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少數名族幹部怎樣學新疆六史
大力宣講「以現代文化為引領」,大力宣講「愛國、感恩、勤勞、互助、開放、進取」的「新疆精神」,對新疆跨越式發展和長治久安有著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它是新疆精神之魂。
其一,「六史」教育是全疆公民的需要。「六史」教育有利於全區公民思考當前的現實,著眼於今天的生活。時下的新疆,處於經濟大開發、大發展的重要階段,最迫切需要的不僅僅是項目和資金,更需要一種能調動各族群眾、援疆人員全身心投入邊疆建設的精神動力,即「新疆精神」。而「六史」教育真正意義在於「新疆精神」暨12字精神教育。隨著新疆開發建設的推進,讓全疆人民重溫黨領導人民的奮斗史、創業史、改革開放史和新疆歷史、民族發展史、宗教演變史,是當務之急的教育,也是「熱愛偉大祖國建設美好家園」主題教育活動的重中之重。愛國愛疆是每一個人公民的神聖義務,也是義不容辭的責任和最起碼的品德,在和平的今天,作為新疆的一份子,不僅不能忘記新疆的歷史,更要把對祖國的熱愛,對新疆的熱愛,化作對家鄉、對工作的熱愛,化作對祖國、邊疆、社會和平的貢獻,在平凡的崗位上奮發圖強,努力拚搏,為建設美好新疆盡心盡力,身體力行。「六史」教育就是讓全區各族幹部群眾和關心、支持新疆發展的各界人士共同參與,把愛國愛疆熱情化為加快新疆發展的強大動力。
其二,「六史」教育是新疆發展的時代要求。英國哲學家培根說過「歷史使人明智」。歷史的經驗是前人付出巨大的代價才總結出來的。歷史經驗包蘊著發人深思的哲理,讓全區公民了解歷史,懷著崇敬的心情,聆聽一段段動人心魄的英勇事跡,回顧一次次生死悠關的歷史瞬間,重溫中國共產黨領導新疆人民艱苦卓絕的斗爭經歷和從勝利走向勝利的光輝歷程,能更深刻地了解現實,理智地面對將來。教育全疆正確理解個人與他人、個人與民族、個人與國家、個人與新疆當前大建設的關系,只有自覺地追溯歷史,了解歷史,才能感受歷史啟迪現實的無窮魅力。惟有從歷史的經驗與哲理中,才會感知歷史智慧的現實意義。此時進行「六史」教育,讓全疆唱響共產黨好、社會主義好、改革開放好、偉大祖國好、各族人民好的主旋律,集聚全區各族幹部群眾的智慧和力量,把全疆幹部群眾的愛國愛疆熱情轉化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堅定信心,內化為推進「兩大歷史任務」的強大精神動力,這是時代的要求。
「六史「教育,新疆精神之魂。筆者相信:通過「六史「教育,全區幹部群眾精神面貌必將煥然一新,掀起新一輪大建設、大開發、大開放、大發展的高潮。
② 結合歷史政治和國際形勢綜合論述做好新疆地區民族工作的重要性
1有利於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各民族共同繁榮
2有利於鞏固和發展和諧、互助、平等、團結的新型民族關系
3有利於促進經濟發展,社會進步
4有利於共富目標的實現
5有利於和諧社會的建設和堅持科學發展觀的戰略
③ 結合實際談談全國援疆,作為新疆人我們應該怎樣做
~
新疆各族人民期盼已久的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已於5月中旬勝利召開,國家出台了一系列實現新疆跨越式發展和長治久安的重大決策部署;19個省市代表團高規格來疆考察調研,新一輪援疆春潮拍岸、大幕開啟。 新疆迎來了大建設大開放大發展的歷史性機遇。作為一個新疆人,我們應該做點什麼?
一是立足本職,積極投入到大開放大發展的建設中。不管你是公務員還是國家職工,是個體經營者還是老百姓,你都要珍惜這樣的發展機遇。要為你是新疆人而感到自豪,不是每一個省份和地區都有這樣的發展機遇,國家出台一系列的惠疆政策,是前所未有的,國家對新疆的重視,對新疆人民的期盼也是前所為有的。我們要抓住這樣的機遇,迎難而上,為新疆的大建設作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二是積極投入到「熱愛偉大祖國,建設美好家園」的社會實踐中去。新疆的大建設要有一個穩定和諧的環境。這個穩定和諧的環境靠誰來營造,靠政府,靠公安,靠某一個部門或領導都是不可能實現的,要靠老百姓,靠每一個新疆人。新疆是一個多民族聚集的地方,維護民族團結是新疆社會穩定的基石。只有各各民族團結一心,共同維護我們生活的家園,才能有新疆的大開放大建設。
三是從自身做起,從點滴做起,做一個公平正義,無私奉獻,有道德、有責任的新疆人。「國家興亡,匹夫有責」,同樣,新疆崛起,人人有責。只要人人有了這份責任,再大的困難也可以克服,再湍急的河流也可以過去,新疆的美好明天就會到來。
如何「走好人才興疆之路」
「興」與「強」
佔領人才高地,重視人才作用,成為全國性議題。經濟發達、開放的沿海省份,提「走人才強省之路」。新疆起點定為「科學跨越、後發趕超」,區情是「地處邊遠、條件艱苦、發展滯後」。宜提「堅定不移走人才興區之路」,興則強,不興則弱。
C「育」與「引」
「育」為自育,「引」為外引。「培養是人才開發的有效途徑」,「不求所有、但求所用」。育人留人,是戰略所思;引人用人,是戰術所為。長遠戰略與近期戰術並用,構成人才興區整體部署。
「留」與「用」
「求之則愈出,置之則愈匱」。渴求人才,呼喚人才,以用為本。人才不用,「親生兒子」也會「離家出走」;「人盡其才」,上門女婿也會「安營紮寨」。用人則用其長,避其短,應寬容失誤與失敗。
「專」與「雜」
古人集三千食客,不乏怪才、偏才。人才興區規范,「專」「雜」結合,才能相得益彰。「雜」在滿足各行各業實用型人才,「專」在實施科研、科技興區專業型人才。無專則無法單兵突擊攻堅,無雜則難以開拓廣闊天地。
「靜」與「動」
人才無相對靜止,就不能穩定人才;人才無絕對運動,就可能一潭死水。感情、事業、待遇留人,才能長久留人。促進人才適度、合理流動,流水則不腐,其度在減少人才不必要流失。
新疆實現跨越式發展,我們應當做的「三要三不要」
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的召開,讓新疆人備感振奮,中央為新疆制定的到2015年人均地區生產總值達到全國平均水平的工作目標讓新疆人感覺經濟發展的腳步跟上了全國的隊伍。但是,面臨如此空前的歷史機遇,新疆人在興奮之餘,應當進行冷思考,尤其要明確:新疆實現跨越式發展,我們應當做的「三要三不要」。
一要樹立緊迫感、自信心,不要畏手縮腳遲疑不前。中央制定的經濟目標,距離現在也僅僅是三五年的時間,可以說是真正地時間緊,任務重,我們盡快地行動起來,投入到各項建設事業中。我們應當看到,新疆盡管經濟發展的底子薄,在人才、技術等方面還存在瓶頸,但是我們更應當看到,此次中央舉全國之力,投入資金,充分調動19個省市支援新疆經濟建設,在此政策、智力、經驗的依託上,新疆憑借自身的煤電、天然氣、石油等資源優勢,定會如期實現中央制定的各項目標,新疆必定會實現跨越式發展。
二要打破常規敢於創新,不要因循守舊固步自封。所謂的跨越式發展,就是要突破常規,這不僅是指發展速度而言,更主要的是針對於發展思路。常言說腦袋決定腳步,先有了想法才會有行動。首先要打破自身固有的陳舊思維,敢於突破常規套路,思考謀取快速實現目標的捷徑,其次要放遠眼光,善於學習兄弟省市、國內國際的先進經驗,創新發展思路,建立科學高效的發展模式。從目前來看,新疆經濟發展水平還落後於全國多數省市,經濟發展所需的人才、技術要素更顯欠缺,但是,我們也不必過於誇大困難,應當看到,中央已經為新疆跨越式發展創造了條件,19個省市已經伸出了支援的臂膀,新疆人不能再因循守舊、固步自封,內力與外力形成的合力,將會強勁地推動新疆經濟跨越式發展。
三要務實求穩尊重客觀實際不要盲目動手求快求成。面對歷史空前的機遇,不排除一些人意氣風發,躊躇滿志,盲目樂觀之餘制定一些不切實際的工作措施。在肯定他們的激情和干勁的同時,我們更應該時刻提醒自己,做任何事都要著眼於客觀實際,做事要腳踏實地,務實求穩,扎扎實實走好每一步。否則,只有盲目樂觀的空想,而沒有能付諸實際並取得成效的實際效用,那隻能是紙上談兵、望梅止渴,這樣的空想真的是禍國殃民,勞民傷財。尤其在新疆經濟謀求跨越式發展的時期,我們更應當立足新疆經濟、自然、人力等客觀實際條件,穩扎穩打地走好每一步。
張書記吹響新疆跨越式發展人才的「集結號」
要問二十一世紀什麼最貴,人才!因為人才是一切建設中的生力軍,是事關事業興衰成敗的關鍵。古時候有「周公三吐哺」、「劉備三顧茅廬」、「曹操『唯才是舉』」等求才若渴的事例,今天張書記進疆,吹響新疆發展人才的「集結號」,昭示了張書記大展宏圖的決心,要想實現新疆跨越式經濟大發展,人才是第一位的,有了人才,才能談建設,談發展。國以才立,政以才治,業以才興。如果修長城,人才就是基石;如果建大廈,人才就是棟梁;如果建設新疆,人才就是成功的保證。
首先「多措並舉『育』人才」。在新疆高考的前夕,張書記親自部署高考相關工作,並寄語考生:輕松備考,考出水平。因為他深知只有抓好教育,通過高考選拔培養大學生,以此提高公民素質,才能實現新疆跨越式發展、長治久安和增強長遠競爭力。在「六·一」節時,給烏魯木齊市小學生回信,鼓勵小學生努力學習,建美好新疆。這些平凡的話語和行為,雖然樸素平實,卻道出了張書記深詣教育人才與培養人才這個深刻的道理。
其次「海納百川『引』人才」。這是張書記後發趕超實現新疆大發展的又一廣納人才的舉措。只有廣開才路,用優厚的用人條件四下納賢,為新疆集結人才,將外地高層次人才吸引進疆,才能打好建設新疆先進技術上的硬仗,建設好新疆。
其三「不拘一格『用』人才」,更是張書記留住人才,用好人才的又一舉措。樹立什麼樣的人才理念、用什麼樣的人、怎麼樣用人,這對一個領導者來說,不但是一門藝術。也是一種魄力。不拘一格「用」人才,「以用為本、唯才是舉、用才無類」,只有這樣寬厚的用人標准,才能充分發揮人盡其才,物盡其用的作用。
其四「營造環境『勵』人才」。常言道「鳥擇良木而棲」,有了梧桐樹,就能引來金鳳凰。在「勵」人才的集結號行動中,在待遇上優惠,在人格上尊重,在情感上關懷人才,一定能吸引大量的有志之士,進疆發光發熱建設美好新疆。
張書記吹響新疆跨越式發展人才的「集結號」,用遠見的卓識育人;用寬宏的心懷納人,用博大胸懷容人,用優厚的條件引人,有了這樣好的用人環境,新疆實現跨越式大發展的宏偉大業還遠嗎?
新疆發展離不開各金融機構的支持
不管搞什麼建設,經濟是基礎,有了充足的資本,方能談建設。新疆的大開發,更離不開雄厚的資金為基礎。日前,國內39家各大銀行金融機構的負責人齊聚新疆,共商如何為實現新疆跨越式發展提供更加強有力的金融支持。這是一次為新疆開發建設輸油打氣的大會;這是一次為發展新疆提供騰飛動力的盛會。當前是新疆實現跨越式大發展,經濟大騰飛、長治久安的戰略決策發展的重要基礎時期。要想實現新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率先實現跨越式發展和長治久安,率先實現新型工業化、農牧業現代化和新型城鎮化的基本現代化的目標,必須加大經濟投入,加快經濟建設的步伐。因此,經濟建設資金的籌措和解決,基本經濟的開發和建設,將成為新疆跨越式大發展目標能否實現至關重要的大事。
④ 學習新疆歷史,談談如何加強民族團結,維護社會和諧穩定
作為少數民族聚居區,固原市始終堅持抓好民族團結,堅持發展第一要務,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圍繞「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的主題,制定落實了一系列民族優惠政策,民族團結進步事業取得了巨大成就。民族團結深入人心,民族關系和諧融洽,社會各項事業全面快速發展,促進了各民族共同繁榮發展。 <strong>一、維護民族團結的重大意義<br></strong><br> 民族團結是關系國家命運的重大問題,是事關全局的大事,是黨的民族政策的重要內容。維護民族團結對於維護國家統一,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正確貫徹黨的民族政策,發展民族團結進步事業,加快民族地區經濟發展,維護社會和諧穩定,抵禦境外敵對勢力滲透,加強精神文明建設,維護各民族共同利益,促進各民族繁榮進步,凝聚社會各界力量,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新時期,維護民族團結成為考驗黨執政興國、駕馭復雜國際國內環境的重要課題,是檢驗各級領導幹部處理涉及民族問題突發事件、維護穩定的能力和水平的試金石。 <strong>二、妥善處理影響民族團結穩定的重大問題<br><br> </strong>隨著改革發展的不斷深入,各民族之間、地區之間、行業之間和個人之間的聯系交流范圍不斷延伸,同時,因風俗習慣、經濟利益等原因引起的摩擦、誤會也時有發生。對於這種人民內部之間的矛盾,應當採取說服教育、民主協商、積極疏導的方法加以解決。固原市宗教問題和民族問題有時交織在一起,如果宗教問題處理不當或不慎,也會影響民族關系。處理涉及民族問題時,必須慎重從事,堅持馬克思主義民族觀,從有利於維護民族團結的原則出發,是什麼問題就解決什麼問題,不要輕率地扯到民族關繫上。對於民族間發生的糾紛,要冷靜分析,耐心疏導,及時處置。屬於違反黨紀政紀的,應給予紀律處分;屬於刑事犯罪或民事糾紛的,不論出身哪個民族,都要依法處置;對於個別蓄意破壞民族團結、危害國家安全的觸犯刑律的應當依法處理。堅決不說不利於民族團結的話,不做不利於民族團結的事,不幹傷害民族感情的事。尊重各民族的風俗習慣,堅決反對任何民族歧視,反對大民族主義和地方民族主義。對於打著狹隘的民族主義旗號,挑起民族矛盾,製造民族分裂或披著宗教外衣,煽動民族分裂的,要及時掌握情況,堅決果斷加以處置,依法予以懲處。 歷史一再證明,團結就興旺,就繁榮;分裂就動亂,就衰敗。這是各民族發展進步的一條客觀規律,也是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強烈願望。國際上因民族問題處理不當而引發國家分裂、民族紛爭、社會動盪的事,要引起我們高度重視和警惕。我們必須清醒認識民族問題的復雜性和嚴重性,高度重視民族問題,妥善處置民族問題。 <strong>三、高度重視民族團結,採取切實有效措施維護民族團結<br><br> </strong>(一)切實加強組織領導,為民族團結進步提供組織保證。越是落後的民族地區,越要重視民族團結。因為我們經不起折騰,別的地區都在搞發展,如果因為民族不團結,兄弟之間還在吵吵嚷嚷,影響了穩定,我們哪有精力搞發展?固原作為經濟落後的少數民族地區,加強民族團結進步,維護社會和諧穩定顯得尤為重要。市委、政府歷屆領導班子始終把民族團結進步作為維護全市各族人民的最高利益來抓,作為全市的重點工作來抓,把民族工作擺上重要日程,納入總體工作規劃。建立民族問題排查調處機制,定期分析民族工作的新情況、新問題,不斷增強正確處理民族問題的能力,把影響民族團結和社會穩定的問題解決在基層、解決在當地、解決在萌芽狀態。認真貫徹落實黨的民族政策,不斷提高處理民族問題和做好民族工作的能力。把民族工作納入全市重點目標考核之中,納入領導幹部崗位責任制,形成黨委牽頭、政府推動、部門落實、全社會齊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二)堅持發展第一要務,為民族團結進步提供物質基礎。發展問題是處理和解決民族問題的物質基礎,越是經濟落後的少數民族地區,越要重視發展問題。經濟發展是民族團結進步的物質基礎,是實現民族平等的重要保證。近年來,固原市認真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把加快經濟社會發展作為促進民族團結、實現共同進步的根本措施。優勢特色農業加快發展,新農村建設扎實推進,工業經濟活力增強,第三產業快速發展,重點項目順利實施,解決民生問題取得突破,城鄉面貌明顯改觀,社會各項事業全面進步,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為實現各民族團結進步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基礎。 (三)落實民族優惠政策,為促進共同繁榮發展提供政策支持。始終堅持把維護各族群眾的切實利益當做落實黨的民族政策、促進民族團結首要任務。認真落實中央、自治區一系列特殊的、優惠的政策措施,加大財政轉移力度;對民族教育項目堅持重點扶持,優先傾斜。加強少數民族後備領導幹部隊伍建設,對縣處級預備幹部和後備幹部在推薦時比例上做到了明確規定。在選拔領導幹部時,堅持在同等條件下選拔少數民族幹部,對特別優秀的少數民族幹部破格提拔,在公開選拔和競爭上崗中拿出部分職位定向選擇少數民族幹部隊伍,在招考國家公務員時,採取對少數民族招考人員加分等優惠政策,選拔和招考了一批少數民族幹部。 (四)加強宣傳教育,扎實推進民族團結進鄉村創建活動。積極開展「民族團結進步模範村」創建活動,全市舉辦了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和黨的民族政策專題學習班,在全社會進行了廣泛的民族政策、民族理論、民族知識宣傳教育活動,推動民族工作向基層延伸,向縱深發展,使「三個離不開」的思想深入人心,營造了濃厚的民族團結氛圍。認真接待少數民族群眾上訪,妥善解決少數民族群眾反映的問題。 四、經濟社會全面發展,民族團結進步事業成效顯著<br><br> (一)民族經濟發展步伐加快。 <br> (二)文教體衛事業蓬勃發展。 <br> (三)少數民族風俗習慣得到切實尊重。 <br> (四)少數民族幹部隊伍發展迅速。 <br> (五)民族團結進步事業顯著加強。 </td></tr></tbody></t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