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交通銀行發展歷史是什麼樣的
交通銀行始建1908年,總行上海,中國歷史最悠久的國有商業銀行之一,也是近代中國的發鈔行之一。 1928年,國民政府立法院通過《交通銀行條例》,交通銀行成為扶助農礦工商的專責銀行。交通銀行成立之初,總行設在北京。
1987年4月1日,重組後正式對外營業,為中國第一家全國性的國有股份制商業銀行。2005年、2007年先後在香港聯合交易所、和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是第一家在境外上市的國有控股大型商業銀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香港上海匯豐銀行有限公司、全行社保基金理事會是前三大股東。 2004年6月,在中國金融改革深化的過程中,國務院批准了交通銀行深化股份制改革的整體方案,其目標是要把交通銀行辦成一家公司治理結構完善,資本充足,內控嚴密,運營安全,服務和效益良好,具有較強國際競爭力和百年民族品牌的現代金融企業。
2008年,銀行經過全面分析討論,在承繼交行既有的發展目標和戰略轉型系列工作的基礎上,進一步明確了「走國際化、綜合化道路。 2008年12月15日起,交通銀行各網點開始辦理信達澳銀基金旗下信達澳銀領先增長和信達澳銀精華靈活配置基金的日常轉換業務。 2009年,交通銀行獲批成為國內第一家擁有境內保險牌照的商業銀行,由其控股的保險公司--交銀康聯於2010年1月正式掛牌成立。 2018年3月29日,交通銀行發布財報,2017年實現凈利潤702億。
拓展資料:
1928年,國民政府頒發了《交通銀行條例》,特許交通銀行為「發展全國實業之銀行」,交通銀行成為當時第二家最大的官商合辦銀行。1935年,國民政府形成了中央銀行、中國銀行、交通銀行、中國農民銀行、中央信託局、郵政儲金匯業局,即「四行兩局」的金融體系,為發展中國近代工業做出了貢獻。 新中國成立後,交通銀行被新政府接收。1954年,中共中央、政務院決定在交通銀行原有機構和幹部的基礎上建立中國人民建設銀行。從1958年開始,交通銀行除香港分行繼續營業外,內地行的業務分別並入當地中國人民銀行和中國人民建設銀行。
2. 中國郵政儲蓄銀行歷史可以追溯到
中國郵政儲蓄銀行可追溯至1919年開辦的郵政儲金業務,至今已有百年歷史。2007年3月在改革原郵政儲蓄管理體制基礎上,中國郵政儲蓄銀行正式掛牌成立。2012年1月整體改制為股份有限公司。2016年9月在香港聯交所掛牌上市。2019年12月10日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
中國郵政儲蓄銀行是中國領先的大型零售商業銀行,定位於服務社區、服務中小企業、服務「三農」,致力於為中國經濟轉型中最具活力的客戶群體提供服務。郵儲銀行在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全部設立了省級分行,在大連、寧波、廈門、青島、深圳設有5個計劃單列市分行。
(2)銀行有多少年歷史擴展閱讀:
截止2018年11月初,郵儲銀行擁有近4萬個營業網點,服務個人客戶達5.65億戶。郵儲銀行打造了包括網上銀行、手機銀行、自助銀行、電話銀行、微信銀行等在內的全方位電子銀行體系,形成了電子渠道與實體網路互聯互通,線下實體銀行與線上虛擬銀行齊頭並進的金融服務格局。
2019年2月11日,銀保監會發布《銀行業金融機構法人名單(截至2018年12月底)》,在機構類型中,中國郵政儲蓄銀行被列為國有大型商業銀行,與工農中建交同列。這是首次在監管文件中將郵儲銀行列為國有大型商業銀行,而在此前,其被單列為「郵儲銀行」。
3. 中國工商銀行有多少年的歷史了啊
有22年多的歷史了
中國工商銀行(英文:Instrial and Commercial Bank of China,簡稱ICBC)(港交所:1398,上交所:601398),成立於1984年1月1日,總部設在北京,是中國內地規模最大的銀行。該行是在中國人民銀行專門行使中央銀行職能的同時,從中國人民銀行分離出的專業銀行。
參考資料:
http://zh.wikipedia.7val.com/wiki/Special:Search/7val-fit-sid=?search=%26%2320013%3B%26%2322269%3B%26%2324037%3B%26%2321830%3B%26%2338134%3B%26%2334892%3B&go=%26%2336827%3B%26%2320837%3B
4. 中國銀行歷史概況
經過大清銀行南北方商股的充分醞釀籌劃,大清銀行「商股聯合會」於1912年1月初正式上書孫中山,建議「就原有之大清銀行改為中國銀行,重新組織,作為政府的中央銀行。
1912年 中華民國順勢成立,中國銀行應運而生
1912年—1928年 中國銀行成為南京臨時政府和北洋政府的中央銀行
1916年 抗拒袁世凱政府停兌令,全力維護中行信用
1916年-1923年 中行歷近十年之久,全面整理京鈔問題
1917年 則例之爭——官商爭奪中行領導權的斗爭
1927年 武漢國民政府集中現金,漢口中行損失慘重
1928年 中行重要轉折點——改組為國際匯兌銀行
1930年-1937年 興建外灘中行大廈,抗衡上海外資銀行
1932年 發起成立中國徵信所,開創中國徵信事業
1929年-1936年 中行開設海外機構,拓展我國外匯業務
1929年-1936年 擴大貸款規模,轉變貸款結構,支持國內生產發展
1931年 組建中國保險公司,推動保險業務發展
1932年 平息公債風潮,推動整理公債
1933年-1935年 世界銀市劇烈動盪,中行力阻白銀外流
1932年-1933年 中國銀行力主廢兩改元,積極參與幣制改革工作
1935年 國民政府壟斷金融,強迫中行再次改組
1939年 南京政府成立四聯總處,調整四行分工
1938年-1942年 加強鈔券調運,供應抗戰需要
1939年-1941年 平衡上海匯市,全力維持匯價
1939年-1943年 堅持進行貨幣斗爭,抵制日偽金融侵略
1939年-1945年 努力爭取僑匯,積極支持抗戰
1946年-1949年 「粒米百元」——惡性通貨膨脹給中行帶來嚴重影響
1947年-1948年 南京政府勒令外匯移存,中行迫於壓力抵制未果
1949年 各地職工迎接解放,中行被順利接管
1949年-1952年 承擔外匯經營管理工作,成為我國外匯專業銀行
1949年-1950年 積極穩定金融物價,促進國民經濟恢復
1950年-1952年 反封鎖、反禁運、反凍結,促進對外貿易發展
1964年-1976年 加強外匯資金運用,支持遠洋運輸船隊建設
1968年-1976年 試用人民幣計價結算,實現出口收匯保值
1973年 加強調研工作,按時完成陳雲同志布置的十個調研專題
1978年 順應改革開放需要,開創中國信用卡先河 1979年-1980年 中國銀行進行體制改革,國家外匯管理總局成立
1979年-1989年 加強外匯管理,發行外匯兌換券
1979年 解決中美凍結資產問題,促進中美金融合作發展
1979年-1992年 加大外資利用,發行國際債券
1979年-1980年 恢復國際金融組織合法席位,支持國內經濟文化建設
1987年-1992年 取得港幣澳門幣發行權,利於港澳經濟繁榮穩定
1994年 中國銀行改為國有獨資商業銀行 中國銀行奧運存摺
2004年 中國銀行穩步推進股改工作,中國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成立
2004年-2008年 百年奧運,百年中行——北京奧運會唯一銀行合作夥伴
2006年 中行實現精彩上市,開啟百年歷程新篇章
2009(第六屆)中國25家最受尊敬上市公司全明星榜 新出爐的「2009中國25家最受尊敬上市公司全明星榜」,更好地體現了今天的中國上市公司所面臨的競爭環境。這次調查共涉及17個行業,457 家候選公司。中銀行憑借良好的信譽度入選明星榜。
2010年 在《巴菲特雜志》、《世界經濟學人周刊》和世界企業競爭力實驗室聯合舉辦「巴菲特雜志年度金融大獎」評選中,中國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成功入圍「2010年(第七屆)中國25家最具投資價值上市公司」,位列第7位。
2011年 國際金融監督和咨詢機構金融穩定理事會在法國戛納發布全球29傢具有系統性影響力的銀行名單,中國銀行成為中國乃至新興經濟體國家和地區中唯一入選的機構。
5. 中國建設銀行的歷史,沿革
中國建設銀行成立於1954年10月1日。中國建設銀行成立的基本背景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始執行發展國民經濟的第一個五年計劃,以建設156項重點工程為中心的大規模經濟建設在全國陸續展開,為管理好巨額建設資金,建設銀行應運而生。
從1954年到1978年的二十多年間,建設銀行主要承擔了集中辦理國家基本建設預算撥款和企業自籌資金撥付,監督資金合理使用,對施工企業發放短期貸款,辦理基本業務結算業務的職責。
公司規模
中國建設銀行在大陸境外的中國香港、新加坡、德國(法蘭克福)、南非(約翰內斯堡)、日本(東京、大阪)、韓國(首爾)、美國(紐約)、越南(胡志明市)。
澳大利亞(悉尼、墨爾本)、盧森堡、中國台灣(台北)設有海外分行,在中國香港、英國(倫敦)、俄羅斯(莫斯科)、阿聯酋(迪拜)、盧森堡、紐西蘭(奧克蘭)設有全資子公司。
中國建設銀行東京代表處成立於1993年2月,2003年2月升格為分行,擁有全功能銀行牌照,業務范圍包括信貸(雙邊貸款、銀團貸款等)、債券投資、貿易融資、資金清算、項目融資等。東京分行積極發揮區位優勢。
6. 中國銀行的發展歷史
您可通過中國銀行門戶網站(www.boc.cn)「首頁 > 關於中行 > 中行歷程」查看相關信息。
以上內容供您參考,業務規定請以實際為准。
如有疑問,歡迎咨詢中國銀行在線客服或下載使用中國銀行手機銀行APP咨詢、辦理相關業務。
7. 請問中國銀行有多少年的歷史,盡量詳盡些。
中國銀行成立於1912年2月,是中國歷史最為悠久的銀行。從1912年至1949年的37年期間,中國銀行的職能發生了三次變化。1912-1928年,行使當時政府中央銀行的職能;1928年中國銀行被改為政府特許的國際匯兌銀行;1942年中國銀行成為發展國際貿易的專業銀行。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新中國政府接管了中國銀行,同年12月中國銀行總管理處由上海遷至北京。1950年中國銀行總管理處歸中國人民銀行總行領導。1953年10月27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公布《中國銀行條例》,明確中國銀行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特許的外匯專業銀行。
1979年 3月13日經國務院批准,中國銀行從中國人民銀行中分設出來,同時行使國家外匯管理總局職能,直屬國務院領導。中國銀行總管理處改為中國銀行總行,負責統一經營和集中管理全國外匯業務。1983年9月國務院決定中國人民銀行專門行使中央銀行職能,隨後中國銀行與國家外匯管理總局分設,各行其職,中國銀行統一經營國家外匯的職責不變。至此,中國銀行成為中國人民銀行監管之下的國家外匯外貿專業銀行。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銀行的各項業務得到了長足發展,跨入了世界大銀行的前列。1994年初,根據國家金融體制改革的部署,中國銀行由外匯外貿專業銀行開始向國有商業銀行轉化。
8. 交通銀行是成立幾年了
交通銀行始建於1908年,是中國早的期四大銀行之一,也是中國早期的發鈔行之一,按照這個時間來計算的話,到2021年交通銀行成立113年了。在1986年7月24日,作為金融改革的試點,經過國務院批准重新組建交通銀行。1987年4月1日,重新組建之後的交通銀行正式對外開始營業,成為中國第一家全國性的國有股份制的商業銀行,現在是中國五大國有大型的商業銀行之一,按照這個時間來計算的話,到2021年交通銀行成立34年了。
交通銀行
交通銀行的英文名稱是Bank of Communications,簡稱是BCM,中文名字的簡稱是交行,創始於1908年,是中國六大銀行之一,同時也是中國歷史中最悠久的銀行之一,也是近代中國的發鈔行之一。在1987年的4月1日,重新組建之後的交通銀行正式開始對外營業,成為了中國第一家全國性的國有股份制的商業銀行,總行設立在上海。在2005年的6月交通銀行在香港聯合交易所成功的掛牌上市,在2007年的5月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成功的掛牌上市。交通銀行是中國主要金融服務的供應商之一,集團的業務范圍涉及商業銀行、證券、金融租賃、信託、保險、基金管理以及離岸金融服務等等。交通銀行擁有境內分行機構的數量是235家,其中省分行的數量是30家,直屬分行有7家,省轄行的數量是199家,在全國239個地級和地級以上城市、158個縣或者是縣級市一共設有3,270個營業網點;集團旗下擁有7家非銀子公司,分別是全資子公司交銀租賃、交銀投資以及交銀保險,控股子公司交銀基金、交銀人壽、交銀國信以及交銀國際。此外,交通銀行還是常熟農商銀行的第一大股東以及西藏銀行的並列的第一大股東,戰略入股了海南銀行,控股了4家村鎮銀行。在2019年的7月,發布的2019《財富》世界500強當中位列第150位。在「一帶一路」中國企業100強榜單當中排名第18位。在2019年的12月,入選了2019中國品牌強國盛典榜樣100品牌。在2020年的3月,入選了全球品牌價值500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