爆發。

2. 1858年:沙俄強迫黑龍江將軍奕山簽訂《愛琿條約》。英法聯軍佔領天津。俄、英、法、美強迫清政府分別簽訂《天津條約》。

3. 1859年:6月,英法公使到北京交換條約文本,蓄意挑釁,炮轟大沽口。中國守軍開炮還擊,擊沉擊毀敵艦十多隻,英海軍司令受重傷。

4. 1860年:英法聯軍攻佔天津、北京。中英、中法、中俄《北京條約》簽訂。

三、洋務運動時期

1.1861年:11月,那拉氏發動政變(史稱「辛酉政變」或「北京政變」)。中外反動勢力勾結起來,共同鎮壓太平天國運動;曾國藩創設安慶軍械所。它是洋務派辦的第一個軍事工業。

2. 1862年:太平天國軍民進行天京保衛戰。

3. 1864年:7月,天京陷落,太平天國失敗。

4. 1872年:李鴻章在上海設立輪船招商局。它是洋務派辦的第一個與民用有關的工業;廣東南海商辦的繼昌隆繅絲廠創立。

5. 1883年:12月,中法戰爭爆發。

6. 1884年:8月下旬,法艦突然襲擊馬尾軍港的福建水師。清政府下詔對法國正式宣戰。10月,劉銘傳的清軍擊退進犯台北的法軍。

7. 1885年:3月,法艦進犯浙江鎮海。劉永福黑旗軍和越南人民配合,在臨洮大敗法軍,收復十多個州縣。馮子材在鎮南關大敗法軍,乘勝追擊,收復諒山等要地。6月,《中法新約》簽訂。

四、維新變法時期

1. 1888年:康有為第一次向光緒帝上書,要求變法。

2. 1894年:朝鮮東學黨起義,日本乘機出兵朝鮮,佔領漢城。7月,日軍突然襲擊在牙山附近的中國運輸船和駐軍,挑起侵略中國的甲午戰爭。左寶貴在平壤戰役犧牲。在黃海戰役中,鄧世昌、林永升等犧牲。日軍侵入遼東半島,東北人民英勇抗敵,保衛國土。孫中山在美國檀香山成立興中會。

3. 1895年:在威海衛戰役中,北洋海軍覆滅。清政府向日本求和,被迫簽訂中日《馬關條約》。徐驤領導的台灣義軍和劉永福配合,抗擊日軍;康有為等「公車上書」,反對同日本議和,請求變法。

4. 1897年:德國強占膠州灣,民族危機嚴重;嚴復譯述的《天演論》在《國聞報》上定期發表。

5. 1898年:6月,光緒帝頒布《定國是詔》任康有為為總理衙門章京。接著又派譚嗣同、楊銳、劉光第、林旭等人參預變法。9月,那拉氏(慈禧太後)發動政變,囚禁光緒帝,殺害譚嗣同、楊銳、劉光第、林旭等六人(即戊戌六君子)。史稱「戊戌政變」。戊戌變法失敗。

五、八國聯軍侵華戰爭時期

1. 1899年:秋,山東平原縣義和團在朱紅燈領導下舉行武裝起義;美國提出侵略中國的「門戶開放」政策。

2. 1900年:夏,在京津地區義和團運動的影響下,其他各地也爆發了義和團運動,全國掀起了反帝反封建斗爭的浪潮。6月,八國聯軍侵略中國。義和團在廊坊、老龍頭車站、紫竹林租界等地抗擊八國聯軍,圍攻北京東交民巷使館和西什庫教堂,在北侖配合清軍阻擊八國聯軍。沙俄出兵侵略我國東北,製造海蘭泡、江東六十四屯慘案。

3. 1901年:9月,《辛丑條約》簽訂。

六、辛亥革命時期

1. 1902年:章炳麟的《駁康有為論革命書》在《蘇報》上發表。

2. 1903年:鄒容著《革命軍》,章炳麟為《革命軍》作序。

3. 1904年:資產階級革命團體華興會、光復會成立。陳天華著《猛回頭》和《警世鍾》。

4. 1905年:中國同盟會在日本東京成立,提出政治綱領,選舉孫中山為總理,創辦了《民報》。

5. 1906年:革命黨在萍鄉、醴陵、瀏陽起義,安源礦工六千人參加斗爭,最終失敗。

6. 1907年:孫中山領導潮州、惠州、欽州、廉州和鎮南關起義,旋敗。徐錫麟在安徽起義,失敗被害。秋瑾准備在浙江響應,被捕慷慨就義。

7. 1911年:4月,孫中山和黃興發動廣州起義,失敗。5月,保路運動爆發。10月10日,武昌起義爆發。革命首先在武漢三鎮取得勝利,成立湖北軍政府,改國號為中華民國。

8. 1912年:元旦,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孫中山在南京就職,宣告中華民國成立。接著成立臨時參議院,不久,頒布參議院制定的《中華民國臨時約法》。2月,清帝退位。孫中山辭職,袁世凱竊取了革命果實,接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宋教仁等准備組織責任內閣,以限制袁世凱的權力:將同盟會改組為國民黨。

9. 1913年:3月,袁世凱派人在上海火車站殺害了宋教仁。7月,爆發「二次革命」。「二次革命」失敗後,袁世凱強迫國會選他為正式大總統,權力進一步擴大。

七、新文化運動時期

1. 1915年:1月,日本提出滅亡中國的《二十一條》。12月,袁世凱當上了中華帝國皇帝,改年:號為「洪憲」。蔡鍔在雲南起義,組織護國軍,討伐袁世凱;陳獨秀創辦《青年雜志》,在創刊號上發表《敬告青年》一文,提出民主和科學的口號,掀起新文化運動。

2. 1916年:袁世凱在絕望中死去。黎元洪繼任總統。總理段祺瑞操縱北京政府實權。

3. 1917年:張勛復辟失敗。段祺瑞下令對德宣戰,宣布不再恢復《臨時約法》和國會。孫中山在廣州發動護法運動。

4. 1918年:魯迅發表《狂人日記》,號召人民起來推翻吃人的舊社會。李大釗發表《庶民的勝利》和《布爾什維主義的勝利》,熱情歌頌十月社會主義革命。

5. 1919年:5月4日,「五四」運動爆發;

八、第一次國共合作時期

1. 1920年:夏,第一個共產主義小組在上海建立;

2. 1921年:7月,中國共產黨成立;

3. 1922年:1月-3月,香港中國海員大罷工,7月,中共「二大」召開;

4. 1923年:2月,京漢鐵路工人舉行「二七」大罷工;

5. 1924年:1月,中國國民黨「一大」召開,革命統一戰線正式形成;

6. 1925年:3月12日,孫中山先生逝世;5月30日,發生「五卅」慘案,「五卅」反帝運動爆發;

7. 1925年6月-1926年10月:香港工人大罷工;

8. 1926年:3月,毛澤東發表《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析》;蔣介石策動「中山艦事件」;5月,蔣介石提出「整理黨務案」;7月,國民革命軍出師北伐;

9. 1926年10月-1927年3月:上海工人三次武裝起義;

10. 1927年:1月,武漢和九江人民收回英租界;3月,毛澤東發表《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4月12日,蔣介石發動反革命政變;7月15日,汪精衛集團叛變革命;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爆發;8月1日,「八一」南昌起義;8月7日,中共中央召開「八七」會議(在漢口);9月,毛澤東領導湘贛邊秋收起義;10月,毛澤東率領工農革命軍到達井岡山地區;12月11日,廣州起義;1928年4月,井岡山會師,成立中國工農紅軍第四軍;

九、抗日戰爭時期

1. 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國主義發動「九·一八」事變;11月,中華蘇維埃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成立;

2. 1932年:1月28日,日本帝國主義發動「一·二八」事變,十九路軍奮起抗戰;3

月,日本操縱的偽「滿洲國」成立;

3. 1934年:10月,工農紅軍第五次反「圍剿」失敗,中央革命根據地主力紅軍開始長征;

4. 1935年:1月,遵義會議召開;2月,東北抗日聯軍建立;10月,中央紅軍勝利到達陝北;12月9日,「一二·九」運動爆發;12月,中共中央瓦窯堡會議,毛澤東發表《論反對日本帝國主義的策略》;

5. 1936年:5月,全國各界救國聯合會成立;10月,全國三大主力紅軍勝利會師,長征勝利結束;12月,西安事變,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初步形成;

6. 1937年:7月7日,「蘆溝橋事變」,抗日戰爭開始;7月15日,中共提出國共合作的抗日宣言;8月13日,日本發動「八·一三」事變;8月,中共洛川會議,頒布《抗日救國十大綱領》;9月,國民黨公布國共合作抗日宣言,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建立;八路軍平型關大捷;10月,八路軍創立第一個抗日根據地——晉察冀根據地;

7. 1938年:春,台兒庄戰役勝利;5月,毛澤東發表《論持久戰》;10月,中共召開六屆六中全會;廣州、武漢失守,抗戰進入相持階段;

8. 1940年:1月,毛澤東發表《新民主主義論》;8-11月,彭德懷指揮八路軍發動百團大戰;

9. 1941年:1月,國民黨發動第二次反共高潮——皖南事變;

10. 1941-1942年:中國共產黨採取「三三制」原則,加強抗日民主政權建設,實行減租減息政策,開展大生產運動和整風運動,進行反「掃盪」斗爭,保衛解放區;

十、國共內戰時期

1. 1945年:4月,中共「七大」召開;8月8日,蘇聯對日宣戰;8月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9月2日,日本正式簽訂投降書;8月28日-10月10日,國共重慶談判,簽訂《雙十協定》;10月中下旬,上黨、邯鄲戰役,粉碎國民黨的局部進攻;12月,昆明學生發動「一二·一」愛國運動;

2. 1946年:1月10日,國共兩黨簽訂停戰協定;政協會議開幕;6月,國民黨發動全面內戰,第三次國內革命戰爭開始;12月,北平學生發動抗議美軍暴行的運動;

3. 1947年:2月28日,台灣人民舉行「二·二八」起義;3月-7月,延安保衛戰,孟良崮戰役,粉碎國民黨的重點進攻;5月,全國學生發動「反飢餓、反內戰、反迫害」的愛國運動;6月30日,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7月,人民解放軍開始全國規模的反攻;9月,中共全國土地會議召開,公布《中國土地法大綱》;10月,《中國人民解放軍宣言》發表;

4. 1948年:9月-11月,遼沈戰役;11月-1949年1月,淮海戰役;12月-1949年1月,平津戰役;

5. 1949年:3月,中共七屆二中全會;4月21日,毛澤東、朱德發而進軍令,解放軍渡江作戰;4月23日,解放南京,國民黨反動統治結束;6月30日,毛澤東發表《論人民民主專政》;9月21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開幕;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民主革命終結和社會主義革命開始;

『貳』 1947年7月至9月解放戰爭形式發生的根本變化是什麼

你好,很高興能幫助你。

1947年7月起,全國解放戰爭由戰略防禦轉入戰略進攻。人民解放軍堅決執行中共中央的戰略進攻方針及其十大軍事原則,將戰爭引向國民黨統治區,在外線大量殲滅國民黨軍,創造新的解放區;同時繼續在內線作戰,殲滅內線敵人,收復失地,從而奠定了革命戰爭在全國勝利的基礎。人民解放軍由戰略防禦轉入戰略進攻,是中國革命戰爭的偉大歷史性轉折。

人民解放軍開始了全國性的戰略進攻,全國解放戰爭的形勢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9月1日,中共中央發出《解放戰爭第二年的戰略方針》,明確指出:「我軍第二年作戰的基本任務是:舉行全國性的反攻,即以主力打到外線去,將戰爭引向國民黨區域,在外線大量殲敵。」與此相配合,國民黨統治區的愛國民主運動也進入了新的階段。

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幫助你,
與君共勉,加油!

『叄』 歷史上7月7日,9月9日,10月IO日,12月12日發生了什麼事

7月7日,是指1937年7月7日,日本全面侵華開始,中國全面抗戰爆發
9月9日,是指1976年9月9日,新中國首位國家元首逝世,中國發展進入新的轉折點。
10月10日,是指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義催生了中華民國。
12月12日,是指1936年12月12日,張學良發動「西安事變」(當時官方稱「雙十二事件」),最終形成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

『肆』 中國近代史上發生在7月,8月,9月的事情。

1894年9月17日 北洋海軍在東海大東溝與日本聯合艦隊決戰 致遠號等5艦英勇戰沉 史稱「黃海大海戰」1900年8月14日 八國聯軍侵佔北京
1921年7月1日-23日 中共一大召開。
1976年7月28日 河北省唐山市發生里氏7.8級地震 造成40餘萬人傷亡。
1927年8月1日 南昌起義
1937年 日本駐豐台駐軍發動侵華戰爭的「七七」事變
1945年8月15日 日本法西斯無條件投降 抗日戰爭取得徹底勝利
1945年9月9日 日本在南京簽署投降書
1976年9月9日 毛主席去世
1931年9月18日 日本關東軍悍然發動侵佔東三省的「九一八」事變
1940年8月20日 八路軍發動「百團大戰」

『伍』 中國歷史在七月至八月這段時間里發生過那些大事

1、1921年7月中國共產黨成立

1921年7月23日,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上海舉行。參加會議的各地代表有,李達、李漢俊、張國燾、劉仁靜、毛澤東、何叔衡、王盡美、鄧恩銘、陳潭秋、董必武、周佛海、陳公博,包惠僧受陳獨秀派遣參加了會議。

他們代表著全國50多名黨員。共產國際代表馬林和尼科爾斯基列席了會議。在會議進行過程中,突然有法租界巡捕闖進了會場,會議被迫中斷。

於是,最後一天的會議,便轉到了浙江嘉興南湖的一艘遊艇上舉行。經過討論,大會通過了中國共產黨的第一個綱領和決議,並選舉產生黨的領導機構,中央局。

2、1997年7月1日香港回歸

1841年,英國強佔香港島後,清政府曾試圖用武力予以收復,道光帝為此下了幾十道諭旨,一些封疆大吏也曾上折具奏,但清政府沒有能力捍衛國家領土完整和主權獨立。北京政府時期,在1919年的巴黎和會和1921年的華盛頓會議上,中國代表曾提出收回租借地的問題。

但終因英國的頑拒和當時軍閥混戰、政局不穩和缺乏實力作外交的後盾而嚴重受挫。 辛亥革命後,孫中山先生在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通過的宣言中,明確提出了廢除帝國主義強加給中國的不平等條約的奮斗目標,其中將取消列強在華租借地放在突出的地位。

以蔣介石為首的國民政府直到太平洋戰爭爆發之前,從來沒有向英國正式提出過歸還九龍租借地。從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到1945年8月日本無條件投降,本來有兩次機會收回香港和九龍租借地。可是,蔣介石政府執行錯誤政策,又兩次坐失收復良機。

香港回歸是「一國兩制」偉大構想和港人治港方針的成功實踐。收復香港的百餘年歷史,再一次向我們證明了落後必挨打、弱國無外交這個顛撲不破的真理,證明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最終實現中華民族幾代人為之奮斗的夙願。

3、1937年7月7日七七事變

發生於1937年7月7日,為中國抗日戰爭全面爆發的起點。日軍在北平西南盧溝橋附近演習時,夜間日本軍隊以有己方士兵失蹤為借口,要求進入宛平縣城調查。遭到中華民國拒絕後,日本軍隊於7月8日凌晨向宛平縣城和盧溝橋發動進攻,中華民國國軍抵抗。

駐守在盧溝橋北面的一個連僅餘4人生還,余者全部壯烈犧牲。七七事變是日本全面侵華開始的標志,是中華民族進行全面抗戰的起點,也象徵第二次世界大戰亞洲區域戰事的起始。

4、1976年7月28日唐山大地震

1976年7月28日,時鍾倒轉回30年前,歷史凝固在凌晨3點42分56秒,那一個黑色的可怕瞬間,在唐山市的地殼下12公里深處,長期集聚在這里的巨大能量聚然爆發,相當於800噸黃色炸葯在城市底下猛烈爆炸,一時間地球顫動地層轟嗚。

一場人類史上堪為最慘烈的地震災難降臨到中國人民的頭上;轉眼間唐山市區變成一片廢墟,242419人喪生(包括天津等受災區),36萬多人受重傷,70萬多人受輕傷,15886戶家庭解體。

7821個妻子失去丈夫,8047個丈夫失去了妻子,3817人成為截癱患者,25061人肢體殘廢,遺留下孤寡老人3675位,孤兒4204人,數十萬和平居民轉眼變成失去家園的難民,全國人民被投入到巨大的悲痛之中

5、1927年8月1日南昌起義

南昌起義是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領導部分國民革命軍在江西省南昌市舉行的武裝起義。1927年4月12日和7月15日蔣介石、汪精衛先後在南京和武漢發動「清共」後,中共中央在漢口召開了臨時政治局常委會議。

決定利用共產黨掌握和影響下的國民革命軍在南昌舉行起義,並指派周恩來為起義領導機關前敵委員會書記。1933年7月11日,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根據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6月30日的建議,決定8月1日為中國工農紅軍成立紀念日。

1949年6月15日,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發布命令,規定以「八一」兩字作為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旗和軍徽的主要標志。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將此紀念日改稱為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節。

『陸』 中國近代歷史大事件日期排列有哪些

1839年 林則徐虎門銷煙
1840年-1842年 鴉片戰爭
1841年5月 廣州三元里人民痛擊英國侵略者
1842年 《中英南京條約》簽訂,鴉片戰爭結束
19世紀40-50年代 中國無產階級產生
1844年 《中美望廈條約》、《中法黃埔條約》簽訂
1851年1月11日 金田起義 太平天國建立
1853年 太平天國定都天京《天朝田畝制度》頒布,發動步伐和西征,捻軍起義,上海小刀會起義
1853年-1876年 雲南彝族人民起義
1855年-1872年 貴州苗族人民起義
1856年 太平天國領導集團內部互相殘殺
1856-1860 第二次鴉片戰爭
1856年 雲南回族人民起義
1957年-1863年 太平軍在長江中下游抗擊中外反動軍隊1858年 清政府分別與英、法、美、俄簽定《天津條約》,《中俄璦琿條約》
1859年 洪仁\向洪秀全進呈《資政新篇》
1860年 清政府分別與英、法、俄簽訂《北京條約》1861年 北京政變
19世紀60-70年代 中國資本主義產生
19世紀60-90年代洋務運動1861年 總理衙門成立
1862年 京師同文館成立,中國第一台蒸氣機製成,陝西、甘肅回族人民起義
1864年 天京陷落,太平天國運動失敗,新疆維吾爾等族人民起義
1868年捻軍起義失敗
1876年《中英煙台條約簽訂》
1881年《中俄伊犁條約簽訂》
1884-1885年 中法戰爭
1885年 《中法新約》、《中日天津條約》簽訂
1894-1895年 甲午中日戰爭
1894年興中會成立
1895年 中日《馬關條約》簽定,中國軍民反抗日本佔領台灣
1896年《中俄密約》簽訂
19世紀90年代 帝國主義國家掀起瓜分中國的狂潮,搶占」租借地」、劃分」勢力范圍」
1898年 戊戌變法1900年 義和團運動高潮
1900年 八國聯軍侵華戰爭
1901年《辛丑條約》簽訂
1905年 中國同盟會成立
1911年 廣州起義,黃花崗起義,保路運動,
1911年10月10日 武昌起義
1912年(民國元年) 中華民國成立,清帝退位,《中華民國臨時約法》頒布,國民黨成立
1913年 二次革命
1915年《新青年》雜志創刊,新文化運動開始
1915年-1916年 護國運動開始
1916年 袁世凱恢復帝制失敗
1917年 張勛復辟失敗
1917年-1918年 護法運動
1919年5月4日 五四愛國運動爆發,中國舊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結束
6月3日 上海工人大罷工
1920年夏 第一個共產主義小組在上海建立
秋 毛澤東在湖南建立社會主義青年團和共產主義小組
1921年7月 中國共產黨成立
1922年1月-3月 香港中國海員大罷工
7月 中共「二大」召開
9月 安源路礦工人大罷工
1923年2月 京漢鐵路工人舉行「二七」大罷工
6月 中共「三大」召開
1924年1月 中國國民黨「一大」召開,革命統一戰線正式形成
1925年3月12日 孫中山先生逝世
5月30日 發生「五卅」慘案,「五卅」反帝運動爆發
1925年6月-
1926年10月 香港工人大罷工
1926年3月 毛澤東發表《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析》
蔣介石策動「中山艦事件」
5月 蔣介石提出「整理黨務案」
7月 國民革命軍出師北伐
1926年10月-
1927年3月 上海工人三次武裝起義
1927年1月 武漢和九江人民收回英租界
3月 毛澤東發表《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
4月12日 蔣介石發動反革命政變
7月15日 汪精衛集團叛變革命
第 二 次 國 內 革 命 戰 爭
8月1日 「八一」南昌起義
8月7日 中共中央召開「八七」會議(在漢口)
9月 毛澤東領導湘贛邊秋收起義
10月 毛澤東率領工農革命軍到達井岡山地區
12月11日 廣州起義
1928年4月 井岡山會師,成立中國工農紅軍第四軍
1929年12月 古田會議召開
1930年3月 中國左翼作家聯盟成立
冬-
1931年秋 中央革命根據地工農紅軍粉碎國民黨三次反革命「圍剿」
1931年9月18日 日本帝國主義發動「九·一八」事變
11月 中華蘇維埃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成立
1932年1月28日 日本帝國主義發動「一·二八」事變,十九路軍奮起抗戰
3月 日本操縱的偽「滿洲國」成立
1933年春 工農紅軍粉碎國民黨第四次反革命「圍剿」
1934年10月 工農紅軍第五次反「圍剿」失敗,中央革命根據地主力紅軍開始長征
1935年1月 遵義會議召開
2月 東北抗日聯軍建立
10月 中央紅軍勝利到達陝北
12月9日 「一二·九」運動爆發
12月 中共中央瓦窯堡會議,毛澤東發表《論反對日本帝國主義的策略》
1936年5月 全國各界救國聯合會成立
10月 全國三大主力紅軍勝利會師,長征勝利結束
12月 西安事變,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初步形成
抗 日 戰 爭
1937年7月7日 「蘆溝橋事變」,抗日戰爭開始
7月15日 中共提出國共合作的抗日宣言
8月13日 日本發動「八·一三」事變
8月 中共洛川會議,頒布《抗日救國十大綱領》
9月 國民黨公布國共合作抗日宣言,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建立
八路軍平型關大捷
10月 八路軍創立第一個抗日根據地——晉察冀根據地
1938年春 台兒庄戰役勝利
5月 毛澤東發表《論持久戰》
10月 中共召開六屆六中全會
廣州、武漢失守,抗戰進入相持階段
1939年底 中共打退國民黨第一次反共高潮
1940年1月 毛澤東發表《新民主主義論》
8-11月 彭德懷指揮八路軍發動百團大戰
1941年1月 國民黨發動第二次反共高潮——皖南事變
-1942年 中國共產黨採取「三三制」原則,加強抗日民主政權建設,實行減租減息政策,開展大生產運動和整風運動,進行反「掃盪」斗爭,保衛解放區
1943年6月-7月 國民黨第三次反共高潮被制止
1944年9月 林伯渠代表共產黨提出廢除國民黨一黨專政,組織民主聯合政府的主張
1945年4月 中共「七大」召開
8月8日 蘇聯對日宣戰
8月15日 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
9月2日 日本正式簽訂投降書
第 三 次 國 內 革 命 戰 爭
8月28日-
10月10日 國共重慶談判,簽訂《雙十協定》
10月中下旬 上黨、邯鄲戰役,粉碎國民黨的局部進攻
12月 昆明學生發動「一二·一」愛國運動
1946年1月10日 國共兩黨簽訂停戰協定
政協會議開幕
6月 國民黨發動全面內戰,第三次國內革命戰爭開始
12月 北平學生發動抗議美軍暴行的運動
1947年2月28日 台灣人民舉行「二·二八」起義
3月-7月 延安保衛戰,孟良崮戰役,粉碎國民黨的重點進攻
5月 全國學生發動「反飢餓、反內戰、反迫害」的愛國運動
6月30日 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
7月 人民解放軍開始全國規模的反攻
9月 中共全國土地會議召開,公布《中國土地法大綱》
10月 《中國億解放軍宣言》發表
中共宣布新民主主義革命的三大經濟綱領
1948年9月-11月 遼沈戰役
11月-
1949年1月 淮海戰役
12月-
1949年1月 平津戰役
1949年3月 中共七屆二中全會
4月21日 毛澤東、朱德發而進軍令,解放軍渡江作戰
4月23日 解放南京,國民黨反動統治結束
6月30日 毛澤東發表《論人民民主專政》
9月21日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開幕
10月1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民主革命終結和社會主義革命開始

『柒』 中國近代史的歷史事件表,精確到年月日,詳細點的,謝謝啦

1839年6月3日 虎門硝煙 林則徐 道光帝
1840年6月 英國發動鴉片戰爭
1842年8月 中英 《南京條約》
1851年 金田起義 洪秀全
1852年 永安建制
1853年 建都天京 頒布 《天朝田畝制度》
1856年 天京變亂 英法發動第二次鴉片戰爭
1858年 中俄 《璦琿條約》 中英法 《天津條約》
1860年 英法聯軍攻佔天津 中英法俄 《北京條約》
1861年 1月 清政府設立總理衙門
11月 那拉氏(慈禧)發動政變鎮壓太平田國運動
曾國藩創立 安慶內軍械所 洋務運動開始
1864年 天京陷落 太平天國運動失敗
1866年 左宗棠設立 福州船政局
1871年 沙俄派兵強佔新疆
1875年 左宗棠被任命為欽差大臣負責收復新疆
1878年 春 左宗棠收復新疆
1883年 中法戰爭爆發
1885年6月 《中法新約》
1888年 康有為第一次向光緒帝上書
1894年 朝鮮東學黨起義
7月 豐島戰役、日本不宣而戰 甲午戰爭爆發
9月 平壤戰役
黃海大戰
遼東戰役
11月 興中會成立(美 檀香山)
1895年 1~2月 威海衛戰役
4月 中日《馬關條約》
康有為 公車上書
1897年 德國強占膠州灣
1898年 6月11日 光緒帝頒布《定國是詔》戊戌變法開始
9月21日 那拉氏發動政變
9月28日 殺害「戊戌六君子」
1900年 6月 八國聯軍侵華戰爭
8月 攻佔北京
1901年 9月 《辛丑條約》
1905年 中國同盟會成立
1911年 4月 廣州黃花崗起義
5月 四川保路運動
10月10日 武昌起義
1912年 元旦 孫中山在南京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
1912年2月12日 清帝溥儀退位 中華民國成立
1914年 7月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
1915年 日本提出對華 二十一條
1918年 一戰結束
1919年5月4日 五四愛國運動
1921年 7月23日 中共一大
1922年 7月 中共二大
1923年10月 中共三大 決定與國民黨合作
1924年1月 國民黨一大 廣州國民政府成立 第一次國共合作開始
1926年 國民革民軍出師北伐
1927年 4月12日 四一二上海反革命政變
8月1日 八一南昌起義
8月7日 八七會議
10月 建立井岡山革命根據地
1928年 6月4日 皇姑屯炸車案
1931年 9月18日 九一八柳條湖事變 日本開始長達14年的侵華戰爭
冬 江西瑞金 中華蘇維埃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
1932年 1月28日 上海 「一二八」事變
3月 日本扶植廢清帝溥儀 建立偽滿洲國
1935年 1月 遵義會議
8月1日 八一宣言 10月22日 陝北會師
10月22日 ~12月 華北事變
1936年 10月 會寧會師 長征勝利結束
12月12日 西安雙十二事變
1937年 7月7日 七七盧溝橋事變
8月13日 八一三事變
1938年初 台兒庄戰役
1940年8月—1941年11月 百團大戰
1945年4月—6月 中共七大(延安)
1945年5月 德國法西斯戰敗投降
1945年8月15日 日本投降
1945年9月2日 日本簽字投降
1945年 8月 重慶談判
10月10日 政協會議 雙十協議
1946年 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拉開戰略反攻的序幕
1948年~1949年 戰略決戰 三大戰役
1949年 4月21日~23日 渡江戰役 解放南京
1949年9月 新政協會議在北平召開

『捌』 在中國 七月發生過什麼重大歷史事件要有具體時間

1997年7月1日香港回歸。這里的中國國旗和香港港旗在香港特別行政區徐徐升起。

『玖』 歷史上7月9日有哪些大人物出生的

1924年7月9日 (農歷六月初八),畫壇泰斗黃永玉出生。
1847年——黃飛鴻,中國武術家。(1924年逝世)
1858年——法蘭茲·鮑亞士誕生,美國人類學家。
1888年——王雲五(1888—1979),現代出版家、商務印書館總經理。
1894年——彼得·卡皮查,蘇聯物理學家。
1911年——約翰·阿奇博爾德·惠勒(1911—2008),美國著名的物理學家、物理學思想家和物理學教育家。
1916年——英國前首相愛德華·希思出生。
1933年——奧利佛·薩克斯,英國倫敦腦神經學家。
1950年——維克多·費奧多羅維奇·亞努科維奇,烏克蘭總統。
1956年——哈洛德·克盧瑟,奧地利著名配樂師。
1956年——美國影星湯姆·漢克斯出生。
1958年——郭華強,1980年代香港自由搏擊的拳手。
1960年——程廣生,香港魔術師。
1964年——林隆璇,中國台灣著名作曲家、歌手、製片人。
1965年——高河弓,日本漫畫家。
1966年——麥子傑,中國大陸男歌手。
1968年——保羅·迪卡尼奧,前義大利足球運動員。
1969年——雷頌德,香港作曲家。
1970年——津田雅美,日本漫畫家。
1974年——草彅剛,日本頂級偶像團體smap成員。
1976年——何晟銘,內地男演員。
1978年——趙鴻飛,內地男演員。
1979年——官恩娜,香港女歌手、模特兒。
1979年——曹格,馬來西亞華人歌手。
1980年——李威,台灣演員。
1981年——帕莉亞,泰國運動員,模特兒和演員。
1981年——李天秀,韓國足球運動員。
1982年——張天其,內地男演員。
1982年——陸琳,內地女演員。
1983年——鍾欣愉,台灣女演員、曾愛媚,香港藝人。
1984年——國立幸,日本聲優、演員。
1984年——滴草由實,日本歌手,名偵探柯南片尾曲時常選用。
1985年——梁雨恩,香港女歌手、主持。
1986年——肖雨雨,內地女演員;持月玲依,日本聲優。
1987年——古川雄大,日本男演員和歌手。
1988年——白客,內地男演員、配音員。
1989年——安野希世乃,日本聲優
1990年——拉斐爾·達·席爾瓦和法比奧·達·席爾瓦兄弟,巴西足球運動員。
1990年——李思辰,中國企業家。
1992年——李錦裕,企業家。
希望對你有幫助

『拾』 歷史上的7月與8月發生的重大事件~

7.1

香港在1997年7月1日回歸
7.2
1964年——美國總統約翰遜簽署民權法案
7.3
1993年7月3日河南發現恐龍蛋化石群
7.4
1979年7月4日,SONY向全世界推出了第一款隨身聽:WalkMan。
7.5
1687年——艾薩克·牛頓發表《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提出萬有引力定律
7.6
1854年——美國共和黨成立
7.7
1928年7月7日南京國民政府宣告廢除中外不平等條約
7.8
1889年——美國道·瓊斯公司創辦的《華爾街日報》首日發行。
7.9
1910年——有關耶路撒冷陷落的古代記錄被發現
7.10
1796年——德國數學家高斯在他的日記中記錄下新發現:任何自然數是最多三個三角形數的和。
7.11
1405年——明朝航海家鄭和開始了他的第一次下西洋的航行。
7.12
1900年——敦煌莫高窟發現藏經洞
7.13
1900年——八國聯軍攻陷天津。
7.14
1913年——世界最早的選美比賽舉行
7.15
1907年——鑒湖女俠秋瑾就義
7.16
1940年——希特勒發布「海獅計劃」不列顛空戰開始
7.17
前180年——劉邦之子代王劉恆至長安,即天子位,是為漢文帝
7.18
1898年——法籍波蘭女科學家居里夫人和她的丈夫,法國科學家皮埃爾·居里宣布發現了新的放射性元素-釙
7.19
1863年—— 倫敦建成世界第一條地鐵
7.20
1973年——世界著名武術搏擊家、截拳道創始人李小龍逝世
7.21
1928年——全國反日大會在上海召開
7.22
1862年——林肯總統向內閣宣讀一項總統命令《解放黑奴宣言》的初稿。該命令將宣布解放南部所有的奴隸。
7.23
1995年——發現世紀末彗星海爾-波普彗星
7.24
1977年——在四川省永寧縣發現了一具比較完整的肉食恐龍化石
7.25
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爆發
7.26
1978年——第一個試管嬰兒在倫敦誕生
7.27
1958年——美國著名志願航空隊「飛虎隊」的總指揮陳納德將軍逝世
7.28
1914年——奧匈帝國向塞爾維亞開戰,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
7.29
1836年——位於法國巴黎的凱旋門建成
7.30
1905年——孫中山發起同盟會
7.31
1958年——赫魯曉夫秘密訪華

8.1
1927年——南昌起義
8.2
1923年——浙江發起和平運動
8.3
1965年——我國首次人工合成了牛胰島素結晶
8.4
1789年——法國廢除封建制
8.5
1921年——第一輛無人駕駛、由無線電操縱的汽車在美國試驗成功
8.6
1945年——美國在日本廣島投擲了一顆原子彈
8.7
1743年——俄國和瑞典的代表在芬蘭圖爾庫簽訂奧布和約
8.8
1974年——美國總統尼克松因「水門事件」被迫宣布將於次日辭職
8.9
1173年——義大利著名的比薩斜塔破土動工
8.10
1519年——麥哲倫的船隊從西班牙塞維利亞出發,沿瓜達爾基維爾河駛向大西洋。同年9月20日,船隊從大西洋畔的桑盧卡爾港啟航,開始環球航行
8.11
1872年——清朝政府首次派遣留學生出洋
8.12
1978年——中日和平友好條約簽訂
8.13
1937年——「八-一三」事變
8.14
1901年——由萊特兄弟設計、魏斯科夫製作,裝有發動機的飛機首次試飛
8.15
1878年——我國第一套郵票發行——大龍郵票
8.16
1900年——八國聯軍攻陷北京
8.17
1978年——三名美國人駕駛氣球首次完成橫渡大西洋的飛行。
8.18
1942年——日本反戰同盟華北聯合會成立
8.19
2000年——中國面積最大、海拔最高的自然保護區——三江源自然保護區
8.20
1958年——第一袋方便麵「雞汁面」問世
8.21
1937年——中蘇簽訂《互不侵犯條約》
8.22
1609年—— 義大利科學家伽利略展出了人類歷史上第一架按照科學原理製造的望遠鏡
8.23
1839年——英國佔領中國香港
8.24
1995年——微軟公司正式發行Windows 95操作系統
8.25
1883年——印度尼西亞喀拉喀托火山爆發,引起的海嘯,使三萬六千人死亡
8.26
1728年——原籍丹麥的俄國探險家維他斯•白令率領探險隊發現了在亞洲和北美洲之間的海峽。後為紀念他將這一海峽命名為「白令海峽」
8.27
1910年——愛迪生發明有聲電影
8.28
1992年——我國首次拍賣破產合資企業
8.29
1929年——美國飛艇創造環球航行新紀錄
8.30
1929年—— 中國共產黨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中國農民革命運動的先導者彭湃英勇就義
8.31
1997年——黛安娜王妃因車禍喪生

閱讀全文

與中國7月9有什麼歷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6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1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3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4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4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2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2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2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5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3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4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004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5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5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6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30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3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