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人文歷史 > 歷史上的城牆是怎麼消失的

歷史上的城牆是怎麼消失的

發布時間:2022-06-15 07:35:59

⑴ 新中國成立後,為什麼要把城牆都給拆除呢

歷史上,城牆起了很大的作用,有些城市在,攻城戰的時候,城牆固若金湯,敵軍絲毫沒有一絲辦法可以進來冒犯,那為什麼新中國成立以後要拆除城牆呢?

第三就是擴大城市范圍,以前的城市都比較小,那是因為以前中國人口比較少,現在中國人口變多了,所以居住的地方就要變多,就要往外擴建,如果,城牆還在的話,那就不能擴建了,城牆拆了剛好可以擴大城市的面積,讓老百姓有更多的生存空間。

還有一個原因是立新。也就是為了打破古代一些不好的象徵。由於我國一直處在閉關鎖國,一直處於落後的清朝上國的狀態,所以百姓看到城門就會有恐懼感,所以為了解除老百姓心中的恐懼,就對很多城市的城牆和城門做了拆除工作。

這就是拆除城牆的原因,你覺得還有哪些原因導致將這些城牆拆除?

⑵ 古代城牆是如何造出來的,為什麼現代又都拆了呢

中國的萬里長城是建築史上的一大奇跡,這是中國寶貴的文化財產,而這個綿延萬里的長城也是古時候人們辛辛苦苦,一磚一瓦蓋出來的。

歷史書上說當年秦始皇築長城,其實這句話是存在一定狹義的,這只是當初作者那個時代來看,可是從我們現在看就不是了,現在僅存的長城被稱為明長城,是在明代的時候重新修建的。當年秦始皇建造的長城,早就不復存在了。而現代拆除有些城牆,也主要是為了地域經濟發展所考慮。但是有些極具歷史文化特色的城牆仍然被很好的保存下來。

⑶ 古建築消失的原因主要是什麼

古建築消失的原因主要是戰爭和建築。

1、戰爭原因。比如戰爭徹底摧毀、在人們的視線中逐步消失的著名古城:鄴城,中國八大古都之一。公元580年,隋公兼丞相楊堅鎮壓了對自己不服的相州(治所鄴城)總管尉遲迥,為了防止河北反楊勢力死灰復燃,遂下令火焚鄴城,相州、魏郡和鄴縣及大部分居民一並南遷至安陽城,一代名都成為廢墟。

2、建築原因。比如興修水利。1959年,為了建造當時最大的水利樞紐工程新安江水電站,始於漢唐年間的賀城(淳安縣城)和獅城(遂安縣城)一夜間被淹沒在這片碧波之下。

浙江省原淳安縣、遂安縣兩縣合並為淳安縣,29萬人從此離鄉移居,賀城、獅城兩座延續千年的古城,連同27個鄉鎮、1000多座村莊、30萬畝良田和數千間民房,悄然沉入了碧波萬頃的千島湖底。

古建築保護的現實情況:

法律跟不上,我們對於文物或者不可移動文物的認定速度慢。有一些古建築沒有被納入其中,法律法規能夠包括的范圍非常有限,使得一些沒有被納入不可移動文物的房子被拆。所以,對於這些文物或許可以分為幾類:不可移動的、具有史跡性的等等。

要不斷的增加項目,比如聯合國文化遺產,不可能一年把世界上所有的文化遺產全都指定,每年都會有不同的申報。另外,比如出土的、在施工過程中發現的像長沙古城牆,這些以前不知道的,專家們覺得非常重要的發現,就需要立刻納入保護范圍之中。

⑷ 曾經十分繁盛的樓蘭古城,究竟是怎麼消失的呢

曾經的樓蘭古國,是絲綢之路上的一顆璀璨明珠,這里有高大挺拔的胡楊樹,有美麗動人的樓蘭美女,有清澈幽深的湖泊,更有南來北往的各國使者。都城內街道整齊,店鋪林立,一派繁榮之景。

《漢書》記載了樓蘭古國的盛況:「商賈雲集,使者相望於道。」

⑸ 為什麼以前都有城牆圍起來 現在怎麼沒有了呢 那個是給來干什麼的呢

城牆,是古代軍事防禦設施,由牆體和其它輔助軍事設施構成的軍事防線。也指舊時農耕民族為應對戰爭,使用土木、磚石等材料,在都邑四周建起的用作防禦的障礙性建築。

城牆作為城市、城池和城堡的抵禦外侵防禦性建築,中國古代城市的城牆從結構和功能分,主要由牆體、女牆、垛口、城樓、角樓、城門和瓮城等部分構成,絕大多數城牆外圍還有護城河。從建築的原材料分,分為版築夯土牆、土坯壘砌牆、青磚砌牆、石砌牆和磚石混合砌築多種類型。

(5)歷史上的城牆是怎麼消失的擴展閱讀

發展歷史:

舊時農耕民族為應對戰爭,使用土木、磚石等材料,在都邑四周建起的用作防禦的障礙性建築。早在明王朝建立前,當朱元璋攻克徽州後,一個名叫朱升的隱士便告訴他應該「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朱元璋採納了這些建議。當全國統一後,他便命令各府縣普遍築城。朱元璋以為「天下山川,唯秦中號為險固」。

我們現在看到的城牆,都是由土或磚石築砌的剛性實體,並具有一定的厚度與高度。其所在位置,一般都在城市或建築組群的周圍,起著分割空間、阻隔內外的作用。這種採用人工修造的建築屏障來圍護一定空間的方式,究其淵源,最早恐出於原始社會房屋的壁體和圍牆,以後發展為聚落的寨牆,當聚落擴展為城市時,才逐漸演變成目前的形式。以後,它又被人們使用於國境及邊界,並進一步發展為具多種內涵的強大邊防體系。

⑹ 清末那些蔚為壯觀的城牆為什麼消失了

在古代的中國,有城便有牆,又高又厚的城牆是保護城中居民安全的重要保障。

然而現在,全國只有少數城市還有部分城牆,那麼歷史上的城牆都去哪了?我們先來看幾張清末老照片,懷念下那時候的城牆。

01:1860年第二次鴉片戰爭英法聯軍入侵時被佔領的北京定安門城牆。

02:1897-1898年德國帝國海軍佔領下的山東膠州,圖為膠州城牆外的景象。

03:1900年北京東便門城牆外的景象。看著那個城樓,有沒有一種登高一望的沖動?

04:1909年奉天高清老照片,圖為奉天的東城門外照片,當時的城樓就已經破敗不堪了。

圖為奉天,東城牆內:百姓房屋緊挨著牆,可見他們心中認為,只要有牆在,就是安全的!

05:1909年宣化城牆外的照片,身後的城牆看著是那麼難以征服。

時至今日,很多城牆已經不存在了。

我懷著疑問問一些老人,得到了答案:不管是抗日戰爭還是解放戰爭,高大的城牆是最難以攻克的,想攻克一座有城牆的城,要付出的代價太大了!

在解放戰爭初期,對於反復爭奪戰的預估比較大,為了減少敵人重新佔領城池,據城牆而守,進而對我解放軍造成巨大的殺傷,解放軍一般都是攻克一座城就組織軍民拆牆。避免敵人反攻之後,城牆再次被他們利用。

文中有5座城牆,如今還有誰在?你又去過哪幾個?留言說說你的感受吧!

⑺ 上世紀50年代為什麼要拆除安陽古城牆

城牆是需要不斷維護的

不然就會垮塌,造成安全隱患
安陽當時打了好幾年仗,民窮財盡
無力維護,也需要重建

所以就採用拆城牆建房子的方法
一舉兩得
相比起來,活人更重要

⑻ 古代每次修建都會塌的神秘城門最後是如何解決的

在我國冷兵器時代,城牆無疑是國家最重要的防禦工事。修築高大堅固的城牆,可以在戰爭中有效的防禦敵兵,攻守都很占優勢,萬里長城就是古代城牆防禦的典範。

除了防禦北方的游牧民族,重要的軍事要塞、經濟重鎮也都會建造城牆作為防禦工事。



朱元璋就這樣「以借代搶」佔了沈萬三的聚寶盆。該城門也因此得名聚寶門。

中華門歷經600年風雨滄桑、戰爭洗禮,至今仍屹立不倒,保存完好。

我們很難斷定聚寶盆的傳說是真是假,但是中華門能夠保存至今,與其修建過程中嚴格的質量管理絕對密不可分,如今城門磚塊上的名字還依稀可見。

在朱元璋這樣的皇帝手下幹活,沒有人敢不拿出全力,害怕隨時掉腦袋。再加上朱元璋這套世界首創的質量追蹤制度,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智慧被發揮到極致,於是造就了這樣一座用心血築成的歷史豐碑。

⑼ 新中國成立後,為何拆掉大部分城市的城牆原因是什麼呢

新中國成立後,為何拆掉大部分城市的城牆?這三個原因告訴你答案


古代王朝在建造城市的時候,恨不得把城牆做成鋼鐵般的堅固,讓敵人攻無可破,古代城牆關乎著整個城市的安全,堅固的城牆往往成為戰爭勝利的基本條件,歷史上有很多著名的守衛戰役,用少量的人馬配合充足的糧草,再依託堅固的城牆,讓敵人望風興嘆只好退兵。但是新中國成立後,為何拆掉很多城市的城市吶?筆者今天告訴你答案。

第三個原因就是城市化的建設和發展,古代城市都不算很大,就拿許多王朝的首都來說,不過也就百萬人口,而城牆的存在,更是限制了城市的發展和擴張,面對現代化都市的建設,新中國成立後,著手開始對全國各地城市進行規劃和建造,而拆掉城牆是必然的結果,如今隨便幾個稍微有規模的城市,人口都是百萬級別,所以說拆掉城牆是發展的必然結果。

⑽ 古城牆為啥沒了

有的是在戰爭中沒了,有的是因為安全重修了,有的妨礙城市建設被拆了,反正原因很多

閱讀全文

與歷史上的城牆是怎麼消失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6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1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3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4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4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2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2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2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5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3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4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004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5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5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6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30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3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