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語言文字 > 小學語文默讀設置在哪個環節

小學語文默讀設置在哪個環節

發布時間:2022-06-21 08:12:39

A. 小學各學段在默讀學習上有哪些變化

小學各階段默讀學習上的哪些變化?一二年級默讀生字,詞語課文四年級的生詞思想詞語一次

B. 如何讓低年級的學生默讀更有效

一、激發默讀興趣,增強感性認識《語文課程標准》中要求一二年級「學習默讀,做到不出聲,不指讀。」低年級小學生剛開始學習默讀時,教師要想方設法培養他們的默讀興趣,例如在教學時先用投影打出一句話,並問同學們:「誰能不出聲就能知道這句話寫得是什麼?」這立刻引起了同學們的興趣,都紛紛地把小手高高地舉了起來。接著又一連氣兒讓學生練習幾個句子。最後抓住時機告訴學生:「不讀出聲來,就知道文章的意思,就是默讀」。這樣,默讀就在低年級孩子頭腦中有了一個初步的感性認識。在隨後的教學中,訓練學生由默讀一句話到默讀兩句、三句,以至於默讀整段話,從而使學生的默讀興趣逐步增強。開始學習默讀時,可以領學生到圖書館去看看,觀察人們是怎樣默讀的。注意觀看人家默讀時的姿勢。如怎樣持書?眼睛和書保持怎樣的距離以及怎樣的坐姿?大家一起議一議,做一做,以便進一步增強學生對默讀的感性認識。平時,還可以請高年級默讀成績較好的學生,到班上講講他們默讀體會。還可以讓他們進行現場默讀表演,從而使每一位學生樂於接受默讀訓練。二、訓練默讀技能,提高閱讀效率1.訓練「不出聲、不動唇」默讀能力是在學生初步掌握了朗讀技能的基礎上,通過訓練而發展的。但根據人的認知特點,默讀又先於朗讀。研究表明,一年級學生基本上不會默讀。開始訓練默讀時,絕大部分學生都是嘴唇動並發出輕聲等現象。他們不能把看到的詞句和詞句的意思聯系起來,而需要讀出聲來,才能領會其中的意思。有時,學生升入中年級後,還有小聲「默讀」現象。所以,小學生默讀能力的形成要經歷兩個階段:一是小聲「輕讀」階段;二是無聲階段。因此,我們要讓學生知道正確的默讀方法應該是只轉動眼球,依靠視覺運動進行,而不能藉助「唇動」輔助的多餘動作。依靠視覺運動進行的「眼動」式默讀速度要比藉助「唇動」的默讀速度快得多,教師要引導學生加強訓練,逐步培養。2.培養視讀的廣度在開始學習默讀時,有時會出現指讀現象。有的同學用手一個字一個字地指著讀。這樣,就會在每個字上都停一下。這不僅影響了讀的速度,也影響了對內容的理解。因此,教師要注意培養學生視讀的廣度。從不能迅速,准確地進行大單位閱讀,過渡到迅速,准確地進行大單位閱讀,提高閱讀速度和記憶效果。由一眼能看到一兩個詞,發展到能看到一個句子,一句一句地讀,就容易理解意思了。然後發展到由句到行,進而由行到段,從而逐步地提高默讀的速度。3.掌握不同的默讀方式實際上默讀包括略讀、瀏覽、精讀等方式,教師在閱讀教學中應不斷加強這些方式的訓練。略讀,顧名思義就是粗略地默讀,主要目的是為了快速地大致了解文章的主要內容。《語文課程標准》要求三四年級「學會略讀,粗知文章大意。」這種默讀方式一般都在初讀課文或閱讀了解性讀物時使用。瀏覽,主要是從閱讀媒介(網路、報刊等)中捕捉自己需要的,或是一些重要的信息,搜尋主要事實,捕捉個別細節,講究的是既快又對,以節省時間,確保閱讀的高效率。《語文課程標准》要求五六年級「學習瀏覽,擴大知識面,根據需要搜集信息。利用圖書館、網路等信息渠道嘗試進行探究性閱讀。」精讀,即:運用各種閱讀方法仔細地默讀,其主要目的是為了深入理解文本所蘊涵的思想內容(即表現為個性化的閱讀體驗)。精讀需要花一定的時間,有時要對字、詞、句、段或篇章結構進行反復地斟酌和推敲,以達到更深入地理解文章。如在教學課文重點段落或難於理解的地方可讓學生進行精讀訓練。4.教給多種默讀的方法默讀過程就是感知文本、理解文本的過程,一篇文章或一本書,都是作者對自己感知的事物,經過反復揣摩,反復推敲寫出來的。因此,不採取一定的默讀方法,就很難加深對讀物內容的理解。只有掌握默讀的種種方法,才能夠加快閱讀速度,發展思維能力,提高讀寫水平,現簡要介紹幾種默讀的方法:間讀參閱法:默讀一篇文章,遇到生字新詞或不懂的詞句子時,需要停下來想一想;默讀完一層或一段文章之後,需要想想這一層和這一段的主要意思;還有時需要通過查閱字典、詞典,參看有關書籍和資料,解決疑難問題,這就是間讀參閱法。勾畫批註法:一邊默讀文章,一邊運用各種符號,對生字新詞、妙語佳句或重點段落進行勾畫,作出標記。有時可以把自己的感受和體會隨時寫在書眉上或文章中間的空白處(如給課文列小標題、歸納段落大意、理解重點詞、句、段的含義或者自己的某些想法等)。運用勾畫批註法,有利於把握課文的重點、難點,加深對所學內容的理解和記憶。跳躍品讀法:在初步理解全文主要內容的基礎上,有時為了深入研究某些句段的含義和寫作方法,就將一般的段落丟掉,集中精力默讀重點句段,認真品味,反復推敲,真正弄懂弄通,這就是跳躍品讀法。設疑釋疑法:《語文課程標准》要求三四年級「初步學會默讀。能對課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問。」例如教師平時可培養學生看到課題就想問題的好習慣。如學習《特殊的禮物》一課時,看到課題馬上就會設疑——特殊的禮物是什麼?這特殊的禮物送給誰?……看到《無聲的競賽》課題時,馬上設疑——為什麼說是無聲的競賽?這無聲的競賽是什麼競賽?……有時也可在課文的字詞句段上設疑,這樣,學生帶著問題默讀,帶著興趣默讀,注意力就會更集中,也就更有助於理解課文。聯想構圖法:例如,在學習《夏夜荷花》、《海底世界》等課文時,可以讓學生一邊默讀課文,一邊把課文中的內容畫下來。然後把自己畫下來的畫面,展示給大家看,說給大家聽。這既激發了學生的閱讀興趣,又提高了學生的默讀質量。角色置換法:無論是以第一人稱寫的文章,還是其他人稱的文章,讓學生身臨其境,如在其中。使學生真正感覺到:課文中的「我」就是自己,自己就是課文中的一員。例如,《草地夜行》、《歐陽海捨身救列車》、《十里長街送總理》等課文,有助於深入理解課文,提高默讀的質量。生活聯系法:在學習《壁虎》等課文時,可以讓學生邊默讀課文邊聯系學生自己生活實際中看到的壁虎,從而讓學生深刻體會到壁虎的外形特點與它捉蟲的聯系。三、加強默讀評價,做到循序漸進《語文課程標准》要求五六年級「默讀有一定的速度,默讀一般讀物每分鍾不少於300字。」這就告訴我們,默讀質量的高低取決於速度和效果。自評:方法是,規定在一定的時間內默讀一篇文章,再計算出自己的默讀速度,公式表述為:默讀速度=文章字數/默讀文章所用時間。平時要經常性開展默讀速度的測量活動,隨時讓學生了解自己的默讀速度,以便不斷提高。師評:讓學生默讀同一篇文章,並筆答文章後面的每個問題,最後根據答題的情況,測算出每個學生的默讀效果,公式表述為:默讀效果=答題的良好數量/完成時間。這既要看所用時間的長短,又要看答題的良好數量。也可以讓學生在同一時間內(教師根據文章的長短和答題的難易程度規定出最低限度的完成時間),默讀同一篇文章,並筆答文章後面的每個問題,最後主要看在相同時間內答題的良好數量。最後經過反復的評價,評出閱讀能力較強的同學。通過這樣的活動,可以檢查學生的默讀速度和能力是不是進步了,從而更好地調動學生默讀的積極性。

C. 默讀指導的方法有哪些

一、打好三個基礎
1、默讀訓練首先必須打好獨立查字典和使用字典的基礎,學生能藉助工具書獨立解決生字新詞問題,掃清默讀過程中的障礙。
小學語文關於默讀的指導方法
2、要全面打好朗讀基礎。因為默讀是在朗讀基礎上進行的,沒有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訓練,默讀就無從著手,就年級說,低年級朗讀多些,中高年級默讀逐漸增多,朗讀相對減少;就文體來說,文藝作品朗讀應多些,常識性文章默讀要多些;就配合次序說,先朗讀再默讀,可以促進學生的思考,先默讀後朗讀,不僅要從技能技巧上打基礎,更要注意從良好態度和習慣的培養上打基礎。
3、要打好思維能力的基礎,默讀時既要能通過語言文字抓住思想內容,又要有一定的速度,這就要求學生邊讀邊想、分析、綜合、抽象概括,要有全面的了解,要重點深入,當然,思維能力的培養不是孤立的,必須從低年級開始,必須同掌握知識、培養聽說讀寫能力緊密聯系。
二、輕聲帶讀
小學生默讀能力的形成要經過小聲朗讀、無聲默讀兩個發展階段。所以,從二年級開始默讀訓練時,可以由教師輕聲朗讀。學生不隨著讀,只用眼睛隨著教師的朗讀看課文。由於低中年級的學生默讀的速度與朗讀接近,所以教師輕聲帶讀,學生跟著默讀,是與學生理解課文的速度相適應的。
三、默讀訓練要有目的、有要求、有檢查
由於默讀時學生不讀出聲音,別人看不出,聽不到,很大程度上是個別活動,是內心活動。因此指導默讀的要布置任務和提出要求,要及時進行檢查,以逐步培養良好的默讀習慣,保證默讀質量。如要求學生默讀准備回答問題、分段、概括段意、歸納中心;准備分析文中的重點難點;准備討論時提出自己的意見;准備有表情的朗讀;准備復述課文……有了明確的任務和要求,就可防止學生漫不經心,匆匆過目、不求其解地讀,有利於養成學生邊默讀邊分析思考的習慣,增強默讀的指向性,提高默讀質量。
但要注意:一次提出的要求不宜過多,以一兩項為宜。教師在默讀訓練中要著重抓住「讀前提示――讀中輔導――讀後檢查」三個環節。老師還可提出一些啟發性問題,引導學生邊默讀邊思考,或者啟發學生質疑等等,以進一步提高默讀效果。
四、指導品讀、訓練技能
品讀,就是欣賞文中的妙詞佳句。課文中有些語句對表現文章中心有突出作用,有些語句生動、優美,有些語句含蓄深刻、耐人尋味。這些都可要求學生多品讀。品讀是默讀訓練的重要方法,對幫助理解、記憶、寫詞記、豐富語言都有很大好處。同時要重視技能訓練。如:眼停的時間次數要逐步減少;防止出現回視;掃視的寬度逐漸擴大,速度加快;按句默讀,提高默讀速度。
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讓學生「靜心默讀」,更能讓他們沉浸在文本中,用心去感悟、揣摩文本,與作者去「對話」,與作者的心靈去碰撞,被文章中所表達的感情深深的感動。默讀不只是了解課文寫了什麼,怎麼寫,有什麼疑問,它還喚起了學生的獨特聯想、體驗、認知,成為對課文的藝術再創造,帶有濃厚的閱讀主體的個性色彩。

D. 怎樣對學生默讀進行指導

怎樣對學生默讀進行指導
《語文新課標》指出,1-2年級學生「要學慣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學習默讀。」默讀對於二年級的學生來說稍有難度,他們正處於活潑好動的時期,這就要求老師在平時的課堂上注重對他們默讀習慣的培養。
人教版語文二年級下冊已經安排了閱讀課文,第一篇就是《卡羅爾和她的小貓》。在教學這篇課文時我引入了默讀指導。首先我告訴他們什麼是默讀:集中注意力,不出聲,不指讀,邊讀邊想。由於孩子們是第一次接觸默讀,所以,我讓他們帶有簡單的問題開始逐層引導他們深入理解課文,我設計的第一個問題很簡單,讓他們邊讀邊想,在課文中勾畫出他們覺得有趣的地方。開始讀了,我發現問題了,大部分的同學開始拿著筆逐句逐段的讀課文,速度很慢,於是我再一次強調什麼是默讀,並且詳細的介紹了默讀的方法:默讀的過程中,思考問題時,不用一字一句的細細讀,而是要跳躍性的快速度,一邊讀一邊用筆做標記。與問題無關的段落可以不讀,有趣的地方要做上標記。學生們彷彿一下子找到了開啟閱讀大門的鑰匙,暢游在閱讀的海洋里,連平時上課不愛思考問題的王旭昊都舉起了自己的小手回答問題了。
學會了默讀課文,孩子們充分地體會到小貓的得與失在卡羅爾內心引起的情感變化,感悟到卡羅爾對小貓的熱愛,感受到了小動物帶給人們的生活情趣。

E. 如何培養小學中高段語文默讀能力

語文新課程標准在九年義務教育四個學段的閱讀板塊對於默讀都有明確的要求,第一學段開始學習默讀,到第二學段要求初步學會默讀,再到第三學段對於默讀要求要有一定速度,最後到第四學段要求養成默讀習慣。語文新課程標准要求,第一學段「學習默讀,做到不出聲,不指讀」;第二學段「初步學會默讀。能對課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問」;第三學段「默讀有一定的速度,默讀一般讀物每分鍾不少於300字」;第四學段「養成默讀習慣,有一定的速度,閱讀一般的現代文每分鍾不少於500字」。語文教學實踐證明,默讀作為閱讀主體的內部精神活動,既適宜於逐字逐句推敲的精讀,又適宜於大致了解的瀏覽,是語文閱讀教學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其作用是多方面的。語文新課程標准依照學習的漸進規律,明確提出默讀的合理目標,作為語文教師應該在語文教學中加以落實。
首先,默讀有利於提高閱讀速度。默讀時通過視覺接受文字元號,直接發送給大腦,立即進行解碼處理,不需要像朗讀那樣將文字轉為口語,需要通過口、耳結合的中間媒介,才能進行理解。現代社會要求提高閱讀速度,默讀實際就是快速閱讀的理想方式。
其次,默讀能促進思考,幫助理解。一般情況下,朗讀藉助於視覺、聽覺等感官的協調作用,有助於識記、背誦,而默讀則要潛心專注,認真讀懂,有思考默讀,有助於理解文本內容。
第三,默讀在閱讀教學中能充分照顧到不同層次閱讀理解能力的學生。對於某些在理解上稍微有難度的課文,在默讀中,理解能力好點的學生可以反復咀嚼、品味,理解能力稍欠缺的,遇到課文的難點可以多讀幾遍,加深體會,還可以停下閱讀向老師、同學質疑或自行思考。
第四,默讀的實用價值高。因為默讀速度快,就能讀更多的文章,了解並積累更多的知識和信息。因為默讀不出聲,不相互影響,能保證環境的安靜,便於更集中地思考,理解讀物的內容,且不易疲勞,易於持久。
很多語文教師雖然在不同學段的閱讀教學中使用默讀這一教學手段,但是縱觀閱讀教學中的默讀,有的把默讀等同於朗讀不加以糾正,有的在該朗讀時要求學生默讀,有的在該學生默讀思考時要求朗讀,還有的乾脆在閱讀教學中舍棄了默讀。這就使默讀成為了可有可無的閱讀形式,使我們的語文教學無法有效培養和提高學生的默讀能力。
一、各學段堅持訓練默讀能力
小學低段開始涉及學習默讀,語文教師在低中兩學段要從默讀的姿勢、用眼、用腦、用手等方面,開始指導訓練學生學習默讀,重點要求不出聲、不動唇、不手指,第三、四學段進一步要求學生默讀時做到眼到、心到、手到,最好還要經常帶著問題動筆圈、勾、劃、寫,因為只有眼、腦、手結合,才能提高默讀的效果。語文教師要注意在閱讀教學和閱讀指導課中用好默讀,及時糾正學生中不正確的默讀方式。
二、尋找語文教學中的默讀時機
1.根據課後思考題對學生進行默讀訓練
對此可以從三個方面進行。首先是在對課文內容有整體了解的基礎上為理解某個重點內容採用默讀。如《童年的發現》課後思考練習題:「默讀課文,用自己的話說說「我」發現了什麼,是怎樣發現的。」《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課後思考練習題:「默讀課文,想一想,作者在德國看到了一種怎樣的奇麗的景色?」這種類型的思考題,答案在文中比較明顯,採取默讀形式解決問題既省時又省力。
其次是根據課文內容談體會談感悟時採用默讀。《賣火柴的小女孩》課後思考題:「默讀課文,說說小女孩每次擦燃火柴都看到了什麼,從中你體會到什麼?」這種需要對文本進行深層次理解的問題採用默讀能激發學生認真思考,並有效梳理出自己的見解。
再次是對整篇文章內容進行梳理、歸納時採用默讀。如《草船借箭》課後思考題:「默讀課文,想一想故事的起因、經過、結果,再用自己的話講講這個故事。」這類較長篇幅的故事,在導入課文學習後就需要讓學生在默讀中對文本進行梳理、歸納,最後總結出課文所訴事情的前因後果和主要內容。
2.利用篇幅較長的課文進行默讀訓練
篇幅較長的課文在梳理文章內容和結構時一般不適宜朗讀,而默讀卻能彰顯其不可替代的功能。不管是小學高年級還是初中階段的語文學習,都有很多篇幅較長的課文在預習或是教學時更多地使用默讀這種閱讀形式。如《魯濱孫漂流記》、《故鄉》、《我的叔叔於勒》等較長篇幅的課文,要想在有限的時間內完成文章的梳理,必須引導學生通過默讀俯瞰全篇。
3.針對課文學習的難點進行默讀訓練
在學習某些課文時,遇到理解的難點或瓶頸,需要組織學生通過反復默讀對課文的前後內容或相關的鏈接資料進行分析理解。如學習小說《孔乙己》時,要求根據貫穿孔乙己故事的眾人的鬨笑來體會小說的主旨,這是有一定難度的,這就需要學生通過默讀尋找文中的幾處「鬨笑」,分別體會他們為什麼而笑,再從默讀中聯系全文體會作者這樣安排的用意。
4.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時可進行默讀訓練
語文新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之一是「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閱讀教學過程中,在自主學習和小組合作探究學習前先默讀,在默讀中思考問題形成自己的觀點,再進行合作探究,可更好達到交流學習的目的。
三、通過閱讀指導課對學生進行默讀訓練
為了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和見識,語文教師都會有專門的閱讀指導課,並給學生安排適當的課外閱讀任務。學生在完成相關閱讀任務時都採用默讀,所以教師必須根據學生年齡特點提出相應的默讀任務。通過長期的課內外安排的閱讀任務訓練,學生的默讀能力將會得到大幅度提高。
四、開展專門進行默讀訓練的活動課
根據各學段學生的年齡特點,我選擇相關課文材料和適合的課外讀物,開設測試學生默讀能力的競賽活動課。利用學生喜好活動和力爭上游的心理適時開展有意義的默讀比賽,通過比賽形成學生喜歡讀書看報的氛圍,促進學生默讀能力的提高。
正如語文新課程標准在「實施建議」部分所說:「評價默讀,應根據各學段目標,從學生默讀的方法、速度、效果和習慣等方面進行綜合考察。」語文教師在培養提高學生默讀能力時,要遵循科學適度的原則,把握好時機,找准方法,循序漸進,真正讓學生掌握默讀的方法,達到「此時無聲勝有聲」的閱讀效果。

F. 默讀評價應從學生默讀的哪些方面進行綜合考察

淺談如何讓默讀更有效
如何讓默讀更有效?我認為應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明確課標要求,把握各學段特點。
《語文課程標准》對小學各學段的要求分別是這樣表述的:「學習默讀,做到不出聲」「初步學會默讀。能對課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問」「默讀有一定的速度,默讀一般讀物每分鍾不少於300字。」從「學習」到「初步學會」再到「有一定的速度」,這是一個從低到高,循序漸進的過程。我們在閱讀教學中一定要把握好各學段對默讀的要求,切勿隨意拔高或降低。
有關研究表明,小學生默讀能力的形成要經過小聲朗讀、無聲默讀兩個發展階段。對於低年級學生,應從二年級開始默讀訓練,可以由教師輕聲朗讀。學生不跟著朗讀,只用眼睛隨著教師的朗讀看課文。由於低年級的學生默讀的速度與朗讀接近,所以教師輕聲帶讀,學生跟著默讀,是與學生理解課文的速度相適應的。到了中年級,應訓練學生帶著問題去默讀,「能對課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問」。到了高年級,則要求學生有一定的速度,一般來說每分鍾不少於300字。訓練時要根據課文字數的多少向學生提出閱讀的大概時間,同時要重視技能訓練。如:眼停的時間次數要逐步減少;防止出現回視;掃視的寬度逐漸擴大,速度加快;按句默讀,提高默讀速度。每節課都要像朗讀一樣,設計默讀的環節,提出具體的要求,讓默讀落到實處。
二、加強方法指導,培養默讀習慣。
我們在培養學生默讀能力之前,要讓學生明確如何默讀,做到集中注意力,「不出聲、不指讀」;一邊讀,一邊思考,還可以做旁批。通過長期的訓練讓學生掌握默讀的方法,逐步養成良好的默讀習慣。在這些方法中,要求學生帶著問題默讀是最為有效的辦法。因為這樣做能讓學生的閱讀目標明確,注意力集中,也有利於培養學生邊讀邊思考的閱讀習慣。
三、正確解決好幾個問題,保證默讀高效。
(一)保證默讀時間
在教學中,我們常常會看到有的教師在上課時,讓學生默讀一篇四年級的達八百字左右的課文,不到兩分鍾就要求學生停下來了。而按照課標要求四年級的學生最少要三分鍾左右的時間才能完成,有的學生基礎比較差,往往要更多時間。如果不給足時間,蜻蜓點水,怎能讓學生回答問題?閱讀教學的有效性又從何談起?所以,在教學中,我們要根據課文的長短,學生的實際,設計好默讀的時間,做到心中有數,才能使默讀訓練更為扎實、有效。
(二)正確處理朗讀與默讀的關系。
「朗讀和默讀是閱讀教學中最經常最重要的訓練。」在閱讀教學中讓學生有充分的讀書時間已成為廣大語文教師的共識。「沒有琅琅的讀書聲算不上一節好的閱讀課」。同樣,當學生具有一定朗讀能力之後,如果不進行默讀訓練,也算不上一節好的閱讀課。那麼,什麼時候該朗讀,什麼時用默讀,我認為應遵循以下兩個原則:一是根據年段而定:低年級朗讀多些,中高年級默讀逐漸增多,朗讀相對減少。二是根據文體來定:文藝作品朗讀應多些,常識性文章默讀要多些。總之,朗讀與默讀應根據實際交替使用,才能收到預期的效果。
(三)科學評價默讀
《語文課程標准》指出:「評價默讀,應根據各學段目標,從學生默讀的方法、速度、效果和習慣等方面進行綜合考察。」所以,我們在指導學生默讀時,既要關注到有沒有出聲讀,有沒有指讀,有沒有按要求動筆批註等有關默讀方法、默讀習慣的問題,也要關注學生在讀的過程中是否思考了問題,有沒有按時讀完規定的內容。可以讓學生舉手,也可以抽好中差三類學生進行檢測,查看默讀情況。總之,要讓默讀講方法,有速度,求效果。
(四)落實讀後檢查
默讀訓練要有目的、有要求、有檢查。由於默讀時學生不讀出聲音,別人看不出,聽不到,很大程度上是個別活動,內心活動。因此指導默讀時要布置任務和提出要求,要及時進行檢查,以逐步培養良好的默讀習慣,保證默讀質量。如要求學生默讀准備回答問題、分段、概括段意、歸納中心;准備分析文中的重點難點;准備討論時提出自己的意見;准備有表情的朗讀;准備復述課文……有了明確的任務和要求,就可防止學生漫不經心,匆匆過目、不求其解地讀,有利於學生養成邊默讀邊分析思考的習慣,增強默讀的指向性,提高默讀質量。老師還可提出一些啟發性問題,引導學生邊默讀邊思考,或者啟發學生質疑等等,以進一步提高默讀效果。
四、加強課外閱讀,發展默讀能力。
課外閱讀是課堂閱讀教學的必要補充,也是訓練學生閱讀能力的好方法。學生只有通過大量的語文實踐——閱讀,才能使閱讀能力得到提高。崔巒老師說:「無論從培養學生讀書看報的習慣,完成145萬字的課外閱讀量來說,還是從給每個孩子一個美好的人生,使我國在未來的國際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來說,指導學生進行課外讀寫,是我們的份內之事。」教師應有意識地指導學生加強課外閱讀。每天有閱讀量,每周有閱讀量,每月有閱讀量,每學期同樣有閱讀量的要求。閱讀的時間可以通過多種方法調配。也正如崔巒老師所說:「時間從閱讀課中省一點兒,自習課、活動課借一點兒,一周能安排兩三節就安排兩三節,至少一節總可以吧!集中這一、二、三節課讀課外書,讀整本的書。教師做一些推薦圖書,指導閱讀,組織交流的工作。可不定期地開設課外閱讀指導課,或推介讀物,或進行閱讀指導,或進行展示交流,召開班級讀書會。在小學階段,如果使自己的學生養成讀書看報的習慣,做到 『 走遍天下書為侶』」。這樣,學生的默讀水平和閱讀能力就會水到渠成,迅速提高。
總之,默讀是學生應該掌握的一種閱讀能力。加強默讀訓練是課標的要求,是語文閱讀教學的一項重要任務,也是提高閱讀效率的重要手段之一。只有扎扎實實地加強默讀訓練,才能使我們的閱讀教學更具實效性。

G. 默讀方法研究

一)比較默讀法

針對具體課文內容中某些重點詞的理解,用換近義詞的方法進行比較默讀。《生命生命》一文中有兩節分別描寫飛蛾求生和瓜苗破土而出的內容,其中有兩個詞語用得令人叫絕:「但它掙扎著,極力鼓動雙翅,我感到一股生命的力量在我手中躍動,那樣強烈!那樣鮮明!」在理解此句「鼓動」字的含義時,我讓學生把「鼓動」換成「震動」「揮動」進行比較,學生在這一換一讀中,很快理解了這個「鼓動」恰如其分地寫出了飛蛾盡力求生的慾望。還有一句話:「竟使它可以沖破堅硬的外殼,在沒有陽光、沒有泥土的磚縫中,不屈向上,茁壯生長,即使它僅僅只活了幾天。」這個「沖破」與「鼓動」的含義則大相徑庭,它生動貼切地寫出了瓜苗不惜一切,用盡全力向上生長的頑強。為了讓學生能落理解到這層意思,我便讓他們把「沖破」換成「擠破」等詞進行比較,學生興趣盎然,並很快在比較中理解到了瓜苗的頑強不屈,改成其他詞效果會差一大截。這樣,學生不但在朗讀時注意了這幾個詞的語氣重音,體會到作者譴詞的精煉,更重要的是培養了語感,提高了學生對語言的領悟能力。

(二)勾畫批註法

一邊默讀文章,一邊運用各種符號,對生字新詞、妙語佳句或重點段落進行勾畫,作出標記。運用勾畫批註法,有利於把握課文的重難點,加深對所學內容的理解和記憶。

(三)跳躍品讀法

在初步理解全文主要內容的基礎上,有時為了深入研究某些句段的含義和寫作方法,就「舍棄」一些直白易懂的一般段落,集中精力默讀重點句段,認真品味,反復推敲,真正弄懂弄通文章的內在涵義。

(四)設疑釋疑法

新語文課程標准要求三四年級能初步學會默讀。能對課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問。如平時上課時,遇到適宜質疑的課題時,我定會抓住時機培養學生質疑的習慣。如學習《與象共舞》一課時,學生看到課題後馬上就會設疑———誰與象共舞?為什麼會與象跳舞?……看到《再見了,親人》這一課題時,馬上設疑———親人指的是誰?誰和親人分別了,為什麼要分別?……有時也可在課文的字詞句段上設疑。這樣帶著問題默讀,學生讀書的興趣會更濃,注意力會更集中,也就更有助於理解課文。

(五)聯想構圖法

例如,在學習《一個小村莊的故事》《海底世界》等課文時,可以讓學生一邊默讀課文,一邊把課文中的內容畫下來;然後把自己畫下來的畫面,展示給大家看,說給大家聽。這種方法既激發了學生的閱讀興趣,又提高了學生的默讀質量。

(六)生活聯系法

在學習《刷子李》等課文時,可以讓學生邊默讀課文邊聯系自己生活實際中看到的刷牆工人,從而深刻體會到刷子李刷牆時動作的嫻熟以及技藝的高超。

(七)角色置換法

無論是以第一人稱寫的文章,還是用其他人稱寫的文章,都應該讓學生身臨其境,真正感覺到———課文中的「我」就是自己,自己就是課文中的一員。例如,《祖父的園子》《半截蠟燭》《晏子使楚》等課文,都可以利用角色置換法,讓學生真正走進故事,有助於深入理解課文,提高默讀的質量。

二、刺激訓練,讓學生形成默讀意識

艾登·錢伯斯在《閱讀環境———大人如何幫助孩子們享受圖書》中提到了持續默讀。持續閱讀的前提,就必須確保不受任何干擾。小學生受年齡和心理發育程度的影響有時會缺乏意志力,教師應有意識進行培養,創造安靜的閱讀環境讓學生投入閱讀,持續默讀。

(一)觀察法

教學時,讓學生集中注意,仔細快速地觀察我提供的觀察材料,培養他們的有意注意。觀察材料可以是小物件,掛圖和名畫等,選材的原則是由簡單到復雜,由易到難,循序漸進且富有趣味性。

閱讀全文

與小學語文默讀設置在哪個環節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661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332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269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955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06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322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19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629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299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951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982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03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754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170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260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554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349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15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