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語言文字 > 大語文時代對學生閱讀的要求是什麼

大語文時代對學生閱讀的要求是什麼

發布時間:2022-06-25 15:58:01

㈠ 大語文時代,哪幾項語文基礎要重視

1、拼音。不僅僅是要求孩子會認會讀,還要求孩子會使用。2.認字和書寫。建議帶孩子閱讀繪本,對於一些字比較大的書名或標題,可以給孩子指讀。3.古詩文。孩子閱讀理解能力、記憶力更好,對音樂也更感興趣。

㈡ 在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閱讀習慣 教師隨筆

閱讀習慣可以直接反映出一個人的生活方式、人生取向乃至整個民族的精神面貌。但目前高中學生的閱讀現狀不容樂觀,首先,由於高考壓力,高中學生大多都被淹沒在題海之中,幾乎沒有時間也沒有心思去靜心閱讀;二語文和其它科目相比,需要長期閱讀,大量積累,而大多數學生的功利心強,也就懶得閱讀;三是網路技術的飛速發展,讀圖時代和「微時代」的到來,直觀簡單的閱讀材料了容易造成閱讀時的急躁心理。矯正學生閱讀行為,讓他們逐漸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改善語文教學生態,筆者將一些做法總結如下:
一、先學後教,給學生足夠的自主閱讀時間
閱讀能力是一項重要的語文能力,閱讀習慣也是語文素養與人文素養的體現,所以培養學生的閱讀習慣,也是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但高中學生課外幾乎沒有預習閱讀的時間及習慣。為了保證語文學習的時間和閱讀質量,可以將學生應在課前進行的預習閱讀環節放在課堂內進行。一篇課文,學生自己獨特閱讀感受與體驗是任何高明的講授所替代不了的,所以學生進行的預習性閱讀非常必要;如果沒有學生自己的閱讀感受,缺少辨別力,語文學習也就變成了全盤接受教師講解的被動式學習,學生會逐漸喪失閱讀感悟和思維創新。有些老師可能認為,如果在課內進行預習閱讀,會佔用好多課時,從而造成進度的緊張,完不成教學任務。其實不然,學生預習閱讀之後,由於任務明確,有些預設教學環節就可略去,課堂教學節奏可以加快,並不影響教學任務的如期完成和學習效果。
當然,對於學生的預習閱讀,要有具體的體任務和要求。首先,字詞積累仍是是語文學習的第一要務,所以預習時先要圈點勾畫有關字詞,自己先用字典解決。現在的學生大多不注重藉助字典解決問題和學習,因此,在高一開學之初,我讓學生務必准備《現代漢語詞典》和《古代漢語常用字字典》,因為查字典,使用工具書也是學生的一種語文能力,也可以訓練學生的耐心。漢字是音、形、義一體的文字,而且大多是多音字,語境不同,詞性、讀音和意思也不盡相同,所以查字典時還需要判斷,而判斷的過程也是學習、積累的過程,也能體現語文學習中「處處留心皆學問」的學科特點。二是在閱讀過程中,要求學生標記出自己閱讀的難點和精彩點,同時提出有關問題,進行簡單批註。教師巡迴對學生批註情況進行檢查,或每隔一段時間,把學生的語文書收上來進行檢查,因為學生質疑、提問有時難免偏頗,失之膚淺,教師就要對學生提問的質量、批註情況進行檢查、反饋、糾正,進而把學生的閱讀引向深入。閱讀時的質疑、批註不但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而且使學生形成閱讀時動手、動腦的習慣,也為後續的教學活動奠定基礎,減少了教學的盲目性,從而提高教學效率。
二、課堂交流展示閱讀成果,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
學生在預習閱讀的基礎上,當堂進行交流、展示各自的閱讀結果,既是新課程改革理念的體現,也是學生自主發展的體現。課堂交流與展示以小組為單位,如小組內可以集中解決字詞方面存在的問題;教師也可以把學生理解中的難點與誤區進行必要的集中,待後在教學中解決。對於課文難點和學生提出問題,並不是教師進行直接解答,而是把問題在課堂公布,讓已經理解和學會的學生進行解答,當學生解答不清楚的情況下,教師再進行點撥,這樣可以因學生之間、師生之間的課堂交流和思維碰撞進一步激發學生的深層次思維。其實,高中學生的思維能力已經有很大的發展,課文經過學生的自主閱讀,大部分內容自己已經能夠讀懂,只有個別之處需要教師的提示、點撥,所以教師盡可能少教,讓學生多讀,以此來培養起學生獨立的閱讀意識、問題意識和探究意識。以《孔雀東南飛》人物形象的教學環節為例,經過學生對課文的閱讀、交流、討論,學生對劉蘭芝、焦仲卿、焦母、劉兄等人物形象及課文主題基本都已基本理解,但學生沒有注意到劉蘭芝離別焦家時的精心打扮,以及告別焦母時的言行等內容對劉蘭芝人物形象的作用。筆者把這些內容提出來與學生一起討論,從而使學生對作品和劉蘭芝的形象特點認識更為全面。
三、課外讀物課內讀,保證學生的課外閱讀
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只依靠課堂教學是不夠的,還必須有課外讀物的自主閱讀時間,以拓展學生的閱讀視野。但是在目前應試風氣比較濃厚的背景下,課外閱讀如果真的放到課外時間,基本是有名無實,所以課外讀物可以課內閱讀。每周至少抽出一節課來保證學生的課外閱讀時間,即使到高三,都在堅持。雖然只有一節課,但對學生影響不可小覷。經過一段時間,大多數學生已經再不用我叮嚀,已能自覺圈點勾畫了,查字典解決閱讀中的障礙,許多學生還認真地摘抄有關內容和語句。而且他們手中的讀物也逐漸多起來了,除了《讀者》《青年文摘》《意林》等雜志之外,還有郭敬明、周國平、韓寒等人的作品以及《詩經》《楚辭》和唐詩宋詞等古典文學選本。給我印象深刻的是,一個學生把他想買的書目拿給我看,他竟然決心買240多塊錢的書,這在農村中學是非常少見的;這學期,有一個班的學生把「18歲系列」的書買了幾套。我很欣慰的是學生已經認識到了閱讀的價值。每當自由閱讀時間,他們靜靜地閱讀,沉浸其中,津津有味。但他們慨嘆這樣能靜下心來讀書,沒有作業的時間真是太少了!
四、開展讀書交流活動,分享課外閱讀成果
為了繼續加強閱讀興趣,把潛心閱讀的習慣能夠繼續延伸、鞏固,把課外閱讀多樣化,使學生的閱讀收益也最大化,組織開展一些讀書交流活動。這些活動可以借鑒有些電視台「讀書」欄目,每月舉行一次圖書交流活動。每次選取若干讀書有心得的學生,以PPT的形式,把自己讀過的書或文章向全班同學介紹、推薦。要求介紹作品的精彩部分,自己的閱讀感受,以及作者基本情況與其它相關作品鏈接等,以此來對其他學生的閱讀能起到引導、拓展作用,這樣可以使一些優秀經典讀物在學生之間快速傳播、接受,增加學生的閱讀積累。另外,還可以利用語文課前的幾分鍾進行讀書推介活動,即學生可以將自己閱讀過的作品進行簡單介紹,挑選主要的段落、語句讀給大家聽。還有,農村學生經濟能力也很有限,農村文化氛圍也不太濃,學生本人和家裡藏書都不多,把學生手裡僅有的書以班為單位,集中到全班,大家可以互相交換閱讀,每個學生相對都可以多讀一些書,從而營造局部的讀書氛圍。
五、利用多種途徑,調動學生的閱讀興趣
語文具有綜合性的特點,所以可以利用多種學習資源和途徑,都可以實現語文學習。如今是讀圖時代,學生也很喜歡看視頻資料,而有些視頻圖文兼有、聲情並茂。許多語文課文,都是名家名篇,在學生閱讀和教學之後,可以再補充一些課外映像資料,這樣讓學生在比較短的時間內,可以對某個作家作品有更詳細、更深刻地了解,也能讓學生對進一步的語文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因為興趣可以鞏固習慣。這樣也可以使課文文本學習與視頻欣賞互相促進,互相補充,豐富學習的手段,如學習了李清照的兩首詞之後,就及時播放了重慶電視台「品讀」欄目的視頻——《酒色才氣李清照》,使學生對李清照其人及課文有了更為深入的了解;在視頻的引導下,學生可以進一步閱讀、探究李清照的其它作品。而每周播放的「品讀」視頻,以中國古典詩詞為主,也很受學生歡迎。在播放視頻前,會把視頻中涉及到的作品印發給學生,也便於他們反復誦讀、理解、體會、積累等。
由於語文課文選文的范圍非常有限,教師應該及時補充一些課外名篇,讓學生盡量多接觸一些文學名篇,從而促使學生閱讀探索更多的名家名篇,增加學生的閱讀積累和興趣。如高中語文必修5小說學完後,我又給學生補充了原來教材中的一些經典名篇,如史鐵生的《我與地壇》及日本作家栗良平的《一碗陽春面》,學生感覺非常感動、勵志;必修系列文言文學習完後,筆者發現這套教材選入的近代作家作品不足,就給學生補充了孫中山的《黃花崗七十二烈士序》、林覺民的《與妻書》等名篇,讓學生誦讀,學生充分了解了民國革命者的精神氣質、人格魅力和他們的才華。
另外,在讀寫結合中也可以調動學生的閱讀興趣。經過一段時間的閱讀活動,有些學生明顯對寫作有了興趣,尤其是詩歌與散文。就順勢鼓勵他們寫作,不在長短,貴在堅持。在寫作過程中,充分發揮「便利貼」的作用,寫一句話,一個片段,記下自己的所見、所想,包括高興的、郁悶的和傷感的,貼在書上、教室、宿舍或家裡卧室的牆壁、玻璃上等處,也是對自己的激勵或反思,對學生的成長也不無裨益。但反過來說,學生要寫作,在有些方面就會有欠缺,他們就得多讀,這樣就可以以寫促讀。有學生愛寫詩,我對他們建議,可以多讀一些現當代與古代大家的作品,進行仔細品味、研究,從作品中領悟章法、語言。當然,不期求學生能把詩寫得有多好,難得他們有這種心情和興趣,能為他們枯燥的高中生活增添色彩就可以了。偶爾也有學生在語文競賽、詩歌朗誦以及各級各類徵文大賽中獲獎,或作文或得發表,也可以看作是閱讀活動的有益的副產品。
良好的閱讀習慣是一種學習品質,可以使學生擁有一種全新的生活方式、精神狀態和生命姿態,也為他們今後過一種從容、優雅,有教養的公民生活奠定基礎。

㈢ 大語文是什麼需要注意什麼

大語文教育是在新的教育思想指導下拓展語文教學的外延、豐富語文教學的內涵、增加語文教學的渠道、凝聚語文教育的合理的變革性教育實踐。說的通俗一點就是我們必須認識到社會處處有語文,處處是語文,大到領導開會作報告,小到請假條。
其實大語文是把語文教學更多方面的融合到生活中,更注重真聽真看真感受。日常積累的文學素養包括閱讀與寫作能力會非常重要。我建議從小學就多看一些課外讀物,輔助練習,初高中可以做一些稍稍需要深入思考的閱讀訓練,我推薦搭配《智慧背囊》使用。《智慧背囊》是一本集合各種精美短篇故事的需要深入思考的課外讀物,非常適合訓練語文的閱讀和寫作能力。

㈣ 如何指導學生養成良好的語文閱讀習慣和思維習慣

閱讀習慣,指的是閱讀主體在閱讀過程中面對閱讀對象所表現出來的一種穩定的行為特徵。它有四個特點:它是閱讀主體內在思維方式和外顯行為的統一;指向的是閱讀對象,即文本;它是在長期閱讀實踐中養成的,短時間內不易發生改變;它一旦形成,不受空間限制,不僅出現在課堂也會出現在課外,不光發生在家庭生活中也可以發生在社會上。
良好的閱讀習慣對形成閱讀能力、提高閱讀效率、建立知識結構、形成道德情操、鍛煉意志品質、培養心理素質無不起到了重要作用。而現實中,普遍的情形卻是如此:
1.閱讀目的不明。學生閱讀大致可為三種類型:一是老師、家長的要求,學生本身並沒有閱讀的內在動力,只是疲於應付,機械、被動地完成老師或家長給予的任務,通過讀書筆記、讀書心得等以作業的形式完成;二是同學的影響,很多學生開始並不喜歡讀書,但由於同學的影響或推薦,會試著閱讀相同的書籍,但會根據個人好惡而顯得隨意;三是自我的需求,他們需要通過讀書來積累知識、豐富情感、訓練思維、提升自我,但這部分同學佔少數。
2.閱讀時間太少。雖然提出了「減負」的口號,但迫於各方面有形或無形的學業壓力,課業負擔反而加重,大量的課余時間用來完成作業或者上各種興趣班、輔導班,專注於讀書的時間少得可憐;從事體育活動、上網聊天或者游戲,這些活動佔用了原本不多的課余時間。
3.閱讀興趣不濃。一是受市場經濟急功近利的影響,讀書是為了應付考試的需要,只讀和考試有關的教輔書籍等,閱讀視野變得狹隘,無法進行深層次的思考;二是覺得文字不如圖畫、視頻直觀,也不如網路具有互動性,聽音、看畫顯然比閱讀文字要簡單、輕松得多,長期藉助音像了解信息,必然會影響學生對文字的理解、感悟的能力,並阻礙其觀察力、思維、想像力等智力因素的發展;三是家庭中沒有形成讀書的氛圍,或是家庭擁擠,學生沒有學習和閱讀的空間,或是父母文化層次所限,不能用正確的方式對待學生的學習和閱讀,或是父母忙於生活或只顧個人對學生督促不夠。
4.閱讀方法不當。讀書以休閑消遣為主,大多以快速瀏覽的方法關注敘事類的情節,對優美的語言和作品的文化內涵視而不見,制約了閱讀中勤於思考的習慣;沒有掌握透徹的閱讀方法,有時候一種方法貫穿始終,閱讀的實效性差。
5.閱讀品位不高。時尚、青春、網路、游戲、偵探、言情、動漫、武俠等圖書是學生比較感興趣的書籍類別,對經典名著興趣不大;學生囿於知識、語言、閱讀能力的欠缺,和現代文學經典作品之間有著較大的距離,而教師在這方面指導得不夠,學生基本上處於自然發展的狀態。
鑒於上述現狀的成因涉及到社會環境、學校環境、家庭環境和個人選擇,因此採取以學校教育為抓手和契機,通過營造氛圍、激發興趣、授之以漁、確立計劃、評價反饋、規范引導等方式,輻射到家庭環境和社會環境,同時提高學生對閱讀的思想認識,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提高閱讀的自覺性。具體做好以下幾個方面:
一、在學校教育尤其是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閱讀習慣
1.創設環境,激發興趣
首先打造書香教室。我動員學生每人將家中的書籍帶兩本暫時存放在班裡,每個月更新一次書籍,設立班級圖書角,指定專人負責管理借閱和整理圖書。圖書角設在班級一角,課間課余隨時借還,非常方便。同時請班級書法好的同學書寫與讀書有關的名言警句,懸掛在教室牆壁上。這樣既豐富了閱讀量,又創設了較好的閱讀環境。
其次,每周專門設立一節「閱讀課」,帶領學生走進圖書館。在學生自主閱讀的同時,逐漸推薦一些經典的詩歌、散文、短篇小說、淺顯的文言故事等給學生,這些文章有很高的鑒賞價值,對於培養學生的文學鑒賞能力是相當有好處的,這與新課標對初一學生課外閱讀的要求也是一致的。然後再將教材中推薦的名著介紹給學生,同時化長篇大作為一個一個的小故事,進行情節的概括和提煉,在輕松的狀態下完成了教學任務。
再次,利用午間休息時間,開展「師生共讀一本書」「小組共讀一本書」活動,師生可以交叉推薦閱讀書目,然後進行小組討論和交流,文章內容、主要人物、作品主題、寫作手法等都可以作為討論的主題,通過語言的碰撞激發出思想的火花。不知不覺中增加了積累,拓展了視野,鍛煉了思辨能力。
2.授之以漁,品嘗成功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有意識地教給學生閱讀的方法,並帶領學生獲得閱讀的快樂與成功的體驗。
①朗讀默讀相結合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准(2011年版)》強調:「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養成默讀習慣,有一定的速度,閱讀一般的現代文,每分鍾不少於500字。」並在閱讀教學說明中進一步明確:「各個學段的閱讀教學都要重視朗讀和默讀。各學段關於朗讀的目標中都要求『有感情地朗讀』,這是指,要讓學生在朗讀中通過品味語言,體會作者及作品中的情感態度,學慣用恰當的語氣語調朗讀,表現自己對作者及其作品情感態度的理解。朗讀要提倡自然,要摒棄矯情做作的腔調。」教師可以挑選詩歌、散文等適合朗讀的文章指導學生進行反復的朗讀,從讀准字音到讀准節奏再到讀出感情,可以個別讀、小組讀、齊讀、男生讀、女生讀、同學領讀等多種方式,在朗讀中品味感悟優美的語言背後的情感和內涵。而對於信息量比較大、語言朴實的文章,則可以用默讀快速感知大意,獲取信息,從而把握住文章的主要內容。
②精讀略讀相結合
對於文章中的經典篇目,老師自然是煞費苦心,在創設問題情境、選擇最佳切入點、啟發引導、備教材備學生方面動足腦筋,我們往往會從一篇好文章中窺探到作家崇高的人文素養、深厚的文化底蘊和精湛的寫作技巧。對於略讀文章,我們則不會花這么多的時間和心思去琢磨。葉聖陶先生說:「略讀若只作學生自己去著手,而不給他們一點指導,很容易使學生在觀念上發生誤會,以為略讀就是隨便讀,就此了事。如此積久養成不良習慣,就終身不能從略讀中得到多大的實益。」如果能由經典文章延伸到課外其他略讀文章時,教師能指導學生選擇質量可靠的書的版本,在閱讀時先讀序目,同時關注參考書籍,並就主要問題加以點撥,則學生會獲益良多。
③賞讀泛讀相結合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准(2011年版)》說:「課外閱讀總量不少於260萬字,每學年閱讀兩三部名著。背誦優秀詩文80篇(段)。」如果在課文教學中,由對一篇文章的興趣發展到對一本書、一位作家、一個時代的興趣,那麼教師在培養學生好的閱讀習慣方面功不可沒。如在教授《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後指導學生閱讀《朝花夕拾》;教《卜運算元·詠梅》時,可以從《山驛梅花》(李群玉)導入古詩詞中「梅」的意象,再比較陸游和毛澤東兩首詞的異同,然後再補充《山園小梅》(林逋)、《漁家傲·雪裡已知春信至》《玉樓春·紅酥肯放瓊苞碎》《清平樂·年年雪裡》(李清照),將賞讀與泛讀結合起來,同時加以指導,獲得了更深的認識。
3.確立計劃,持之以恆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准(2011年版)》說:「學會制訂自己的閱讀計劃,廣泛閱讀各種類型的讀物」,強調閱讀要有計劃開展。但是書海浩瀚,而學生時間有限,因此只能有目的有計劃地選讀一部分作品。課程標准和語文教材都推薦了一部分書目,作為下限,每個學期都要完成這部分書籍的閱讀任務。同時根據個人情況不同,再確立符合自己實際的閱讀目標和計劃,並不斷修正。俄國作家列夫•托爾斯泰說得好:「要有生活的目標,一段時期的目標,一個階段的目標,一年的目標,一個星期的目標,一天的目標,一個小時的目標,一分鍾的目標,還得為大目標犧牲小目標。」抓緊一切空閑零碎時間讀書。
4.評價反饋,規范引導
閱讀計劃確立後,就需要按部就班地執行,此時就需要每天做好讀書筆記。讀書筆記分為批註式、摘錄式、綱要式、札記式(書評)、索引式等。批註包括眉批、旁批、總批,是對作者的思想觀點和文學的贊嘆、異議、質疑和批評等。摘錄是根據需要有目的有重點地摘抄,根據學生不同水平,提出不同要求。基礎差的摘抄詞句,仿句練習,中等生摘錄佳句,精彩片段,名人名言等;優等生摘錄時要註明出處,寫讀後感,都養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良好習慣。綱要式以提綱挈領為主,索引式則方便查找。札記式要求對具體的人物舉動、故事情節、作品特點、某一觀點作評價的能力,能寫成一點一議的小論文。這樣一個學期下來,總的閱讀數量和篇目,每天定時定量的閱讀數目,由學生自己建立閱讀檔案,包括閱讀的具體起止時間,閱讀過程中的點滴發現、感受、評價、困惑等等。這樣教師只要看看他們的檔案和計劃就可以掌握他們的閱讀進度,以此養成定時定量的閱讀好習慣。
除了通過計劃評價外,還可以活動形式給學生一個展示閱讀成果的機會。如:詩歌朗誦會、課本劇、講故事、讀書小報、圖書介紹會、辯論賽、影視配音、組織書社等。樣,一方面可以調動學生讀書的興趣和積極性,一方面起到一個監督的作用,幫助教師了解學生閱讀的情況,檢測閱讀的效果。並且可以隨時規范和引導學生閱讀的方向,做到積極、健康、向上。

二、在家庭教育乃至社會環境中指導學生課外閱讀
家庭是學生學習的另一塊重要的領地,家庭中良好讀書氛圍的熏陶會培養出學生好讀書、會讀書的好習慣。提高家庭、學校及社會對閱讀的認識,要樹立一種大語文的教學觀,把閱讀行為看作是終身有益的活動,把視野放寬到家庭生活、社會實踐的廣闊領域里。
首先,保證閱讀時間。經調查,近幾年來,中學生用於閱讀的時間比前幾年幾乎縮短了一半以上,平均每天用於閱讀的時間僅為 30 分鍾至 50 分鍾。時間上無法保證,直接導致閱讀效果的無法實現和閱讀范圍的縮小。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讓學生變聰明的方法,不是補課,不是增加作業量,而是閱讀、閱讀、再閱讀。」所以利用班會課、家長沙龍等對家長進行培訓。除了學校的課業作業外,家長們絕對不能急功近利地希望多看教輔書或者多做題目來提高閱讀水平,而應該給學生留出足夠的閱讀時間,讓他們可以浸淫在好書的海洋里。
其次,營造閱讀氛圍。從軟硬體兩個方面來營造和諧、安寧、互相尊重和體諒的閱讀氛圍,使學生感到輕松愉快,閱讀時注意力更集中,有利於學生的學習。硬體上,保證學生有獨立的閱讀空間,不在孩子閱讀的時候大聲喧嘩、打牌喝酒;家長可以給學生訂一份適合他們的報紙或雜志,也可以給孩子辦圖書館的借書證,或者讓家長經常帶孩子逛書店;家長要提倡孩子讀內容健康的書報雜志,拒絕不健康的書報雜志進家門。為了避免讀物對孩子產生產不良影響,家長必須教會孩子帶著批判的眼光去看問題,讓他們學會對信息的來源和內容提出質疑並加以分析,而不是被動地盲目地接受。同時專制、粗暴、吵鬧的家庭氛圍,只能使學生感到壓抑、管束,而不能靜下心來好好閱讀。
再次,提倡親子閱讀。家長鼓勵孩子的閱讀行為,最好的方式是身體力行,自己擁有良好的閱讀習慣,這對學生的閱讀行為能起到促進的作用。一般來說,父母自身有強烈的學習意識,重視孩子的課外閱讀,給予一定的方法指導,同時恰當地表達關心、寄予期望的家庭的孩子較多的擁有良好的閱讀習慣。如果父母和孩子共讀一本書,對孩子是一種更大的激勵,使孩子不斷受益。親子共讀是家庭教育中最常見的學習方式,我們通過召開家長會提出讀書要求,進行讀書宣傳,轉變家長的觀念,提高家長對讀書重要性的認識,引導家長和孩子一起讀書,共同交流心得體會,調動學生讀書積極性。
最後,做好閱讀反饋。設計「與好書交朋友」讀書記錄卡,請父母檢查簽字;通過讀書筆記展評,激勵學生養成勤記筆記的良好習慣;通過徵文比賽,促進讀寫結合和學生作文能力的提高;特別是通過設計讀書小報,不僅激發學生讀書興趣,而且對學生興趣進行廣泛引導。開展好書分享活動,利用班會課時間,孩子們把自己喜歡的書向大家推薦,開展好書分享會、讀書交流會,讓師生之間、生生之間讀書感受、讀書心得共享。此外,我們還通過評選「讀書小狀元」和「讀書先進個人」「讀書先進家庭」活動來激發學生讀書的興趣和熱情。
心理學告訴我們,青少年時期是人生道路上一個重要的轉折期,中學是身心發展由幼稚走向成熟的過渡期。中學生在這一時期,他們思維敏捷,記憶力好,求知慾旺盛,興趣十分廣泛,是學習的最佳時期。就讓學校和家庭、社會攜起手來,為我們的孩子打造一個閱讀的好環境,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樹立終身學習終身閱讀的理念,共同托起明天的太陽!

㈤ 大語文觀下如何有效指導課外閱讀

第一,營造一個良好的家庭閱讀氛圍
培養孩子良好的讀書習慣,家長首先要起表率作用,要自己先讀書。若自己從不讀書,強求孩子愛讀書是難以說服和打動孩子的。 如果一個家庭從早到晚都是電視的聲音,那要如何培養出愛讀書的孩子呢?
列寧在一篇文章中回憶起父母對自己兒時的教育時曾寫道:我的家裡有一個「肅靜時刻」,到這時候大家同時工作或閱讀,大人和孩子都一樣,要打破這一安靜時刻是不允許的。這樣不僅使孩子們養成了自覺遵守紀律自我控制的習慣,還使他們養成自覺讀書,學習的習慣。
所以,良好讀書氛圍對孩子十分重要,要遠大於大人的說教。

第二,幫孩子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
堅持每晚讀書的習慣;孩子放學完成作業後,每晚都堅持15—20分鍾時間靜靜地讀課外書,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
養成開口誦讀的習慣;「誦讀」是幾千年前流傳下來的,也是很傳統且很有效的學習語文的方法。古人雲:"書讀百遍,其義自見"。「讀」無論是對積累理解和表達都很重要。「誦讀」本身也是語言實踐,每天用15分鍾讀讀精彩的文章或片段,能培養孩子良好的語言感知和領悟能力。在誦讀基礎上熟記並背誦一些經典的語言材料,更是受益終身。

第三,為孩子推薦優秀的童書
即使優秀的讀物,也有不適合孩子閱讀的。這就需要我們家長來幫助孩子選擇。
家長可以根據孩子的年齡特點選擇合適的讀物。像《弟子規》《西遊記》《木偶奇遇記》《尼爾斯騎鵝旅行記》《三十六計》《一千零一夜》《成語故事》《動物的故事》《十萬個為什麼》等這些書中的故事要麼短小有趣,要麼想像奇特,要麼情節曲折,要麼充滿知識性,能為孩子打開了一扇扇未知智慧的窗戶,家長可以給孩子推薦閱讀,當孩子沉浸在裡面的時候會獲得一種從未有過的體驗和快樂。

㈥ 大語文時代,家長如何培養中學生的閱讀興趣

給孩子創造良好的文化氛圍很重要,培養孩子對於書籍的興趣,像《智慧背囊》《時文選粹》這類的閱讀書,文體廣泛,篇幅適中,小故事蘊含大道理,最適合作為中學生的閱讀書目。

㈦ 大語文時代下怎麼學語文

在所有學科中,其實語文是十分重要的。先說小學,在小學的時候,特別是低年級的小朋友,他們對一些詞語句子還沒有準確的概念,這時如果他們不重視語文的學習,不去理解這些概念,先不說語文成績不可能好,就是其他科目也會受到影響。最明顯的是讀不懂題目,如果在考試時連題目的意思都不理解那麼怎麼去做題,還怎麼能夠做對?所以說語文的學習十分重要。其次就是年紀大的同學,他們日常所需要的知識概念都已經清楚,但語文還是會影響學習成績。原因是語文水平高的,理解力強,反應比較快,思維也會相較開闊,這樣在學習上會有著優勢。先不說會對其他科目的學習有著好處,就是語文本科目就佔有很大優勢。
那麼要如何來學習語文呢,這里有幾個方法我想大家應該知道的,下面我們來總結一下。
第一點, 多閱讀。語文的學習可以算是一種語言、文化的學習。要學習一種語言,閱讀是很有效的方法。讀得多了,也就知道的多了,閱讀水平也就跟著上去了,理解力們就會提高。不過選擇閱讀材料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比如說年齡、能力、詞彙量、閱讀水平等。並且最好選擇他們自己喜歡的書籍,這樣他們才能夠投入進去,效率會比較高。就像看電視一樣,喜歡的可以屏蔽外界的聲音,不喜歡的看完了也不知道在講什麼。
第二點, 背誦名句名篇。背誦是一個積累的過程,也是打基礎的過程。好的詞句背誦的多了,肚子里就有了東西,這樣就可以使學習者有一個好的語文基礎。將來遇到了就很容易理解了,而且在交流寫作中都能夠用得上。
第三點, 勤寫勤練,養成寫作的好習慣 。不管寫什麼文體,寫什麼內容,寫多少字,只要每天堅持寫就會有提高。寫作是創造運用的過程,思維也會在寫作中得到開闊。寫作需要想像,在想像的過程中便會有所創造,同時思維也會隨著升華。而且在寫作的時候,也是把自己所擁有的知識加以運用。特別是頭腦中記憶的名句名篇,能夠自如的運用才是背誦的目的。
第四點, 有意識的積累素材。一個人說話寫作的好壞在於他的詞彙量知識量。當然思維很重要,但是如果頭腦中根本沒有相關概念,思維在清晰也沒有用。而且詞彙材料的整理也有利於思維的發展。我們可以閱讀多元化的書籍,在閱讀的時候進行有意識的詞句摘抄積累。其次我們應該多多觀察,觀察生活。文學藝術來源於生活,名句名篇的積累背誦只是一個捷徑,真正影響語文的是生活。所以生活中我們要留心觀察,細細體悟生活中的點點滴滴。這樣不論是情感,還是現象事物,我們都會有內容可寫,也會能夠明白理解。
第五點, 培養興趣,成為日常。當語文學習成為生活的一部分,成為人生樂趣的時候,學習起來便是事半功倍。就好比一日三餐,吃飯是幸福的事情,平平常常,卻又必不可少。
其實語文就存在於我們的生活,平時的交流也好,談話也罷,藍天白雲,飛蟲鳥語,都是語文的身影。只要我們留心觀察,到處都是語文的素材。而我們對生活的感悟也將提高我們的文學素養、文學理解能力。不過優美詞句的積累還是很重要的,因為有時候你可能有所感悟卻不知道該怎麼表達,這時你積累的詞句便派上了用場。而且隨著積累和運用,你也會創造出屬於自己的語言與風格。

㈧ 大語文時代,應該怎麼提高閱讀和作文能力

首先,閱讀必須要廣泛。看書,多看書,要雜,精讀的書又要精心挑選,勤做筆記。注意,並不是只停留在過眼雲煙的層面。你可以看的慢,但必須思考。在閱讀時,你可以帶入一個話題:比如真正的自由、美、文化等等,與你所讀的內容聯系起來想。
這是一個提高感知力的很好的方法,有助於你對「你正在讀什麼」有更清晰明確的認識,而非混混沌沌地讀過去。做題時也是一樣,逐字逐句閱讀,都要用心。

你的見識,是閱讀的感知力、理解力的基礎。
除了這種潛移默化式的提高,功力一點去培養閱讀能力,簡單來說就是:多做整理,多翻詞典,多加總結。
實際上也是耗時費心的過程。語文嘛,總沒有捷徑可以走得咯。
文言文:實詞積累千萬不要完全依靠老師打在PPT上或者發講義給你的整理!!也不要完全依靠某本資料的整理!!還當作寶典!!這些,都只能作為你的輔助工具。別人幫你整理的,你再怎麼用心去看,都不如自己整理一遍來的印象深刻(這一點一可以親自驗證)。你真正的寶典,只有詞典。
遇到不懂的隨手熒光筆標注,做完題再翻詞典逐項查看一字多義,徹底搞懂,整理下來。可以給字編號,方便復習。自己的字典不要吝惜動筆去畫。另外,這項工作你大可以語文課上邊聽講邊完成,節約時間。
現代文:我建議主要抓表達效果賞析題和情感題兩個方面。建議用活頁紙分題型歸類整理。首先你要找到自己的薄弱點:比如,作者的情感把握不準確,或者找不到合適的詞來形容。於是你就需要把做過的每篇閱讀中的情感題答案的核心部分摘錄下來,一次積累經驗,多拿出來看看。思考總結。

㈨ 高考語文對閱讀量的要求

是9000字左右,以後可能還會增加。具體表現在這幾個方面:


1、課本中傳統文化和古詩詞的篇幅大幅度增加。並且考試范圍延伸到了課外閱讀,學生們一定要多閱讀、背誦經典。


2、以前語文高考卷面大概7000字,現在變成9000字,未來將增加到1萬字以上,這就是說,閱讀不行卷子做不完!

3、在語文試卷加大閱讀量的同時,連理科也會增加文字數量,也就是說如果閱讀不行的話,看見理科試卷密密麻麻的字會頭疼不已。



除了看主要內容,章節標題之外,還要看:內容梗概,內容簡介和小結。這些內容會給你提供一些重要的線索,標記段落大意,每一段落的大意,通常是在段落的開端,做筆記時,把段落大意標注出來。語文選修中國小說賞析中就有《紅樓夢》節選,標題導讀和後面的賞析都有助於我們理解與加深。

㈩ 新課標對高中語文閱讀能力的要求

1、要求閱讀速度更快

高考語文對閱讀速度和閱讀量要求更高,以前卷面大概7000字,現在是9000字,將來可能增加到1萬字;閱讀題量也增加了,2017年高考的題量,不是題目的數量,是你要做完的題的題量,比2017年悄悄增加了5%~8%;今後還要增加。

2、要求閱讀面更廣

體現語文的跨學科思維

內容涉及——文學、歷史、哲學、科技、藝術、博物。

閱讀面狹窄或不閱讀的高中生會看不懂一些題目中的術語,或者對涉及的人物、事件一無所知而影響思考。等等。未來高考語文的考查范圍,遠遠超出現在高中語文教學所教內容。

3、閱讀題型有變化

高考閱讀題型的變化趨勢,更多地體現在思辨性方面。

思辨性閱讀應該包含兩個維度:第一是強調思維過程的反思性;第二是強調理性態度的重要性。

語文學科的內容決定它往往是感性特質的,因此在語文學科內強調批判性思維主要就是讓學生能夠形成對於知識生成過程諸環節要素的敏感性和反思習慣,在面對某種知識或意見時,能對其本身的可靠性進行獨立的、有條理的分析與考察。

——黃玉峰《如何看待經典及如何看待思辨》

要求學生積極掌握閱讀方法,把閱讀與思維結合起來,逐步做到以批判的態度、反思的精神、理性的思考進行閱讀,乃至了解社會、認識人生、看待生命。

不讀書,或者不喜歡閱讀,後患無窮。今後,所有科目都將進一步考驗閱讀水平,閱讀不行卷子做不完,別的科目的題目也看不懂——數學審題有障礙,政史地三科都牽涉諸多文學文化知識甚至有的題目就是文言文呈現!閱讀、語文水平欠佳,做題速度、理解水平等都會受到很大影響,有的學生甚至連題目都沒時間做完。

閱讀全文

與大語文時代對學生閱讀的要求是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661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332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269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955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06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322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19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629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298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951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982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03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12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754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170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260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554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349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15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