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人文歷史 > 非洲歷史多久

非洲歷史多久

發布時間:2022-01-31 06:04:05

A. 非洲歷史是怎樣發展的

古代非洲 非洲是人類最早的起源地之一。在漫長的歷史時期內,非洲走過了同世界其他地區大致相同的道路,為人類的發展作出了很大貢獻。在這一過程中,非洲各地的發展是不平衡的,其中尼羅河下游谷地是非洲,也是世界上古文明最早的發祥地之一。早在六七千年以前,居住在這里的埃及人民就發展了灌溉農業,並於公元前3188年建立了人類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奴隸制國家。與埃及毗鄰的其他地中海和紅海地區,以及西非的尼日河和塞內加爾河流域在古代也比較繁盛。公元640年,西亞的阿拉伯人開始向非洲遷移,710年已抵達大西洋岸邊,從而使阿拉伯文化和伊斯蘭教在整個北非地區傳播開來。與此同時,基督教傳到了紅海地區。北非和東非至此進入了封建社會。非洲其他地區發展程度相對低一些,但在中世紀也都經歷了一個較為迅速的發展時期。非洲人民不斷推動著生產力的發展和歷史的前進,後來西方殖民者的入侵打斷了這一進程,使非洲陷於貧困狀態。非洲的「落後」,完全是殖民統治的惡果。 奴隸貿易和帝國主義瓜分非洲 15世紀前後,最早走上資本主義道路的西歐各國,為了攫取財富開始了對外擴張,與歐洲毗鄰的非洲成了首當其沖的目標。1445年葡萄牙人首先來到西非海岸,西、荷、英、法、等國殖民者隨後也接踵而至。在初期,殖民者主要通過種種巧取豪奪的方法掠奪黃金、象牙、香料等。不久,在新發現的美洲興起了金銀采礦業和種植園農業,迫切需要大量勞動力,於是殖民者便在非洲瘋狂搶掠人口,開始了罪惡的奴隸貿易。這種血腥暴行給非洲人民帶來了巨大災難,前後400多年中由於各種直接和間接的損失,使非洲累計喪失了1億多人口,生產力因此遭到極大破壞。在這一過程中,葡、荷、英、法等國先後在非洲沿海地帶建立了一批殖民據點,但范圍都不大,直到1876年,殖民地合計僅占總面積10.8%。 19世紀70年代,資本主義開始向帝國主義階段過渡。歐洲列強狂熱地競相攫取殖民地,以開辟廣闊的原料產地和銷售市場,對非洲的侵略和瓜分也迅速走向高潮。實力最強的英國和法國在這一場爭奪中走在最前面,法國霸佔的殖民地面積最大,而英國的殖民地則人口最多,相對來說也最為富庶;老牌的殖民帝國葡、西、比及後起的德、意兩國也都分得了一杯羹。到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夕的1913年,非洲只剩下最後兩個名義上的獨立國家即衣索比亞和賴比瑞亞,殖民地則佔到全洲總面積96.l%。

B. 非洲歷史演變過程

非 洲

一、非洲歷史發展和政治地圖的演變
(一) 古代非洲
非洲是人類最早的起源地和文明的發祥地之一。
(二) 罪惡的奴隸貿易及列強對非洲的野蠻瓜分
(三) 民族解放運動與政治地圖現狀
二、非洲居民
(一)人口增長快,低齡化現象突出,地理分布極不平衡
非洲人口約7.97億(2000年),佔世界人口總數的13.16%,在各大洲中居第二位。
非洲人口低齡化現象嚴重。
目前,非洲人口密度為26人/平方千米,只及世界平均數的57%左右,可謂地廣人稀。但是由於歷史因素和自然條件的制約,各地人口分布狀況卻極端不平衡。
(1) 濱海地區。
(2) 內陸高地。
(3) 鐵路沿線地區。
(4) 乾燥地區的沿河及綠化帶。
(5) 島嶼。
非洲的農業人口比重較高、城鄉發展不平衡。
(二)復雜的種族構成
非洲居民的種族構成復雜。

三、 貧困的大洲及其形成原因

(一)貧困的大洲
遼闊的土地,豐富的自然資源為非洲生產的發展提供了良好條件。但是長期的殖民統治,使它成為經濟水平最落後的大洲。
1. 生產力水平低下,經濟發展速度緩慢。
2. 工業基礎薄弱,經濟結構畸形。
3. 生產力布局不平衡。
在各國內部,生產力分布也不平衡。往往在很短的距離內,便會出現原始部落村社與現代化都市的鮮明對比。
(二)非洲貧困的原因
1.殖民主義掠奪是造成非洲國家貧困的最重要的歷史因素。
2.生產資料佔有和收入分配的不合理是形成貧困的結構性因素。
3.政治和社會的不安定是造成非洲貧困的又一大因素。
4. 非洲的人口增長過快給國民經濟帶來沉重壓力。
5. 現存不合理的國際經濟秩序加劇了非洲的貧困。
6. 愛滋病病毒的肆虐使非洲大陸愈加愈困。

六、產業發展與布局

(一)農、牧業
農業是大多數非洲國家的經濟支柱。第一產業約提供了非洲生產總值的1/5,全洲55.6%的人口以此為主。除利比亞、南非等十幾個國家之外,其餘國家均以第一產業為最主要的產業部門。
非洲的糧食作物種類繁多。
非洲的經濟作物,特別是熱帶經濟作物在世界上佔有重要地位,棉花、花生、油棕、腰果、芝麻、咖啡、可可、甘蔗、煙葉、天然橡膠、丁香等產量都很高。其中,丁香、除蟲菊產量佔世界的90%,可可、芒果佔50%,花生、棕油、咖啡、腰果、劍麻等佔1/6~1/4。生產和出口經濟作物是很多非洲國家外匯收入的重要來源。但是,由於國際市場上初級產品價格不斷下跌,非洲經濟作物出口總值的下降趨勢明顯。東南亞的馬來西亞和印度尼西亞等國已取代東非國家成為世界最大的劍麻產地,拉美國家在可可的生產和出口方面也縮小了同非洲的差距。
非洲畜牧業發展較快。
按照自然條件和農業生產特點,可以把非洲劃分為以下7個主要農業地域類型區:
(1) 東北非區。
(2) 西北非區。
(3) 薩赫勒和蘇丹草原區。
(4) 幾內亞灣沿岸和剛果河流域熱帶雨林區。
(5) 東非衣索比亞高原區。
(6) 東南沿海區。
(7) 南非高原區。
(二) 采礦區
非洲的礦產資源十分豐富。金剛石、金、銅、鈷、釩、鈉、鉻和磷酸鹽等產量在二戰以前就居於世界前列。采礦業在非洲經濟中的重要性,大大超過了其他各大洲。
非洲礦產分布很廣,種類很多,但相對集中。奈及利亞、利比亞、南非和阿爾及利亞四國佔全洲礦產總產值的80%。非洲礦產可分為六大區:
(1) 撒哈拉區。
(2) 阿特拉斯區。
(3) 西非區。
(4) 幾內亞灣沿岸區。
(5) 剛果盆地外環區。
(6) 南部非洲區。
(三) 製造業、電力工業
非洲工業基礎薄弱,全洲製造業總產值比重僅佔世界的2.5%,按人均計算只相當於拉丁美洲的1/9。非洲的製造業多屬於農、礦原料的初加工性質。輕工業占總產值的60%,其中食品、紡織兩大部門又佔有特殊重要的地位;重化工業,尤其是機械工業在多數國家均十分薄弱。受豐富的資源條件和采礦業促進,非洲的有色金屬冶煉和煉油兩個重工業部門已稍具規模。

(七)交通運輸與對外貿易
非洲現代交通運輸的發展與布局是西方殖民者長期侵略、統治的產物。殖民主義者為了在非洲掠奪資源和勞動力,相繼修建了一些重要的鐵路、公路和港口設施,打開了掠奪和運送原料的出海通道。因此,非洲的交通運輸業具有典型的殖民性和落後性,迄今仍未形成完整的交通運輸網路。
(一)鐵路和公路運輸
鐵路是非洲主要運輸方式之一。
(二)海運業和管道運輸
非洲的海運業在世界上的地位較為重要,目前貨運裝船量每年有4億多噸,佔世界的1/8。由於海運主要服務於石油、鐵礦石等初級產品的輸出,因而其顯著特點是國際運輸大大超過國內運輸,裝船數大大超過卸船數,主要海運國即主要礦產輸出國,而且由於非洲商船隊規模僅佔世界的1.3%,因此海運量的絕大部分由外國船運送,這在世界上也是罕見的。非洲的主要港口和航線分布如下:
(1) 北部沿海地區。
(2) 幾內亞灣沿岸區。
(3) 南部和東南部沿海地區。
(三)外貿
1.進出口貿易集中在少數幾個國家和地區。
2.進出口商品構成單一經濟結構制約。
3.轉口貿易活躍。
4.西方大國在非洲對外貿易中占據重要地位。

第二節 非洲地理分區

人們在習慣上,一般把非洲分為北非和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後者又分為東非、西非、中非、南非四個地區。

表15 非洲各地區基本情況一覽表
地區 國土面積
/104km2 人口/萬人
(2000年) 人口密度/
(人

C. 非洲各國被殖民的時間以及經過

1、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帝國

一般認為,近代西方國家最早佔領的殖民地是葡萄牙於1415年佔領的休達。該港原屬摩洛哥,為撲滅當地海盜、並控制經休達中轉的西非黃金及象牙的進口,葡萄牙經過周密部署佔領了休達港,隨後為直接與出產黃金的西非黑人帝國建立聯系,又沿非洲海岸南下,佔領了馬德拉、維德角等群島。

2、工業革命時代,殖民地的萎縮

1776年北美十三州獨立後,英國的殖民事業受到很大打擊,遂將殖民經略重點由北美洲轉至資源更為豐富、市場更為龐大的印度。英國還佔領了澳大利亞、紐西蘭、緬甸、開普殖民地、香港等地。同時由於拿破崙戰爭的沖擊,西班牙和葡萄牙在美洲的殖民地紛紛宣布獨立,對奴隸的需求銳減,這兩國在非洲的殖民力量也迅速衰弱。

3、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佔領殖民地的高潮

從15世紀末到19世紀中葉,殖民主義國家在被稱為「最後的大陸」的非洲佔領的領土只有318萬平方公里,而在19世紀最後的25年裡,歐洲對於非洲的興趣又濃厚起來,在非洲佔領了2569萬平方公里土地。由於歐洲的迅速工業化和人口的增加,對植物油、植物纖維、橡膠和某些礦產資源的需求增大對新原料的需要引起對非洲原料產地的激烈爭奪。

4、重新瓜分殖民地與兩次世界大戰

1914年的世界殖民地至20世紀初,殖民國家及殖民地已佔全世界85%的陸地面積。各國的殖民地分布是不均衡的。除了實力仍然強大的英國和法國外,早已衰落的西班牙、葡萄牙仍然掌握著大片的殖民地,而新興的美國、德國、日本和義大利這些國家只佔有一些面積不大、資源貧乏的「剩餘地區」。

5、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殖民地的獨立運動

1939年的世界殖民地由於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影響,一戰後殘存的各主要殖民國家,如英國、法國、荷蘭、比利時和義大利,在戰爭中都被削弱。在戰爭期間,未被佔領的盟國殖民地,如印度、東非、奈及利亞、比屬剛果等地的民族工業得到一定的發展,殖民帝國內部的分工體系被打破。

(3)非洲歷史多久擴展閱讀:

1、殖民地是指由宗主國統治,沒有政治、經濟、軍事和外交方面的獨立權利,完全受宗主國控制的地區。廣義的殖民地包括雖然擁有行政機關、軍隊等國家機器,但經濟、軍事、外交等一方面或多方面被別國控制的半殖民地國家和保護國,以及委任統治地、託管地,還有殖民主義國家在這些地區設置的「海外領地」、「附屬地」、「海外省」等。

2、從殖民地的性質上來說,大致可分為拓殖型殖民地、資源掠奪型殖民地和商業殖民地三種主要類型,這三種殖民地都是隨著資本主義的發展進程而順次出現的。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世界上大多數殖民地獲得獨立,舊的世界殖民體系也不復存在。

D. 非洲人的歷史那麼悠久,為什麼沒有出現什麼

非洲只有一個 古埃及是 歷史悠久的國家 。
中部,南部非洲 都非常的落後,可以說是蠻荒之地。不然,18世紀也不會被歐洲把黑人販賣到 美洲做奴隸 了。
有個說法,人類始祖就是從南部非洲 起源的,至於為什麼人類起源非洲,反而非洲最落後。 推薦看看《槍炮,細菌和鋼鐵》這本書。書的主題是地理決定論,高級文明多產生在溫帶。

E. 有誰介紹一下非洲國家的歷史

你可以去所在地圖書館瀏覽類號為K4的書籍,這些書足以回答你的問題。
僅供參考!

F. 非洲古國的介紹和歷史進程

非洲古國:努米底亞王國 努米底亞人是古代柏柏爾人的重要一支,其居住地為今日阿爾及利亞境內和突尼西亞南部一些地區,可分為馬西爾人和馬塞西爾人兩個支系。公元前1000年左右,努米底亞長期存在的原始公社社會開始瓦解,出現了更大規模的部落聯盟,後來發展成為兩個獨立的小王國:位於阿爾及利亞西部的馬塞西爾人王國和位於阿爾及利亞東部和突尼西亞南部地方馬西爾人王國。在迦太基強盛時期,這兩個柏柏爾人王國被迫臣屬於迦太基。迦太基在他們的境內掠奪大量的肥沃土地,建立大庄園,發展農業,並迫使當地人淪為奴隸,充當勞動力。在政治上,迦太基對他們實行遠交近攻和分而治之的政策,利用馬塞西爾人王國和馬西爾人王國之間的矛盾,支持前者對後者進行邊界騷擾和領土蠶食。第一次布匿戰爭時期,迦太基為穩定自己的後方,支持馬塞西爾人王國的國王西法克斯吞並了馬西爾人王國。馬西爾人為了恢復自己的國家,進行了長期的斗爭,到馬西尼薩時終於實現了這一願望。馬西尼薩生於公元前240年前後,是馬西爾人王室的後裔,才能卓越。他隨家長期居住在迦太基城,從小有繼承父輩復國圖強的志向。第二次布匿戰爭時期,馬西尼薩先是率領一支軍隊,參加迦太基在西班牙的戰斗。當迦太基軍隊遭到羅馬軍隊的進攻節節敗退時,馬西尼薩又站到了羅馬一邊,襲擊迦太基。公元前3世紀初,他在羅馬的支援下徹底打垮了馬塞西爾人的武裝,滅亡了馬塞西爾人王國,統一了努米底亞全境,建立了努米底亞王國。在馬西尼薩國王的統治下,努米底亞王國迅速發展,成為地中海地區的一大強國。馬西尼薩繼承迦太基時期發展農業的措施,鼓勵柏柏爾人游牧民實行定居,開墾荒地,種植莊稼。同時大規模地興修水利,建築水渠、蓄水池等灌溉工程。注意發展商品生產,種植的大麥、小麥和果樹等收獲物除供應本地外,還輸往國外。此外,羊毛、獸皮、馬匹,還有過境的象牙和寶石等均運往國外市場出售。社會的進步和經濟繁榮引起了城市的發展。沿地中海海岸出現了一批中小城市,內地在交通要道上也有大小不等的城市,最重要的是塞爾塔和錫加兩大城市。它們原先都是馬塞西爾人王國的王城。塞爾塔具有特殊的戰略優點,緊靠水流湍急的安普薩加河,城市建立在高達100米的多山高原上,扼守通往沿海內地的道路。馬西尼薩也建都於塞爾塔,在城裡營造宮殿,其布局仿照迦太基城,吸收了西亞地中海沿岸文化的特點。通過這些城市,努米底亞王國加強了同歐洲、西亞和非洲內陸的經濟、文化聯系。馬西尼薩重視學習外界的進步文化,希臘的教育和科學知識得以推廣和傳播,以推動本國文化事業的發展。他又在接受希臘文化的同時,創造了本國的文字。馬西尼薩在國內實行中央集權制統治,強化國家的統一。王室掌握著大量的土地和其他財產,對外貿易也控制在自己的手裡。國王操縱著整個國家的經濟生活。馬西尼薩籌措了巨額資金,建立了一支訓練有素的強大軍隊。馬西尼薩對外宣布非洲必須屬於非洲人。公元前149年,馬西尼薩去世,終年90歲。馬西尼薩之子密西普薩即位後,繼承父業,致力於發展國內經濟。來自義大利、希臘和西亞的商人雲集這里,貿易興盛。文化事業也得到了發展,各類學校也開設起來。當時塞爾塔人口達到20萬。 羅馬征服迦太基後自然不願看到在北非地區再出現一個強大的國家,阻礙它稱霸於地中海。羅馬利用馬西尼薩諸子之間的不和與分裂②,不斷干涉努米底亞的內政。密西普薩委曲求全,一再忍讓,每年向羅馬繳納巨額貢賦,廉價提供糧食和其他物資,幫助召募柏柏爾人僱傭軍。密西普薩死後,努米底亞由他的兩個兄弟和馬西尼薩的一個孫子朱古達共同統治。羅馬利用這種形勢,力圖分割努米底亞國家。朱古達是一個具有開拓精神、精明能乾的人。他不顧羅馬的干預,決心成為國家唯一的統治者。在爭奪王位的激烈斗爭中,朱古達在公元前112年攻佔塞爾塔,殺死了一批反對他的羅馬和義大利商人。羅馬於公元前 110年向朱古達宣戰。朱古達動員全國力量進行抵抗,他在他的岳父、茅利塔尼亞國王波庫斯的支援下,屢敗精銳的羅馬軍隊。戰爭持續了6年之久,努米底亞軍隊終因寡不敵眾而敗退,朱古達本人也由於波庫斯的出賣而被俘,後被押往羅馬處死。自此,努米底亞王國日益衰微,又陷入無休止的爭奪王位的內戰。公元前49年,羅馬兼並了努米底亞,建立了直接統治。

G. 非洲是什麼時候成為歐洲的殖民地的

非洲殖民史三階段:
第一階段,16世紀到19世紀中期,這是歐洲殖民者對非洲大陸的初步蠶食階段,先有西班牙對西北非沿岸,葡萄牙對南部非洲大陸兩側以及馬達加斯加島的侵佔,後有英國和法國對幾內亞灣黃金海岸,以及北非沿岸,埃及的佔領。但是都沒有深入非洲腹地,70%到90%基本上還屬於非洲國家統治。

第二階段,19世紀中後期到二戰結束,這是歐洲殖民者對非洲大陸入侵的高潮和巔峰期,1884年的柏林會議,標志著非洲大陸完全從屬於歐洲。是歐洲殖民主義最巔峰的象徵,除了西班牙,葡萄牙,英法外,比利時,義大利,德國也都參與瓜分非洲大陸的狂潮中,柏林會議確立了這些國家的非洲領地的正式佔領。到了20世紀初,只有衣索比亞,賴比瑞亞處於獨立狀態,90%以上領土被佔領。
(1884年11月至1885年2月,英、法、德、比、葡、意等15個國家在柏林召開會議,以協議形式對非洲進行了瓜分。到一戰前,整個非洲大陸只有賴比瑞亞和衣索比亞還保持獨立,而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非洲只有北非的埃及、東非的衣索比亞和西非的賴比瑞亞這三個國家是獨立國家,其它均淪為英國、法國、比利時、西班牙、義大利等西方列強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

第三階段,二戰後到1990年,二戰後,非洲殖民地開始逐步瓦解。首先德國義大利殖民地脫離控制,而後由於英法受到嚴重削弱,在60年代到70年代,絕大部分的非洲國家已經脫離歐洲國家的控製成立了獨立的政權,到1990年葡萄牙在非洲最後一塊殖民地,西南非洲的納米比亞獨立,標志著歐洲在非洲殖民統治的歷史徹底終結。

實際上從公元15世紀開始,歐洲的殖民者就開始進入非洲大陸,非洲開始了它長達幾百年的血腥歷史。為了牟取暴利,葡萄牙、西班牙、荷蘭、法國和英國等歐洲殖民者開始將非洲黑人販賣到美洲。在黑奴買賣盛行的1502年至1808年期間,光是被賣往美國的黑奴就達到600萬。

H. 非洲歷史是什麼

在遠古時代,當西方殖民主義者的故鄉還處在冰川封固階段的時候,在非洲大陸上就已出現了沸騰的生活。那時候,尼羅河流域還是不適於居住的沼澤,現在荒無人煙的撒哈拉沙漠,卻是一片河流縱橫的森林和草原。大約距今一萬年以前,北非氣候發生了急劇變化,大草原逐漸乾旱而變成沙漠。

在古羅馬人通過三次布匿戰爭打敗迦太基人以後,不斷擴張,建立了阿非利加行省,這個名字的含義才不斷地擴大。最初這個名稱只限於非洲大陸的北部地區。

到了公元2世紀,羅馬帝國在非洲的疆域擴大到從直布羅陀海峽到埃及的整個東北部的廣大地區,人們把居住在這里的羅馬人或是本地人統統叫阿非利干,意即阿非利加人。這片地方也被叫作「阿非利加」,以後又泛指非洲大陸。中世紀開始在英語里也用作Affrike指代非洲。



非洲水文:

非洲的外流區域約佔全洲面積的68.2%。大西洋外流水系多為源遠流長的大河,有尼羅河、剛果河、尼日河、塞內加爾河、沃爾特河、奧蘭治河等。尼羅河全長6671千米,是世界最長的河流。剛果河的流域面積和流量僅次於亞馬孫河,位居世界第二位。

奧卡萬戈河流域和撒哈拉沙漠十分乾旱,多間歇河,沙漠中多干谷。內流區還包括面積不大的東非大裂谷帶湖區,河流從四周高地注入湖泊,湖區雨量充沛,河網稠密,不同於其他乾旱內流區。非洲湖泊集中分布於東非高原,少量散布在內陸盆地。

高原湖泊多為斷層湖,狹長水深,呈串珠狀排列於東非大裂谷帶,其中維多利亞湖是非洲最大湖泊和世界第二大淡水湖;坦噶尼喀湖是世界第二深湖。 位於衣索比亞高原上的塔納湖是非洲最高的湖泊,海拔1830米。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非洲

I. 非洲的歷史

舊石器時代,阿爾及利亞出現陶瓷雕像。

前9000年,中部非洲出現定居型村落。

前31世紀,那爾邁統一上埃及與下埃及,成為首位法老。

前27世紀,埃及開始建造大金字塔。

前21世紀,埃及中王國時期開始。

前1350年,埃及法老阿肯納頓引入太陽崇拜。

前1085年,埃及新王國時期終結。

前814年,迦太基人建立腓尼基殖民地。

前332年,亞歷山大大帝征服埃及。

前323年,埃及托勒密王朝建立。

前255年,羅馬帝國入侵非洲

前146年,羅馬征服迦太基。

前31年,克麗奧佩脫拉七世自盡,托勒密王朝覆滅,埃及並入羅馬帝國。

600年,迦納王國建立。

1067年,阿爾摩哈德人摧毀迦納。

1300年,貝南帝國(今奈及利亞)建立。

1340年,桑海帝國建立。

1390年,剛果王國建立。

1441年,葡萄牙開始從非洲西部出口奴隸,開啟奴隸貿易。

歐洲列強於非洲的殖民始於1415年,葡萄牙佔領的休達(歐洲國家仍占據非洲一些小島,例如法國的留尼汪島)。美國自身脫離英國的殖民統治後,也開始殖民其他弱勢國家與地區,包括非洲。

列強殖民非洲的高峰期約於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約有95%非洲領土被列強侵佔,只有衣索比亞、賴比瑞亞仍然獨立。非洲殖民地於1947年開始陸續獨立,而非洲獨立年(1960年)則象徵非洲脫離列強統治,非洲殖民時代的結束。

(9)非洲歷史多久擴展閱讀:

非洲總面積約為三千萬平方公里,是全球僅次於亞洲的面積第二大洲。非洲還是唯一被赤道中分為二,又同時處在東、西、南、北半球的大洲,大洲最北端和最南端到赤道的距離幾乎相等。

非洲的東北端有163公里長的蘇伊士運河,使之與亞洲相隔(地緣政治學上,有時蘇伊士運河以東的埃及西奈半島也會被視為非洲的一部分);北面則是地中海和與其隔海相望的歐洲。

非洲3/4的面積都分布在南、北回歸線之間,赤道更是穿其而過,全洲年平均氣溫在20℃以上的地方約佔全洲面積95%,其中一半以上的地區終年炎熱,有將近一半的地區有著炎熱的暖季和溫暖的涼季。氣候普遍暖熱,其特點是高溫、少雨、乾燥,氣候帶分布呈南北對稱狀。

赤道橫貫中央,氣候一般從赤道隨緯度增加而降低。衣索比亞東北部的達洛爾年平均氣溫為34.5℃,是世界年平均氣溫最高的地方之一。

利比亞首都的黎波里以南的阿齊濟耶,1922年9月13日測量氣溫高達57.8℃,為非洲極端最高氣溫。乞力馬扎羅山位赤道附近,但因海拔高,山頂終年積雪。

非洲人口約12億。目前生育率非常高,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人口出生率依然保持在4.6,聯合國和NGO都曾警告,再不控制人口成長,可能會在未來面臨極大的艱難處境。預測非洲人口到2100年至少將翻三番,達到31億,甚至57億人口。

J. 想了解非洲的歷史

非洲是「阿非利加洲」的簡稱
英文:Africa ,對於Africa一詞的由來,流傳著不少傳說
一種傳說是,古時也有位名叫Africus的酋長,於公元前2000年侵入北非,在那裡建立了一座名叫Afrikyah的城市,後來人們便把這大片地方叫做阿非利加。
另一種傳說是「阿非利加」是居住在北非的柏柏爾人崇信的一位女神的名字。這位女神是位守護神,據說早在公元前1世紀,柏柏爾人曾在一座廟里發現了這位女神的塑像,她是個身披象皮的年輕女子。此後,人們便以女神的名字「阿非利加」作為非洲大陸的名稱。
另一種說法是africa一詞來源於拉丁文的aprica,意思是「陽光灼熱」的地方,與地中海北岸希臘、羅馬相比,北非地區的陽光的確要灼熱得多。
此外,afri在是北非和迦太基人常見的名字,通常認為這和腓尼基語afar,「塵土」有關。但是1981年又有新的說法是該詞彙是源於柏柏爾人的詞彙 ifri,即「洞穴」,指代這一地區的穴居人。
不過在古羅馬人通過三次布匿戰爭打敗迦太基人以後,不斷擴張,建立了阿非利加行省,這個名字的涵義才不斷的擴大。最初這個名稱只限於非洲大陸的北部地區。到了公元2世紀,羅馬帝國在非洲的疆域擴大到從直布羅陀海峽到埃及的整個東北部的廣大地區,人們把居住在這里的羅馬人或是本地人統統叫阿非利干(African),意即阿非利加人。這片地方也被叫做「阿非利加」,以後又泛指非洲大陸。

閱讀全文

與非洲歷史多久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00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369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15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07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45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366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56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668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46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987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20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45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57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8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09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299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03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384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49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