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人文歷史 > 簡述歷史發展規律是什麼

簡述歷史發展規律是什麼

發布時間:2022-06-15 07:47:27

㈠ 什麼是社會歷史發展的基本規律

社會歷史發展的基本規律:

1、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矛盾、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的矛盾是貫穿人類社會始終的基本矛盾。

2、生產關系一定要適合生產力狀況的規律,上層建築一定要適合經濟基礎狀況的規律,是在任何社會中都起作用的普遍規律,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基本規律。

(1)簡述歷史發展規律是什麼擴展閱讀

社會歷史發展的動力:人民群眾

1、人民群眾是社會物質財富的創造者

廣大群眾的生產活動是社會存在和發展的基礎。從事物質資料生產、推動物質生產發展的人民群眾,是推動社會歷史發展的決定力量

2、人民群眾是社會精神財富的創造者

人民群眾的生活和實踐是一切精神財富形成和發展的源泉。人民群眾的實踐為精神財富的創造提供了必要的物質條件。人民群眾還直接創造了豐碩的社會精神財富

3、人民群眾是社會變革的決定力量

人民群眾在任何時期都是社會變革的主力軍。人民群眾通過推動生產力的發展而不斷創造和改變社會關系,從而不斷推動社會歷史的進步和發展

㈡ 簡述我國歷史發展的基本規律

規律 編輯
規律
(1)自然界和社會諸現象之間必然、本質、穩定和反復出現的關系:【law;regular pattern】
(2)有節奏的;不是雜亂的 :【rhythmical】
1.規章律令。2.事物之間的內在的必然聯系,決定著事物發展的必然趨向。 規律是客觀的,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3.謂整齊而有規則。另有馬哲中的規律:亦稱法則。客觀事物發展過程中的本質聯系,具有普遍性的形式。規律和本質是同等程度的概念。客觀性規律:它是客觀的,既不能創造,也不能消滅;不管人們承認不承認,規律總是以其鐵的必然性起著作用。規律=真理:這個世界任何物質都受規律約束,彼此對立又互相聯系統一。

㈢ 人類社會歷史發展的基本規律是什麼

1.從低級向高級的發展.
2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生產關系反作用於成立.
3.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上層建築反作用於經濟基礎.

㈣ 歷史的發展規律是什麼

人類社會發展規律表明:生產力是最活躍最革命的因素,是人類社會發展的最終決定力量.誰推動了生產力的發展,誰就會成為統治者,而誰妨礙了生產力的發展,誰就會被歷史前進的齒輪碾得粉碎。 因為歷史觀是人們對於社會歷史的根本見解。在歷史唯物主義誕生以前,人們總是從神的意志、卓越人物的思想或某種隱秘的理性,即從某種精神因素出發去解釋歷史事件,說明歷史的發展。其結果不是曲解人類史,就是完全撇開人類史。資產階級歷史觀用「人」的觀點解釋歷史,比起中世紀用神的意志說明歷史的神學觀點是一個重大進步。但它所理解的人是一種抽象的人,即脫離歷史發展條件和具體社會關系、孤立地站在自然面前的生物學上的人,或失去感性存在的玄虛的「自我意識」。從這種抽象的人出發,必然把歷史發展和社會進步的動力歸結為人類的善良天性或者神秘的理性。這仍然是用非歷史因素、人們想像和思考出來的東西去解釋歷史,因而不可能正確地認識歷史以及歷史研究的對象。 歷史唯物主義認為,現實的人無非是一定社會關系的人格化,他們所有的性質和活動始終取決於自己所處的物質生活條件。只有從那些使人們成為現在這種樣子的周圍物質生活條件去考察人及其活動,才能站在現實歷史的基礎上描繪出人類發展的真實過程。歷史唯物主義考察問題的方法明確規定,它的研究對象是社會發展的一般規律。和以社會生活某一局部領域、某一個別方面為對象的各門具體社會科學不同,它著眼於從總體上、全局上研究社會的一般的結構和一般的發展規律。它的任務就是為各門具體的社會科學提供歷史觀和方法論的理論基礎。

㈤ 歷史發展的規律是怎樣的

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每一個新的政權建立之初,統治者大多會勵精圖治;而後的統治者會採取多項措施鞏固皇權;最後的統治者大都荒淫無道或庸碌無能,導致滅亡從而被新的政權所取代。

㈥ 從中國歷史發展脈絡看,可以總結出那些規律

這些規律大致有:
1、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我國歷史上出現過多次割據分裂局面,最後都歸於一統,分是支流,合是主流,這是就大的歷史時期而言的。
2、物極必反,盛極而衰。
歷史上的各個朝代,從建立到滅亡大致都經歷了一條由亂到治、由盛而衰的過程,這是單獨就一個朝代而言的。
3、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
民為邦本,本固邦寧。文景之治、貞觀之治等歷史盛世都是統治者實行輕刑簡政、愛民親民政策的結果,相反秦王朝實行暴政,結果迅速滅亡。

㈦ 歷史發展規律性原理有哪些

歷史發展規律性原理有:重復性、預見性、層次性、不確定性與開放性。具體如下:

第一、重復性。這是其最基本的屬性,也是同於自然規律的一種屬性,由此也表明了歷史規律的客觀性。人們正是對歷史現象的多次重復進行探索,抓住其內在聯系,證明它是歷史規律;一旦如此,它就在一定范圍內具有了。

第二、預見性。如果沒有一定程度上的預見性,就不稱其為歷史規律(如唐太宗等總結出的「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的規律,不僅適用於他以後的封建社會,也適用於現當代社會),這樣,發現規律才有價值。



(7)簡述歷史發展規律是什麼擴展閱讀:

歷史規律也是客觀實在,是指歷史發展過程中多次出現的、具有表象相似性或本質共同性的歷史現象及其內部和外部的本質聯系。揭示歷史規律,是人們透過歷史表象探討其深層因果聯系,揭示歷史發展中普遍性、統一性、必然性的努力的表現。

是人們不滿於對歷史的膚淺描述、並希望歷史可以資鑒現實、預示未來的想法的表現。由於對歷史規律的揭示是對無法感知的歷史深層結構所做之抽象性認識,所以有可能投上更多的主體性影響,因此,我們也可以說歷史規律是上述人對於上述歷史現象及聯系的主觀抽象和歸納。

㈧ 恩格斯指出,馬克思所發現的人類歷史的發展規律是什麼

恩格斯指出正像達爾文發現有機界的發展規律一樣,馬克思發現了人類歷史的發展規律,即歷來為紛繁蕪雜的意識形態所掩蓋著的一個簡單事實:人們首先為必須吃、喝、住、穿,然後才能從事政治、藝術、宗教等等.

所以直接的物質的生活資料的生產,從而一個民族或一個時代的一定的經濟發展階段,便構成基礎,人們的國家制度、法的觀點、藝術以至宗教觀念,就是從這個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因而,也必須由這個基礎來解釋,而不是像過去那樣做得相反。

本質意義

歷史唯物主義指出:歷史的所有事件發生的根本原因是物質的豐富程度,社會歷史的發展有其自身固有的客觀規律。物質生活的生產方式決定社會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一般過程。

社會存在(即社會的系統與架構,與組成社會的各個要素)決定社會意識(即伴隨體系架構產生的意識,訴求,思想等等),社會意識又可以塑造與改變社會存在。

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生產要素所有者與生產力提供者之間的關系)之間的矛盾、經濟基礎(即由生產力和生產關系揭示的經濟組織形式)與上層建築之間的矛盾,可以作為研究社會發展的出發點。

如果以階級的觀點看待社會組織,在階級社會中,社會基本矛盾表現為不同階層的人不同利益訴求的博弈,階級斗爭是階級社會發展的直接動力;階級斗爭可能會引發社會革命,奪取國家政權。

歷史唯物主義為德國哲學家馬克思和恩格斯所創立。他們稱它為「唯物主義歷史理論」或「唯物主義歷史觀」。

(8)簡述歷史發展規律是什麼擴展閱讀:

馬克思的一生,是胸懷理想、為人類解放奮斗的一生。理論貢獻為兩個方面:唯物史觀與剩餘價值學說。唯物史觀揭示社會發展的基本規律 ,即一個事實:人們首先須吃、喝、住、穿,然後才從事政治、科學、藝術、宗教等 ,剩餘價值學說揭示資本主義發展的基本規律。

唯物史觀與剩餘價值學說,促進社會科學的近現代轉型,引發的社會科學革命是空前絕後的,重讀《資本論》,人們在思考:馬克思到底在說什麼?

閱讀全文

與簡述歷史發展規律是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6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1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3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4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4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2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2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2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5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3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4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004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5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5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6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30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3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