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語言文字 > 小學語文古詩如何教的生動有趣

小學語文古詩如何教的生動有趣

發布時間:2022-06-22 12:03:32

① 小學如何進行古詩教學

一、誦讀古詩,理解其義
晉·陳壽《三國志·魏志·王肅傳》中道:「讀書百遍,其義自見。」我國宋代作家蘇軾也說道:「故書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作為古詩需要多讀,只有多讀、熟讀,才能夠理解其義。因此,教者要引導學生多讀熟讀,善解其意。
1.激發誦讀興趣
科學家愛因斯坦曾經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我們必須要增強學生誦讀古詩的興趣,古詩具有音樂感(韻律、和諧音調、抑揚頓挫、平仄交錯),學生讀起來朗朗上口,激發他們的誦讀潛在能力,營造一種和諧、民主、愉悅、快樂的朗讀氛圍。同時,教師對學生的朗讀評價應該運用鼓勵的手段,尊重學生的朗讀,特別是對那些朗讀比較差的學生,不能諷刺挖苦,而是要委婉地指出他們的不足,讓他們感到自己的不足之處,要面向全體,讓朗讀優秀的學生幫帶朗讀較差的學生。要開展一些能夠促進朗讀教學的活動,比如,詩歌朗讀大賽、背誦詩歌比賽等活動,提高學生的朗讀熱情。採用多種朗讀形式促進學生的朗讀積極性,例如,單獨朗讀、二人對讀、分小組讀、男女生分讀、師生賽讀、配音朗讀等等,通過各種朗讀樣式使學生感受到學習的樂趣,讓樂趣貫穿到整個學習過程中。通過各種各樣的朗讀,學生自然而然地就會進入到自覺誦讀的狀態中,深深地被詩歌的美吸引住,陶醉在詩歌美妙的情境中,潛移默化地激發了他們的朗讀欲,自覺地感悟到了詩歌的內涵,領略到了詩歌的偉大與神奇。
2.培養學生朗讀習慣
教育家葉聖陶指出:「教育是什麼?簡而言之,就是養成良好的習慣。」要想讓學生學習好古詩就要養成從小喜歡學習古詩的習慣,只有形成了習慣才能夠自覺地去朗讀、體味、咀嚼、感觸和欣賞,從中享受到它的內在美。一是讓學生能夠正確而標准地朗讀古詩,做到不丟落字,也不添字,不破句讀,練成讀音準確、發音洪亮、抑揚頓挫、聲情並茂的效果。二是達到眼、心、口統一步調,使他們不斷提高靈感性。三是要持之以恆、堅持不懈,只有通過持久的訓練和堅持才能夠真正培養出愛好古詩、學習古詩、欣賞古詩、能寫詩歌的能力來。就像清朝孫洙所說的那樣:「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

二、引領學生,走進情景
1.詩歌都是通過意象來體現的
也就是通過景象和物象來表達作者的意旨,因此,我們做到真正地了解詩歌的內涵,就必須把握詩歌的意象,也就是要走進詩歌的情境中,引領學生走進詩歌的情景里。我們在教學中,要讓學生學會如何抓住詩歌中的重點詞,理解詩歌的境界,進而達到理解詩歌的意旨。比如:在學習《小池》一詩的時候,就要抓住詩眼「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兩句,就會清楚地看到美好春天到來,是一種多麼美好的景象啊!進而表達出詩人觀察的細膩、用詞的精練。因此,只有抓住這樣的詞句才能更好地了解詩歌的意旨,也能夠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2.培養學生的想像力
培養學生的想像力是學好詩歌的重要條件,因為詩歌具有審美性,它靠語言的凝練濃縮了語言的高度表達力,具有跳躍性,它的內在美需要欣賞者發揮自己的聯想和想像,升華到令人陶醉的意境美。因此,我們在教學的時候一定要引導學生去發揮自己的主觀想像力,達到真正地學好詩歌的目的。比如,我在執教唐代詩人杜牧的《山行》一詩的時候,就是讓學生去注意對「人家、紅葉、山路、雲彩」等意象的挖掘,從而看出一幅壯美秋天的畫面。我通過多媒體把這些美景都展現在屏幕上,學生由此增強了對詩歌的理解。
總之,對小學語文古詩的教學還有很多的方法。限於文章的篇幅只談這兩個方面。不管怎麼樣教學都要把握詩歌的特徵來強化教學方法,讓學生能夠真正地理解詩歌,從中得到美的享受,促進古詩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

望採納,謝謝!

② 淺談如何提高小學生學習古詩詞的興趣

古詩詞是我國古代文化的精粹,具有極高的審美價值和很強的藝術感染力。學習古詩詞,對於認識中華文化的豐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提高文化品位和審美情趣,激發熱愛祖國優秀文化和熱愛祖國的情感意義重大。
語文課程標准(2011版)對各個學段的古詩詞教學提出了明確的內容和目標。由此可見古詩詞在語文教學中佔有重要的地位.
但由於古詩詞的形式特別,遣詞造句等方面與現在的語言習慣差別很大,古詩詞本身深奧的含義、優美的韻味很難通過語言的描述讓學生領悟,加上小學生知識面窄,生活閱歷淺,對詩歌所描繪的社會時代、人物思想、風土人情等都感到遙遠而陌生。在理解詩意上存在一定的障礙,加上教學手段比較單一,導致學生學習古詩詞的興趣不高,學習效果不甚理想。如何提高學生學習古詩詞的興趣呢?我結合自身的實踐,談幾點粗淺的看法:
一、鼓勵學生多誦讀、多積累
充分利用古詩詞朗朗上口、押韻、對仗等特點,以及小學生記憶力的優勢,鼓勵他們利用晨讀,課外時間誦讀、積累。教師利用閱讀指導課時間採用形式多樣的考察辦法,評選出古詩詞誦讀、積累方面表現突出的學生,讓他們成為帶頭人,帶動更多的學生去主動誦讀,積累古詩詞,熱愛古詩詞學習。
二、為學生插上想像的翅膀,激發興趣。
小學生最富有想像力也最具有好奇心。課要上得有趣就要充分調動和發揮它們的想像力。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想像課文內容,引導學生通過想像走進課文。把單調的文字變成生動形象的畫面。如教賀知章的《回鄉偶書》,引導學生想像「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體會詩人對家鄉的熱愛以及曠達豪邁、不慕榮利的處世態度。在教學中也可以通過續寫或改寫古詩詞,讓學生感到新奇,激發學生探究的興趣。如教學杜甫的《江畔獨步尋花》時,可引導學生改寫,在改寫的過

③ 教學古詩詞的方法和步驟

嘗試用「激興趣--讀詩文--明詩意--賞意境」四步古詩教學模式進行教學,打破傳統的古詩教學模式,提高了古詩教學質量。
1.激興趣
興趣是探究某種事物或進行某種活動的心理傾向。教育心理學認為,興趣是學習的催化劑,是學生從事學習活動的內在動力,它能促使學生積極探索,努力攀登,向著自己認定的目標奮進。前蘇聯教育家烏申斯基提出:「沒有絲毫興趣的強制性學習,將會扼殺學生探求真理的慾望。」對於遠離學生生活的古詩教學,教師若能創設良好的學習氛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課堂教學有趣、有序地進行,將對學生學習古詩產生不可估量的作用。
比如:在教《望廬山瀑布》時,就可採用「激興點撥法」。新課一開始用一個謎語「懸崖掛塊大白布,千手萬腳捉不住,遠聽千軍萬馬吼,遠看銀泉飛下谷。」引起學生的興趣,使學生產生對瀑布的興趣,再導讀回憶《瀑布》,使學生受到語言描繪的情境感染,從而進入瀑布的詩境。
另外,運用多媒體課件中精美的界面設計、古樸典雅的音樂,營造出濃郁的中國古代文化氛圍,烘托出良好的教學氣氛,也是很好的激趣方式,更是傳統教學無法做到的。
2.讀詩文
「讀書百遍,其義自見」,古詩文的教學也同此理。讓學生反復吟誦,自己發現問題、提出問題並解決問題,把教師的不厭其煩講解變成學生相互間的討論、啟迪和學習,力求做到:
①吟誦與自查自悟相結合,引發感悟。自查自悟是學生在吟誦的過程中,自行查閱資料,理解、感悟古詩文的內容,以及作者的思想感情及蘊含的哲理等。學生可以在校內查,也可以在校外查,可以問老師、同學,也可以問家長、鄰居。這樣,學生在自查的過程中必然會產生出一些個性化的感悟,受到古詩文的情意熏陶。
②吟誦與賞析相結合,豐富感悟。利用專題課、活動課時間組織學生欣賞配樂詩朗誦的錄象與錄音,讓學生從動人的畫面上,從動情的樂聲中,想像著,體味著,感受著詩文的藝術魅力,從而增進了對詩文的朦朧的理解,並滋生出許多感悟。在欣賞的同時,主要在選材、立意、構篇、遣詞等方面引導學生進行評析,可以整體系統,也可以點點滴滴,不拘一格,廣開言路,以增強對古詩文的感悟。
③吟誦與議論相結合,交流感悟。學生對詩文的理解,有的可能只是零碎片段,有的甚至還只是片言只語,所以特別需要在同桌、小小組之間充分議論。這樣可以互相啟發,激起「頭腦風暴」,不僅會大大促進理解,而且會觸發出許多感悟。
④吟誦與運用相結合,深化感悟。首先,詩文源於生活,引導學生把在生活中觀察到、體驗到的東西用古詩文進行表達,能促進學生對古詩文的理解與感悟。在生活中運用詩文的形式很多,可以是賞景吟詩,觀物吟詩,敘事吟詩,等等。其次,讓古詩文運用於習作中,這不僅能提高學生的書面表達能力,而且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因為學生在習作中用詩時,會給詩句賦予一種新的表達內容和感受,從而使學生從更新、更廣的角度去理解古詩文,感悟古詩文。這樣就為萌生出許多個性化的感悟,創造了條件。如何引導吟誦,可以採用以下幾種方法:
a、熟讀成誦法,即讓學生多讀。詩歌的特點是富於節奏美、韻律美和意境美,誦讀起來琅琅上口。在教學過程中,我堅持以誦讀為本,通過反復誦讀,反復吟詠,體會古詩的韻律、意境。可指導學生朗朗出聲地誦讀,低唱慢吟地誦讀。如何使學生「美讀得其法」,教學可分三步進行:一是首先要確定基調。二是要分辨重音,掌握頓挫,讀出節奏。三是讓學生在練習中體會,掌握方法,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力求讀得清晰、准確、有節奏,讀出思想感情。
b、創設情境法。古詩文不是無情物,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讓他們在吟誦時,加上適當的動作,邊吟誦邊表演,可增進對古詩文的理解,從而與作者的情感產生共鳴。如吟誦立意歡快的詩文,可配上一曲輕松活潑的音樂;吟誦反映離愁別緒的詩文時,播放一段哀怨低沉的曲子;吟誦描述風光無限的詩文,配以大自然畫面等。創設情境吟誦是學生喜聞樂見的一種形式,讓學生在特定的情境氛圍中加深對詩意的感悟,促進記憶。
c、分類吟誦法。根據詩的內容或詩所反映的時令進行分類吟誦,也是一種可行的方法。根據內容,可以分為寫景詩、敘事詩、抒情詩,引導學生根據內容分類吟誦,背得多,記得牢。根據時令分類,能促使學生從時間的角度把握古詩文的線索,從而達到流暢記憶,大地調動了學生吟誦的興趣。
d、綜合吟誦法。這是一種融多種形式為一體的吟誦方法。有時採取小組賽、男女組賽,有時採取限時背、師生背、接龍背,有時採取根據內容、根據時令分類吟誦,有時採取聽記背、問答背等等。多種形式綜合背誦,靈活且富有變化,給學生帶來了吟誦古詩文的樂趣,避免了背誦的枯燥性。通過引導巧背,使學生儲存了豐富的語言材料,有效地實現了量的積累。
3.明詩意
新的語文課程強調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發展學生的思維。古詩產生的年代較遠,古代的社會制度,生活方式,風俗習慣,語言風格等,都跟現代大不一樣,而且古詩詞語凝煉,跳躍度大,寫法誇張。因此,小學教學古詩首先要使詞語表象化,並使其強化(建立)、活化(轉換)、優化(加工),即在意讀詩文時,引導學生藉助想像,將詞語在腦海里形成主體畫面。准確把握詩歌作品情感,僅僅拘泥於課文必學內容上是遠遠不夠的,必須對作者的社會經歷,文化教養,情趣愛好以及寫作背景等相關知識有一定的了解,才能與詩人心同此情,意同此理,而明詩意是在理解字詞的基礎上理解詩句,是一個把一句句精煉的詩的語言譯成現代漢語的過程。這個訓練一個很大的好處:就是對學生進行思維訓練,在逐一落實字詞以後,通過對每個詩句的串連通釋,在整體上把握全詩,理解詩句的含義。
4.賞意境
意境是由作者的主觀感受和客觀景象融合而成的,而作為主觀感受的「意」又往往寄寓在客觀景象的「境」中,因此,教師在古詩教學中要引導學生入其「境」,才能使學生「悟其神」,會其「意」,真正領悟到古詩的意境美。葉聖陶曾說過:「詩歌的講授,重在陶冶性情,擴展想像,如果抓住精要之處,指導一二句話,也許就夠了,不一定要繁復冗長的講說。」古詩的教學,一定要將學生領入詩的意境,體驗詩人的感情,引導學生藉助詩人的豐富聯想,展開想像,領略詩人雄偉的氣魄,以及詩人熱愛生活、熱愛大自然的情懷。我們要詩情畫意地教古詩,學生要詩情畫意地學古再現意境是關鍵。

④ 淺談古詩詞教學的策略

一、創設教學情境,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小學階段的學生相同的特點即注意力集中時間短,好奇心強,語文教師可以緊抓學生心理特點創設相應的教學情境,進而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如,創設語言情境渲染古詩美的意境。古詩中的語言簡短且優美,教師在朗讀故事時可帶有感情地描繪其中的場景,激發學生的聯想和情緒,使其全身心投入古詩情境中。例如,某小學教師在講解《春曉》一課時,就邀請一名學生上台朗讀,同時運用多媒體播放相應的視頻,一下子就將學生注意力吸引到那個春回大地、萬物復甦的季節。此時學生再讀出「天漸漸地黑了,你趴在桌上不知不覺睡著了(讓其他學生趴在課桌上做睡覺狀),朦朦朧朧地聽到外面刮著呼呼的風,一會兒又下起了淅淅瀝瀝的小雨,你又睡著了,突然被耳邊的鳥叫聲驚醒了,你睜眼一看說:「我怎麼睡著了?」看著窗外興奮的小鳥不知不覺地讀出「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再看到樓下花園中樹木上的花被剛才的風雨吹得滿地都是,又想起「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學生在語言情境中既明白了古詩要表達的含義,也體會了詩的意境,提高了古詩教學效率。

二、講解古詩背景,加深學生的理解

理解古詩要與詩人在創作時的當時生活背景和社會經歷進行緊密的聯系,這些詩作大部分是詩人在遭遇不平、仕途不順、喜出望外時有感而發,所以大部分詩詞都反映了詩人的生活經驗和思想感情。所以小學語文教師在講解古詩時要結合詩人的生平、寫作背景,當學生對作者的人生閱歷和思想感情有所理解和掌握後就能體會到詩詞中作者的性格特點和寫作風格。由此一來,學生也能更准確、具體、全面地把握詩詞中所涵蓋的人生哲理和文化底蘊,在後續的鑒賞和學習中也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某小學語文教師在講解王安石的《泊船瓜洲》一課時,這首詩主要講述了詩人的思鄉之情,字里行間也透漏著想推行新政、重返政治舞台的迫切願望。如果教師在授課中不花費大篇幅講解作者的寫作背景和人生經歷,那麼這首詩想要表達的深刻意義學生是無法准確理解的。該語文教師在講解中就為學生介紹王安石是北宋時期著名的思想家,在推行新法中因和其他人意見不一而遭到彈劾,最終被迫辭去官職。當王安石又一次因被皇上重用而離開風景秀麗的江南時,不禁想起當初在變法中的苦苦掙扎,從而產生一種思鄉且迷茫的情感。當學生了解了王安石的生活背景、從政經歷後才能更准確地領悟詩歌的思想感情。

三、引入表演活動,激發學生的創造力

小學生好奇心強,注意力容易被感興趣的事情所吸引,發展學生創造力對其未來發展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所謂創造力即學生自身擁有被激發的潛質,相關研究也指出,表演活動能讓學生獲得更多的自由和獨立自主的權利,更重要的是存在很多讓學生自主解決問題的機會。學生在表演活動中遇到阻礙時就會產生全新的要求,進而激發創造力。尤其對於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說,精力旺盛,喜歡通過表現自己獲得教師的贊賞。所以小學語文教師就應為學生創造寬松且開放的表演平台,促使學生盡情發揮自己的特長。例如,某語文教師在講解《宿新市徐公店》一課時,有句話為「兒童急走追黃蝶,飛入菜花無處尋」,這句詩是動態的活動。教師就藉助學生天真活潑的特點讓其扮演村童撲蝶的情境,讓學生在角色扮演中體驗詩人作這首詩時的思想感情,也能在學生中找到快樂。此外,教師也可讓扮演詩中角色的學生大聲朗讀這首詩,彷彿進入這個情境中體會古詩的意境。從課堂活動可發現,這種表演活動能真正實現新課程標准強調的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即寓教於樂的目的,也能提高古詩教學效率。總之,古詩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學習能感受到中華民族歷史悠久的文化底蘊,也能在和諧的教學氛圍中體驗把握古詩的朦朧美、神秘美、含蓄美,提升語文的綜合素養。小學階段對於學生成長十分重要,因為學生思維處於發展初期,教師在古詩教學中應積極創設教學情境,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講解古詩背景,加深學生對古詩的理解,必要時可引入表演活動激發學生的創造力,進一步提高古詩教學質量,實現小學語文教學目標。

⑤ 如何教好小學語文古詩

一、學習古詩文要讓學生展開聯想和想像 在小學語文課本中,收入了70多首膾炙人口的古詩,要想讓學生領會其中的含義,在教學這些古詩時就要引導學生展開聯想和想像,才能更好地理解詩情蘊意。例如教學《詠柳》一詩,可以讓學生閉上眼睛想像:當春天到來之際,你行走在路上,一定會感受到嚴冬過後,大自然正在悄悄地發生變化。你看那河堤上,道路旁,原本光禿禿的柳樹,這時是不是有了變化?它變得怎樣了?在學生想像之後,老師就可以提問他們想像的情景,然後就導入詩文,指導他們朗讀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將詩文與他們想像的情景聯系起來,讓學生明白這首詩看似對柳樹輕描淡寫,實則蘊含著作者很巧妙的筆法。全詩對樹乾和樹枝樹葉的贊頌,即對柳樹的贊頌,雖然沒有一個柳字,但是人們可以通過他描寫的萬條垂下綠絲絛和細葉這些柳的特徵的描寫。推測出作者寫的就是柳。原本光禿禿的柳樹現在發生了這樣的變化是因為什麼呢?當然是春風了,春天來了,春風吹綠了大地,作者贊詠春風中的柳樹,其實就是贊詠了春風。這棵樹是這樣,其他的樹不是也一樣抽枝發芽、綠葉成蔭嗎?所以,這首詩的主旨是贊頌春風吹得樹兒綠,給大地帶來了無限生機。 二、音樂畫畫配合,創設意境 古詩文富有韻律、節奏,誦讀起來朗朗上口,很受孩子們的喜愛。配樂朗誦詩是一種創設意境,讓學生進入到詩的境遇中去的一種很好的教學方法。它可以啟發學生思維,發揮學生想像,加深學生對詩意、詩境的理解。如教學岳飛寫的《滿江紅》,通過反復的配樂誦讀、歌唱,能讓學生體會詩句的豪邁風格,闊大境界,語言的粗獷有力,氣氛的雄偉悲壯。教學張志和的《漁歌子》,反復的配樂誦讀,能讓學生體會詩句清新自然的風格,語言的明白如話,感受到漁人於斜風細雨中那種愛自由、愛自然的情懷。教師在進行配樂朗誦時,要適時地指導學生體會聲音的抑揚頓挫,高低起伏,高亢與低沉所表達的情緒與效果。在古詩文中,詩與畫又是密不可分的。因此,古詩文的教學,還應注重把詩畫樂融為一體,讓學生感受古詩的意境美。 三、趣味訓練,培養詩興 學習古詩文,還要注重富有情趣的訓練,這樣,才能使學生學起來興趣盎然。 1、巧設情境問題讓學生填寫詩句。如,問學生當我們浪費糧食時,媽媽常用( )這句詩來教導我們,你能寫出男一首《憫農》嗎?當我們在外地過年時,常常引用唐代詩人王維在《 》中的( )來表達對家鄉親人的思念。當我們回憶起母愛,要報答母親的深恩時,我們會很自然地吟誦起唐代詩人孟郊的《 》中的詩句( )。有時候,我們對自己所處的環境,正在做的事反而不及旁人清楚,這就是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宋代詩人蘇軾的《 》中的詩句()說明了這個問題。 2、按要求寫詩句。一是要求學生分別寫出描寫春、夏、秋、冬的詩各一句。如描寫春天的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描寫夏天的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描寫秋天的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描寫冬天的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二是要求學生寫出帶有紅、橙、黃、綠、青、藍、紫字的詩各一句。三是寫出帶有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萬等數字的詩句。四是要求學生在詩句中填入花名。如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 )開,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 )別樣紅,竹外( )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等等。 3、設計一些文學史常識的回答,如唐代詩人李白和杜甫,被中國文壇合稱為( ),其中,李白被稱為( ),杜甫被稱為( ),杜甫生平第一快詩是《 》,抒發了( )。 4、讓學生學寫對聯,感受成功的快樂。如我出上聯鳥語花香添美景,學生就饒有興味地對出下聯風和日麗慶新春或風和日麗迎新年。其他的訓練還有很多,如:讀一讀山海關外孟姜女廟的這副對聯,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浮雲長長長長長長長消。這個訓練讓學生明白漢字的一字多音,漢語的停頓以及語序等都能使我們的表達更豐富更靈活。 四、運用故事,點燃詩心 小學生很喜歡聽故事,教學古詩文時,可以插入一些有趣的故事,以此來點燃學生的詩心。 特別是講一些與此有關的奇聞軼事,學生就會更感興趣。如賈島推敲的故事,是用僧推月下門好呢,還是僧敲月下門好呢?體現了古人對提字煉句的注重。王安石寫《泊船瓜洲》的春風又綠江南岸中的綠字的提煉。還有曹植七步成詩的故事,駱賓王詠鵝的故事,王冕喜畫墨梅,寫詩詠墨梅的故事等等。這些故事使學生增強對古詩文的興趣,有了興趣,學生就更能學好古詩文了。 五、課外拓展,積累詩文 古詩文是思想的精華,智慧的源泉,是古人用心靈中流淌出的動聽的樂章、描繪的迷人的畫卷。除了學完課本中的詩文,還應向學生推薦相關的詩書讓他們課外誦讀。學生通過課外誦讀,展開聯想和想像,品味詩文的語言,步入詩文的境界,就會得到很多課外的積累。學生一旦有了大量的課外的誦讀與積累,反過來,就會大大地促進我們語文的教學。 中國歷史,源遠流長,中華文化,絢麗多姿。特別是我國的古詩,更是我國語言中的珍寶,藝海的奇葩,是民族文化精華的積淀和展示,也是世界文化寶藏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炎黃子孫,龍的傳人,傳承和弘揚偉大的民族文化是我們共同的職責。在教學小學古詩文,我體會到,要讓學生喜歡和學好古詩文,以上就是我個人總結的經驗。

⑥ 淺談小學語文古詩教學的藝術

淺談小學語文古詩教學藝術

古詩詞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精髓,也是世界文化藝術寶庫中的一顆燦爛的明珠。在2000年頒發的《九年義務教育全日制小學語文教學大綱》簡稱新大綱中明指出小學階段古詩詞的教學目標是背誦優秀詩文不少於150篇。低年級背誦古詩詞是每學年30篇以上,中年級30篇左右,而高年級則為20篇以上。2001年試行的《小學語文新課程標准》提出第一學段背誦優秀詩文50篇(段),第二學段為50篇(段),第三學段為60篇(段)。而且在其附錄的「古詩詞背誦推

薦篇目」就有70首。由此可見,新課程標准肯定和提高了小學古詩詞教學的地位。小學語文教材中的古詩詞婦孺皆知、膾炙人口,都是古詩中的精品。那麼,如何指導學生誦讀這些古詩詞呢?

一、初讀詩文,了解作者

詩讀百遍,其義自明,其情自見。誦讀古詩方法很多,分自讀、對讀、群讀,又可分為默讀、聲讀等。多讀,可以讓學生把握詩詞的內在節奏。節奏是古詞的生命,讀詩的過程也是欣賞詩歌的一種過程。學生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讀多了,自然成誦,化為心中之本。

整體朗誦詩歌的過程中,由於現代文和古文之間的不同,首先要引導學生讀准每個字,每個詞的讀音,例:《回鄉偶書》中「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現在「衰』』讀「shuai,但古讀音應該是「cui」,古讀音更能押韻,更能體現古詩的韻律美;例如杜牧《山行》:「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深處有人家。」古時應該讀xia.,而現在用漢語拼音讀xi4,就不和諧,不押韻了。在處理這個問題時,我就先讓同學們自己讀,多讀幾次,體會到古詩的押韻美,學生自然選擇讀古音了。

二、精讀課文,了解詩意

讀通古詩後,就要了解這首詩的意思,在語文課本中,古詩詞都會有注釋,將不太容易理解的字詞翻譯出來。這時,我多半希望學生採用小組合作或個人言的方法,一句一句讓讓學生慢慢去自己探究,老師在旁適當點撥即可。還可以鼓勵學生藉助古漢語詞典,去自己翻找。這對於學生的自主學習學習能力,有很大幫助。

三、研讀詩文,體會情感

(1)了解背景:

有不少的古詩詞,它們作者不同,背景不同,表達的情感也不同。就拿「送別主題來說,有李白的《贈汪倫》,寫汪倫以歌聲送友,李白借潭水抒友人對已感情之深;有李白的《送盂浩然之廣陵》,寫李白以目光送友,以長江之水喻友人之間感情綿綿不絕;有王維的《送元二使安西》,王維以酒送友,借朝雨,青柳,美酒表達對友人離去的傷感之情。這些都淋漓盡致的表達出作者對友人的依依不捨之情。

再比如:翁卷的《鄉村四月》、范成大的《四時田園雜興》、張志和的《漁歌子》等為我們描繪出風景優美的田園風光,表達出對大自然、對勞動人民的贊美。同樣是寫景詩,不同的是李白的《獨坐敬亭山》,不僅寫出了敬亭山秀麗的風光,其中「盡』』、「孤獨、「只有」等詞又體會出詩人無比孤寂的心情。從背景資料當中,我們知道李白才華橫溢,青年時雄心壯志,無奈朝廷黑暗,世態炎涼,長期的漂泊生活使他飽嘗人間辛酸的滋味,孤寂之感倍生,所以朗讀時要讀出壓抑孤獨的心境。

(2)想像力的培養:

亞里士多德說過:「想像力是發現、發明一切創造活動的源泉。沒有想像就沒有創造,善於創造就必須善於想像。想像力對於一個人的重要可見一斑。古詩詞具有簡潔、篇幅短小而意蘊豐富的特點,學生要充分了解詩中意境,詩句的言外之意,就要靠自己的想像補充和領悟,去聯想、補充和創造,以構想詩詞中的畫面。例如:《江上漁者》學習古詩後,請同學們想像在波濤滾滾的江面上,捕魚人冒著生命危險,打撈鮮美的鱸魚,使人不由對捕魚人產生同情與憐憫。

(3)課外拓展的必要性

從最簡單的詩句「鵝,鵝,鵝,曲項向天歌。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開始,我就引導學生通過畫畫的方式,來理解詩句。自居易的《憶江南》我搜集一些江南美麗風光的圖片,在大自然的神奇魅力感嘆下,引導學生體會詩人為何難忘江南,從而讀出對江南的贊美。送別詩我通過讓學生講述與朋友離別時的故事和心情,來體會朋友間依依不捨得離別之情……古詩詞雖然離我們很遠,但古人的心情與感受無不包含在這短小精煉,意味悠遠的詩文中,只有貼近我們心靈的詩句才是千古名句,我們也只有用自己的生活做比照,才能更好的理解詩文。

總之,古典詩詞是我們偉大民族五千年燦爛文化的結晶,是我們的寶貴財富。一個沒有傳統的民族是可憐的,一個擁有傳統卻不知道珍惜的民族是可悲的。優秀古詩詞是小學教育的重要資源,優美的詩詞,深刻的內涵,高遠的意境,流傳的佳句,精湛的語言,是我們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寶藏。我們廣大語文教師只有重視古詩詞的教學,不斷充實自己,提高自己的文學素養,正確把握作品的情感,採取科學有效的手段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激發學生的情感共鳴,才能使學生熱愛古詩詞,熱愛祖國優秀的文化,引導學生去發現它的美,欣賞它的美,享受美感的體驗,以此豐厚孩子們的人文素養吧!

⑦ 如何在教學中激發小學生對古詩詞的學習興趣

在學生充滿求知慾時,學生很快就感知了課文內容,使學生嘗到成功的甜頭。 其次 是活動 激趣語文閱讀教學過程,我採用了多種形式的教學活動如何在古詩文閱讀教學中激發學生的興趣文章不是無情物,隨著教學改革深入發展,教學《愚公移山》可針對愚公愚不愚開辯論會,掌握一些古詩文知識是十分必要的,驅動和控制了學生的心理,樂學語文,讓學生先入為主,由興趣轉化為想學。但是,應是師生雙邊的活動過程、扣人心弦的導語,堪稱中外文學史上的經典之作、新穎,「好的開頭是成功的一半」,可把課文編成課本劇讓學生上台表演,課堂上通過記憶把「核舟」畫出來,古文難。如教學《三峽》,一下子就能吸引學生、背誦比賽等語文活動,千里江陵一日還」詩句,為學生閱讀課文創造了一個前提條件,學生學得頭痛。好的導語設計,取得了滿意的教學效果。為此,激發學生一種嚮往之情。提高古詩文閱讀效率的方法很多。如教學《核舟記》,一提古文就心煩」的哀嘆聲不絕於耳,不怕古詩文,老師允許他們看一會兒書,由能學轉化為會學,精彩,催人奮進,由想學轉化為能學,尤其文質兼美。初中課本選入的古代詩文,古詩文的權重在初中課本中越來越大。教學《扁鵲見蔡桓公》,還可以分角色朗讀。為了調動學生積極參與,我多年來一直探討提高古詩文教學效率的方法。作為初中學生,願上語文課,激發學生興趣便是其中之一。

⑧ 如何讓讓小學古詩文教學生動有趣

知人論世
「知人論世」是深入學習古詩詞的前提條件,有助於了解詩歌傳達的感情,有助於理解詩歌表現的意境,有助於更深層次分析詩歌塑造的形象,是解讀古詩詞的起點。在我國古代詩詞中,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多為詩人自我形象 ,或間接地、或多或少地帶有詩人的影子。《孟子·萬章下》中說:「頌其詩,讀其書,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論其世也。是尚友也。」可見,解讀詩歌時如果能夠了解詩人的生平經歷和作品寫作的時代背景,就能站在詩人的立場上,與詩人為友,體驗詩人的思想感情,准確地把握詩人的寫作意圖和思想內涵。因此,我們在古典詩詞的教學過程中,應將知人論世作為解讀古詩詞的起點,以引導學生准確領悟和把握詩情詩境。
那如何能讓學生在古詩詞學習中能知人論世呢?新授課前教師布置學生預習,查詢資料,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和收集處理信息的能力。因為古詩詞寫作時代久遠,寄寓的是古人的思想感情,有的還有典故,與今日學生的視域和生活經驗落差大;加上古詩詞抽象、精煉、含蓄的特點均會造成學生理解上的困難。因此我們的課前預習主要包括以下內容:第一,利用工具書,讀准每一個字的字音和初步理解詞語的意思;第二,利用學生現有的圖書資料或到學校圖書室借閱相關圖書資料了解相關寫作背景;第三,利用網路資源或向大人們詢問;第四,教師提供一些相關的卡片資料等等;通過這樣的課前預習既為下一步學習古詩詞打下基礎,又培養了學生主動學習的品質。
第二步:激趣導入
俗話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在進行古詩詞教學時,首先要激發小學生的學習興趣,引起他們的學習慾望,使課堂教學有趣、有序地順利進行。古詩詞教學,激趣方法很多,只要我們巧妙使用,激發學生興趣,激活其思維,就會使自己的課堂教學生動活潑,魅力無窮!筆者在多年來的古詩教學實踐中,積累了一些能有效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增加學生古詩詞素。

⑨ 如何培養學生學習古詩的興趣

古詩詞是中華民族優秀文化中一顆璀璨的明珠,閃爍著燦爛的光芒,在我國文學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那些優秀的古詩詞生命力極強,千百年來,流傳至今,經久不衰。
據說,在唐朝,讀詩誦詩已是兒童的啟蒙教育,是兒童的必修課。可見,古詩詞學習的重要性。它對開發少年兒童的想像力、審美能力等意義重大。因此,除了小學語文教材精選了一些篇目外,《語文課程標准》還為小學生選出了優秀的古詩詞80首,要求學生會背誦,不僅如此,而且還要求學生在積累、感悟、運用的基礎上,提高自己的欣賞和審美的情趣。然而,現在的小學生已經走進了網路時代,接觸到了許多新生事物,對古詩詞這類傳統文化有些陌生了,讓他們去背誦大量的古詩詞,去感悟,去想像,去運用,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有些學生甚至逃避古詩詞的學習。我認為要想讓學生真正地喜歡古詩詞,學會古詩詞,首先要注重對學生進行古詩詞學習興趣的培養,因為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因此在平時的教學實踐中,我不斷學習、嘗試、鑽研,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認為可以從以下幾方面進行去實踐。
一、運用靈活的教學方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贊科夫認為:「教學法一旦觸及學生的情感和意志領域,觸及學生的精神需要,這種教學方法就能發揮高度有效的作用。」所以,在古詩詞的教學中我積極地鑽研教法,運用有效的方法來培養學生學習古詩詞的興趣。
1、從導入環節入手,激趣學生的學習興趣。生動有趣的導入,可以活躍學生的思維,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好的開端相當於成功一半,所以在學習古詩的時候,特別要注意導入的運用。
2、了解詩人的相關故事,給古詩的學習增添色彩。學生最愛聽老師講故事,可他們關於古代詩人的故事知道的很少,非常感興趣。在學習《贈汪倫》一詩時,我給學生講了詩人李白和汪倫的相識過程,故事幽默生動,巧設懸念,同學們聽得很入神,並不時地對汪倫的智慧大加贊嘆,為學習本詩做了一個良好的鋪墊,同學們學習起來情趣盎然。
3、發揮簡筆畫的作用,從視覺上吸引學生的興趣。畫畫是孩子們的天性,他們對繪畫有著濃厚的興趣,對古詩詞的理解也大有益處。因此,讓學生在學習的時候,適當地配上圖畫,可以從多方面調動學生的感官,活躍學生的思維,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在學習張志和的《漁歌子》時,學生根據對詞的理解,在黑板上合作作畫,用不同的顏色分別畫出了青山、白鷺、桃花、流水、鱖魚、青笠、蓑衣......那是一幅絕美的山水畫,畫出了鮮明的色彩,悠遠的意境,體現了詞人悠閑自在的生活。
4、編排短劇,通過表演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有些古詩詞非常適合表演,詩中有著生動的故事情節。故事表演可以讓古詩詞的學習變得更加豐富有趣,使學生的想像力得以充分的發揮。在學習《小兒垂釣》這首詩時,我就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情景表演。學生仔細揣摩詩意,把握人物特點,把詩中的小男孩那種天真、稚氣、活潑、可愛的形象表演得栩栩如生,同時,也把這首詩牢牢地留在了記憶里。
5、進行古詩詞吟唱,化難為易,激發興趣。以往在教學古詩詞時,總是強化理解詩意,背誦詩句,抄詩默詩,學生對此索然不感興趣,因此,漸漸地產生了厭煩的情緒。可以讓學生在誦讀的基礎上,把古詩詞配上旋律,變成了歌曲,學生十分樂於接受。《早發白帝城》這首詩是七言絕句,我就在學生的音樂書中找到了一句七字的歌曲――《小烏鴉愛媽媽》,這首歌非常好聽,根據這首歌的旋律,換上《早發白帝城》的詩句,學生張口就唱了出來,學得輕松愉快,既加深了記憶,又減輕了學生的負擔。這種學習方法很快在同學當中流行起來。精彩有趣的學習方式,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教師鼓勵,激發興趣
1、教師鼓勵學生平時多積累古詩詞,在理解、積累的過程中,學會運用。例如,學生能在適當的語言環境中說出一句古詩來,要對學生給予表揚,既是對他本人的肯定,又能帶動其他學生的學習。在學生的日記、作文當中恰當地引用一句古詩詞,更應該在全班同學面前給予表揚,使學生有一種自豪感,成就感。
2、教師以身作則,盡量地多運用古詩詞來表達自己的情感。例如在學生面前我經常用「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來激勵孩子要珍惜時間,努力學習;用「海內存知己,天涯如比鄰」來表達和朋友的深厚感情;用「無邊光景一時新」來表達春遊時的感受;用「白日放歌須縱酒」來形容激動、愉快的心情,用「柳暗花明又一村」來形容意外的驚喜等。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受到熏陶,感受古詩詞在表達上的魅力,以此,產生強烈地學習慾望。
三、打破古詩詞學習的局限性,由課內向課外延伸。
1、課堂小天地,生活大舞台。學習古詩詞不能只局限於課堂,還要向課外延伸。中央電視台的「百家講壇」這一欄目,精選了一些十分經典的古詩詞,教授的講解生動有趣,精彩紛呈,非常適合學生觀看,為學生提供了很好學習的平台,可以極大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2、教師還可以充分調動家長的積極性,讓家長與學生一同收集、積累古詩詞,一同學習感悟,開展家庭古詩詞大賽,以此來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
四、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
開展豐富的課外活動,能進一步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學生積累了很多古詩詞,要給他們提供充分展示的平台。可以開展古詩記憶力比賽、古詩分類比賽、古詩吟唱比賽、古詩應用比賽等,這些活動可以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他們興趣盎然地去收集、整理、分工合作,可謂「不用揚鞭自奮蹄」,興趣十分高漲。
古詩詞是我國文學藝術中的一塊瑰寶,讓學生漫步徜徉在詩林詞海中,去感受那優美的詩句,深刻的內涵,高遠的意境。繼承祖國優秀的傳統文化,是我們語文教師義不容辭的責任。讓我們採用科學有效的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情趣,使學生真正地熱愛古詩詞,走進古詩詞,感受古詩詞的獨特魅力。

⑩ 小學低年級 古詩如何學

一、利用繪畫

小學語文教材中的古詩大都繪聲繪色,情景交融,展現出一幅幅栩栩如生、形象逼真的美好景畫。在誦讀過程中要善於運用簡筆畫勾勒出古詩的情景,讓學生形象地了解古詩意思,便於誦讀和記憶。如寇準的《華山》,引導學生誦讀「只有天在上,更無山與齊」一句,簡筆畫勾出―― 一座高高聳立在群山之中的華山;誦讀「舉頭紅日近,回首白雲低」時,一邊在華山之上添畫太陽,一邊在華山山腰畫上朵朵白雲。簡單明快的線條,留給學生直觀形象的記憶,學生讀起來一定有滋有味。

又如駱賓王的《鵝》一詩,圖畫背景是一個兩邊長滿綠樹的小池塘,一隻雪白的鵝正在水面上彎著長脖子朝天空叫,水下是清晰可見的紅色腳掌有節奏地劃動著,「綠」「白」「紅」色彩艷麗,煞是好看。

像這樣的古詩教學還有《江南》《獨坐敬亭山》《夜宿山寺》等,教師在作畫過程中,學生逐步加深對字詞、詩句的感知,同時因為動腦又動手,學生興趣濃,積極性高,背誦起來,大腦中不由便出現了這樣的畫面,避免機械式的死記硬背。學生也由最初的「美感」到「喜愛」,由「喜愛」到「關注」,由「關注」到「誦讀」,層層遞進,在不知不覺中提高了對古詩的領悟力。

二、藉助故事

低年級小學生都喜歡聽故事,而在古詩中,有許多是詩人所經歷的一些事情,如果在教學時加以改編成一個富有情趣的故事,那麼學生在會讀的基礎上,一定能理解古詩背後的道理。如在誦讀《遊子吟》一詩時,創設這樣一個情景:有一天,孟郊要出遠門,夜已很深,母親還在油燈下為兒子一針針一線線地縫衣裳,衣裳千針萬線,縫得密密的,生怕兒子回來太晚,衣服穿破沒人補。第二天,孟郊上路了,他看到路邊的小草在陽光的照耀下顯得生機勃勃,心想:母親的恩情不就像這太陽的光輝嗎?沐浴著陽光的小草無論怎樣也報答不了太陽的恩情啊!通過一邊講故事,一邊誦讀古詩,學生會覺得生動有趣。藉助講故事進行誦讀的古詩還有《華山》《憫農》《靜夜思》等等。

三、再現情景

小學語文教材中所選的古詩大多是抒情詩,有的是寓情於景,有的是情景交融,有的是直接抒情。吟詠這些古詩,可以給人以情的感染、美的陶冶。因此,在教學中,教師必須善於以情激情,引導學生具體感受作者的感情,引起共鳴。如教學《憫農》一詩時,我給學生播放了這樣一段錄像:農民伯伯起早摸黑地播種、插秧,頂著烈日揮汗如雨地除草、鬆土、施肥……最後畫面定格在「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上,無需過多解釋,學生便能深深地體會到農民勞動時的艱 辛和糧食的來之不易。

然後又播放幾個生活小鏡頭:一個學生將吃不完的飯菜隨手扔到垃圾桶里;幾個學生在田間放風箏,踩壞禾苗……看到生活中鮮活的小鏡頭,有的學生低下頭露羞愧,有的學生憤怒。我說:看了這些情景,你想對這些小朋友說些什麼呢?「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是學生對浪費者也是對自己最深刻的教育。將生活情景帶進課堂,學生的印象無疑是深刻的。無需太多時間,學生既能很快熟記古詩,又能從中受到深刻的教育。

閱讀全文

與小學語文古詩如何教的生動有趣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661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332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269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955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06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322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19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629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299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951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982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03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754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170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260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554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349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15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