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清朝為何坐視沙俄吞並西伯利亞
清朝不僅坐視西伯利亞被沙俄吞並,清朝根本就是無視西伯利亞被沙俄吞並。雖然清朝的建立者起源於白山黑水之間,但自從女真人入主中原之後,哪怕是他們的“龍興之地”東北,他們也不太想回去,更何況更為冬季更為嚴酷、環境更為惡劣的西伯利亞地區呢?
西伯利亞
因此,面對沙俄對西伯利亞地區的侵略,清政府既沒有足夠的動力,也沒有足夠的願望,更沒有足夠的眼界去阻止沙俄。最終,沙俄幾乎毫無外部阻力的將1000多萬平方公里的西伯利亞地區吞入腹中。也由此奠定了沙俄世界大國的地位。
㈡ 俄國是 什麼時候吞並西伯利亞的
蒙古帝國瓦解後,其各個汗國和其他游牧民族國家存在於西伯利亞。在西方有西西伯利亞汗國、喀山汗國等;中亞有帖木爾汗國;東方有瓦喇等。它們有的仍在侵略和威脅其他民族,有的在自相殘殺,有的只求自保。中國明朝時,在黑龍江入海口處的永寧寺立有石碑,見證了這是中國領土,估計其東北部領土已深入東北亞的楚科奇半島附近。但隨後後金的興起徹底結束了漢民族對西伯利亞地區的統治歷史。
十七世紀,俄國從西方擴張,並吞了眾多小國,擴張到西伯利亞東部;女真族征服了蒙古本部,擁有了西伯利亞南部,建立了清朝。俄國和清朝這兩個風馬牛不相及的國家在西伯利亞沖突了。通過戰爭和《尼布楚條約》,劃分了西伯利亞的勢力范圍。俄國一直向東擴張到西伯利亞最東端,甚至擁有了阿拉斯加,後因「消化」不了而賣給美國。之後,雖然日本想爭奪西伯利亞,但西伯利亞一直穩穩地掌握在俄國手中。在蘇德戰爭中,西伯利亞應該是蘇俄心理上的支柱和事實上的大後方。
㈢ 沙俄征服西伯利亞時,對各部落韃子的戰績是怎麼樣的當時哪些韃子最難對付
匈奴、丁零、肅慎、女真等在我國古代史活躍過不少年頭的民族,其實都是從西伯利亞興起的,但是那裡由於土地嚴寒貧瘠,所以只適合放牧,覬覦中原富庶的他們經常南下擄掠。也正因為喜歡擄掠中原,所以這些兇悍的游牧部落一直離中原王朝很近,而不願向北往如今俄羅斯的方向發展。反觀中原王朝,歷代統治者都極其注重農業發展,因而歷史上多以守土為己任,在他們眼裡,北邊那些雜草叢生的戈壁或者方圓百里的大沙漠壓根沒有什麼吸引力,這也正是古代中國沒有徵服西伯利亞的原因之一。因此在歷史上,只有寥寥數人到達過西伯利亞一帶,而且都是為了驅逐這些游牧部族而深入北邊腹地,並不是以征服和奪取土地為目的,比如漢朝名將霍去病就是其中之一。
古代中國雖沒有想過要去征服貧瘠的西伯利亞,但逐漸發展起來的沙俄卻在逐漸地向南發展。沙俄人驚喜地發現,兇悍的西伯利亞土著要麼已經在戰亂中被消滅,要麼遠走他鄉,或者融入中原王朝的統治之下,當地幾乎沒有什麼強悍的部落存在。於是,沙俄很順利地就把這片地區都吞並了。不過沙俄的野心並不止於此,在將貧瘠的西伯利亞納入版圖後,沙俄人又盯上了富饒的中國,從康熙皇帝在位時期,沙俄就開始不斷騷擾邊境,成為繼匈奴等部落後的又一個心腹大患。
第一次全面殖民遠征是哥薩克人葉爾馬克1581年對庫楚汗的遠征,此時新可汗已開始侵擾邊境地區的俄國土地。庫楚汗政權很不穩固,許多西伯利亞民族更願意選擇俄國沙皇而不是穆斯林可汗。800人的哥薩克軍隊擊潰了15000人的庫楚汗大軍,原因之一就是漢戴人和曼西人不願為可汗流血,戰斗剛一打響就離開了。在接下來的幾十年裡,庫楚汗不斷進行游擊戰爭,甚至在一次大膽突襲中殺死了葉爾馬克,但他已無法阻止俄羅斯人對西伯利亞的殖民。新遠征隊開始在西伯利亞建立木製堡壘,這些居民點後來都變成了大城市,如1586年建立秋明(現人口72萬),1604年建立托木斯克(現人口57萬),1628年建立克拉斯諾亞爾斯克(現人口超過100萬)。
哥薩克一邊椎進,一邊修築象美洲邊遠地區的碉堡那樣的設防據點或要塞,來保護他們之間的交通。西伯利亞的第一個要塞建在靠近錫比爾、位於托博爾河與額爾齊斯河匯流處的托博爾斯克。俄羅斯人發現這兩條河流是鄂畢河的支流後,就劃船順鄂畢河而下,結果,發覺自己把船搬上陸地運一段距離便可進入下一條大水路葉尼塞河。至1610年,他們已大批到達葉尼塞河流域,並建立了克拉斯諾亞爾斯克要塞。在這里,他們遇到自征服古楚以來最先極力抵抗他們的一個好戰的民族布里亞特人。俄羅斯人避開布里亞特人,折到東北部,遂發現勒拿河。1632年,他們在那裡建立雅庫茨克要塞,並與土著、溫和的雅庫特人進行可牟厚利的貿易。但是,布里亞特人不斷進攻他們的交通線,因此,俄羅斯人發起一場野蠻的滅絕性戰爭。最後,俄羅斯人獲勝,並繼續推進到貝加爾湖;1651年,他們在那裡建立伊爾庫茨克要塞。
在此期間,一支支探險隊已從雅庫茨克朝四面八方進發。至此,俄羅斯人未曾遇到任何能阻擋他們的力量。然而,當他們從伊爾庫茨克向前推進、抵達阿穆爾河流域時,他們不僅僅遇著對手,他們碰到了當時正臻於鼎盛的強大的中國帝國的前哨基地。
飢餓驅使俄羅斯人來到阿穆爾河流域。嚴寒的北方出產的是毛皮而非糧食,而歐洲俄國的谷倉則好比是在另一行星上。
一連串冒險家繼波雅爾科夫之後進入阿穆爾河流域。他們攻佔阿爾巴津城,修築一系列要塞,以典型的哥薩克方式屠戮搶掠。他們在中國邊緣犯下的這些暴行最終使中國皇帝極其惱怒,他於1658年派一支遠征隊北上。中國人奪回阿爾巴津,把俄羅斯人從整個阿穆爾河流域清除出去。但是,他們一撤離,俄羅斯冒險家就成群結隊地回來。於是,又一支中國軍隊被派到阿穆爾河,與此同時,兩國政府為解決邊界問題開始談判。經過許多爭論,尼布楚條約於1659年8月27日簽訂。
這條約除了極其重要的條款外,還對兩個問題具有特殊的重要性:它是中國與歐洲一大國簽訂的第一份條約;由於中國代表團有耶穌會會士任譯員,條約用拉丁語擬定。邊界確立在沿阿穆爾河以北的外興安嶺一線上,所以,俄羅斯人不得不完全地從有爭議的流域地區撤走。作為回報,第四條條款授俄羅斯人以商業特權;該條款規定,兩國臣民可以自由地超過邊界、不受干涉地從事買賣。以後年代中發展起來的貿易是由商隊從事的,它包括了黃金和毛皮;俄羅斯人用黃金和毛皮交換茶葉。正是從中國人那裡,俄羅斯人獲得了日後成為其民族飲料的東西。俄羅斯人很快就成為甚至比英國人更愛喝茶的人。
隨著尼布楚條約的簽訂,俄羅斯人在亞洲擴張的第一階段終於結束。以後170年中,俄羅斯人一直遵守條約規定,停留在阿穆爾河流域以外的地區。他們直到19世紀中葉才又繼續南進;那時,他們比在瓦西里·波雅爾科夫的時代時強大得多,而中國人則相對地衰弱了。
㈣ 俄羅斯帝國為什麼會控制西伯利亞曾經的西伯利亞汗國去哪裡了
16世紀中葉,俄國吞並喀山汗國和阿斯特拉罕汗國之後,進而入侵西伯利亞汗國,以奪取該汗國的毛皮產地並打開與東方進行貿易的通道。葉吉格爾汗屈服於俄國的壓力,於1555年被迫宣布臣服俄國。沙皇伊凡四世(雷帝)自封為「全西伯利亞的君主」。1563年庫楚姆起兵,推翻了葉吉格爾汗,登上了汗位。中斷了同俄國的君臣關系,停止向俄國輸納貢物,積極組織力量回擊俄國的武裝挑釁,維護汗國的獨立。1579年俄國封建主斯特羅加諾夫家族受沙皇之命,招募了一支以葉爾馬克·季莫費耶維奇為首領的哥薩克隊伍。1581年9月10日,葉爾馬克率840人,向西伯利亞汗國進軍。1582年11月4日俄軍戰勝庫楚姆汗,開進汗國首府。庫楚姆汗逃往南方,組織力量,繼續同俄軍周旋。當地人民的抗俄斗爭持續了17年。1598年,庫楚姆汗被害,汗國被俄國滅亡。
㈤ 為什麼俄羅斯能夠征服西伯利亞
西伯利亞是北亞地區的一片廣闊地帶,西起烏拉爾山脈,東迄太平洋,北臨北冰洋,西南抵哈薩克中北部山地,南至蒙古、外興安嶺,面積約1300萬平方千米,除西南端外,全在俄羅斯境內。西伯利亞依據地形可分為三部分:西西伯利亞平原、中西伯利亞高原、東西伯利亞山地。在現在的亞洲東北部,也就是西伯利亞地區,它含有世界天然氣儲量的1/3,西伯利亞地區的能源資源尤為豐富。在原蘇聯的石油潛在資源中,約有一半集中在西伯利亞,而秋明油田的遠景儲量可達400億噸,能開採的就有60億噸。原蘇聯的天然氣儲量為910萬億立方英尺,居世界首位,而以秋明地區為主的西西伯利亞油氣田,已發現的油田和氣田就達200多個,是世界上僅次於波斯灣的第二大油氣田。僅秋明一個州的油氣資源就已超過美國的全部儲量。
煤炭是原蘇聯主要燃料動力之一,共93%的煤炭資源在烏拉爾以東的西伯利亞地區,據推算,在已探明的儲量中,70%左右在西伯利亞地區。還有豐富各種其他稀有金屬資源,森林資源。於是,有不少人就遺憾,中國為什麼放著西伯利亞不去征服,而最後落入了俄國人的手裡?首先,是地域原因,地處高緯度,氣候惡劣,與中華民族傳統的居住地相隔甚遠,中間有有大漠橫亘,草原千里,但是人煙稀少。其次,人為障礙,不同時期在蒙古草原和大興安嶺地區分布著大小數十個游牧民族,強盛者甚至不時南侵中原腹地,比如匈奴、突厥、女真、鮮卑等,中原民族一箱不善騎射,無力北顧。第三,中國是農耕社會主要實行的國策的是重農抑商的農業政策一切行政規劃都是按照農業發展來進行的但是農業要求的自然條件比較高氣候差溫度低土壤不行根本就無法進行農業生產所以像西伯利亞那種不毛之地對中原民眾來說沒有任何價值。而俄國人在16世紀就完成了統一,之後他們就不斷向外擴張,在不到一百多年的時間里侵佔了廣大的西伯利亞,由於西伯利亞地廣人稀又相對落後,俄國人幾乎沒有受到什麼像樣的抵抗就拿下了西伯利亞,再說明末時滿清對關內虎視眈眈,沒有太顧及西伯利亞。清軍入關時沙俄趁機入侵我國黑龍江流域,強占雅克薩和尼布楚,以此為據點燒殺搶掠。後來清軍打敗了俄國侵略者,簽訂了《尼布楚條約》。東北邊境暫時安定了一段時間。
㈥ 沙俄入侵西伯利亞,是因為明朝的疏忽還是大清問題
當時莫斯科公國與元朝沒有接壤,並且這時候莫斯科公國還沒有從金帳汗國獨立出來(獨立是在1480年的時候,所以金帳汗國也沒有阻止莫斯科公國對西伯利亞土著的擄掠)元朝沒有統治西伯利亞極西部,所以元朝不能阻止俄國對西伯利亞的入侵。至於後來俄羅斯葉爾馬克東征西伯利亞汗國,那就是到1579年了,也就是明朝萬曆時期了,並且西伯利亞汗國一直抵抗俄國到1598年,這就和元朝沒關系了。俄羅斯跟元朝差得遠呢。和它接壤的應該是金帳汗國。而且,俄羅斯長期處於被欺負狀態,直到工業革命之後才憑借技術優勢東擴,吞並金帳汗國和西伯利亞。這時,已經是清朝了。
㈦ 俄羅斯是什麼時候把西伯利亞納入版圖的他們是怎麼做到的
公元1547年,莫斯科公國的大公伊凡四世在統一各個俄羅斯公國之後,加冕為俄國沙皇。也從這時開始,莫斯科公國開始被稱為沙皇俄國,也就是沙俄。沙俄從成立的那一刻時起,就充滿了侵略擴張的慾望。
不過隨著兩次鴉片戰爭的爆發,天朝上國的虎皮被扯下,看到機會的沙俄再次張開了貪婪無比的大口,它採用軍事威脅、恐嚇、外交訛詐乃至於直接出兵等諸多手段,從懦弱的清政府手中先後割走了中國西北、東北等地160多萬平方公里的國土。而這些土地,也最終並入了西伯利亞,成為俄羅斯西伯利亞的一部分。
㈧ 俄羅斯是怎麼占據西伯利亞地區的算「撿漏」嗎
一定程度上,沙俄還真算是“撿漏”一般奪取了西伯利亞。
我們今天說的西伯利亞地區,一般是指西至烏拉爾山,東到太平洋沿岸,北至北冰洋,南接中蒙邊境的廣大地區。這塊面積高達1276萬平方公里廣袤土地,成為前蘇聯及現在俄羅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資源儲藏地。
侵略先鋒沙俄哥薩克
用了300多年的時間,俄羅斯在毫無對手的情況下,利用哥薩克和武裝移民,在付出極為輕微的代價之後,順利的吞並了高達1000多萬平方公里的西伯利亞地區。如果這算撿漏的話,那俄羅斯無疑是運氣爆表的“撿漏之王”。
㈨ 俄羅斯是怎樣一步步吞並西伯利亞的對我國產生了多大的影響
我們都知道,俄羅斯也是盤踞於歐亞大陸北方的一個大國,不僅領土面積大,軍事也是非常的強勁的,那麼它的領土面積是如此一步一步的達到今天如此之大的呢?這還要從它本身的歷史上說起。原來的俄的國土面積並非現如今之大,我們知道現在的它領土面積非常之大,達到了1700萬平方公里,但是歷史上可不是這樣的。
公元1533年俄統一的時候國土面積才僅有280萬平方公里,後來隨著時間的發展,國土面積一直在擴張,到伊凡四世時期,進行了一番擴張,國土面積才達到了398萬平方公里,距離今天的1700平方公里的國土相差甚遠,之所以今天俄的國土面積能夠達到如此之大,是因為國土面積的不斷擴張,俄一步步吞並了西伯利亞。那麼俄羅斯是怎樣一步步吞並西伯利亞的?對我國產生了多大的影響?
結語但是在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俄趁機侵佔東北,簽約割地,後來又出現了外蒙獨立事件,讓我國丟掉了17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之所以俄能在西伯利亞進行一番征服,而我國卻沒有,是因為西伯利亞地區,氣候太過於寒冷,種植業很難發展,作為一個古時候的農業大國,農民對這一塊土地並不感興趣,但是對於俄來講,他們能夠適應這里的寒冷,並且這里雖然不能耕地,但是擁有著很好資源,這都讓俄人看在眼裡,「黃金和財富是戰爭的主要根源」。
我國古代是農業文化,但是因為俄相關氣候與地理的原因,他們是商業文化,西伯利亞地區對於商業的擴充來講,十分的有利,這使得他們非常的關注西伯利亞地區,並且最終收服西伯利亞地區,從他們民族的侵略過程可見,他們戰斗民族的稱號。一直不斷的擴張侵略過程中,體現著他們身為戰斗民族的血性。
㈩ 沙俄是怎麼將西伯利亞掠奪而又與雅庫次克的建立
1750年前後,沙俄佔據與美洲隔海相望的楚科奇半島,完成了對西伯利亞的佔領。不過,根據1689年的《中俄尼布楚條約》,雅庫茨克以東直至白令海峽屬於「中俄待議區」,在條約簽訂後的一段時間,清軍曾赴上述地區巡查,並警告俄國臣民不要進入,因此沙俄對這一地區的佔領屬於非法行為。直到1860年咸豐《北京條約》簽訂,清朝被迫將黑龍江以北、烏蘇里江以東的土地割讓給俄國,俄羅斯人才算真正「合法」地擁有了整個西伯利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