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人文歷史 > 歷史上怎麼評價商紂王

歷史上怎麼評價商紂王

發布時間:2022-06-16 14:51:46

A. 歷史上商紂王是一個怎麼樣的人物

歷史上的商紂王不僅是一個容貌俊美、力大無窮的帥哥猛男,同時也是一位有著雄才大略、文治武功的英明天子。《史記·殷本紀》記載:「(帝辛)資辨捷疾,聞見甚敏,材力過人,手格猛獸。」其他史料中也有「形容俊美」和「帝辛受德有倒拽九牛之威,具撫梁移柱之力」的記述。作為當時世界超級大國的國君,商紂王同歷代帝王一樣,固然有淫逸奢侈、驕狂拒諫、橫征暴斂的昏暴一面,但這些所謂的「毛病」並不能掩蓋其雄才大略、英明神武的主流方面。

商紂王即位後,可以說是勵精圖治,宏振商邦。針對東夷部落經常入侵國家,騷擾擄掠百姓的現狀,商紂王御駕親征徹底將其消滅,一舉解決了歷代先王均束手無策的「老大難」問題;他率兵東征西戰、攻伐八方,使商朝的疆域不斷擴大;征伐的同時,他還不失時機地把中原文化向四海傳播,進一步鞏固了王朝的統治。河南北部的淇縣(即商都朝歌)至今還流傳著這樣一句民諺:「帝辛的江山,鐵桶一般。」

那麼,固如鐵桶的商朝江山,為何會「忽喇喇似大廈傾」,轉瞬間就滅亡了呢?英明神武的商紂王為何會遭遇身敗名裂的厄運呢?這與周文王陽奉陰違、伺機篡權地苦心經營,以及周武王處心積慮地製造「輿論」攻勢、惡語中傷是分不開的。

如果說牧野之戰,是周武王推翻商朝的決定性戰役;那麼戰前誓師,則是吹響商紂王身敗名裂的號角。為了解決自己以臣伐君、不合禮法的篡逆問題,煞費心機的周武王多次信口雌黃,無中生有,惡語中傷商紂王,從而使商紂王的名聲掃地。

在與各路諸侯會師後,周武王莊嚴誓師,發布討伐紂王的戰斗檄文《泰誓》,歷數了商紂王執政以來,「弗敬上天,降災下民,沉湎冒色,敢行暴虐,罪人以族,官人以世」等「自絕於天」的種種「劣跡」和「罪惡」。周武王的這一招無疑是毒辣的,但確實是奏效的。他那怒發沖冠、激烈憤慨般的煽動演講,一下子就把以下犯上的謀反之戰,變成了「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正義之舉。

為了讓商紂王成為眾矢之的,周武王利用牧野之戰前的最後一點空擋,再次做戰前總動員,宣讀《牧誓》,重申商紂王的罪惡:「惟婦言是用……昏棄厥遺王父母弟不迪」。經過兩番莊重的戰前誓師,不僅使商紂王荒淫殘暴、無惡不作的腐朽統治者形象在人們心目中埋土紮根,也使整個隊伍同仇敵愾,群情激奮,鬥志昂揚。一場在理論上「以有德伐無德」的「人民解放戰爭」打響了,商朝六百年的基業轟然倒塌。不過,商紂王沒有選擇苟且偷生,而是選擇了以身殉國,被火焚燒後的他仍是一副錚錚鐵骨。

「造宮室、建酒池、寵女色、囚賢人、施酷刑、害忠良」,是周武王為商紂王羅織的主要劣跡,也是商紂王國破人亡、身敗名裂的重要罪行。只是,事實果真如此嗎?

早在春秋時期,孔子的得意弟子子貢曾說過:「紂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惡居下流,天下之惡皆歸焉。」(《論語·子張篇》)意思是說:「商紂王雖壞,但決不像傳說中那樣厲害,他之所以名聲不好,是因為人們把天下所有惡事都算到他的頭上了。」紂王遭受誣陷,不僅子貢憤憤不平,宋朝學者羅泌對此也有話要說。

羅泌在《桀紂事多失實論》中指出:「帝辛大造宮殿,建造酒池肉林,寵信女色,囚禁賢人,殘害忠良等罪惡,與夏桀的罪惡如出一轍,凡桀的罪,就是紂的罪惡,桀紂不分,這些都是出於模仿。」羅泌這樣說是有根據的。例如:令人發指的「炮烙」酷刑,本來是夏王桀的發明「專利」,卻被人們張冠李戴在紂王的頭上。「肉山、酒海、瓊室、瑤台」本是夏桀奢侈生活的「必需品」,周武王卻把這些「屎盆子」毫不留情地扣在了紂王的頭上。真是「欲加其罪,何患無辭!」

隨著商朝的滅亡和紂王的殉國,他對中華民族發展所作出的巨大貢獻,幾乎被周以來的史學家們全部「封殺」。就連被後人尊崇為「史聖」的司馬遷,在《史記》中也沒有記載商紂王的豐功偉績,但像「好酒淫樂,嬖於婦人」「厚賦稅以實鹿台之錢,而盈鉅橋之粟」「慢於鬼神」「以酒為池,以肉為林」「重刑辟,有炮格」的劣跡卻比比皆是。如果說周武王是造成商紂王身敗名裂的「罪魁禍首」,那麼司馬遷就是他的一個「忠實幫凶」。

不過,真正把商紂王推向罪惡深淵、萬劫不復境地的,卻是流行於明、清年間的那部虛構人物情節、誣蔑醜化帝王、內容荒誕糟粕、附和封建迷信、愚弄勞動人民的《封神演義》。在這部神話小說中,作者不惜歪曲歷史、扭曲人性,在美化周武王的同時,狂貶商紂王,其殘暴無道、罪大惡極的形象,在人們腦海里根深蒂固。

商紂王死後,被周朝惡謚為「紂」(按:馬屁股後面的革帶,有損貶之意),歷代史書中也不分青紅皂白,人雲亦雲,使其蒙受了幾千年的不白之冤。商紂王不愧為中國歷史上的一個悲劇英雄,他為中華民族在擴展版圖、傳播文明等方面作出的巨大貢獻和不朽功績,將永載史冊,這是任何一個朝代、任何一個人都不能隨意改寫和抹殺的。毛澤東同志和著名考古學家郭沫若同志,都曾為商紂王翻案說:「商紂王文武雙全,是個很有本事的人。」正所謂:真金不怕火煉!英雄何懼罵名?!

B. 商紂王歷史上是個怎樣的人,真的有小說中寫的那麼昏庸嗎

提起商紂王,首先浮現在腦海中的形象就是《封神演義》中那個殘忍暴虐的昏君形象,受演繹小說和民間傳說的影響,世人對商紂王的評價往往標簽化、極端化。那麼歷史上的商紂王到底是否昏庸呢?

C. 怎樣客觀的評價商紂王

商紂王並非暴君

商紂王,名叫帝辛,是商朝最後的一位君主。「紂」是「殘義損善」之意,「紂王」是後人對他的貶損評價。史書上記載的紂王的罪行有:沉溺酒色,奢糜腐化。殘忍暴虐,荼毒四海。近代歷史學家在考察了商紂王的70多條罪惡發生的次序之後,發現他的罪行是隨著時間的推移,越加越多。也就是說,是後人編造的。那麼,為什麼要有意地醜化商紂王呢?

原因之一:他的政敵別有用心的宣傳

比如奢侈腐化,暴虐荒淫,鎮壓反叛,剪除異己,這是一切帝王的共性,並非商紂王獨有。這些劣跡為什麼表現在商紂王身上就那樣駭人聽聞,令人發指?應該說,是他的政敵在搞醜化和宣傳。

原因之二:把罪惡之源引到女人身上

妲己本來是紂王剿滅蘇部落的戰利品,也是紂王的玩物。可是,武王伐紂後一千年的《列女傳》把劣跡都歸於妲己一人,這就是「女禍亡國論」。在商紂王的故事裡摻和著妲己,既是小說家的調味品,也是封建文人為昏君開脫、愚弄人民的陰暗心理的表露。

原因之三:抹殺商紂王的歷史功績

據《史記》記載,商紂王博聞廣見,思維敏捷、身材高大、膂力過人。他的才智足以對復雜的事情迅速作出准確的判斷,他的氣力足以徒手殺虎。他一手抓九條牛的尾巴,往後一拉,九條牛隻有向後倒退。他曾經攻克東夷,把疆土開拓到我國東南一帶,開發了長江流域。

當時的東夷常向商朝發動進攻,擄去大量百姓作奴隸,對商朝是個威脅。紂王的父親帝乙就和東夷大戰一場,但沒有取得勝利。紂王登基之後,鑄造大量兵器,親率大軍出征東夷。東夷各部聯合起來進行抵抗,但擋不住紂王的攻勢。

紂王一方的箭鏃是青銅製造的,精巧而鋒利、射程遠、殺傷力大。兩軍對陣時,東夷的軍隊一批批倒了下去。據說,商軍如秋風掃落葉一樣,一直打到長江下游,降服了大多數東夷部落,取得大勝。從此以後,中原和東南一帶的交通得到開發,中部和東南部的關系密切了。中原地區的文化逐漸傳播到了東南地區,使當地人民利用優越的自然地理條件發展了生產。實事求是地說,這個歷史貢獻,應該記到紂王身上。

D. 如何評價商紂王

紂王繼位後,重視農桑,社會生產力發展,國力強盛。他繼續發起對東夷用兵,打退了東夷向中原擴張,把商朝勢力擴展到江淮一帶。特別是討伐徐夷的勝利,把商朝的國土擴大到山東、安徽、江蘇、浙江、福建沿海。帝辛對東南夷的用兵,保衛了商朝的安全。帝辛統一東南以後,把中原先進的生產技術和文化向東南傳播,推動了社會進步和經濟發展,促進了民族融合 。紂王本是非常能幹並大有歷史功績的偉人,這有確鑿的記載。因為亡國身死,於是在歷史上變成了大壞蛋。君子最怕沾著惡名,一沾惡名,天下什麼壞事都會集中於他身上。

E. 紂王在歷史的評價是怎樣的

很有本事、能文能武的人」——商紂王帝辛 商紂王歷來被認為是昏淫無道的暴君典型,直觀的依據是:商朝在他手裡亡了國。 毛澤東不這樣看。 為什麼要有意地醜化商紂王呢? 原因之一:他的政敵別有用心的宣傳 比如奢侈腐化,暴虐荒淫,鎮壓反叛,剪除異己,這是一切帝王的共性,並非商紂王獨有。這些劣跡為什麼表現在商紂王身上就那樣駭人聽聞,令人發指?應該說,是他的政敵在搞醜化和宣傳。暴君說。此說始於戰國,流傳至今。《史記·殷本紀》謂紂王「重刑辟,有炮格(烙)之法」;「九侯女不薏淫,:紂怒,殺之」;「脯鄂侯屍,「剖比干,,現其心」。自是之後,歷代史家官暴君必數夏桀、商紂。魏晉時代,紂為暴君說仍流傳,並出現許多離奇的情節。當時出籠而偽托西周太公望所作的兵書《六韜》和皇甫謐撰的《帝王世紀》,將暴君商紂王化為殺人成癖、嗜血成性、以炮烙之刑為樂的惡魔。至北魏酈道元為《水經》作注,又增益新的說法。西晉永嘉之亂,《今文尚書》盪然無存,至南朝梁武帝時,出現漢代孔安國所注《孔傳古文尚書》,又為暴君說增添所謂商周時代的文獻依據。然而,真正商周史料《今文尚書》之《商書》、《周書》諸篇中,均未見商紂王失道失國的罪狀,也無焚炙忠良、濫殺無辜、嗜血成性之類記載。 原因之二:把罪惡之源引到女人身上 妲己本來是紂王剿滅蘇部落的戰利品,也是紂王的玩物。可是,武王伐紂後一千年的《列女傳》把劣跡都歸於妲己一人,這就是「女禍亡國論」。在商紂王的故事裡摻和著妲己,既是小說家的調味品,也是封建文人為昏君開脫、愚弄人民的陰暗心理的表露。 原因之三:抹殺商紂王的歷史功績 據《史記》記載,商紂王博聞廣見,思維敏捷、身材高大、膂力過人。他的才智足以對復雜的事情迅速作出准確的判斷,他的氣力足以徒手殺虎。他一手抓九條牛的尾巴,往後一拉,九條牛隻有向後倒退。他曾經攻克東夷,把疆土開拓到我國東南一帶,開發了長江流域。 當時的東夷常向商朝發動進攻,擄去大量百姓作奴隸,對商朝是個威脅。紂王的父親帝乙就和東夷大戰一場,但沒有取得勝利。紂王登基之後,鑄造大量兵器,親率大軍出征東夷。東夷各部聯合起來進行抵抗,但擋不住紂王的攻勢。 紂王一方的箭鏃是青銅製造的,精巧而鋒利、射程遠、殺傷力大。兩軍對陣時,東夷的軍隊一批批倒了下去。據說,商軍如秋風掃落葉一樣,一直打到長江下游,降服了大多數東夷部落,取得大勝。從此以後,中原和東南一帶的交通得到開發,中部和東南部的關系密切了。中原地區的文化逐漸傳播到了東南地區,使當地人民利用優越的自然地理條件發展了生產。實事求是地說,這個歷史貢獻,應該記到紂王身上。

F. 如何評價紂王

春秋末期,子貢﹙王充說孔子﹚曰:紂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惡居下流,天下之惡盡歸焉。﹙《論語·子張》﹚盡管在對紂王惡言相加,甚囂塵上之時,子貢為紂王說了句公道話,但他也沒有為紂王奮力翻案。因為"春秋大夫見殺,皆譏其不能以智自免。"﹙《中論》漢徐幹﹚這種明哲保身的思想極為流行,公開大力為紂王翻案是相當危險的。秦時,《呂氏春秋》曰:"桀紂不亡,雖不肖,辱未至於此;湯武不王,雖賢,顯未至於此。故人主有大功,不聞不肖。亡國之主不聞賢。" 因為亡國之主不聞賢,八百年過去了,沒人聞到紂王的賢,所聞紂王盡不肖,盡暴虐,案就不好翻了。漢王充通過"考察",認為糟邱酒池,懸肉為林,長夜之飲,牛飲者三千人,"殆其非實也"。《風俗通·孝文帝》曰:世之毀譽,莫得其實。審形者少,隨聲者多,或至以無為有。故曰堯舜不勝其善,桀紂不勝其惡。桀紂非殺父與君也,而世有殺君父者,人皆無道如桀紂。漢應劭就認為紂王是冤枉的,對紂王的所謂罪過,是不"審形",不得實,"以無為有"。可以說,歷代都有人為紂王鳴不平。但終因"不聞賢"而干著急。由於甲骨文的出土,由於對甲骨文研究的深入,考古學家、歷史學家有了重大發現。郭沫若說:商代末年有一個很宏大的歷史事件,便是帝辛經營東南,這幾乎完全為周以來的史家所抹煞了。這件事在我看來,比較起周人的翦滅殷室,於我們民族的貢獻更要偉大。這件事由近年來的殷墟卜辭探討,才漸漸的重見了天日。郭沫若認為帝辛這個人被周及以後的人說得萬惡無道,儼然人間的混世魔王,其實那真是有點不太公道的。像商紂王這個對於我們民族發展上的功勞,倒是不可淹沒的。是紂王把東夷和中原的統一鞏固起來。毛澤東對殷紂王的評價是:"把紂王、秦始皇、曹操看作壞人是錯誤的,其實紂王是個很有本事、能文能武的人。他經營東南,把東夷和中原的統一鞏固起來,在歷史上是有功的。"(摘自毛澤東1958年11月讀斯大林《蘇聯社會主義經濟問題》的談話)毛澤東又說:"紂王是很有才乾的,後頭那些壞話都是周朝人講的,就是不要聽。……紂王那個時候很有名聲,商朝的老百姓很擁護他。"(摘自毛澤東1959年6月22日同吳芝圃等人的談話)郭沫若先生對殷紂王更用詩歌做出評論:他在《訪安陽殷墟》一詩中說: "偶來洹水憶殷辛,統一神州始此人。百克東夷身致殞,千秋公案與誰論。" 郭沫若在這里提出,中國的統一,神州的統一,始於殷紂王,也就是說殷紂王第一個統一中國。在《觀圓形殉葬坑》一詩中,郭沬若又說:洹水安陽名不虛,三千年前是帝都。雨中踏尋王裕口,殉葬驚看有眾奴。殉者為男皆少壯,少者年僅十五餘,全軀十三髑髏四,縱橫狼藉如羊豬。寶貝三堆難計數,十貝為朋不模糊。銅卣銅鼎銅戈兵,有絲成線粟已枯。此當尚在殷辛前,觀此勝於讀古書。勿謂殷辛太暴虐,奴隸解放實前驅。東夷漸居淮岱土,殷辛克之禍始除。百克無後非戰罪,前徒倒戈乃眾俘。武王克紂實僥幸,萬惡朝宗集紂軀。中原文化殷創始,殷人鵲巢周鳩居。但緣東夷己克服,殷人南下集江湖。南方因之漸開化,國焉有宋荊與舒。亘歷西周四百載,南北並進殊其途。然而文化本同源,同倫同軌復同書。再歷春秋迄戰國,秦楚爭霸力相如。楚人腐化秦奮勵,始成一統之版圖。秦始皇帝收其功,其功宏偉古無侔。但如溯流探其源,實由殷辛開其初。殷辛之功邁周武,殷辛之罪有莫須。殷辛之名當恢復,殷辛之冤當解除。固當厚今而薄古,亦莫反白而為污。非徒好辯實有以,古為今用沒虛無。方今人民已作主,權衡公正無偏誣。誰如有功於民族,推翻舊案莫踟躇。
這里郭沫若提出紂王的四條功績:1、廢除了奴隸殉葬制,解放了奴隸;2、征服了東夷,免除了東夷對殷造成的禍患;3、殷人南下,帶去了中原的先進文化,促進了南北文化的交流與發展;4、殷紂王是統一中國的第一人。而且強調殷紂王的功勞遠遠超過了周武王,武王代紂是"殷人鵲巢周鳩居。" 文葉雨蒙在《殷人東渡美洲》有這樣一段話: "歐陽可亮先生曾有機會聽到郭沫若和董作賓談殷人東渡。他說:"1956年小竹文夫教授和郭沫若在東京學士會館一起談殷帝辛的功過和殷人東渡,我在旁。郭沫若說殷紂王開拓東夷、淮夷、虎夷(人方、林方、虎方),功垂千古。今天中國有大連、天津、青島、連雲港、上海、浙閩、廣州等領海之域,是帝辛開辟的。小竹文夫說,當帝辛做這偉大的工作時,周武王由西邊進來了。沫若說:於是殷軍沒有退路,就只有東渡。徵人方的攸候喜是唯一領導殷人東遷及東渡的可能者。
這就告訴我們殷紂王不僅統一內地有功,而且在開發沿海方面也功不可沒。除了今天的名家、權威的論述外,我們還可以從殷紂王的敵人那裡看到一些問題,如,從《牧誓》中我們可以看到紂王在思想方面取得的功績。《牧誓》說,殷紂王對四方許多逃亡的罪人崇敬、提拔、信任、使用,任用這些人作卿士大夫一類的官,使他們殘暴地對待百姓,在商的國都任意犯法作亂。這就進一步證明,殷紂王是解放奴隸的第一人。他不僅不讓奴隸殉葬,表現出了最初的人道主義精神,而且他尊重奴隸,重用奴隸,進一步發揚了人道主義精神,這在當時的奴隸社會中是很了不起的,這是一種思想革命。《牧誓》又說:紂王同宗長輩,或同宗弟兄,他並不全加以進用。紂王不像武王周公,對同宗只要不是傻瓜神經病都要給予封侯。紂王用人,要加以考察,有能力者用。這實際上也是用人制度的改革。也正因為這一改革,直接地大大地損害了奴隸主貴族的利益,引起了他們的強烈反對。說紂王昏也主要因此。《牧誓》又說:紂王唯婦言是用,只聽信婦人的話。《說文》:婦,服也。《爾雅》曰:子之妻曰婦。又女子己嫁曰婦。婦之言服也,服事於夫也。總括起來說,婦就是女人,出嫁的女人,服事丈夫的女人,沒有任何權力的女人。婦人,從人者也。幼從父,嫁從夫,夫死從子。這樣無權力無地位無人格的人的話,誰會聽呢?沒人聽的。然而紂王竟然聽!豈不大逆?其實,這正表現了紂王對婦女的尊重,對女人的重視,婦女地位在紂王心目中的提高。這是紂王沖破舊思想的桎梏,在思想戰線上的又一大進步。這怎麼能叫罪惡呢?有人把唯婦言是用變成聽妲己的話,說紂王只聽妲己的話。這豈不是歪曲、杜撰?不要忘記,唯婦言是用前有一前提:"牝雞無晨;牝雞之晨,唯家之索" 。所以婦言是指婦女的話,而非個別人妲己的話。周人指責殷人飲酒,紂王飲酒,殷國飲酒成風。文王禁酒。酒是用糧食釀造的。人們不會寧可餓死也不吃糧食,把省下的糧食去釀酒喝。總會在填飽肚子的情況下,再拿出糧食釀酒,釀酒越多說明余糧越多,也說明農業發展。文王禁酒說明周的農業不發達,落後。殷人飲酒,說明殷國糧食多,農業發達。有趣的是,文王禁止別人飲酒,並不禁止自己。文王不但飲酒,而且酒量很大,傳語曰:文王飲酒千鍾,孔子百觚。
農業發展了,糧食增多了,囊槖已經不中用了,建立大倉是水到渠成,自然而然的亊。但有人卻硬說建鉅橋糧倉是為搜刮民財。謬。
如果分條概括,紂王之功有以下幾條: 1、廢除了奴隸殉葬制,解放了奴隸; 2、征服了東夷,免除了東夷對殷造成的禍患; 3、殷人南下,帶去了中原的先進文化,促進了南北文化的交流與發展; 4、殷紂王是統一中國的第一人。而且強調殷紂王的功勞遠遠超過了周武王,武王代紂是"殷人鵲巢周鳩居。" 5、開發沿海; 6、打破了思想禁錮,尊重婦女; 7、進一步解放了奴隸,結束了用奴隸殉葬的殘酷制度;打破了家天下的用人制度,用人重視了才能; 8、發展了生產,特別是農業生產。
評價一個人物,特別是歷史人物,首先要看他對國家的貢獻,對歷史發展的貢獻,對生產發展的貢獻。其他應該說是次要的。殷紂王恰恰在大的方面都有重大貢獻,所以我們應大膽地充分地肯定殷紂王。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沒有社會的先進存在,哪來的先進意識?考古證明:紂王對中國的統一,民族的形成有重大貢獻。一心要否定紂王的人又說了,殷紂王其一生行事,有的在客觀上對中國的統一,漢民族的形成是有利的,但其主流卻是起著相反的作用,在他統治期間,社會生產遭受破壞,人民困苦,阻礙了歷史的發展。我的問題是:殷紂王一生的主流是什麼?是對中國的統一,民族的形成,沿海的開發,新思想新觀念新制度的形成作岀重大貢獻作為紂王的主流呢?還是連武王周公都沒找到純屬後人編造的"以無為有" 的所謂罪惡作為紂王的主流呢?後人為紂王所加的"罪惡", 哪一條經得起考證呢?所以毛澤東說:"後頭那些壞話都是周朝人講的,就是不要聽。"有些人不但聽,而且奉為千古不變的信條。實在可悲。我們是主客觀統一論者,紂征東夷是因為東夷對商有侵擾,紂征東夷也不是橫征暴斂,是"征撫東夷林方、粵方、人方、虎,遷殷民十五萬與林方、人方等同化。"紂征東夷怎麼客觀上對中國統一、漢民族形成有利,當時,還有什麼比國家的統一,民族的形成的事業更偉大的亊呢?殷紂王完成了如此偉大的事業,怎麼竟不是殷紂王的主流,殷紂王竟 "阻礙了歷史的發展"?
殷紂王也是有錯誤的,殷國在他執政期間亡了。這是一個很復雜的問題,有人說因紂王無備。有人說因紂王自高自大,剛愎自用。有人說因紂王暴虐。有人說因周人抓住了好時機。這些都對,其實還因為殷國出了個賣國集團。這是最重要的。殷紂王的最大錯誤是心慈手軟,對反對派太姑息,下不了手。受反對派的控制,制約。《抱朴子》曰:"殷辛之臨三仁,欲長驅遠騖,則轡急轅逼。欲盡規竭忠,則禍如發機。所以,車傾於險塗,國一覆而不振也。"可見以三仁為首的反對派,對紂王的干擾左右是多麼嚴重,造成的損失是多麼巨大。紂王對三仁是寬恕的,對微子沒有釆取任何措施,對箕子僅予收押,對比干只是在萬般無奈的情況下才予以鎮壓。如果是周公早把三仁殺掉了。《抱朴子》曰:"當怒不怒,奸臣為虎。當殺不殺,大賊乃發。故明君治難於易,去惡於其微。"從這一點說,紂王真不是個"明君" 。 也正因為對三仁沒有鎮壓,才使微子可里通外國,有與周人簽訂賣國盟約的機會。"三仁"的黨羽有紛紛投周的可能。"三仁"及其黨羽在殷國形成一個強大的可怕的叛國集團,成為紂王身邊的一顆巨型定時炸彈。紂王的第二個錯誤就是輕信西周。殷紂王太相信周文王了。周文王對外侵略,擴張自己的勢力,絲毫沒有引起紂王的驚惕。文王滅飢後,祖伊向紂王反映問題的嚴重性,紂王竟說:"我生不有命在天乎!"紂王對文王的無限信仼,給了周人玩弄兩面派以時間和空間。兩靣派野心家周文王與紂王的反對派勾勾搭搭,形成一個導火索。一旦條件成熟,定時立刻就會爆炸。經過武王微子精心策劃,這顆炸彈終於在牧野炸響。造成紂王身死國亡。

G. 如何正確評價商紂王

紂王一方的箭鏃是青銅製造的,精巧而鋒利、射程遠、殺傷力大。兩軍對陣時,東夷的軍隊一批批倒了下去。據說,商軍如秋風掃落葉一樣,一直打到長江下游,降服了大多數東夷部落,取得大勝。從此以後,中原和東南一帶的交通得到開發,中部和東南部的關系密切了。中原地區的文化逐漸傳播到了東南地區,使當地人民利用優越的自然地理條件發展了生產。實事求是地說,這個歷史貢獻,應該記到紂王身上。

閱讀全文

與歷史上怎麼評價商紂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6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1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3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4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4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2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2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2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5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3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4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002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5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5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6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30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3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