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北京頤和園的歷史有多少年了。請大家告訴我,行嗎
頤和園原是清朝帝王的行宮和花園。乾隆十五年(1750年),乾隆皇帝在這里改建為清漪園。咸豐十年(1860年),清漪園被英法聯軍焚毀。光緒十四年(1888年),慈禧太後以籌措海軍經費的名義動用3000萬兩白銀重建,改稱頤和園,作消夏遊樂地。到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頤和園又遭"八國聯軍"的破壞,燒毀了許多建築物。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修復。後來在軍閥混戰、國民黨統治時期,又遭破壞,1949年之後政府不斷撥款修繕,1961年3月4日,頤和園被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8年11月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2007年5月8日,頤和園經國家旅遊局正式批准為國家5A級旅遊景區。
❷ 頤和園建立了多少年了(急用!!!!!!!)
頤和園位於北京海淀區,原為清代行宮花園。乾隆十五年(1950年)建清漪園,當時清王朝正值盛世,因此集中了全國的能工巧匠,動用巨額銀兩修成此園。咸豐十年(1860年)該園被英法聯軍所毀,光緒十四年(1888年)慈禧挪用海軍經費重建,改稱頤和園。
全園佔地約290平方米,主要由宮廷區、萬壽山和昆明湖組成,既有湖光山色,又有庭園景色。園內計有各種形式的宮殿園林建築3000餘間,不同風格的建築既自成一體,又相互聯系,同時巧妙地借來西山和玉泉山作業為背景,把人工建築與自然風光和諧地融為一體,堪稱我為園林藝術的黃范之作。 東宮門在慈禧修頤和園時改為正門,由此開始進入當年御苑的禁界。東宮門五開間,為三明兩暗式。正中門洞專供皇帝進出,王公大臣由兩邊門洞出入、太監、兵役等只能從南北兩側罩門通行。宮門外左右有南北兩排朝房作為大臣召見時休息之所,宮門內左右有南北房作為九卿衙門隨宮辦事之處。
由東門內進入仁壽門,迎面一座石峰為屏,石峰後便是九開間的仁壽殿,這是頤和園內政治活動區的中心所在。清乾隆時(1936~1795年)名勤政殿,光緒時(1875~1908年)重建,改今名,是慈禧、光緒坐朝聽政的大殿。仁壽殿也是慈禧作壽時舉行筵宴的場所,一般在此殿舉行四次筵宴,排場壯觀、禮節繁復,在人力物力上的耗費更是舉世無雙, 清漪園為一組四通八達穿堂殿,原是乾隆帝游園休憩之所,光緒十八年重建後成為光緒帝的寢宮。正殿即玉瀾堂,有東、西兩配殿,東名霞芬室,西稱藕香榭。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戊戌變法失敗後,慈禧曾幽禁光緒於此。
德和園位於仁壽殿北,主要由頤樂殿和大戲樓組成,是專供慈禧看戲的地方。慈禧是個戲迷,每年正月十五元宵節、五月初五端午節、七月十五中元節、八月十五中秋節、十月初十慈禧生日都要在此園唱戲三天,以示慶賀。大戲樓建於光緒十七年(1891年),是當時國內最大的戲樓,面對頤樂殿,翹角重檐三層,高21米,底層舞台寬17米。三層舞台之間均有地井通連,可表現生仙、下凡、入地諸情節。底層舞台地下室有水井水池,可從台底下噴射水景。南部相連的兩層扮戲樓是規模巨大的後台。清末著名的京劇演員譚鑫培、楊小樓等都在這里為慈禧演過戲,頤樂殿北五間殿房是慈禧看戲時休息和吸鴨片煙的地方。
樂壽堂位於德和園西,西臨昆明湖,題額"水木自親"。"樂壽堂"黑底金字匾額為光緒帝手書,堂前有慈禧乘船的碼頭。堂內西內間為慈禧的寢宮,東內間為更衣室,正廳設有寶座、御案、掌扇、屏風等,東西配殿是日夜侍候她的女官、宮女的值班室。後殿則是她存放衣服和裝飾品之處。樂壽堂庭院中植玉蘭、西府海棠、牡丹等花木,?quot;玉堂富貴"之意,其中尤以玉蘭最為名貴,後院有一紫玉蘭--辛夷,更是罕見的珍品。這些花木是乾隆從江南移植來的,已有200多年歷史,正殿階上左右分列銅鹿、銅鶴、銅瓶等六種物件,表示"六合太平"之意。
長廊是循萬壽山南麓沿昆明湖北岸構築的一條蜿蜒曲折的廊道。它東起邀月門,西迄石太亭,中穿排雲門,兩側對稱點綴留佳、寄瀾、秋水、清遙四座重檐八角攢尖亭,象徵春夏秋冬四季,既有點景作用,又在一定距離倚襯和支撐著長廊。長廊長728米,共273間,是我國園林中最長的廊道,它像一條錦帶把前山各組建築連為一體,在山水之間蜿蜒而行,起著攜領湖山的作用。沿廊而行,廊外景物隨步而移,令人目不暇接。廊內每根梁坊上都繪有精美傳統彩畫,共有風景、人物、山水、花鳥畫14000多幅,絢麗斑斕,內容豐富,因而長廊又有畫廊的美稱。當年乾隆和慈禧派人到西湖寫實,然後將其移繪到長廊柁上,如今長廊自邀月門內第一幅彩畫"西湖全景"起,凡迎面橫樑上前後皆繪有不同的西湖風景。廊內外枋上千餘幅半圓形畫面則繪山水、花鳥、人物等,其中人物故事上涉遠古三皇五帝,下及清朝王公大臣,跨五千年之久。欣賞這些彩畫,就如同翻閱一部記錄滄海桑田的歷史巨著,一幅包羅萬象的風情畫卷。
清宴舫位於長廊西端石丈亭旁,長36米,兩層,全用巨石雕砌而成。兩層艙樓系木結構,但都油飾成大理石紋樣。該舫造於乾隆二十年(1755年),其前身是明朝圓靜寺的放生台,改舫後每年四月初八"浴佛日",乾隆陪其生母孝聖皇太後至此放生。清宴舫中原中式艙樓為英法聯軍燒毀,光緒十九年(1893年)改建成洋式舫樓,是慈禧飲酒作樂的場所。
萬壽山原名金山、瓮山,屬燕山余脈,海拔108.94米,氣勢雄偉,以佛香閣為中心,組成巨大的主體建築群,巍峨壯觀,雍容華貴。從山腳的"雲輝玉宇"牌樓,經排雲門、二宮門、排雲殿、德輝殿、佛香閣,直至山頂的智慧海,形成一條層層上升的中軸線。東側有"轉輪藏"和"萬壽山昆明湖"石碑,西側有五方閣和銅鑄的寶雲閣。後山丘壑起伏,幽靜深邃,富於山林野趣。在大片蓊鬱的叢林中掩映著宏麗的藏傳佛教建築四大部洲和五彩琉璃寶塔。山上還有景福閣、重翠亭、寫秋軒、聽鸝館、畫中游等樓台亭閣。登臨山頂,可俯瞰昆明湖景色。
排雲殿位於頤和園萬壽山前山中部,專為慈禧祝壽而建。"排雲"語出晉郭璞《遊仙寺》中"神仙排雲出"之句,以喻慈禧自比神仙,企求長生不老之意。排雲殿依山而築,黃瓦玉階,是全園最富麗的建築,殿前有排雲門、二宮門,兩邊分列紫霄、玉華、芳輝、雲錦四配殿。排雲門與二宮門之間有長方形蓮池,上架金水橋。進二宮門即至排雲殿,正殿左右兩側有耳殿。中間有復道相連,橫列共21間。慈禧曾在此殿舉行過多次"萬壽慶典"。殿中陳設的九龍寶座和沉香木大壽字,以及用台灣產的烏木製成的屏風等,就是慈禧七十大壽時臣僕們送的壽禮。如今排雲殿仍保留當年慈禧受賀的陳設,以及隔扇門等使用萬字不到頭的花樣,以喻長壽。
佛香閣位於萬壽山前山,建在一座21米高的石砌台基上,加上閣自身的高度41米,高出了萬壽山頂,成為全園的中心制高點。佛香閣八面三層四重檐,頂為黃琉璃銅瓦綠剪邊,以八根大鐵梨木為擎天柱,內供接印佛三尊,整個建築結構繁復,巍峨庄嚴。清乾隆時在此築九層延壽塔,至第八層"奉旨停修",改建佛香閣。咸豐十年(1860年)被英法聯軍燒毀,光緒十七年(1891年)重建,光緒二十年(1894年)完工,耗銀78萬余兩,是頤和園里最大的工程項目。
智慧海位於萬壽山頂,取佛教頌揚佛的智慧如海的意思,是一座無梁佛殿,由縱橫相間的拱券結構組成。外表飾以五色琉璃磚,色彩絢麗,圖案精美,尤以嵌於殿外壁面的千餘尊琉璃佛更具特色。殿內供無量壽佛。 聽鸝館在萬壽山前山西部,原是清漪園內的一座小戲樓,是皇帝欣賞音樂和戲曲的地方,光緒十八年(1892年)重建。現為餐廳,裡面桌椅陳設和菜譜都具有宮廷色彩風味。
萬壽山山脊以北俗稱後山,山下有後湖,景區以清幽和宗教色彩見勝。四大部洲是一組布達拉宮式建築,建於清乾隆年間。由東勝身洲、南贍部洲、西牛貨洲、北俱盧洲四大部洲和八小部洲、日台、月台及紅、綠、黑、白四座梵塔共18座建築組成。中心為象徵須彌山的佛殿香岩宗印之閣。咸豐十年(1860年)毀於英法聯軍。清光緒時曾局部修整,近年大加修復,再現乾隆年代規模。
昆明湖面臨萬壽山前山,面積220多公頃,曾是天然湖泊,元朝定都北京後,引水注入湖中,遂成為大都城內接濟漕運的水庫。明代湖中多植茶花,湖旁築寺院、亭台樓榭,酷似江南西湖,遂有"西湖"之譽。清乾隆建清漪園,將湖開拓成為現在的規模,並取名"昆明湖"。昆明湖被長堤分隔為三部分,每一部分中都有島嶼。位於湖東南部的南湖島最大,佔地一公頃多,又稱蓬萊島,島上有龍王廟、鑒遠堂、涵虛堂、月波樓等。南湖島與東堤之間有十七孔橋連接,橋長150米,寬8米,橋身若長虹卧波,橋下有17個大小不一的孔洞。南湖島十七孔橋與橋頭八方亭建築構成巨龜之形,以象徵長壽。
頤和園的出現,為中國幾千年的造園藝術史作了一個概括性的總結。是中國園林藝術的經典之作,1998年11月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遺產委員會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❸ 頤和園有幾年歷史
始建於1750年,1764年建成
247年了
❹ 頤和園的歷史
最早在遼金時代的時候,皇帝就已經開始在北京修建皇家園林了。當時在今天的萬壽山昆明湖一帶修建了金山行宮,將這里稱為金山、金山泊。到了元朝,有將這改名為翁山、翁山泊。而明代初期則改稱西湖並修建了園靜寺,命名為好山園。到了萬曆是十六年,也就是1588年,這里已經具有一定的園林規模,享有「十里青山行畫里,雙飛白鳥似江南」的稱譽。然而讓這里真正成為一處皇家園林的是清代。在康熙年間就曾在此修建行宮,到了乾隆十四年到二十九年,也就是1749~1764年,就在原來的基礎上修建了清漪園,擴湖,推山,將湖稱為昆明湖,山叫做萬壽山。而且這里還成了著名的三山五園之一。和我國古代的大多數皇家建築一樣,這里也沒能躲過入侵者的踐踏,在1860年這里被英法聯軍搶掠並且燒毀了。過了一些年,慈禧太後挪用了海軍經費對這里進行了重建,而且光緒皇帝下昭將這里改名為頤和園。可是在1900年的時候,頤和園又再次遭到了八國聯軍(俄英法德意日美奧)的嚴重破壞。從此之後對這里所進行的重修,因為財力不足,所以後山部分長期都沒有修復。到了1912年,依照清史的優待條件,頤和園仍然掌握在遜帝溥儀手中。過了兩年,這里曾作為他的私人財產一度開放,但是因為交通不便票價昂貴等原因,沒什麼人來。在1924年溥儀被逐出頤和園後,北洋政府將這里正式改為對外開放的公園。1948年12月,人民政府接受這里後,經過綜合治理,仍然保持著其皇家園林的風貌。而且這里還成為了世界上造景豐富、建築集中、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園林。
❺ 頤和園歷史簡介
頤和園,北京市古代皇家園林,前身為清漪園。1860年,清漪園被英法聯軍大火燒毀。 1884年至1895年,為慈禧太後退居休養,以光緒帝名義下令重建清漪園。由於經費有限,乃集中財力修復前山建築群,並在昆明湖四周加築圍牆,改名頤和園,成為離宮。
頤,頤養天年;和,心平氣和。頤和園意為退休老人養老的地方。晚年的慈禧,答應光緒皇帝親政,自己不再干預朝政,才為修建了頤和園。
頤和園坐落在北京西郊,距城區十五公里,佔地約二百九十公頃,與圓明園毗鄰。它是以昆明湖、萬壽山為基址,以杭州西湖為藍本,汲取江南園林的設計手法而建成的一座大型山水園林,也是保存最完整的一座皇家行宮御苑,被譽為「皇家園林博物館」,也是國家重點景點。
光緒十四年重建,改稱頤和園,作消夏遊樂地。光緒二十六年,頤和園又遭「八國聯軍」的破壞,珍寶被劫掠一空。清朝滅亡後,頤和園在軍閥混戰和國民黨統治時期,又遭破壞。
1961年3月4日,頤和園被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與同時公布的承德避暑山莊、拙政園、留園並稱為中國四大名園,1998年11月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2007年5月8日,頤和園經國家旅遊局正式批准為國家5A級旅遊景區。
歷史沿革:
1、明朝弘治七年=,明孝宗乳母助聖夫人羅氏在瓮山前建圓靜寺,後荒廢。此後瓮山周圍的園林逐漸增多。明武宗在湖濱修建行宮,稱「好山園」,為皇室園林。明武宗、明神宗都曾在此泛舟游樂。明熹宗時,魏忠賢曾將好山園據為己有。
2、清朝乾隆初年,為了籌備崇德皇太後的60大壽,乾隆帝以治理京西水系為藉口下令拓挖西湖,,保證宮廷園林用水,並為周圍農田提供灌溉用水。乾隆帝以漢武帝挖昆明池操練水軍的典故將西湖更名為昆明湖,將挖湖土方堆築於湖北的瓮山,並將瓮山改名為萬壽山。
3、乾隆二十九年建成清漪園,耗銀480餘萬兩。園內的主體建築為大報恩延壽寺,並有一條長達700多米尺的長廊。頤和園萬壽山清漪園園中理政及居住性質的建築極少,乾隆帝游覽清漪園均為當日往返,從未在園中居住。
4、清朝道光年後,由於國力衰弱,宣布撤三山陳設,清漪園逐漸荒廢。由於經費有限,乃集中財力修復前山建築群,並在昆明湖四周加築圍牆,改名頤和園,成為離宮。
5、光緒二十六年園內建築及文物遭八國聯軍破壞,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修復。頤和園盡管大體上全面恢復了清漪園的景觀,但很多質量上有所下降。由於慈禧偏愛蘇式彩畫,許多房屋亭廊的彩畫也由和璽彩畫變為蘇式彩畫,在細節上改變了清漪園的原貌。
(5)頤和園的歷史有多久擴展閱讀:
歷史事件:
頤和園是晚清最高統治者在紫禁城之外最重要的政治和外交活動中心,是中國近代歷史的重要見證與諸多重大歷史事件的發生地。
光緒十六年,頤和園東宮門右側建有小型電廠。它被稱為「頤和園電燈辦公室」,並被提供給頤和園。該研究所是北京最早的發電設施,在該市設有「西苑電燈辦公室」。光緒二十六年,八國聯軍入侵北京,西苑和頤和園電燈兩套發電機組和電燈被摧毀。
4月28日,光緒四月二十八日,光緒皇帝在頤和園仁壽寺召喚康有為。生命康走在總局的張靖,並舉行了一場特別的音樂會。 4月23日改革宣布後,光緒皇帝前往頤和園12次,召集改革者,改革計劃。 8月的第四天,慈禧太後從頤和園回到了宮殿。
兩天後,她發動政變,囚禁光緒皇帝,逮捕並殺害了改革派,並未能通過改革運動。改革期間,慈禧住在頤和園。頤和園成為舊學校的中心,反對改革並為政變做准備。改革失敗後,光緒長期被限制在花園的玉溪廳。
7月21日,光緒八國聯軍入侵北京。慈禧太後和光緒皇帝逃離了頤和園。 7月25日,俄羅斯軍隊首次入侵頤和園。在未來,日本,英國和義大利軍隊先後被佔領。在頤和園佔領期間,入侵者掠奪了寶藏,許多建築物再次被燒毀。
❻ 北京頤和園有多久的歷史
頤和園原是清朝帝王的行宮和花園,前身清漪園,是三山五園中最後興建的一座園林,始建於1750年,1764年建成,面積290公頃,水面約佔四分之三。乾隆繼位以前,在北京西郊一帶,已建起了四座大型皇家園林,從海淀到香山這四座園林自成體系,相互間缺乏有機的聯系,中間的「瓮山泊」成了一片空曠地帶。乾隆十五年(1750年),乾隆皇帝在這里改建為清漪園,以此為中心把兩邊的四個園子連成一體,形成了從現清華園到香山長達二十公里的皇家園林區。咸豐十年(1860年),清漪園被英法聯軍焚毀。光緒十四年(1888年),慈禧太後以籌措海軍經費的名義動用3000萬兩白銀重建,改稱頤和園,作消夏遊樂地。到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頤和園又遭「八國聯軍」的破壞,燒毀了許多建築物。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修復。後來在軍閥混戰、國民黨統治時期,又遭破壞,1949年之後政府不斷撥款修繕,1961年3月4日,頤和園被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8年11月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2007年5月8日,頤和園經國家旅遊局正式批准為國家5A級旅遊景區。
❼ 頤和園有多少年歷史
頤和園始建於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建成,距今已有248年的歷史。
❽ 頤和園有多久的歷史!!!
北京頤和園,始建於1750年,1860年在戰火中嚴重損毀,1886年在原址上重新進行了修繕。其亭台、長廊、殿堂、廟宇和小橋等人工景觀與自然山巒和開闊的湖面相互和諧、藝術地融為一體,堪稱中國風景園林設計中的傑作。頤和園,位於山水清幽、景色秀麗的北京西北郊,原名清漪園,始建於公元1750年,時值中國最後一個封建盛世--「康乾盛世」時期;1860年的第二次鴉片戰爭中,清漪園被英法聯軍燒毀;1886年,清政府挪用海軍軍費等款項重修,並於兩年後改名頤和園,作為慈禧太後晚年的頤養之地。從此,頤和園成為晚清最高統治者在紫禁城之外最重要的政治和外交活動中心,是中國近代歷史的重要見證與諸多重大歷史事件的發生地。1898年,光緒帝曾 在頤和園仁壽殿接見維新思想家康有為,詢問變法事宜;變法失敗後,光緒被長期幽禁在 園中的玉瀾堂;1900年,八國聯軍侵入北京,頤和園再遭洗劫,1902年清政府又予重修;清朝末年,頤和園成為中國最高統治者的主要居住地,慈禧和光緒在這里坐朝聽政、頒發諭旨、接見外賓。到現在應該有260年了吧.....
❾ 頤和園的佔地面積有多大,頤和園的歷史有多少年
頤和園原是清朝帝王的行宮和花園,前身清漪園,是三山五園中最後興建的一座園林,始建於1750年
有259年的歷史
❿ 頤和園歷史
頤和園,中國清朝時期皇家園林,前身為清漪園,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建成清漪園,耗銀480餘萬兩。清漪園內以中國古代神話中「海上三仙山」的構思,在昆明湖及西側的兩湖內建造三個小島:南湖島、團城島、藻鑒堂島,以比喻海上三山:蓬萊、方丈、瀛洲。
清漪園的總體規劃以杭州西湖為藍本,同時廣泛仿建江南園林及山水名勝,如鳳凰墩仿太湖、景明樓仿岳陽樓、望蟾閣仿黃鶴樓、後溪湖買賣街仿蘇州水街、西所買賣街仿揚州廿四橋等等。
園內的主體建築為大報恩延壽寺,並有一條長達700多米尺的長廊,其建築與裝飾繪畫都相當精彩具有藝術價值以及眾多游賞建築。 頤和園萬壽山清漪園園中理政及居住性質的建築極少,乾隆帝游覽清漪園均為當日往返,從未在園中居住。
頤和園鼎盛時期,規模宏大,佔地面積2.97平方公里,主要由萬壽山和昆明湖兩部分組成,其中水面佔四分之三(大約220公頃)。
園內建築以佛香閣為中心,園中有景點建築物百餘座、大小院落20餘處,3555古建築,面積70000多平方米,共有亭、台、樓、閣、廊、榭等不同形式的建築3000多間。其中佛香閣、長廊、石舫、蘇州街、十七孔橋、諧趣園、大戲台為代表性建築。古樹名木1600餘株。
清朝道光年後,由於國力衰弱,宣布撤三山陳設,清漪園逐漸荒廢。咸豐十年(1860年),清漪園被英法聯軍大火燒毀。 光緒十年至二十一年(1884年至1895年),為慈禧太後退居休養,以光緒帝名義下令重建清漪園。
由於經費有限,乃集中財力修復前山建築群,並在昆明湖四周加築圍牆,改名頤和園,成為離宮。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園內建築及文物遭八國聯軍破壞,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修復。頤和園盡管大體上全面恢復了清漪園的景觀,但很多質量上有所下降。
許多高層建築由於經費的關系被迫減矮,尺度也有所縮小。如文昌閣城樓從三層減為兩層,樂壽堂從重檐改為單檐,也有加高的建築,如大戲樓。蘇州街被焚毀後再也沒有恢復。由於慈禧偏愛蘇式彩畫,許多房屋亭廊的彩畫也由和璽彩畫變為蘇式彩畫,在細節上改變了清漪園的原貌。
(10)頤和園的歷史有多久擴展閱讀:
清漪園營建之前,其前身西湖瓮山一帶是京城西北郊一處著名的風景名勝區,尤其瓮山泊(西湖)美妙天成的自然景象,不但成為京城百姓遊玩賞景的佳處,也吸引著統治者和達官貴人徜徉其間。在西湖周圍,稻田、寺廟、村莊星羅棋布,與山湖共同組成一幅宛如江南的優美畫卷。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頤和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