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人文歷史 > 歷史故事開什麼

歷史故事開什麼

發布時間:2022-06-14 09:42:44

『壹』 歷史故事主要內容是什麼

歷史故事主要內容是歷史上發生的名人的故事。比如單刀赴會。

曹操率兵南下攻打劉備與劉表,劉表次月病死,二子劉琮獻州投降。劉備逃跑,諸葛亮出使東吳求援。

孫權領周瑜率兵前往迎擊,兩軍相遇在赤壁處,曹操用降將蔡中與蔡和兄弟使詐降之計,卻被周瑜識破,隨即對黃蓋使苦肉計反投降曹操。令船內滿載引火之物將曹操連接的戰船點燃,大破之,曹操敗走華龍道。

故事講解

三國中後期,諸葛亮出兵討伐魏國,由於要地街亭失手,導致滿盤皆輸。諸葛亮被迫撤兵,司馬懿大軍追至,這時孔明手下的將領士兵基本都分配軍務調完了,只剩二千五百軍在城中。於是他命令偃旗息鼓,大開城門,獨自在城樓上彈琴。

司馬懿疑心有伏兵。調頭就撤兵。諸葛亮躲過一劫。三國中前期,劉備勢力還很小,被曹操趕得走投無路。想去投靠東吳,就是孫權。

派諸葛亮去做說客。但是東吳謀臣處處刁難諸葛亮,諸葛亮憑著他的滿腹經綸舌戰群儒。說得他們個個啞口無言。後來經魯肅協助,說服孫權聯合起來抵抗曹操。

『貳』 歷史故事有哪些

1、楚莊王與成語「一鳴驚人」的來歷

原來,楚國是我國南方一個古老的大國,曾是商代的同盟國,後又是周王通過封賞,使其服從周統治的國家。

楚國地大物豐,春秋初年國力迅速發展,楚國君主早有與周王奪天下之勢。楚莊王登位前,楚國國勢雖大,但是實權卻掌握在宗法大貴族若敖氏手中,朝廷群臣很多是若敖氏的黨羽。

楚莊王在登位的最初三年,整日在宮中飲酒游樂,不理國政。楚國有些大臣勸他,他置之不理,後來於脆下令:「凡是敢來勸諫者,律處死不赦。」

這樣一來,很多大臣不敢進諫了。有一天申無宇進去勸諫,見庄王在一片音樂、歌舞聲中喝得大醉,便上前說:「我想給大王猜個謎語」,「有隻大鳥,高居於山岡之上,一連三年不飛不叫,您說這是什麼鳥?」

庄王說:「三年不飛,一飛沖天,三年不鳴,一鳴驚人。這是只不平常的鳥。」然後庄王停了一會又說「你的意思我明白了」。事過之後,庄王仍然過著奢侈淫樂的生活。

大夫蘇從覺得單靠勸諫打比喻不成了,於是冒死進宮求見庄王,庄王說「你難道不怕死來勸諫嗎?」蘇從說:「我不怕死,如果大王殺了我,我為楚國而死,是楚國忠臣,死也值得。」

庄王聽後猛地站起來說:「好,我們從此以後好好乾吧!」他從此結束了淫樂生活,親自聽政。並且任用申無宇、蘇從管理國政,殺掉了專橫跋扈、為害楚國的大小官員幾百人,提拔了一批出身低賤而有才能的人來管理國事,改革了政治,特別是啟用了一位久負盛名,有才能但不願作官的隱士孫叔敖為令尹(即宰相),協助自己改革內政,訓練軍隊,使楚國更加強大了。

其實,楚莊王並非酒色之徒。他確實想「一鳴驚人」,使楚國成為霸主,但是,當時國家實權掌握在若敖氏手中,楚莊王登位之初,故意整天飲酒作樂,裝作一個庸庸碌碌的酒色之徒,好讓若敖氏一黨不注意他,以便暗中觀察他們的行動,另一方面可以了解群臣中哪些人是忠臣真正擁護自己。這就是楚莊王「三年不飛,一飛沖天,三年不鳴,一鳴驚人」的用意。

2、毛遂自薦顯才智的故事

據《史記.卷七六.平原君虞卿列傳.平原君》記載,戰國時,秦國出兵攻打趙國,包圍了趙都邯鄲,情況十分危急,於是趙王派平原君前往楚國,請求援救。平原君打算在其門下食客挑選出二十個文武人才一同前往,但只挑選出十九個,剩下的都不符合條件。這時,有一個名叫毛遂的人,主動向平原君自我推薦,請求加入前往楚國的行列。

平原君問:"你在我門下多久了?"毛遂回答:「三年了。」平原君說:「一個真正有才能的人,就好像一把放在袋子里的錐子一樣,立刻就會顯露出鋒利的錐尖。而你在我門下三年了,我卻沒聽說過你有什麼表現,你還是留下吧!」毛遂說:「我現在自我推薦,就是請求你把我放進袋子里,如果早點有這樣的機會,那我就不只是露出錐尖而已,而是早就顯露出才能,鋒芒畢露了!」

平原君覺得毛遂說得有道理,就答應讓他一同前往。到了楚國,平原君和楚王會談,從早上到中午,都還沒有結果。毛遂於是持劍走到楚王面前,極力說明趙、楚聯合抗秦的利害關系。楚王終於被說服,答應趙國願意出兵援救。

於是兩國當場歃血為盟,誓守聯合抗秦的盟約。毛遂這次不僅幫平原君完成任務,也為國家立下了功勞,讓大家對他刮目相看,平原君因此待他為上賓。後來這個故事被濃縮成「毛遂自薦」這個成語,比喻自告奮勇,自我推薦。

3、周公輔成王的故事

周公原名姬旦,周武王的弟弟。在武王建立周王朝兩年病死後,輔佐周成王,從成王十三歲到二十歲,代理天子職權,一心朝政,忠心不二。排內憂,征外患,鞏固了周王朝的統治,並給「成康之治」奠定了基礎。

周武王建立了周王朝以後,過了兩年就害病死了。他的兒子姬誦繼承王位,這就是周成王。那時候,周成王才十三歲,再說,剛建立的周王朝還不大穩固。於是由武王的弟弟周公旦輔助成王掌管國家大事,實際上是代理天子的職權。歷史上通常不稱周公旦的名字,只叫他周公。

4、趙氏孤兒的故事

春秋晉景公時,奸臣屠岸賈把持朝政,屠岸氏為壯大其勢力,常在景公面前誣蔑忠臣趙盾生前殺了先帝靈公,招勇士藏兵器,圖謀造反。景公偏聽偏信,下令殺害趙氏一家300餘口。而趙盾的兒子趙朔之妻是景公之姑母,當時臨近產期,在朝臣韓厥、門客程嬰、公孫杵臼相助下,進宮隱藏。屠岸賈上奏景公欲斬草除根,景公念姑侄之情未允。

程嬰想用自己剛出生的孩子換下趙氏孤兒,由公孫杵臼撫養成人。公孫杵臼認為自己己風燭殘年,無力扶孤,願捨去老命,救養忠良後代。二人遂議下了救孤之計。屠岸賈搜不出趙氏孤兒,便向全國發出公告,如有報告孤兒下落者重賞,否則就將全晉與孤兒同庚之嬰,全部殺絕。為保護孤兒和全國無辜之嬰,程嬰按與公孫杵臼3商議之計,向屠岸賈報告了「趙氏孤兒」的下落。

屠岸賈下令殺害了公孫杵臼與假孤兒。程嬰忍辱負重,又讓孤兒認屠岸賈為義父,屠岸賈讓程嬰夫婦帶孤兒到溫縣三家莊撫養。10年後,韓厥向晉景公訴說了趙家的深冤,述說了屠岸賈的罪惡。景公正擔心屠岸賈權勢太大危及社稷,便下令處斬了屠岸賈及其一家,召回趙氏孤兒趙武,重賞程嬰以彰其忠,厚葬公孫杵臼以褒其烈。

5、五月端午掛艾蒿習俗的故事

每年五月初五,人們都在門上掛艾蒿,傳說這是用來紀念一個老太太的。

很久以前,天上有個神仙下凡來看人間的生活情況。他裝扮成一個窮老頭,走到一對年輕夫婦家裡,這一家男的已吃過飯睡了,女的還在吃雞鴨鵝肉。老神仙便裝著可憐令兮的樣子說:「好心的大嫂打發點剩飯剩菜給我吃吧!」婦人說:「我的剩菜剩飯是喂狗的。」說著喚了一聲狗,那狗跳出來向老頭撲去。

神仙生氣了,用手輕輕一點,狗就定在地上一動不動了。他又指著房子說:「五月初五,天火呼呼;大火過後,此村焦土。」等婦人轉過身來,那個老頭已不見這事傳開後,鄉親們都收拾好東西四處逃命。

端午掛艾蒿習俗

五月初五那天早晨,神仙又扮成一個窮老頭來到人間,身上還揣著水、火、電三個神瓶。他看見一個老太太背著大孩子,牽著小孩子很艱難地行走,便上前問:「為什麼背大的牽小的呢?」老太太嘆了一口氣說道:「老大爺哪,你不曉得,五月初五我們這里要遭火災。我背的娃兒是隔壁鄰居的,牽的娃兒是我的孫兒。

親生的不要緊,不能讓別人的娃兒吃苦受累啊!」神仙看著眼前的老太太和兩個娃兒,摸著自已懷里的神瓶為難了。這位老太太多麼善良,怎麼能燒她的房子呢?神仙想了一會兒說「老太太,帶著孩子回去吧!只要你在門上掛些艾蒿,你家便可免災殃。」

老太太聽後,眼睛亮起來,知道遇到神仙了。這時忽然刮來一陣風,把老太太和兩個孩子送回了村子。老太太想的不只是自己的家,還有整個村莊。她拿起鐮刀就去割艾蒿,割回來就綸各家各戶掛在門上,連村頭那個媳婦家也掛上了。

中午,老遠都能看到團火球飛到村子上空,一眨眼,大火球變成了無數小火球向村子落下來。可是,村子裡家家戶戶的門口都掛著艾嵩天火也就變成大火球向天空飛轉去了。村裡人都感謝老太太使他們免去了一場災難。宜到現在,五月初五家家戶戶仍掛艾嵩,用來紀念那個好心的老太太。

『叄』 歷史故事都有哪些

歷史故事有桃園三結義、烽火戲諸侯、紙上談兵、荊軻刺秦王、四面楚歌、卧薪嘗膽、負荊請罪、完璧歸趙、草船借箭、望梅止渴、三顧茅廬、梅妻鶴子、背水一戰、程門立雪等。



中國經典歷史故事還有溫酒斬華雄、遠交近攻、高山流水、蕭何月下追韓信、退避三舍、指鹿為馬、霸王別姬、圖窮匕見。



秦王滅六國、屈原沉江、李斯諫逐客 、信陵君救趙、背水一戰、一鳴驚人、朝秦暮楚、大義滅親、破天荒、王侯將相。

王昭君出塞
漢宣帝在位的時候,漢朝又強盛了一個時期。那時候,匈奴由於貴族爭奪權力,勢力越來越衰落,後來,匈奴發生分裂,五個單於分立,互相攻打不休。

其中一個單於名叫呼韓邪,被他的哥哥郅支(郅音zhì)單於打敗了,死傷了不少人馬。呼韓邪和大臣商量結果,決心跟漢朝和好,親自帶著部下來朝見漢宣帝。

呼韓邪是第一個到中原來朝見的單於,漢宣帝像招待貴賓一樣招待他,親自到長安郊外去迎接他,為他舉行了盛大的宴會。

呼韓邪單於在長安住了一個多月。他要求漢宣帝幫助他回去。漢宣帝答應了,派了兩個將軍帶領一萬名騎兵護送他到了漠南。這時候,匈奴正缺少糧食,漢朝還送去三萬四千斛(音hú,古時候十斗為一斛)糧食。

呼韓邪單於十分感激,一心和漢朝和好。西域各國聽到匈奴和漢朝和好了,也都爭先恐後地同漢朝打交道。漢宣帝死了後,他的兒子劉奭(音shì)即位,就是漢元帝。沒幾年,匈奴的郅支單於侵犯西域各國,還殺了漢朝派去的使者。漢朝派兵打到康居,打敗了郅支單於,把郅支單於殺了。

郅支單於一死,呼韓邪單於的地位穩定了。公元前33年,呼韓邪單於再一次到長安,要求同漢朝和親。漢元帝同意了。

以前,漢朝和匈奴和親,都得挑個公主或者宗室的女兒。這回,漢元帝決定挑個宮女給他,他吩咐人到後宮去傳話:

「誰願意到匈奴去的,皇上就把她當公主看待。」

後宮的宮女都是從民間選來的,她們一進了皇宮,就像鳥兒被關進籠里一樣,都巴望有一天能把她們放出宮去。但是聽說要離開本國到匈奴去,卻又不樂意。

有個宮女叫王嬙(音qiáng),也叫王昭君,長得十分美麗,又很有見識。為了自己的終身,她毅然報名,自願到匈奴去和親。

管事的大臣正在為沒人應征焦急,聽到王昭君肯去,就把她的名字上報漢元帝。漢元帝吩咐辦事的大臣擇個日子,讓呼韓邪單於和王昭君在長安成親。

呼韓邪單於得到這樣一個年輕美貌的妻子,高興和感激的心情是不用說的了。

呼韓邪單於和王昭君向漢元帝謝恩的時候,漢元帝看到昭君又美麗又大方,多少有點捨不得。他想把王昭君留下,可是已經晚了。

傳說漢元帝回到內宮,越想越懊惱。他再叫人從宮女的畫像中拿出昭君的像來看。模樣雖有點像,但完全沒有昭君本人那樣可愛。

原來宮女進宮後,一般都是見不到皇帝的,而是由畫工畫了像,送到皇帝那裡去聽候挑選。有個畫工名叫毛延壽,給宮女畫像的時候,宮女們送點禮物給他,他就畫得美一點。王昭君不願意送禮物,所以毛延壽沒有把王昭君的美貌如實地畫出來。

漢元帝一氣之下,把毛延壽殺了。

王昭君在漢朝和匈奴官員的護送下,離開了長安。她騎著馬,冒著刺骨的寒風,千里迢迢地到了匈奴,做了呼韓邪單於的閼氏。日子一久,她慢慢地也就生活慣了,和匈奴人相處得很好。匈奴人都喜歡她,尊敬她。

王昭君遠離自己的家鄉,長期定居在匈奴。她勸呼韓邪單於不要去發動戰爭,還把中原的文化傳給匈奴。打這以後,匈奴和漢朝和睦相處,有六十多年沒有發生戰爭。

王昭君離開長安沒有多久,漢元帝死去,他的兒子劉驁(音ào)即位,就是漢成帝。


『肆』 中國著名經典歷史故事是什麼

舉例如下:

1、一鳴驚人:

相傳楚莊王(另一說為齊威王)臨政三年終日作樂,不理朝政。一臣下對庄王說:「聽說國中有一隻大鳥 不飛,三年不鳴,是怎麼回事?」庄王說:「此鳥不飛則已,一飛沖天;不鳴則已,一鳴驚人。」然後整頓朝政,富 兵,短短數年形成大治局面。

2、退避三舍:

春秋時期,晉國內亂,晉獻公的兒子重耳逃到楚國。楚成王收留並款待他,他許諾如晉楚發生戰爭晉軍將三舍(一舍為三十里)。後來重耳在秦穆公的幫助下重回晉國執政。晉國支持宋國與楚國發生矛盾,兩軍在相遇,重耳退避三舍,誘敵深入而大勝。

3、朝秦暮楚:

戰國時代秦楚相爭頻繁,各諸侯國視利害所重,時而助秦,時而事楚。因而形成了一個形容在列強爭奪勢圍的條件下,各集團和人們的態度動搖多變,反復無常的成語。

4、圖窮匕見:

公元前227年,燕國太子丹派荊軻前往秦國去刺殺秦王贏政,演出悲壯的一幕。荊軻告別太子丹時,高歌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

到了秦國,荊軻以重金收買秦王寵臣,得見秦王。荊軻假稱要向秦王贏上督亢地區的地圖,當贏政打開地圖時,荊軻抓起卷在地圖中的匕首,向秦王刺去。秦王大驚,猛地掙脫。荊秦的武士所殺。

5、大義滅親:

這個故事就比較有名了,在〈東周列國志〉上也有記載,不過我要講的則是出自〈左傳 隱公四年〉:春衛國石蠟之子石厚,與公子州吁共謀殺君篡位。石厚為了安定國內人心,去求計於自己的父親。

石蠟因之而借陳桓公的幫助,乘他們到陳國之機,逮捕了州吁和石厚。衛國派人到濮殺死了州吁,石蠟派家臣到陳殺死了厚。

《左傳》因此稱贊道:「君子曰:『石蠟,純臣也。惡州吁而厚與(同與,就是一同處死的意思)焉「大義滅親」其是之謂乎!』」「大義滅親」原指為君臣大義而滅父子私情,後用以泛指炎維護正義而不徇私情。

6、烽火戲諸侯:

在西周末年,昏庸的周幽王為博得王妃褒姒一笑,竟不惜在城中演出以烽火向諸侯求教的鬧劇。結果,少族犬戎進攻西周,再起烽火時,諸侯無人來援,幽王被殺,西周結束。從此周天子的權威一落千丈,出現了春秋時期群雄並起,諸侯紛爭的局面。

7、破天荒:

唐代荊州文風不振,每年解送舉人應考,均未中試,時人稱為「天荒」。後劉蛻以荊州解送的舉人第,打破了該州多年無人中舉的局面,時人稱為「破天荒」。

荊州刺史崔鉉特獎勵劉蛻七十萬貫破天荒劉蛻答謝說:「五十年來,自是人廢;一千里外,豈曰天荒。」又自宋朝以來,江西地方無人以狀元及第有何昌以對策居第一,有人以詩寄何昌言雲:「萬里一時開驥足,百年今始破天荒。」後用以指前所未首次出現。

『伍』 中國著名的歷史故事有哪些神話故事有哪些簡短些的

歷史故事

一、卧薪嘗膽

遠古時候,在北方荒野中,有座巍峨雄偉、高聳入雲的高山。在山林深處,生活著一群力大無窮的巨人。他們的首領,是幽冥之神「後土」的孫兒,「信」的兒子,名字叫做誇父。因此這群人就叫誇父族。他們身強力壯,高大魁梧,意志力堅強,氣概非凡。而且還心地善良,勤勞勇敢,過著與世無爭,逍遙自在的日子。

那時候大地荒涼,毒蛇猛獸橫行,人們生活凄苦。誇父為使本部落的人們能夠活下去,每天都率領眾人跟洪水猛獸搏鬥。誇父常常將捉到的凶惡的黃蛇,掛在自己的兩只耳朵上作為裝飾,抓在手上揮舞,引以為榮。

有一年的天氣非常熱,火辣辣的太陽直射在大地上,烤死莊稼,曬焦樹木,河流乾枯。人們熱得難以忍受,誇父族的人紛紛死去。誇父看到這中情景很難過,他仰頭望著太陽,告訴族人:「太陽實在是可惡,我要追上太陽,捉住它,讓它聽人的指揮。」族人聽後紛紛勸阻。

有的人說:「你千萬別去呀,太陽離我們那麼遠,你會累死的。」有的人說:「太陽那麼熱,你會被烤死的。」

誇父心意已決,發誓要捉住太陽,讓它聽從人們的吩咐,為大家服務。他看著愁苦不堪的族人,說:「為大家的幸福生活,我一定要去。」

太陽剛剛從海上升起,誇父告別族人,懷著雄心壯志,從東海邊上向著太陽升起的方向,邁開大步追去,開始他逐日的征程。太陽在空中飛快地移動,誇父在地上如疾風似的,拚命地追呀追。他穿過一座座大山,跨過一條條河流,大地被他的腳步,震得「轟轟」作響,來回搖擺。

誇父跑累的時候,就微微打個盹,將鞋裡的土抖落在地上,於是形成大土山。餓的時候,他就摘野果充飢,有時候誇父也煮飯。他用三塊石頭架鍋,這三塊石頭,就成了三座鼎足而立的高山,有幾千米高。

誇父追著太陽跑,眼看離太陽越來越近,他的信心越來越強。越接近太陽,就渴得越厲害,已經不是捧河水就可以止渴的了。但是,他沒有害怕,並且一直鼓勵著自己,「快了,就要追上太陽了,人們的生活就會幸福了。」

經過九天九夜,在太陽落山的地方,誇父終於追上了它。紅彤彤、熱辣辣的火球,就在誇父眼前,他的頭上,萬道金光,沐浴在他身上。

誇父無比歡欣地張開雙臂,想把太陽抱住可是太陽熾熱異常,誇父感到又渴又累。他就跑到黃河邊,一口氣把黃河水之水喝乾;他又跑到渭河邊,把渭河水也喝光,仍不解渴;誇父又向北跑去,那裡有縱橫千里的大澤,大澤里的水足夠誇父解渴。

但是,誇父還沒有跑到大澤,就在半路上被渴死了。誇父臨死的時候,心裡充滿遺憾,他還牽掛著自己的族人,於是將自己手中的木杖扔出去。木杖落地的地方,頓時生出大片鬱郁蔥蔥的桃林。這片桃林終年茂盛,為往來的過客遮蔭,結出的鮮桃,為勤勞的人們解渴,讓人們能夠消除疲勞,精力充沛地踏上旅程。

『陸』 中國著名的歷史故事有哪些

1、唐伯虎潛心學畫

唐伯虎是明朝著名的畫家和文學家,小的時候在畫畫方面顯示了超人的才華。唐伯虎拜師,拜在大畫家沈周門下,學習自然更加刻苦勤奮,掌握繪畫技藝很快,深受沈周的稱贊。

不料,由於沈周的稱贊,這次使一向謙虛的唐伯虎也漸漸地產生了自滿的情緒,沈周看在眼中,記在心裡,一次吃飯,沈周讓唐伯虎去開窗戶,唐伯虎發現自己手下的窗戶竟是老師沈周的一幅畫,唐伯虎非常慚愧,從此潛心學畫。

2、桃園三結義

桃園三結義最初是小說《三國演義》里記載的故事,述說當年劉備、關羽和張飛三位仁人志士,為了共同干一番大事業的目標,意氣相投,言行相依,選在一個桃花盛開的季節、選在一個桃花絢爛的園林,舉酒結義,對天盟誓,有苦同受,有難同當,有福同享,共同實現自己人生的美好理想。

3、溫酒斬華雄

以袁紹、曹操等人組成的關東十八路諸侯共同討伐董卓,然而前鋒孫堅在進軍汜水關時被華雄擊敗,華雄不可一世,在潘鳳等大將接連被華雄斬殺之時,關羽主動請纓前去戰華雄,在溫酒未冷卻的極短時間內斬殺華雄,關羽從此名震諸侯。

4、草船借箭

草船借箭是我國古典名著《三國演義》中赤壁之戰的一個故事。借箭由周瑜故意提出(限十天造十萬支箭),機智的諸葛亮一眼識破是一條害人之計,卻淡定表示「只需要三天」。後來,有大霧天幫忙,諸葛亮再利用曹操多疑的性格,調了幾條草船誘敵,終於借足十萬支箭,立下奇功。

5、單刀赴會

公元215年,劉備取益州,孫權令諸葛瑾找劉備索要荊州。劉備不答應,孫權極為惱恨,便派呂蒙率軍取長沙、零陵、桂陽三郡。長沙、桂陽蜀將當即投降。劉備得知後,親自從成都趕到公安(今湖北公安),派大將軍關羽爭奪三郡。

孫權也隨即進駐陸口,派魯肅屯兵益陽,抵擋關羽。雙方劍拔弩張,孫劉聯盟面臨破裂,在這緊要關頭,魯肅為了維護孫劉聯盟,不給曹操可乘之機,決定當面和關羽商談。「肅邀羽相貝,各駐兵馬百步上,但諸將軍單刀俱會」。孫劉聯盟因此能繼續維持。

『柒』 中國四大歷史故事有哪些

《牛郎織女》、《孟姜女哭長城》、《梁山伯與祝英台》和《白蛇傳》。
1、《牛郎織女》
傳說古代天帝的孫女織女擅長織布,每天給天空織彩霞,她討厭這枯燥的生活,就偷偷下到凡間,私自嫁給河西的牛郎,過上男耕女織的生活,此事惹怒了天帝,把織女捉回天宮,責令他們分離,只允許他們每年的七月七日在鵲橋上相會一次。
他們堅貞的愛情感動了喜鵲,無數喜鵲飛來,用身體搭成一道跨越天河的彩橋,讓牛郎織女在天河上相會。
2、《孟姜女哭長城》
相傳秦始皇時,勞役繁重,青年男女范喜良、孟姜女新婚三天,新郎就被迫出發修築長城,不久因飢寒勞累而死,屍骨被埋在長城牆下。
孟姜女身背寒衣,歷盡艱辛,萬里尋夫來到長城邊,得到的卻是丈夫的噩耗。她痛哭城下,三日三夜不止,城為之崩裂,露出范喜良屍骸,孟姜女於絕望之中投海而死。
3、《梁山伯與祝英台》
祝英台美麗聰穎,自幼隨習詩文,深慕班昭、蔡文姬的才學,恨家無良師,一心想往杭州訪師求學,遭到祝員外拒絕。祝英台求學心切,便女扮男裝,遠去杭州求學。
途中邂逅了赴杭求學的書生梁山伯,一見如故,相讀甚歡,在草橋亭上撮土為香,義結金蘭。不一日,二人來到杭州城的萬松書院,拜師入學。
從此,同窗共讀,形影不離。祝父思女,催歸甚急,祝英台只得倉促回鄉,被迫許配給太守之子馬文才。美滿姻緣,已成滄影。
後來,梁山伯成為鄞縣令,憂郁成疾,不治身亡,遺命葬於鄮城九龍墟。祝英台聞聽噩耗,誓以身殉。出嫁之時,繞道前去梁山伯墓前祭奠。
在祝英台哀慟感應下,風雨雷電大作,炸開墳墓,祝英台翩然躍入墳中。墓壤合攏,風停雨霽,彩虹高懸。梁祝化為蝴蝶,在人間蹁躚飛舞。
4、《白蛇傳》
白素貞是千年修煉的蛇妖,為了報答書生許仙前世的救命之恩,化為人形欲報恩,後遇到青蛇精小青,兩人結伴。白素貞施展法力,巧施妙計與許仙相識,並嫁與他。
婚後金山寺和尚法海對許仙講白素貞乃蛇妖,許仙將信將疑。後來許仙按法海的辦法在端午節讓白素貞喝下帶有雄黃的酒,白素貞不得不顯出原形,卻將許仙嚇死。
白素貞上天庭盜取仙草靈芝將許仙救活。法海將許仙騙至金山寺並軟禁,白素貞同小青一起與法海鬥法,水漫金山寺,卻因此傷害了其他生靈。
白素貞因為觸犯天條,在生下孩子後被法海收入缽內,鎮壓於雷峰塔下。後白素貞的兒子長大得中狀元,到塔前祭母,將母親救出,全家團聚。

『捌』 歷史故事都有什麼

歷史故事都有桃園三結義、烽火戲諸侯、背水一戰、程門立雪、紙上談兵、荊軻刺秦王、四面楚歌、卧薪嘗膽、負荊請罪、完璧歸趙、草船借箭、望梅止渴、三顧茅廬、梅妻鶴子。

曹操看了孫權的信,眨巴眨巴眼睛,樂了。他把信給左右的人看,說:「孫權這小子,是要把我放在火爐子上烤哇!」大夥兒一聽都急著說漢朝的氣數已經完了。

您的功勞這么大,真是眾望所歸,連遠在江南的孫權都自稱臣下了,您還猶豫什麼吶?曹操捋著鬍子,慢騰騰地說要真是這樣,我就是周文王了。周文王在商朝快完了的時候,還做著商朝的臣下。

他死了以後,兒子周武王才滅了商朝,建立了周朝。曹操也想跟周文王一樣,把改朝換代的事留給兒子去完成。

歷史故事講解

就在說這話以後不久,公元220 年初,曹操得了重病。他把心腹大臣們叫到床前,囑咐說現在天下還沒安定。我死了以後,入殮只穿平時的衣服就行了,墳里不要放金銀珠寶。文武官員都該干什麼干什麼,不要亂動。

大夥兒見曹操費勁地喘著氣,都心急火燎地等著他把國家大事安排一下。曹操光拿眼睛東瞧瞧,西看看,好象是說,國家大事,你們辦吧。

末了兒,他咧開嘴角,勉強地樂了樂,就咽了氣。這個精明一生的人活了六十六歲。曹操這一死,朝廷上差點兒又亂了。魏王王後卞氏生了四個兒子:曹丕、曹彰、曹植、曹熊。曹熊早死了。三兒子曹植最有才華。

曹操自己是個詩人,所以很看得重有文學才能的人。他看曹植不但詩寫得好,辭賦也不錯,就特別喜歡他,幾次想立他做王太子。好些大臣不贊成這么辦。他們說自古以來,都是長子為先。要是破了這個例,恐怕會出亂子。曹操就把這件事擱下了。

『玖』 中國古代歷史故事有哪些

中國古代歷史故事

1、聞雞起舞

戰國時,魏國大將龐涓率軍包圍了趙國都城邯鄲。趙國急忙向齊國求救。齊威王命田忌為大將,孫臏為軍師,領兵救趙。田忌准備與魏軍主力交鋒,孫臏卻說:現在魏國的主力部隊在攻打邯鄲,魏國都城大梁內一定空虛。

如果我們直接攻打大梁的話,魏國一定會撤兵回大梁的,這樣既可解救趙國,又可給魏國很大打擊。田忌採納了孫臏的建議,龐涓果然中計,撤軍回救大梁,途中遭到齊軍的伏擊。這個成語指襲擊敵人的後方,以迫使進攻之敵撤回的戰術。

閱讀全文

與歷史故事開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6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1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3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4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4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2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2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2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5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3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4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002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5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5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6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30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3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