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書籍的發展史
書籍的歷史和文字、語言、文學、藝術、技術和科學的發展,有著緊密的聯系。它最早可追溯於石、木、陶器、青銅、棕櫚樹葉、骨、白樺樹皮等物上的銘刻。將紙莎草用於寫字,對書籍的發展起了巨大的推動作用。約在公元前30世紀,埃及紙草書卷的出現,是最早的埃及書籍雛形。紙草書卷比蘇美爾、巴比倫、亞述和赫梯人的泥版書更接近於現代書籍的概念。
2、簡策
中國最早的正式書籍,是約在公元前 8世紀前後出現的簡策。西晉杜預在《春秋經傳集解序》中說:「大事書之於策,小事簡牘而已。」這種用竹木做書寫材料的「簡策」(或「簡牘),在紙發明以前,是中國書籍的主要形式。將竹木削製成狹長的竹片或木片,統稱為簡,稍寬長方形木片叫「 方」。若干簡編綴在一起叫「策」(冊)又稱為「簡策」,編綴用的皮條或繩子叫「編」。
3、帛書
中國古代典籍,如《尚書》、《詩經》、《春秋左氏傳》、《國語》、《史記》以及西晉時期出土的《竹書紀年》、近年在山東臨沂出土的《孫子兵法》等書,都是用竹木書寫而成。後來,人們用縑帛來書寫,稱之為帛書。《墨子》有「書於帛,鏤於金石」的記載。帛書是用特製的絲織品,叫「繒」或「縑」,故「帛書」又稱「縑書」。
4、卷軸
公元前 2世紀,中國已出現用植物纖維製成的紙,如1957年在西安出土的灞橋紙。東漢蔡倫在總結前人經驗,加以改進製成蔡侯紙(公元105)之後,紙張便成為書籍的主要材料,紙的卷軸逐漸代替了竹木書、帛書(縑書)。中國最早發明並實際運用木刻印刷術。公元 7世紀初期,中國已經使用雕刻木版來印刷書籍。在印刷術發明以前,中國書籍的形式主要是卷軸。公元10世紀,中國出現冊葉形式的書籍 ,並且逐步代替卷軸,成為世界各國書籍的共同形式。
❷ 紙質書有多少年歷史
中國考古發現有西漢時的紙質地圖,東漢蔡倫改進了造紙技術,但當時文獻的載體主要還是竹簡和帛。魏晉以來,隨著佛教發展,紙本經卷才發展起來,早期的紙質文獻多為卷軸裝或經折裝,到了唐代後期隨著雕版印刷的流行出現了蝴蝶裝,就與現在的書形式差不多了。
宋元流行蝴蝶裝,元明流行包背裝,明清流行線裝。
裝幀形式不是鑒定書籍版本最主要的依據,要從內容、印刷、紙質等方面綜合判斷。
❸ 什麼時候出現的紙制的書
1. 早在商代的甲骨文中就有「冊」字,象徵著一捆簡片系二道書繩,而金文中的「典」字則表示「冊」在幾上。說明簡策制度的起源可以上溯到商代,但實物方面,至今還未發現。據現在考古工作者的發掘,最早的竹簡起源於西周,到春秋戰國時期得到普遍推廣,是竹簡書籍的黃金時代。直到公元4世紀左右,由於紙張的廣泛使用,簡牘才最終為紙質的書本所代替。
2. 其實從蔡倫造出優質紙開始,紙質書籍就開始出現了,《後漢書·蔡倫傳》中就說過「自是莫不從用焉」,但當時使用面是很小的。除了人們的習慣勢力外,當時紙的產量有限、質量不高,也是重要的原因。當時紙的價格畢竟比縑帛要便宜得多,一般中下層知識分子,由於無力用帛書寫,多採用紙張,而上層人士,還是習慣用質量更好的帛。
西晉時(公元3世紀),左思寫《三都試》十年始成,「豪貴之家,競相傳寫,洛陽為之紙貴」。這是歷史上有名的「洛陽紙貴」的故事,它說明在公元3世紀,紙已普遍被用作書寫材料。而且「豪貴之家」也競相用紙,說明紙已不被看作一種低級的書寫材料了,而是普及的書寫材料。
東晉元興元年(公元403年),桓玄據有建康(今南京),他下令:「古無紙故用簡,非主於敬也。今諸用簡者,皆以黃紙代之。」這是統治者下令推廣以紙代簡的最早記載,對於紙的推廣應用也起著一定的作用。
隨著紙張產量的增加,質量的不斷提高,用紙作為書寫材料,逐漸擴大應用范圍,到南北朝時,紙書已風行全國,竹簡和帛已徹底被紙質寫本所代替。
❹ 書的歷史有多久
兩千多年
書是人類用來紀錄一切成就的主要工具,也是人類交融感情,取得知識,傳承經驗的重要媒介,對人類文明的開展,貢獻非常大。
一種記錄、分析、總結、組織、討論及解釋信息的、有插圖或無插圖的、硬抄或平裝的、加套或不加套的,包含有前言、介紹、目錄表、索引的用以增長知識、加深理解、提升並教育人類大腦的裝置,該裝置需要視覺、有觸碰的感官形式存在並使用。
❺ 說一說書的演變歷史,紙質書是什麼時候出現的
三國、魏晉南北朝開始出現,慢慢普及的。
❻ 紙質圖書是否會退出歷史舞台
相對於我個人來說我比較傾向紙質圖書我喜歡收藏書電子圖書對於我來說 太沒有存在感了 紙是四大發明中歷史影響最為久遠的就算計算機再怎麼發展我們肯定不會讓它就這么推出歷史舞台的
❼ 紙質書會不會消失
紙質書不會被崛起的電子書所替代。
當今人們處在互聯網,數字信息時代發展最迅速的時期,人們享受著網路資源帶來的便利和經濟上的節約,電子書的崛起好像也是必然,它不斷的壓縮著傳統出版業的市場,並且以迅猛的速度增長,也正是人們所處的時代不同,需求不同的結果。
但是一部分讀者也反應,傳統紙質書是永遠不可替代的,一些崇尚紙質書的人群會覺得紙質書會帶來「更加的閱讀體驗」,的確,有時候在讀紙質書的時候會帶來更加深刻的印象,對有些喜歡做讀書筆記的讀者來說,紙質書是永遠也不會被電子書所代替的,盡管電子書迅速崛起,但是傳統的紙質書也永遠不會消失,它也有他的人群,比如老人和小孩,就是傳統紙質書市場的一部分。
探尋紙質與數字化的結合,提升內容品質。電子書迅速發展已經是不可改變的事實,那麼傳統出版業要做的也許不僅是接受,或許參與進來更好。傳統出版業有一個很大的優點,就是他們在內容上有很大的優勢,這也是很重要的優勢。在產業鏈中,傳統出版業有著電子書不可比擬的內容資源,如果傳統出版業能結合數字化,發揮它內容優質的優勢,傳統出版業翻身也說不定,在網路時代,大量的信息湧入,當然誰的內容資源更有深度,就更有優勢了。希望電子書和紙質書能夠和平共處共同發展,達到共贏,這也許對不同需求的讀者來說,是最希望看到的結果了。
傳統出版業應探尋這新型的發展道路,提升品質,發揮自身優勢,紙質書不會因為電子書的崛起兒成為歷史的。
❽ 紙質圖書還能存活多久
紙質圖書可能越來越少,我認為在30年內不會滅絕。同時紙質圖書也有很多分類,例如用於嬰幼兒教育的圖書,可分為6月齡內嬰兒,這階段的嬰兒只能進行視覺刺激,且這么大的嬰兒只能識別黑白色彩,還不能識別彩色,這階段比較有名的圖書是《黑白卡》,6月齡以後,可以識別彩色,適合的圖書是《彩色卡》,以後還可以分為0-2歲年齡段,2-3歲年齡段等等,反正嬰幼兒圖書,只能是紙質或者紙板書,這樣的圖書是不會被電子版圖書取代的。
❾ 紙質書籍的保存時限
在正常條件下,一般紙製品沒有任何保護措施下將會保存10年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