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語言文字 > 小學語文如何突破重點論文

小學語文如何突破重點論文

發布時間:2022-06-18 03:05:16

① 如何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論文

教學有沒有效率,並不是指教師有沒有教完內容或教得認真不認真,而是指學生有沒有學到什麼或學生學得好不好。如果學生不想學或學習沒有收獲,即使教師教得很辛苦也是無效教學。同樣,如果學生學得很辛苦,但沒有得到應有的發展,也是無效或低效教學。小學語文是一門基礎學科,閱讀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中之重,如何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減輕學生課業負擔,全面推進學校素質教育是小學語文教育工作者值得研究的課題。
一、教學現狀
當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存在著不同程度的高耗低效現象,突出表現為以下幾個問題:(1)閱讀課熱熱鬧鬧,感悟不深。許多語文教師在閱讀教學中,以讀代講,支解了教材的豐富內容,阻礙了學生對課文整體感悟。或天馬行空,誇誇其談,使閱讀教學猶如空中樓閣,華而不實,學生成為被動接受知識的「容器」,發展空間極為有限。這些都嚴重影響了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2)觀摩課轟轟烈烈,存在「作秀」。部分年輕語文教師在各種評優觀摩課中,為展示自己的所謂「風格」、「風采」,常常出現了一些「秀」課,一堂課看起來十分熱鬧,教學手段新穎、教學形式多樣、學生回答積極、課堂氣氛活躍,但是,課結束後,學生學會了什麼呢?完全是教師在台上自己「做秀」,做給聽課教師看。這樣的教學,根本談不上是「有效」的教學。(3)教學改革大張旗鼓,缺乏實效。在教改大背景下,語文教師接受了一些新課程改革下的語文閱讀教學信息,並將之運用到教學實踐中,如閱讀感悟、探究性閱讀、個性化閱讀等等,由於缺乏深入的實踐研究,不乏流於形式,實效不大。有效教學順應了當前「減負」。隨著「減負」活動的深人開展,大家更是把目光集中在課堂教學中,如何向課堂四十分鍾要效率?如何讓學生擺脫沉重的課業負擔?讓學生輕松、愉快地學習語文知識,在閱讀教學中得到主動和諧的發展?這些都是在減負之後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二、實施策略
1.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在每一個年輕的心靈里,存放著求知好學,渴望知識的火葯。就看你能不能點燃這火葯。」激發學生的興趣就是點燃渴望知識火葯的導火索,是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秘方。如教學蘇教版語文第八冊《最佳路徑》導入新課時,教師可以用多媒體播放學生熟悉和喜愛的米老鼠、唐老鴨等動畫片斷,創設情境,介紹迪斯尼樂園在世界上的影響,同時結合課文中的「白雪公主和七個小矮人」插圖來告訴學生,本文敘述的正是孩子們喜愛的迪斯尼樂園的有關故事,藉助多媒體優化教學情境,創設一種寬松、和諧、愉悅的教學環境。激發學生的興趣,使學生在充滿情趣的氣氛中愉快地學習。激發學生學習的方法很多,教師要從學生的立場去考慮教學的方法和手段,選擇學生喜歡的形式進行教學,只有這樣,才能產生最優的教學效益。
2.保證時間,提高質量
語文是一個特別的學科,需要學生的自我理解能力,那麼這種自我理解能力的培養,離不開學生自己的閱讀。所以我們的語文教學,必須保證好學生的閱讀時間和質量。一堂語文課不可能也不允許有較長時間安排學生自由閱讀,學校的圖書室,為學生營造了一個舒適的閱讀環境。但是,單單靠學生自己借閱是遠遠滿足不了學生的閱讀的,所以學校還要定時安排中午的時間向學生開放圖書室,學生閱讀時間才能得到一定的保障。但是學生真的去讀了嗎?這是我們應該思考的問題。如果沒有,我們應該有的放矢引導學生去圖書室進行閱讀。其實,我們語文教材中,出現的許多東西,學生都可以去圖書室查閱相關的內容的。如《三顧茅廬》講的是劉備三請諸葛亮的事情,學生對諸葛亮很熟悉,但是對於他的一生卻是了解很少,而在練習2里,出現的成語里,講的恰恰是諸葛亮一生的經歷,於是在上完課文後,我讓學生們去查閱諸葛亮的生平經歷。學生們去查閱後,對諸葛亮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在此基礎上,我再給學生上成語,學生很快就能掌握,並且能說出一些相關的故事來。這樣的閱讀,是教師引導性的閱讀,在閱讀的質量上能得到保障,並且能及時檢驗他們的所得,是我們語文教學中值得一試的方式。
3.抓住時機,深化閱讀
為了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現在不少教師常常會安排一些課後小練筆,那麼,如何把這些小練筆真正落實到實處。在小練筆時,學生的思維常常停留在課文里,寫出來的小練筆常常是不如人意的,所以,對於學生寫的小練筆,要讓學生在課堂上進行交流,同時對他們不足的地方予以補充。然後再讓學生動手修改,把它當作作文來寫,這樣才能真正達到「練」的目的。如《天安門廣場》中,由於部分學生對於文中出現的方位不太理解,所以我安排了一個介紹景物方位的小練筆。交上來後,發現個別學生介紹的地方,讓人看了不明白,於是我就讓他們進行交流,指導學生按照一定方位順序介紹景物,如《我的小房間》、《我家的客廳》等,學生的興趣來了,話也多了。說話也有條理了,經過修改,他們的習作都有了很大進步。這樣不僅使學生的作文水平得到了提高,而且也使學生在平時的交流中,得到了語言表達能力的提高,彌補了語文教學中作文教學的不足。
三、落實措施
1.精心設計教案
教師要吃透教材,弄清楚課文的重點、難點,在課堂中根據學生的實際表現,及時地調控師生的作用。設計出有價值的問題,讓學生討論,使課堂教學煥發主動、自主、探索的活力。這是提高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前提和基礎。
2.發揮學生主體作用
學生是課堂教學的主體,學生是課堂學習的主人,在課堂教學中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怎樣才能在課堂教學中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呢?這是提高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關鍵。
(1)教師要親和學生,讓學生爭做學習的小主人。在課堂教學中,教師首先必須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以真摯的情感,真誠的語言創設情景,激發喚起學生強烈的主人意識,讓學生明白這節課的學習內容是什麼,認識到自己既是學習活動中的一員,更是學習活動的主人,他就會把自己的學習行為與整個課堂教學活動聯系起來,把課堂教學活動看成是自己應積極參與的活動。變「要我這樣學」為「我要這樣學」,學生由被動變成主動,教育的可接受性也就越大。
(2)教師要解放學生,讓學生勇於實踐。要讓學生成為主體,就要真正地解放學生,而不能經常用考試、作業來壓學生,逼得學生在教師定下的框框里不敢出來。
(3)教師要妙用獎勵。獎勵具有促進作用,促進學生努力向前,讓學生發現自己學習上的進步,不斷獲取學習預期的滿足。 3.教學形式要多樣
(1)鼓勵學生自主學習,勤思多問。學以思為貴。教師在指導學生學習時一定要注意多啟發,多反問,不要包辦代替,要鼓勵他們想問題,提問題,鑽研問題。現在有些學生不但手懶,腦子也懶,有一點難題就想問,總想依賴別人。學問學問,學學問問,不學不問,哪來學問。問是讀書的鑰匙,是思考的起點,是深鑽的體現。學生只有自己會思,會問,才有可能與別人合作交流,也只有學生個體的潛力得到發揮時,課堂教學才變得有效。
(2)提倡學生合作學習,取長補短。在學習過程中,往往會遇到新問題需要解決,當學生獨立思考後還是解決不了,是知難而退,指望老師講解,還是有意識的尋找夥伴,共同合作解決,這需要教師有意識地引導。「合作學習」就是把學習中遇到的問題放手在小組內討論,尋找解決策略,教師所做的正是培養學生合作意識的工作。在小組合作學習交流中,學生要發言,要聽取同學的意見,在評價中要當小老師,這樣學生參與的質和量都得到了提高,主體地位更加突出。 (3)引導學生探究學習,不斷完善。作為教師就是要創造條件讓學生在大組的交互影響中,使自己的個性的優勢得到充分的發揮。在共同的學習活動中,學生能用優勢去克服劣勢,取人之長,補己之短。我想,在新課程改革的語文課堂中,教師如果少些限制,多些引導;少些包辦,多些自由,我們的學生才會越來越喜歡語文,我們的語文課程才能真正體現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教學形式多樣是提高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根本保證。
4.多多反思。
有人說:一個教師寫一輩子教案不一定成為名師,如果寫三年教學反思就有可能成為名師。可見寫反思是何等重要。沒有反思,就沒有感悟;沒有感悟,就不能提升教師的專業能力,反思能彌補教學中的失誤,也能記下自己教學中的「金點子」,有利於今後的教學,有利於自己的專業水平更上一個台階。因此每位教師只有多寫反思,才能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藝術水平,多多反思是提高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加速器。
總之,語文閱讀教學是一門很深的學問,具有極強的藝術性,為了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我們必須以教學理論作指導,經過自己的不斷實踐,不斷總結,不斷完善和創新,熟練地運用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策略,不斷提高語文閱讀教學質量,達到提高課堂教學之效。

② 如何提高小學語文作文水平論文

摘要:小學作文教學一直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由於小學作文質量一直不高,因此提高作文質量成了語文教師的一大難題。長期以來,為了提高作文質量,師生都付出了許多努力,但常常收效不大。對此,我對主要問題進行了分析,提出了一些提高作文教學的途徑。

關鍵詞:提高 小學作文 途徑

語文教學重在培養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聽說是基礎,讀寫是目標,是根本。作文教學是語文教學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的部分,是培養寫作能力的重要一環。小學是學生作文的打基礎階段,夯實作文基礎,培養學生的作文能力,提高作文教學實效,是我們全體小學語文老師的共同追求。新課程標准做了明確的規定:小學作文教學是指導小學生學會用書面語言表達思想、傳遞信息的起始訓練階段,必須予以高度重視。這里,我僅就多年來在小學作文教學方面的體驗談一談自己的看法:
一、更新作文教學觀念
新的小學作文教學課程觀倡導作文教學由封閉走向開放。傳統的語文課程屬於「文本課程」,它的重要特徵就是以應試為宗旨,是封閉式的課程。新課程背景下,作文教學不再拘泥於「文本課程」,而更多進入「體驗課程」。「體驗課程」是開放式的課程:在作文教學的目標與內容上,可以自選、自定;在作文教學的時間與空間上,能夠自主安排和支配。由此,語文教師的角色也驟然轉型,由課程的被動實施者轉變為課程的主動建構者。
二、從生活入手,激發興趣
生活是習作的源泉。正如葉聖陶先生所說:「生活就如源泉,文章尤如溪水,源泉豐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潑的流個不停。」的確,生活不是沒有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那麼,如何讓學生從生活中發現寫作內容呢?語文老師應該採取切實可行的措施,鼓勵學生留意身邊的事物,對周圍事物多聽、多看、多想,多問幾個是什麼,多想幾個為什麼,多思考幾個怎麼辦,這樣才能有話可說,有事可寫。通過平時的教學,我發現指導學生寫觀察日記是幫助學生積累作文素材,提高作文水平的有效方法,教師可以通過引導學生每天寫一篇觀察日記的方法,鼓勵學生寫生活中的事物、人物、景物,寫自己的發現、思考和感想,寫頭腦蹦出來的靈感、閃現的火花。教師要特別注意引導那些沒有觀察意識的學生慢慢培養觀察的興趣,逐步形成仔細觀察的習慣。只有這樣,學生的習作才能多姿多彩,學生才能用心去感受生活,感受快樂,感受幸福。
三、前後比較,明確訓練重點
在習作訓練時,我們不僅要明確每次作文題的內容,更要明確每次的訓練重點。如何確定訓練重點?一般來說,前後同類習作間顯示出來的梯度就是訓練的重點。如:五年級上冊習作一,有一篇習作範文《我的班主任》,與上冊同類習作提示相比,多了這幾句話:「這件事比劉紹棠寫的老師的事還小,還平常,但十分細膩、感人。」這實際上是在向學生暗示細節描寫的作用:細節寫好了,盡管小,但同樣感人,同樣可以突出人物的特點。聯系下邊的寫人作文題,很明顯,這次訓練的重點是:用好細節描寫,突出人物特點。這點明確了,老師就要圍繞「細節」,做一些必要講解和拓展練習,例如:細節的類型,細節的描繪,細節的應用等等。訓練重點明確了,小作該練些什麼,也就有答案了。
四、強化範文引路,讓學生有法可效
傳統的教學範文還是有不少在寫作手法和技巧上的可取之處,可以把其當做學生模仿寫作的典範。但是,教師應在教這些課文之前,作好寫作安排,教者心中有數,使學者學有目標。在評析課文時,著重分析作家觀察、發現、思考、聯想、選材、構思的方法,講清每篇文章的仿作重點,讓學生有法可效。範文引路要注意的問題是:要求學生學範文之取材分析、布局謀篇的方法,而不是抄襲,讓學生通過模仿開拓自己的思路,並加以發揮,最終變為自己的東西。學生一旦掌握了這些知識,「怎樣寫」的心理障礙問題得到了解決,教師往後的作文教學工作也就有了良好的基礎。
五、指導學生多讀書,讀好書,注重積累
古人雲:「讀書破萬卷,下筆猶如神。」能給孩子們提供直接的生活經驗固然好,但有些是無法提供的,還需要來源於間接生活―書籍,從中吸收別人的生活經驗,豐富自己的積累,開拓自己的視野。我在教學時,(1)給學生們列出了必讀的好書清單,從古到今,從中到外,包羅萬象,並經常利用班隊活動,朝會、課外活動等時間,互相介紹新近讀的好書,體會別人的寫作精妙之處。(2)教給孩子們剪貼、搜集資料的方法,擴展知識面,豐富詞彙,以解決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障礙。(3)採用美國著名作文教育家羅伯特・希爾博士的「課堂作品出版法」,將學生們自己的作文裝訂成書,一方面看到自己的作文成書,學生們欣喜若狂,另一方面,讓其他學生從中吸取同齡人生活的經驗,向他們學習。這樣,既滿足了他們愛表現,以得到別人的稱贊和同伴們喝彩的願望,又激發了他們的作文動機,變「要我寫」為「我要寫」,有利於調動學生們作文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實現自我價值,樹立寫作自信心,提高作文鑒賞能力。
六、嚴格要求,重視評講修改
教師對學生的整個習作過程,即:閱讀、指導、評講、修改這四個步驟要加以控制,我稱之為「習作質量控制四步曲」。現在有的班級作文水準自我感覺不如意,原因何在?我想:可能只控制了其中的一步,或兩步。沒有把四步都控制起來,這叫局部過程失控。在這種狀態下,學生的作文是難以寫好的。這四步控制必須在謄寫之前完成。等到學生把文章謄到作文簿上了,已定局了,你批語寫得再多,改得再多,都收效甚微。
以上是我在習作教學中的幾點做法,究竟怎樣做效果更好些,老師們各有各的體會,相信同仁們會有更好的方法,我相信:只要我們以認真負責的態度,不辭勞苦的精神,不斷地探索有效的作文教學之路,就一定能從中總結出帶規律性的有效的作文教學途徑。

參考文獻:
[1]周文釗. 也談小學作文教學方法[J]. 新教育, 2010,(01) .
[2]孫光軍. 小學作文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對策[J]. 延邊教育學院學報, 2010,(01) .
[3]江和平. 小學作文課外練筆重在「三化」[J]. 新作文(小學作文創新教學), 2010,(Z1) .
[4]莫祥慧. 多維評價,促進過程性發展――淺談小學作文有效教學評價的改革[J]. 新課程(小學), 2010,(03) .

③ 如何提高小學語文教學質量論文

教學質量是學校的生命線,是教育的永恆主題,是構建和諧校園的落腳點,也是我們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始終必須要堅持的一個永恆的主題,因此,努力提高語文教學質量,是我們每一位語文老師的職責。下面就我個人的觀點,結合我教學實際,對如何提高小學語文教學質量談談自己的幾點看法:
一、做好充分的課前准備是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前提。
課前的准備工作是巨大的。
首先要研究教材,因為教材是教師和學生的「教」與「學」的依據,教師對教材鑽研的程度直接關繫到教學質量。研究教材要從以下三個方面入手:
1.研究大綱,從整體上把握教材,了解教材的編排體系,把教材所涉及的知識進行歸類,掌握各部分知識的結構,確定所教教材在本學科體系中的位置。
2.研究單元教材,掌握重點和難點,對整個單元教材進行加工和處理。
3.鑽研本課教材,理解並掌握教材,對教材進行分析,把教材的知識變成自己的知識。
其次是研究學生,具體包括以下兩點:
1.研究學生的智力背景,了解掌握學生原有知識基礎、學生的智力水平、能力水平以及在班上的分類情況;
2.研究學生的非智力背景,了解掌握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態度、學習習慣以及分類情況。備好了學生,再對不同的學生實行分層次教學。
二、加強積累,強化訓練是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關鍵
小學四年級的學生已有一定數量的課內外閱讀和生活經歷,已經有了一定的語言積累,我們必須很好地結合平時的課堂教學,側重於指導學生對積累進行歸類整理,從而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語言積累的要求包括三個方面:1.、能背誦課本中要求背誦和默寫的內容;積累相關的字、詞、句、段、篇等;2. 能注意在課外閱讀中積累語言材料。3. 能在生活中廣泛積累語言材料。
(一)積累的類型主要包括:
A.教材方面:
①拼音板塊:正確讀准字音,辨析正確讀音等。
②漢字板塊:改正詞、句中的錯別字;形近字與音近字歸類積累等。
③詞語板塊:成語,分類描寫的詞語,反義詞與近義詞,關聯詞等。
④句子板塊:名人名言,諺語,歇後語,對聯,古詩名句,文言文中的重點句等。
⑤段篇板塊:古詩,名段,名家名篇等。
這樣做便於學生知道教材方面的積累從哪些類型入手,教師引導之後,就可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進行自主的歸類積累了。
B.課外閱讀方面:
把課外閱讀中積累的字、詞、優美的句段以及有關的知識或者與課文相關的知識進行歸類,並引導學生共同歸納出有哪些類型。如人物類:①英雄人物;②體育名星;③愛國人物等。
C.生活方面:
將在生活中運用的語言以及需要我們運用好語言解決好的事例進行分類,便於在學習的過程中能恰當的運用和學習,真正實現語文學習與生活的結合。如:文明禮貌用語這一類型。
(二)每個類型根據內容的不同引導學生進行分類整理。
A.教材的分類整理:
各個板塊根據相應的類型進行分類積累,這是積累的主要陣地,是學生積累量能否達到的一個主要來源。可以根據上面板塊中的提示進行廣泛積累,將第一至十二冊教材綜合運用,真正實現「牽一發而動全身」的積累,把相應的知識都收錄於相應的類型之中。
例如: ①成語的分類整理:
如表示注意力高度集中的成語:(聚精會神,全神貫注等)。再如寫出以「一、百、千、海、不、有等字開頭的成語;寫出表示「時間過得快」、「速度快」的成語。在這個過程中要注意詞語數量量的積累與分類積累結合。
②句子的分類整理:
可以把對聯、諺語、歇後語、古詩名句、文言文中的重點句等全部融入其中,並且每一部分又可以根據具體情況再分一些小點來積累更好,如諺語的積累可分為:農業、天氣、珍惜時間、激勵自己等。
③古詩的分類整理:
從你學過的古詩中寫出描寫春、夏、秋、冬四季特徵的古詩各一句。
④各種句式的綜合訓練:包括:反問句與陳述句的互換;把字句與被字句的互換;肯定句與雙重否定句的互換;比喻句;擬人句;修改病句; 關聯詞合成句子等。
B.課外閱讀的分類整理:
⑴課文中相關知識的拓展:
①你對北京2008奧運會還了解多少,把你知道的分條寫下來:
②安徒生是丹麥著名的童話大師,你還知道他寫下了哪些作品,把它們的題目推薦給大家:
③紅軍長征中留下了許多可歌可泣的故事,你知道哪些故事,把你知道的故事題目寫幾個下來:
⑵課外閱讀中積累的語言材料
①從小雨描寫到大雨,你能寫多少詞語:
②填動物名稱,成為成語:如(_死_悲;_頭_尾。)
③說明謙虛的名言:(滿招損,謙受益。謙讓是身體的良心。)
④描寫人物心情的詞語你知道多少寫幾個:
⑤寫出兩句關於「珍惜時間」的名言。
C、生活材料的分類整理:
例如聲音方面的整理:
回憶生活中的聲音,把它寫出來:
①下小雨的聲音;②下大雨的聲音;③小貓的聲音;④小狗的聲音;⑤小雞的聲音;⑥母雞的聲音;⑦公雞的聲音。
以上只是一些分類整理中極少的一部分,我們可以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主動地分類,主動地整理,然後進行全班性的大綜合。這里積累本身就是一種訓練過程。
三、教給方法,培養能力是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捷徑
「授之以魚 不若授之以漁」可見學習方法的知識是最有價值的知識。學習方法是學生為了達到預期的學習目的所採用的某種方式、手段、途徑。學生只有掌握了學習方法,有了學習的主動權,才能獨立地探索新的領域,獲取新的知識,並運用這些知識去組合、去創新。語文教育家葉聖陶老先生也說過:「教,是為了不需要教。」因此,讓學生掌握學法,學會學習,應成為語文學習創新的主旋律。學習的方法是多層次的,多角度,多種類的,下面就三個方面簡單談談自己的一些做法和體會。
1.教給學生課前預習的方法,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
「預習」乃是「學生預先學習」之意,即預習應看作是課堂教學前的准備,是課外到課內的橋梁和紐帶,是鋪墊,也是初步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階段。強調預習並形成良好的習慣,其意義在於:充分活躍學生的思維,調動他們主動求教的積極性,提高自學能力。
2.教給學生讀懂課文的方法,提高閱讀理解力
讀懂課文的方法是多方面的,從識字、解詞、釋句,到理解主要內容,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從理解文章題目,理解思考課後問題到自己能圍繞課文的某一詞句提出問題,從理解文章的語言文字,到體會其內涵,品味作者遣詞造句,布局謀篇的方法都需要教。
那麼,怎樣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悟」出方法,掌握規律,我們主要通過以下四條途徑幫助學生掌握學習方法,提高創新能力。1、示範引導,舉一反三;2、借機滲透,適時點撥;3、反復誦讀,細細品味;4、總結積累,鼓勵運用
3.教給學生課外閱讀的方法
老師和學生都很有制訂好讀書計劃,並按照讀書計劃要讓學生利用學得的知識,方法去廣泛閱讀課文以外的文章和書籍,使他們「得法於課內,受益於課外」。
在課外閱讀指導中,我們不僅要引導學生愛「讀」,還要指導他們會「讀」得好,讀得有收獲。下面粗淺地談一談這方面的一些做法。A.瀏覽讀,B.品嘗讀,C.篩選讀
四、家校結合,形成合力,是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延伸。
小學中年級的學生自我意識和獨立意識已萌芽,他們在校外的時間達三分之一以上,所以,爭取家長支持,搞好校外延伸教育是非常必要的,這也是提高小學教育教學質量不可忽視的主要措施之一。
家校結合主要是通過各種形式向家長匯報學生在學校的表現,有問題的防微杜漸,有進步的及時表揚以增強學生的學習信心,千方百計、家校結合引導學生積極向上的學習態度。家庭與教師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共同教育的目的。
總之,作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努力提高教學質量是我們不斷為之努力的事。但是,教無定法,我們都應該根據自己所長,結合學生實際,不斷學習,不斷反思,才能提高語文教學質量,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

④ 如何培養小學生語文的閱讀能力 優秀論文

閱讀能美化人的心靈,提高人的素養,伴隨著一個人的終身。同樣,閱讀在語文教學中也佔有特別重要的地位,是提高語文教學質量的根本所在,是解開語文教學之謎的關鍵,是提高小學語文教學質量的突破口,可見培養閱讀能力是極其重要的。而我們的語文教學,由於應試教育的主宰,容不得學生的任何自由和創新,一切以標准答案為依據。學生在閱讀上受到嚴重的束縛和壓抑,對語文課興趣全無。在長期的語文教學中,深感語文教學中的閱讀教學之弊,也常常為之困惑、苦惱,為此進行不懈的探索,尋求閱讀教學的新境界。在我近幾年的實踐中,如何培養小學生的閱讀能力使我感觸頗多,下面談談我的幾點淺見:
一、巧設民主情境,調動閱讀的積極性
學生學習語文的過程是自主學習的過程,教師是「學生學習活動的引導者和組織者」,教師在課堂內只是引導學生,閱讀應成為學生的自主性閱讀,閱讀是學生的閱讀,閱讀內容要讓學生喜歡,為學生服務。教師要為學生的閱讀創設條件,同時,要充分尊重學生的閱讀方式。在教學中,學生可自由選擇先讀什麼,再讀什麼,最後讀什麼,教師對此要鼓勵學生從感興趣課文的內容讀起,讀後還要談談感受。例如,在教《草原》一課時,我就讓學生自由閱讀。這篇課文是一篇極其優美的文章,描寫草原美麗景色。剛上課時,我利用色彩鮮艷的草原課件和有感染力的語言,將學生帶入了一種美好的意境,使學生不由自主地走進課文;然後我讓學生選擇自己所喜歡的學習方式,或讀、或講、或背、或畫,這樣就構建了一個開放的學習空間,使每個孩子都覺得有「用武之地」。我的布置剛剛結束,孩子們就迫不及待地讀學起來,有的讀描寫草原靜態景色的段落,有的讀寫草原動態活動的段落,個個讀得起勁,讀書聲響徹教室。他們不僅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有的學生還繪聲繪色地講草原美麗的景色,還有的學生用他那五彩的神筆畫出草原的天空、羊群,更有的學生閉上眼睛,陶醉在美麗的草原美景中,那真是如痴如醉。看得出,這樣的課使學生的個性得到了發展,同時也調動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最大限度地激活了學生潛在的學習慾望,使他們主動參與到學習中來,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就要營造一種無拘無束、自由自在的課堂氣氛,規矩少點,束縛少點,讓他們思維動起來,語言活起來。在自主的前提下,進行小組合作學習,展開討論,暢所欲言。
二、激發學習興趣,調動閱讀的動力
興趣是學生學習的內部動力,是學生學習積極性中最現實、最活躍的成份。學生只要對學習發生了興趣,就會促使各種感官,共同引起對學習的高度注意,從而為參與學習活動提供了最佳的心理准備。在教學中,教師應從實際出發,確立教學方法和手段,努力創造一個和諧、輕松的學習氛圍。很多學生之所以認為語文閱讀學習是一項枯燥、乏味的工作,究其原因在於教師在教學方法上沒有展開積極思考,大膽創新,故而給學生造成審美疲勞。因此,教師在開展閱讀教學中,應精心創設有趣的教學情境,或轉換文本形式,或實現師生互動,讓學生在愉快、自由的課堂氛圍中開展閱讀學習一定會取得很好的教學效果。
1、創設生動的情境,激發興趣:
我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力求做到讓學生變得鮮活,讓學生學得興致盎然,使學生在語文學習中享受學習的樂趣,從而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如在教學《群鳥學藝》一課時,我先在課前精心地製作了各種鳥的圖片,在導入新課時,我採用了故事導入法,告訴學生今天老師給他們請來了一群可愛的鳥朋友,然後出示鳥的圖片,把它們貼在黑板上,學生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他們的學習興趣被激起。在此基礎上,揭示課題。這樣的教學,學生就會容易入情入境,展開想像,比起簡單的講述更能激發學生的靈性,開啟學生學習之門。
2、藉助豐富的形式,激發興趣:
教材中的課文體裁多樣,有情節生動的故事,韻律感較強的詩歌,語言優美的散文……通過畫、唱、演等形式來展現課文內容,可以化抽象為形象,把學生帶入到課文的情境之中,激發內心情感,加深他們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和體驗。如《柳樹醒了》一課,我在指導朗讀第二小節時,讓學生演一演春雨,在「小雨沙沙」的歌曲聲中給柳樹洗洗澡,孩子們邊唱邊演,盡情地享受著小詩。再讓學生來讀讀小詩,「小柳枝喲,軟了。」輕柔、舒緩的語調將詩意表現得淋漓盡致。
語文課堂教學是一個師生情感流動的過程。有真情付出,才會有心靈交匯;有情感體驗,才能與文本和作者對話。因此,教師要引導學生移情體驗,用自己真實的情感、既往的經驗去溝通、交融、碰撞、回應作者的心靈,文本的內涵,在真實的語言實踐活動中獲取語感、形成豐富而深刻的情感體驗。在語文教學中,還應多注重創設一種恰當的情景,通過對情境的體驗,激發學生的情感活動、學習的興趣及學習的深度。如教學《地震中的父與子》這篇課文,一位教師是這樣創設教學情境的:在學生初步感知課文內容的基礎上,課件隨著哀傷的音樂出現了美國洛杉磯那次大地震留下的珍貴圖片,再加上老師「煽情」的語言描述,將學生的情感拉向了地震的慘烈現場,並使這些發自內心的情感活動進一步在課堂上擴散,直至形成彌漫於整個課堂的情境氣氛。大家的情感都沉浸在地震後留下的一片片瓦礫中,一堆堆廢墟中。一種有形與無形組成的教學情境,學生「觸景生情」,被激發的情感活動引領學生奔向更深次的學習。
3、依託各類朗讀評價,激發興趣:
新課標指出:閱讀教學要尊重學生的獨特體驗。學生是有靈性的生命個體,他們對課文中的人、事、物都會產生「自己的感受和想法」。教師應尊重學生的感受,而不是借學生的口說教師想說的話,並為他們提供「與人交流」的機會。閱讀教學中,讀,是語文教學的重要手段。因而,朗讀評價就顯得特別重要。教師對學生的言行作出正確的評價,並予以贊美,能點燃學生智慧的火花。天底下誰都喜歡表揚。當孩子經過努力,終於把一個長句子讀得准確而流暢時,他們多希望能得到老師的肯定和表揚啊!如果孩子能把課文讀正確了,我們可以說「不簡單!你能讀准這么長的句子。」孩子聽了,心裡一定很高興,學習勁頭就更大了。如果孩子把課文讀好了,我們可以說:「讀得這么好,簡直是一種美的享受。」「我就不信只有××讀得好,還有其他小朋友一定讀得更好。」如果學生確實無表揚肯定之處,我們也可以把批評「包裝」一下,用婉轉的語言表達:「如果……那就更好了。」或者用幽默的語言讓孩子領會。如特級教師於永正老師在教《小稻秧脫險記》時,要讓學生讀好這句話:雜草有氣無力地說:「完了,我們都……喘不過氣來了。」一個學生讀得很響亮,這當然有違句子的含義。於老師十分幽默地評價說:「你沒有完,要麼你的抗毒能力強,要麼我的化學除草劑是假冒偽劣產品。我再噴灑一點。」說完,於老師又朝該生身上「嗤嗤」地「噴」了幾下。那個同學笑了,同學們都笑了,在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中,同學們都領會了句子的原意。 評價讀不僅可以是師生之間的評價,也可以是生生間的評價。學生愛挑別人的毛病,教師對這種現象加以引導,對別人的朗讀要先提出優點、值得學習的地方再指出要改進的地方。還可以讓學生評評老師讀得怎樣,哪個詞讀得好,為生生評作鋪墊。通過評價,有利於引導學生學會讀書,善於讀書,從而讀好書,達到以讀促悟的目的。這時,再加上賽讀、挑戰讀,學生就更來勁了,學生的好勝心理被充分的調動起來了,紛紛要向班裡最好的同學挑戰,也感受到了朗讀有趣。讀的形式還有很多,如輪讀,分角色讀等等。讓學生盡情發揮自己的藝術靈性和創造才能,經常地讀、大量地讀、生動活潑地讀,讓學生覺得朗讀很快樂,學生才會在讀中有所發現,在讀中有所悟,在讀中學會思考,在讀中學會創造,真正提高語文素養。
三、營造寬松的氛圍,個性在閱讀中飛揚
在閱讀教學中,教師要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言論自由氛圍,讓他們敢於發表自己的獨立見解。教師和學生應該在平等的基礎上,交流各自的理解,甚至展開討論,允許學生保留自己的想法,使他們的個性在閱讀中充分飛揚。對同一篇課文,或同一個人物,學生往往會產生不盡相同的感受和反應。只要沒有方向性的錯誤,教師就應該尊重學生的獨特感受。不要用單一的評價尺度限制學生。教師在教學中要鼓勵學生大膽地發表自己的觀點和見解,體現審美價值的個性化、多元化,這樣有利於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活躍學生的思維。例如,在引導學生學習《我的戰友邱少雲》一文的烈火燒身時,我問學生打算怎樣學習這一部分課文,結果發現學生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有的說:「邊看插圖,邊讀課文,用插圖來幫助理解。」有的說:「抓住文中的關鍵詞來體會。」有的說:「邊讀邊做批註,寫下自己的體會。」……我便放手讓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來學習。學生立刻忙碌起來,有的有滋有味地讀;有的埋頭圈、點、寫;有的與小組同學小交流。學生根據自己的愛好、特長進行自主的學習。全班交流時,學生根據自己的感悟體驗,紛紛發表各自的獨特見解。通過閱讀過程中空間的拓展,學生的自主性真正加強了,學生的頭腦不再是儲存知識的容器,而是被點燃的火把,閃出智慧的光芒和個性的亮點。
另外,教師還要帶領學生走出課堂,體驗多彩的教學內容,使閱讀教學向課外、課後延伸。語文無處不在,無時不有,為了學生的情感,增加生活的體驗與積累,提高語文教學的效果,教師要多帶學生走出課堂,或向學生推薦課外讀物,讓學生在生活中學語文,在文學作品中感受祖國文字的美妙,感受祖國千年文化的輝煌。
閱讀是一扇窗,透過它就能看見整個世界;閱讀是一盞燈,點亮它就能照亮心靈;閱讀還是一根接力棒,它讓人類香火綿延,永世傳承。只要感悟到閱讀其實是心靈的體驗,那麼閱讀教學就會開辟出新天地,在語文教學這片神奇的園地中也會結出豐碩的果實。
俗話說:「教無定法。」我們在教學過程中,只要用心探索教學新路,在今後的教育教學工作中不斷解放思想,與時俱進,不斷改進我們的教學,提高教學的有效性。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促進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發展,更好地培養和提高小學生的語文素質和能力。

⑤ 低年級語文教學中如何突破重難點的論文新浪微博

一、運用多媒體的直觀形象,突破重難點
(一)用動態的演示,幫助學生正確識字書寫
語文新課程標准提出:「識字寫字是閱讀和寫作的基礎,是低年級的教學重點。要運用多種形象直觀的教學手段,創設豐富多彩的教學情境。」而多媒體技術可將一個個方塊字演變成一幅幅生動的圖畫,將學生必須掌握的知識和內容形象化,提高識字的效果。在識字過程中,有相當一部分形近字,讓部分學生分辨不清。而多媒體的使用卻能讓這一難點迎刃而解。例:在區分「青、清、蜻」時,我投影顯示一大片青青的草地,旁邊寫著:草地青又青。這時飛來一隻蜻蜓,旁邊寫著:蜻蜓飛呀飛。蟲字旁用紅色,並閃爍。蜻蜓飛到小河邊,旁邊寫著:河水清又清。同樣顯示閃爍的三點水。生動有趣的畫面,琅琅上口的兒歌,強烈地刺激著學生的感觀,而突出漢字部件及其部位,則讓學生感知了偏旁部首的概念。在這種語言環境中,這種動態的演示,符合小學生的認識規律,輕松地突破了識字教學中的重難點,並能培養他們良好的學習習慣。
低年級學生的學習並沒有明確的目的性,他們的注意具有隨意性和不穩定性,而利用動畫教學筆畫,分析結構,可以把比較抽象的過程直接地展現在學生眼前,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范寫時,利用多媒體,教師可以控制「描紅」的速度,對於難寫的筆畫可以重復顯現或者顯示這一筆時,動畫速度較慢,讓學生看了動畫,加深留在記憶里的印象。
(二) 用形象的畫面,幫助學生理解詞語的意思
低年級教學以字詞教學為重難點,而對於詞語的理解更是一個難點。在一課的教學中,我們常常會遇到一些學生不理解的詞語和需要積累運用的詞語。幫助學生理解詞語的方法很多,如查字典、出示實物、做個動作等等,可根據詞語的不同情況加以指導,但最重要的是要把詞放在語言環境之中來學習。有些詞語比較容易理解,而部分詞語的理解對於低年級學生而言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了。蘇霍姆林基說:「小學生往往用形象、色彩、聲音進行思維。」根據小學生形象思維導地位的特點,用多媒體的輔助教學,把直觀形象與抽象文字結合起來,就能讓學生更快的理解詞語並學會運用,從而有效突破課文的重、難點。
(三)用動畫的形式,幫助學生了解課文的內容
由於多媒體形象具體,動靜結合,聲色兼備,所以恰當地運用動畫形式展現課文內容,可以使抽象的知識具體化,枯燥的知識生動化,難理解的知識簡單化,從而使學生了解課文內容,有效突破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

⑥ 怎樣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論文

在實施素質教育但應試教育還大有市場的今天,在目前素質教育還難以攻破應試教育這塊「堅冰」的情況下,如何在這場較量中求得生存與發展,這是擺在我們每一個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個嚴峻的現實。教育要「松綁」,學生要「減負」,但教育質量要提高,「既要馬兒好,又要馬兒少吃草」,這於教育一線的所有教師而言確實是一個大難題。正是在這樣的一個現實背景下,教育界給自己提出「教學的有效性」這一研究課題,在我看來實在是極有必要的,是「自己拯救自己」之舉。要在有限的四十分鍾時間內,使學生學有所得(「學會」),掌握學法(「會學」),且學得快樂(「樂學」),這確實是一門學問,值得研究。
所謂有效性,顧名思義,就是有效果,有效率,有效益。效果是課堂教學活動的結果與預期的教學目標相吻合的程度;效率是指投入和產出之比,以較小的投入,花費較少的時間和精力,獲得較大的教學效果;效益是產出、收益,即通過課堂教學活動促進全體學生素質和個性的最優化發展。那麼,如何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呢?作為一名小學的語文老師,我有一些這樣的思考:
一、深入鑽研文本,充分開發利用教學資源
新課程提倡開發與利用教學資源,其實最重要的教學資源就是語文教科書。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根本途徑在於教師必須先鑽研、理解文本,要「在文本中走幾個來回」,明確教學目標,確定教學重點,挖掘訓練要素,並選取符合教材與學生實際的教學方法。如果教師自身對文本沒有吃透,不了解編寫意圖,教學目標不明,教學重點不詳,甚至南轅北轍,便很難做到以文本為憑借,幫助學生提高語文素養。我們常常發現一些教師上各種公開課前,不是先研讀文本,而是先從網上尋找相關教案,一味地模仿、因襲他人的教學設計;平日里,個別教師撰寫教案視《教師用書》為至寶,甚至完全依賴《教師用書》,課文也很少朗讀,上課時對教材內容都不甚了了,「以其昏昏,使其昭昭」,這樣的課堂教學自然是不可能取得高效的。
其實我覺得要想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就應該這樣去做:每每鑽研一篇新的課文,總應先通讀一遍,給每個自然段標上序號,畫出學生可能不理解的詞語,對這些詞語的理解方法作出「預設」,或查字(詞)典解釋,或對照近義詞、反義詞理解,或結合生活實際理解,或聯繫上下文理解。如果要聯繫上下文理解的,則在一旁作上標記。對於要通過查字(詞)典理解的詞語,自己先查字(詞)典並把義項寫在一旁。為了掃除閱讀障礙,我們先應認真地把課文朗讀或默讀幾遍,發現一些難於把握停頓或比較拗口的語句,及時做上記號,備課時寫入教案,課堂上予以指導。此外,在閱讀各種教學參考書的同時,我們還應把文章的結構分析在課本上做好標注,把每一段的段意寫在段末空白處。對於重點詞句的含義理解的預設,更應寫在一旁,方便課堂上參考表述。在對文本內容、教學重點、難點等瞭然於胸的基礎上,接下來我們便可以打開電腦搜集資料,開始撰寫教案,而且幾乎是一氣呵成。
鑽研教材的主要目的,是充分挖掘教材資源,正確設立教學目標,科學設計教學方法,以最佳的教學設計換取最大的教學效益。這個過程中,要花費許多時間與精力,甚至包括一些「無用功」,但它卻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益必不可少的、最重要的一環。
二、精心設計教學環節,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
學生學習積極性指在課堂教學中,學生有濃厚的興趣,主動、自覺地進行學習內容的探索。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越高,課堂教學效率就越高。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在每一個年輕的心靈里,存放著求知好學、渴望知識的'火葯'。就看你能不能點燃這'火葯'。」激發學生的興趣就是點燃渴望知識火葯的導火索。設置懸念,激發興趣,這確實是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秘方。課堂教學中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方法很多,開端引趣就是其中的一種。上課一開始以趣引入,會激發學生強烈的興趣。開端引趣的方式除「設疑」以外,還有「謎語引趣」、「懸念引趣」、「故事引趣」、「小品引趣」等。一節課的開端實在太重要了,它如同在戰斗中選擇一個突破口一樣,輝煌的戰果就是從這里開始的。俗話說,」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因此,要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必須重視開端時的趣味性。
在教學中引導學生參與競爭也是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的重要措施。競爭符合學生的心理特點,因而能調動積極性。為了提高學生的積極性,教師要創造條件讓學生在課堂教學之中參加競爭。如果你仔細觀察,學生在競爭中是非常活躍的,連後進生都不甘示弱。在教生字時讓學生比一比,誰認得快,記得牢,誰組的詞多;在朗讀課文時,讓學生比一比,誰讀得有感情,誰領會地深刻;在總結課文時,比一比誰的發言有創意。比賽的形式可以是以學生個體為競爭對手,也可以是以小組為單位成為競爭對手等等。
刻意求新,同樣能激發學生的興趣。喜新是人的共同心理,好奇更是青少年突出的心理特徵。我們的學生最煩教師教得千篇一律,語文課每次是作者介紹、時代背景、劃分段落、歸納中心、總結寫作特點等等。教師要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就要結合教學內容採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求新求奇。一位老教育工作者說:必須使你的每一節課有點新東西――哪怕只是一個新詞彙。抓住學生求新心理,不斷在學生面前展現那個燦爛的知識新天地,你就會受到歡迎。在我們的課堂教學中,教學的方式方法要盡量多一些,活一些。講述、讀書、討論交替進行,千方百計地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感到有新意,有新意就能興奮起來。只有興奮性腦力勞動,才會使學習過程本身出現美妙的境界,就好象步入百花盛開的花園到處能夠聞到芳香,又好象是品嘗了醇香的美酒,充滿了醉意。學習的這種境界能使學習者產生無窮樂趣。教師要想方設法使每一堂課都有「新意」。講戲劇未嘗不可以演一演;講詩歌不妨舉行個朗誦會;范讀時不妨放一段錄音……新的方式可以引起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
聯系生活實際,激趣的效果也是相當明顯的。學生對學習有濃厚的興趣,就能喜歡學習,上課能積極參與,精力集中,在學習過程中能自覺學習,能提出各種疑難問題,勤於請教;能積極參加學習小組的討論研究,設法解決有一定難度的題目,並且主動地尋找具有挑戰性的學習任務,他們的學習目標已不是為了分數,而是切切實實地掌握和運用知識。
三、組織學生運用多種形式學習,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在課堂教學中,學生的認識內化成行為的具體表現是學生主動參與學習。主動參與,即主體參與認識的行為實踐不是被強制的、勉強的、被動的,而是自覺的、積極的、主動的。如果學生主動性越明顯,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就越大,越表明良好學習習慣的形成。因此,我們應創設情景給學生以主動施展才能的平台,促成學生主動參與課堂教學的全過程。所以,我們教師應該精心組織學生各種形式的學習活動。
首先,鼓勵學生自主學習,勤思多問。「學以思為貴」。愛因斯坦說:「學習知識要善於思考、思考、再思考,我就是靠這個學習方法成為科學家的。」可以說,一切有成就的人都善於思索,都有好思的習慣。教師在指導學生學習時一定要注意多啟發,多反問,不要包辦代替,要鼓勵他們想問題、提問題、鑽研問題。現在有些學生不但手懶,腦子也懶,有一點難題就想問,總想依賴別人。學生一看題目較難尚未好好琢磨就去問老師,這時候如果老師鼓鼓勁,學生仔細一分析,可能就想出來了。如果鼓勁還不行,老師可以給學生指思路。要根據學生所提的問題教給學生思維方法。學問學問,又學又問。好問也應有一定的方法,也是需要培養的,好問不等於胡問瞎問。好問首先要問自己,要多給自己提幾個問題,多問幾個為什麼。不要盲從,別人的答案究竟對不對,還要經過自己思考、鑒別。將別人的答案同自己原先的想法對比一下,想一想自己與別人的差別,從而發現自己思維的毛病,學習人家思維的方法。只有學生自己會思、會問、會學的基礎上,才有可能與別人合作交流,也只有在學生個體的潛力得到發揮時,課堂教學才變得有效。
其次,提倡學生合作學習,取長補短。在學習過程中,往往會遇到新問題需要解決,當學生獨立思考後還是解決不了,是知難而退,是指望老師講解,還是有意識地尋找夥伴,共同合作解決,這需要教師有意識地引導。「合作學習」把學習中遇到的問題放手在小組內討論,尋找解決策略,教師所做的正是培養學生合作意識的工作。在小組合作學習、交流中,學生要發言,要聽取同學的意見,在評價中要當小老師,這樣,學生參與的量和質都得到了提高,主體地位更加突出。課堂教學中,合作學習的時機是很多的,可以在學習新知識的過程中展開「合作學習」。不少新知識是在舊知識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後,大部分能解決問題,只要讓學生同桌交流一下自己的想法,教師稍加點撥即可,節約大量時間,讓學生在練習中鞏固發展。對於實踐性較強的內容,要強調學生動手操作,而且要引導學生在相互合作下進行,使學生互相幫助、促進、檢查。教師要投入到小組中,以一名探索者的身份出現,提高學生積極性。教師也可以在練習的過程中展開「合作學習」。小學生的思維比較單一,題目形式稍有變化往往會影響解決問題方法的選擇,甚至失誤。設計一題多想,同一問題多種解決等,在學生獨立解決的基礎上,然後組織小組討論、辨別、交流,有利於解決問題,有效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第三、引導學生探究學習,不斷完善。作為教師就是要創造條件讓學生在大組的交互影響中使自己的個性的優勢得到充分發展。在共同的學習活動中,學生能用優勢去克服劣勢,取人之長,補己之短。現在列舉幾種例子:
例一,發現別人,互相學習。同學們互相學習,發現別人的優勢。由於優勢原則被同學們理解了,發生了可喜的現象;學習差的學生寫了優生的名字;學習優的學生寫了差生的名字,他們都在找別人的閃光點,這樣的學習形式有利於同學之間的互相學習。
例二,組內合作,組間競爭。在組織學生小組學習的基礎上,提倡組內合作,組間競爭,效果明顯優於單純的競爭。因為學生不僅要完成自己的任務,同時要與其他組員密切合作,只有這樣才能超過別的組。比如同一個問題,看哪一組先解決,解決的方法多,找到了最佳解決辦法,這樣大大激發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效率。
例三,互改作業,重新認識。作業批改過去由教師一手包辦,學生的參與性不夠。小組中的批改往往特別認真負責,要求特別嚴格,對於分歧的地方還會爭論得面紅耳赤,這樣,學生對所學知識作了再一次的認識,並逐步鍛煉了學生的評判能力,提高了認識水平,使課堂學習顯得更加豐滿和完善。當然,組織學生批改,內容要選擇,如果是開放性題目,會更有價值。當然教師要加強批改指導,逐步提高批改要求。
四、發揮評價的激勵、導向、調控功能,使學生學有動力,學有方向,學有方法
《語文課程標准》指出,對學生的日常表現,應以鼓勵、表揚等積極性的評價為主,採用激勵性的評語,盡量從正面引導。事實上,任何人都有獲得新鮮刺激的需求,對於兒童而言,更是渴望變化,期待驚喜,追求新鮮。我們為何不嘗試多種多樣的評價,在評價的方式方法上創新求變呢?
其一,我們可以在口頭語言的評價上機智多變,靈活地採用激勵式言語評價、導學式言語評價、明理式言語評價、幽默式言語評價等。最好能廣泛收集,加強積累,使評價用語定期更換、常用常新、層出不窮,時時給學生以因時因景因文因人而異的新鮮評價或富有情趣的評價語 ,讓學生聽而不厭,學而不倦。其二,我們可以將口頭語言的評價和體態語的評價相結合,愛撫地摸頭、親切地握手、深情地擁抱、由衷的鼓掌、有力的大拇指,加上真誠的贊語,如此聲情並茂,更能傳播一種情緒,交流一種感情。在特級教師的公開課堂上我們經常能看到他們這樣對學生的真誠的贊許,一切都是那麼自然得體。其三,我們可以嘗試實物評價,可以贈送有象徵意義和紀念價值的小物品,一支書簽、一片楓葉、一顆種子、一幅書法作品、一樣教具,都會燃起學生的希望和期待。另外,語文評價應加強形成性評價,《語文課程標准》建議:要「採用成長紀錄的方式,搜集能夠反映學生語文學習過程和結果的資料」,建立學生的語文學習檔案,「用最有代表性的事實來評價學生」。
在閱讀教學中,教師的評價是體現教師主導作用的一個重要方面。值得注意的是,在運用積極性評價的過程中,還要有全人觀念,評價的內容應具有廣泛性,使評價從智力因素向非智力因素延伸,應重視對學生進步性指導,給予多角度、有創意閱讀的評價,才能有效地促進學生認識的提高,情感的發展,價值觀的形成。
總之,課堂教學是一門很深的學問,具有極強的藝術性。為了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我們必須以教學理論作指導,經過自己的不斷實踐,不斷總結,不斷完善和創新,熟練地運用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策略,這樣才能真正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提高學生學習的質量。

⑦ 突破小學語文作文的100個「怎麼辦」

一、不會審題怎麼辦?
可以從以下4個方面去做:
1、認真細致地閱讀試題所包括的所有文字,並在重點之處用點或線標明。
2、對試題進行逐行逐句逐字分析,弄清這樣幾個問題:文體是什麼樣的;選材范圍是什麼;作文表達的角度是什麼;文章的重點之處在哪裡;表達的方式是什麼樣的;字數限制在多少之內。這樣才能把握住試題的要點。
3、分析出要點後,再仔細看看有沒有其他方面的要求等。
4、要把試題的要點及各項要求體現在文章中。如果是自擬題目作文,要注意擬題的用語應能切合文章的主要內容,應體現文章的文體特點,擬題用語要簡練,字數也不要太多。如果是命題作文,這種試題的作文要求、限制條件、作文選材范圍等常隱含在題目的詞語之中。審題時,一定要對構成題目的重點詞語做一番推敲。
二、抓不住題目中的關鍵詞怎麼辦?
將題目中的片語或句子以詞為單位進行劃分,然後逐詞斟酌,仔細推敲,反復琢磨,明確范圍,抓注重點。如《我成長中的一件事》,「事」是寫作的中心,「我」指出了寫作對象,「一件」限制了事件的數量,「成長」規定了寫作內容,只能寫使我思想成熟的一件事,如果把「成長」理解為「長身體」則差之千里了。除了推敲題目中詞的含義外,還要把握詞與詞之間的關系。
三、不會根據題目確立中心思想怎麼辦?
在命題作文中,有的文題就規定了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應該是什麼,我們就要依據文章題目來確定中心思想。例如《我們班裡的新氣象》一文,題中「新氣象」要求小作者抓住學習、文體活動、生活等方面的點滴,寫出同學們的集體主義精神,互幫互助等,表現班級氣象之新,同學們思想境界之高,這就是本文的中心思想。根據題目確定中心思想時,首先要准確判斷文題中體現文意的詞。一般說來,能體現文意的詞語都是題目中的題眼。
四、無法准確把握題目怎麼辦?
將平時寫過的作文題和與之類似的進行比較,辨別異同,確定應該寫什麼,不該寫什麼,從而確保不走題,不混題。如《不該發生的一件事》與《發生在我校里的一件事》,相同之處是都是寫一件事。不同之處是後者有空間限制,重點敘述發生在學校里的一件事,這件事可以是好事,也可以是壞事,可以是意料之中的事,也可以是意料之外的事,總之在內容上可以自由選擇。而前者沒有空間限制,在內容上卻有明確要求,應該突出「不該」,即此事不應該發生而發生了。又如《我的xx》與《我和xx》,相同之處是都該用第一人稱的寫法;不同之處在於,寫作的對象和重點內容不同,前者重點描述某某,後者既要寫某某,又要寫「我」,兩者可並重,也可以側重一人。否則,就會重點不突出,或喧賓奪主。
五、不會由題目來判斷文章的體裁怎麼辦?
看題目,辨文體是有規律可尋的。題目中出現「記』、「憶」字樣的應寫記敘文;若沒有以上字樣,但涉及到記敘文的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等要素的,也應寫記敘文,如《在……的日子裡》(涉及時間要素),《我的母親》(涉及人物要素),《在閱覽室里》(涉及地點要素),《可喜的變化》(涉及事件要素)等作文題,都應該寫成記敘文。如果題目是具有象徵意義的物體名稱,如《鋪路石》、《燭光》等,或物體名稱前後有「贊」、「頌」、「賦」或「……的精神」、「……的風格」等字樣,都應寫成散文,而不能寫成說明文。有時可以某物為線索,將以某物名稱為題的文章寫成記敘文,如《一輛紡車》。有的題目要求對事物做介紹或以物命名,如《電視機的使用》、《水的自述》、《熱水瓶》等,則應該寫成說明文。
六、不知如何在文章中突出重點怎麼辦?
文章中最能表現中心思想的內容就是文章的重點。文章的重點突出,中心思想就會鮮明,給人的印象就會深刻。如何在作文中突出重點呢?
首先,選擇最能表現中心思想的內容作為重點。要突出重點,首先要選准最能表現中心思想的內容。其次,把重點內容寫細致、寫深入。重點內容確定之後,我們就應該緊緊圍繞中心思想,把它一層一層地、深入細致地寫詳細。
七、不會構思怎麼辦?
中心思想確定之後就要考慮怎麼寫了。這是一個理清思路、組織材料、安排結構的過程。應該盡量考慮新的思路,擬一個寫作提綱,寫別人未寫的,說別人未說的,這樣才能給人新鮮的感覺,避免文章千篇一律。這里包括一個寫作順序和寫作方法的問題。比如記敘文,在構思提綱時就得考慮是用什麼順序來組織材料,是時間、空間還是邏輯順序,如何將材料組織起來,用什麼樣的記敘方法去寫等等。提綱列得好,會對考生事半功倍。文章妙在構思,構思不好就很難把一篇文章發揮得淋漓盡致,給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八、寫作文脫離主題怎麼辦?
寫作文脫離主題主要表現在材料與中心不統一,不協調,原因是沒有精心去安排,沒有將材料與中心對照一下。寫作文需要根據中心要求,從生活中選取最能表達中心的材料。中心與材料的兩者關系應是:材料要說明中心,中心要「統率」材料。同學們往往寫一段或幾段後就忘記了這關鍵的一點。如果能經常將材料與中心進行對照一下,看它是否符合中心要求,能否表現已確定的主題,就不能脫離主題了。
九、不會立意怎麼辦?
立意就是指作者在動筆之前將文章或作品內容所要表現的主題思想,所要揭示的生活真理確定下來。立意,也叫中心思想,或稱主旨、主題,它是統率文章的「綱」,要為文章確定一個正確、深刻、新穎的主題。
所謂正確,就是文章要體現正確的立場、觀點和方法,要宣傳健康的、美好的事物,批判消極的錯誤的事物。所謂深刻,就是要在文章的內容上去挖掘開拓,由表及裡,抓住事物的本質。如《論雷峰塔的倒掉》一文,作者將雷峰塔是鎮壓白蛇娘娘的塔升華到封建勢力鎮壓人民的塔,從而表現出徹底的反封建的革命精神。這個主題就非常深刻。所謂新穎,就是必須選取新穎的材料,要盡量用新近發生的,別人不常用的,或是自己有新的感受的材料,使文章具有新鮮感和時代感。立意好,才能喚起人們的共鳴,引起人們的思索。作者的生活積累、思想水平和知識儲備,是立意高下的關鍵。
十、寫作中,不會以小見大怎麼辦?
以小見大是構思立意的技法之一。所謂小,是指從小處著眼,即選材小;所謂大,是說思想內涵容量大。這種方法的特點是以個別表現一般,以小事反映大主題。即選材雖小,而韻味無窮;取事雖小,而意義重大。運用這種方法時應注意兩點:第一,要善於發現有深刻意義的小事,要站得高,看得遠,想得深。為此,必須注意積累生活經驗,又要注意提高思想認識水平。
十一、不會組織文章結構怎麼辦?
所謂結構指的是各個組成部分的搭配和排列。要寫出一篇成功的好文章,就要在文章的結構設計上下一番大功夫,下面介紹幾種方法:
1、明確文章的寫作思路。文章是寫給別人看的,要想讓人看明白,一定要條理清晰,要理清文章的思路。思路就是思考的線路,給文章布局,首先要考慮順著一定的思考線路。
2、安排詳略得當,充分表達主題。詳略得當是作文一大重點,應該詳寫之處如果不詳,就不能夠突出要表達的中心主旨;應該略寫的地方省略不得當的話,會讓人感到冗長枯燥。詳寫就是要把最能表現中心主旨的材料寫詳細,寫突出,寫具體。而略寫是把跟中心思想有些關聯但又不是重點內容的材料寫得簡潔明了。
3、形式要創新,使文章生機勃勃。首先,要巧妙地使用題記,明確文章的主旨,設立懸念。其次,要把後記精彩地補充完整,這樣就可以使文章的情節充實、完整,又可以深化文章的主題。
十二、不會順敘怎麼辦?
順敘就是按照事件本身的發生、發展和變化過程進行敘述、藉以展開整個事件的來龍去脈,講清事情的前因後果。這種方法能准確地反映事件的發展程序和本來面目,使讀者易於接受和理解。順敘法運用得好,讀者看後就會有脈絡清晰,有頭有尾的感覺。但應注意在記敘過程中切忌平均使力,材料應有取有舍,敘述有詳有略、有主有次。反之,文章內容便如一本流水賬那樣乏味了。事件可按時間先後順序寫出,這種所謂時間並非幾時幾分地寫,可借景物的變化,如一天的自然規律、季節的轉換等形式靈活地表達出來。
十三、不會運用總分的方式寫作文怎麼辦?
敘事類文章中,總是用一句話概括出基本內容,其餘部分分別緊緊圍繞這一句話多層次多角度來敘事。總寫概括,分寫使文章生動具體。有總有分,分析起來不外乎「總分-分總-總分總」三種樣式。無論哪種形式,總寫部分應能取得統領全文或全段的作用。分寫應抓住特徵,有詳有略地記敘,總寫與分寫內容應一致,要統一。總寫是對分寫的集中與概括,分寫是對總寫的擴展、簡述,兩者緊密相連。
十四、寫文章交待不清六大要素怎麼辦?
人物、時間、地點及事件的起因、經過、結果,統稱為記敘文的六大要素。事情是由人在一定的時間、地點做出來的,事情本身有它的起因、經過、結果,客觀情況本來如此。所以在記敘的時候,要根據情況把六大要素交代清楚。要交代清楚這六大要素,也需要一定的技巧:
交代事件中的人物,只要對人物的身份、姓名做簡要交代,在事件的發展變化之中陸續出場即可;事件發生的時間和地點可以靈活地交代出來。
事件的起因,就是要交代清楚出現了什麼問題,發生了什麼矛盾。這一要素的交代應開門見山、簡明扼要。
事件的經過,就是事情發生的全過程,一般分為發生、發展、變化和高潮四個階段。這一部分應具體詳細地描寫,因為它往往能揭示全文的中心。
結果就是事情的結尾。在記事文章之中沒有它,文章便有頭無尾,結構便不完成。可根據需要,交代清楚就行了。
一般說來,記敘真實的重要事件,六大要素都要交代清楚。大凡不需要作者交代讀者就清楚的內容可以省略。
十五、不會先抑後揚怎麼辦?
寫文章時,要對贊揚的人或事可以先抑後揚。「抑」就是壓下去,含有批評之意。「揚」就是揚起,也就是贊揚。用這種方法去構思一篇文章,即先抑後揚法。
怎樣運用這種方法呢?首先要懂得這種方法是用對立的描繪來反映作者的寫作意圖或表現作者內心情感的。「抑」不是作者的願意,只是一種手段,「揚」才是作者的本意,才是目的。「抑」是為了更好地「揚」,一「抑」一「揚」,只是為了更好地強化中心。運用這一方法應注意:其一,要寫好前後感情變化的過程,由表及裡,由淺入深。其二,注意「抑」要恰當其分,掌握好分寸。「抑」的分量要少,「揚」的筆墨要多,這樣才能達到以「抑」襯「揚」的目的。其三,「抑」要自然,做到合情合理,不能做作。
十六、不會分段怎麼辦?
段落是文章中表達意思的基本單位,通常稱為自然段。它在形式上有明顯的標志:開頭空兩格,一段結束就換行。一篇文章可以分為若干段落,每個段落表達一個相對完整的意思,代表著文章表達中的一個步驟。分段的作用是:反映文章的內在層次,使文章的內容有條理、有步驟地表達出來。同時使讀者在換行的停頓中思考回味。
十七、不會開頭怎麼辦?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一篇文章的開頭是很重要的。文章有了好的開頭,才可以帶動全篇,使文章順利展開,而且能吸引讀者。這里介紹幾種開頭的方法:
1、開門見山是經常使用的一種開頭方法。它不拐彎抹角,開篇就寫到正題上。文章開頭或交代時間、地點、人物、事件;或交代寫作動機;或敘述或議論、抒情,靈活善變。
2、一語破的是議論文的一種開頭方法,即開篇擺出中心論點。
3、先聲奪人法。「哈!這模樣了!鬍子這么長了!」一種尖利的怪聲突然大叫起來。這種開頭給人自然之感。寫人物活動的開頭可用這種方法,如《家庭風波》、《一場球賽》、《一堂語文課》等。
十八、不會過渡怎麼辦?
過渡是指文章上下文之間的連貫銜接。它在文章中起承上啟下的作用,文章缺少了過渡就會上下不順。可以用一句話進行過渡,可以設問過渡。那麼,通常在什麼情況下使用過渡呢?文章情節發生轉折時常需要過渡。記敘文的記事的順序有順序、倒敘、插敘,一篇記敘文中如果有幾種敘事順序,那麼在兩種不同的敘事順序之間需要進行過渡。
十九、不會結尾怎麼辦?
文章的結尾也是相當重要的。好的結尾,能使讀者更深入地理解文章內容,進一步領會文章的中心思想;精彩的結尾,能喚起讀者的思考,增強文章的感染力。必須從全局來考慮選擇結尾的方法,要使記敘的事件完整清楚,使文章的結構首尾呼應,達到寫作的目的。下面介紹幾種結尾的方法:
1、「自然收束法」是指一篇文章要記敘的事已經敘述完畢,文章嘎然而止,不再發表議論。我們把這種有頭有尾的記敘文章的自然結尾,叫做「自然收束法」。這種方法多適用於以記事為主的記敘文和一事一議的記敘文。運用此法能使文章結構完整,避免畫蛇添足,拖泥帶水。
2、「出人意料法」也是展開故事的一種結尾方法。即作者在故事情節或人物性格發展上布設疑陣,製造假象,駕馭讀者的感情,轉移他們的視線,使他們的視線,使他們對作品中本是合乎邏輯的發展感到意外。
3、「畫龍點睛法」是文章結尾的方法之一。它要求在結尾部分加一兩句精練的語句,點明中心大意,是感情升華,主題深化。
二十、不知道如何照應怎麼辦?
常見的照應方法有以下幾種:
1、首尾照應指開頭與結尾內容的關照呼應。它要求開頭的懸念,結尾要有解答;結尾寫的內容,開頭要有所交代。
2、時間照應是記敘文中常使用的寫作技巧之一。可把時間照應理解為記敘順序。即文章或按順序、倒敘、插敘、補敘來組織材料,或明顯地標出時間,或者藉助語意表達形式,寫出時間順序來。但從作用和意義來看,時間順序與時間照應有本質的區別。時間照應在起到表明文章記敘順序作用的同時,更有其與文中情境有特殊照應的意義,它能表達出來某種曲折、隱喻、含蓄的復雜思想內容。
3、因果照應,實際上是寫作材料之間的內在邏輯照應。作者為突出文章的主題,在把握住材料之間的因果邏輯線索之後,常常按照材料的因果關系,在文章中對加以合乎因果邏輯的排列組合,從而在寫作技巧上巧妙而藝術地實現,達到突出文章主題的材料之間的強大邏輯性。其主要表現在語意之間的內在照應上,一般是看不出文字標志的。
二十一、不會選材怎麼辦?
寫文章要言之有物。這個「物」就是構成文章的材料,是一篇文章的物質基礎,文章的主題要靠這個基礎來體現。材料對寫文章既然如此重要,那麼,社會生活中的材料浩如煙海,我們自己積累的材料也很多,什麼材料才能寫進文章中呢?選材必須遵循以下四條原則:
1、要圍繞主題選擇材料。選材的主要依據是主題。要根據主題的需要決定材料的取捨和詳略、主次。能夠最有力地表現主題的一定要選,要詳寫;對主題有一定表現力的,是次要材料,要少選或不選,選也要略寫;與主題無關的不選。
2、要選擇典型材料。典型的材料,就是最有代表性的,最能充分說明問題的材料。它具有普遍意義,能深刻、有力地揭示事物的真相、特徵,能起到以一當十的作用。
3、要選擇真實准確的材料。所選的材料必須符合客觀實際情況,能反映事物的本質,而不是生編硬造的,或個別的、偶然的現象。
4、要選擇新穎的材料。表現在三個方面:材料新鮮富有時代氣息的;如不是新鮮的也要別人沒有或很少用過的;或改變角度,寫出新意。
二十二、選材不典型怎麼辦?
所謂典型材料指的是能基本反映社會主流、具有代表性的材料。選材典型還應該避免停留一般化。因為,有些材料能反映主流,但由於多次運用,缺乏新意。選出典型材料,必須對材料進行多次篩選,根據中心進行提煉加工。
二十三、不知道如何圍繞中心選材怎麼辦?
寫人的文章,要著重描述人的外貌、語言、動作及心理活動,用來揭示人物的思想品質或性格特點。因此,選擇材料,要選出最能表現人物特點的材料,重點刻畫人物。記事的文章,要緊緊圍繞事情發展變化的過程,選擇有用的材料,必須交代清楚事件發生的時間、地點、人物、起因、經過和結局等要素。說明文要根據說明對象,選擇最能體現其特點的材料。
二十四、選材不獨特怎麼辦?
選材獨特要做到新、活、奇。「 新」,就是選擇新近出現的,富有時代氣息的材料,反映新的生活。「活」,就是靈活運用手中的材料。寫同一個題目,要推測同學們可能用的材料,選出同學們可能不用的材料。即使用同一個材料,也要從不同角度、不同側面組織安排材料。「奇」,就是選擇別人不了解的或出乎意料之外的材料,給人以驚奇之感。
二十五、不會組織材料怎麼辦?
組織材料,安排結構,一般遵循以下原則:
1、一件事的發展過程,要經過發生、發展、高潮、結局這樣幾個階段,以敘事為主的文章,其結構就應以此為依據安排結構。
2、要根據表達主題的需要來組織材料,主題是文章的鋼,是結構的內在軸心,結構的形式雖然多種多樣,不管運用何種形式,都必須圍繞主題,為主題服務。
3、組材時,必須選用與文體的特點和要求相適應的結構方式。
4、即使是同一種文體,同一個主題的文章,組織材料也不應拘於一格,要富於變化。
二十六、組織材料的方法運用不當怎麼辦?
組織材料的方法,因文體不同而不同。這里只講解記敘類文章的組材方法:
1、以空間為序,按照時間先後順序或空間位置的轉移安排層次。
2、以問題為序,按照事物的不同類型或問題的不同性質安排層次。
3、以因果為序,按照事物發展的因果關系,或從因到果、或有果溯因安排層次。
二十七、所用材料不真實怎麼辦?
造成材料失真主要原因在於:
1、平時不愛觀察。生活中的材料是豐富的,可以取之不盡,用之不竭。但得有雙慧眼去發現。如果養成觀察的習慣,做有心人,寫起文章來就不用胡編亂造了。
2、有了材料不愛積累。如果說觀察賦予你慧眼,積累就會賦予你慧心。從不積累材料,寫時腦子一片空白,絞盡腦汁也找不到切題的材料。
3、套話過多。寫的好像與自己無關,像演戲一樣。空話、套話、趕時髦的話不分場合不分人物,不論大小題材,一齊寫出,矯揉造作,嚴重失真。
4、認識上不正確。認為作文是「作」出來的,因此,東西南北拼湊在一起,認為寫作就是瞎編,不編不成文。實際上靠瞎編是編不出好文章的。只有從生活中汲取養料,寫出來的文章才能動人、感人。
二十八、寫的作文沒有真情實感怎麼辦?
首先,要熱愛生活體驗生活。只有這樣才能找到富有真情實感的素材。其次,要在作文中,把能體現真情實感的地方展開寫,使它具體化,詳細再現動人的情景,讓真情實感徹底顯露出來。有些小作者找到了富有真情實感的材料,但不注意在出感情的地方下功夫寫深入。結果,文章仍沒有感情色彩,缺少感染力。
二十九、選材陳舊怎麼辦?
可以換一角度去寫。如寫老師,可以抓住她「愛笑」這個特點描寫。
三十、不會根據所選材料確定中心怎麼辦?
有了材料並不意味著有了好的中心。還必須對所掌握的材料進行提煉加工,去粗取精,透過現象抓到本質。如有一同學寫我的爸爸開頭寫道「我的爸爸是一個不自私,不佔小便宜的人」,接下來內容寫的是舅舅為了孩子升學給身為校長的爸爸送來名煙名酒,爸爸把舅舅嚴肅批評了,拒絕了禮品。從這個材料看,爸爸是個堅持原則,為政清廉的人,而這個同學未抓住事情的本質,只概括為「不自私,不佔小便宜」就失之偏頗。
三十一、不知如何根據要求選擇材料怎麼辦?
首先,要認真分析要求,確定選材的標准。了解作文共有多少個要求,每個要求都是什麼,哪個要求是主要的及其內在聯系。其次,分析作文的要求。有針對性地選擇典型的最恰當的,最能反映本質特徵的材料充當作文的內容,表現作文中心。
三十二、犯了記流水賬的毛病怎麼辦?
究其原因仍是平日不注意觀察,不注意積累材料,不善於發現新鮮有趣的事情及細節,只看其表面,不會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結果肯定會事無巨細,毫無選擇,無重點地撿來放在文中。因此,我們還是那句老話,要根據寫作目的,有選擇地安排材料。
三十三、寫作文主次不分怎麼辦?
寫作文主次分明說白了就是根據中心處理材料。同主題關系密切的地方一定要詳敘,同主題關系不大的地方一定要簡述。
三十四、作文內容鬆散怎麼辦?
要根據材料的特點和中心的需要對材料進行整理,合理安排。怎樣開頭結尾,怎樣過度照應,運用什麼線索把材料串起來,何處詳寫,何處略寫,全文分幾段等,這些都應有一個全盤考慮,這樣文章就不會出現結構鬆散的現象。
三十五、寫文章虎頭蛇尾怎麼辦?
造成虎頭蛇尾的原因是對結尾認識不足,不重視結尾。編筐編簍,重在收口,有精彩的結尾才能給讀者一個完整的印象,有無盡的韻味。要學習運用常用的結尾方法。
三十六、寫文章切入主題太慢怎麼辦?
那就不能繞彎子了,故弄玄虛,應該開門見山,直指中心,盡快抓住讀者的心吧。
三十七、不會刪補內容怎麼辦?
在修改作文的過程中,要竭力將那些與中心思想無關的內容,前後重復的語言,空洞無物的議論,繞圈子的開頭,草草結束與中心無關的結尾等,毫不可惜地刪去。刪繁就簡,與表達意圖無關的一切刪去了,才能做到言簡意賅,以少勝多,重點突出。尤其是重點不詳之處,文字表達疏漏,材料不充足,認識不周嚴之處都需要增補,通過增補,把空洞的變得充實,抽象的變得具體,忽略疏漏的得到加強與彌補,使中心思想更好地表達出來。刪與補應是同時進行的,兩者互為補充,相得益彰。
三十八、不會調整結構怎麼辦?
要根據文章內容的順序(如時間空間等),與自己定下的結構比較,看實際與理想是否吻合,或文章結構是否完整,進行適當的調整,使材料安排得當,層次清楚,語序合理,全文上下一脈相承,思路清晰。
三十九、寫作文顛三倒四怎麼辦?
原因就是邏輯混亂,文路不清晰。要想文路清晰,應該圍繞中心,按照一定順序寫,無論是寫作還是修改,道理一樣。人物的單個動作有一個發展過程,雙方則有一個交替過程。如果寫景物,注意點面結合,或以時間,或以空間,或以事理,組材謀篇,寫出的文章定會條理分明,語言通順,合乎邏輯。
四十、寫文章犯畫蛇添足的毛病怎麼辦?
犯這種毛病往往是認識上不正確,不能認識語言是為中心服務的這一基本點,在敘述過程中唯恐敘述不周,所以有用的和沒用的,說過的和沒說過的,一股腦地堆。一篇好文章,首先要過語言關,做到語言簡潔明快,切不可拖沓,以免畫蛇添足,多此一舉。

⑧ 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突出重點,突破難點的策略有哪些

1 一課一難點,重難點能否突破,即在於重難點的確立
一堂課重難點明確了,突破也就有了方向,方法也就會應運而生,圍繞重難點在教學環節中設計好突破的策略,才會讓學生學得懂,弄得明白。文言文中的字詞積累、課文內容的把握、有感情地熟讀課文並背誦、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等,並能細心品味寫景妙句、了解托物言志的寫作方法、積累文言知識就是文言文的重難點。這個難點確立好了,那麼在教學時方向就很明確。
2 注意教學中重點、難點的充分性與延展性
充分性是對教學中的重點內容作必要的充分適度的展開與延伸,但絕不僅僅是對教材內容的簡單的同義反復,教學中既要教師發揮其主導作用,又要學生發揮主動性,並把兩者結合起來。教師發揮主導作用,是指教學的方向、內容、方法和組織都要由教師來設計和決定;教師不僅要指導學生自學,而且在大多數情況下要向學生直接傳授知識,施行言傳身教;學生主動積極性的發揮也要依靠教師引導,教師要對教學的效果和質量做出全面的調控。學生作為認識和發展的主體,要主動積極地參與到教學中來,而不是消極被動地學習;對所學的知識要真正理解和善於運用,而不是生吞活剝、呆讀死記。

⑨ 小學語文怎樣解決教學目標的重難點

相對其他科目,語文的工具性很強,應做到知識與能力並重。不管知識還是能力,都指向聽、說、讀、寫。四項都是重點,但第四項是難點。小學語文教學重難點有階段性,低、中、高年級分別有不同,六年級時字詞教學不是重難點,但在一年級時卻顯得尤為重要。就是每一冊的各個單元的教學,也不相同。要確定小學語文教學的重難點,必須在吃透教材和深刻領會教學大綱的基礎上結合實際才能做出。(你的問題既可作一篇論文,也可作為一個課題來研究。)

閱讀全文

與小學語文如何突破重點論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662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333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270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956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07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323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20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630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00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952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983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04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14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755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171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261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555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350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16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9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