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人文歷史 > 雲夢避世不出的歷史大概有多久

雲夢避世不出的歷史大概有多久

發布時間:2022-06-14 13:06:27

❶ 雲夢的由來

雲夢縣名是以古雲夢澤省去「澤」字而得名的。據《地理今釋》載:東抵靳州,西抵枝江,京山以南,青草湖北以北皆為「雲夢」。《正義》:雲夢一澤而每處有名。雲夢大澤名《國語》、《左傳》或單稱「雲」或單稱「夢」。《楚辭》、《國策》、《周禮·職戶》、《呂氏春秋》等稱「雲夢」。《禹貢》:一名「雲」或「雲土」,一名「夢」以相遠故,合稱「雲夢」,一說楚人曰「澤」為「夢」。雲夢就是「雲澤」;一說江北為「雲」,江南為「夢」。一說江南,江北隨處都可以叫做「雲」或「夢」。據《漢書·地理志》等漢魏人記載:雲夢澤在南郡華容縣(今監利北)南,范圍並不很大。晉以後的經學家將古之雲夢澤的范圍越說越大,一般把洞庭湖包括在內,與漢以前記載不符。
據《縣志》載:雲杜(即京山縣)東北有雲夢城,枝江亦有之。《西漢地理志》曰:江下西陵有雲夢宮,是漢時所建行宮。
據史料記載,雲夢縣有三千多年的歷史。古為荊州之域,周為雲夢荊州澤,春秋時屬鄖國。戰國時屬楚國。秦屬南郡西陵境內(今縣北10公里處)。漢屬江夏郡西陵境地,魏晉時屬江夏郡安陸縣(城址在今城關鎮之北省棉紡廠)。宋、齊、梁屬安陸郡安陸縣。西魏大統十六年(公元月550年)置雲夢縣,縣名始此。隋大業初(公元605年)雲夢屬安州。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省雲夢入應城,貞觀八年(公元634年)省應城入雲夢,憲宗元和三年(公元808年)省孝昌入雲夢,懿宗咸通年間(公元861~874年)仍復舊。北宗太祖建隆初(公元961年)屬德安府,省雲夢入安陸,元佑初(公元1086年)復舊,南宋紹興七年(公元1137年)移縣治於許洛市(今義堂鎮陳李村),十八年旋復舊治。元仍稱德安府雲夢縣。明初屬武昌府德安州,洪武十年(公元1377年)省應城入雲夢,十三年仍復舊置,清代復為德安府,仍稱雲夢縣,民國時依舊。1949年4月雲夢縣全境解放,屬江漢行政公署,1949年8月改屬孝感專員公署,1959年12月孝感專署與武漢市合並屬武漢市,1960年8月雲夢並入安陸。1961年6月市、地分治,仍屬孝感專員公署。同年11月兩縣分治。1993年4月孝感地區撤銷改為孝感市以後,隸屬孝感市,仍稱雲夢縣至今。

❷ 雲夢澤是不是洞庭湖

雲夢澤不是洞庭湖。

雲夢澤 (Yun-meng Lakes ),又稱雲夢大澤,中國湖北省江漢平原上的古代湖泊群的總稱。南以長江為界。

先秦時這一湖群的范圍周長約450公里。後因長江和漢水帶來的泥沙不斷沉積,漢江三角洲不斷伸展,雲夢澤范圍逐漸減小。

魏晉南北朝時期已縮小一半,唐宋時解體為星羅棋布的小湖群。此後有的小湖逐漸淤平,有的則有擴展,洪湖就是在清中葉以後迅速擴展成的大湖。如今,雲夢澤古代湖泊群,已消褪為一些相互分離的湖泊。

(2)雲夢避世不出的歷史大概有多久擴展閱讀:

雲夢澤的萎縮與消失:

由於江漢地區新構造運動有著自北向南傾斜的趨向,荊江東岸分流夏、涌二水所塑造的三角洲也向東南方伸展。

至魏晉南朝時期,隨著雲夢澤主體向東南部的推移,形成「首尾七百里」的夏州。原在三角洲北部沔北的雲杜縣遷到了沔南(治今沔陽縣西)。接著西晉分華容縣東南境增設監利縣(治今縣北)。

東晉又在漢南平原與夏州的接壤地帶,即今沔陽縣城關附近增設惠懷縣。南朝時,雲夢澤的主體漸次東移至雲杜、惠懷、監利一線以東,伸展到江畔的沌陽縣境(治今武漢市蔡甸區南),靠近江岸的惟一的州陵縣也為水體所淹而撤銷了。

整個雲夢澤被分割為大滻湖(今沔陽縣西)、馬骨湖(相當於今洪湖縣西部的洪湖)、太白湖(今漢陽縣南)和若干大小不一的陂池。其范圍也僅余近二百公里,不及先秦之半了。

唐、宋時,隨著江漢內陸三角洲的進一步擴展,日漸淺平的雲夢澤主體,已大多填淤成陸。唐宋志書已不見大滻湖的記載。

太白湖周圍也沼澤化,陸游、范成大舟行經此,已是一片「葭葦彌望」的「巨盜所出沒」的地區而有「百里荒」之稱。

北宋初期,在今監利縣東北六十里設置玉沙縣,管理和開墾新生成的三角洲平原,歷史上著名的雲夢澤基本上消失,大面積的湖泊水體已為星羅棋布的湖沼所代替。到了1934年就減到2691平方公里,浩浩八百里洞庭,至2000年已只剩下300里。

1949年後成為江漢分洪區。同時江漢平原排水不暢,洪湖為積水匯聚。19世紀後,洪湖發展成為江漢平原最大湖泊。

雲夢澤的萎縮與消失給人們以很大警示。現今長江南岸的洞庭湖亦面臨此命運。而江漢平原上的湖泊數量也大幅銳減。

這不能不說是一個危機。如何防止湖泊的消亡與萎縮,延長湖泊的壽命,是很多生態及水文學家面臨的挑戰。

❸ 在《魔道祖師》里,岐山溫氏為何只火燒雲深不知處,卻團滅雲夢江氏

《魔道祖師》是一部國產漫畫,裡面人有五大家,卻有兩家被文毀掉。魔道祖師原著完成後,很多道友除了官方疏於艷羨之外,還採取了不同的組合,其中文若翰和他叔叔是比較奇怪的,理由很充分:因為我怎麼看得出來,隔著這么些雲?當年被燒,其他人死了傷了,但只有三叔沒事,笑話就是笑話,但三叔安然無恙是事實,但不是因為溫若翰的憐憫。

溫氏蠻橫燒毀雲深不知處,叔父還能安然無恙,最有可能的原因就是當時不在雲深,反而逃過了一劫,叔父究竟去做了什麼已經無從知曉,從後文來看,或許是在籌劃伐溫之戰,細節處可見文中對於藍湛救江澄和魏無羨的態度,叔父是贊同的,而且在雲夢被滅後,仙門在短短幾個月內就達成一致,決定共同討伐岐山溫氏,因此,之前的籌備時間肯定更長,可見叔父為了藍氏也是勞心勞力了一輩子。

❹ 陳情令:陳情令的佩劍,劍如其人,寓其一生,你覺得哪把劍的故事最動人

鬼笛「陳情」:魏無羨剖丹後的法器

「陳情」意為陳訴衷情。「陳情」出自屈原的屈原的絕命詞《楚辭 九章 惜往日》中的「願陳情以白行兮,得罪過之不意。」。正如魏嬰,前世無數次欲言又止,換得十三年白雲蒼狗,故人陌路。欲用笛聲向親朋訴衷情,一腔孤勇,吹徹天邊,然而舊情已逝,只得無語東流。「陳情」這個名字是極其符合當下情境的。

前半生隨便,後半生陳情:為義之諾,削笛舍劍。自從剖去金丹給了江澄,魏無羨靈力低微,無法御劍,也無法拔劍。自此不再佩戴「隨便」,僅一笛傍身。鬼笛使魏無羨從翩翩少年郎成長為「夷陵老祖」,射日之徵時操控眾屍手刃溫家也完全依靠鬼笛。笛子除了作御屍之用外,更多時候是用來陳訴衷情。

召陰旗、風邪盤

召陰旗和風邪盤是羨羨閑來無事,研究出來的小玩意,吸引邪祟,查看邪祟動向很有用。玄門百家對夷陵老祖喊打喊殺,對他做的東西卻是照用不誤。這兩樣東西,對年輕的弟子來說很實用,但是絲毫沒有什麼威力和殺傷力。在魏無羨死後,這兩樣東西也被各大世家學會了,並且批量生產,基本上世家子弟們都有。在莫家莊,藍思追、藍景儀用召陰旗,還引得莫子淵來偷。

❺ 曾經壯美的雲夢澤去了哪裡,為什麼現在地圖上找不到了

楚王狩獵區的雲夢地域相當廣闊,「東部當指今武漢以東的大別山麓和幕阜山麓以致江濱一帶,西部當指今宜昌、宜都一線以東,包括江南的松滋、公安一帶,北面大致至今隨州市、鍾祥、京山一帶的大洪山區,難免則已大江(長江)為緣。」


時移世易,滄海桑田。曾經「方九百里」的雲夢澤,如今早已湮滅為星羅棋布的湖沼平原,散布於城鎮之間。雲夢已無蹤,宮宇覆苔痕;離騷千年頌,王孫作庶人。

❻ 雲夢澤的歷史

自華容隆起北側至漢江以南的廣大地域,在古代統稱為雲夢澤。秦漢以前(距今兩千多年前),雲夢澤是連綿不斷的湖泊和沼澤,長江流到這里呈漫流狀態,江湖不分,隨季節的不同,水位自然消長。雲夢澤全盛時的水面總面積達26000平方千米,成為長江和漢江洪水的自然調蓄場所。因此,當時長江中下游的洪水過程不明顯,江患甚少。
在九穴十三口分流洪水的同時,大量泥沙又淤塞了九穴十三口,分流作用越來越小,人們在分流河道淤塞的先決條件下,將九穴十三口先後堵口築堤,進一步擴大了耕地面積。明嘉靖年間(公元1524年),最後一個位於北岸的郝穴被封堵,至此,形成了連成一線的荊江大堤,也形成了單一的荊江河槽和廣闊富庶的江漢平原,雲夢澤全部消亡。
由於荊江洪水的倒灌,洞庭湖進一步擴大,替代雲夢澤成為了調蓄長江洪水的天然場所。每年的洪水期,更多的江水自城陵磯倒灌入洞庭湖,迫使洞庭湖南連青草,西吞赤沙,橫亘七八百里,洪水期湖面面積達到6000多平方千米。洞庭湖進入了全盛時期,也成為了我國第一大淡水湖泊。
從1524年荊江北岸最後一個郝穴堵口後,荊江大堤連成一線,到1860年荊江南岸藕池潰口前的300多年間,江湖關系處於相對穩定狀態,湖區農業生產穩定發展,人口由約20萬人增長到150萬人左右。也就是說,洞庭湖的全盛時期維持了300多年。
清咸豐二年(公元1852年),荊江南岸的藕池潰口,因當時朝政腐敗、財力拮據而未能修復;清咸豐十年(公元1860年)發生特大洪水,將原潰口擴大並沖出一條藕池河。
清同治九年(公元1870年),又一次歷史上罕見的特大洪水使荊江南岸松滋潰口,當年堵復,由於堵口不牢,同治十三年(公元1873年)再潰,洪水又沖出一條松滋河。
從1873年開始,形成了荊江洪水從松滋口、太平口(虎渡口)、藕池口、調弦口等四口分流入洞庭湖的局面。1860年到1873年的14年間,是洞庭湖由興變衰的轉折點。四口分流,不但加劇了洞庭湖區的洪水災害,而且將大量泥沙帶入洞庭湖,洪水從城陵磯又匯入長江,而泥沙卻淤積在洞庭湖。據實測,平均每年有9800萬立方米泥沙淤積在洞庭湖,水面面積以平均每年約18平方千米的速度銳減。1650年至1852年間,湖水面積約達6000平方千米,容積約在400億立方米以上;到1949年,湖面已縮小到4350平方千米,容積約為293億立方米;到20世紀90年代初期,湖面又縮小到2691平方千米;全國第一大淡水湖泊的地位只得讓位給鄱陽湖(水面面積5030平方千米)。

❼ 歷史上雲夢澤到底有多大標在現在的地圖上有多大有沒有圖

根據記載在先秦時這一湖群的范圍周長約450公里,沒有雲夢澤的地圖流傳下來。

現在已經找不到雲夢澤了,因為經過數千年的演化,雲夢澤早已是滄海桑田,據《左傳》、《國語》等記載,雲夢澤位於先秦時期的楚國,地理位置大致處在今天湖北省的江漢平原。在《左傳》裡面。

有時候稱之為「雲」,有時候稱之為「夢」,《楚辭》中也是有時候稱之為雲,有時候稱之為夢,而後來的《戰國策》、《淮南子》等書,都稱之為雲夢。

以至於坊間傳聞,所謂雲夢澤實際上是兩處大澤的合稱,一處為雲,一處為夢,因為距離太近,所以被合稱為雲夢,還有一種說法是雲夢澤的名字取自附近的一個縣名,就是雲夢縣。

漢代的司馬相如在其所寫的《子虛賦》裡面,曾經描述雲夢澤方圓多大900里,而且在雲夢澤裡面有很多山峰,人們身處其中的時候,連太陽和月亮都會被遮蔽。

因此,在漢代之後,許多人根據司馬相如的描寫,就認為雲夢澤是一個地跨長江南北的大湖,橫跨江漢平原和洞庭湖平原,也許歷史真的是如顧頡剛所說,是層累的造成的,時至今日,仍然許多人堅持對雲夢澤這樣的看法,甚至把雲夢澤看成古代楚國的象徵。

為了揭開雲夢澤的神秘面紗,我國的科技工作者曾經對湖北的數百個小湖泊進行了實地的科學調查,因為一直有人認為雲夢澤最後是分解成了無數的小湖泊,但是最後得出的結論是至少三萬年以來,湖北的江漢平原和洞庭湖平原不存在一個跨長江的雲夢澤存在。

(7)雲夢避世不出的歷史大概有多久擴展閱讀:

雲夢澤的縮小:

由於江漢地區新構造運動有著自北向南傾斜的趨向,荊江東岸分流夏、涌二水所塑造的三角洲也向東南方伸展。

至魏晉南朝時期,隨著雲夢澤主體向東南部的推移,形成「首尾七百里」的夏州。原在三角洲北部沔北的雲杜縣遷到了沔南(治今沔陽縣西)。接著西晉分華容縣東南境增設監利縣(治今縣北)。

東晉又在漢南平原與夏州的接壤地帶,即今沔陽縣城關附近增設惠懷縣。南朝時,雲夢澤的主體漸次東移至雲杜、惠懷、監利一線以東,伸展到江畔的沌陽縣境(治今武漢市蔡甸區南),靠近江岸的惟一的州陵縣也為水體所淹而撤銷了。

整個雲夢澤被分割為大滻湖(今沔陽縣西)、馬骨湖(相當於今洪湖縣西部的洪湖)、太白湖(今漢陽縣南)和若干大小不一的陂池。其范圍也僅余近二百公里,不及先秦之半了。

唐、宋時,隨著江漢內陸三角洲的進一步擴展,日漸淺平的雲夢澤主體,已大多填淤成陸。唐宋志書已不見大滻湖的記載。馬骨湖據《元和郡縣志》記載:「夏秋汛漲」,雖「淼漫若海」,然「春冬水涸,即為平田。

周廻一十五里」。太白湖周圍也沼澤化,陸游、范成大舟行經此,已是一片「葭葦彌望」的「巨盜所出沒」的地區而有「百里荒」之稱。

北宋初期,在今監利縣東北六十里設置玉沙縣,管理和開墾新生成的三角洲平原,歷史上著名的雲夢澤基本上消失,大面積的湖泊水體已為星羅棋布的湖沼所代替。到了1934年就減到2691平方公里,浩浩八百里洞庭,至2000年已只剩下300里。

❽ 雲夢縣的歷史沿革

雲夢古時屬荊州之城,周為雲夢荊州澤,春秋時屬鄖國,戰國時屬楚國。
自秦至魏、晉、南北朝,一直屬安陸縣。
南北朝西魏大統十六年(公元550年),分劃安陸縣南境設置雲夢縣,縣治在雲夢城。
北宋熙寧二年(1069年),省雲夢為鎮並入安陸縣,元佑元年(1086年),復立雲夢縣。
宋宣和元年(1119年)升安州為德安府,雲夢縣隸屬德安府。
明崇禎十六年(1643年)李自成起義軍在湖北建立政權,改雲夢縣為固州。
清順治二年(1645年),清軍佔領後復立雲夢縣。
中華民國建立,廢府設道,雲夢縣屬湖北省江漢道。1926年廢道,直隸於省。
1932年,湖北省設11個行政督察區,雲夢縣屬第五區(區署駐隨縣,1936年起改稱第三區),直到解放。
1948年4月,建立的雲孝人民民主縣政府,隸屬中原解放區江漢區鄂中專署。

❾ 孝感市雲夢縣有哪些高中

雲夢縣高中有:雲夢實驗中學、湖北省雲夢縣第一中學、雲夢縣黃香高級中學、義堂恆新中學、雲夢曲陽高中

1、雲夢實驗中學

雲夢縣實驗中學始建於1981年,是省教委首批命名的實驗初中。校園佔地47.77畝,建築面積達11777平方米。學校配備有多媒體教室,標准語音室、實驗室、圖書室、閱覽室、檔案室、多功能階梯教室、微機室、體育活動室,建有標準的足球運動場和250米環形跑道,開辟了80米長的文化長廊。

2、湖北省雲夢縣第一中學

湖北省雲夢縣第一中學始建於1941年秋,初名為夢醒中學。1949年雲夢解放,學校更名為湖北省雲夢縣初級中學,由縣長朱道平兼任校長。1956年改稱雲夢縣第一中學。1961年底學校正式定名為湖北省雲夢縣第一中學。1964年郭沫若為學校題寫校名。1978年被確定為湖北省108所重點中學之一。

為了適應國民經濟和教育形勢的發展,全面貫徹落實科教興國戰略,1995年金秋,中共雲夢縣委、縣人民政府決定整體搬遷雲夢一中。1997年8月28日,雲夢一中新校工程竣工暨搬遷成功慶典隆重舉行。2000年被評定為孝感市示範學校。

3、雲夢縣黃香高級中學

2015年湖北省孝感市雲夢縣新高中由兩所孝感市示範高中——曲陽高中、夢澤高中整合組建,定名為雲夢縣黃香高級中學。

黃香高中佔地190畝,可容納學生4500人,有大型運動場、體育館和圖書館、標准化的實驗室、多媒體教室。校園環境優美東依十足曲陽河,西臨千年楚王城,北接雲夢博物館。校園布局合理,設施一流;比肩而立;運動場館,學生寢室按先現代化公寓標准配置,設施齊全生活便利。

4、義堂恆新中學

義堂恆新寄宿制雙語學校坐落在荊楚大地古澤雲夢的漢水府河之畔,位於千年文化教育名鎮義堂鎮農貿街,北距雲夢第一文化名人——春秋戰國時楚國令尹(丞相)子文出生地僅1公里,南離「二十四孝」之首被譽為「天下無雙,江夏黃郎」漢孝子黃香墓僅2公里,門臨316國道,交通便利,環境優美,是莘莘學子理想的求學之地。

5、雲夢曲陽高中

雲夢縣曲陽高中組建於1997年8月。是雲夢縣教育局直屬的一所高級中學。2015年雲夢曲陽高中和雲夢夢澤高中合並成了新的雲夢黃香高中。黃香高中由該縣兩所原公辦高中曲陽高中、夢澤高中重組而成,目前在校住宿生2700多人,是雲夢縣教育改革創新模式的試驗田。雲夢曲陽高中現已成為了歷史。

❿ 歷史上的雲夢澤在哪裡

說起雲夢澤,大家都會想到孟浩然曾經寫給張九齡的那首詩:八月湖太平,涵虛混太清。氣蒸雲夢澤,波撼岳陽城。孟浩然把洞庭湖寫的氣勢磅礴,但卻留下了一個歷史迷案,就是雲夢澤到底在哪裡。關於雲夢澤,歷史上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解釋。

為了揭開雲夢澤的神秘面紗,我國的科技工作者曾經對湖北的數百個小湖泊進行了實地的科學調查,因為一直有人認為雲夢澤最後是分解成了無數的小湖泊,但是最後得出的結論是至少三萬年以來,湖北的江漢平原和洞庭湖平原不存在一個跨長江的雲夢澤存在。

閱讀全文

與雲夢避世不出的歷史大概有多久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6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1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3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4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4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2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2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2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5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3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4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002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5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5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6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30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3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