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北京是哪些朝代的都城
北京為五朝帝都(遼、金、元、明、清),戰國時期為燕國國都,當時稱為薊。
唐初武德年間,涿郡復稱為幽州。貞觀元年,幽州劃歸河北道管轄。後北京成為范陽節度史的駐地。安史之亂期間,安祿山曾經在這里稱帝,建國號為「大燕」。唐朝平亂後,復置幽州,屬盧龍節度史節制。
在春秋戰國時期(前770年—前221年)薊國就在北京地區建立城市,後燕國打敗薊國,後遷都薊,稱為燕都或燕京。
遼朝於會同元年起在北京地區建立了南京,改幽州為南京析津府,開泰元年改號燕京。
金朝貞元元年,金朝皇帝海陵王完顏亮正式建都於北京,稱為中都。此後元朝、明朝和清朝的都城均建立在北京。
⑵ 北京最早是由哪個朝代建成的
北京最早是由遼朝建成。
「貞元元年三月辛亥,上至燕京……乙卯以遷都詔中外,改燕京為中都。」這是北京正式建都的開始,燕京就是北京在當時的名稱,正式建都之後,改稱中都。貞元元年合公歷為1153年;三月乙卯合陽歷為4月21日。
公元916年,即五代時期後梁貞明二年,世代生活於遼河上游地區的游牧民族契丹族部落首領耶律阿保機,統一了契丹族各部落,建立了契丹國(後改稱遼國),定都於今內蒙古巴林左旗東南,命名為「皇都」,自稱皇帝,即遼太祖。
(2)北京歷史是什麼朝擴展閱讀:
遼國時期的燕京城(南京析津府)是遼國「五京」之中規模最大和最為繁華的一個城。遼燕京城中心位置在今廣安門一帶,城牆平面呈正方形,周圍27里,共開有8個城門,東面是安東門、迎春門,南面是開陽門、丹鳳門,西面是顯西門、清晉門,北面是通天門、拱辰門。
現在北京僅存的遼代建築,也是北京現有年代最古老的地上建築物,就是當年矗立在遼燕京城內的密檐式十三層八角磚塔,位於今北京廣安門北濱河路西側天寧寺院內,距今已有上千年。
金中都城是環繞著遼燕京城擴建而成的。城牆平面基本呈正方形,北城牆與遼燕京城北牆重疊,東、南、西三面向外擴展,周圍36里,面積約為遼燕京城的1.8倍。共開有13個城門,東面是施仁門、宣曜門、陽春門,南面是景風門、豐宜門、端禮門,西面是麗澤門、顥華門、彰儀門,北面是會城門、通玄門、崇智門、光泰門。
中都城中心的皇城東西向窄,南北向長,其基址重疊在今廣安門南濱河路一線,平面呈長方形,周圍9里,共開有4個城門,東面是宣華門,南面是宣陽門,西面是玉華門,北面是拱辰門。
皇城之內是宮城,有宮殿36所,排列九重,正殿是大安殿,是皇帝上朝和典禮的地方。大安殿基址在今白紙坊立交橋北端東側,於10年前建設「西廂道路工程」時被發現。
皇城之內還建有太後壽康宮、太子東宮、妃嬪十六宮、文樓、武樓、來寧館、會同館等宮殿樓閣。
金中都的皇宮完全仿照北宋故都開封皇宮的樣式,承襲北宋末年奢華浮艷的風格。其部分建築構件,大部珍寶陳設,也是當年從開封掠來的原物。
⑶ 北京是幾朝古都
五朝古都,公元938年以來,北京先後成為遼陪都、金中都、元大都、明、清國都。1949年10月1日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首都。
北京,簡稱「京」,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首都、直轄市、國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國際大都市,全國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國際交往中心、科技創新中心,是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軍事委員會所在地,也是中部戰區司令部駐地。
北京位於華北平原北部,背靠燕山,毗鄰天津市和河北省。北京的氣候為典型的北溫帶半濕潤大陸性季風氣候。
北京是首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和世界上擁有世界文化遺產數最多的城市。
⑷ 北京的得名是從哪個朝代開始
北京是在近代被稱為北京的,具體時間是1949年9月27日。
1949年9月27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通過《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都、紀年、國歌、國旗的決議》,北平更名為北京。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在北京宣告成立。1952年,北京市由華北行政委員會領導,7月,將河北省宛平縣全部及房山、良鄉2縣部分地區劃歸北京市。
1956年~1958年間,將河北省昌平、良鄉、房山、大興、通縣、順義、平谷、密雲、懷柔、延慶等縣劃歸北京市,形成今北京市行政區域。
1956年3月9日,撤銷昌平縣,將昌平縣所屬行政區域劃歸北京市,並命名為昌平區。將河北省通縣所屬的金盞、長店、北皋、孫河、崔各庄、上新堡、前葦溝等7個鄉歸北京市。
(4)北京歷史是什麼朝擴展閱讀:
北京天然河道自西向東貫穿五大水系:拒馬河水系、永定河水系、北運河水系、潮白河水系和薊運河水系。多由西北部山地發源,向東南蜿蜒流經平原地區,最後分別在海河匯入渤海。
北京沒有天然湖泊。北京市有水庫85座,其中大型水庫有密雲水庫、官廳水庫、懷柔水庫、海子水庫。
北京市地下水多年平均補給量約為29.21億立方米,平均年可開采量約24~25億立方米。一次性天然水資源年平均總量為55.21億立方米。
⑸ 中國歷史上哪個朝代最早開始定都北京
金朝。
金朝貞元元年(1153年),海陵王完顏亮
天慶四年(1114年),金太祖完顏阿骨打統一女真諸部後起兵反遼。於翌年在上京會寧府立國,國號「大金」,建元「收國」。天會三年(1125年)滅遼朝,天會五年(1127年)又發動靖康之變滅北宋。貞元元年(1153年),金朝皇帝海陵王完顏亮正式建都於北京,稱為中都,在今北京市西南。
(5)北京歷史是什麼朝擴展閱讀:
金代共四個都城,上京會寧府是金朝第一個都城,1153年海陵王遷都燕京(今北京)是金朝第二個都城,稱金中都,金朝第八位皇帝宣宗於1214年遷都南京(今開封),金在蒙古軍的進攻之下遷都開封,又遷都蔡州,公元1234年,蒙古軍攻下蔡州,金朝滅亡。金上京會寧府皇城午門址,是僅存的一處門址。
正當上京城向前發展時期,金朝內部發生了宮廷政變,主要原因是,金熙宗在位後期因為酗酒造成酒精中毒,胡亂殺人,引起了朝中眾臣的不滿。
金熙宗繼父之子完顏亮利用這個機會,聯合親信親手將金熙宗殺死,自立為帝。海陵王繼位後,為了緩和繼弟殺兄、臣弒君的「同室操戈」這個矛盾,就以上京會寧府偏於東北一隅、物資運輸與公文傳遞有違誤等理由,將京都遷往燕京(今北京)。
在遷都燕京後,海陵王為了不留有金熙宗奉行君主制的痕跡,完全解除女真皇族組合力與反抗力,來確保自己的皇位,於正隆二年(1157年)下令毀上京。同年八月,海陵王下令撤銷上京留守衙門、罷上京稱號,只稱會寧府。海陵王遷都、毀上京後,使上京會寧府不再有往日市井繁榮的景象。
⑹ 北京是我國的幾朝古都
三朝。
北京,先後有戰國時期的燕,遼(末期),金(中期),元,明,清在此建都。
京都的遷移還必須考慮各種地理因素:
1、京都應建立在經濟發達、富饒的地區,以維持統治集團的物質需要;
2、京都應選擇全國居中的地理位置,或有便利的交通運輸條件,以利政令四達,制內御外;
3、京都應選擇憑險可守的自然條件,以使其不為外力摧毀,國家長治久安。
(6)北京歷史是什麼朝擴展閱讀:
1、十三朝古都:西安,中華文明和中華民族重要發祥地。長安自古帝王都,其先後有西周、秦、西漢、新莽、東漢、西晉、前趙、前秦、後秦、西魏、北周、隋、唐13個王朝在此建都。豐鎬都城、秦阿房宮、兵馬俑,漢未央宮、長樂宮,隋大興城,唐大明宮、興慶宮等勾勒出「長安情結」。
2、六朝古都:南京早在100-120萬年前就有古人類活動,35-60萬年前已有南京猿人在湯山生活,有著7000多年文明史、近2600年建城史和近500年的建都史,有「六朝古都」、「十朝都會」之稱。
3、十三朝古都:洛陽有著5000多年的文明史、4000多年的建城史和1500多年的建都史,夏朝、商朝、西周、東周、東漢、曹魏、西晉、北魏、隋朝、唐朝、武周、後梁、後唐、後晉等十三個王朝在洛陽建都,有十三朝古都之稱,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43處,館藏文物40餘萬件。
參考資料:網路-古都
⑺ 北京經歷了幾個朝代
曾以北京為首都的朝代共有10個分別為:春秋戰國·薊國;春秋戰國·燕國;遼; 金;元;明;清;中華帝國;中華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
(7)北京歷史是什麼朝擴展閱讀:
歷史首都的變遷:
夏都陽翟(今河南禹州),後遷陽城(今河南登封),斟鄩(即二里頭,今河南洛陽偃師),安邑(今山西夏縣西南),又東遷商丘(今河南商丘),又遷都綸城(今河南商丘東)。
商都亳(今河南商丘),後西遷囂(今河南鄭州),後又西亳(今河南洛陽),後又遷相(今河南安陽內黃縣),後又遷殷(今河南安陽小屯村),末遷朝歌(今河南鶴壁淇縣)。
西周都鎬京(今陝西西安)、洛邑(今河南洛陽)。
東周都雒陽(今河南洛陽)。春秋時期。宋都商丘(今河南商丘)。鄭都圃田(今河南鄭州)。陳都淮陽(今河南淮陽)。蔡都新蔡(今河南新蔡)。齊都臨淄(今山東臨淄)。魯都曲阜(今山東曲阜)。秦都咸陽(今陝西咸陽)。
楚都郢(今湖北江陵西北)。吳都姑蘇(今江蘇蘇州)。越都會稽(今浙江紹興)。戰國時期。韓都陽翟(今河南禹州),滅鄭國後遷都新鄭(今河南新鄭)。魏都大梁(今河南開封)。齊都臨淄(今山東臨淄北)。
楚都郢(今湖北江陵西北),後遷壽春(今安徽壽縣西南)。燕都薊(今北京)。趙都晉陽(今山西太原),後遷都中牟(今河南鶴壁)。
西漢都長安(今陝西西安)。
新朝都長安(今陝西西安)。
東漢都洛陽(今河南洛陽),漢末遷都許昌(今河南許昌)。洛陽、許昌、鄴城、長安、譙號曰五都。
三國:魏都洛陽(今河南洛陽),陪都許昌(今河南許昌),吳都建業(今江蘇南京),蜀都成都(今四川成都)。
西晉都洛陽(今河南洛陽)。
東晉都建康(今江蘇南京)。
⑻ 請問北京有多少年歷史幾朝古都
3000多年,北京為五朝帝都(遼、金、元、明、清)。
北京是一座有著三千多年歷史的古都,在不同的朝代有著不同的稱謂,大致算起來有二十多個別稱。
燕都,據史書記載,公元前1122年,周武王滅商以後,在燕封召公。燕都因古時為燕國都城而得名。戰國七雄中有燕國,據說是因臨近燕山而得國名,其國都稱為「燕都」。
(8)北京歷史是什麼朝擴展閱讀:
北京是全球擁有世界遺產(7處)最多的城市,是全球首個擁有世界地質公園的首都城市。北京對外開放的旅遊景點達200多處,有世界上最大的皇宮紫禁城、祭天神廟天壇、皇家園林北海公園、頤和園和圓明園,還有八達嶺長城、慕田峪長城以及世界上最大的四合院恭王府等名勝古跡。
北京市共有文物古跡7309項,99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含長城和京杭大運河的北京段)、326處市級文物保護單位、5處國家地質公園、15處國家森林公園。
⑼ 北京究竟是六朝古都還是七朝古都
北京市六朝古都,北京市世界歷史文明文化名城和古都之一,早在70萬年前,北京周口店地區就出現了原始人群部落北京人,而北京建城也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最初見於記載的名字為薊公元前1045年,北京成為繼燕等諸侯國的都城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中國以來,北京一直是中國北方重鎮和地方中心自公元938年以來,北京又先後成為遼陪都金上都元大都明清國都1949年10月1日正式定為中華人民共和國首都
⑽ 北京最早作為都城是什麼時候北京在歷史上是哪幾個朝代的都城
北京為五朝帝都(遼、金、元、明、清):
· 春秋戰國時期為燕國國都,今位於北京之豐台區,當時稱為薊。
· 十六國時期為前燕國都
· 遼代為陪都,稱燕京。
· 金朝(1115年 - 1234年)自金世宗起至1214年為中都。
· 元朝為大都。
· 明朝自永樂帝起為首都,稱為京師。
· 清朝入主中原後亦把北京作國都。
· 中華民國北洋政府時期,當時稱北京,北伐成功後新的國民政府在南京成立,北京改稱北平。
· 現時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首都。
· 至2006年,建都史長計90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