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人文歷史 > 商丘已有多少年的歷史

商丘已有多少年的歷史

發布時間:2022-06-13 10:18:01

❶ 商丘歷史

商丘由來
商丘是先商和商業的發祥地。早在4千年前,帝嚳次妃簡狄,因吃玄鳥而生(ē)閼伯,故《詩經商頌》雲:「天命玄鳥,降而生商。」閼伯便是商的始祖。閼伯之孫相土首先發明了馬車,六世孫王亥又發明了牛車。這便是史書上「立皂牢,服馬牛,以為民利」的記載。農牧業的迅速發展,使商部落很快強大起來,他們生產的東西有了過剩,於是商祖王亥在商丘服牛馴馬發展生產,用牛車拉著貨物,到外部落去搞交易,開創了華夏商業貿易的先河,久而久之人們就把從事貿易活動的商部落人稱為「商人」,把用於交換的物品叫「商品」,把商人從事的職業叫「商業」,由此衍生的文化稱為「商文化」。 商丘的「商」字,源於商丘是商部族的起源地和聚居地、商朝最早的建都地、商人商業商文化的發源地,商丘因此被譽為「三商之源」。商丘的「丘」字,即商朝都城的遺址,商丘因此被譽為「華商之都」。
六朝古都
商丘為六朝古都:帝嚳高辛之都、夏朝少康中興之都、商朝開國之都、周朝宋國之都、漢朝梁國之都、南宋開國之都。商丘是中國夏、商朝最早建都的城市,有5000餘年的建城史、1500餘年的建都史,是炎黃、燧人氏、神農氏等三皇五帝的建都地。商丘是中國重要的古都, 商丘夜景
建都時間最早,跨度最長,前後共歷1500多年。商丘為上古帝王之都,約在公元前24世紀,顓頊建都於商丘。帝嚳之子契(xiè)佐禹治水有功封於商(今商丘),為商族人的始祖。約公元前16世紀,契的14世孫成湯,滅夏稱商,初都南亳(今商丘),商丘為商朝的第一個建都地,並先後六次在商丘建都。約公元前11世紀,周成王三年,周公平定武庚叛亂後,成王封殷商後裔微子啟於商丘,稱宋國,商丘為宋國國都。西漢商丘為漢代最強盛的諸侯國梁國的國都。北宋時期,商丘為北宋陪都,靖康二年(1127)五月,趙構在南京應天府(今商丘)即位,商丘成為南宋的開國都城。
商丘為上古帝王之都,約在公元前24世紀,燧人氏、顓頊、帝嚳先後建都於商丘。 帝嚳之子契佐禹治水有功封於商(今商丘),為商族人的始祖。 約公元前16世紀,契的14世孫成湯,滅夏稱商,都南亳(今商丘)。 約公元前11世紀,周成王三年,周公平定武庚叛亂後,成王封殷商後裔微子啟於商丘,稱宋國。 周赫王二十九年(前286)齊、楚、魏滅宋而三分宋地,商丘屬魏。 秦時,本地分屬碭郡與陳郡。 西漢高祖五年(前202)改為梁國,屬豫州。 三國魏文帝黃初元年(220),將梁國改為梁郡。 後趙、前燕、前秦、後燕、後秦時仍為梁郡。 南朝宋、齊為南梁郡,屬南徐州。 北魏為梁郡,屬南兗州。 隋開皇初梁郡廢,十六年(596)置宋州,大業三年(607)復置梁郡。 唐武德四年(621)又改為宋州,天寶元年(742)置睢陽郡,屬河南道,乾元元年(758)復為宋州。 五代梁三年(909)升為宣武軍,五代唐庄宗同光元年(923)改為歸德軍,五代周時仍為宣武軍。 北宋初復置宋州,景德三年(1006)升宋州為應天府,屬京東西路(應天府始為京東東路路治,後為京東西路路治),大中祥符七年(1014)詔升為南京,為北宋陪都。 靖康二年(1127)五月,趙構在南京應天府(今商丘)即位,商丘為南宋開國都城。 金太宗天會八年(1130)更名為歸德府,屬南京路。 元為歸德府,屬河南布政使司。 明太祖洪武元年(1368)降府為州,屬開封府。嘉靖二十四年(1545)升州為府。 清沿明制,仍為歸德府。 民國2年(1913)裁歸德府,所屬各縣劃歸豫東道。1914年改豫東道為開封道。1932年為第二行政督察區,直到1948年。 1948年11月全區解放後為豫皖蘇第一行政區,1949年3月改為商丘專區,轄商丘市和商丘縣及睢縣、民權、寧陵、柘城、虞城、夏邑6縣。1950年5月商丘縣城關區改建為商丘市,原商丘市改為朱集市。1951年8月朱集、商丘二市合並為商丘市,市治朱集。1952年1月,永城縣由皖北專區劃歸商丘專區。1958年12月,商丘專區並入開封專區,1961年12月恢復商丘專區。1967年改為商丘地區。1977年10月蘭考縣由開封地區劃歸本區,1980年8月蘭考重歸開封地區。 1997年6月,商丘地區行政公署和商丘市合並為地級商丘市(原商丘地區行政公署和商丘市改為梁園區、原商丘縣改為睢陽區,兩區部分管轄范圍有調動),轄梁園、睢陽2區,虞城、夏邑、民權、寧陵、柘城、睢縣6縣,代管縣級永城市。

❷ 商丘歷史文化商丘有多少年歷史

一萬五千年前,三皇之首的燧人氏出生於商丘並在這一帶建立燧明國,所以,商丘至少有一萬五千年歷史了。

❸ 商丘是幾朝古都

商丘七朝古都 :


一、夏朝少康中興之都


二、商朝開國之都


三、周朝宋國之都


四、漢朝梁國之都


五、南宋開國之都


六、北魏建武帝睢陽之都


七、金朝歸德之都





❹ 商丘的起源歷史,為什麼叫商丘

據史載,商族始祖契佐禹治水有功,封於商,後遷徙,後人便稱商族人居住過的廢墟之地為「商丘」。

起源歷史:

1、契封商丘

四千年前,帝嚳高辛氏出生並封於高辛(今商丘 高辛鎮),成為天下共主後,定都亳(今商丘 谷熟鎮)。帝嚳死後,長子帝摯受禪接帝位,在位九年,摯禪位於唐堯,帝堯封摯於高辛。帝堯時代,商丘為後羿的封地。

帝舜時代,帝嚳之子契( 閼伯)因輔佐禹治水有功,被虞舜封於商(今睢陽區)做火正,為商族人的始祖,深受人民的愛戴,故人們尊他為「 火神」。閼伯死後葬於封地,由於閼伯的封號為「 商」,他的墓冢被稱為「商丘」。

2,湯王興商

夏朝末年,商族部落首領商湯在商丘一代活動。商湯以伊尹為相,勵精圖治,國力日漸昌盛,大約在公元前16世紀滅掉了殘暴的夏桀,建立了商王朝。定都亳(今商丘 谷熟鎮西南),從先王居。至第十任君主仲丁元年,因洪水淹沒亳都,商朝都城開始西遷。

3,葵丘之盟

春秋戰國時期,各諸侯大國紛紛爭霸,兼並戰爭不斷。公元前639年,宋襄公以「春秋五霸」之一的身份,在葵丘盟會諸侯,在此寫下了和好息戰的盟書,使得各國人民得以休養生息。這場盟會歷史稱「葵丘之盟」。

4,泓水之戰

公元前638年,宋襄公出兵伐鄭。楚莊王率兵攻擊宋救鄭,兩軍在宋國境內的泓水(今商丘市柘城縣)遭遇,宋襄公以強調「仁義」治軍,不聽謀士的勸告,兩次錯失了滅楚的良機,致使自己全軍覆滅,自己也身負重傷,不治而亡。

從此,宋國降為了二等諸侯國。「宋襄公之仁」就典出於這場戰爭。

5,秦置郡縣

時間到了公元前221年,秦國統一了六國,秦始皇廢除了分封制,實行了郡縣制。商丘也就屬於了碭郡(郡治睢陽縣,今天的商丘市睢陽區)。公元前209年,陳勝,吳廣在大澤鄉發動起義,攻佔了鄼縣(今永城鄼城一帶);九月劉邦在沛縣起兵,次年攻佔了碭郡郡治。

6,梁孝王守睢陽

公元前154年,西漢發生了吳楚七國之亂,吳王劉濞、楚王劉戊等率大軍進攻睢陽(今商丘),企圖打通西進京都長安的通道。此時,鎮守商丘的梁孝王以10萬軍隊,死守睢陽城3個月,給西漢王朝贏得了寶貴的重整旗鼓的機會。

最終七國之亂被平定,梁孝王因為守睢陽有功,深得漢景帝的厚愛,並賜給他天子旌旗可以和皇帝車同輦,梁孝王所在的梁國也成為了漢王朝最強大的諸侯國之一。

7、睢陽之戰

公元755年,唐朝發生了「安史之亂」。757年正月,叛軍安祿山部下尹子奇率領10萬大軍攻打睢陽(今商丘),睢陽守軍5000餘人依靠睢陽城堅固的城池,與敵人激戰數百次,堅持了半年之久。

最後,彈盡糧絕的情況下,靠捕捉雀鼠為食,在這種情況系仍無一人投降。城破後,張巡、許遠皆被殺掉。

8、建立應天書院

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應天府人曹誠在戚同文講學的舊址建立書館,皇上賜名為「應天書院」,從此應天書院文聞名天下,成為了北宋四大書院之一。

9、更名南京

宋真宗大中祥符七年(1014年)五月二十八日,真宗趙桓到應天府,二十九日就升了應天府為南京。

10、趙構登基南京

宋欽宗靖康二年,康王趙構在金兵的威逼下,逃之陪都南京(今商丘市睢陽區),在南門外舉行登基大典,繼皇帝位。

11、始名歸德

宋高宗建炎四年(金太宗天會八年,1130年),金把南京改為歸德府,歸德府之名自此開始。

12、黃河在商丘北徙

明朝嘉靖十六年(1537年)夏,黃河在今商丘市梁園區李口鄉南岸決口,河水泛濫,水灌歸德府城,一直到十九年冬城內水才幹。清朝咸豐五年(1855年),黃河水向北遷徙,以後商丘黃河一帶才少有黃河水災。

13、明代建制

明世宗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六月,歸德州復升為府,開始置商丘縣,府領一州八縣。(睢州,商丘縣。寧陵縣、鹿邑縣、永城縣、虞城縣、考城縣、柘城縣、夏邑縣)

14、淮海戰役之商永戰斗

1948年11月30日,淮海戰役進入了第三階段,戰斗十分激烈。國民黨軍的三個兵團和地方黨政機關共30萬人沿徐永公路向永城、商丘撤退。

中國人民解放軍華東野戰軍和中原野戰軍在永城市陳官莊一帶截擊敵軍,和國民黨軍激戰了四晝夜,全殲國民黨26萬餘人,活捉了「剿共」副司令杜律明,擊斃了第三兵團司令邱清泉等人,淮海戰役就此結束。

15、京九鐵路和隴海鐵路交匯通車

1915年,隴海鐵路修竣工,穿越商丘境內124公里。1996年9月1日,北京至香港九龍的京九鐵路全線通車,在商丘站與隴海鐵路交匯,形成了「黃金十字架」,使得商丘成為了中原地區一個新的特大型交通樞紐。

16、商丘撤地設市

1997年6月11日,國務院批准商丘撤地設市。1998年1月6日,商丘市召開成立大會。

17、滄桑巨變

如今的商丘已是一個人口眾多,正在蓬勃發展的區域中心城市,今日商丘的巨大變化,讓每一個商丘人都自豪無比。

(4)商丘已有多少年的歷史擴展閱讀:

文化傳說

商丘是許多美麗故事傳說的發源地:相思鳥吟唱千年一曲、大小喬醉曹千口一傳、花木蘭忠貞千古一人、月下老人牽情千里一線、李太白娶妻千金一壁、李香君貞烈千古一扇,這里有「相思樹」的悲劇,有「月下老人」的喜劇。

有「鬧龍街」的幽默,有「葫蘆詩」的戲謔;有「桃花扇」、「追魚」等凄美愛情故事;有「高祖斬蛇」的威武神勇傳說。可謂包羅萬象,不勝枚舉。「莊周夢蝶」、「守株待兔」、「拔苗助長」、「朝三暮四」、「江郎才盡」等成語的發源地均在商丘。

姓氏之根

商丘是中華姓氏的重要發源地之一,

據考證,僅帝嚳一系,就派生出姓氏1249個,其中單姓789個、復姓460個,遍布海內外。除帝嚳後裔外,有據可查的姓氏在商丘的,還有葛、虞、陶、陳、田、桑、甾、犬、火、睢等。漢民族人口最多的100個大姓氏中,帝嚳之後佔59個。

在《百家姓》438個姓氏中,有242個源於商丘。台灣省的「陳、林、黃、張、李、王、吳、劉、蔡、楊」10大姓氏中,有7個姓氏「根」就在商丘。姓氏中,朱、傅、宋、葛、湯、虞、華、龍等千餘個姓氏的「根」在商丘。

名勝古跡

商丘共有國家、省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56處、縣級文物保護單位數百處,其中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5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52處、市級文物保護單位89處。

❺ 商丘古城的來歷

商丘的由來源於閼伯,閼伯為帝嚳高辛氏之子,相傳為帝嚳後妃簡狄吞燕卵而生,故《詩經商頌》雲:「天命玄鳥,降而生商。」。《左傳》載:「陶唐氏之火正閼伯居商丘,祀大火,而火紀時焉。相土因之,故商主大火。」

閼伯在公元前2800年,傳說中的堯舜時代發明了以火紀時的歷法,在管火的同時曾築台觀察星辰,以此為依據測定一年的自然變化和年成的好壞,為我國古老的天文學作出了貢獻。

閼伯在他的封地「商」(今商丘)做火正,深受人民的愛戴,故人們尊他為「火神」。閼伯死後葬於封地,由於閼伯的封號為「商」,他的墓冢也被稱為「商丘」,即今商丘的由來。

(5)商丘已有多少年的歷史擴展閱讀

古城景點

1、歸德府城牆

元代歸德府城在明弘治十五年(1502年)時被淹,次年築土圍城。正德六年(1511)在舊城北重築新城,以元代城牆為南城牆。嘉靖三十七年(1558)包磚建成。

南牆長950.6米,北牆長993.4米,東牆長1210米,西牆長1201米,周長4355米。高6米,頂闊6米,址闊9米。南為拱陽門,拱券式建築,門洞全長21米,台高8米。東為賓陽門,西為垤澤門,南為拱陽門,北為拱辰門。

2、應天府書院

即應天書院、睢陽書院,其前身為南都學舍,為五代後晉時的商丘人楊愨創辦,位於商丘古城南湖畔,為中國古代著名的四大書院之一。北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宋真宗正式賜額為應天書院,宋仁宗景祐元年(1034年),應天書院改為府學,為應天府書院。

慶歷三年(1043年)改為南京(北宋陪都,今河南商丘)國子監,為北宋最高學府。北宋初書院多設於山林勝地,唯應天書院設於繁華鬧市,人才輩出。隨著晏殊、范仲淹等的加入,應天書院逐漸發展為北宋最具影響力的書院,位居北宋四大書院之首。

3、宋國故城

位於商丘市睢陽區歸德府古城西南隅,是西周周天子封微子於宋國都城的遺址,也是我國歷史上商周時期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之一。宋國是周代歷史上一個非常重要的諸侯國,為周朝三恪、春秋五霸之一,在歷史上產生過重大影響。

宋國故城西牆的大部分以及南牆和北牆的西段至今保存較好,城牆頂部距地表最淺處約一米左右。城址平面呈長方形,東牆長2900米,南牆長3550米,西牆長3010米,北牆長3252米,總面積10.2平方公里,其面積約相當於今商丘古城的10倍。

2000年,宋國故城被列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現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❻ 商丘的起源歷史是什麼

商丘古城又叫歸德城,建於明朝正德六年,公元1511年,距今已有500年歷史。盡管這座古城歷經戰亂滄桑,卻被完好地保存下來,古城不大,面積只有1.13平方公里。

從空中往下看,商丘古城猶如一枚古銅錢幣,形狀外圓內方,鑲嵌在黃河故道與濟水之間,外為土築的城郭,呈圓形;內為磚砌的城牆,呈方形。象徵著華夏之邦商人、商品、商業的發源地,因此被稱為「三商之源」 。

商丘古城格局是古代城池的典範之作,不僅在我國,就是在世界上其他國家現存的古城池中也是絕無僅有的,這也是商丘古城目前最有價值的部分之一。住建部專家說:「這是一座漂浮在水面上的絕版古城」。

這座城在歷史上人才輩出,從中走出的尚書、巡撫、總兵等三品以上的官員,就有十多個,當時民間有「滿朝文武半江西,小小歸德四尚書」之說。

在離古城北門往南200多米的地方,至今保存著「明末四公子」之一侯方域的「壯悔堂」。走進壯悔堂所在的小院,可見青磚壟瓦,門窗圓柱。算是古城內保存較為完整的明清古建之一。

壯悔堂是明崇禎年間戶部尚書候恂之子侯方域幼年讀書的地方。崇禎十二年,侯方域南京應試,結識了「秦淮八艷」之一的李香君,上演了悲壯的愛情故事被明末戲劇作家孔尚任創作成《桃花扇》。

裡面男主人公是咱們河南商丘人,兩人陷入愛河並贈題詩扇,魏忠賢的親信阮大鋮陷害侯方域,並強將李香君許配他人,女子不從而撞頭自盡血濺詩扇,侯方域的朋友楊龍友利用血點在扇中畫出一樹桃花。

❼ 河南商丘古城的由來和來歷

商丘的由來源於閼伯,閼伯為帝嚳高辛氏之子,相傳為帝嚳後妃簡狄吞燕卵而生,故《詩經商頌》雲:「天命玄鳥,降而生商。」。《左傳》載:「陶唐氏之火正閼伯居商丘,祀大火,而火紀時焉。相土因之,故商主大火。」閼伯在公元前2800年,傳說中的堯舜時代發明了以火紀時的歷法,在管火的同時曾築台觀察星辰,以此為依據測定一年的自然變化和年成的好壞,為我國古老的天文學作出了貢獻。閼伯在他的封地「商」(今商丘)做火正,深受人民的愛戴,故人們尊他為「火神」。閼伯死後葬於封地,由於閼伯的封號為「商」,他的墓冢也被稱為「商丘」,即今商丘的由來。
商丘古城擁有5000餘年建城史、1500餘年建都史。現存地上的歸德府城於明朝弘治十六年(公元1503年)破土動工,歷時八載,於明朝正德六年(公元1511年)竣工,距今已有500餘年的歷史。現存歸德府城之下同時疊壓著明朝弘治十六年之前元朝時期修建的歸德府城、北宋時期的陪都應天府南京城、隋唐時期的宋州治所宋城、秦漢時期的梁國國都睢陽城、周朝時期的宋國都城等6座都城、古城。商丘古城是當今世界上現存的唯一一座集八卦城、水中城、城摞城三位一體的大型古城遺址。

❽ 商丘有多少年歷史了

早在一萬多年前,三皇之一的燧人氏在這里發明了人工取火,人類從此結束了茹毛飲血的歷史。遠古時期商部落曾在此聚居,這里的人們最早開始商業貿易,使商丘成為商人、商業、商文化的發源地。商丘自古以來為兵家必爭之地。自五帝中的顓頊、帝嚳起,經商湯的商朝,西周時的宋國,西漢時的梁國,皆把商丘作為國都,宋朝又把商丘改為應天府和南京,作為陪都。其它朝代也在這里設郡置州,把商丘作為神州重鎮。1986年被確定為全國歷史文化名城。這里古跡遍布,在世界文化巨人孔子的祖籍夏邑有孔子還鄉祠;在文哲大師莊周故里民權有莊子墓;在巾幗英雄花木蘭的家鄉虞城有木蘭祠;還有全國現存最完整的古城之一商丘古城;聞名古今位列北宋四大書院之首的應天書院;世所罕見的芒碭山西漢王陵石室陵墓群;被國家定為濕地保護區的黃河故道。此外還有燧人氏墓、帝嚳陵、閼伯台、倉頡墓、伊尹墓、微子墓、陳勝墓、張巡祠、白雲寺等。

❾ 商丘古城的歷史變遷

歷史記載,商丘古城在歷朝歷代均為名都大邑。甲骨文中有「商」、「丘商」、「大邑商」、「天邑商」等地名,都是指的商丘這個地方。
史載一萬多年前的遠古時代,燧人氏在商丘建立燧明國,發明了鑽木取火,使人類結束了茹毛飲血的歷史,開創了華夏文明,被尊為三皇之首。
公元前24世紀,五帝之中的顓頊高陽氏曾遷都商丘 ,五帝之中的帝嚳高辛氏都亳(商丘)。
後來帝嚳封他的兒子閼伯(契)於商(今商丘)。拋開三皇五帝的遠古傳說,自契(閼伯)於商丘建都,商丘古城也有四千五百年的歷史了,四千五百年來這座城池所創造的文明,足以推動整個華夏文明滾滾向前。
閼伯是商族的始祖,閼伯在公元前2400年,發明了以火紀時的歷法,在管火的同時曾築火神台觀察星辰,以此為依據測定一年的自然變化和年成的好壞,為中國古老的天文學作出了貢獻。閼伯在他的封地「商」(今商丘)做火正,深受人民的愛戴,故人們尊他為「火神」。閼伯死後葬於封地,由於閼伯的封號為「商」,他的墓冢也被稱為 」商丘」,即今商丘的由來。「商丘」二字,最早的含義就是「居住在丘崗之上的子姓氏族(商族)的聚居地」。「商丘」二字,也是商朝都城遺址之意。商丘無愧為中華文明的發祥地。
秦朝時,設立郡縣制,商丘古城成為碭郡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秦朝末年,漢高祖劉邦為碭郡長,以碭郡兵馬起義。
漢代時,商丘古城再一次被推到中國的風口浪尖上。劉武是劉邦的孫子,被封於梁國,都城在商丘古城之下。劉武憑借著七國之亂為朝廷立下的赫赫戰功,成了大漢帝國的一個「關鍵先生」。《漢書》記載,劉武「以竇太後少子故,有寵。王四十餘城,居天下膏腴之地,賞賜不可勝道,府庫金錢且百巨萬,珠玉寶器多於京師」。就是這個深得竇太後喜愛,可以與皇帝同車、同飲、同游獵的梁孝王,以雄厚的實力為商丘留下了一筆寶貴的財富。
彷彿為了顯示自己地位的特殊,梁孝王在睢陽大治宮室,建起了三百里梁園,園中亭台樓閣、離宮別館、花鳥蟲魚、珍禽異獸,天下奇珍應有盡有,其規模和設施可以和皇家園林相媲美。偏偏這個人物又是一個極風雅的人,他網羅了一群文人墨客,當時頗具盛名的枚乘、鄒陽、司馬相如等辭賦大家都匯集在他的門下,整日填詞作賦,把酒言歡,把睢陽城裝點得辭藻華麗、文風鵲起。這股華美耀眼的梁園文風也刮到了幾百年之後的盛唐,以致王昌齡、李白、高適、杜甫、岑參等詩賦大家紛紛慕名前來,游歷梁園,在此留下了許多傳世佳作。「一朝去京國、十載客梁園」,詩人李白為商丘留下的不僅是精彩篇章,更是可圈可點以資傳承下去的豐富文脈。 商丘古城自古有「江淮屏障」、「兵家必爭之地、商賈雲集之所」的美譽。尤其是隋唐時期的商丘,大運河的通航,西到京師,南達江淮,北到幽燕,十分便利,漕運商旅,八方輻輳,糧商、鹽商、茶商、絲商等均集聚於此,大大促進了商丘的商業活動,使之成為當時聞名遐邇的商業大都市。隋朝開鑿大運河的目的是便於南北交通,促進南北政治、經濟交流。商丘是當時東方重鎮,從國都赴東部、東南部等地,商丘是交通要道。古人評價商丘說:「襟帶河濟,屏蔽淮徐,自古爭在中原,未有不以商丘為腰膂之地。」因此開鑿大運河棄古汴水而改走睢水(通濟渠),途經商丘,除為了縮短距離,商丘戰略地位重要也是因素之一。
顯然,大唐時期的商丘已成為當時中國著名的大都市之一。杜甫游歷商丘古城時寫下《遣懷》一詩:「昔我游宋中,惟梁孝王都……邑中九萬家,高棟照通衢。舟車伴天下,主客多歡娛。」李白在《梁園吟》中寫道:「舞影歌聲散綠池,空餘汴水東流海。」商丘古城在這一階段最令人驚心動魄的記憶,當數安史之亂時大唐名將張巡在這里打的一場最為慘烈的睢陽保衛戰。但付出的卻是古城十室九空的慘痛代價。於是,重創下的商丘很是沉寂了一陣子,直到宋太祖趙匡胤發跡於此。公元1127年,趙構在南京應天府(今商丘古城)登基稱帝,建立南宋。 明朝弘治年間發生的黃河水患致使歸德府城被湮沒於黃土之下,弘治十六年(公元1503年),商丘人民在原歸德府古城原址附近破土動工重建古城,歷時八載,於明正德六年(公元1511年)基本竣工,之後又幾經修補完善。直至嘉靖十九年(公元1540年)在城牆外約500米的圓周上築起新的城郭,才形成城牆、城湖、城郭三位一體,形如「『古銅錢幣』外圓內方」的獨特格局。修建成的商丘古城城牆周長3.6 公里,磚城內面積1.13平方公里,有東西南北四門,城內地勢為龜背形,共有93條街道。
明嘉靖以後至清初,城內出過兩位大學士(宰相)、五位尚書以及十幾位侍郎、巡撫、吏卒、總兵、著名文人,因此,官府、官宅建築頗多,古建築多為走馬門樓和四合院建築群。原有的水井、廁所為梅花形狀,布局合理。南門兩側建有兩個水門,將水排進護城河。寬闊的護城河碧波盪漾,環繞全城。城南河面較寬,南北500多米,東西1300多米。護城大堤距城牆約500米,周長9公里,基寬20米,頂寬13米,高3.3米。為了古城的長久存在,不得不考慮黃河定期不定期的漫、溢、決口和改道的造訪(據統計,新中國成立前的3000多年間,黃河下游發生的漫、溢、決口和改道約有1500餘次,其中在16世紀,平均4、5年就要發生一次)。 1986年,商丘古城被國務院公布為中國第二批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
20世紀90年代初,美國哈佛大學的華裔考古學家張光直教授從美國上世紀60年代的航拍照片上發現:在商丘古城及其西南部的方向,地下隱約疊壓著幾座古城的遺址。隨後,他極力建議中美聯合發掘商丘古城,並希望在此基礎上找到這里的先商遺址。四年之後,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與美國哈佛大學皮博迪博物館聯合組成考古隊,在坦盪如砥的豫東大平原的一層層黃沙之下,找到了從上至下疊壓著的明弘治十六年之前的歸德府城、宋代應天府南京城、隋唐時代的宋州治所宋城、漢代梁國國都睢陽城和西周宋國故城。
1996年,商丘古城歸德府城牆被國務院公布為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06年,歸德府城下疊壓的宋國故城被國務院公布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同年,商丘古城被國家旅遊局公布為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
2007年,中國民族貿易促進會主辦的2007年首屆中國旅遊論壇在北京人民大會堂盛大開幕,國內著名旅遊景區、旅遊飯店、旅行社等150多家旅遊團體參加了論壇。論壇還成立了古城古鎮古村聯盟,並評選商丘古城為「中國十佳古城」。
2011年3月29日,通過的大運河申報的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中,商丘古城被列入申遺「後續列入項目」。
2011年7月8日,在「美景中國・中國最美潛力景區排行榜」官網評選中,商丘古城位居「中國最具潛力的十大古城排行榜」第一名。
2011年11月30日,商丘古城重建500周年慶典活動隆重舉行,國家文化部文化產業司副司長李小磊、河南省政協副主席王平、國家文化部非物質文化遺產司司長馬文輝、河南省旅遊局局長范修芳、河南省文化廳廳長楊麗萍等出席。商丘市榮譽市民、商丘古城形象大使大山主持慶典活動開幕式。
2012年11月1日,商丘古城以其水利特色突出、文化品位高被國家水利部批准為國家水利風景區。
2013年10月11日,在舉行的首屆澳門國際旅遊博覽會上,經過專家團推薦和網路選拔,商丘古城最終榮獲「中國十大最有投資潛力旅遊目的地」稱號。
2014年6月22日,中國大運河成功申遺,商丘古城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大運河後續列入項目。
2014年11月29日,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新聞局和文化部外聯局的指導下,由中國日報網主辦的「美麗中國發展論壇暨第一屆最美中國符號品牌榜頒獎盛典」在北京召開,商丘獲得「第一屆最美中國符號品牌榜·最具文化底蘊歷史文化名城」榮譽稱號。
2016年2月,商丘古城獲評「中國華僑國際文化交流基地」。

❿ 商丘有多長歷史

早在一萬多年前,三皇之一的燧人氏在這里發明了人工取火,人類從此結束了茹毛飲血的歷史。遠古時期商部落曾在此聚居,這里的人們最早開始商業貿易,使商丘成為商人、商業、商文化的發源地。商丘自古以來為兵家必爭之地。自五帝中的顓頊、帝嚳起,經商湯的商朝,西周時的宋國,西漢時的梁國,皆把商丘作為國都,宋朝又把商丘改為應天府和南京,作為陪都。其它朝代也在這里設郡置州,把商丘作為神州重鎮。1986年被確定為全國歷史文化名城。這里古跡遍布,在世界文化巨人孔子的祖籍夏邑有孔子還鄉祠;在文哲大師莊周故里民權有莊子墓;在巾幗英雄花木蘭的家鄉虞城有木蘭祠;還有全國現存最完整的古城之一商丘古城;聞名古今位列北宋四大書院之首的應天書院;世所罕見的芒碭山西漢王陵石室陵墓群;被國家定為濕地保護區的黃河故道。此外還有燧人氏墓、帝嚳陵、閼伯台、倉頡墓、伊尹墓、微子墓、陳勝墓、張巡祠、白雲寺等。

閱讀全文

與商丘已有多少年的歷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6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1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3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4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4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2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2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2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5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3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4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004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5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5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6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30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3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