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人文歷史 > 西北有什麼歷史

西北有什麼歷史

發布時間:2022-06-16 09:52:20

1. 西部地區歷史文化

一、西部歷史文化名城——寶雞

寶雞,古稱陳倉,位於陝西省關中平原西部,是周秦文化的發祥地,為陝西省第二大城市。素有「炎帝故里」、「東方佛都」、「青銅器之鄉」和「民間工藝美術之鄉」的美譽。

寶雞因法門寺、太白山而成為聞名中外的西部歷史文化名城,先後榮獲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家園林城市、中國旅遊百強城市等殊榮。

寶雞既是中華文明的源頭,也是中華民族之根。炎帝在這里教民稼穡,開啟了農耕文明和商業文明;周公在這里制禮作樂,創制了《周禮》;

《詩經》由此傳唱;西周、先秦均從這里崛起;周人以絕頂的聰明才智,在此創造出青銅器文化,為人類留下了數以萬件的「國寶」;秦人在此創造了「天下第一文物」的石鼓文化。周公在這里創制了《周禮》。

特殊的地理位置,豐厚的人文底蘊,造就了諸多載入史冊的歷史人物,僅《二十四史》中記載的就有39人之多。炎帝、姜尚、周文王、周武王、周公、召公、法正、李柏等歷史名人均在這里誕生。

「春秋五霸」之一的政治家秦穆公;為統一六國立下赫赫戰功的軍事家白起;天文學家李淳風;著《外台秘要》的醫學家王濤;關學北宋哲學家、關學創始人張載;

道教龍門派的創始人丘處機;道教太極高人張三豐;建立千年地宮大唐秦王陵的李茂禎……他們都是眾多歷史人物中的傑出代表,為華夏文明的發展進步,做出了不朽的貢獻。

寶雞,自古為兵家必爭之地,歷史曾在這里上演了一幕幕波瀾壯闊的悲喜劇,為寶雞留下了珍貴的文化遺產。從「文王訪賢」、「武王伐紂」到商鞅變法,乃至李斯、韓非以法家學說助秦始皇統一中國,再到楚漢之爭、漢高祖劉邦「明修棧道,暗度陳倉」;

從諸葛亮「六齣祁山」、屯兵五丈原,到郭子儀率軍復唐;從南宋名將吳玠、吳璘「鐵馬秋風大散關」大敗金兀術,到彭德懷元帥運籌帷幄,指揮「扶眉戰役」……無數改革家、軍事家在這里演繹了一幕幕驚天地、泣鬼神的歷史壯舉。

古老而悠久的歷史,為寶雞留下了不勝枚舉的歷史遺跡,這里的北首嶺遺址、仰韶文化遺址、秦雍城遺址、周原遺址、九成宮遺址、戴家灣遺址等歷史文化遺存,已被陸續發掘,呈現在世人面前。

二、神秘的樓蘭古城

漢文帝元平四年,即公元前176年,冒頓單於給漢文帝寫下書稱:「樓蘭、烏孫、呼揭以及旁邊的三十六國皆稱為匈奴。」這是漢民族第一次知道西域有此國名。

漢武帝時派張謇出使西域,考察樓蘭等國情形,張謇報告說:「樓蘭,姑師,邑有城郭,臨鹽澤。」基本上知道樓蘭為一個小國家,附屬匈奴,頻臨鹹水湖泊羅布泊。西漢時候,樓蘭的人口總共1.4萬人。

據《史記·大宛列傳》和《漢書·西域傳》記載,早在2世紀以前,樓蘭就是西域一個著名的「城廓之國」。它東通敦煌,西北到焉耆、尉犁,西南到若羌、且末。有著整齊的街道,市場熱鬧,雄偉的佛寺、寶塔。古代「絲綢之路」的南、北兩道從樓蘭分道。

直至公元4世紀之後,樓蘭國突然從歷史的書籍上消失。三百年後,玄奘西天取經路過此地,早已空曠,荒無人煙。

雖然李白詩句中「願將腰劍下,直為斬樓蘭」、王昌齡的「不破樓蘭終不還」等等詩句,也並不能說明樓蘭還在。

直到1900年的3月它的墟城才再一次被人們發現。這一年瑞典的探險家斯文赫定根據線索發現了樓蘭的遺跡。而現在,樓蘭古城四周的牆垣已經坍塌,只剩下斷斷續續的牆垣孤伶伶地站立著。城區呈正方形,面積約十萬平方米。

樓蘭遺址全景曠古凝重,城內破敗的建築遺跡了無生機,顯得格外蒼涼、悲壯。

三、絲綢之路

騫是西漢時偉大的探險家。他自請出使西域,歷經13年,足跡遍及天山南北和中亞、西亞各地,是中原去西域諸國的第一人。

當時,漢朝正在准備進行一場抗擊匈奴的戰爭。一個偶然的機會,漢武帝從一個匈奴俘虜口中了解到,西域有個大月氏,其王族被匈奴單於殺死了。於是漢武帝想聯合大月氏,以「斷匈右臂」,決定派使者出使大月氏。

沙漠、雪山、綠洲,時而長風漫卷、飛沙走石,時而萬里寂靜。牧人的炊煙裊裊升起,直接雲天,駝鈴響過,這片大地又復天地開辟時的蒼涼。這就是古代中國的西域:新疆及與之山水相連的蔥嶺(即今帕米爾高原)以西,直到中亞的巴爾喀什湖一帶。

然而,要越過西域7000多千米流沙與荒漠,絕非小可,橫越西域,既要有外交家的辯舌,又要有探險家的膽魄。宮廷用招賢榜的方式,想全國招募賢能之士。張騫義無返顧地應招了。張騫以郎官身份應招,肩負出使大月氏的任務。

公元前139年,張騫由匈奴人堂邑父做向導,率領100多人,浩浩盪盪從隴西(今甘肅一帶)冒險西行。張騫一行一路逐水草、簧野火,躲避一切可疑的亂蹄蹤跡,提防著隨時可能發生的明攻暗襲。

可是即便如此小心,他們還是一出甘肅臨挑就與一隊匈奴馬隊遭遇。除張騫和堂邑父被俘外,其他人無一倖免。

匈奴單於知道了張騫西行的目的之後,自然不會輕易放過他。張騫和堂邑父被迫分開去放羊牧馬,並由匈奴人嚴加管制。他們還張騫娶了匈奴女子為妻,一是監視他,二是誘使他投降。但是,張騫堅貞不屈,雖被軟禁放牧,度日如年,但他一直在等待時機逃跑,以完成自己的使命。

整整過了11個春秋。一個月黑之夜,張騫帶上匈奴妻子和向導堂邑父,趁匈奴不備,逃離了匈奴。

大驚初定,張騫依然初衷不改,又繼續起「出使西域」的重大使命。由於他們倉促出逃,沒有準備干糧和飲用水,一路上只能忍飢挨餓,乾渴難耐,隨時都會倒在荒灘上。好在堂邑父射得一手好箭,沿途常射獵一些飛禽走獸,飲血解渴,食肉充飢,才躲過了死神之手。

四、巴蜀文化

巴人和蜀人,在戰國以前,其實是兩種概念。巴人主要分布在今重慶、川東及鄂西地區,還涵蓋了陝南、黔北和湘西等地,「巴」的古義為「吞食大象的巨蟒」,所以巴人的圖騰為蛇和虎;而蜀人則主要分布在四川盆地中西部平原地區及周邊山區,「蜀」的古義為「葵中之蠶」,蜀人的圖騰是鳥。他們塑造了兩種不同的文化:「蜀文化」和「巴文化」。

戰國以後,人民習慣上把巴和蜀並稱為:巴蜀。司馬遷《史記》中記載:「(巴蜀之地)水旱從人民不知飢饉……謂之天府」。以前的關中之地被稱為天府之國,沃野千里,物產豐饒,至此以後,巴蜀大地也被稱為「天府之國」。

巴人善戰,被稱為「東方的斯巴達人」,之前我已經追尋過巴人的起源,今天,我帶大家追尋蜀人的起源。

蜀人是最早進入現今中國大陸的一批先民,他們的祖先從遙遠的東非經過數萬年的遷徙,沿著印度洋海岸線來到東南亞,然後一部分從緬甸經過雲貴高原、川西高原來到了阿壩州茂縣一帶,形成了古羌人。在農耕文明未創造之前,靠採集狩獵的古人只有沿著海洋和森林遷徙,他們一路都留下了很多遷徙的遺跡(見後)。古羌人一支繼續北遷,到了黃河流域的上游——渭河平原,他們在那裡進入了農耕時代,創造了後來的華夏文明。而留下來的這支,也創造了歷史悠久的古蜀文明(包括巴文明)。

2003年,在四川阿壩州茂縣附近發掘的營盤山遺址,證明了古蜀人在距今5000多年前,就在這里創造了蜀文明的最早起源(迄今為止)——「營盤山文化」(此時,華夏文明發展到三皇五帝時期)。

五、夜郎文化

夜郎古國是中國歷史上神秘的三大古國之一,它和消失在沙漠的樓蘭古國以及變身著名旅遊聖地的大理古國一起豐富絢麗了大中華的民族文化,並成為中國人心裡一塊當仁不讓的歷史文化品牌。

因此,不但黔地,曾為夜郎縣屬地的湖南沅水流域都在探討這個在歷史上存留了兩三百多年,然後又神秘消失的蠻夷古國

夜郎古國的具體位置,史籍記載都很簡略,只說:「臨牂牁江」,其西是滇國。牂牁江是漢代以前的水名,今人根據其向西南通抵南越國都邑番禺(今廣州)的記載,考訂為貴州的北盤江和南盤江。

多數人認為,夜郎國的地域,主要在今貴州的西部,可能還包括雲南東北、四川南部及廣西西北部的一些地區。在考古發掘未提供出可靠證據前,這樣的爭論必然還將繼續下去。夜郎國的歷史,大致起於戰國,至西漢成帝和平年間,前後約300年。

之後古夜郎國神秘消失。這個古老的文明在史籍記載中留下了一團迷霧。赫章可樂「西南夷」墓葬群的考古發掘,為神秘的夜郎文化揭開了輝煌的一角。

中華文化是多元文化的復合體。當漢文化在中原大地崛起時,邊疆也出現了多民族文化,「西南夷」便是其中之一。

夜郎國的歷史,大致起於戰國,至西漢成帝和平年間,前後約300年。之後古夜郎國神秘消失。這個古老的文明在史籍記載中留下了一團迷霧。赫章可樂「西南夷」墓葬群的考古發掘,為神秘的夜郎文化揭開了輝煌的一角。

中華文化是多元文化的復合體。當漢文化在中原大地崛起時,邊疆也出現了多民族文化,「西南夷」便是其中之一。

據負責可樂墓葬考古發掘的貴州省博物館研究員介紹,自1958年在赫章縣可樂民族鄉發現第一批出土文物以來,考古部門先後進行了9次發掘,但再次引起國家和考古界關注的還是2000年的考古發掘。

此次發掘及歷年調查有幾方面值得重視,一是可樂墓葬分布面大,涉及范圍達3.5平方公里以上;二是墓葬高密集中,在300平方米的范圍內,發掘墓葬80多座,其中有不同時期的墓葬疊壓在一起,為省內考古罕見;三是延續的時代長。

戰國、西漢、東漢時代都有大量的文物出現;四是反映的文化底蘊豐厚。

2. 歷史上西北地區(陝西,青海,甘肅,寧夏,新疆)發生過什麼的的歷史事件

張騫出西域,班超管理西域,絲綢之路的開通,西域都護的設立。陝西西安,十朝古都。唐朝時期松贊干布與唐和親,回鶻出兵幫唐平亂,唐太宗時期擊敗突厥,西夏國成立,蒙古汗國成立,康熙時期三征葛爾丹,平亂大小和卓,先後設立烏里雅蘇台將軍和伊犁將軍。

3. 西北地區為何會有這么多歷史遺跡

西北地廣人稀,文物破壞比較少,因此保留下來的比較多和完整

4. 大西北的歷史文化!~~ 快啊快啊!~~好急的雷!~~~··

1:震撼中外的遼沈、淮海、平津三大戰役勝利結束後,1949年4月1日,中國共產黨代表團與南京國民黨政府代表團在北平開始談判,但南京國民黨政府拒絕在國內和平協定最後修正案上簽字,致使談判破裂。 中共中央軍委主席毛澤東和朱德總司令遂向中國人民解放軍發布向全國進軍的命令:奮勇前進,堅決、徹底、全部、干凈地消滅一切敢於抵抗的國民黨反動派。 1949年5月,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野戰軍司令員兼政委彭德懷率領王震第一兵團、許光達第二兵團、周士弟第十八兵團、楊得志第十九兵團向盤踞在陝西、甘肅、寧夏、青海、新疆地區的國民黨反動派軍隊胡宗南部及馬步芳、馬鴻逵部發起追殲。彭大將軍指揮果斷,一野將士作戰勇猛,經「扶眉戰役」、「蘭州戰役」,消滅了敵人主力。至1950年3月,除新疆的陶峙岳將軍、包爾漢省主席和平起義外,一野共殲滅敵軍30萬人,解放了西北全境。
2:大西北的資源與生態
一、資源
1.地大

大西北地域遼闊,包括陝、甘、寧、青、新五省(區),面積共計304.3萬平方公里,佔西部總面積的57.7%,佔全國陸地面積的31.7%;人口約9000萬,為全國的7%;人均土地面積3.8公頃(57畝),是全國平均水平的4.75倍:其中耕地1853萬公頃(2.78億畝),人均耕地0.21公頃(3.09畝),高於全國人均數一倍;草地6544萬公頃(9.82億畝),人均0.73公頃(10.91畝);林地1413萬公頃(2.12億畝)。

2.物博

除土地資源外,西北地區光熱資源也很豐富,是中國日照時間最長的地區。西北地區有著豐富的礦藏,煤炭、石油、天然氣均居全國最前列,鎳、銅、鉛、鋅、鉻等有色金屬,鈀、銥、錳、鈹、鋰、鈮、鉭等稀有金屬,金、銀、鉑等貴金屬,食鹽、鉀鹽、硼、鈉硝石等化工礦藏,以及石膏、石棉、雲母、石灰石,硅等非金屬礦藏,都在全國佔有重要的地位。

3.儲運豐富

西北地區礦產資源的潛在價值為33.7萬億元。其中煤炭保有儲量達3009億噸,佔全國總量的30%左右,主要分布在陝西、新疆和寧夏。石油儲量為5.1億噸,佔全國陸上總儲油量的近23%,新疆是我國21世紀的後備石油基地。天然氣儲量為4354億立方米,佔全國陸上總儲氣量的58%,其中陝北的天然氣儲量居全國前列。甘肅省的鎳儲量佔到全國總鎳儲量的62%。鉑儲量佔全國總量的57%。中國鉀鹽儲量的97%集中在青海省。

二、生態
1.降水稀少氣候乾旱

西北地區由於地處亞歐大陸腹地,大部分地區降水稀少,全年降水量多數在500毫米以下,屬乾旱半乾旱地區,其中黃土高原年降水量在300~500毫米之間,柴達木盆地在200毫米以下,河西走廊少於100毫米,敦煌只有29.5毫米,吐魯番不足20毫米,若羌10.9毫米,幾乎終年無雨。
求採納

5. 西北歷史上出現過哪些民族起什麼作用

民族有:匈奴、氐、突厥、 回紇、韃靼、烏孫 、月氏、羯族、瓦剌、柔然、鮮卑

民族融合,文化多元化,生產能力提高

雲岡石窟位於山西省大同市西16公里處的武周山南麓,依山而鑿,東西綿延約一公里,現存主要洞窟45個,大小窟龕252個,造像5萬1千餘尊,代表了公元5至6世紀時中國傑出的佛教石窟藝術。2001年12月入選《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建造的120多年幾乎貫穿了整個北魏時代,是一部北魏「斷代史」。
龍門石窟位於河南省洛陽南郊12公里處的伊河兩岸。自北魏至北宋400餘年的開鑿,至今仍存窟龕2100多個,造像10萬余尊,碑刻題記3600餘品, 2000年11月30日入選《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西晉時期,晉鮮卑歸義侯金印,方形,駝鈕,高2.8厘米,邊長2.2厘米,重88.4克,現藏內蒙古自治區博物館。
西晉時期,晉鮮卑率善中郎將銀印,方形,駝鈕,高2.5厘米,邊長2.1厘米,重41.2克,1956年內蒙古涼城小壩子灘出土,現藏內蒙古自治區博物館。
晉鮮卑率善佰長青銅官印
北魏胡服俑,大同雁北師院北魏墓群,對襟,長袍
固原北魏墓漆棺畫:郭巨埋兒故事。夾領窄袖長袍烏靴,乃鮮卑妝束。
固原北魏墓漆棺畫:墓主生活圖景。 主人及侍者均夾領窄袖長袍烏靴,鮮卑妝束。主人右手執耳杯,左手執麈尾。

6. 關於中國西部的歷史文化資料

中國西部地區包括 12 個省市及自治區,即西南五省區市(四川、雲南、貴州、西藏、重慶)、西北五省區(陝西、甘肅、青海、新疆、寧夏)和內蒙古、廣西。總面積約 686 萬平方公里,約佔全國總面積的 72%。同時,西部地區與蒙古、俄羅斯、塔吉克、哈薩 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巴基斯坦、阿富汗、不丹、尼泊爾、印度、緬甸、寮國、越南 12 個國家接壤,陸地邊境線長達 1.8 萬余公里,約佔全國陸地邊境線的 91%;與東南亞許多國家隔海相望,有大陸海岸線 1595 公里,約佔全國海岸線的 1/10。
2000年,西部大開發邁出實質性步伐,新開工了「十大工程」,即寧西鐵路、渝懷鐵路、西部公路建設、西部機場建設、重慶輕軌、澀北—西寧—蘭州輸氣管線、青海30萬噸鉀肥工程、西部退耕還林還草工程、西部高校基礎設施建設、四川紫坪鋪水利樞紐等。與此同時,1999年還開工建設了一批配套項目。21世紀初這些項目都在順利建設中。2001年6月29日,西部大開發戰略的標志性工程——青藏鐵路全線正式開工。這條鐵路長達1118公里,2007年完工。青藏鐵路將縱貫青海、西藏兩省區而成為溝通西藏、青海與內地聯系的具有戰略意義的大通道,同時也成為西部腹地路網骨架的重要組成部分。

西電東送
經國務院批准,貴州洪家渡水電站、引子渡水電站、烏江渡水電站擴機工程、天生橋至廣東第三回500千伏交流輸電線路工程、雲南寶峰至羅平500千伏交流輸電線路工程於2000年11月8日同時在貴州、雲南和廣西等省、自治區開工建設。此前,對「西電東送」具有重要作用的重慶萬縣至三峽電站500千伏交流輸電線路工程和雲南宣威火電廠也開工建設。「十五」期間,從貴州、雲南、廣西和三峽將向廣東輸電1000萬千瓦。

西氣東輸
21世紀初,西氣東輸工程各項前期准備工作進展順利。中國石油集團公司會同中國國際工程咨詢公司重新勘測了管道走向,各相關部門和下游各省正在積極落實市場。根據21世紀初規劃方案,初期年供氣量120億立方米左右,以後隨著資源勘探的深入和下游用氣市場的開拓,逐步增加供氣量。屆時每年可以代替幾千萬噸煤,天然氣在能源消費結構中的比重將提高1~2個百分點。而且,國家還將再新開工一批重大項目。將新增500萬畝退耕還林還草試點工程,廣西百色、內蒙古尼爾基水利樞紐工程,「五縱七橫」國道主幹線西部地區重要路段,蘭州—重慶輸油管道工程,農業和特色經濟,中心城市基礎設施建設,西部教育、高新技術產業化和醫療衛生項目等。此外,還要加快塔里木河、黑河綜合整治工程和小灣水電站等一批西部地區重大項目的前期工作。

7. 西北邊境省的歷史

從古代至今今天的西北邊境省被許多不同的民族入侵。雅利安人、波斯、希臘、斯基泰、貴霜王朝、匈奴、阿拉伯、突厥、蒙古、莫卧兒帝國、錫克人和英國相繼入侵這個地區。公元前2000年到1500年雅利安人入侵,後來這些人分裂為今天的普什圖族和住在北部的民族。
從前6世紀開始健馱邏國開始統治白沙瓦谷,後來白沙瓦成為貴霜王朝的首都。大流士二世、亞歷山大、馬可·波羅、溫斯頓·丘吉爾等歷史人物都曾來到這個地區。
古代這個地區是一個佛教中心。 當一千年末時阿拉伯和突厥佔領這個地區時佛教在這里依然佔主要地位。但隨著時間的推移當地人轉換為伊斯蘭教了,但他們還是保持了一些當地的傳統。這個地區倫為一些伊斯蘭王國如伽色尼王國和伊兒汗國的一部分。從世界各地的穆斯林國家以及從南亞的穆斯林國家有神學家、官員、士兵、商人、科學家、建築師、教育家等來到這里。
今天的西北邊境省地區是莫卧兒帝國與波斯薩非王朝之間的重要邊境。莫卧兒皇帝奧朗則布統治時期曾在這里駐重兵。1747年在一次部族首領大會上當地的普什圖部落聯盟決定加入艾哈邁德·沙·杜蘭尼建立的杜蘭尼王朝。直到英國人到達前這里主要屬阿富汗。 1947年巴基斯坦獨立後西北邊境省公投決定加入巴基斯坦。但是1949年阿富汗的部族首領大會宣布杜蘭線無效。1950年代裡阿富汗支持西北邊境省內的分離運動。至到1979年蘇聯入侵阿富汗這個事件始終是阿富汗與巴基斯坦之間的沖突點。蘇聯入侵阿富汗後約500萬阿富汗人逃往巴基斯坦,主要逃入西北邊境省。1980年代裡西北邊境省是抵抗蘇聯的游擊隊的支援基地。
在蘇聯撤軍後西北邊境省依然與阿富汗的內戰和命運息息相關。塔利班就是在阿富汗與巴基斯坦的邊境地區起家的,他們幾乎控制了整個阿富汗。九一一襲擊事件後西北邊境省成為美國領導的反恐怖戰爭的前線之一。

8. 西北地區出的歷史名人西北地區出了哪些歷

西北地區名食眾多,不少帶有歷史的煙塵,相當古老。象陝西的葫蘆雞、商芝肉、金錢發菜、帶把肘子、牛羊肉泡饃、石子饃、甑糕、油潑面、《仿唐宴》和《餃子宴》;甘肅的百合雞絲、清蒸鴿子魚、蘭州烤豬、手抓羊肉、牛肉拉麵、泡兒油糕、一捆柴、高擔羊肉、《鞏昌十二體》和《金鯉席》;青海的蟲草雪雞、蜂爾裡脊、人參羊筋、糖醋湟魚、鍋饃、甜醅、馬雜碎、羊肉炒麵片等,此外,這里的西鳳酒、黃桂稠酒、當歸酒、隴南春、伊梨特曲、枸杞酒、白葡萄酒、紫陽茶、奶茶、三炮台八寶茶、參茸茶;黑米飲料和哈密瓜汁,也都馳譽一方。
在飲食習慣上,當地人夏季愛冷食,冬季重進補,待客情意真,筵宴時間長,經常有歌舞器樂助興,一家治宴百家忙,絕不怠慢進門人。哈薩克族諺語:"如果在太陽落山的時候放走了客人,那就是跳進大河也洗不清的恥辱",就是一個生動的例證。《中華風俗·新疆》還記載:"回民宴客,總以多殺牲畜為敬,駝、牛、馬均為上品,羊或數百隻。各色瓜果、冰糖、塔兒糖、油香、以及燒煮各肉、大餅、小點、烹飪、蒸飯之屬,貯以錫銅木盤,紛紜前列,聽便前列,聽便取食。樂器雜奏,歌舞喧嘩,群回拍手以應其節,總以極歡為度。""所陳食品,客或散給於人,或罷宴攜之而去,則主人大喜,以為盡歡。"這是清代的風尚,至今仍無大改變''。

9. 西部歷史文化

1、中國西部是華夏文明的源頭。長江上游出土過元謀人牙齒化石,距今約170萬年;黃河中游出土過藍田人頭蓋骨;距今約70萬年。

2、中國西部地區是華夏文明的重要發源地。秦皇漢武以後,東西方文化在西部交匯融合,從而有了絲綢之路的駝鈴聲聲,佛隴深寺的暮鼓晨鍾。甘肅敦煌莫高窟是世界文化史上的一個奇跡,它在繼承漢晉藝術傳統的基礎上,形成了自己的恢宏氣度,展現出藝術形式和文化內涵。

重慶大足石刻、武隆、金佛山、四川青城山、都江堰、金沙遺址、廣漢三星堆、陝西秦始皇陵兵馬俑、新疆天山、西藏布達拉宮、寧夏西夏王陵、樓蘭古國等自然歷史文化遺產,同樣為世界所矚目,成為中華文化重要的象徵。

3、中國西部地區又是我國少數民族及其文化的集萃地。這里生活著50多個少數民族,幾乎包括了我國所有的少數民族。擁有久遠時代的文化藝術,如川劇、蜀綉、蜀錦、納西古樂、戲曲、剪紙、刺綉、岩畫等民間藝術和宗教藝術。

(9)西北有什麼歷史擴展閱讀

西部的歷史文化名城:

1、昆明

昆明,享「春城」之美譽,雲南省會,中國面向東南亞、南亞開放的門戶城市,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我國重要的旅遊、商貿城市,西部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

2、西安

西安,古稱長安、鎬京,是陝西省省會、副省級市、國家區域中心城市(西北),是陝西省省會、副省級城市、陸上絲綢之路起點、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世界四大古都之一、華夏文明之源、世界旅遊目的地城市。

3、西寧

西寧,青海省的省會,古稱西平郡、青唐城,取」西陲安寧「之意,是青海省的政治、經濟、文化、教育、科教、交通和通訊中心。

西寧歷史文化淵源流長,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絢麗多彩的民俗風情,是青藏高原一顆璀璨的明珠。先後榮獲全國衛生城市、中國特色魅力城市200強、全國優秀旅遊城市、全國園林綠化先進城市、國家森林城市等榮譽稱號。

4、銀川

銀川是歷史悠久的塞上古城,史上西夏王朝的首都,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民間傳說中又稱「鳳凰城」,古稱「興慶府」、「寧夏城」,素有「塞上江南、魚米之鄉」的美譽,城西有著名的國家級風景區西夏王陵。

10. 太平洋西北地區的歷史

本地土著
另請參閱:太平洋西北海岸的土著(Indigenous peoples of the Pacific Northwest Coast)
太平洋西北地區數千年以前就被多種不同的美洲古代土著佔有了。最早的古美洲土著(Paleo-Native Americans)比歐洲人到來大約早15000年。現在越來越多的學者認為,太平洋海岸是晚更新世(late Pleistocene)人類從東北亞到美洲的主要遷徙途徑。這些早期美洲土著的考古學證據是很少的,因為冰川作用,洪水,冰期後海平面上升根本的改變了地形地貌。但是在這一地區找到的克洛維斯槽——可能是被早期土著留下來痕跡,至少有13000年歷史了。甚至在俄勒岡中部的Paisley Caves發現的有人存在的證據是14500年之前的。
人類存在於此的歷史跨越了千年,太平洋西北地區的漁業資源(鮭魚等等)豐富,當地部落捕魚的歷史並不令人感到意外。他們生活在大型村莊或小鎮中,建造厚木板的房子和大的獨木舟,有復雜的藝術和技術傳統。他們是值得注意的,因為只有為數不多的文明在沒有農業的情況下發展出了長久的村莊。在不列顛哥倫比亞省和南阿拉斯加,沿海的部落例如Tlingit和Haida建立了大而精巧的圖騰——是形象的太平洋西北地區的文化傳統。遍及這一地區,這些自豪的太平洋西北地區部落的許多後代還存在,他們許多的文化傳統還在延續。

閱讀全文

與西北有什麼歷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6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1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3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4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4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2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2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2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5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3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4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002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5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5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6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30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3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