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都江堰的對應歷應史人物是什麼
都江堰位於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城西,坐落在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始建於秦昭王末年(約公元前256~前251),是蜀郡太守李冰父子在前人鱉靈開鑿的基礎上組織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
對應歷史人物是:李冰。
Ⅱ 分析都江堰李冰的形象
水利工程專家,修築很多水利工程,為人民謀福利。
李冰修建的都江堰水利工程,不僅在中國水利史上,而且在世界水利史上也佔有光輝的一頁。它悠久的歷史舉世聞名,它設計之完備令人驚嘆!我國古代興修了許多水利工程,其中頗為著名的還有芍陂、漳水渠、鄭國渠等,但都先後廢棄了。唯獨李冰創建的都江堰經久不衰,至今仍發揮著防洪灌溉和運輸等多種功能。
李冰為蜀地的發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人們永遠懷念他。兩千多年來,四川人民把李冰尊為"川主"。1974年,在都江堰樞紐工程中,發現了李冰的石像,這說明早在1800年前,李冰的業績已為人民所傳頌。近人對李冰的功績也極為贊賞。1955年,郭沫若到灌縣時,題詞:"李冰掘離堆,鑿鹽井,不僅嘉惠蜀人,實為中國二千數百年前卓越之工程技術專家。"
意義
李冰修建的都江堰水利工程,不僅在中國水利史上,而且在世界水利史上也佔有光輝的一頁。它悠久的歷史舉世聞名,它設計之完備令人驚嘆!我國古代興修了許多水利工程,其中頗為著名的還有芍陂、漳水渠、鄭國渠等,但都先後廢棄了。唯獨李冰創建的都江堰經久不衰,至今仍發揮著防洪灌溉和運輸等多種功能。
李冰為蜀地的發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人們永遠懷念他。兩千多年來,四川人民把李冰尊為「川主」。1974年,在都江堰樞紐工程中,發現了李冰的石像,其上題記:「故蜀郡李府郡諱冰」。
這說明早在1800年前,李冰的業績已為人民所傳頌。近人對李冰的功績也極為贊賞。1955年,郭沫若到灌縣時,題詞:「李冰掘離堆,鑿鹽井,不僅嘉惠蜀人,實為中國二千數百年前卓越之工程技術專家。」
Ⅲ 從都江堰這一課可以看出李冰是一位怎樣的歷史人物形象
前段時間時間看了大秦帝國崛起里邊演過,都江堰的建成對人們的生活有很大的改變
Ⅳ 李冰父子治水 歷史上的李冰是哪個朝代的 李冰簡介
戰國時秦朝
李冰(約公元前302年~235年)(生卒年、出生地不詳),號稱陸海,戰國時代著名的水利工程專家。公元前256年—前251年被秦昭王任為蜀郡(今成都一帶)太守。期間,李冰治水,創建了奇功,其建堰的指導思想,就是道家的「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他征發民工在岷江流域興辦許多水利工程,其中以他和其子一同主持修建的都江堰水利工程最為著名。幾千年來,該工程為成都平原成為天府之國奠定堅實的基礎。後世為紀念李冰父子,在都江堰修有二王廟。都江堰也成為著名的風景名勝
Ⅳ 李冰,是什麼朝代的人
李冰,生卒年不詳。戰國時代著名的水利工程專家。秦昭王五十一年(前256年)左右任蜀郡守。他和其子主持設計並建造了成都北部的都江堰,泄岷江洪水且用之於灌溉,為成都平原成為天府之國奠定了非常重要的基礎。他在蜀郡還主持興辦了其他水利工程,並修築橋梁,在廣都主持開鑿鹽井等,為開發成都平原、發展農業生產作出了重大貢獻。關於李冰治水的傳說,東漢以後不斷有所增附,唐代導江縣(今都江堰市)已建李冰祠。北宋開始流傳所謂李冰之子李二郎協助治水等神話。在民間傳說中,神話人物二郎神的原型就是李冰之子,《太平廣記》有傳。
西元1974年在都江堰市岷江(外江)發掘出一尊東漢建寧元年(168年)雕刻的李冰石像。近來有專家研究,都江堰並非始於李冰時期。
Ⅵ 建都江堰的李冰在歷史上是真實存在的嗎
建造了造福子孫後代的都江堰的李冰當然是真實存在的。李冰是秦國時期著名的水利專家,他修建的都江堰是根據到家的天人合一的思想而建立的,都江堰有效遏制了成都平原多年的水患,為秦國治理水患立下了奇功。
李冰父子對於成都平原的貢獻,可以說是巨大的,對後世子孫的影響深遠,歷經幾百年的都江堰,如今依然造福著那一方百姓,直到今天,仍然有人祭拜李冰父子。如今的都江堰依然巍然屹立,在都江堰旁邊的王二廟,已經成為著名的風景名勝,就國家重要領導人都為這個廟題詞。
Ⅶ 李冰人物的主要貢獻是什麼該貢獻產生什麼影響
李冰的主要貢獻是主持修建了世界聞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該大型水利工程現存至今依舊在灌溉田疇,是造福人民的偉大水利工程。
李冰(約公元前302年~公元前235年),原名李諱冰,魏國永澤(今山西省運城市鹽湖區解州鎮)人。號稱陸海,戰國時代著名的水利工程專家。公元前256年—前251年被秦昭王任為蜀郡(今成都一帶)太守。期間,李冰治水,創建了奇功,其建堰的指導思想,就是道家的「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他征發民工在岷江流域興辦許多水利工程,其中以他和其子一同主持修建的都江堰水利工程最為著名。幾千年來,該工程為成都平原成為天府之國奠定堅實的基礎。後世為紀念李冰父子,在都江堰修有二王廟。都江堰也成為著名的風景名勝。
李冰是我國[戰國]時期傑出的水利工程學家,都江堰的設計者和興建的組織者。中外馳名的都江堰位於四川省中部岷江中游,整個工程是由分水堰、飛沙堰和寶瓶口三個主要工程組成的。它的規模宏大,地點適宜,布局合理,兼有防洪、灌溉、航行三種作用,在世界水利工程史上也是罕見的奇跡。二千多年來,一直發揮著巨大的排灌作用,確保了當地農業生產。
Ⅷ 李冰的人物生平
李冰,戰國時期的水利家,對天文地理也有研究。秦昭襄王末年(約公元前256~前251年)為蜀郡守,在今四川省都江堰市(原灌縣)岷江出山口處主持興建了中國早期的灌溉工程都江堰,因而使成都平原富庶起來。據《華陽國志·蜀志》記載,李冰曾在都江堰安設石人水尺,這是中國早期的水位觀測設施。他還在今宜賓、樂山境開鑿灘險,疏通航道,又修建汶井江(今崇慶縣西河)、白木江(今邛崍南河)、洛水(今石亭江)、綿水(今綿遠河)等灌溉和航運工程,以及修索橋,開鹽井等 。他也修築了一條連接中原、四川雅安市名山區派出所與雲南的五尺道。老百姓懷念他的功績,建造廟宇加以紀念。北宋以後還流傳著李冰之子李二郎協助李冰治水的故事。
建在都江堰渠首的二王廟是老百姓對李冰父子治水偉業的紀念。其中的碑刻多是對灌區水利工程維護的技術要領。而每年的清明時節,當地的居民都會在二王廟舉行祭祀活動和開水(歲修完工後放水)典禮。李冰現代已成為都江堰灌區老百姓所崇拜的神靈,而與水有關的宗教活動則加強了在灌區管理中政府與用水戶之間的聯系。
Ⅸ 李冰是什麼年代的人物
李冰(約公元前302年~235年),戰國時代著名的水利工程專家。
秦昭襄王末年(約公元前256~前251年)李冰為蜀郡守,在今四川省都江堰市(原灌縣)岷江出山口處主持興建了中國早期的灌溉工程都江堰,因而使成都平原富庶起來。
據《華陽國志·蜀志》記載,李冰曾在都江堰安設石人水尺,這是中國早期的水位觀測設施。他還在今宜賓、樂山境開鑿灘險,疏通航道,又修建汶井江(今崇慶縣西河)、白木江(今邛崍南河)、洛水(今石亭江)、綿水(今綿遠河)等灌溉和航運工程,以及修索橋,開鹽井等 。
李冰是我國[戰國]時期傑出的水利工程學家,都江堰的設計者和興建的組織者。中外馳名的都江堰位於四川省中部岷江中游,整個工程是由分水堰、飛沙堰和寶瓶口三個主要工程組成的。
它的規模宏大,地點適宜,布局合理,兼有防洪、灌溉、航行三種作用,在世界水利工程史上也是罕見的奇跡。二千多年來,一直發揮著巨大的排灌作用,確保了當地農業生產。
李冰為蜀守的時間,沒有明文記載,大約在秦昭王三十年至秦孝王之間(公元前277—前250年)。
李冰任蜀守期間,還對蜀地其他經濟建設也做出了貢獻。李冰「識察水脈,穿廣都(今成都雙流)鹽井諸陂地,蜀地於是盛有養生之饒」。在此之前,川鹽開采處於非常原始的狀態,多依賴天然咸泉、咸石。李冰創造鑿井汲鹵煮鹽法,結束了巴蜀鹽業生產的原始狀況。
這也是中國史籍所載最早的鑿井煮鹽的記錄。李冰還在成都修了七座橋:「直西門郫江中沖治橋;西南石牛門曰市橋,下石犀所潛淵中也;城南曰江橋;南渡流曰萬里橋;西上曰夷里橋,上(亦)曰笮橋;橋從沖治橋而西出折曰長升橋;郫江上西有永平橋。」這七座橋是大乾渠上的便民設施。
Ⅹ 李冰在歷史里是什麼地位
李冰為蜀地的發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人們永遠懷念他。兩千多年來,四川人民把李冰尊為「川主」。1974年,在都江堰樞紐工程中,發現了李冰的石像,其上題記:「故蜀郡李府郡諱冰」。這說明早在1800年前,李冰的業績已為人民所傳頌。近人對李冰的功績也極為贊賞。1955年,郭沫若到灌縣時,題詞:「李冰掘離堆,鑿鹽井,不僅嘉惠蜀人,實為中國二千數百年前卓越之工程技術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