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人文歷史 > 歷史上哪個皇帝滅佛

歷史上哪個皇帝滅佛

發布時間:2022-06-17 05:54:35

㈠ 中國古代滅佛的皇帝有哪幾位

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唐武宗、後周世宗。

1、北魏太武帝

太武帝始光初年,寇謙之獻上道書,但當時朝野信奉者很少,崔浩於是上書勸諫太武帝,使太武帝因而信奉道教,並派人奉玉帛牲畜去祭嵩山。

太武帝又在平城東南建立天師道場,自稱太平真君,並親受符籙,興建靜輪天宮,奉祀太平真君,改年號為太平真君,成了十足的道教徒。

太武帝的廢佛行動,始自太平真君五年(444年)的彈壓沙門,他下令上自王公,下至庶人,一概禁止私養沙門,並限期交出私匿的沙門,若有隱瞞,誅滅全門。

翌年,盧水的胡人蓋吳在杏城(陝西黃陵侯庄鄉故城村)起義,有眾十餘萬人。七年,太武帝親自率兵前去鎮壓,到達長安時,在一所寺院發現兵器,懷疑沙門與蓋吳通謀,大為震怒,下令誅殺全寺僧眾。

崔浩趁機勸帝滅佛,於是太武帝進一步推行苛虐的廢佛政策:誅戮長安的沙門,焚毀天下一切經像。一時之間,舉國上下,風聲鶴唳。

2、北周武帝

北周武帝即位之初,循例事佛,但更重視儒學。天和二年(567年)因寺僧日多,滋生是非,國庫收入驟減,還俗沙門改宗道教的衛元嵩上書請刪寺減僧,此論深合帝心。

武帝為製造輿論,從天和至建德年間(566年-578年),曾七次召集百官及沙門、道士等辯論儒釋道三教先後;甄鸞、道安等屢上書駁斥道教,紛紜不息。天和三年,武帝御大德殿,集百僚及沙門、道士,親講《禮記》,欲以儒術治天下。

建德三年五月始議禁佛,詔僧人、道人大集京師,斥佛教不凈,下詔禁佛道二教:經像悉毀,並令沙門、道士還俗,三寶福財散給臣下,寺觀塔廟賜予王公。其他奉祀崇拜,禮典所不載者,盡除之。

當年六月,設置通道觀,選佛、道名士120人,普著衣冠,為「通道觀學士」,並置官吏統管。建德六年,北周滅北齊,周武帝入鄴城,在原齊境內推行禁佛之令,沙門慧遠與帝爭論不果。

禁佛後,北方寺像幾乎滅絕,僧眾多逃奔江南。武帝死後,宣帝、靜帝先後繼位,佛法又興。

3、唐武宗

唐代後期,由於佛教寺院土地不輸課稅,僧侶免除賦役,佛教寺院經濟過分擴張,損害了國庫收入,與普通地主也存在著矛盾。

唐武宗崇信道教,深惡佛教,會昌年間又因討伐澤潞,財政急需,在道士趙歸真的鼓動和李德裕的支持下,從會昌二年(842年)開始漸進地進行毀佛,在會昌五年(845年)達到高潮,於會昌六年(846年)武宗死後終止。

在毀佛同時,景教和祆教也受到波及。但由於當時地方上藩鎮割據,唐中央命令因而不能完全貫徹,如河北三鎮就沒有執行;有的地方執行命令不力,各地毀佛規模不一。佛教徒稱這次毀佛運動為「會昌法難」。

4、後周世宗

後周時期由於佛教寺院僧尼構成了國家財政上的負擔,世宗下詔禁止私自出家;訂立嚴苛的出家條件,並規定必須在國家公認的戒壇受戒,否則無效;

不許創建寺院或蘭若,違反的僧尼,課以嚴刑;未受敕額的寺院,一律廢毀;民間的佛像、銅器,限五十日內交由官司鑄錢,如果私藏五斤以上的,一律處死。總計,廢毀寺院三萬三百三十六所,大量的佛像及鍾、磬等法器被鑄成通錢,世稱一宗法難。

(1)歷史上哪個皇帝滅佛擴展閱讀:

皇帝資料:

1、北魏太武帝

北魏太武帝拓跋燾(408年—452年3月11日),字佛[bì]狸伐,代郡平城(今山西大同市)人,鮮卑族。南北朝時期著名軍事家、政治家,北魏王朝第三位皇帝,明元帝拓跋嗣長子,母為明元密皇後杜氏。

拓跋燾自幼聰明大度,應付裕如。泰常八年(423年)登基,年號始光。 心懷「廓定四表,混一戎華」之志。

親自率軍征戰,周旋於險境。善用騎兵,輕騎奔襲,攻滅胡夏、北燕、北涼,征伐山胡,降伏鄯善、粟特等西域諸國,驅逐吐谷渾,攻取劉宋河南重鎮,統一中國北方。向北,遠逐柔然。

向南,「飲馬長江」 。作戰鷙勇驍強,受到敵方的敬畏,被劉宋稱為「英圖武略,事駕前古」,超越冒頓和檀石槐。

在休戰期間,他常常撫恤孤兒和老人,體察民間疾苦,勸課農桑,減輕賦稅,休養生息,偃武修文。

廣召漢族士人,重用了漢臣崔浩、高允等人,改革官制,整肅吏治,抑退奸吏,提拔忠良,顯著促進了北魏官民之間和睦相處。他又宣傳禮義,崇尚儒學,推動了鮮卑民族漢化發展。

恪守節儉,獎賞慷慨。每逢作戰,不畏艱險。料敵於先,知人善任,賞罰分明。但是,在執政末期,誅戮過多,因此後悔。

正平二年(452年),為中常侍宗愛所弒,時年四十五,謚號太武皇帝,廟號世祖。

2、北周武帝

周武帝宇文邕(543年―578年6月21日),小字禰羅突,漢化的鮮卑族,祖籍代郡武川(今內蒙古武川西),生於同州武鄉(今陝西大荔)。

周文帝宇文泰第四子,周孝閔帝宇文覺和周明帝宇文毓異母弟,母文宣皇後叱奴氏(叱奴太後),南北朝時期北周第三位皇帝,武成二年(560年)至宣政元年(578年)在位。

宇文邕十二歲時被封為西魏輔城郡公。周閔帝宇文覺繼位時拜大將軍,出鎮同州(今陝西大荔)。

北周武成元年(559年),官任大司空,封魯國公。宇文邕聰明有遠識,性果決,有智謀,能斷大事。武成二年(560年)四月,在宇文護的擁立下,即帝位。

建德元年(572年)終於誅殺權相宇文護,獨掌朝政。後繼續推行均田制,改進和發展府兵制度,將府兵指揮權從中外都督諸軍事府收回由皇帝掌握,並開始招募均田戶農民充當府兵,擴大兵源,充實軍事力量,准備兼並北齊。

建德五年(576年)十月,復領兵七路攻齊。建德六年(577年)正月,率軍乘勝圍鄴,一舉攻陷,俘北齊後主父子,滅北齊。

宇文邕在位期間,擺脫鮮卑舊俗。整頓吏治,使北周政治清明,百姓生活安定,國勢強盛。宇文邕生活儉朴,能夠及時關心民間疾苦。

宣政元年(578年)五月,周武帝率諸軍伐突厥,五道俱進。因病詔停進軍。六月,疾甚,還軍長安,當月病逝,年僅36歲。謚號武皇帝,廟號高祖,葬孝陵,傳位長子宇文贇。

3、唐武宗

唐武宗李炎(814年7月1日―846年4月22日),原名李瀍,隴西成紀(今甘肅秦安縣)人。唐朝第十六位皇帝(840-846年在位),唐穆宗李恆第五子,唐敬宗李湛和唐文宗李昂異母弟,母為宣懿皇後韋氏。

性情沉毅,雄謀勇斷。初封潁王,拜開府儀同三司、檢校吏部尚書。開成五年(840年),唐文宗病重,宦官將領仇士良和魚弘志矯詔廢黜皇太子李成美,擁立李瀍為皇太弟。

唐文宗去世後,李瀍即位為帝,年號會昌。知人善任,倚重宰相李德裕,澄清吏治,發展經濟,改革積弊,削弱宦官、藩鎮和僧侶地主的勢力。

會昌三年(843年),昭義節度使劉從諫死後,從子劉稹企圖襲位割據。唐武宗採納李德裕的建議,命諸道出兵征討,最終劉稹遇害,叛亂平息。

會昌五年(845年),鑒於寺院經濟泛濫,損害國庫收入,在道士趙歸真的鼓動和李德裕的支持下,下令拆毀佛寺,派出御史分道督察,沒收大量寺眾土地,成為毀佛運動的「三武一宗」之一,從而擴大了中央政府的稅源兵員。

在位期間,對內打擊藩鎮和毀佛運動,對外擊敗回鶻,加強了中央集權,一度呈現中興局面,史稱「會昌中興」。

唐武宗信仰道教,服食長生丹葯。會昌六年(846年),駕崩於含風殿,享年三十二歲,謚號至道昭肅孝皇帝,廟號武宗,葬於端陵。

4、後周世宗

後周世宗柴榮(921年10月27日-959年7月27日),字型大小不詳,邢州堯山(今河北省邢台市隆堯縣)人。五代時期後周第二位皇帝(954~959年在位6年)。

祖父柴翁和父柴守禮是當地望族。從小在郭威家長大,謹慎篤厚,成為郭威養子。器貌英奇,善騎射,略通書史黃老,沉重寡言。年輕時,曾隨商人頡跌氏在江陵販茶,對社會積弊有所體驗。

廣順元年(951年),郭威建立後周,委任柴榮治理澶州,為政清肅,盜不犯境。顯德元年(954年),郭威駕崩,柴榮登基為帝。

在位期間,整軍練卒、裁汰冗弱、招撫流亡、減少賦稅。後周政治清明、百姓富庶,中原經濟開始復甦。南征北戰,西敗後蜀,奪取秦、鳳、成、階等四州;南摧南唐,盡得江北淮南十四州;北破契丹,連克二州三關。

顯德六年,商議攻取幽州時候病倒。不久去世,年僅三十九歲,廟號世宗,謚號睿武孝文皇帝,葬於慶陵。周世宗心懷統一大志,立下了三十年的宏志,「以十年開拓天下,十年養百姓,十年致太平」。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三武滅佛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拓跋燾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宇文邕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李炎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柴榮

㈡ 上下五千年,有4位滅佛的皇帝,為何人生結局都很慘

在古代歷史上,有很多皇帝追捧佛教,同樣也有很多皇帝反對佛教,滅佛最徹底的有北魏太武帝、後周世宗、北周武帝和唐武宗這4位,他們滅佛為國家和民生帶來了巨大的好處,而結局慘是因為他們觸動了佛教徒的利益,還有些皇帝的死因跟滅佛沒啥關系,純屬巧合。


拋開他不講,隋文帝、隋煬帝、清章帝這些信佛之人,橫死的橫死,亡國的亡國。再說說唐朝的武則天,迎佛骨不出一年就病死,唐中宗剛還佛骨,就被毒死;唐肅宗、唐憲宗、唐懿宗迎奉佛骨之後,短則3個月,慢則2年,都很快橫死。

鐵一般的事實告訴我們,皇帝不會因為滅佛而悲慘,也不會因為信佛而幸運。

㈢ 會昌法難」是哪個皇帝的滅佛之舉

唐武宗
唐武宗即李炎。本名瀍,臨死前改名炎。唐穆宗第五子,文宗弟。武宗在位時,任用李德裕為相,對唐朝後期的弊政做了一些改革。武宗崇信道教,於會昌五年下令拆毀佛寺,沒收大量寺院土地。中國歷史上最大的一次宗教迫害運動——唐武宗滅佛,會昌滅佛雖然只是短短六年時間,但其滅佛的根由早在「安史之亂」的時期就已經種下,更早我們甚至可以追溯到大唐初年,唐朝皇帝將道教始祖老子李耳尊為祖先之時。 由於毀佛成功,從而擴大了唐朝政府的稅源,鞏固了中央集權。在位6年,終年33歲。

㈣ 歷史上這四位皇帝都是有為之君,他們為什麼要大規模滅佛

大家都知道,我們的本土宗教是道教,而佛教是域外宗教,佛教起源於公元前6世紀的印度迦毗羅衛國(今尼泊爾境內),創始人是喬達摩.悉達多,也就是釋迦摩尼。在中國漢代時期,佛教東傳,東漢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漢明帝在洛陽興建白馬寺,自此域外宗教佛教在中華大地上不斷發展,到了南北朝時期佛教在中國開枝散葉、遍地開花。

拓跋燾、宇文護、李炎、柴榮這四位君主都是有為之君,尤其是拓跋燾和柴榮更是歷史上大名鼎鼎的明君,他們發現這個域外宗教——佛教占據了大量的國家資源,僧侶們整日無所事事,吃齋念佛,對國家並沒有什麼大的貢獻,為了讓國家經濟發展,只有讓和尚們也成為國家的建設者,所以才有「三武一宗」滅佛。

㈤ 歷史上有名的滅佛的皇帝是「三武一宗」,他們分別是誰

一、滅佛的原因

佛教的發展,給寺廟、僧人帶來很多的經濟利益,再加上佛教寺廟會享有免稅和田地等特權,就造成了社會財富逐漸地向佛教寺廟的集中。佛教寺院經濟力量的過分集中,也引起了統治階級的不滿,各種矛盾不斷地交織在一起,最終導致統治階級採取政治手段進行解決。這就出現了歷史上有名的毀滅佛法的事件。其實這也是各種矛盾斗爭激化的結果。

(4)後周世宗柴榮

後周世宗滅佛,並沒有大規模地屠殺僧尼和焚毀佛經,而是帶有一種整頓佛教的性質,還保留著很多寺院與僧尼。但經過打擊之後,整個佛教的發展已經慢慢地蕭條衰落了。

㈥ 歷史上為什麼三次大規模滅佛

歷史上之所以會出現三次大規模滅佛事件主要是由政治、思想文化、佛教自身內部問題等多方面原因共同導致的。這三次大規模滅佛事件分別發生於魏太武帝、北周武帝以及唐武宗這三個皇帝的在位時期。

唐武宗滅佛事件

唐憲宗時期由於這位君王十分崇信佛教,所以連帶著唐朝百姓也十分篤信佛教。而繼唐憲宗之後的多任皇帝也同樣非常提倡佛教,故而佛教得到了更進一步的發展。與佛教發展相對應的是僧侶以及寺院數量的持續增多,而這兩者數量的上升則嚴重增加了國家的財政負擔。於這種背景下登基的唐武宗為去除唐朝積弊,促進唐朝發展,故而決定滅佛。841年唐朝在唐武宗的詔令之下開始滅佛,至846年此次滅佛行動進入高潮階段。

㈦ 唐朝哪位皇帝滅佛

唐武宗尚未即位時,已偏好道術。即位後,即召道士趙歸真等八十一人入宮,於三殿修「金籙道場」,並親臨三殿,受法籙。在日益偏信道教的同時,武宗開始了對佛教的整頓。而趙歸真因曾遭京師諸僧的誚謗,常感「痛切心骨,何日忘之」(《宋高僧傳》卷十七),這時便利用武宗對道教的偏信,於宮中「每對,必排毀釋氏」(《佛祖歷代通載》)。他向武宗薦引了道士鄧元起、劉玄靖等人,以聲氣相求,同謀毀佛。道教徒的煽動,加強了唐武宗滅佛的決心。 安史之亂後,唐朝國力迅速衰退。以往那種對外來文化兼容並蓄、完全開放的勇氣和信心喪失殆盡。佛教作為異族宗教,自然也就在被排斥之列。會昌三年(843)四月,朝廷「命殺天下摩尼師,剃發令著袈裟作沙門形而殺之」(圓仁《入唐求法巡禮行記》卷三)。會昌四年三月,以趙歸真為「左右街道門教授先生」,而「歸真乘寵,每對,排毀釋氏,言非中國之教,蠹耗生靈,盡宜除去。帝頗信之」(《武宗本紀》,《舊唐書》卷十八)。 唐武宗滅佛,實始於會昌初年,而至會昌末年達到高潮。早在會昌二年(842),武宗已令僧尼中的犯罪者和違戒者還俗,並沒收其全部財產,「充入兩稅徭役」(《武宗本紀》,《舊唐書》卷十八)。會昌四年七月,敕令毀拆天下凡房屋不滿二百間,沒有敕額的一切寺院、蘭若、佛堂等,命其僧尼全部還俗。 會昌五年三月,敕令不許天下寺院建置庄園,又令勘檢所有寺院及其所屬僧尼、奴婢、財產之數,為徹底滅佛作好准備。同年四月,即在全國范圍內展開全面毀佛運動。僧尼不論有牒或無牒,皆令還俗;一切寺廟全部摧毀;所有廢寺的銅像、鍾磬悉交鹽鐵使銷熔鑄錢,鐵交本州鑄為農具。八月,下詔宣布滅佛結果:「天下所拆寺四千六百餘所,還俗僧尼二十六萬五百人,收充兩稅戶;拆招提、蘭若四萬余所,收膏腴上田數千萬頃,收奴婢為兩稅戶十五萬人。」(《武宗本紀》,《舊唐書》卷十八)同時還「勒大秦穆護、祆三千餘人還俗」,以使「不雜中華之風」。

㈧ 歷史上滅佛的皇帝有哪些

北魏太武帝、被周武帝、唐武宗(三武滅佛)
後周世宗
統稱為:三武一宗

㈨ 歷史上滅佛的皇帝有哪些

有四次,分別是北魏太武帝滅佛、北周武帝滅佛、唐武宗滅佛、周世宗滅佛。

㈩ 遇佛殺佛,歷史上有哪四位君王毫不遲疑的進行滅佛運動

東漢時期佛教剛開始傳入中國。在後來魏晉南北朝時期,佛教中的輪回轉世,因果報應做眾生平等好多學說都給普通大眾精神上的支持。尤其是在戰亂時期,人們更需要精神信仰。所以這一段時期佛教得到了迅速的傳播。但是歷史上卻有四位皇帝毫不畏懼地進行了滅佛活動。他們分別是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唐武宗和後周世宗。那麼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他在位期間也掀起了很大規模的滅佛行動,但是卻保留了不少的寺廟。總而言之,這四位大規模滅佛的君主都是非常有作為的明君,並且在執政時期都取得了很好的成就。

閱讀全文

與歷史上哪個皇帝滅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6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1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3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4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4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2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2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2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5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3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4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002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5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5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6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30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3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