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語言文字 > 培智高年級語文怎麼教

培智高年級語文怎麼教

發布時間:2022-07-01 05:42:01

① 如何在培智語文課堂中訓練口語能力

當前,我國教育已進入看觀念的轉變與更新階段,以人為本的教育思想得到了空間的確認和贊同。現代教育論認為:教育的真正意義在於發現人的價值,發揮人的潛力,發展人的個性。新理念帶來的新課堂變化,教師的課堂教學逐漸轉向自主化、開放化,讓學生自主發現、自主探究、自主總結表述,並最終實現學生「全人」的發展。傳統的教學目標,陳舊的教學方法,單調的教學交流,枯燥的教學訓練,都嚴重的阻礙了學生主體能動性的發揮,抑制了學生整體素質的全面提高,因此,進行「開放式」的課堂教學研究是克服傳統教學的弊端,落實素質教育的有效途徑。為此,筆者在課堂教學中對課改理念進行了實踐探索,把弱智學生看作正常群體,但不忽視其認知事物主要停留在客觀表面上現象上的缺陷,在語文課堂教學中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合作進取精神,努力建設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一、語文課堂教學形式多樣,突出活動性、直觀性活動性表現為學生的實際動手操作,積極動腦思維、動口表達交流,在親身實踐和體驗中活動知識和技能。學生活動的內容具有實踐性的特點,注重通過實踐活動獲得直接經驗,把書本知識運用到實踐中去,將理論和實踐結合起來。活動是載體,是實現目標的手段,必須貫穿始終。活動中既包括外顯操作性活動(動手),也包括內隱觀念性活動(動腦)。弱智學生語文課堂教學要注意學生動腦、動手、動眼、動口,讓多種感覺器官密切配合、協調活動。學生通過畫一畫、拼一拼、擺一擺、量一量、剪一剪、數一數等形式,在「做中學」「學中做」。教、學、做合一,讓學生在活動中感受到愉悅、輕松、快活。蘇霍姆林斯基的一句話證明了這一道理:當知識與積極的活動緊密聯系在一起的時候,學習才能成為孩子精神生活的一部分。學生在活動中,體腦結合、手腦並用,減輕了學習負擔,他們的興趣、愛好和個性特長得以充分發揮、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得以進一步發展。直觀教學為弱智兒童的語文教學提供了生動形象的感性材料,教師藉以引導弱智兒童深化對語文知識的理解。例如:在《坐井觀天》這篇寓言故事的教學中,運用直觀教學形象地展現了小鳥與井底之蛙的對話情景,並讓弱智兒童通過教具,做「井」底向天看,感受視角受到「井口」的局限,是弱智兒童對「看到的有限」這個結論及對《坐井觀天》這篇寓言的寓意有了正確的理解。又如:通過對《小猴子下山》一文的直觀教學,引導弱智兒童觀察小猴子「抱西瓜」「扛著玉米」「捧著桃子」的教學圖片,在教學中進行相應的動作模仿演習,加深了弱智兒童對這些動詞「抱」「扛」「捧」的感性認識,深化了對這些動詞的准確理解。所有這些表明了直觀教學為弱者兒童學習掌握語文知識提供了豐富而生動的感性材料,深化了弱智兒童對語文知識理解的功能有利於弱智兒童對語文的學習效果。直觀教學能活化對弱智兒童語文教學內容的功能,主要體現在直觀教具在課堂教學的運用上,廣大從事弱智教育的教師根據語文的需要進行了大量的直觀教學活動。例如:在《太陽、地球、月亮》這篇課文教學中,我們在課堂上使用了三球僅直觀教具進行教學,以生動形象的直觀教學手段活動化「太陽大、地球小、地球圍繞太陽跑」,為文字敘述的課文內容提供了豐富、生動形象的活教材,使抽象的教學內容具體化、形象化,加強了弱智兒童對課文內容的理解,促使了弱智兒童對教學內容的記憶,取得了令人滿意的教學效果。二、弱智學生語文課堂教學尊重自主選擇、培養自主學習能力,構建開放課堂要確立、弘揚、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在課堂上體驗快樂,首要的是要構建開放的課堂,改變學生在教學過程中消極被動的狀況、尊重學生的自主選擇。教師要不斷的創建機會,並且有意識的引導學生自覺地選擇合適自己的學習內容和方法,尊重他們各自對課文內容不同的理解和感受,還給他們選擇作業的權利。如教學「蘭花、梅花、菊花」等詞語時,我對學生說,你喜歡哪一種花你就學習那一種花的花名,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可以默讀、輕聲讀、大聲讀,同學之間互讀互聽(看),自由讀等,讓學生自主選擇學習方法,在指導學生書寫時,我對學生說你覺得那哪個詞語難寫,你就多寫幾遍,你覺得哪個詞語還沒理解就請教老師或你的學習夥伴,讓學生自主選擇學習夥伴,自主選擇作業。在教學中我還注意讓學生自由扮演文中的角色,交流信息,培養學習精神。陶行知先生說過:「只要兒童解放出來,小孩能大事,也能互教互學,自己當小先生」。教育心理學家認為:學生在小組活動中,能建立多向通道,增加信息來源,教學效果遠比講解提問方式要好。因此,我讓學生自由結合成小組,把個人學習、同桌商量、小組討論、全校交流等形式有機結合起來,給學生展示個性的機會,這樣有利於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有利於培養他們的團結合作,友好競爭的精神。如在教學《愛華長大了》時,我讓每個小組里的學生分別扮演了愛華、爸爸、媽媽這些角色,來演示爸爸、媽媽是怎麼誇愛華的。讓學生在表演中,對話中充分理解課文內容,然後提出問題:「為什麼說愛華長大啦?」分組討論後找同學回答。最後全班同學一起來評一評,議一議,讀一讀。這樣,課堂討論好比新聞發布會,學生時時處處都體驗到了學習的快樂。個性化的二分鍾,幾年的弱智教學實踐讓我發現,弱智學生上課注意力很難集中,不會思考,創新意識與創新能力幾乎為零。該如何改變這種現狀,激發他們的學習熱情呢?我嘗試在課堂上開設「個性化的二分鍾」,以期為弱智語文課堂開辟一片新天地。個性化的二分鍾,就是激發弱智學生能有二分鍾的學習熱情,根據學生的個性特點,結合教育內容,創設與學生心理需求變化同步的情境,能讓學生自由發揮。一方面活躍的課堂氣氛,另一方面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最主要的是啟發他們的思維。開展模仿表演的二分鍾。眾所周知,單調的教學內容,單一的教學方式,只會讓學生沒精打采,所有豐富課堂教學內容,改變以教為主的教學模式,經學生自由活動的時間與空間,學生定會神采奕奕。開展講故事活動的二分鍾。學生都愛聽故事,每次課堂里,我只要講一些題外的故事,學生們就會很好地集中注意力去聽,抓住這一契機,在課堂二分鍾里,開展了講故事的活動,也是吸引弱智學生的一種有效方法。開展與生活相關的講演活動。個性二分鍾是:開展與課文內容相關的活動,固然對理解課文,提高語文能力有很大的幫助,但既然是「個性」,我們就不能限制內容,局限形式,仍然牽著學生的鼻子走,在學生具備了一定的能力和素質後,我們教師應放開手腳,讓他們自由發揮。有時,我們可以聯系生活讓他們來講台上講講身邊的人,講講自已的學習,自己的心情。如果某一天有位同學很興奮,以至上課也不能集中精神聽課,我們可以讓他上台來表達自己的快樂,讓全班學生分享他的喜悅;如果有一天某位同學很憂傷,我們也可以鼓勵他上台講述一下自己的心情。讓大家一同理解他的郁悶,幫他出出主意等。個性化的二分鍾形式和內容是多樣化的,只要弱智學生能在個性化的二分鍾里實踐自我、找尋自我、改變自卑、體驗「我也能行」的樂趣,那麼也就為我們弱智語文課堂開辟了一個新天地。三、精心設計,滲透創新性「思維就是操作,思維是內化的動作——在頭腦中進行」。思維的發展必須通過有效的訓練和實踐操作,才能樹立清晰,明確的具體思維形象,使思維由形象向抽象思維逐步發展,訓練學生的思維既要重視抽象思維的發展,更要重視想像思維的發展和深化,形象思維是基礎,他直接與創造性思維聯系。因此,尤其要重視學生形象思維的訓練,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好奇心是推動弱智兒童主動,積極地觀察、思考,創新性思維的內動力。為促使弱智兒童好奇心的發展,我認為教師應經常向學生提供能引起觀察和思維變化的情境,從而引發弱智兒童的好奇心,啟發弱智兒童主動去發現問題、探索問題、努力創新。因而在語文教學上,教師要多設計讓弱智學生豐富的想像訓練。例如在教學《凡卡》一課,學生知識九歲的凡卡在聖誕之夜給爺爺寫信,訴說自己當學徒的悲慘遭遇,當他把這封充滿希望的信寄出去的時候,信封上寫著「鄉下爺爺收」,到底爺爺能不能收到這封信呢?這件事的結局會怎樣?我抓住學生迫切想知道的慾望,組織小組合作,大膽討論,讓學生發表自己的見解。有的學生說:「爺爺能收到」;有的學生說:「爺爺收不到,每天早上,凡卡總是懷著甜蜜的希望,站在村口等候爺爺接他回去,可是總不見爺爺的影子。終於有一天被凍死在村口」;還有的說:「信封上地址沒有寫清楚,又沒有貼郵票,爺爺根本收不到,這只是凡卡對美好生活的嚮往而已」……可見,學生的想像那麼美好,那麼符合實際,因此,教師要深入挖掘教材特點,注重弱智學生的好奇心,為弱智學生提供廣闊的想像空間,啟迪弱智學生創新,使弱智學生成為學習的自覺探究者和發現者。四、多媒體教學使課堂成為弱者學生的「學習樂園」「世界上沒有一朵鮮花不美麗,也沒有一個孩子不可愛」。當我看到作家冰心說的這句話時,使我不禁發自內心的感嘆:正常孩子當然有他們的可愛之處,而當你和弱智學生朝夕相處一段時間後,看到他們那一張張無憂無慮的笑臉,聽到他們那一句句天真無邪的話語時,你會慢慢的用心感受到,原來他們也是那麼的可愛。而當看到他們玩時笑得那麼自然、放鬆,想到該如何讓他們在課堂上也能保持這樣好的狀態,使學習成為像游戲一樣能得到他們喜愛的事情。發現多媒體教學是使課堂成為弱智學生的「學習樂園」的一盞明燈,它所發揮的巨大魅力是每位老師不可低估的。1、創設情境,拼音教學生動有趣拼音字母都是抽象的表音符號,學習起來比較枯燥乏味,於是在拼音教學過程中我充分發揮多媒體技術的作用,把知識性、趣味性巧妙地融為一體,是抽象的拼音符號盡量形象化、具體化,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2、積極參與操作,識字教學有情有趣目前的多媒體輔助教學中計算機幾乎全是由老師來控制。不用說弱智兒童,就是日常兒童在課堂上也幾乎沒參與到計算機。通過弱智生的主動操作,有助於增加學習的興趣和知識的掌握,於是我讓學生與電腦交流,讓電腦不再成為老師的「專利」。3、生動形象,重難點得到突破重難點是否得到突破是一節課能否成功的關鍵。弱智學生的思維特徵是直觀、具體、不連貫的,他們認識的事物是由一個個具體的實物組成的,概括能力低下。多媒體技術的優勢就是能不受時間、空間的限制,將復雜的現象,抽象的道理,難以表達的語言用模擬模擬的手段逼真的表現出來,為弱智兒童建立完整全面的直觀表象,有效地突破教學中的重難點。幫助弱者兒童拓寬視野,提高能力。4、觀察想像,學生樂說愛因斯坦說:「想像力比知識更重要。」因此在教學《烏鴉喝水》這課時,我設計了這樣的動畫:先出示一隻裝有半瓶水的瓶子,一堆石子,然後一隻烏鴉飛出來,這時畫面停住,我讓學生思考,烏鴉怎樣才能喝到水呢?這時學生的思維如同天馬星空般的了,有的說可以把瓶子推倒,有的說把頭塞進去喝,甚至有的同學說用吸管喝。最後通過輕度弱智生討論出還是把石子扔進去最好,動畫則繼續演示下去。實踐證明多媒體教學給特殊教育學校帶來生機,帶來新活力,能使語文課堂教學輕松進行,更能為弱智生創設一個「學中玩、玩中學」的學習樂園,讓每一個弱智孩子都能健康、快樂的成長。五、語文課堂教學時刻滲透德育教育語文教學中的德育滲透,就是讓學生在理解語言文字的基礎上理解語文內容,從課文內容所描繪的形象受到感染,從贊揚的思想行為受到啟迪,所闡述的道理為分清是非的標准。德育教育,在傳授知識,發展思維,開發智力的同時加以滲透來實現。例如:我在教《我愛我家》一課時,除了帶領同學反復念讀:我的好媽媽,下班回到家,勞動了一天多麼辛苦呀。媽媽媽媽快坐下,請您喝杯茶,讓我親親您呀,我的好媽媽。之外,我還對學生進行了說服教育,讓學生自己說說平時爸爸、媽媽都做些什麼,讓他們體驗到爸爸媽媽是很辛苦的。從而讓學生感受到家庭帶給他們的溫暖,讓他們知道,他們生活在一個充滿愛心的大家庭里。總之,在新理念下弱智學生的語文課堂教學要突出新穎性、活動性、互動性、開放性,內容的選擇要突出實用性,擺脫書本上的內容束縛,最終達到讓每一位弱智學生都得到發展的目的。

② 如何教好小學高年級語文

語文教學的根本目的在於提高學生「正確地理解和應用祖國的語言文字」的能力,同時促進人的整體發展。而當今的語文教學都側重於理解,即瑣碎的分析文章,而造成目的的錯位,要求的越位,語言學習的不到位。所以,從實際出發,應把學習語文的力度移位到運用這個環節中,從運用中促進理解。而學會運用,就要重視學生的語言實踐活動,讓學生在語言實踐活動中培養語感,學會學習,養成良好的語文習慣,掌握基本的語文學習方法。新的語文教學大綱也強調了積累、運用,指出「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學生必須在自己的語言實踐活動中,在與老師、同學,在與社會、家庭的語言交際中獲得真正的發展。

為了讓學生的語言實踐活動在語文教學中靈活地運轉起來,我在以下方面作了嘗試:

一、靈活組織教學

傳統的語文教學一般是一篇接一篇課文教,受到薛法根老師「組塊教學」的啟發,我試著在中高年級語文教學中淡化課文間的嚴格界限,採用「單元整體教學法」。每個單元的課文都是因為有著某些方面的共同點才組織到一塊的,教師就可以利用這些共同點集中訓練語言。教學時,把一個單元看成一篇課文,從整體入手,先由學生自由讀通每篇課文,然後由學生初步讀懂自己所喜愛的課文內容,並有針對性的提出疑義,再結合本單元的訓練重點組織教學,進行詞語的組塊,句子的組塊,段落的組塊及寫法的組塊,讓學生在各種塊中同中求異,得到內化與積累。這樣,不僅提高了教學速度和效率,也提高了教師處理教材的自由度,減少了分析,注重了實踐,使學生的語言訓練得到充分的落實。

二、精心設計問題

愛因斯坦曾說:「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日本著名教學家齋藤喜博甚至認為,教師的提問是「教學的生命」。可見,「問」是何等的重要。但老師的提問是一門藝術,問題提得好,學生就想說、會說,也就達到了運用中理解的目的。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應提好問題:首先問題要新穎,所謂「新穎」,就是要教師善於從新的角度進行提問,提出的問題要有新意,出乎學生意料,能促進學生帶著濃厚的興趣去尋求答案。比如我常預先設計或在教學中隨機捕捉一些爭議性和挑戰性的問題,讓他們辨個明白,爭個透徹。其次,問題要有容量。教師提出的問題要能給學生以自由發揮的餘地,能促使學生圍繞老師的問題多角度、多渠道、多層次地去解答。如一題多解、一題多練、一題多議等。在次基礎上設計問題要有啟發性。結合教學的重點難點,細致地指導學生「說什麼」,又引導學生主動探索,積極思維,明確「怎麼說」。

三、巧妙創設情景

教師根據文意創設情景,讓學生通過表演、演示等活動,入情入景地感悟、識記和品味語言,使情景的設置與語言的訓練有機結合,融為一體,達到了「寓教於樂,樂而不嬉」的目的。課堂上,我常隨意捕捉或有意設置一些情景讓學生在無意中學會運用語言。學完了《爬山虎的腳》,就讓學生用「我」的口氣對爬山虎的習性和特點作自我介紹。有一次課堂上,一隻小麻雀突然撞進了課堂,怎麼飛也飛不出去,這下,學生的眼光都隨著麻雀忽上忽下,忽做忽右地移動。於是,我也就停止上課,乾脆讓他們盡情地看。終於,麻雀在班級中逗留了五、六分鍾,飛出窗外。學生也都回過神來,我順勢就剛才麻雀怎麼飛進教室,如何在教室里飛的,又是怎樣飛出教室的以及同學們的表現、心情和對這件事的看法等作自由發表,發現平時不大講話的幾個學生也有了表達的慾望,課後還將一篇篇具體而生動的文章送到我的手裡。

四、營造輕松氛圍

鳥兒高飛,需要廣闊高遠的天空;學生展現自我,則需要自由寬松的氛圍。有關研究表明,學生的思維活動和情感參與緊密相連。當學生的情緒處於一個積極振奮的狀態時,學生的思維才不會壓抑,一個個奇思妙想,才會如泉噴涌。因此課堂上應給學生營造一種無拘無束的思維空間。據了解,美國的小學生上課不用排坐,不背手,而是圍者團團坐,相互交談,也沒有「不許做小動作」的批評。我有時也常採用這種小組形式的課堂教學,便於交流和討論,還能互相學習。另外,師生間平等融洽的關系是製造輕松氛圍的前提,讓學生感到課堂上的教師和學生是在共同學習。在課堂上,學生有時會再現一些奇特甚至有點荒誕的想法或回答,此時,教師應保護、鼓勵學生這種創新意識,切不可將其扼殺在萌芽狀態,從而培養學生有大膽能說的習慣,在自由言論中進行語言實踐。

五、擴大學科外延

語文學科的工具性決定了它是一門開放性的學科,自然的語文閱讀教學也是一種開放式的教學。實際上,語文學習的外延和生活等,封閉起來,是學不好語言的。所以,語文學習,僅僅是在課堂上是不夠的,我試著把語文學習搬到校園、社會、大自然這個課堂內進行。基礎訓練「聽話、說話」中有一個當小導游的內容,在指導的基礎上,我帶領學生身臨其境,來到校園中,以導游的身份向同學們介紹我們的校園。不僅是對課文的實踐運用,還為習作訓練做下了良好的准備。

不管怎麼說,語文教學應走向運用和交際,這就需要我們加強學生自主的語言實踐活動,引導他們在實踐中獲取知識,形成能力,真正體現「小學語文」的作用。

③ 怎樣備好一堂培智語文課

我是一名特殊教育學校的語文教師。因為智弱兒童由於智力的缺陷,最簡單的內容他們都難以掌握,他們怎麼能理解教材中其它內容呢。我曾經深深地懷疑過我的教學行為是否有意義,但經過一段時間對學生的觀察,從同行們的教學實踐中我學到了很多,也領悟很多。現代心理學和神經生理學證明:人類具有無限的發展潛能。人腦的發育變化,一方面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遺傳信息,另一方面又受到後天環境和教育的極大影響。智弱兒童雖有智力殘疾,但如果有適宜的學習環境和接受有效的教育,他們同樣具有學習潛能。
我在備特校語文課時,根據教學目標、智弱學生的可接受性,有意識地引導學生親自動腦、動口、動手,參與教學實踐活動,理解教學內容,掌握知識技能。
智弱兒童的思維具有直觀性、形象性、刻板性,離不開感知的對象,離不開行動。他們通過各器官的活動,可以刺激大腦皮層相應區域的興奮,使同一內容的學習在大腦皮層多處留下痕跡,並且把注意力引導教學活動中,經過手腦並用,建立鮮明、清晰、正確的表象,並激活腦細胞,促進大腦生理機能的和諧發展。
在語文教學實踐中,依據相關的教育理論,注意針對智弱兒童的心理特點,引導學生在語文課上進行了「我來當個小畫家,又讀又畫真快樂」的創新教學嘗試,充分調動他們的多種感官參與認知活動,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讓學生積極主動地投入語文課的學習活動中。
畫畫具有鮮明、生動、形象、直觀、易於感知的特點,能使人的認識走出直接認識的范圍,引導學生親手畫畫,可以用清晰可感的畫面進一步理解語言文字,理解課文內容,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在具體的語文教學中,我是這樣做的:1、引導學生讀讀畫畫,解決教材中提出的問題。
《我是誰,請你猜》(全日制培智教材語文第六冊)語言訓練課寫的是三則謎語。謎底分別是小雞、山羊和狗。謎面根據這三種小動物的叫聲、外貌和生活習性,並配以圖畫編成押韻的兒歌。教學時,我把准備好的圖片小雞、山羊、狗發給同學們,讓學生帶著問題去臨摹:說出動物的外貌特徵和生活習性。我巡迴指導每位學生畫出動物的輪廓,再指導塗色,最後讓學生概括出三種動物的外貌特徵和生活習性。小雞:穿著黃衣服,腦袋圓,嘴巴尖,嘰嘰叫,喜歡吃蟲子和小米等;山羊:白顏色,有鬍子,咩咩叫,吃青草等;狗:大耳朵,汪汪叫,愛吃骨頭等。在學生充分感知的基礎上,聽錄音,猜謎語,學生很容易說出謎底,並且對著三種動物有了整體認識,增強了記憶力。這樣學生學得輕松、開心,教師教得輕松、愉快。2、引導學生讀讀畫畫,把握課文重點。
《司馬光》(全日制培智教材語文第六冊)一課的重點是通過學習,使學生知道司馬光遇事不慌,善於動腦筋,是個聰明勇敢的孩子。在教學中,我引導學生反復閱讀課文第四段,根據課文內容,指導學生描出司馬光砸缸的簡圖,引導學生自己說出圖的內容,結合動畫,理解重點詞語:舉、砸、砸破等詞語。這樣在畫的過程中,讓學生體驗出司馬光的沉著、機智、勇敢,既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理解了課文的重點。(1)「我來當個小畫家,又讀又畫真快樂」的教學嘗試使我受益非淺。首先我發現「閱讀結合畫圖」的教法對智弱學生學習語文很有幫助,這樣有利於培養他們的動手能力、理解能力、想像能力、思維能力以及創造能力。因為人的大腦里有一些富有創造性的特殊區域,在通常狀態下,這些區域處於「休眠」狀態,只有當人手腦並用,從事一些精細靈巧的工作時,才能把這些區域「激活」
。在朗讀課文的基礎上,動手畫一畫課文的內容,可以調用智弱學生原有的經驗儲備和知識儲備,使學生接納所學的新知識。(2)其次,以讀促畫,以畫解意的教學過程的過程使學生成為課堂中的主體,教師只是起到主導的作用。這樣的學習既主動,又充滿情趣,學生的閱讀能力也得到了較快提高。
當然,並不是每篇課文都適合畫畫,而且智弱兒童的繪畫能力也極其有限。因此,在教學中,一定要把握好教材特點,如果教材合適,就不應放棄讓學生動手作畫的機會。無論學生畫的是美是丑,都是在教師的點撥下,通過自己的理解來創作畫面,這是一種積極主動的學習。
培智語文教學需要每位教師能投入新觀念,使語文教學能擺脫傳統教學模式,讓智弱兒童在課堂上自覺愉快地讀一讀、畫一畫、說一說,充分發現他們的學習潛能。

④ 如何提高培智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如何提高培智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智力障礙又稱智力缺陷,一般指的是由於大腦受到器質性的損害或是由於腦發育不完全從而造成認識活動的持續障礙以及整個心理活動的障礙。智力障礙兒童由於自身的缺陷,導致了他們的思維能力、語言學習能力和人際交往能力普遍低於正常的孩子。這樣的現狀造成智力障礙兒童普遍存在著發音不準、詞彙量貧乏、語言表達能力差等語言障礙,讓他們很難在現代社會中適應和生存。因此,提高培智學校的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成為了解決這些智力有缺陷孩子生存能力的重要途徑。本文將主要探討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如何提高培智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一、確定全面化、分層化的語文教學目標
語文教學的活動都是圍繞著語文的教學目標來進行的,語文的教學目標是語文教學活動的靈魂[1]。語文教學目標的確立對語文教活動的具體展開方式具有著十分重要的影響,是語文課堂教學活動的指揮棒與導向標,對語文教學過程的激勵與評價機制是具有重大意義的。因此在教育部門對培智語文的教學目標進行設計時必須根據智力障礙兒童的具體生理與心理特點、接受情況等多種因素進行考量,確立起全面化、分層化的培智語文教學目標。
1.1教學目標確定的全面化
新時代的培智語文教學目標的設定要根據智力障礙兒童的實際情況,綜合考慮學生的實際需求,改變傳統的灌輸知識理論,不僅要重視起對學生基本知識與技能的教授,還要努力提高智力障礙兒童的綜合素質,尋找並發展智力障礙兒童的個性,教會他們最基本的生活與學習技能,並幫助他們熟練掌握。
1.2教學目標任務的分層化
語文教師在對語文教學課程進行設計時,要根據每個學生的智力水平與接受、學習能力的不同進行有針對性的設計,在對所有學生的學習需求進行分析後再加以整合,確定最終的分層化語文教學目標,從而提高培智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2]。
二、語文教學過程民主化、平等化、和諧化
新的語文教學課程標准要求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心理特點與具體的學習能力以及語文學習的特點,來關注好每一個學生的發展需求,激發學生們的好奇心與求知慾。但因為智障學生本身具有一定的缺陷,他們對學好語文知識的信心較差,因此,教師要努力建立起一個平等、民主、和諧的語文課堂教學氛圍,樹立起學生們的學習信心,提高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具體的做法如下:
①努力營造起輕松、和諧、互幫互助的語文教學氛圍。在課堂上,我們可以將學生們分成幾個教學小組,每組中一定要安排程度不一的學生,由輕度智障學生當小組長,負責幫助本組中程度較差的中重度智障學生學習,組織他們一起討論、學習,共同體驗分工合作後成功的喜悅[3]。
②教師要尊重每一位學生,給所有的同學以平等的展示與表達機會,重視其對那些反應較慢同學的關注,並幫助其克服心理困難,在課堂教學中能夠勇敢的站起來回答問題,讓其感受到學習的樂趣與成就。
三、語文教學方式的多樣化
智障學生由於自身的生理缺陷,致使他們的注意力不能很好的集中,因此,教師在進行語文教學活動時要採用多樣化的教學方式來進行語文教學,以此來吸引學生們的注意力,調動起學生們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培智語文課堂教學活動的有效性。
3.1對語文教學方法進行總體把握
每節語文課都具有不同的教學目標和教學側重點,對於不同的教學目標,語文教師要學會利用不同的語文教學方式來進行教學。通過對講授法、游戲法、討論法、啟發法等多種教學方法的靈活運用,尤其是教師要充分利用游戲教學的方式,讓智障學生們在娛樂與游戲中輕鬆快樂地學習,寓學於樂,提高智障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與對語文學習的興趣,提高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3.2對教學方法進行優化組合,實現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現存的各種語文教學方法都是根據前人的教學經驗總結而來的,具有其自身不同的優勢,針對某種類型的語文課堂教學有著獨特的重要作用,也正因為此,在整節語文課中單獨的採用某種教學方法存在著一定的局限性[4]。
四、建立起學生們的語文學習評價機制
及時對學生們的語文學習成效進行評價,並給於智障學生適當的獎勵能夠使學生們感受到成就與榮譽的快樂,並能夠有效提升學生們對語文學習的信心,增加他們對語文學習的興趣,是提高培智學生們學習成效的一大法寶。
結束語:
由於智障學生在生理上具有一定的缺陷,使他們較正常學生的學習能力低,因此在語文教師進行課堂教學過程中,要根據他們的生理與心理特點,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尤其重視起游戲教學法與以輕度智障學生帶動中重度智障學生學習這兩種教學方法的靈活運用,提高培智學生的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⑤ 在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語文素養

語文素養是一種以語文能力為核心的綜合素養。九年義務教育階段的語文課程,必須使全體學生獲得基本的語文素養。針對小學生的語文素養普遍不高的現狀,我們在教學實踐中就要採取多種豐富來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
關鍵詞:語文素養 興趣 習慣課堂教學
綜合實踐活動
《全日制義務教育課程標准》對語文課程提出了要求「語文課程應致力於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與發展。」並強調指出「語文素養是學生學好其他課程的基礎,也是學生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的基礎。」
什麼是語文素養呢?語文素養是一種以語文能力為核心的綜合素養,其要素包括語文知識、語言積累、語文能力、語文學習方法和習慣,以及思維能力、人文素養等。是語文能力和語文知識、思想情感、語言積累、語感、思維品質、品德修養、審美情趣、個性品格、學習方向、學習習慣的有機整合。九年義務教育階段的語文課程,必須使全體學生獲得基本的語文素養。
但是長期以來,語文教學受應試教育、能力中心論的影響,過於重視語文能力的培養,教學活動單一,忽視了教學中「人」的的主體地位,造成小學生的語文素養普遍不高,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語文知識面狹窄、語文能力比較弱,沒有良好的學習習慣,缺乏文化修養及主動積淀吸收能力差等。這就要求語文教師在教學中不斷探索反思,尋找能夠培養學生語文素養的方法。我在多年的教學實踐中也有了一些心得。
一、興趣是基石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的學習興趣需要老師的培養。只有讓學生對所學知識產生了興趣,學生心中才能產生學習的慾望,才會主動去探究、去學習。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是實現「學生積極、主動學習、提高教學效率」的前提。多年的教學實踐告訴我:語文課一定要了解學生讀書、求知和情感的需要,切忌灌輸,重在引發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所以我在教學中通過多種方式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或直觀演示、或旁徵博引、或巧設懸念……激發他們的閱讀慾望和動機,創造「我要學」「我想學」的積極教學氣氛。
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教學《太陽》這篇課文時,我找來有關的錄像與學生一同欣賞,當浩瀚的宇宙呈現在孩子們眼前的時候,我是那樣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他們渴求的眼神!他們太想了解太陽了!我扣之心弦地提出:「你們想問太陽些什麼呢?你還想說些什麼?」孩子們個個興趣盎然,躍躍欲試。「激趣」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教學過程也就「變苦為樂」。
同時,我也採用多種方法創設情境,感染學生,使學生耳濡目染,激發起學好語文的興趣和情感,進而突破教學的重難點。在教學《十六年前的回憶》一文,在讀李大釗英勇就義的一段時我播放了一段哀樂,孩子們帶著悲痛的感情讀著文章,加深了對李大釗的敬佩之情,有的同學甚至一邊讀文一邊流淚,真正的觸動到了血色很難過的情感深處,給他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教學《讓我們更健壯》這一課時,首先讓學生回憶自己進行體育活動和做游戲的情景,孩子們的興趣一下子就被調動起來,紛紛舉手講述自己快樂的經歷。我就相機把他們說到的體育項目的名稱寫在黑板上,進行識字教學。同時滲透生命在於運動的道理,教育學生要多鍛煉身體,讓自己的身體更加健壯!將來才能成為祖國的棟梁!在教學《畫雞蛋》一課時,我問學生雞蛋是什麼形狀的,大多數學生說是橢圓形的,這時他們也就認可達芬奇對老師說的話了,是呀,雞蛋都是橢圓形的,為什麼老師卻一直讓達芬奇畫雞蛋呢?這也是本篇文章的一個難點,為了突破這一難點,我就採用了實物演示的方法,拿出一枚雞蛋讓學生從不同的角度觀察,學生看到的果然是不同的形狀,最後點明老師讓他畫雞蛋是來訓練眼力和繪畫技巧的,基本功是靠刻苦訓練才能扎實過硬的。
二、習慣是關鍵
好的習慣可以影響孩子的一生。語文教學,必須重視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的養成教育,進而形成良好的語文素養。無論是人格上的,學習及方法上的,都要十分重視。教師要努力從多方面去積極引導,從點點滴滴嚴格要求,嚴格訓練,去培養學生良好的習慣。既要正面引導,也需要強制養成。
對於小學生來說,以下八個方面的習慣首當其沖:一、主動、刻苦學習的習慣;二、細心認真的習慣。三、勤於動手、動筆、動腦的習慣;四、大膽說普通話,規范、整潔寫字的習慣;五、愛惜書本文具的習慣;六、好問的習慣;七、在合作學習中積極參與的習慣;八、發現問題及時解決的習慣。
培養習慣,要悉心引導,嚴格要求,點點滴滴到位。例如培養學生的寫字習慣,我在教學時,首先要求學生在本子上寫字時必須清楚整潔,有速度。每周一次評比,做得好的同學,我會在他的本子上貼上一個小的紅五星以示獎勵。每月一次總結,全部優秀的換成一個大大的黃色的五角星。這樣,在全班形成了一種風氣,學生也逐漸養成了認真書寫,整潔有序的習慣。
好的學習習慣養成了,學生的語文學習也就穩步提高了。
三、課堂是主陣地
語文課堂對於學生語文素養的培養有著不同凡響的意義。新課標要求我們建立以自主、合作、探究為主的教學模式,激活學生好奇心,探究欲,培養學生主動思考、質疑、求索以及善於捕捉新信息的能力,並把這種能力的培養定為課堂教學的終極目的。如何創設科學高效的課堂教學,就需要教師的課前精心准備,課上靈活機智,體現「以學生為本」的理念。
語文課堂要讓學生參與獲得知識的全過程,嘗到探求知識的樂趣,並努力把外在的興趣引向內在的興趣。創設生動形象的教學情景,激發他們主動地創造性地學習。如學習童話時,我總是讓學生們自選角色表演課本劇,另外,我還經常採用猜謎語,分角色朗讀,小話劇表演等方式創設生動的文中情景,激活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同時語文教師應充分發揮自己的教學個性,將個人愛好、思想感情融入到教學設計中,使課堂教學既呈現出語文教學的共性,又展示出與眾不同的個人風格。同時,還要注意學生的個體差異,使自己的教學設計能適應各個層次學生的需求。讓學生主動參與到課堂教學過程中,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一定要給學生說話的機會,鍛煉其思維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如教《寓言二則》時,我讓學生結合注釋讀課文,然後分小組討論,要求每組推選一名代表講故事,再互評出故事大王。每個學生都渴望當故事大王。自學時就非常用心,討論也異常熱烈,全班同學都表現出濃厚的興趣。一節課下來,同學們對內容已瞭然於心,關鍵詞彙也掌握了,為下節課深入學習打下了很好的基礎。平時,只要涉及到啟示感悟的問題,我總是告訴他們言之有理即可,鼓勵孩子們暢所欲言,並給與他們肯定的評價。這樣學生在課堂上就樂於也善於表達了。
四、綜合實踐活動是催化劑
語文課程標准指出:「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著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而培養這種能力的主要途徑也是語文實踐……」。語文實踐活動突破了課堂教學的局限,成為語文課堂的延伸和補充,厚實學生的文化底蘊,對學生語文素養的培養起著催化劑的作用。其做法主要有以下幾種:
1、開展「每日一句、每周一詩」活動,古詩名句、歇後語、成語典故,名言名句等,使學生在積累展示的過程中發現了漢字里蘊含的審美價值,找到了學習的樂趣,有利於教育教學的開展,更有利於培養學生對民族文化的感情。
2、經典誦讀活動。結合我校的「誦讀經典,文化健身」的主題活動,我在班內開展不定期的誦讀活動、朗誦會。結合新課標,精選優秀古詩文作品,涉及寫景、立志、惜時、做人、求學等方面,要求學生熟讀並背誦,並能夠談出自己的見解。通過這樣的訓練,學生既掌握了大量的經典詩文,又鍛煉了朗讀記憶,還陶冶了性情,培養了審美能力,深層次加深了學生的文化積淀。
3、開展閱讀文學經典子籍活動,倡導國學育人。指導學生閱讀名著也是培養學生文學素養的有效途徑。精選古代經典子籍,指導學生閱讀。
4、還可以指導學生辦手抄報、進行調查訪問等。辦手抄報可以鍛煉學生處理信息和運用媒介的能力,調查訪問則可以實地演練學生語言表達學會交流,讀書報告會是一種讀講結合內化閱讀體驗的實踐活動。
總之,在我們的語文教學實踐中應始終著眼於學生的自主發展,以實現培養學生語文素養的終極目的。這就需要語文教師從自身做起,加強學習,提高素質,以愛促學,指導學生扎扎實實走好語文學習的每一步,讓學生憑借著堅實豐富的語文素養,放飛明天的夢想。

⑥ 小學高年級語文課怎麼講啊

作為老師最重要的是通過教材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啟發學生的思維。作為四年級學生過多的講學習方法不大可能,因此你應該先學習《貓》這篇課文,看看通過這篇課文學生可以學到些什麼?兼顧學習任務確定教授內容,再加上誘導達到師生互動以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啟發學生的思維。其中如果能穿插一點方法技巧,那麼這堂課就一定能成功。你也別太過於擔心,困難是不會靠近有充分准備的人的。

⑦ 培智語文客廳、卧室、廚房的認識教案

教學目標: 1、能夠認識「廚房」二字。 2、可以利用「廚房裡有……有……」造句。 3、可以在老師的指導下利用「廚房裡有……有……」造句。 4、能夠認識廚房中的常用廚具鍋、碗、盤子、筷子、煤氣灶。 5、能夠認識廚房中的常用廚具鍋、碗、筷子。 6、可以判斷出廚房用具和非廚房用具的圖片。 7、可以在教師指導下判斷出廚房用具和非廚房用具的圖片。 學生教學目標分層: 本班共有7名學生,根據學生現有的認知、讀寫、理解等能力,將學生分為以下三組: A組:趙玏涵、梁宏歷、達成目標1、2、4、6。 B組:郭怡潔、王珂鑫、張恆達成目標1、3、5、7。 C組:陳昊、聶銀松達成目1、4、7。 教學重點: 1、認識廚房常用廚具的名稱。 2、利用「廚房裡有……有……」造句 教學難點: 句子「廚房裡有……有……」的具體描述 教學准備: ppt課件、生詞卡片、關於廚房常用廚具和非廚具的圖像卡片、廚房、廚房用具鍋、碗、盤子、筷子、煤氣灶。 教學過程: 維持好課堂秩序,開始上課。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老師知道你們每位同學都有一個溫暖的家,家中有好幾個房間。在前面的課時中,我們學習了家中有接待客人的客廳,有睡覺用的卧室。今天媽媽將家收拾的可漂亮了,因為你的一個好夥伴要來家裡做客。請大家先看大屏幕,看一看大屏幕上的圖片是什麼?對,是媽媽做出來的香噴噴的飯菜,媽媽要用這滿滿一桌子飯菜招待你的小夥伴。你們愛吃嗎?你們想吃嗎?(學生齊聲回答)。老師這里有一個問題需要大家,如果你們回答對了,老師就會告訴你們的媽媽,讓他們給你做出好吃的飯菜。老師的問題是:「這么多好吃的飯菜是在家裡哪個房間做出來的呢?」(請舉手的同學回答)對了,就是廚房。今天,我們學習的課文就是《廚房》。 板書課題《廚房》。 二、新授課 (一)觀看廚房用具圖片,初步感知做飯流程,認識廚房用具名稱。 剛才同學們回答的很好,好吃的飯菜來自於廚房。那麼,同學們想不想知道做出這么多好吃飯菜是怎麼做出來的呢?下面,老師就帶領大家看一看媽媽在廚房是怎麼樣做飯的。這個就是媽媽做出好吃的飯菜的地方,在廚房中,媽媽為了做出一桌好菜,用到的東西可多了。快看,媽媽首先來到了哪裡(出示圖片煤氣灶),這個東西是(煤氣灶)?緊接著媽媽將煤氣灶打開了。快看,這個是什麼?(出示圖片鍋)下面,媽媽又將鍋放在了煤氣灶上並開始炒菜了。炒完菜後應該將菜盛在哪裡?(出示圖片盤子),看看,媽媽已經把菜盛好了。媽媽又做了一鍋湯,這個應該盛在哪裡呢?(出示圖片碗)。最後,我們應該用什麼來夾菜呢?(出示筷子)讓我們一起來享用這可口的飯菜吧。 (二)利用「廚房裡有……有……」造句,學習句型。 哇,一下子來了這么多的廚房用具,老師的眼睛都應接不暇了,同學們快點舉手告訴老師,你們都看到了哪些廚房用具。(為了具有區分度,程度較好的同學需要將所有廚房用具名稱全部說出,程度較差的同學則說出常用的碗、筷子和鍋即可)。這么多的廚房用具,我們應該怎麼描述我們的廚房呢?不要著急,老師這里有個十分好用的句型,就是「廚房裡有……有……」。(出示句子「廚房裡有……有……」。)下面,老師將會提問到每位小朋友,你們需要根據老師指到的圖片用這句話來描述廚房哦。(在這里每個學生都要用此句型描述廚房,為了實現分層目標,A組學生需要將剛才展示的廚房用具碗、盤子、筷子、鍋、煤氣灶全部回答完畢。例如「廚房裡有碗、有盤子、有筷子、有鍋、有煤氣灶。B組學生回答常用的碗、筷子和鍋。C組兩個自閉症學生跟老師一起將句子說一說)。 (三)走進真實廚房,真實感知廚房,再次學習句型。 剛才每位同學都回答的非常棒。在我們學校也有廚房,大家想不想一起去參觀一下?好的,我們下樓去參觀一下吧。(帶領學生下樓參觀學校廚房,注意維護秩序和學生安全)。 這個就是我們學校的廚房,請同學們再次利用剛才老師教給大家的句型描述一下廚房吧。(學生再次利用「廚房裡有……有……」進行造句,此時依然注意學生之間的區分度,依然為A組學生需要將剛才展示的廚房用具碗、盤子、筷子、鍋、煤氣灶全部回答完畢。例如「廚房裡有碗、有盤子、有筷子、有鍋、有煤氣灶。B組學生回答常用的碗、筷子和鍋。C組兩個自閉症學生跟老師一起將句子說一說。 (四)回歸課文,在貼紙游戲中區別廚房用具和非廚房用具。 (帶領學生回到教室) 剛才同學們已經參觀完了真實的廚房,我們看到了廚房裡有碗,有盤子、有筷子、有鍋、有煤氣灶。那麼問題又來了,你們喜歡你玩游戲嗎?老師最近發現同學們的動手能力是越來越強了,老師這里准備了一些圖片,裡面有些是廚房用具,有些則不是,下面請同學們將廚房中看到的廚房用具都貼在我們課本里的方框中吧。比一比誰貼的最快,誰貼的最准。(在這里對待A組學生則給圖片相近的物品照片,例如客廳中的物品與廚房中的物品照片,而針對B組學生,則使用與廚房用具區別較大的物品圖片,例如足球等。針對C組學生則在老師的指導下完成。值得十分注意的是。學生在貼圖片的過程中也最好做到練習句式) 三、 小結,評價,作業 今天我們學到的可真的不少,而且每個同學都做的非常好。今天回到家後,要到自己家的廚房中需找一下有哪些廚房用具,並且告訴媽媽他們是什麼,一定要用到我們今天學習到的「廚房裡有……有……」句型。

⑧ 如何在新課改理念下提高培智語文課堂教學效

在培智教育中,語文課程是基礎課程,有效應用語文教學,有利於深入挖掘智障學生的潛力,對於提升其適應力具有重要意義.與此同時,我國新課程改革明確指出,我國在進行人才培養的過程中,應在尊重學生個性的基礎上,對學生的潛力進行充分挖掘.在這種情況下,我國培智語文教學應適當地轉變教學模式及理念,為提升課堂教學效率做出貢獻.

閱讀全文

與培智高年級語文怎麼教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661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332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269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955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06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322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19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629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298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951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982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03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12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754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170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260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554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349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15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