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人文歷史 > 如何看待中國近代歷史綱要

如何看待中國近代歷史綱要

發布時間:2022-06-14 07:52:21

㈠ 我對中國近代史綱要的認識

很多人認為,大學不需要學近現代史,因為我們中學已經學過了所有年代的歷史。但是,我想說的是,無論是作為一個合格的中國人,還是對自己人生道路,我們都應該學習歷史,前事不忘後事之師,以史為鑒,深刻領悟歷史發生的原因和自然規律,才能吸取教訓,為未來更好地發展。幸好,大二的這個學期我們迎來了中國近現代史這門課程,我一定會重溫歷史的畫面,加進自己的一些思考,以更好地做一個合格的中國人,為未來服務。
從1840年鴉片戰爭爆發到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夕的這段歷史,是中華民族的屈辱史,自從英國的鴉片戰爭打開了中國閉關鎖國的大門以及中英《南京條約》的簽訂,中國就漸漸的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不平等條約一個接一個的簽,領土被不斷的瓜分,主權被不斷的侵犯,淪為帝國主義列強覬覦的獵物。但同時許多的仁人志士不斷地為中華民族的出路出計獻策,前仆後繼,為中華民族的救亡圖存而不惜拋頭顱灑熱血,使我們這些後輩們不得不被他們強烈的愛國熱情和為中華民族的獨立自強而不惜犧牲自己性命的視死如歸的精神而感動。
不過,中國的百年屈辱史是必然的,中國落後的封建統治和領導人的愚昧無知深深地在自己的心臟上插了一刀。其中有幾個例子我感到非常憤慨,甲午中日戰爭,雖然日本明治維新使日本強大了很多,但是當時中國的海軍實力在日本之上,中國的軍艦噸位和航速都比日本的先進,但是慈禧太後竟然那國庫的銀子去修圓明園和頤和園,拿軍費去辦生日宴會,導致中國軍事演習連炮彈都沒有,甲午戰爭發生中國更是倉促應戰,武器裝備只是一個空殼。
1949年以後,直到2013年,中國獨立從貧窮到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過程迂迴曲折,中共中央也犯了很多錯誤,不過總體上有改革開放和黨的指導思想,中國走向了繁榮昌盛。
我相信,還有很多歷史內幕,特別是統治內幕,是我們不知道的,我們要盡力保證領導透明、民主,才能真正走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以人為鑒,可以明得失;以銅為鑒,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學習中國近現代史對我們價值觀人生觀的形成又很大的影響,我認為在今天的和諧社會里,我們同樣要發揚革命仁人志士們的這種愛國主義、艱苦奮斗的民族精神,居安思危,好好學習科學文化知識,訂立長遠的人生目標,用自己有限的知識為祖國出謀劃策,為我們更和諧的明天出一份力量,這樣我們才能為自己更好地發展創造一個和諧穩定的環境!
同樣,學習《中國近現代史綱要》對我們平時的知識的擴充也會有很大的幫助,在如今的近現代史的學習中,老師補充了許多書本上沒有的內容,學到了高中時沒有學到和了解的東西,大大開闊了我們的視野,增長了我們的知識,使我們對中國的歷史發展背景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所以從現在起我們就要好好學習《中國近代史綱要》這門課,擴展自己的知識面,相信在我們以後的人生道路上會終身受益的!

㈡ 簡要談談為什麼要學習《中國近代史綱要》

要了解外國資本一帝國主義入侵中國及其與中國封建勢力相結合給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帶來的深重災難,了解近代以來中國的先進分子和人民群眾為救亡圖存而進行艱苦探索、頑強奮斗的歷程及其經驗教訓,了解中國人民走上以共產黨為領導力量的社會主義道路的歷史必然性,了解新中國成立以來建設和改革取得的巨大成就;

了解國史、國情,深刻領會中國歷史和人民怎樣選擇了馬克思主義,選擇了中國共產黨,選擇了社會主義道路;樹立「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和發展中國」的信念,提高運用科學的歷史觀和方法論分析和評價歷史問題、辨別歷史是非和社會發展方向的能力,堅定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信心。

(2)如何看待中國近代歷史綱要擴展閱讀:

中國近代史,是一部充滿災難、落後挨打的屈辱史,是一部中國人民探索救國之路,實現自由、民主的探索史,是一部中華民族抵抗侵略,打倒帝國主義以實現民族解放、打倒封建主義以實現人民富強的斗爭史。

中國近代史可以分為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從1840年鴉片戰爭爆發到1919年五四運動前夕,是舊民主主義革命階段;第二個階段是從1919年五四運動到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夕,是新民主主義革命階段。

㈢ 如何理解中國近現代史綱要是歷史課又是政治課

如何理解中國近代史史綱要是歷史課,又是政治課。因為這個中國近代歷史啊,基本上都是需要用歷史的唯物主義觀點去看這些事情的,所以他既是歷史的也是政治的。

㈣ 通過學習中國近現代史綱要這門課程,你認為中國未來的發展趨勢如何

這個學期我學習了《中國近現代史綱要》這門課程,短短幾個月的學習與積累,我收獲頗多,也深有感觸。收獲的是更加深刻地了解了中國近代的這段歷史,感觸的是知道了如今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使我倍感珍惜。我覺得在我的大學期間學習這門課程是十分必要的,以下是本學期我對這門課程的學習心得和體會。
中國近代社會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西方列強通過對中國進行的侵略戰爭,迫使清政府簽訂了一系列的不平等條約,取得了在華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等多方面的特權,深深地操縱著中國,中國的命運掌握在他人手中,中國的天是黑暗的,地也是黑暗的,老百姓門處在水深火熱之中。就在此時,光榮而偉大的中國共產黨誕生了,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走向了勝利,結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歷史,建立了新中國,並進行數十年的社會主義改造與建設。就在八年的抗戰勝利後,中國共產黨為謀求人民生活幸福、安穩,提出了與國民黨和平建國的方針,但是,由於蔣介石的不甘,挑起了全面內戰,人民又一次陷入了水深火熱之中,但是,俗話都有說:得民心者得天下。國民黨明知道在失去民心的情況下毅然發動內戰,歷史是人民創造的,人民的力量是強大的,國民黨不是軍事力量不及共產黨,而是忽略了廣大的中國人民,也忽略了早已經厭倦戰爭的國民黨士兵,其失敗的結果是必然的。在經過艱苦的斗爭之後,中國共產黨帶領著廣大的人民從此站起來了,毛澤東主席的一句話凝結了中國幾億人的夢想,有多少戰士和多少無辜的民眾何曾不盼望著這一天的到來,但是他們卻再也盼不到了,但是他們是不該被遺忘的人群,他們為了新中國做出了犧牲,做出了偉大的貢獻!從新中國成立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這段期間,中國共產黨艱難的探求社會主義建設的道路,在一次次成功與喜悅、一次次失敗與淚眼中,艱難前進,只為了能讓中國更加強大更加富強,人民生活水平更加好,雖然經過了十年的文化大革命,使我們深刻的領悟階級斗爭已經不再是我們國家的主要矛盾,主要矛盾應該是關於國家富強與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有關的,收獲了十年的慘痛教訓,讓中國共產黨深刻的認識了自身的不足與缺點,但是,知錯能改,善莫大焉,或者說,禍悉福之所倚,一次次的打擊與挫折打敗不了中國人民,在鄧小平同志的領導下,中國人民從此富起來了,改革開放至今猶存,正是因為改革開放,使得我們國家日益強大起來,人民生活水平日益好轉,並不斷提高,試想,如果沒有改革開放,會有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嗎?會有如今中國的國際地位在世界中提高的情形嗎?答案是否定的。
通過更深刻的學習了中國近現代史,聽老師生動地講解和觀看老師播放的影像資料,我對中國近代的屈辱和艱辛有了更加深刻的印象,對現代的生活倍感珍惜,也為從屈辱和艱辛中提現出來的民族精神而干到自豪。對於我來說,現在能做的就是永不遺忘中國恥辱的歷史,珍惜如今的美好生活,並好好學習,將來畢業了,有機會為國家而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為日後建設更加強大更加富強更加現代化的祖國打好基礎。作為一個大學生,肩負的不僅僅是個人、家庭和社會的期望,更肩負著國家的期望,試想,一個大學生總有一種反正我不做總有人做的態度,那麼成千上萬的大學生都是這樣的心態,那我們國家的未來該往哪個方向發展。一個學期過得很快,復雜繁多的歷史僅僅濃縮在幾個月的學習中,我覺得是遠遠不夠的,日後我必將加強自我學習,到圖書館等地方加深學習,將來我一定要用馬克思的思想來鞭策自己,並把它作為我行動的指南。

㈤ 對中國近代史綱要的認識和感想

中國的近現代史,是指從1840年鴉片戰爭爆發到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夕的一段中華民族的偉大斗爭史。在老師的授課過程中,我感受到了鴉片戰爭前與鴉片戰爭後的一種巨大落差,深刻地理解了「落後就要挨打」這句話的真諦,看到了列強對中國肆無忌憚地侵略,而中國人民卻「敢怒不敢言」的屈辱歷史,也因為一些愛國志士的頑強反抗而鼓掌,為他們的英勇捐軀而感慨。最終,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成立了新中國。

「以古為鑒,可以知興替」,學習歷史可以從中吸取經驗和教訓,可以反省自身,可以避免重犯,可以取得進步,可以獲得成功。這,便是歷史的魅力。

清朝的閉關鎖國使國力日益衰退,閉目塞聽更是阻礙了國家的進步,而在對外開放的21世紀的今天,關起國門搞建設顯然是行不通的。只有不斷地與他人交流才會看到自己的不足。隨著時代和科技的發展與進步,社會競爭越來越激烈,要學的東西越來越多,學習的方式在不斷更新,知識的數量也在不斷擴大。這就更需要我們與人合作,學習他人的長處,開拓我們的視野。

另外,為了抵禦外國武裝侵略,爭取民族獨立,中國人民進行了一系列反侵略斗爭。三元里人民的斗爭、太平天國的斗爭、洋務運動、戊戌變法以及辛亥革命。中國人民努力著並且一直都沒有停止過,直到新中國的成立,人民的解放。中國人民經過了一百多年的頑強斗爭,英勇抵抗,終於推翻了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三座大山的統治,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縱觀這部斗爭史,其中充滿了困難與艱辛,但是中國人民沒有輕易放棄,而是一步一個腳印,積極探索、尋找出路,不斷創新。作為生活在和平世界的我們,更加要努力,為祖國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我們要學習敢於嘗試,敢於改正,敢於創新的精神。未來的路將會出現更多更難的考驗,我們要隨時做好准備,迎接挑戰,建設我們的祖國,使她永遠立於世界民族之林!

這次學習,不僅僅局限於課本,我們還看了歷史短片和電影,加深了我們的印象,使我們更加強烈地感受到革命的路途是十分艱辛的,我們要好好珍惜我們現在的生活。

學習和研究中國近現代史,激發了我們的愛國熱情,同時也使我們清醒的認識到,當今世界並不太平,國與國之間的斗爭遠遠沒有結束。霸權主義,強權政策還在世界上的某一個角落膨脹著。我們所能夠做的就是把我們的專業知識學好,培養自己的素養,鍛煉自己各方面的能力

㈥ 如何深刻理解《中國近代史綱要》不僅是一門歷史課,更是一門政治思想理論課

中國近代史綱要的不僅僅是能力時刻,他的確也是一個甚至思想課,他中國一部近代史,它就是一部國家受到百年,屈辱的歷史,深刻地教會了中國人民的大道理,落後就要挨打,所以要奮發圖強

㈦ 30分求你對中國近現代史綱要課的建議和評價

(一)堅持「課堂講授」與「課外自學」相結合。

(二)堅持「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相結合。

(三)堅持「平時考核」與「期末考核」相結合。

(四)堅持「知識傳授」與「能力訓練」相結合。

(五)堅持「思想教育」與「人格塑造」相結合。

學習方法:

1、詳讀教材

考試最大的特點是統一性和規范性。其命題和判卷標準的擬定嚴格依據指定教材(教學大綱的具體化)內容。考試題的應答應該是「再現教材」。基於此特點,要求必須認真閱讀教材,了解教學大綱。

2、以題為干

注意在每一章節,甚至節下小目的學習中,抓出問題點,即以問題(比如,設定為簡答和論述題)作綱,做到提綱挈領,回歸問題。

3、邏輯記憶

本門課程是思想政治理論課程,但歷史課特點明顯,涉及諸多事件、人物、年代等,因此較多的記背是必須的。但死記硬背不行,那就必須用邏輯記憶法,即尋找有關聯的東西聯系起來記背。比如,中國近現代史上涉及中國共產黨的會議教材寫了很多。

共三次,「八七會議」、「遵義會議」和「十一屆三中全會」。又如,中國民族資產階級的兩面性,在1949年以前和以後具體表現是不一樣的,需要跨章進行聯系記憶,這樣效果才好。

㈧ 談談你對中國近代史綱要的認識

最先是洋務運動,然後戊戌變法,接著辛亥革命,新文化運動到抗日戰爭,最終人民解放戰爭勝利,總體看來,是不斷探索到最終成功

㈨ 我們要用什麼樣的觀點看待中國近現代史綱要

近現代史綱要
在我們的生活中
可能沒什麼作用
但是對於我們的祖國
能讓我們有一個
非常清醒的認識
對於我們自己的生活
也是有一點啟示的

㈩ 如何學好《中國近代史綱要》

中國近現代史綱要既是一門新學科,同時也是一門綜合學科,它兼有歷史學和政治學兩門學科的特點,所以它既以豐富的歷史史實為基礎,又突出學科的強理論性和政治性,這就決定了對其考查方式的多樣性,為幫助考生更好地應對考試,針對該學科的特點為考生總結幾點復習方法,以供考生參考。

一、宏觀把握理清思路

中國近現代史綱要從內容上來說:主要講述中國近代以來抵禦外來侵略、爭取民族獨立、推翻反動統治、實現人民解放的這段歷史;從時間段上來說,主要是從1840年鴉片戰爭到現在的這段歷史。「中國近現代史」顯而易見,它包括兩大部分,即中國近代史和中國現代史。其中,一般把1840-1949年的歷史成為中國近代史部分(1至7章),這部分主要講述列強侵華、中國人民反抗內外壓迫,不斷探索救國救民道路,謀求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值得注意的是,中國近代史又以1919年五四運動為界分為兩部分,即舊民主主義革命(1至3章)和新民主主義革命(4至7章)。而中國現代史部分(8至10章)主要是指新中國成立之後的歷史,主要講述關於我國社會主義革命、社會主義建設和改革的歷史,它以實現國家繁榮富強和人民共同富裕為目標。

二、加強記憶重視基礎知識的掌握

綱要這門課所包括的知識點很多,尤其是一些小的知識點,關於時間的、事件的等這種類型的知識點就非常零碎,但卻又是考試查考的要點,所以,考生一定要注意這方面知識的總結和記憶,按照大綱的要求,把所有要考的知識點和重要的時間、事件熟記於心,要通過做題加強大腦對知識點的記憶,這部分應多做選擇性題目。而針對重大事件,特別是有紀念意義的重大事件,建議考生把關於這些事件的相關問題總結到一起,比如,2011年是辛亥革命爆發100周年,同時也是中國共產黨成立90周年,關於這個問題,考生需要把握:辛亥革命發生的原因、時間、地點、結果、意義以及中國共產黨成立的時間、地點、影響(當時的影響及對現在的影響),這些是對知識最基本的把握。

三、以時間或事件為軸線總結相通的知識點

綱要這部分所涉及的時間和時間比較多,考生若是單獨分開來記,不僅不牢固,還會因為太零碎而記的筋疲力盡,所以考生可以按件事或時間之間的某種關聯串起來,放到一起記,會容易很多。比如,關於中國共產黨開的幾次比較重要的大會:中共一大、二大、三大、八大、十二大、十三大、十四大、十五大、十六大、十七大、「八七會議」、「七屆二中全會」、「十一屆三中全會」等,關於這些會議需要掌握它們開的時間、內容、主要貢獻、意義等,把這些相關的知識點放在一起,整理一下,既有條理,又記得牢固。

四、以史實為基礎做到史論相結合

綱要這門課很容易與現實實際相結合來考察,尤其是形勢與政策和當今社會的熱點問題,跨科考試的方式主要是考察考生的綜合分析能力,這往往讓考生感覺很難,有的考生碰到這種問題優勢還會不知所措,不知如何下手,所以在平常的備考復習中考生就要有意識的培養自己這種綜合分析的能力。

閱讀全文

與如何看待中國近代歷史綱要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6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1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3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4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4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2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2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2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5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3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4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002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5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5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6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30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3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