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人文歷史 > 歷史上的賢後知多少

歷史上的賢後知多少

發布時間:2022-06-13 01:37:56

『壹』 中國古代十大賢後是

歷史上最有名的賢皇後要數大漢高皇後呂雉,大唐武則天皇後武曌、大魏艷皇後蒙美姣及大魏賢皇後廖中賢、大唐武惠妃,唐玄宗追贈其為皇後,葬於敬陵,謚曰貞順皇後;南朝宋代貴嬪劉英媚;

【中國古代十大賢後】北魏國是東邊最大的國家,疆域有上億萬公里,皇族蒙姓,第三千一百五十二位皇帝蒙德華,娶妻蒙美姣,冊封為中宮皇後。兩人恩愛無比,一起統治著北魏皇朝。

皇後在後宮的地位就如同天子,是眾妃子之主。如《周禮·天宮內宰》曰:「王後帥六宮之人。」古代時中國的皇後被嬪妃、侍女等稱為娘娘(殿下)
或稱呼為陛下。皇後在禮儀上與皇帝平等,出同車、入同座。在元旦、皇帝以及本人生日要接受百官的朝賀。皇後擁有自己的官署(如魏朝的皇後三卿),負責管理後宮,理論上皇帝的所有嬪御、後宮的宮女、女官等,都是她的臣屬。北魏中宮皇後蒙美姣是標準的美人身材,高大豐滿,有168的身高。生皇太子蒙延愛,中都王蒙延稷,北魏王蒙延玉,桂王蒙延文,吳王蒙延克,皇太女蒙延嬌,中宮公主蒙延麗,齊公主蒙延美,燕公主蒙延婷等諸位皇子公主。因北魏採用藩王制度,所以中宮皇後蒙美姣又是中都王太後,有統領中都國兵馬的權利,又有指揮禁軍的權利,可謂權利日盛。如今又剛剛誕下皇子蒙延儒,恩愛更盛。因北魏皇帝蒙德華得仙葯,使得北魏皇族得以長身不老之軀,可以永久統治北魏國。北魏國一片繁榮昌盛。

大遼肖太後,名嬋,字燕燕,史稱太後。她輔佐景宗皇帝,決斷軍國大事十四年,簽護年幼聖宗皇帝,臨朝攝政二十七年,實際對遼代的統治長達四十年,是一位可與武則天類比的契丹族女皇。肖燕燕用自己的聰明才智,取悅皇帝,掌管後宮,執理朝政,抵禦外來侵略,平息國內多種叛亂,深得民眾的擁戴。經過12年的努力,肖燕燕終於登上了契丹女皇的寶座,並使大遼達到了鼎盛時期。來源【中國古代十大賢後合集】

『貳』 歷史上的四大賢後都是誰

第一位是漢武帝劉徹夫人衛子夫。衛子夫,漢武帝的皇後。其實漢武帝原本是有皇後的。皇後叫陳阿嬌,阿嬌的母親就是館陶公主。據說,劉徹小時候坐在公主懷里,曾表示如果能得到陳阿嬌,一定蓋棟金屋子藏著她。由此留下了一個成語:金屋藏嬌可惜漢武帝後來看上了衛子夫,於是默許酷吏張湯殺死了陳阿嬌。 衛子夫,是漢武帝姐姐平陽公主家的一個歌姬。當衛子夫出來唱歌時,漢武帝的眼睛亮了。之後便愛上了衛子夫,繼而封為皇後。 從此,衛家的命運徹底改變。 公元前128年,元朔元年,衛子夫被封為皇後,同年生下了太子劉據。而衛青也在同一年封侯。 可惜,衛皇後依然難逃慘死的命運。至於衛皇後為什麼慘死,至今無定論,不過主要原因在於外戚政治,漢武帝要清洗衛氏家族勢力。公孫賀案和巫蠱之禍都是清洗衛氏,從而更換接班人2 第二位是唐太宗李世民夫人長孫皇後。 長孫皇後,唐太宗李世民的皇後。出身於關隴集團,唐朝宰相長孫無忌同母妹長孫皇後,8歲喪父,由舅父高士廉撫養,13歲嫁李世民,武德元年冊封秦王妃。武德末年,竭力爭取李淵及其後宮對李世民的支持,玄武門之變當天親自勉慰諸將士。 李世民當皇帝後,冊封為皇後。長孫皇後在後位時,善於借古喻今,匡正李世民為政的失誤,並保護忠正得力的大臣3 第三位是後梁朱溫夫人梁皇後。 五代十國後唐的朱溫還沒發家之前,很窮,跟奴隸差不多了。 有一天,朱溫在郊外打獵,遇見一位年輕貌美的女子,朱溫瞬間就被她給吸引住了,於是立下了非此女神不娶的誓言。最後朱溫打聽到了,這個漂亮美女是宋州刺史張蕤的女兒張惠4 第四位第四位是朱元璋夫人馬皇後做過和尚、當過乞丐、走投無路的朱元璋在24歲時投靠了當時的民眾起義領袖郭子興的義軍。郭子興看朱元璋小伙不錯,當場把自己的女兒嫁給他。這就是馬皇後,也叫大腳馬皇後。 馬皇後只是郭子興的義女。馬皇後的祖上曾是今河南商丘的富豪,自幼聰明好學,能詩會畫,尤善史書,性格也頗倔強。後來馬氏的父親客死外地後,郭子興可憐此女孤苦,所以將其收為養女。 公元1352年,朱元璋和馬氏結婚後,從此夫妻二人同甘共苦,馬皇後一直跟著朱元璋打天下,可謂是患難夫妻。

『叄』 歷史上公認的五大賢後分別都是誰,屬於什麼朝代

本文主要討論古代賢良的皇後,有明顯過錯的不在此列,比如隋朝獨孤皇後,被晉王蒙蔽,慫恿丈夫廢長立幼,種下滅國之禍。雖然賢良但沒當過皇後的也不在此列,比如孝庄,生前從妃子直接跳級成太後,皇後只是追封的。

5.竇皇後

竇皇後名竇猗房,也稱竇姬,平民出身,後入宮成為侍女,呂後掌權後,挑選了一些宮女賞賜給諸侯,竇姬被選中,賜給了代王劉恆,憑借過人的美貌和才智,竇姬深得劉恆寵幸,呂後死後,劉恆被擁立為帝,是為漢文帝。不久竇姬被封為皇後。

竇姬出身清苦,當上皇後後,深知百姓生活不易,常勸文帝節儉,減輕百姓的負擔。在竇皇後執掌後宮的數十年中,「宮室苑囿車騎服無所增益。」

此外竇姬作為漢文帝的妻子,漢景帝的生母,漢武帝的祖母,上承高祖偉業,下啟武帝雄風,她也是文景之治的締造者之一,其「以民生息,無為而治」的思想,成為文景時期的主要施政方略,使漢王朝逐漸走向強盛。

朱元璋和馬皇後堪稱模範夫妻

1.馬皇後

馬皇後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原配發妻,民間也稱「馬大腳」。

關於馬皇後,有一件事不得不提,朱元璋在郭子興帳下時,被郭猜忌關在牢里,不給朱元璋飯吃想把他餓死,馬姑娘為了救朱元璋,把烙好的餅揣在懷中,偷偷送到牢里給他吃,雖然每次胸口都被燙傷,卻從沒想過不送(後竊炊餅,懷以進,肉為焦)。患難見真情,極端的患難見證極端的真情。這也就能理解為什麼朱元璋一輩子也沒有辜負馬姑娘。

明史記載,馬皇後仁慈有智鑒,常常勸朱元璋善待功臣,使朱元璋有所節制。此外馬皇後還保持著節儉的生活作風,貴為皇後仍然過著粗茶淡飯、縫補舊衣的生活。馬皇後病逝後,朱元璋再沒有立過皇後,沒有了馬皇後的規勸,朱元璋在屠戮功臣的路上一發不可收拾…

『肆』 除了長孫皇後,歷史上還有哪些賢後呢

俗話說「每一個成功男人的背後總有一個好女人」,歷史上的賢後為皇帝打下江山,守住江山做了不可或缺的努力,長孫皇後是個例子,歷史上還有很多其他賢後。

西漢孝文皇後竇漪房,《美人心計》大家都看過,電視劇雖然不是完全准確的還原竇漪房這個形象,但是也讓我們對此人有了了解。竇漪房本是普通農家女,入宮侍奉呂後,被呂後賜給代王劉恆,景帝繼位將她立為皇後,這樣看她是一個很幸運的女子,其實我認為她之所以能夠成為皇後,完全不是因為幸運,而是實力,後宮爭斗哪有不見血的,只能說她是一個很聰明的女子,從一個貧寒家庭出身的平民走到母儀天下,再到權傾朝野,不可不謂之厲害。歷史上的竇漪房做了景帝的皇後,又做了皇太後,然後又以太皇太後的身份參與朝政,期間國家並沒有出現大問題,歷史上也稱竇漪房是個政治家。

東漢光烈皇後陰麗華也是一名賢後,陰麗華生的貌美如花,劉秀從第一次見到她就表示娶妻要娶她,後來幾經周折終於如願,可是新婚燕爾兩人就被迫分離,再見面已經過去兩年了,此時劉秀身邊又有一個女人了,雖然陰麗華心裡很難過,但古代對女子的約束讓她並沒有做出什麼極端的事情來,後來得寵封為皇後,為劉秀生兒育女,與他同上戰場,同甘共苦,見證了劉秀發跡,見證了這個王朝的建立。

歷史上的賢後還有很多,諸如隋朝文獻皇後獨孤伽羅、唐朝太穆皇後竇氏等,在此就不多做介紹啦。

『伍』 歷史上的賢後都有誰

1、竇漪,從地位低下的侍女躍為漢文帝皇後,又親歷「文景之治」,身為漢景帝母和漢武帝祖母得享高壽,史稱竇太後,為歷史上最幸運的女人之一。
2、陰麗華,管仲之後,東漢開國皇帝劉秀的第二任皇後,劉秀愛陰氏,然聽陰氏之見先立郭氏為後,終於還是廢了同樣患難以共的郭氏,匡扶陰氏為皇後。
3、獨孤氏,隋文帝楊堅開國之後,封為文獻皇後,常與文帝討論時政,時稱「二聖」。
4、竇皇後,與唐高祖李淵生有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李無霸及平陽公主五位子女,皆為大唐天下的奠基者。
5、長孫皇後,北魏拓跋氏的後代,唐太宗李世民的皇後,史上著名的賢後,生性節儉、深明大義,唐太宗開創李唐江山和「貞觀之治」,與長孫皇後的賢淑是分不開的。
6、唐憲宗李純郭貴妃氏,郭子儀之孫女,唐朝中後期影響最大的賢後。
7、孟皇後,孟氏宋哲宗趙煦的皇後孟氏,賢淑溫婉。
8、孛兒貼,為鐵木真先後生下術赤、察合台、窩闊台拖雷四個兒子,都是剽悍善戰的武士,成為成吉思汗征戰四方的得力助手,自己也為蒙古帝國的興起起到了關鍵作用。
9、馬皇後,史稱馬大腳,是明太祖朱元璋患難與共的皇後。
10、明成祖朱棣皇後徐氏,徐達之女,先於朱棣葬於長陵,明十三陵之第一陵。

『陸』 歷史上有哪些賢德的皇後

竇漪房(公元前205年-公元前135年或公元前129年),是西漢時期漢文帝劉恆的皇後,漢景帝的母親。竇氏出身貧苦,同情百姓的悲慘遭遇,常勸文帝節儉,減輕百姓的負擔。竇太後死於西歷前135年(漢武帝建元六年)時年約七十一歲。太皇太後去世,與文帝合葬霸陵。竇太後是中華帝國最後一位擁附「黃老思想」的統治者,在她的影響下,西漢政權能繼續由劉邦時期定下的「以民生息」、「無為而治」的精神。把漢王朝推上了強盛的高峰。
長孫皇後(公元601年3月15日—公元636年7月28日),北魏拓跋氏的後代,唐太宗李世民的皇後,史上著名的賢後,生性節儉、深明大義,唐太宗開創李唐江山和「貞觀之治」,與長孫皇後的賢淑是分不開的。長孫皇後於仁壽元年出生於長安,大業九年(13歲)嫁給了唐國公李淵的二子李世民為妻。李世民升儲登基以後,被立為皇後。貞觀十年(636)六月,長孫皇後在立政殿去世,時年36歲。同年十一月,葬於昭陵。初謚曰文德.上元元年八月,改上尊號曰文德順聖皇後。

懿安郭皇後(?—847),祖父是唐朝尚父郭子儀,唐憲宗未立皇後,是後人尊稱皇後,父親是贈左僕射、駙馬都尉郭曖。母代宗長女昇平公主。憲宗為廣陵王時,納後為妃。以母貴,父、祖有大勛於王室,順宗深寵異之。貞元十一年,生唐穆宗李恆。元和元年八月,冊為貴妃。八年十二月,百僚拜表請立貴妃為皇後,是唐朝中後期影響最大的賢後。
孟皇後,元祐皇後(1073年-1131年),宋朝人,孟姓,故又常被稱為元祐孟皇後,洺州(約在今中國河北省永年縣)人,是宋哲宗的第一位皇後。其二度被廢又二度復位,並二次於國勢危急之下被迫垂簾聽政,經歷之離奇,實為罕見。公元1092年,哲宗十七歲,太皇太後高氏和向太後,選出了端莊嫻雅的孟氏為皇後。隆佑太後一生經歷曲折,受挫於哲宗、徽宗兩朝。靖康亂後,能以民族大義為重,兩次垂簾聽政,對於南宋政權的建立,穩固南宋形勢,起到了重要作用。
馬皇後(1332年一1382年),名秀英,史稱馬大腳,是明太祖朱元璋患難與共的皇後。安徽鳳陽宿縣人,濠州紅巾軍郭子興的養女。至正十二年(1352年),郭子興將其許配給部將朱元璋。明史上稱她仁慈有智鑒,好書史。明朝建立後,朱元璋冊封她為皇後,對她十分信賴,多次聽從她的意見寬免大臣過錯。因此有人將她與唐代的賢後長孫皇後相提並論。

『柒』 中國三大賢後都是誰她們分別是哪個朝代的皇後呢

中國的古代歷史是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我國古代有賢君亦有賢後,俗話說得好,一位成功的男人背後都有一個賢內助,那麼古代的皇帝也不例外,那中國古代的三大賢後分別是誰,分別來自哪個朝代呢?就讓我來揭曉吧。

一:長孫皇後

第一位當然少不了她,唐朝長孫皇後是李世民的妻子,賢良淑德,高貴典雅,生性簡約,她十三歲便嫁給李世民為妻,當時李世民還是秦王,長孫皇後便一直輔佐李世民當上皇位,而她也被冊封為皇後,冊封為皇後之後,她便嚴格的教導自己的兒女不要鋪張浪費,要勤儉節約,還經常反對自己的親族委任朝廷高官,她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李世民,當李世民想殺了魏忠賢的時候,她還阻止了李世民殺掉人才,並讓魏忠賢當賢臣輔佐李世民,讓李世民多了一面鏡子,可以知道自己的得失。這一切都少不了長孫皇後這個賢內助的輔助。

上述幾位古代的皇後,都是我國歷史上有名的賢後,大家最喜歡哪個呢?




『捌』 中國歷史上出現過幾位賢皇後呢

皇後是封建王朝最高統治者的正牌妻子,是一國之母,皇後在禮儀上和皇帝平起平坐,皇後原則上不參與政治,只是負責管理後宮,但是歷史上也有很多皇後利用皇帝的寵愛或者自己特殊的地位干預朝政、謀權篡位。同樣也有很多皇後盡職盡責輔佐皇帝,安分守己盡職盡責。今天我們就來給大家講幾位。


第一位:長孫皇後

李世民的原配皇後長孫氏是著名的德才兼備的皇後,在中華歷史上享有千古第一賢後的美譽,13歲就嫁給了李世民,李世民是長孫皇後哥哥長孫無忌的好朋友。長孫皇後非常喜歡看書,經常與丈夫一起談古論今,對國家形勢以及政治上的見解也非常得李世民的贊賞,李世民對長孫皇後特別尊重,長孫皇後也經常指出來李世民的錯誤,經常袒護忠臣,避免李世民誤殺忠良,每天不斷提醒李世民要做一個仁君、明君。一步一步輔佐李世民開創了貞觀之治的盛世,長孫皇後崇尚節儉,也教育皇子節儉。為後代皇後樹立一個非常好的榜樣。

『玖』 在中國古代,五大賢後分別指的是哪些人,最後是什麼結局

說起古代賢後可能有人覺得四大賢後,也有人應該評十大賢後。古代皇帝有五百多,有的皇帝有幾位皇後,這些皇後裡面肯定有賢者。一說起賢後愛好歷史的朋友肯定會想到長孫皇後和馬皇後,確實他們的賢是公認的,當然還有很多賢明的皇後,今天只講五位比較有代表性,影響比較大的賢後。

1,衛子夫

孝武衛皇後(前150年代-前91年9月9日),名不詳,字子夫,河東郡平陽縣(今山西臨汾)人。漢武帝劉徹的第二任皇後,史稱孝武衛皇後,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擁有獨立謚號的皇後。

衛子夫原為平陽公主家歌女。漢武帝劉徹十八歲時去探望平陽公主時,看上了衛子夫,衛子夫因此得以入宮,並於建元三年(前138年)封為夫人,元朔元年(前128年)立為皇後。最後在征和二年(前91年)捲入巫蠱之禍中,自殺身亡。謚思後,葬桐柏亭。身駐漢宮凡49年,在皇後位38年,育有一男三女。

在立為皇後的三十八年中,衛子夫將漢庭後宮管理的井井有條。在這三十八年中,史書記載中的漢宮不復有妒婦嬌女,更無因妃嬪相嫉引發的惡劣事件。衛子夫的良好品行不僅獲得了漢武帝的全面信任,也在《外戚世家》所記載的四朝十餘名後妃中,贏得了太史令司馬遷唯一的贊美。衛子夫雖無佐君之功,卻有內助之賢。漢武帝對她始終尊重,司馬公對衛子夫也是難得的高度贊美。

5,孝慈高皇後

馬氏(1332年7月18日-1382年9月23日),本名不詳(部分野史與地方戲曲稱之為馬秀英),南直隸鳳陽府宿州(今安徽省宿州市)人,滁陽王郭子興的養女,明太祖朱元璋的結發妻子。

至正十二年(1352年),在郭子興的主持下,馬氏嫁給了時為紅巾軍將領的朱元璋。馬氏婚後與朱元璋感情深厚。在朱元璋平定天下、創建帝業的歲月里,馬氏和他患難與共。洪武元年(1368年)正月,朱元璋登基於應天府(今南京市),國號大明,建元洪武,冊封馬氏為皇後。朱元璋對馬皇後一直非常尊重和感激,對她的建議也往往能認真聽取和採納。

朱元璋幾次要尋訪她的親族封官加賞,都被馬皇後勸止。對於朱元璋屠戮功臣宿將,馬皇後總是婉言規勸,使朱元璋有所節制。洪武十五年(1382年)農歷四月,馬皇後突然抱病。八月,病逝,年51歲。同年農歷九月葬於明孝陵,謚號孝慈皇後。永樂元年(1403年)上尊謚號:孝慈昭憲至仁文德承天順聖高皇後。嘉靖十七年(1538年)加上尊謚號:孝慈貞化哲順仁徽成天育聖至德高皇後。

馬氏保持節儉朴實的生活作風,冊後以後,仍親自帶領公主、嬪妃刺綉和紡織。她自己也是以身作則,平時粗茶淡飯,縫補舊衣。嬪妃皆敬服,都將她比擬為東漢時的明德皇後。

馬皇後的賢德深受明太祖的尊敬,明太祖對發妻和嫡長子朱標三人可謂是關系非常好,就像普通老百姓家庭一家三口,這是在帝王之家特別難得的。朱元璋能打下天下後面有很大一部分功勞是馬皇後的。朱元璋自己也經常將馬皇後比作明德皇後和長孫皇後一樣賢明。

『拾』 歷史上的賢後有哪些

歷史上的賢後有:
商朝君主武丁之妻婦好
漢武帝皇後衛子夫
漢光武帝皇後陰麗華
魏武帝皇後卞氏
唐太宗皇後長孫無垢
明太祖皇後馬秀英
清太宗皇後博爾濟吉特氏
清聖祖皇後赫舍里氏
清高宗皇後富察氏
清文宗皇後鈕祜祿氏 等等。

她們被歷史傳頌是因為或相助賢主,或於世貢獻,因而流芳百世。
譬如:
婦好,商朝君主武丁的妻子,中國歷史上有據可查(甲骨文)的第一位女性軍事統帥,同時也是一位傑出的女政治家。她不僅能夠率領軍隊東征西討為武丁拓展疆土,而且還主持著武丁朝的各種祭祀活動。因此武丁十分喜歡她,她去世後武丁悲痛不已,追謚曰「辛」,商朝的後人們尊稱她為「母辛」、「後母辛」。婦好墓於1976年於河南安陽殷墟發現,墓中的謎團目前正在不斷發掘之中。

孝武思皇後(?-前91年),衛氏,名不詳,字子夫,河東平陽(今山西臨汾)人。漢武帝劉徹第二任皇後,在皇後位38年,謚號思。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擁有獨立謚號的皇後。
衛子夫原為平陽公主家謳者。於建元二年(前139年)入宮,建元三年(前138年)封為夫人,元朔元年(前128年)冊立為皇後,征和二年(前91年)在巫蠱之禍中自殺身亡。身駐漢宮凡49年。育有一男三女,即戾太子劉據、衛長公主、諸邑公主、石邑公主。
衛子夫一生恭謹克己,盡心盡力執掌宮掖數十載,令其夫漢武帝得無擾於省中瑣事,為開創漢武盛世減輕了負擔。其弟衛青及外甥霍去病則在漢匈戰爭中做出了偉大貢獻。

此外,還有歷史上的十大賢後 的說法。
1、竇漪,從地位低下的侍女躍為漢文帝皇後,又親歷「文景之治」,身為漢景帝母和漢武帝祖母得享高壽,史稱竇太後,為歷史上最幸運的女人之一。
2、陰麗華,管仲之後,東漢開國皇帝劉秀的第二任皇後,劉秀愛陰氏,然聽陰氏之見先立郭氏為後,終於還是廢了同樣患難以共的郭氏,匡扶陰氏為皇後。
3、獨孤氏,隋文帝楊堅開國之後,封為文獻皇後,常與文帝討論時政,時稱「二聖」。
4、竇皇後,與唐高祖李淵生有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李無霸及平陽公主五位子女,皆為大唐天下的奠基者。
5、長孫皇後,北魏拓跋氏的後代,唐太宗李世民的皇後,史上著名的賢後,生性節儉、深明大義,唐太宗開創李唐江山和「貞觀之治」,與長孫皇後的賢淑是分不開的。
6、唐憲宗李純郭貴妃氏,郭子儀之孫女,唐朝中後期影響最大的賢後。
7、孟皇後,孟氏宋哲宗趙煦的皇後孟氏,賢淑溫婉。
8、孛兒貼,為鐵木真先後生下術赤、察合台、窩闊台拖雷四個兒子,都是剽悍善戰的武士,成為成吉思汗征戰四方的得力助手,自己也為蒙古帝國的興起起到了關鍵作用。
9、馬皇後,史稱馬大腳,是明太祖朱元璋患難與共的皇後。
10、明成祖朱棣皇後徐氏,徐達之女,先於朱棣葬於長陵,明十三陵之第一陵。

閱讀全文

與歷史上的賢後知多少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6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1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3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4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4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2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2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2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5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3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4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004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5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5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6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30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3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