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論述題 1.如何全面理解黨在新時代的歷史使命
1、黨團結帶領人民找到了一條以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正確革命道路,進行了28年浴血奮戰,打敗日本侵略者,推翻了壓在中國人民頭上的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三座大山,完成了新民主主義革命,1949年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實現了中國從幾千年封建專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偉大飛躍,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掃清了根本障礙。
2、黨團結帶領人民完成社會主義革命,確立社會主義基本制度,推進社會主義建設,完成了中華民族有史以來最為廣泛而深刻的社會變革,為當代中國一切發展進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礎,實現了中華民族由近代不斷衰落到根本扭轉命運、持續走向繁榮富強的偉大飛躍,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奠定了堅實基礎。
3、黨團結帶領人民進行改革開放新的偉大革命,破除阻礙國家和民族發展的一切思想和體制障礙,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使中國大踏步趕上時代,迎來了中國人民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開辟了光明前景。
(1)如何把握我國發展新的歷史使命擴展閱讀:
1996年來,為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無論是弱小還是強大,無論是逆境還是順境,我們黨都初心不改、矢志不渝,敢於克服任何艱險,甘於付出任何犧牲,勇於修正任何錯誤,戰勝了一個又一個看似不可戰勝的敵人,攻克了一個又一個看似不可攻克的難關,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彪炳史冊的人間奇跡。
經過長期努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我國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忘初心,方得始終。黨一定要登高望遠、居安思危,勇於變革、勇於創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滯,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奮力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
⑵ 如何把握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的戰略安排
1、從2020年到2035年,從「躋身創新型國家前列」「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基本實現」「社會文明程度達到新高度」「人民生活更為寬裕」「現代社會治理格局基本形成」「美麗中國目標基本實現」六大維度出發。
2、從2035年到本世紀中葉,目標指向更為遠大,提出「成為綜合國力和國際影響力領先的國家,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實現,我國人民將享有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中華民族將以更加昂揚的姿態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
(2)如何把握我國發展新的歷史使命擴展閱讀
黨的十九大報告勾畫的這一總藍圖,制定了時間表,發出了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號召,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夢想,又開啟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征程。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新時代中國共產黨的歷史使命就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令人矚目的是,報告提出的「到2035年目標」,實際上是根據我國發展情況,將過去提出的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到本世紀中葉要達到的發展水平,提前到2035年來實現,進程縮短了十五年。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強調:「我們要堅忍不拔、鍥而不舍,奮力譜寫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征程的壯麗篇章!」
⑶ 今天中國的發展已經站在一個新的歷史期間請結合自身實際談談在新的歷史時期你肩負著怎樣的歷史使命
在今天中國的發展已經站在一個新的歷史時期,作為一個中國公民,應該是愛崗敬業,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做出應有的成績,為我們的祖國做出相當的貢獻,這是我們每一個公民應該做到的,這才不辜負我們祖國的期待!
⑷ 如何理解新時代黨的歷史使命之間的內在關聯
深刻領會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這個重大政治論斷,要牢牢把握新時代的豐富內涵。新時代的起點,就是黨的十八大以來這五年。新時代之「新」主要體現在:過去五年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取得了歷史性變革,我國發展站到了新的歷史起點上;我們黨與時俱進進行重大理論創新,形成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這一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理論成果;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發生了深刻變化,轉變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我們站在了「兩個一百年」的歷史交匯點上。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從歷史中走來,向著民族復興偉大夢想進發,是一個具有諸多歷史特點的新時代:這個新時代,是承前啟後、繼往開來、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繼續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的時代,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而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時代,是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不斷創造美好生活、逐步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時代,是全體中華兒女勠力同心、奮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時代,是我國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斷為人類作出更大貢獻的時代。
⑸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新在哪裡
新時代新就在新在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發生新變化。
社會主要矛盾狀況及其變化是社會發展階段劃分的重要依據。在新中國成立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取得重大成就的基礎上,我國發展站到了新的歷史起點上,社會主要矛盾由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後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
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是關系全局的歷史性變化,反映了新時代我國發展的實際狀況,指明了解決發展主要問題的根本著力點,對我國發展全局產生廣泛而深刻的影響。這就要求我們在繼續推動發展的基礎上,著力解決好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大力提升發展質量和效益。
深刻把握新時代的歷史方位:
明確方位才能找准方向,把握大勢才能贏得未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這是我國發展新的歷史方位」。黨的十九大在承前啟後、繼往開來的關鍵節點上,對我國發展所處歷史方位作出新的重大政治論斷,為制定黨和國家大政方針提供了理論依據。
進一步指明了黨和國家事業的前進方向,具有重大現實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一個重要方面就是深刻領會「新時代」的豐富內涵,准確把握我國發展新的歷史方位,更好地肩負起新時代的歷史使命。
⑹ 當代大學生如何把握好我們所處人生發展的新時代
如何做新時代的大學生 新時代對大學生的要求
2019-01-24 13:20:40
文/丁雪竹
有很多的同學是非常的想知道,怎麼才能做新時代的大學生呢,新時代對大學生有什麼要求嗎,小編整理了相關信息,希望會對大家有所幫助!
1怎麼才能做好新時代的大學生
作為新時代的大學生,在追求知識的同時,更應該追求精神層面的富裕。物質社會的高速發展在給人們生活提供便利的同時,也在某些方面侵蝕著人們精神的脊柱。而當代大學生尤其容易感到空虛、幸福感缺失。例如,互聯網的發展為我們打開一扇獲取多元化信息、文化、知識的窗口,卻同時也成為傳播不良思想以及投機取巧、虛度光陰的工具,大量學生沉迷其中不能自拔,白白浪費花樣年華。新時代的大學生應該培養篤思明辨的基本素質,充分利用互聯網、圖書館等資源拓寬視野,豐富精神世界,充實課餘生活,樹立起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做一個健康向上、積極有為的社會主義好青年。
新時代的大學生有必要認真地學習兩會精神,關注最新的政治、經濟、科技等時事,這不僅有助於加深對於社會主義事業的理解,主動承擔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而且可以從中把握中國乃至全世界在政治、經濟、科技等方面的發展趨勢,對於個人的職業規劃將大有裨益。
2新時代對大學生的要求是什麼
樹立正確的人生目標的必要性
人生目標是人生觀的核心問題,人生目標的確立是人們實踐活動的前提和根由,它左右著人生道路的方向,又從根本上決定著人生態度和人生價值的取向。樹立為人民服務的人生目標,是黨和人民對當代大學生的要求和期望,也是大學生成長、成才的內在要求。由於受到全球化和互聯網的影響,加之社會上各種不良思潮的沖擊,部分大學生面對激變的社會環境,在人生觀和價值觀等各個方面都受到了沖擊和影響。在這種情況下,部分大學生受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利己主義的影響,重金錢實惠輕理想追求,重物質享受輕無私奉獻,重個人利益輕國家利益,不再只是滿足吃飽穿暖的要求,而是追求更流行更時尚的東西。
要有知識的過硬支持,更應兼備高尚的道德情操和醫德,急病人之所急,想病人之所想,千方百計地去幫助患者解決實際困難和所承受的苦痛,多給他們一些理解和尊重,為建立合諧的醫患關系而不懈努力。
⑺ 如何把握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的戰略安排
黨的十九大提出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的戰略安排,規劃和設計了未來美好生活的宏偉藍圖。處在「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歷史交匯期,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夢想已是可期可及。黨的十九大報告擘畫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奮斗目標。
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從現在到二〇二〇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從二〇二〇年到二〇三五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礎上,再奮斗十五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
再從二〇三五年到本世紀中葉,在基本實現現代化的基礎上,再奮斗十五年,把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新的奮斗目標是基於我們黨對社會主義現代化目標的全面認識和實踐經驗的總結。三個目標,從近期、中期和遠期進行設置,承前啟後、繼往開來。
從時間縱軸上觀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已進入沖刺階段的最後三年,位於「十九大到二十大」交匯期,全面小康社會的實現將為開啟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夯實堅實基礎。追夢路上,奮斗不息,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征程上,中國共產黨續寫新的篇章。
在「兩個階段」中,第一個「奮斗十五年」歷程,即從2020年到2035年,從「躋身創新型國家前列」「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基本實現」「社會文明程度達到新高度」「人民生活更為寬裕」「現代社會治理格局基本形成」「美麗中國目標基本實現」六大維度出發。
第二個「奮斗十五年」歷程,即從2035年到本世紀中葉,目標指向更為遠大,提出「成為綜合國力和國際影響力領先的國家,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實現,我國人民將享有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中華民族將以更加昂揚的姿態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
黨的十九大報告勾畫的這一總藍圖,制定了時間表,發出了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號召,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夢想,又開啟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征程。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新時代中國共產黨的歷史使命就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令人矚目的是報告提出的到2035年目標實際上是根據我國發展情況,將過去提出的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到本世紀中葉要達到的發展水平,提前到2035年來實現進程縮短了十五年。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強調:「我們要堅忍不拔、鍥而不舍,奮力譜寫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征程的壯麗篇章!」
(7)如何把握我國發展新的歷史使命擴展閱讀:
明確了新時代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具體步驟。思路決定出路。改革開放以後,我們黨對我國現代化建設作出戰略安排,提出了「三步走」戰略目標。解決人民溫飽問題、人民生活總體達到小康這兩個目標已提前實現。
在這個基礎上我們黨又不失時機地提出了「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從現在起到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期。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後,到21世紀中葉實現現代化的三十年間,戰略步驟。黨的十九大提出從2020年到本世紀中葉分兩個階段來安排。
⑻ 如何認識和把握我國發展新的歷史方位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是基於客觀事實的判斷。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等工作,辦成了許多過去想辦而沒有辦成的大事,推動黨和國家事業發生歷史性變革。我國社會生產力水平總體上顯著提高,社會生產能力在很多方面進入世界前列,更加突出的問題是發展不平衡不充分;我們對我國社會主義所處歷史階段的判斷沒有變,我國仍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沒有變,我國是世界最大發展中國家的國際地位沒有變。
⑼ 新時代中國共產黨的歷史使命是什麼如何實現這一使命
新時代中國共產黨的歷史使命,是繼續推進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為了實現這一歷史使命,我們黨需要統攬偉大斗爭、偉大工程、偉大事業、偉大夢想,並使之緊密貫通聯結起來。
(9)如何把握我國發展新的歷史使命擴展閱讀:
中國共產黨一經成立,就把實現共產主義作為黨的最高理想和最終目標,義無反顧肩負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
而中國共產黨要完成這個歷史使命,首先必須要肩負起和完成好兩大歷史任務。
第一個歷史任務就是實現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即反帝反封建。從世界歷史看,這個歷史任務不應該由中國工人階級及其政黨——中國共產黨來承擔,而應該由中國資產階級及其政黨來承擔。
但是,由於中國資產階級的軟弱性,由於世界資產階級革命的時代已經過去,在中國這個歷史任務就落到了中國工人階級及其政黨——中國共產黨的身上。
所以,孫中山領導的民主革命與我們黨領導的民主革命,就有了新舊之分。
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的民族民主革命,就要分別寫好上下兩篇大文章:上篇是民主革命,下篇是社會主義革命。
1949年新中國成立,我們黨肩負的實現民族獨立、人民解放的第一個歷史任務就完成了。
第二個歷史任務是什麼呢?就是實現國家富強和人民幸福。
這個歷史任務是在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中推進的,是在改革開放新的偉大革命中推進的。從新中國成立到1956年,我們進行社會主義革命,建立社會主義基本制度,
實現了從新民主主義到社會主義的過渡,並進行了社會主義建設,為實現國家富強和人民幸福奠定製度基礎和物質條件。1978年,我們改革開放,革除體制機制的弊端,大踏步地跟上時代的潮流,繼續向前推進這個事業,中華民族迎來了實現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
⑽ 怎樣理解新時代黨的歷史使命
時代中國共產黨的歷史使命,是繼續推進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為了實現這一歷史使命,我們黨需要統攬偉大斗爭、偉大工程、偉大事業、偉大夢想,並使之緊密貫通聯結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