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語言文字 > 語文如何激發學生的情感

語文如何激發學生的情感

發布時間:2022-06-29 04:58:30

A. 如何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相當一部分中學生對於語文學習缺乏主動性,特別是那些在語文學習上下了功夫、花了力氣,但是學習效果總是不夠理想的,因而對學習語文失去了興趣。那麼,語文教師應該怎樣培養調動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呢?

一、實施賞識和情感教育,誘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人的潛意識都存在一種積極向上的潛質。情感是人們對客觀事物的一種態度,由於客觀事物與人的需要之間關系不同,人對客觀事物便抱有不同態度。有積極的,包括愉快、滿意、喜愛等等;有消極的,包括厭惡、憤怒、憎恨等等。對於學生,情感有時成為學習的動力,有時卻成為阻力。在教學中,情感的積極性和消極性同時存在。如果教師能夠利用積極的情感,抑制消極的情感,要讓學生學好語文,並非難事。基於上述認識,實施賞識和情感教育十分重要。

首先,教師要充分尋找學生的閃光點,給予鼓勵,賦予他們真摯、純真的愛。理解和熱愛學生,對教師來說,大而言之是忠誠人民的教育事業,小而言之則是教師的修養,是師德。教師對學生要充滿愛和賞識,這種出於真摯的「賞識」,一旦被學生理解和接受,就會產生極大的感召力和推動力,這種「賞識」的對象包括各類學生學習語文的各個方面。比如說朗誦、寫作、閱讀等,在表達形式上,可以在接觸、交談(交談環境要適宜,氣氛要和諧)中,對他們表示一種信任和賞識,以產生情感上的促進作用,激發學生形成興奮中心,產生自信。隨之要給予具體的、有效的指導或幫助。一旦發現學生取得教師所期待的進步,教師要及時地表示肯定或贊同,以便為下一次新的進步作好心理准備。

其次,教師要充分尊重學生的自尊心。對於那些討厭語文學科,學習有些掉隊,存在著不同程度自卑心理的學生,應實施「傾斜政策」。當然分寸要得當,要使全班同學理解教師的用意和誠心。如果在尊重這部分掉隊學生自尊心方面處理得慎重、科學,不但能激發他們迎頭趕上的信心,而且能自然地融洽師生之間、差生與其他同學之間的感情,使他們感受集體的溫暖和力量。當然,決不能因此而對他們有所遷就和放鬆,相反的更應該從嚴從實要求。而這個「嚴」「實」又是植根於教師對學生純真的愛和高度的責任心之中,使學生也能理解和接受,達到動之以情的效果。再次,應充分運用表揚的方法,引導學生體會學習語文的具體好處,激發他們產生樂於學習語文的心理,從而重視語文學習。同時要從學生的實際出發,加強學習方法的指導,消除語文難學的偏見,盡快擺脫學習語文束手無策的困境。

二、調動內外因素,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興趣是學好語文的先決條件,有興趣,才能高高興興地去學,變「要我學」為「我要學」。即使遇到困難,也能自覺鑽研,加以克服,並把它當成樂事來做。

B. 淺談初中語文教學中如何激發學生情感

語文教學只有激發學生的情感,學生才容易進入課文情境中去。多年的語文教學實踐使我深深地體會到,要激發學生的情感就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努力。
一、創設良好的教學氛圍,來呼喚學生情感

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說:「教學的藝術不在於傳授本領,而在於激勵,喚醒,鼓舞。」初中語文教學面對的是已有一定情感體念的十三四歲學生,在具體實施教學的過程中,語文教師應充分採用多種有效的手段來實施情感教學,應善於創設教學情境與氛圍來調動學生的激情。心理學認為:情感的培養需要一定的情境,作者描繪情境是為了反映社會生活,表達思想,抒發情感,增強藝術效果。而教師創設的教學情境,正是為了使學生更好地進入情境,有助於把學生從枯燥無味的學習中解脫出來,變被動學習為主動探索,有助於學生形象思維、創新思維的發展。例如,有教師在教《生命的意義》一課時,講訴了一段故事:1999年10月3日,本該愉快的假日里,一個幸福的三口之家在高高的纜車放飛他們的歡笑,欣賞著被楓葉染紅的峽谷美景。就在這時,纜車忽然間離開了纜繩,急速地墜落。十幾條鮮活的生命一瞬間就要消失了。就在纜車墜地的那一瞬間,父母用雙手奮力托起了年僅2歲的孩子。父母雙雙遇難了,而他們卻用雙手托起了孩子的重生。這個孩子叫潘子浩。此時,多媒體播放韓紅的歌曲《天亮了》,屏幕顯示歌詞和FIASH動畫。聽歌曲時,許多學生都在啜泣。然後,在音樂聲中,教師開始提問:「這是個近乎殘酷的換位體驗,假如你是潘子浩,在父母為你托起了這第二次生命後,你對生命是否有更深刻的理解?請你以『人最寶貴的是生命』開頭,說說人生目標與生活方式。」這位教師充分利用了現代教育技術,圖文並茂,聲情並舉,充分展示文字藝術的魅力的同時,無形之中也在情感上創造一種學習的氛圍,引導學生進入其中,從而揭示情景中的寓意。
二、點撥動情,喚起學生的情感體驗
文章不是無情物,師生皆為有情人。首先,教師在點撥講析課文之前,要熟透教材,准確把握作品的時代背景,深刻挖掘作品的思想內涵,進而將自己融入其中,成為情不自禁的作者。其次,語文教師還要不斷提高自己的語言素養,增強情感的表達能力,把其中的內涵化為自己的情思,再用自己的「情」去打動學生,以情動人,這樣學生就會從中受到感染。如講《最後一課》韓麥爾先生宣布放學時的情景,教師應進入境界,聲音哽咽,茫然若失,神情呆滯,喃喃自語,充分顯示出愛祖國、恨敵人的悲憤感情。這樣,審美的主體和客體便融為一體,情景交融,達到喚起學生情感的目的。再次,教師在點撥講析課文的過程中,要用風趣、幽默、富有感染力的語言調動學生的積極情感,課堂的收效往往出乎意料得好。學生回答中肯、陳述精彩時,教師包含激情地來一句「看,這就是我們班同學的真正風采!」,學生回答很糟時,來一句「天生我材必有用,相信我吧,給一點鼓勵。」……凡此等等。
三、憑借教師自身的情感,去引領學生情感
心理學研究表明:情感具有極大的感染性,我國古代著名的教育家孔子曾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長期從事教學工作的人,大多都有這樣的體驗:學生會因喜歡、崇拜某一教師而對其所任課程產生濃厚興趣,並會努力將它學好。對此,在教學中我們就可以利用情感的這一特點,為教學開辟一條「以情育情」的通道,用教師的自身情感喚起學生的情感,成語「愛屋及烏」便生動而典型地概括了這一獨特的情感現象。我們相信,教師的滿腔熱情,勢必使學生產生共鳴,直接對其產生深遠的教育意義。
蘇霍姆林斯基曾告誡我們:「沒有情感就沒有教育,但情感的布施從來就不是無緣無故的,而更為注重的是方法和分寸」。由此可見,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應該全身心的培養自己對學生的情感基礎,使情感成為教和學的聯系紐帶,在生活和學習中入手,培養情感。第一,教師要給學生親切感、信任感,要以愛子之心去愛生,以教子之誠去育人,在生活中關愛學生,給學生以無形的溫暖,培養學生對自己的信任。別林斯基說:「愛是教育的工具,也是鑒別教育的尺度。」教師的愛就像滴滴雨露,滋潤著學生的心田。實踐證明:教師越是對學生理解、尊重、信任,他就能通過自己的情感去感染學生,就能增強學生的進取心和自信心,激發起他們的學習興趣,這實際上就是心理學講的皮格馬利翁效應。如果學生厭惡甚至憎恨教師,那麼對其所教學科也自然沒有學習熱情。我曾經教過這樣一個轉校生,他因為在原來的學校經常與語文老師發生矛盾,導致語文成績一落千丈,一上語文課,他就會感覺頭疼,不想進教室。來到我班後,我仔細地找他了解情況,分析到他與原來的語文老師發生沖突的原因竟是該老師看不慣他走路的姿勢,於是處處為難他,而這個學生也不願服輸,結果造成矛盾越來越大。在這種情況下,我給他講解了作為一名中學生應有的禮儀行為。最後,這名學生發生了根本性地轉變,上課不喊頭疼了,也愛聽講、愛提問了。
四、聯系生活,激發學生的情感
現在青少年感情匱乏,究其原因是生活的單調而平淡。語文學科的教學,如果沒有多少真實生活的情感體驗,也就無法形成一種潛意識的感性思維,當然最終學生是學不好語文的。所以,最終的結論是應該由家庭與學校配合,有意識地組織學生走出課堂,走向真實的生活,走向文化的廣闊天地,讓學生用現實的角度去審視生活,體驗生活的滋味,抒發自己的感情。如學習《中國石拱橋》這篇課文時,可以組織學生參觀學校附近的橋梁建築,讓學生近距離觀賞橋梁在設計、施工上的偉大創造和高超的技術水平,從而感受我國勞動人民的勤勞、智慧和偉大的創造力,了解我國橋梁建設所取得的光輝成就,激發學生對祖國文化的自豪感和對聰明辛勤的勞動人民的熱愛之情。現行初中語文教材中共有三十六個綜合性實踐活動,這為豐富多彩的語文課外活動提供了腳本,走一走、看一看、聽一聽、做一做,其對學生情感的激發與培養的作用是無可比擬的。
總而言之,無論從教育教學還是從語文學習等方面來考慮,學生情感的激發與培養已經成為教育之本、教學之源。語文教師應堅持情感教學觀,把學科課程和活動課程結合起來,綜合利用各種情感資源,在充滿積極情感的環境中,教師帶著情感去教,學生帶著情感去學,讓學生隨時隨地在潛移默化中受到情感、意志、態度和價值觀方面的熏陶感染,才能把語文教學中的情感培養做好,促進學生的全面提高。

C. 如何在語文課堂激發學生思維和進行情感教學

一、 精心設計導入環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有很強的指向性,引入環節位於一節課的開頭。引入環節設計的好,就能吸引學生,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畢竟:好的開頭是成功的一半。上
課時,根據學生情況以及課文內容,或講一個笑話,或講一個故事,或提一個問題,設計一個懸念,或講一則奇聞趣事,或展示一幅畫面,或做一個演示……總之,力求抓住學生的心理,吸引學生注意力,激起學生學習的興趣和求知的慾望。例如:講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時,我就先放錄音,讓學生欣賞《三國演義》的片頭曲《滾滾長江東逝水》創設一種生動感人的教學情境,使學生為之所動,為之所感,產生共鳴,激勵學生進入新的教學境界。通過「境」來表現「情」,再通過「情」來深化「境」,使學生在特定的氛圍中受到感染,自然而然地進入作品的意境。又如,講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我採用了以舊帶新法和直觀演示法。把初中學過朱自清的《春》與《背影》聯系起來,再用多媒體演示「荷塘月色」的優美畫面。通過復習舊知識,從而巧妙地引入新課的學習內容。這種導入,既復習鞏固了舊知識,又為新知識的學習奠基鋪路,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便於學生新舊知識的聯系,便於學生頭腦中形成系統的、完整的知識體系。直觀演示,能把教學主要內容形象生動地展示出來,引起學生的集中注意和有趣思考。為學生理解新知識提供了感性材料,能引起學生尋求探索的積極性,為學生架起了形象思維到抽象思維過渡的橋梁。這種以舊帶新法與直觀演示法,同樣可以激起學生極大的學習興趣。
於漪老師說:「教師是學生心靈的耕耘者,教課就要教到學生的心上。」實踐證明:精心地設計課文的導入環節,採用恰當的方法去撥動學生的心弦,激發學生的求知慾和學習興趣,定能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二、 發掘教材的意蘊魅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精心地設計課文的導入環節,採用各種激發興趣的方法,激發學生興趣,確實能收到很好效果。然而語文課篇目繁多,語文知識紛繁龐雜,豈可每課如此,方法雷同。激發學生興趣的長期、最好的方法,還是認真鑽研教材,發掘課文深含的意蘊魅力,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慾,以達到課堂教學效率的目的。如講 魯迅小說《祥林嫂》一課,對於祥林嫂的死:有人說,祥林嫂是封建社會的犧牲品;有人說,祥林嫂是被魯四老爺之流逼迫死的;也有人說是柳媽這一類人害死了。那麼,造成祥林嫂人生悲劇的原因究竟是什麼?由於我注意發掘課文深含的意蘊,又精心地巧設情境,引導學生發掘豐富的想像,激起學生的濃厚興趣,提高了教學實效。
三、 用富於情感的語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課堂上,教師注意語言表達藝術,語言生動、形象、富於情感,往往能感染學生,給學生以強大的吸引力,激發學生的求知慾和學習興趣,例如講授郁達夫的《故都的秋》一文時,我飽含深情地朗讀了幾個片斷,學生們被我的情緒感染著,很快投入到學習中,很好地掌握了課文的重點。一般情況下,學生總認為文言文枯燥無味且難學,盡是「之乎者也」,還要背誦,一提到上文言文內容,他們便「怕」,字當頭。針對這些情況,我注重用語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如講蘇洵的《六國論》,我先把六國滅亡的前前後後,用生動的語言向學生進行了講述,從而調動了他們的興趣。教學中用濃厚的富於情感的語言組織教學,對激發興趣,提高課堂效率同樣有效。
四、 鼓勵學生「說」,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說話是人類交流思想、表達情感、傳遞信息的一種方式。「說」在市場經濟的社會里,顯得尤為重要。同學們終究要走向社會,以學得本領為社會服務,我們不但要通過閱讀來認識社會,而且還要運用語言反映社會,表達自己對問題的種種看法。我們教的這些學生大部分來自農村,他們心理素質大多不太好。脆弱、怕羞、膽小,課堂上不善於發言,缺乏自信心。這些現象在他們身上都有不同程度的表現,要學生們養成自覺地「說」,如果不採取一定的手段是難以達到預期的目的。開始我硬性規定每個學生都要到講台上進行1-5分鍾的發言。最初允許學生頭天做准備,第二天開始表演,從復述故事開始,直到學生掃除了心理障礙,之後便加大難度,提高要求,我當堂出題,由學生即興發表觀點、看法。久而久之養成了習慣,學生由當初被逼上講台到後來爭著、盼著,自覺地、坦然地上講台,這不能不說是一種進步,不能不說是一種對語文發生興趣的最好表現。正如魏書生老師說:「學生一旦養成了這種良好的習慣,就像沖破重重阻力進入空間軌道的飛行器,基本可以靠慣性自行運轉了。」

D. 如何用語文中蘊含的豐富情感打動學生

《語文課程標准》中要求,要「關注學生日常識字的興趣」,「考察其閱讀的興趣方法」,「是否有寫作的興趣和良好的習慣」……這種種表述說明,良好的興趣是學好語文的重要先決條件,也是語文教學及評價的重要內容。
新課程理念下,讓學生重拾語文學習的興趣,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善用資源,讓語文充滿更多的樂趣——「別樣生活 」
課程是源於生活的,教育本身就是一種生活。新課程特別強調社會資源的有效開發利用。生活中有著豐富的學習資源,一事一物都是可以為教育利用和借鑒的。語文,作為母語學科,與生活有著更為密切的聯系。合理地利用好生活資源,對於學生學習語文,培養語文學習興趣是大有裨益的。
1、 訪一訪,觀察生活。
課文中的一些人和事由於和學生的時空距離有差距,所以學生認識得不全面,甚至出現一定的偏差。有的課文內容是學生常見和比較熟悉的生活現象,但往往又是他們熟視無睹或知之甚少的,教學時應指導學生再留心去觀察,通過觀察去認識生活,擴大視野,理解課文,強化語言文字的訓練,提高觀察和理解能力。例如:《小露珠》一文,小露珠對於學生而言可謂司空見慣,但真正去觀察它的同學卻不多,教師應在課堂上向學生提出明確的觀察任務,並精心指導學生抓住特點去觀察,從而知道因為有了它,植物才會有變化,這樣,學生學習課文時就能如魚得水,得心應手了。再如《夕陽真美》一文就可以指導學生去觀察夕陽,領略夕陽的美景;《雲房子》一文就可以指導學生去觀察雨後白雲的變化,了解它的姿態萬千,變化多端。這樣,讓學生通過觀察來認識生活,進一步理解課文內容。
教育學生觀察生活,需要教師刻意引導,看似無痕,其實別有匠心。如老師可以問同學們:「這是老師和同學們在一起的第幾個春天啦?」「嗯,第二個。」「今天,老師送給大家一份春天的禮物。」學生都迫不及待起來,眼睛裡滿是期待,情緒高漲。當一大盆含苞欲放的鬱金香出現在教室里,便不時響起驚喜的呼聲。「她可需要同學們好好照顧,並為她記好成長日記呢!第一朵花開放、為花澆水施肥、全部花苞開放的時候……都是一篇篇最有趣的日記呢!」隨著鬱金香的成長,春天的禮物(一)、(二)、……不斷地在學生的日記里延續了下去。
2、 演一演,再現生活。
每一篇課文都是以語言文字為載體記錄著一定的生活信息,學生學習語文就是在頭腦中把語言文字還原成客觀事物,從而獲得主觀感受。生活化教學是一種在生活背景下的情景化學習,「充分提供情節背景下的學習是最有效的」。有的課文內容距學生的生活較遠,給學生的學習帶來一定的困難,教學時應藉助於情境的創設再現課文所描繪的生活畫面,使學生如臨其境,激起學習興趣,引起高度注意,較好地理解課文內容。如把課文編排成課本劇,讓學生演一演,則可以把語言文字直接變成活生生的生活展現在學生面前,從而加深對課文的感悟。例如,《歌唱二小放牛郎》一文,教師可藉助多媒體,播放小英雄王二小為了保衛後方機關和幾千個老鄉,將敵人領進八路軍的埋伏圈而被敵人用刺刀挑死的英勇場面,加之教師抑揚頓挫的表情朗讀、精心剪輯的配樂。音樂、畫面、語言、神情營造出來與課文內容相匹配的氣氛,使學生入境動情,順利地跨越了時代的鴻溝去理解、領悟二小的英雄氣概,同時獲得情感的陶冶。
二、優化教學,讓智慧生成在沃土上——「詩意課堂」。
羅大佑的《童年》中唱道:等待著下課,等待著放學……雖然意不在批評教育,但恰恰成了如今不少學生的課堂心理寫照。能激發學生興趣的課堂,學生的反應一定非常敏銳,師生互動一定非常熱烈,一堂好的語文課是師生智慧的碰撞,這是令人所欣賞的、所追求的課堂,也會是學生戀戀不舍的課堂。
優化課堂教學,上出一節節這樣的好課,是學生學習興趣得以保持,學科素養得以提升的重要保證。課堂教學如何優化,我想強調的是,語文課堂要有教師智慧的預設,機智的發揮,能引發學生智慧的生成,體會學習的愜意。教師的預設是前提,是關鍵。至少有三點值得注意。
1、教學方式的靜中有動,動中有變。老師對於課堂教學方式的預設要力求使課堂生動有趣,具有吸引力。但老生常談的課堂教學模式,即便一開始學生很感興趣,久而久之,趣將不趣。熟知的教學模式,要合理地間斷地使用,還要常變常新,敢於突破,讓學生覺得語文課總是那麼有新意。這是教學方式方法的預設。
2、教師風度委婉親切,平易近人。風度,美好的舉止姿態。教師在課堂上的言行舉止,要具有風度。語文老師,首先要是「語言大師」,課堂語言要體現智慧,要機智幽默有風趣,要准確、精練、優美,富有文學性、感染力。這樣的語言學生聽了是享受。老師還要注意態度的和藹親切,有親和力。學生總不喜歡一臉嚴肅的老師的課吧?另外,語文老師的教學風度還應體現在「治學」態度的嚴謹,處理課堂問題的大度等方面。嚴謹是一種工作學習的態度,學生必須具備,老師要身體力行「傳染」給學生;寬容大度,對學生尊重,自然贏得學生敬愛,自覺向老師靠攏。這是教師素質修養的預設。
三、情感教育,讓孩子多一個摯友。
在無數老師的教學實踐中,不難發現這樣的現象:學生和老師之間相處得好,關系親密,學生就喜歡上這位老師的課,就喜歡這門學科;反之對老師產生了厭惡,這種情緒必然殃及這位老師所教的學科。因此,師生感情不僅是師生交往的基礎,而且也是培養學生學習該學科興趣的關鍵。在語文教學中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去展開:
1、讓學生喜歡老師,喜歡老師的語文課。
學生喜歡老師,才能喜歡老師所教的語文課。那麼,如何讓學生喜歡老師進而喜歡語文課呢?那就是給學生一個充滿情感的課堂。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學生們在課堂上度過的分分秒秒是痛苦的,還是快樂的,都是取決於教師。作為教師,首先要以飽滿的熱情和良好的精神狀態展現在學生面前。無論我在生活中遇到多大的困難和挫折,我都會調整好自己的心態,在課堂上展現一個充滿激情的我,給孩子們一個好的印象。以良好的形象感染學生,以生動的語言打動學生,以豐富的情感激勵學生。教學中我總是牢牢地把握各個環節,深挖教材內容,把對人生的每一份感悟,每一種情感,都用我的語言、我的眼睛和動作傳遞給我的學生,讓他們在廣闊的知識海洋中遨遊。其次,在教學中還要注意情感的交融,有了情感交融,學生就會在教師的點撥下進入課文佳境。
教師不僅要做學生的老師,還要做學生的朋友,在他們需要幫助的時候伸出熱情的手,在他們惘然不知所措的時候送上幾句鼓勵的話,與學生打成一片,做學生的貼心人。
2、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促進師生之間的溝通與交流。
融洽的師生關系,民主、理解、寬容、和諧的學習環境,是調動一切積極因素的必要條件。在語文教學中,老師不僅要傳授給學生知識,更要教給學生學習知識的方法。所以要加強改革和創新,改變過去那種「注入」式的教學方法,把語文課堂變成民主式的、互動式的課堂,調動學生學習的激情和慾望,要讓學生開口說話,積極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發表自己的看法和觀點。要給學生一個發揮想像的空間,不能只管自己滔滔不絕的「灌輸」而不顧孩子們的感受,要讓他們去體驗,去探索,去感悟,去展現自己。
(1)讓學生敢「答」。
隨著年齡的增長,到了小學高年級,孩子們有了一定的害羞心理,或者是怕回答問題出錯而導致其他同學的嘲笑和老師的責怪,所以越來越不願意回答問題。作為老師,要鼓勵學生勇敢地回答,我會說「只要敢於回答就是好學生,說錯了沒關系」。有時學生的回答可能不著邊際、令人啼笑皆非,而引得鬨堂大笑,這時,如果一頓呵斥,或者一個譏諷,都會澆滅學生剛剛燃起的熱情,在學生心裡留下難以磨滅的創傷。久而久之,就會在師生之間形成一道無形的障礙,學生更怕說,更不願說。老師可以說:「沒關系,說錯了不要緊,再仔細思考一下」。老師要時刻給學生以尊重和信任,努力營造寬松和諧的學習環境,消除學生緊張、恐懼的心理情緒,學生才會敞開心扉,才願意與老師勾通。
新課程要求評價要「立足過程」,通過評價發展語文學習興趣,主要還是靠語文教學中的一些過程性評價。如當學生對寫字感興趣並寫得比較漂亮時,老師肯定他的興趣,表揚他寫的字,這是對其習字興趣及寫字成績的評價;當學生寫得不好卻很努力去練習時,老師褒揚他的勤奮,這是對其習字過程的評價。通過這樣的激勵,學生的學習興趣必將得到發展。平時,課堂上老師「珍貴」的一句贊揚,一句引導,一個點頭,一個微笑,都是一種好的評價,都是學生期待縹緲和重視的評價。如果說,學生學習的興趣是一個小火星,那麼這種評價就是助燃的氧氣,其作用是相當大的。

想語言:用什麼語言來實現上面所想的各點,它解決的是「肌肉」的問題。在各個步驟中,它是唯一允許邊寫邊想的步驟。

E. 語文教學中如何滲透情感教育

一、用教材中的「情」感染學生

白居易言:「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只有真情最容易打動學生稚嫩而又單純的心靈。《背影》中的濃濃舐犢之情;曹孟德東臨碣石的壯志豪情;陸游「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台」的愛國熱情;文天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凜然正氣等都能讓學生怦然心動,而終有所悟。我教學蘇軾的《水調歌頭》時,讓學生領悟到「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的道理,看到詞人雖然命運多舛,仕途坎坷,卻對人生充滿了樂觀情緒。正是這種積極樂觀的人生修養熏陶著每位學生,使學生受到教育、啟迪。在《岳陽樓記》中,我通過反復誦讀課文讓學生感受作者范仲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豁達胸襟、偉大抱負,使這種美的思想、美的情感熏陶學生、激勵學生。教學中,我時刻深挖教材中的這些情感因素,讓學生在學習中如沐春風、身臨其境,與作品中的人物同喜樂、共傷悲,讓學生的體驗與作者產生共鳴,從而在生動具體的形象感召中陶冶學生的情操,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

二、創設良好的情感氛圍激發學生

在課堂教學中,創設良好的情感氛圍是進行情感教育的重要途徑。例如:我在教學法國作家都德的小說《最後一課》時,讓學生邊看書邊聽錄音,把學生帶入課文人物所表現出來的不願作亡國奴,對侵略者的仇恨和對自己祖國無比熱愛的氣氛中,再聯繫到我國人民遭受侵略、任人宰割的歷史,學生強烈的愛國主義激情馬上被激發,這就更加堅定了學生不忘國恥、熱愛祖國的信心。教學柳宗元的《捕蛇者說》時,我以文中「蔣氏」的身份向學生痛訴他一家三代人捕蛇的悲慘遭遇,讓學生聽得悲、聽得恨,為文中捕蛇人悲傷,恨封建統治的殘酷,從而喚起學生對勞動人民的同情。

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要積極創設情境,打開學生心扉,讓學生盡情感悟,才能培養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三、用自身的情感陶冶學生

教學十餘年裡,我深感作為一名語文教師,不僅要有廣博的知識、過硬的教學基本功,而且還必須有良好的心理素質和積極健康、豐富的情感。所以我即使課前心情煩悶,上課時也會極力調整心態,鎮定自若、面帶笑容、精神飽滿地走上講台,以充滿活力、生動形象的語言激起學生求知的情感。始終以豐富的情感和對學生高度負責的態度來上好每一堂課,從而使學生學得輕松、有趣。

總之,沒有情,就不會有愛,沒有愛就沒有教育,在語文教學的情感教育中,我一直追求達到「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效果,始終盪著情感教育的雙槳,引領學生駛向成功的彼岸。

F. 語文情感教育的思路

語文情感教育的思路,
主要還是鍛煉學生理解能力,
引導學生理解做設身處地。

G. 語文教學中怎樣培養學生的情感

情感是語文教學具有鮮明特色的個性目標。培養學生的情感,引導學生體會文章感情,讓學生與作者同喜同悲,教會學生敢愛敢恨,是語文教學的重要任務。沒有情感的課,肯定是死氣沉沉的。情感,讓語文教學充滿活力,它是語文教學的生命。某校曾組織觀看一部講述家庭親情的影片,老師感動得淚流滿面,學生則無動於衷,反以「一點都不刺激」為由大聲抗議。老師們在震怒之後陷入沉思:「為什麼現在的學生這么不容易被感動?為什麼我們教育出來的學生如此缺乏發現生活美和自然美的能力?」 後來老師給學生講了這樣一個小故事:從前,有一個年輕人愛上了一個姑娘,想娶她為妻。姑娘說:「如果你要娶我,就帶著你母親的心來見我。」年輕人聽了,連忙去向他的母親要那顆心。母親二話沒說就挖出自己的心交給兒子。年輕人高興地捧著母親的心去了。可是,路上不小心摔了一跤。這時,那顆還滴著鮮血的心連忙問:「孩子,摔疼了嗎?」聽到這里全班一片寂靜。同學們在這一周的周記中都寫出了自己對母愛的感悟,其文章無不都表現了對母愛的理解和感動。
聽完此故事,我個人認為:情感教育的缺位,直接導致學生缺乏對感動的體悟,缺乏起碼的情感。忽視情感教育的教育是一種不完整的教育。教學需要情感出,學生呼喚情感來。為適應面臨的國際性競爭與挑戰,我們的教育必須盡快走出歷史局限的誤區,確立情感培養目標,實施情感教育。
語文教學過程,既是一個「傳道、授業、解惑」的認知過程,又是一個「陶冶學生情操,引導學生走向正途」的情感過程。情感在從認識到形成能力、習慣的轉化過程中起著極其重要的中介作用。它既像催化劑,又像中葯的「葯引「。列寧說:「沒有人的情感,就從來沒有也不可能有人對於真理的追求。」別林斯基說:「思想消融在情感里,而情感也消融在思想里。」語文教學亦是如此。可見,在一個的成長過程中,情感對人們的行為的養成是起著巨大的作用的。一名學生如果自身修養差、不熱愛祖國、不關心他人,即使他的學習成績很好,當他步入社會之後,其發展也是非常令人擔憂,甚至是可怕至極的。所以,語文教學要完成教書育人的任務,就必須重視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
一、認識情感與情感教育。 情感是人對於客觀現實的態度的體驗。情感是由客觀事物是否滿足個體的需要而產生的,它反映了客觀事物與個體需要之間的關系。它是人們學習和工作的動力。它對人的認識和行動起著調節支配作用。一個人對事業充滿著熱情、熱愛自己的工作和學習,他就會發揮創造性,就能做出成績來。所謂情感教育,是一個與認識教育相對應的概念,它是指把情感作為人的發展的重要領域之一,對其施以教育的力量。現代教學論認為:「情感的培養是語文教學的重要任務,同時它更是提高語文教學效率的重要手段。」 翻開語文教材,我們就可以感受到,那些文質兼優的名家名篇中充溢著對祖國、對人民、對大自然、對同志親友的深摯情意,字里行間洋溢著或優美典雅,或清麗委婉,或崇高悲壯的美感,因此,在教學中,我們不可能僅僅傳授語文知識,而必須同時進行情感傳遞和情感教育。語文學科的特點,決定了語文教學方法的靈活多樣,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採用多種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調動學生的積極情感,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可以這樣說,情感信息的傳遞,在語文教學中起著相當重要的作用。即使在讓學生感知、理解、記憶和運用基礎知識的過程中,也應伴隨著種種情感活動,感之愈深,知之愈多。正如蘇霍姆林斯基所說;「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地,知識的種子就播在這個土壤上」(《家長教育學》),只有在肥田沃土上,才能結出豐碩的成果。
二、語文教學與情感教育。 從語文科的性質來看,它具有與其他學科不同的特點,「它反映著政治傾向與感情色彩,當學生接觸課文時,接受的不僅僅是文章的形式,同時也接受它的內容--觀點和情感」。可見課文是內容與形式的統一體。而選入語文課本的文章,大多是文質兼優的佳作,不僅有較高的文學價值,而且有較高的思想境界。可以說:語文教材提供的是豐富飽滿,異彩紛呈的情感海洋,為語文教師實施情感教育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作為一名語文教師,就要努力運用語文佳作中所包含的真摯情感,扣擊學生的心弦,激起他們感情的波瀾,培養學生優良的性格。另外,從受教育者的角度來看,學生也有豐富的情感,復雜的內心,如果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強調「理」而忽視「情」的作用,是達不到教學目的的,白居易曾言:「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理」只有通過「情」的心靈內化,才能轉化為符合規范的思想和行為,單純的說教勢必使學生產生一種逆反心理,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充分挖掘教材自身的情感因素,尋找學生情感的突破口,以情感去感化學生,使課文更具有吸引力和說服力。那麼,什麼是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呢?首先,對語文學習的興趣和熱情是語文情感教育的前提。教師要讓學生明確學習的目的意義,並在此基礎上通過語文教師熱情生動的講解,使學生對語文教學內容本身產生濃烈的興趣,進而迸發學習語文的熱情。 其次,理智感、審美情感和道德情操是語文情感教育的三大支柱。現行的中學語文教材「文質兼美」,形神俱佳,貯藏著大量的情感因素,這為語文教師進行情感教育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所以,教師在語文教學中要通過生動而形象的講解,把文章中這些優美的感情移植到學生的心靈中去,使之產生共鳴,心靈得到凈化和升華,從而使道德情操變得高尚,審美趣味得到提高。
三、如何在語文教學實踐中進行情感教育。
1、以文本導情 梁啟超曾說:「用情感激發人,好像磁力吸鐵一樣,有多大份量的磁,便吸引多大份量的鐵,絲毫不得躲閃。所以情感這東西,可以說是人類一切的原動力。」 情感總是由一定的客觀事物引起的。語文課本中,情景交融的詩歌,富有詩意的散文,引人入勝的小說,催人淚下的戲劇文學,占相當比例,都蘊含著濃郁的感情因素,具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都有助於學生產生積極的情感,形成崇高的人格。古人說:「一切景語皆情語。」 因此,在導入課文時,精心設計導語,把學生領入作品的情景中,有位老師在教學朱德的《回憶我的母親》一文時,曾用這樣的導語:古往今來,多少文人墨客曾寫過贊美母親的名詩佳篇,唐代詩人孟郊的「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這首頌揚母親的詩篇,情摯意濃,膾炙人口,歷經傳誦。同樣,人門也經常把祖國、黃河比作「母親」。母愛歷來被公認為是世上最無私,最神聖的愛。下面我請同學們回憶一下,馬上請幾位同學分別用一分鍾時間敘述一下自己感受最深的一次母愛。寥寥數語,啟發學生對母愛的思考,無疑如投石擊水,從感情上激發了學生感悟課文情感的興趣和慾望。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更應注重挖掘出課本中極富感情的內容,經探析、理解、品味、鑒賞的思維過程,感染學生心靈,陶冶學生的性情。教師的這種引導學生對課文思想內容深刻挖掘,不必面面俱到,但求深而有得。同時要讓學生收集一些作家的個人經歷,讓學生了解他們的艱辛與勤奮,刻苦與睿智,從而激勵自己前進,還應對作品的背景作適當的介紹,並結合現實進行點撥,盡量讓文章中的人活起來,直接和學生對話,和學生的心靈對話。好的作品是作者用心血和人生經歷澆灌出來的。有了這樣的認識,學生對學習語文的信念就不僅僅是掌握了一門工具,而是已超過了語文本身學科而成為一門極富感染力的綜合教育。
2、以誦讀悟情 郭沫若在《文藝論集》中描述道:「立在海邊,聽著一種轟轟烈烈的怒濤捲起吼來的時候,我們不禁要血跳腕鳴,我們的精神便要生出一種勇於進取的氣象。」聽節奏有力的濤聲,能引發人的情思,學生坐在教室里聽老師聲情並茂地朗讀,自然能引起審美情感。詩歌、散文的精彩片斷和神韻會通過朗讀這個媒體,變成一種時空藝術,使學生忘卻自我,融入作品的意境之中。當然,有表情地朗讀,要求語文教師有較高的藝術功底,有真情的投入,只有如此,才能激起學生的感情漣滿,形成"物我同一情融融"的意境,產生求知的渴望。 國學大師梁實秋先生在《散文的朗誦》一文中說:詩不僅供閱讀,還要發出聲音來吟,而且要拉長聲音來吟,這樣才能陶冶性情。吟也就是朗誦。吟詠背誦,不但能博聞強記,積累知識,更重要的是還能耳濡目染、潛移默化的受到文章情感的熏陶和感染。毛澤東喜愛韓愈詩文,一部《韓昌黎集》大部分能背誦,晚年堅持背誦李白、李賀、李商隱及辛棄疾的詩詞,正是在這吟詠之間,才涵養了他「指點江山」、「揮斥方遒」的浩然之氣。現行語文課本中很多古今中外名篇,其深蘊的意味不藉助於誦讀則體會不出的,還有一些課文所滲透的謙和、友愛、愛自然、愛家鄉、愛祖國、愛勞動等強烈而真摯的感情無一不是通過鏗鏘有力的語言、節奏和諧的韻律表達出來的。對此教師可通過范讀或指導學生誦讀,讀出節奏,讀出意境,讀出感情,讀出美感,讀出「弦外之音」等,變無聲的文字為有聲有情的語言,這樣更能使學生受到強烈的藝術熏陶,很快的進入審美的情感之中。
3、以藝術染情語言和藝術是同源的,將藝術中那些為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拿過來,以用於教學,是大有裨益的。用圖畫再現課文內容;用音樂渲染與課文相似的氛圍,幫助學生想像課文描寫的畫面;用戲劇的形式讓學生擔當角色、扮演角色,利用角色的新奇感激起學生的學習熱情,從而使學生更深切地理解課文中角色的思想、情感、語言和行為。如在教學《我的叔叔於勒》一課後,可讓寫小劇本:假如菲利普一家人旅遊回來後,在家門口發現一個貌似於勒的人,此時,又會發生什麼?通過這種讓學生自寫自導自演,能夠讓學生對資本主義社會人與人之間那種赤裸裸的金錢關系有一個正確的認識。這樣,該課的情感目標就在學生的表演過程中得以實現,內心的愛憎情感表達也就油然而生了。
4、以體語示情 語文教師的手勢、表情及走動等能傳遞管理信息,是課堂上師生相互感知到的各種意識信號。語文教師的手勢具有狀物、言志、傳情的特殊本領,當它被「引進」語文課堂領域後,就成為輔助課堂管理的非語言的外部表現形式,可以對學生作意識上的導向,可以把課文的表現意圖和學生的接受意向牽引到一起,讓學生在有限的課堂時空中按照自己所啟示的思路去領悟,去融會貫通,並有所發現。臉面是心靈之鏡。語文教師的面部表情也有一定的潛在調控作用,表現理解的微笑和思考式的點頭,則流露出教師對學生的鼓勵和期待;表示滿意的微笑和贊許式的點頭,則流露出教師對學生的熱誠和喜愛,可以收到移情傳神之功效。眼睛是心靈之窗,課堂上,教師要用期待的目光,盡可能地去平視和環顧大多數,不應老是兩手著案,貓著腰,視線緊盯著課本或前幾排學生,其餘則視而不見;也不應站在講台的一側而使視野顧此失彼。教師不論實施哪一教學環節,都要不時地環視前後左右,特別是後排的左右兩角,要給予滿腔熱忱的關注。教師的視野所及,以目傳神,促進學生專心聽講,偶爾有個別學生面朝窗口,思想「開小差」,教師可運用目光注視的辦法,通過目光把教師想要表達的願望、態度、思想感情和言語迅速地傳送給學生。淡漠、嚴厲、責備的目光使學生觸目知錯,立即醒悟;熱情、慈祥、贊許的目光使學生觸目會意,精神振奮。語文教師的站態,與學生的空間距離和行間巡視等體態活動,也具有吸引學生注意力,組織教學的作用
語文教學會給學生情感美的滋養,也會給學生藝術美的熏陶,它完全應該是開放的、互動的、詩意的。一朵具體的花,遠比關於她的一千種描述包含著更多的真理,情融融,意切切,方能在語文世界裡為學生撐起一片朗朗的天。當然,在語文教學中進行情感教育的方法、途徑還很多, 正所謂「聽唱新翻楊柳枝,更吟別韻桃李詞。踏歌不盡心頭語,前路再和千首詩」,熱愛我們語文教學,在語文課程改革試驗中,去關注語文教學中點點滴滴的思索與感動,才會讓我們的語文真正成為廣大學生的一種期待。

H. 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怎樣滲透情感教育

小學語文是一門綜合性學科,除了學習語文基礎知識和德育教育外,還包含著豐富的情感教育。教師上課時,除了要引導學生通過語言去理解課文思想內容外,還要激發學生的情感,進行情感教育。如何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是語文教學中至關重要的一步。作為語文教師,在教學中應盡最大可能去喚起學生的情感,使學生在創設的情感中受到熏陶,並與教材產生共鳴,獲得心靈的體驗。那如何滲透情感教育呢?我有以下幾點看法:
一、 挖掘教材中的故事情節,激發學生的情感。
小學教材中有許多課文既有生動、鮮明的人物形象,又有動人的故事情節,凝聚著強烈的感情,滲透著深刻的理性。為師生情感思想的參與提供了有利的條件。教師應該明確地、有意識地把蘊含在文中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自己的體驗結合起來,滲透在教學的各個環節中,去撥動學生的心弦,使他們產生思想的共鳴。如我在教學《圓明園的毀滅》這篇課文時,通過投影圓明園的全景圖,再配以優美的樂曲,學生的情感就被牽動起來了,隨即揭示課題,指導學生邊聽錄音朗讀,邊思考問題。課文的朗讀在音樂的伴奏中進行,學生的情感已經完全融合在課文所描寫的情境中了,有如身臨其境。在抓住時機問學生喜不喜歡圓明園,為什麼?讓學生結合圖來組織討論。學生此刻已經產生對圓明園景緻的嚮往和對古代勞動人民創造性才能的熱愛。我這時在見機介紹圓明園遭八國聯軍的毀滅性的破壞,這又激起了學生對侵略者的憎恨和熱愛祖國的情感。
二、 通過飽含深情的朗讀來激發學生的情感。
許多課文中的情感是通過文中的重點詞語表現出來的。教師通過深情的朗讀來激活歷史人物和事件,鼓動和感染學生的情感。如在教學《十里長街送總理》這一課時,我通過聲情並茂、抑揚頓挫的朗讀,將學生帶進了令人悲痛的氛圍里,學生對總理的哀悼之情油然而生。在這種情感下讓學生去審視這一具有崇高形象的一代偉人,學生的審美快感隨著情感的激發而產生,學生的審美體驗也隨著對總理的愛戴懷思之情而升騰。
三、 根據教材中的精美詞句來激發學生的情感。

I. 如何開展初中語文情感教學

開展初中語文情感教學
一、把握課文感情基調,對內容進行情感化處理

作為一門綜合性的學科,語文涉及自然科學和歷史人文等多方面的綜合知識,因此一本好的語文教科書必然匯聚了古今中外一批優秀的文章。
二、提高語言情感魅力,調動學生的情感因素

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情感是教學語言的靈魂,失掉這個靈魂整個教學就會蒼白而空洞,學生對知識的感觸就會遲鈍。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引路人,作為學生綜合發展的「引導者」「幫助者」,教師應該首先提高自身修養,積極學習,不斷更新思想意識與專業能力,提升自身文學素養,運用獨特的魅力語言授課,引導學生在具體形象、富有藝術美的語言描述環境中體會教材中展現的情感,使學生能夠身臨其境地感受語文藝術。
三、創設情感教學情境,引導學生體會情感復雜性

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靈活地根據作品所表達的情感基調設置各種相對應的情境,通過這些情境將學生帶入到作者所營造的情感世界中去,從而取得更加生動的教學效果。具體來說,情境設置的方法非常的豐富,一般的老師都會在教學中充分利用多媒體設備再加上引導語的設計喚起學生的情感共鳴,讓學生在課文場景的再現過程中體會到蘊藏其中的情感氛圍,對整個課堂的氛圍也起到一個濃烈的渲染作用。這樣就可以有效激發藏在學生內心深處的情感要素,從而徹底改變以往課堂教學枯燥呆板的情況,教學的效率也會成倍地得以提高。
四、開發與激發學生智慧潛力,引導學生走出課堂空間

相比於知識的傳授,作為語文教師,在教學中更大的任務在於對學生進行情感上的引導和教育。語文老師要充分認識到情感引導和教育的重要性,從思想上提高對情感教學的認識,在情感教學中把知識的傳授和接受融為一體,在作者、學生和老師三者之間建立一種緊密的情感關聯,通過這種關聯激發出學生語文學習的熱情和動力,從而從根本上提高整個語文教學的質量和效率。老師還需要明確的一點就是,情感教學不能僅僅是表面上的工作,而是要從學生的生活體驗出發,深入到學生的生活實際,從他們的生活中發掘出與作者產生共鳴的情感要素,將其提煉為情感教育的主題。在教學的過程中還可以適時地設置出一些具體的問題,通過這些問題更進一步地調動學生進行思考和學習的主動性,引導學生深入作者情感的細部,使學生對文章有一個更加深刻的理解。

J. 如何激發學生的情感

語文教學只有激發學生的情感,學生才容易進入課文情境中去。多年的語文教學實踐使我深深地體會到,要激發學生的情感就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努力: 一、開門見山,先入為主 語文課教學之初,教師可用模型、標本、圖片、幻燈、錄音、錄像等形式創設一種生動感人的教學情境,使學生為之所動,為之所感產生共鳴,激勵他們快速進入課文的情感世界之中。如教學朱自清的《春》,教師可先放一段有關春天風光的錄像帶,花塢春曉、桃紅李白等春景激起學生對春天的喜愛之情。或放一曲《春天在哪裡》的錄音,創造意境,使學生在美妙的樂曲聲中自然進入對課文的學習。又如教學冰心的《小桔燈》,教師可自製小桔燈,在導入新課之前,將模型展示出來,引起學生的集中注意和有趣思考,引起學生尋求探索新知的積極性,為學生理解新知識提供感性材料,也為學生架起了從形象思維到抽象思維過渡的橋梁。從而激發學生思考:冰心奶奶筆下的《小桔燈》該是怎樣的呢?文中小姑娘的形象又是如何呢? 二、巧設懸念,激發情感 教師在讓學生接觸課文之前,可先自己復述課文情節,在關鍵處停下來,讓學生去猜測情節會如何發展,人物的命運會怎樣。這樣巧設懸念,往往能激起學生的好奇心,學生閱讀課文的熱情就會大增。如教學《孔乙己》、《競選州長》、《變色龍》這一類課文時,教師可採用這種方法去激發學生的情感。 三、創設疑問,啟迪思維 教師在導入新課時,可針對所講內容,提出一個或幾個問題讓學生思考,從而使學生的思維更加集中,積極地期待著問題的解決。這樣導入新課,能較好地吸引學生的注意,使學生產生一種強烈的求知感,增強講課的吸引力。如教學《驛路梨花》時,可設計這樣的提問:標題一語雙關如何理解?文中兩次誤會、三設懸念、四寫梨花分別從哪些語句體現出來? 四、故事吸引,情境感染 中學生好奇心強,求知慾旺盛,他們愛聽愛看有趣的故事。教師可以抓住青少年這一特點,針對教學內容,從與課題有關的趣聞軼事出發導入新課,能夠激發學生對所學新課產生濃厚興趣。同時,授新課前,花極短時間,用繪聲繪色的語言,講述一則引人入勝的故事,顯得親切自然,縮短了師生間的心理距離,可以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進入學習。如教學《阿長與〈山海經〉》時,可先聯系《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一文,給學生講講長媽媽所講的美女蛇的故事,再講講阿長本人的故事,這樣,使學生在特定的氛圍中受到感染,自然而然地進入作品的意境。 五、環環相扣,引人入勝 語文教學可通過「入畫——入情——入理」這樣的環節,環環相扣,引人入勝。入畫,即以畫導入,讓學生進入畫面情境之中;入情,即由入畫將學生導入課文情境之中;入理,即讓學生由情明理,認識到課文所蘊含的道理。如教學《白楊禮贊》就可採用這種方法。 六、觸類旁通,舉一反三 把相似的東西聯系起來,是喚起學生情感的好辦法。如教學《濟南的冬天》可讓學生回憶故鄉冬天的景色;教學《春》時,可讓學生回憶過去與好友踏春時的所見所聞所感和當時的愜意心情。這樣,學生能觸類旁通,深刻地體會課文的情感。 七、抓住重點,綱舉目張 教學中,教師可抓住文中的重點加以點撥,這樣,就能使學生一下子領悟到文中所包含的情感。如教學《賣炭翁》時,教師可就「心憂炭賤願天寒」的「願」字,剖析賣炭老人復雜的情感世界,激起學生對賣炭老人的同情和對官僚的憎惡之情。 八、故留空白,意味深長 中國古代的繪畫作品常常留下空白,讓欣賞者去馳騁想像,進行再創作活動。語文教學亦可借鑒這一手段,故留空白,讓學生去體驗課文情感。如教學《我的老師》、《最後一課》時,教師可不分析課文的主題思想,而讓學生重讀課文,結合課後練習、預習提示及有關資料,去體會作者所要表達的情感,歸納主題思想。

閱讀全文

與語文如何激發學生的情感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661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332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269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955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06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322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19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629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298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951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982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03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12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754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170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260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554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349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15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