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宋朝為什麼分成南宋和北宋
宋朝本身並無南北宋之分,只是前一個宋朝被金滅亡了,原宋朝的皇室親戚在杭州登基,劃江而治,宣布繼續是宋朝的政權,因為在長江以南,史稱南宋,原來的那個被滅亡的宋朝史稱北宋。
公元1126年底,金兵攻破宋都城汴京(即今開封),公元1127年四月。金擄走了宋皇帝宋欽宗和太上皇宋徽宗,宋滅亡。到此為北宋。
公元1127年五月,宋徽宗另一個兒子趙構逃到南京,即位為帝,即宋高宗,重建宋朝,後稱為南宋,以後定都臨安,即現杭州。
960年,後周諸將發動陳橋兵變,擁立宋州歸德軍節度使趙匡胤為帝,建立宋朝。趙匡胤為避免晚唐藩鎮割據和宦官專權亂象,採取重文抑武方針,加強中央集權,並剝奪武將兵權。宋太宗繼位後統一全國,宋真宗與遼國締結澶淵之盟後逐漸步入治世。
1125年金國大舉南侵,導致靖康之恥,北宋滅亡。康王趙構於南京應天府即位,建立了南宋。紹興和議後與金國以秦嶺-淮河為界,1234年聯蒙滅金,1235年爆發宋元戰爭,1276年元朝攻佔臨安,崖山海戰後,南宋滅亡。
② 宋朝為什麼分北宋和南宋
宋朝之所以分為北宋和南宋是以國都的位置定的,北宋首都北方開封,南宋在南方的臨安。所以後人史稱北宋和南宋。
北宋
北宋(960年—1127年)是中國歷史上的一個朝代,與南宋共稱宋朝,又稱兩宋.北宋一朝乃由趙匡胤建立,掌控了黃河流域以南一帶地區,是中國經濟重心南移後,第一個出現的統一朝代.北宋政權先後與遼、金、西夏對峙。公元1126年金兵攻入開封,金擄走了宋皇帝宋欽宗和太上皇宋徽宗,宋滅亡,到此為北宋。共歷九帝,167年。
2南宋
南宋(1127-1279年),北宋滅亡後,公元1127年五月,宋徽宗另一個兒子趙構逃到南京,即位為帝,即宋高宗,重建宋朝,後稱為南宋,以後定都臨安,即現杭州。南宋初期不斷與金交戰,紹興和議後,南宋放棄淮河以北地區,雙方形成對峙局面。在宋孝宗時期有過數次北伐,都無功而返。後期蒙古崛起對南宋進攻,南宋抵抗多年後最終於1279年被滅。宋朝至此結束,共傳五世九帝,享國一百五十二年。
3宋朝
宋朝(960年—1279年)是中國歷史上承五代十國下啟元朝的朝代,分北宋和南宋兩個階段,共歷十八帝,享國三百一十九年。公園960年,後周大將趙匡胤黃袍加身,建立宋朝。宋真宗、宋仁宗時期步入了盛世,北宋初期加強了中央集權,解決了藩鎮割據問題。1127年靖康之變,北宋滅亡。宋高宗趙構南遷建立了南宋。後期,抗蒙戰爭連年,到1276年,元朝軍隊佔領臨安,1279年,8歲的小皇帝趙昺被大臣陸秀夫背著跳海而死,厓山海戰後,宋朝徹底滅亡。宋朝滅亡是「崖山之後無中國」,但是兩宋時期民族融合和商品經濟空前發展,對外交流頻繁,文化藝術發展迅速,是中國歷史上的黃金時期。
③ 北宋是什麼時期南宋是什麼時期大宋為什麼要分南北朝呢!
北宋:960年——1127年
南宋:1127年——1279年
大宋開國是時任後周大將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開始,趙匡胤奪取後周政權後,因其在宋州發跡,因而定國號為「宋」;1127年,金軍攻破北宋首都開封,虜徽欽二帝,北宋遂亡。這段時期稱為「北宋」
北宋二帝被俘後,康王趙構因在外組織兵馬救援東京(開封)而逃過一劫,隨著抗金形勢的好轉,趙構作為唯一的宋室後裔被各方勢力擁立為帝,南宋正式開始;1275年,元軍攻陷南宋首都臨安,幼主宋恭帝與太後一起出降,但南宋殘余勢力仍在廣東、福建一帶流亡,期間也擁立了兩個年幼的皇帝,最後元軍於崖山海戰中徹底殲滅了南宋的最後力量,南宋到此滅亡。
大宋並沒有分為南北朝,由於靖康之變的緣故,後世的史學家為區分有意將宋朝分為北宋和南宋。宋朝在皇帝系譜上頗有意思:北宋一共十位皇帝,除太祖趙匡胤外其餘都是太宗趙光義一系;南宋一共也是十位皇帝,除高宗趙構是太宗後人外,其餘都是太祖後人。其緣由是:
太祖趙匡胤即位後,鑒於後周就是因為皇帝年幼無法駕馭群臣,主少國疑終失天下,太祖接受母親的勸說立遺囑傳位於弟弟趙光義(究竟是否真有遺囑無從考究,「燭影斧聲」使這兄弟倆的傳位撲朔迷離),趙光義最終得以即位;靖康之變後,雖然趙構在南方站穩腳跟,然而自己卻沒有兒子(唯一的兒子於苗劉兵變中受驚而死,自己又無生育能力),經過權衡之後選擇傳位於太祖後裔,最後果然找到了太祖的七世孫趙昚(宋孝宗)。
求採納
④ 宋朝有多少年歷史,為什麼分為北宋和南宋
宋朝(960年—1279年)分為北宋和南宋兩個階段,共有18位皇帝,總共有三百一十九年的歷史,是中國歷史上承五代十國下啟元朝的朝代。960年,後周諸將發動陳橋兵變,擁立宋州歸德軍節度使趙匡胤為帝,由此建立宋朝。
至此,宋金開始對峙,紹興和議後與金國以秦嶺-淮河為界。後蒙古政權興起,1234年聯合蒙古消滅了金。隨後宋元對峙,1235年爆發宋元戰爭。到1276年,元朝軍隊攻佔臨安。1279年,8歲的小皇帝趙昺被大臣陸秀夫背著跳海而死,厓山海戰後,南宋滅亡。
⑤ 宋朝為什麼要分別稱為南宋和北宋
原因:因為重大事件的發生導致首都及版圖變化,後世才如此區分的。
宋朝(公元960年—公元1279年)是中國歷史上上承五代十國下啟元朝的朝代,分北宋和南宋兩個歷史階段,共十八帝,享國三百十九年。
公元960年,後周諸將發動陳橋兵變,擁立趙匡胤為帝,建立宋朝。宋太祖為了避免中晚唐藩鎮割據和宦官專權的亂象,採取重文抑武的施政方針,一方面加強了中央集權,另一方面剝奪武將兵權,至宋真宗、宋仁宗時期步入治世。1125年金國大舉南侵,導致了靖康之恥,北宋覆滅。趙構在南京應天府(今河南商丘)繼位,建立了南宋,紹興和議後與金國以秦嶺淮河為界,後期爆發宋元戰爭,1276年元朝攻佔臨安,崖山海戰後,南宋滅亡。
宋朝是中國古代歷史上商品經濟、文化教育、科學創新高度繁榮的時代,北宋咸平三年(1000年)中國GDP總量為265.5億美元,佔世界經濟總量的22.7%,人均GDP為450美元,超過當時西歐的400美元,而1870年經過第一次工業革命的英國人均GDP為3191美元。
⑥ 宋朝何時建立,何時滅亡,何時分為南宋和北宋,為什麼分南宋及北宋
宋朝960年建立,1279年滅亡;1125年金國大舉南侵,導致靖康之恥,北宋滅亡。康王趙構於南京應天府即位,建立了南宋。
宋朝有南北之分是由靖康之變造成的,北宋是由趙匡胤建立的定國都開封並為東京汴梁,北宋滅亡後宋徽宗的兒子趙構逃往南方。長江以北全部淪陷,因為他建立的宋朝在南方,因此歷史上稱為南宋。
宋朝是中國歷史上商品經濟、文化教育、科學創新高度繁榮的時代 。咸平三年(1000年)中國GDP總量為265.5億美元 ,佔世界經濟總量的22.7%,人均GDP為450美元,超過當時西歐的400美元。 後世雖認為宋朝「積貧積弱」 ,但宋朝民間的富庶與社會經濟的繁榮實遠超過盛唐。
宋朝出現了宋明理學,儒學得到復興,科技發展迅速,政治開明,且沒有嚴重的宦官專權和軍閥割據,兵變、民亂次數與規模在中國歷史上也相對較少。北宋因推廣占城稻人口迅速增長,從太平興國五年(980年)的3710萬增至宣和六年(1124年)的12600萬。
宋朝立國三百餘年,二度傾覆,皆緣外患,是唯獨沒有亡於內亂的王朝。
宋朝的政治體制大體沿襲唐朝的政治制度。但宰相不再由三省長官擔任,而是另以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為宰相。又增設參知政事為副相,通稱執政,與宰相合稱「宰執」。宋朝的相權大幅萎縮,僅負責行政職能。
中書門下與樞密院合稱二府,掌文武大權。又設鹽鐵、戶部、度支三司,主管財政大權,號稱計省。這樣三司、宰執、樞密使三權互相制衡,因此削弱了相權,加強了皇權。宋朝還在御史台之外增設諫院和置諫官,這些都是監察機構,負責彈劾等事宜。
宋朝的經濟繁榮程度可謂前所未有,農業、印刷業、造紙業、絲織業、制瓷業均有重大發展。航海業、造船業成績突出,海外貿易發達,和南太平洋、中東、非洲、歐洲等地區50多個國家通商。宋代對南方大規模的開發,促成經濟中心南移。
⑦ 為什麼宋朝會分為南宋和北宋
宋朝(960年—1279年)是中國歷史上承五代十國、下啟元朝的時代,根據首都及疆域的變遷,可再分為北宋與南宋,合稱兩宋。宋朝開國為了避免唐代末朝以來藩鎮割據和宦官亂政的現象,採取重文輕武的施政方針,一方面雖在軍事上積貧積弱不敵北方鄰國,先於1127年使徽、欽二帝受金人擄去,迫使宋室南遷。到1279年宋朝又在崖山海戰中亡於蒙元。但相對而言,宋朝也是中國歷史上經濟與文化教育最繁榮的時代之一,儒學復興,社會上彌漫尊師重教之風氣,科技發展亦突飛猛進,政治也較開明廉潔,終宋一代沒有嚴重的宦官亂政和地方割據,兵變、民亂次數與規模在中國歷史上也相對較少。著名史學家陳寅恪言:「華夏民族之文化,歷數千載之演進,造極於趙宋之世。」。而西方與日本史學界中認為宋朝是中國歷史上文藝復興與經濟革命的也頗有人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