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人文歷史 > 月球有多少年歷史了

月球有多少年歷史了

發布時間:2022-06-14 17:42:29

Ⅰ 月亮有多少年了

德英兩國科學家最新精確測得月球年齡45.27億年

參考資料:
最近,德國和英國科學家分析了美國「阿波羅」號飛船帶回的不同月球岩石樣本,根據岩石中鎢-182同位素的數量,測出了相對精確的岩石年齡。 科學家們分析測算出月球的年齡為45億2700萬。這是迄今為止有關月球年齡的最精確測量結果。這一最新數據不僅符合目前常用的月球形成理論,同時也支持地球形成時間的理論,將有助於研究地球形成的歷史。按照大碰撞理論,月球與地球同時形成,確定了月球的年齡,就有望推算出地球的年齡。
月球是地球的衛星,而科學家現在還無法給地球標明確切的出生日期,因為地球上最古老的岩石要比地球年輕至少5億歲,無法用來確定地球年齡。按照大碰撞理論,月球與地球同時形成,如果真如前面所說,月球的年齡被認可,那無疑月球的年齡也將被確定。
目前,科學家們估算的地球年齡約為46億年。
放射性同位素法所根據的原理是同位素的衰變,在經過一個半衰期後原來的同位素就只剩下二分之一,經過兩個半衰期後就只剩下四分之一……依此類推。只要測出岩石中衰變前後同位素含量之比值,就可以從已知的半衰期推算出其年齡。此法測出的是岩石的「放射性年齡」,將之作為地球的年齡,隱含著一個假定:將該岩石的形成當作地球的誕生,問題是:該岩石是否就是地球上最古老的呢?放射性同位素法也用於測量月岩的年齡,結果介於四十一億到四十六億年之間。有人將之當作地球的年齡,隱含的假定是月岩與地球同齡,這就涉及到行星和衛星的形成,對此至今尚無定論。實際上放射性同位素法測出的是岩石從灼熱的熔融岩漿中凝固時算起的地殼的年齡,在這以前地球早已誕生。有人指出:「地球作為太陽系的獨立行星形成於五十到五十五億年前」(沙金庚:「古老而充滿活力的古生物學」,刊於《科學》2002年第1期)。總之,仍然是眾說紛紜。於是有人打趣道:母親地球老糊塗了,忘記了自己的年齡,人們只是從她的雞皮鶴發加以揣測

每過一年,大家都要長大一歲。一年,對我們大家來說是個比較長的時間,可是這在地球的歷史上,簡直是微不足道的一瞬。地質學家發現:覆蓋在原始地殼上的層層疊疊的岩層,是一部地球幾十億年演變發展留下的"石頭大書",地質學上叫做地層。地層從最古老的地質年代開始,層層疊疊地到達地表。一般來說,先形成的地層在下,後形成的地層在上,越靠近地層上部的岩層形成的年代越短。
地層好比是記錄地球歷史的一本書,地層中的岩石和化石就像這本書中的文字。用現代科學的方法通過對古老岩石的測定,人們得知地球已經存在46億年了。
那麼人們用什麼科學方法來推算地球的年齡呢?目前,科學上是用測定岩石中放射性元素和它們蛻變生成的同位素含量的方法,作為測定地球年齡的"計時器"。
人們利用放射性元素蛻變的特點,來計算出岩石的年齡。放射性元素在蛻變時,速度很穩定,而且不受外界條件影響。在一定時間內,一定量的放射性元素,分裂多少份量,生成多少新的物質都有個確切數字。例如,一克鈾在一年中有七十四億分之一克裂變為鉛和氦。因此,我們可以根據岩石中現在含有多少鈾和多少鉛,算出岩石的年齡。地殼是由岩石組成的,這樣我們就能得知地殼的年齡。有的人算出為30億年左右。
地殼的年齡還不等於地球的實際年齡,因為在形成地殼以前,一般地球還要經過一段表面處於熔融狀態的時期,加上這段時期,地球的年齡估計約有46億年。這是個很大的數字。但在宇宙中,比地球年齡大的星球還多著哩。
地質科學家說地球至少有46億歲。人類有文字記載的歷史只有幾千年。那麼,我們是怎樣知道地球年齡的呢?
推算地球年齡,主要有岩層方法、化石方法和放射性元素的蛻變方法等。根據鑒定,地球上最古老的岩石,是在格陵蘭島西部戈特哈布地區發現的阿米佐克片麻岩,年齡約有38億歲。而太陽系的碎屑,年齡都在45億年-47億年之間。因此認為,包括地球在內的太陽系成員大都在同一時期形成。
依照人類歷史劃分朝代的辦法,地球自形成以來也可以劃分為5個"代",從古到今是: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有些代還進一步劃分為若干"紀",如古生代從遠到近劃分為寒武紀、奧陶紀、志留紀、泥盆紀、石炭紀和二疊紀;中生代劃分為三疊紀、侏羅紀和白堊紀;新生代劃分為第三紀和第四紀。這就是地球歷史時期的最粗略的劃分,我們稱之為"地質年代",不同的地質年代人有不同的特徵。
距今24億年以前的太古代,地球表面已經形成了原始的岩石圈、水圈和大氣圈。但那時地殼很不穩定,火山活動頻繁,岩漿四處橫溢,海洋面積廣大,陸地上盡是些禿山。這時是鐵礦形成的重要時代,最低等的原始生命開始產生。
距今24億年-6億年的元古代。這時地球上大部分仍然被海洋掩蓋著。到了晚期,地球上出現了大片陸地。"元古代"的意思,就是原始生物的時代,這時出現了海生藻類和海洋無脊椎動物。
距今6億年-2.5億年是古生代。"古生代"是意思是古老生命的時代。這時,海洋中出現了幾千種動物,海洋無脊椎動物空前繁盛。以後出現了魚形動物,魚類大批繁殖起來。一種用鰭爬行的魚出現了,並登上陸地,成為陸上脊椎動物的祖先。兩棲類也出現了。北半球陸地上出現了蕨類植物,有的高達30多米。這些高大茂密的森林,後來變成大片的煤田。
距今2.5億年-0.7億年的中生代,歷時約1.8億年。這是爬行動物的時代,恐龍曾經稱霸一時,這時也出現了原始的哺乳動物和鳥類。蕨類植物日趨衰落,而被裸子植物所取代。中生代繁茂的植物和巨大的動物,後來就變成了許多巨大的煤田和油田。中生代還形成了許多金屬礦藏。
新生代是地球歷史上最新的一個階段,時間最短,距今只有7000萬年左右。這時,地球的面貌已同今天的狀況基本相似了。新生代被子植物大發展,各種食草、食肉的哺乳動物空前繁盛。自然界生物的大發展,最終導致人類的出現,古猿逐漸演化成現代人,一般認為,人類是第四紀出現的,距今約有240萬年的歷史。

Ⅱ 月球距今有多少年

月球距今有56億年了。 大多數天文學家認為,月球和地球是太陽系的同一個區域內形成的。它們的原始物質是氣體與塵粒,混在一起的就叫作「星子」。空間中的無數星子由於碰撞,逐漸形成較大的星子。大星子又逐漸吸引周圍的星子而變得更大起來,這一過程叫作「碰撞吸積」。最大的星子後來形成地球及其它行星,而較小的形成月球。月球剛形成時很熱,覆蓋月面的是由熾熱的熔岩構成的岩漿層,逐漸冷卻後形成現在的月殼。大約距今46-42億年前,月殼上古老的山地已經形成。大約距今42-39億年前,月球遇上了大規模的隕星襲擊,大的撞擊形成了主要的月海盆地。撞擊時的濺射物堆集成山脈。在隕星雨減弱以後,月球內巨大的熔岩流噴出月面,流進從前被隕星撞擊形成的盆地中。熔岩在那裡凝固,逐漸形成暗黑的平原。月海的熔岩不是在一次火山活動中噴出的,它們是在近10億年時間內不斷從月球內部流出的。結果,月海的表面上交織著縱橫交錯的熔岩物質。距今31-8億年前,又形成了大量的月坑,濺射物形成的輻射紋消失。距今8億年前又產生一些年輕的環形山,它們有明顯的輻射紋。月球演化的最後階段是寂靜的時代,這就是人們現在所看到的月面。

Ⅲ 月亮存在多久了

全月球表面岩石的年齡介於30億~42億年之間,最老月岩的同位素年齡約為46億年左右。據此推算,一般認為月球是46億年前形成的。
但是,現在確實有一種理論,認為太陽系形成後僅僅5000萬年左右。也就是說月球比地球更早出現。

Ⅳ 月球誕生了多少年

月球年齡之謎:從月球帶回的岩石標本,可據以測定月球的年齡。經分析發現,與地球上90%年齡最大的岩石相比,月球岩石99%的年齡更長。1973年,世界月球研討會上曾測定一塊月球岩石年齡為53億歲,而地球上最古老的岩石是37億歲。有些科學家提出,在地球形成之前,月球早已在星際空間形成了。

Ⅳ 月球的歷史有46億年,是不是我們人類早期的母體星船

雖然月球的起源目前尚無准確定論,可是它的成型時間人類已經知道了,是45億年,幾乎與地球相當。

其實早在很久之前,俄國的兩位科學家就曾經提出「太空船月球」理論,他們認為月球並非自然形成的,而是外星人就躲在月球裡面,但是科學家並不支持這一種說法,因為至今沒有任何信息顯示月球是一艘星船。那麼,月球真的是人類最早的母體飛船嗎?這當然不是,月球就是一個普普通通的星球。隨著人類對月球的探索,對月球的內部結構也更加清楚,月球的內部結構也跟地球一樣分為月殼、月幔和月核,月殼厚度是60-65km,月幔的厚度是1000km,月幔以下是月核,月核的溫度高達一千攝氏度,月球的內部結構是這樣的,這樣你覺得還是母體飛船嗎?

Ⅵ 月球的歷史有多少億年

月球可能形成於約45億年前,在地球形成後不久,有關它的起源有幾種假說,得到更多事實證據支持的說法是它形成於地球與火星般大小的天體-「忒伊亞」之間一次巨大撞擊所產生的碎片,在地球外圍聚集而形成的「大碰撞起源說」。

Ⅶ 月亮有多久的歷史

月球是從何而來?
到目前為止,關於月球的起源,一直是科學家爭論的熱點。可一百多年過去了,科
學界的爭論不但沒有統一,反而分歧越來越來。1969年,當美國實施「阿波羅」登月計
劃的時候,許多人都大松一口氣,認為這次人類登月可以徹底結束關於月球起源問題的
爭論。然而沒有想到的是,「阿波羅」登月計劃不但沒有帶回科學家們預期的答案,而
是帶回比登月以前多出不知多少倍的新疑問。這樣一來,關於月球起源問題又再一次成
了爭論的焦點。
人類關於月球的起源一共提出三種假說:一、捕獲說;二、同源說;三、地球分襲
說。所謂的捕獲說是指月球是地球引力從空中抓過來的。持這一假說的人們認為,月球
原來是太陽系或宇宙中一顆自由自在的行星,當這顆冒失的行星間到地球引力范圍之內
時,立即被地球老實不客氣地把它強行留在軌道上,成了地球的衛星。但是,這一假說
從天體力學的角度來講,有許多致命的弱點,同時在統計學上也是站不住腳的。難怪不
少天體物理學家和天體力學家認為:地球捕獲月球作為衛星的可能極小,甚至完全「無
此可能。」
地球有能力把月球「抓」過來嗎?好象不太可能。月球的直徑是地球的1/4,這么
巨大的衛星在我們所知的宇宙中還是絕無僅有。太陽系最大的衛星除月球外是木星——
木衛3號,但它的直徑也只是木星的l/27。要想在宇宙中抓住這樣大的衛星,地球顯然
有點力不從心。另一方面,月球雖然在地球軌道上,但它離地球又太遠了,在現在月球
這個位置,實際上地球對它的引力影響遠遠沒有太陽對它的引力影響大,單從引力的角
度說,月球被太陽吸引過去的可能性要遠遠大過地球,可它偏偏成了地球的衛星,這不
是很奇怪嗎?
還有一個情況,太陽系中有一巨人,那就是木星,它的直徑是143,200公里,相當
於地球的11.23倍,由於它的密度比地球要小,雖然體積是地球的1415倍,但質量只是
地球的318倍,盡管如此,它也比地球大得多,具有極為強大的引力。美國華盛頓的卡
內基研究所,用計算機進行模擬試驗的結果表明,木星的引力是地球的一個自然屏障,
它將來自太陽系以外的天體吸引向自己,使地球免遭巨型隕石的轟擊。他們認為,如果
沒有這道屏障,地球遭外力撞擊的可能會比目前增加1 倍,大約每十萬年一次,那
樣地球就不會出現人類。如果月球是太陽系以外的天體偶然闖入,那麼它會被距地球
9.67億公里的木星吸引過去,而不會成為地球的衛星。有一位科學家曾提出這樣的疑問:
「月球在離地球那麼遠的地方究竟要干什麼?作為地球的衛星,它離得如此之遠;我們
要承認它是地球『俘獲』的,可個頭又出奇的大,它又圍繞著地球沿一條圓形軌道旋轉,
這太令人無法想像了。」除非月球是「自願」被地球捕獲的,否則絕無可能。
從地球上望月球,它看上去與太陽的大小差不多,造成這種錯覺是距離奇怪的安排。
月球的直徑是3476公里,而太陽的直徑是139.2萬公里,也就是說太陽的直徑是月球的
400倍。但地球到太陽的距離是14960萬公里,地球到月球的距離只有384401公里,令人
難以置信的是,月球到地球的距離剛好是地球到太陽距離的1/400,所以從地球上望去,
月球和太陽大小差不多,這樣月球就正好處在可以發生日全食的位置上,月球不大不小,
准確無誤地與太陽重合。天文學家把這一奇怪的現象稱之為「天文學的事故」,因為這
用天文學原理是無法解釋的。
如果月球真是被地球「俘獲」的話,那這種神奇的距離安排,也太令人吃驚了,正
如有些科學家指出的那樣,「就算是偶然發生的,也未免過於離奇了」。
天文學家洛希研究推導出一條天體力學定律——「洛希極限」理論,即衛星圍繞行
星旋轉是由於不斷受到行星強大引力的吸引所致,離行星越近,這種引力也就越大。近
到超過這條極限時,衛星就會被引力摧毀。但如果超出這條極限時,衛星就會掙脫行星
引力飛去,也就是衛星被行星引力吸引又不會被引力「撕碎」的安全極限距離。可奇怪
的是,假如「俘獲」說是正確的話,那麼當初月球沿一條切線通過地球旁側沒有被「撕
碎」已經是怪事,而現在它又呆在它本不該呆的地方,不更是怪事一樁嗎?運用電子計
算機控制宇宙飛船飛行姿態及速度的專家們普遍認為:月球要造近地球,又不至於與地
球迎頭相撞,還要在地球軌道上運行,實際上是不可能的事。言下之意,除非月球也有
一套類似電子計算機的控制系統。科學家沃爾特·薩里班說:「天體力學可以計算出在
引力相互作用下某個天體運行的情況,但是對月球如何來自遠方,被地球引力俘獲,躍
上地球軌道……卻無能為力。」
俘獲說還有一個致命的弱點,就是無法解釋現在月球的軌道形狀。大家知道,現在
月球繞地球旋轉的軌道幾乎是個圓形。星際間自然運行的星球速度大得驚人,一般的星
球可以達到每秒幾十甚至上百公里的速度,地球繞太陽運行的速度也有每秒30公里。如
果月球是俘獲的話,那麼地球俘獲這么大個頭工星的空間十分狹窄,這就要求被俘獲的
星球以適當的速度、適當的角度,十分准確地進入這條狹長的空間,如果角度過小它將
穿出引力之外,如果角度過大它就會一頭撞向地球毀滅,這是一個極為高難的動作,比
體操運動員的動作不知難多少倍,它要求相當的精密、准確。這與「阿波羅」飛船太空
飛行一樣,在飛船接近月球的時候,為了將飛船送入月球軌道,就必須重新啟動火箭發
動機,調整飛船的速度和飛行姿態,這一切都必須藉助高精密的電子計算機來完成。由
此可見,月球進入現在的軌道是上帝的巧妙的安排,而且這個上帝肯定懂電子計算機。
再者,即使月球誤打誤撞進了這條軌道,根據引力的規定,它也該沿一條扁形的橢圓軌
道運行,而實在不該像現在這樣沿一條近圓形的軌道運行。月球是在發什麼瘋?
根據傳統的科學理論,月球作為地球的衛星,在遙遠的年代裡比現在要離地球均勻
得多。因為根據物理學法則,一切衛星都以螺旋線緩慢地向它們環繞運行的行星表面靠
近,越是小的衛星,其靠攏的速度也會越大。然而,十分奇怪的是,現代天文學研究,
目前月球的軌道已在不斷地升高。雖然每年升高的幅度很小,但是確在升高、遠離,這
與傳統的物理學法則完全是背道而行的。如何解釋這一現象呢?只能認為,月球在被某
智慧力量「操縱」著。
月球是如何來到地球,如何進入現在這條軌道,實在令科學家們大惑不解。它存在
那麼多的偶然和巧合,使許多科學家認為:從自然狀態去解釋月球的存在簡直是太困難,
而且幾乎是無法解釋的。著名的美國科學家威廉·羅伊·謝爾頓在《征服月球》一書中
寫到:「為了將月球維持在現在的軌道上,承認有某種因素使月球就範是重要的,因為
『阿波羅』宇宙飛船在距離地面150公里的軌道上繞地飛行,要90分鍾旋轉一周的話,
它就必須每小時飛行2.9萬公里。與此同時,某種因素也必須准確地讓月球以
一定的高度和速度運行。只要保持一定的方向和速度,它就不會偏離地球軌道。看一下
人類當初如何使第一顆人造衛星進入軌道就明白了,不過人造衛星雖然要保持一定的速
度、高度和方向,由於它不會偏離軌道,所以不見得一定要微妙的地球引力與離心力來
保持平衡。」謝爾頓還指出:「過去在討論月球起源問題時,科學家們幾乎費盡了心機,
但問題仍舊是問題。他們對月球准確地選擇了這么一條軌道感到無法理解——肯定存在
某種因素,它使月球以現在的高度和速度運行」。謝爾頓所指的「某種因素」是什麼呢?
除非用某種智慧的方法將月球送入軌道,否則一切的疑問依舊是疑問。在這種背景下,
蘇聯的科學家提出了「月球——宇宙飛船」的假設,月球的眾多偶然和巧合在這一假說
下統一了起來,並反過來作為這一假說的證據。
關於月球的另外兩種假說是同源說和地球分裂說。
同源說的根據是宇宙大爆炸的理論。大約200億年前,整個宇宙收縮,所有的宇宙
物質被壓縮在一個極小的點上。突然有一天,這個密度難以想像的點發生了大爆炸,宇
宙物質向四處擴散。擴散過程中的旋轉力形成了一個又一個宇宙塵埃團。這些塵埃團在
高速旋轉的中間產生了恆星,恆星的四周又出現了行星,行星的四周形成了衛星。1929
年,美國的哈佛爾通過光譜分析發展,所有的恆星正飛離我們。離我們2.5億光年的一
座星雲,正以每秒6700公里的速度飛離太陽系,離我們12.4億公里的牽牛座也以每秒
39400公里的速度運離我們,這就是所謂的「紅移」現象。比如,我們找一個汽球,隨
便在汽球上點一些墨點,等吹起汽球你就會發現,隨著汽球的膨脹,這些墨點之間的距
離也越來越大,宇宙膨脹與此相類似。
根據這一理論產生了地球——月球同源說。在大爆炸宇宙物質擴散當中,最早形成
了太陽系宇宙塵埃團,這個團狀的物體圍繞一個中心高速族轉,中心四周的物質逐漸凝
聚成太陽,四周旋轉中的物質,漸漸形成了行星和衛星,地球與月球就是這樣形成的。
還有一種觀點認為,在地球形成初期,曾發生反復分裂,由於一次巨大的爆炸,將地球
上的一部分物質給「拋」了出去,於是形成了月亮。據說,現在太平洋的面積與月球的
面積差不多,故而有人認為地球在「擠」出一部分物質之後形成了太平洋,主張這一假
說的科學家還把環太平洋火山帶作為證據。
這二種假說必須找到一條有利的證據,那就是月球與地球的年齡要相等,而且月球
的物質構成要與地球的物質構成一致。從1969年7月20日「阿波羅」宇宙飛船第一次登
上月球開始,人類又先後六次登上了月球,耗資達250億美元。宇航員從月球上帶回的
月面表層原始標本有2000多塊,總重量達400公斤。但800多位科學家在分析這些原始標
本的時候,產生了更多的疑問,震撼和動搖了月球同源與分裂二種假說。
首先,是關於月球的年齡問題。迄今為止,科學家在地球上發現的最古老岩石是35
億年,這種岩石是在非洲大裂谷中發現的,據大多數科學家認為,大陽的年齡大約是50
億歲,地球的年齡大約是46億歲。而第一次降落在月面的宇航員尼爾·阿姆斯特朗信手
撿起的月面岩石其歷史都在36億年以上。在以後的數次登月中,宇航員從月球表面帶回
的岩石中還有43億年,甚至45億年以上的東西。「阿波羅」11號飛船帶回的月面土壤標
本據信歷史已達46億年。46億年前後,正是太陽系剛形成之際,這么古老的岩石不該出
現在月球表層。不可思議的是,這種月球的土壤顯然比它周圍的岩石還要「年長」1億
年。如果說,現代探測鑒定年齡的方法有錯誤,那麼這種錯誤不論是對地球還是月球都
是一樣的,不該有如此大的差別。難道說美國的宇航員是帶回了一些極個別的標本嗎?
事實證明好像並非如此。原蘇聯的無人月球探測器也獲得了與美國相同的結論。
驚奇還不止以上這些。人們將月表岩石用「鉀——氬測定法」測定發現,有的月表
岩石竟達70億年,在「阿波羅」12號飛船帶回的岩石中,有兩塊的年齡竟是200億年,
而這200億年相當於地球年齡的四倍。科學家認為,這是我們宇宙中所發現的最古老的
東西,因為我們現在所知的宇宙的年齡也不過200億年,那麼就是說月球不但比地球、
太陽更古老,幾乎與宇宙同齡,這太不可思議了。即使從最保守的年代估計,月球也有
50-60億年的歷史。這個年齡說明,月球根本不是太陽系的東西,它誕生在宇宙中的某
一個角落裡,不知穿越了幾億個恆星系,也不知經過了多少時光,才來到我們太陽系,
在它極為漫長的旅行過程中,並沒有被其他恆星系的星球俘獲,這的確是個奇跡。
其次,是關於月球構成的問題。根據「阿波羅」帶回的月表岩石分析,構成地球和
月球的物質不太一樣,這與我們發現的「自相似」理論有些出入,這種理論認為,宇宙
中的所有物質,包括天、地、生命,構成它們的元素在種類和數量上幾乎是一樣的,並
符合黃金分割比值0.618。按照這一理論和月球是從現在太平洋所在區域脫離地球的假
說,那麼月球就是應該是由與地球相似的物質構成,然而,實際情況卻大相徑庭,月球
和地球的物質構成相去甚遠。科學家在月表岩石中發現了六種地球上沒有的礦物質。這
些發現不但沒有成全「地球-月亮」母子說的假說,而且還徹底否定了地球和月亮是同
期由宇宙塵埃和氣體形成的「同源」假設。
以上三種月球起源假說都存在著這樣或那樣的缺陷,而這些缺陷又遠不是用科學所
能解決得了的,故而現在有一種新的假設,即「月球-宇宙飛船」假說,認為在宇宙的
某個角落裡有一種較我們地球進化先進幾十倍的高智生物,他們出於某種目的,使用了
某種技術,將一個小行星內部挖空,改造成巨大的宇宙飛船,然後經過漫長的年代,穿
越了許多恆星系來到我們地球軌道,這一假設可以解決許多現代科學無法解釋的月球神
秘現象。我們傾向於這種假說,因為這一假設與上古神話所記述的事件有許多一致的地
方,甚至雙方可以互證。

Ⅷ 月球已經存在多少年了

月球的年齡大約有46億年。
月球與地球一樣有殼、幔、核等分層結構。最外層的月殼平均厚度約為60-65公里。月殼下面到1000公里深度是月幔,它佔了月球的大部分體積。月幔下面是月核,月核的溫度約為1000度,很可能是熔融狀態的。月球直徑約3474.8公里,大約是地球的1/4、太陽的1/400,月球到地球的距離相當於地球到太陽的距離的1/400,所以從地球上看去月亮和太陽一樣大。月球的體積大概有地球的1/49,質量約7350億億噸,差不多相當於地球質量的1/81左右,月球表面的重力約是地球重力的1/6。

Ⅸ 月球的歷史

月球的形成有以下幾個觀點。

一.分裂說。這是最早解釋月球起源的一種假設。早在1898年,著名生物學家達爾文的兒子喬治·達爾文就在《太陽系中的潮汐和類似效應》一文中指出,月球本來是地球的一部分,後來由於地球轉速太快,把地球上一部分物質拋了出去,這些物質脫離地球後形成了月球,而遺留在地球上的大坑,就是現在的太平洋。這一觀點很快就收到了一些人的反對。他們認為,以地球的自轉速度是無法將那樣大的一塊東西拋出去的。再說,如果月球是地球拋出去的,那麽二者的物質成分就應該是一致的。可是通過對「阿波羅12號」飛船從月球上帶回來的岩石樣本進行化驗分析,發現二者相差非常遠。

二.俘獲說。這種假設認為,月球本來只是太陽系中的一顆小行星,有一次,因為運行到地球附近,被地球的引力所俘獲,從此再也沒有離開過地球。還有一種接近俘獲說的觀點認為,地球不斷把進入自己軌道的物質吸積到一起,久而久之,吸積的東西越來越多,最終形成了月球。但也有人指出,向月球這樣大的星球,地球恐怕沒有那麽大的力量能將它俘獲。

三.同源說。這一假設認為,地球和月球都是太陽系中浮動的星雲,經過旋轉和吸積,同時形成星體。在吸積過程中,地球比月球相應要快一點,成為「哥哥」。這一假設也受到了客觀存在的挑戰。通過對「阿波羅12號」飛船從月球上帶回來的岩石樣本進行化驗分析,人們發現月球要比地球古老得多。有人認為,月球年齡至少應在70億年左右。

四.大碰撞說。這是近年來關於月球成因的新假設。1986年3月20日,在休士頓約翰遜空間中心召開的月亮和行星討論會上,美國洛斯阿拉莫斯國家實驗室的本茲、斯萊特里和哈佛大學史密斯天體物理中心的卡梅倫共同提出了大碰撞假設。這一假設認為,太陽系演化早期,在星際空間曾形成大量的「星子」,星子通過互相碰撞、吸積而長大。星子合並形成一個原始地球,同時也形成了一個相當於地球質量0.14倍的天體。這兩個天體在各自演化過程中,分別形成了以鐵為主的金屬核和由硅酸鹽構成的幔和殼。由於這兩個天體相距不遠,因此相遇的機會就很大。一次偶然的機會,那個小的天體以每秒5千米左右的速度撞向地球。劇烈的碰撞不僅改變了地球的運動狀態, 使地軸傾斜,而且還使那個小的天體被撞擊破裂,硅酸鹽殼和幔受熱蒸發,膨脹的氣體以及大的速度攜帶大量粉碎了的塵埃飛離地球。這些飛離地球的物質,主要有碰撞體的幔組成,也有少部分地球上的物質,比例大致為0.85:0.15。在撞擊體破裂時與幔分離的金屬核,因受膨脹飛離的氣體所阻而減速,大約在4小時內被吸積到地球上。飛離地球的氣體和塵埃,並沒有完全脫離地球的引力控制,他們通過相互吸積而結合起來,形成全部熔融的月球,或者是先形成幾個分離的小月球,在逐漸吸積形成一個部分熔融的大月球。

Ⅹ 月球到底多少歲了是不是比地球年紀還大

其實關於月球的產生以及月球的年齡,一直是一個我國科學界探討的問題,雖然沒有辦法確定月球的真正年齡是多少,但是我們可以簡單的通過近幾年關於月球探索的報告,以及岩石年齡來大概推算出月球的年齡,值得可以肯定的一點是,月球的年齡肯定要比地球的年齡大。

50億年的年齡與地球相比已經是遠遠超出了地球的年紀,所以說雖然我們不能准確的知道月球到底有了多少年的歷史,但可以肯定的是它比地球的存在時間要長。

閱讀全文

與月球有多少年歷史了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6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1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3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4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4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2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2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2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5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3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4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002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5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5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6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30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3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