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語言文字 > 語文中什麼是探究結果

語文中什麼是探究結果

發布時間:2022-07-03 20:40:33

『壹』 語文寫出你的探究結果

第一個:人應在少年時有所建樹
第二個:人應學會勇敢,劍走偏鋒,做常人畏做之事

『貳』 語文讀材料,作探究,寫結果的應試技巧

材料探究題解題思路

【題型說明】

新的課程標准提出了「探究性學習」的要求,提出要考查學生「探究內容」的能力。在02、03年各地的中考中出現了大量的適應這一考查目標的試題,這些試題十分重視對學生探究、發現能力的考核,不僅考查學生閱讀、分析、判斷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而且把解題的過程、考試的過程變成了研讀資料、處理資料的過程。此外,發展學生思維多極性,從語文的視角發現和提出問題,並加以探索、研究解決,在探究中展示自己的睿智與條理。明白了出題者的這個出發點,對於我們准確把握出題者的意圖,切准題目的脈搏,找到正確的思維路徑是大有裨益的。

【例析指津】

做探究題,就是要求我們通過幾則材料的閱讀、分析,比較、研究,從而有所發現,然後寫出自己發現、探究的結果。而發現、探究就是要讓我們通過比較、分析,找到幾則材料之間存在的關系。

材料之間大致存在兩種情形:

一是幾則材料間存在邏輯聯系,主要是探究因果關系。

請看例題1:

閱讀文章《藏羚羊跪拜》有關內容和下面兩段資料,從中你有什麼發現?寫出你探究的結果。

(1)藏羚羊為我國特有的珍貴瀕危動物,屬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主要棲息在西藏等高原地帶。喜群居生活,性怯懦機警,常出沒在人跡罕至的地方。(《中學生知識畫報》)

(2)近幾年來,武警官兵為保護可可西里生態環境打響了艱苦的保衛戰……如今,在可可西里的青藏公路沿線,藏羚羊、藏野驢、野氂牛成群結隊,不時向過路車輛鳴叫相迎,揮蹄致意。(《中國國防報》2002.5.28)

附原文:《藏羚羊跪拜》
①這是聽來的一個西藏故事。發生故事的年代距今有好些年了。可是,我每次乘車穿過藏北無人區時總會不由自主地要想起這個故事的主人公——那隻將母愛濃縮於深深一跪的藏羚羊。
②那時候,槍殺、亂逮野生動物是不受法律懲罰的。就是在今天,可可西里的槍聲仍然帶著罪惡的餘音低回在自然保護區巡視衛士們的腳步難以到達的角落。當年舉目可見的藏羚羊、野馬、野驢、雪雞、黃羊等,眼下已經成為鳳毛麟角了。
③當時,經常跑藏北的人總能看見一個肩披長發、留著濃密大鬍子、腳穿長統藏靴的老獵人在青藏公路附近活動。那支磨蹭得油光閃亮的杈子槍斜掛在他的身上,身後的兩頭藏氂牛馱著沉甸甸的各種獵物。他無名無姓,雲游四方,朝別藏北雪,夜宿江河源,餓時大火煮黃羊肉,渴時一碗冰雪水。獵獲的那些皮張自然會賣來一筆錢,他除了自己消費一部分外,更多的用來救濟路遇的朝聖者。那些磕長頭去拉薩朝聖的藏家人心甘情願地走一條布滿艱難和險情的漫漫長路。每次老獵人在救濟他們時總是含淚祝願:上蒼保佑、平安無事。
④殺生和慈善在老獵人身上共存。促使他放下手中的權子槍是在發生了這樣一件事以後——應該說那天是他很有福氣的日子。大清早,他從帳篷里出來,伸伸懶腰,正;住備要喝一銅碗酥油茶時,突然瞅見兩步之遙對面的草坡上站立著一隻肥肥壯壯的藏羚羊、、他眼睛一亮,送上門來的美事!沉睡了一夜的他渾身立即湧上來一股清爽的勁頭,絲毫沒有猶豫,就轉身回到帳篷拿來了杈子槍,他舉槍瞄了起來,奇怪的是,那隻肥壯的藏羚羊並沒有逃走,只是用乞求的眼神望著他,然後沖著他前行兩步,兩條前腿「撲通」一聲跪下來。與此同時只見兩行長淚就從它眼裡流了出來,老獵人的心頭一軟,扣扳機的手不由得鬆了一下。藏區流行著一句老幼皆知的俗話:「天上飛的鳥,地上跑的鼠,都是通人性的。」此時藏羚羊給他下跪自然是求他饒命了。他是個獵手,不被藏羚羊打動是情理之中的事。他雙眼一閉,扳機在手指下一動,槍聲響起,那隻藏羚羊便栽倒在地。它倒地後仍是跪卧的姿勢,眼裡的兩行淚跡也清晰地留著。
⑤那天,老獵人沒有像往日那樣當即將獵獲的藏羚羊開宰、扒皮。他的眼前老是浮現著給他跪拜的那隻藏羚羊。他有些蹊蹺,藏羚羊為什麼要下跪?這是他幾十年狩獵生涯中惟一見到的一次情景。夜裡躺在地鋪上他久久也難以入眠,雙手一直顫抖著……
⑥次日,老獵人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情對那隻藏羚羊開膛扒皮,他的手仍在顫抖。腹腔在刀刃下打開了,他吃驚得叫出了聲,手中的屠刀「咣當」一聲掉在地上……原來在藏羚羊的子宮里,靜靜卧著一隻小藏羚羊,它已經成形,自然是死了。這時候,老獵人才明白為什麼那隻藏羚羊的身體肥肥壯壯,也才明白它為什麼要彎下笨重的身子為自己下跪。
⑦天下所有慈母的跪拜,包括動物在內,都是神聖的。
⑧老獵人的開膛破腹半途而停。
⑨當天,他沒有出獵,在山坡上挖了個坑,將那隻藏羚羊連同它那沒有出世的孩子掩埋了。同時埋掉的還有他的杈子槍……
從此,這個老獵人…… (選自2000年9月25日《新民晚報》王宗仁/文)

分析:仔細閱讀提供的兩則材料,我們可以發現提供的材料中有一段「藏羚羊性怯懦……」,而另有一段「(向人)揮蹄致意……」。這兩段文字之間前後存在矛盾。為什麼藏羚羊的習性會有變化?,通過比較、分析,不難發現這道題是要我們探究其中的因果關系,也就是說我們必須找到藏羚羊發生這巨大變化的原因。這原因也肯定在材料中。材料中哪些詞句給我們啟發呢,很顯然「國家一級保護動物」、「近幾年來,武警官兵為保護可可西里生態環境打響了艱苦的保衛戰」是造成這一變化的主要原因。歸納提升一下,答案就應該是政府加大的保護力度,群眾提高了覺悟,使藏羚羊的數量增加了,藏羚羊的生活習性也有了改變。這一題共3分,第一點是很重要的。

二是幾則材料都與同一事物有關,就要探究材料之間的共性或個性。

例2、閱讀下面兩則材料,寫出你閱讀後的發現。

(1)有一位經驗豐富的老船長,當他的貨輪卸貨後在浩瀚的大海上返航時,突然遭遇到可怕的巨大風浪,這時,老船長果斷地命令水手們立刻打開貨艙,往裡面灌水。隨著貨艙里的水位越升越高,船一寸一寸下沉,依舊猛烈的狂風巨浪對船的威脅卻一點一點減小,貨輪漸漸平穩了。

(2)在某一上區的著名旅遊景點,有一段被當地人稱為「鬼谷」的最危險的路段,路窄坡陡,兩邊萬長深淵,每當導游們帶隊到這里時,一定要讓旅客們挑點或扛點什麼東西。據說這里以前發生過好幾起事故,都是迷路的旅客在毫無壓力的情況下不小心掉下去的。當地人,每天從這條路上挑著東西來來往往,從來沒人出事。

閱讀這兩則材料,我們發現命題者是要考生首先能夠發現兩者之間的相同點。研讀原材料,材料1中的老船長讓船負重後船反而行的更穩了,材料2中的導游也是讓旅客負重後,旅客反而安全了。這就是它們的相似點。在發現了相似點之後,我們還要將它上升到一定的哲理高度。所以這道題目的答案是:人生的很多時候,只有背負沉甸甸的重任,才能穩步前進。

一般說來,探究性題目總是由2-3則相互之間有關系的材料組成。它可以單獨出現,也可與閱讀文章結合起來考查。

解答此類題目,我們應該思考:這幾則材料為什麼可以放在一起?然後推斷:一定是材料之間存在某種關系。再通過比較、分析,一定會有所發現。答題時,材料間是因果關系的,要先寫主要原因,再寫其他原因;材料間是同類事物的,要先寫共性的,再寫不同點的。

材料探究題還有一種特殊的形式,那就是圖表題,解這類題目關鍵是:扣題旨、找規律、善表達,這是解答圖表題三步曲。圖表題是語言和圖形的綜合題,具有簡明直觀,概括性強,知識覆蓋面廣,涉及學科多等特點,備受命題者的青睞。可是同學們由於缺乏解題技巧,常常理不出頭緒。那麼,我們該如何准確、高效地答題呢?

一、明確要求扣題旨。題干不僅明確了命題意圖和答題方向,還常常顯示答題區域和方法,具有較強的暗示性。所以讀懂題干,明確答題要求,從題干中捕捉有效信息,獲得解題要領,是解答圖表題的基本條件和准則。

例3.我國是世界上受沙漠化和沙塵暴危害嚴重的國家之一。下面是有關這方面情況的統計。請用簡明的語言概括統計結果。

年代
土地沙漠化面積

(單位:平方公里)
沙塵暴

發生次數
典型受災情況

(單位:次)

70年代
1560
13
降塵25600噸/平方公里

80年代
2100
14
20萬畝農作物受害,直接經濟損失5000多萬元

90年代
2460
23
46.1萬畝農作物受害,11.09萬頭(只)牲畜死亡,156萬人受害,直接經濟損失8億元

此題要求具體明了,題乾的要旨比較容易把握。但也不能掉以輕心,因為「用簡明的語言概括統計結果」,不僅要把圖表的內容敘述清楚,還隱含另一層意思:從時間、土地沙漠化面積、沙塵暴發生次數和典型受災情況四方面概括,如果只是逐一說明表格內容,就不合要求。明白了這一道理,答案就不難得到:70年代到90年代,我國土地沙漠化面積越來越大,沙塵暴發生次數越來越多,造成的危害也越來越嚴重。

二、仔細讀圖找規律。如果說緊扣題干明確要求,是解題的基本准則;那麼認真讀圖,把握規律,實行圖文轉換,則是解題的關鍵。因為圖表題是通過圖畫和表格來「說話」的,它在簡明直觀地把現象展示在讀者面前的同時,也會把問題的本質隱藏起來。這樣,我們就必須按圖索驥,從材料中發現圖表蘊涵的規律。具體地說,閱讀圖表首先應讀圖名、讀圖例、讀內容、讀功能、讀附註等環節,不局限

於某一點或某一面,不放過圖表中的任何一個細節,進行正面和側面、縱向和橫向的多維思維。其次,及時篩選信息,努力尋找信息點,從圖表中提取有效信息,找准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切入點,揭示圖表的本質和要旨,然後把數據或圖示信息轉換成文字,實現質的飛躍。

例4.請根據右邊圖表中的有關數據,用文字說明我國人均住房建築面積20年來的變化情況和與其他國家的比較情況,不得超過40字。

依據有關的數據,用文字說明我國人均住房建築面積的兩點情況(一是20年來的變化情況,二是與其他國家的比較情況)是本題的具體要求。在明確答題要求後,我們就要上下觀照,前後比較,進行全方位的立體思維,留心圖表的符號、文字、數字和附註,然後逐步地把重點轉移到圖表下方的數據(1979年7.2+2000年20.4—2005年22),就會茅塞頓開:20年來我國人均住房建築面積不斷增加(或「逐年增加」等)。

既然20年來我國人均住房建築面積有較大增加,那麼,與其他國家相比較,在世界上又處於什麼位置?就只要再看一看圖表上方的5組文字和數據,並與下方的兩組數字(2000年20.4+2005年22)比較,答案就是:目前已達到(或略超過)世界中等收入國家的水平(或標准)。

三、准確歸納善表達。規律的發現,還不過是把圖表轉化為文字的胚胎和雛形。要想真正「長大成材」,還必須要依靠准確的歸納和恰當的表達。因此,我們在解答圖表題時,還應該按照題目的要求(包括字數),把捕捉到的規律(即圖表的本質和要旨)用恰當的詞語和完整的句子表達出來,做到沒有錯別字,語言准確、簡潔、連貫,符合客觀實際。

例5.根據提供的圖表和文字回答問題:

揚州農村地域廣闊,自然資源豐富,農業生產條件優越,農業發展歷史悠久……1993年國家正式批准建設揚州高科技農業示範區。

①根據右面圖表,請你用一句話概括揚州農業發展的情況。(不超過16個字)

1992年到1998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請你根據上面的文字和圖表,試寫一則—句話新聞(不超過28個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這是一道滲透著數學知識的圖表題:從命題意圖看,題干簡潔,要求明確;再從這幅柱形圖看,圖表所要說明的內容也很清晰:從1990年到1992年,揚州市的農業總產值呈穩定態勢;而從1992年到1998年,揚州市的農業總產值連年迅猛提高,特別1993年建成國家高科技農業示範區後,總產值連續5年有了大幅度提高。現在關鍵的是如何把獲得的信息用簡明的文字准確地表達出來。

事實上,由於第①題只需要概括1992年到1998年的揚州農業發展的情況,因此在這以前的情況就不必考慮,這樣正確的答案為:揚州農業總值連年迅猛提高。

第②題是要求我們把文字和圖表揭示的內容寫成一則新聞,而對新聞的概括必須把握記敘的要素,所以我們在表達時,既要涵蓋新聞要素,又要做到簡明扼要。這樣就對准確歸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盡題能用最經濟的文字來表達最豐富的內容,在把握要素的前提下,進行多次的「刪、合、換」,直到完全符合題意:揚州建成高科技農業示範區後,農業總產值連續5年大幅度提高。

【鞏固反饋】

1、閱讀下列材料,寫出你的發現。

有一個人去應聘工作,隨手將走廊上的紙屑撿了起來,放進了垃圾桶,被路過的口試官看到了,他因此得到了這份工作。

一位青年在自行車店當學徒。有人送來一部壞的自行車,這位青年將車修好,還把車子擦拭得漂亮如新,其他的學徒笑他多此一舉。車主將自行車領回去的第二天,這位青年被挖到他的公司上班。

2、閱讀下列材料,寫出你的發現。

一分錢在許多地方已經失去人們的尊重,全國每年估計有70億的一分錢消失不見。1989年國會議員詹姆士提議立法,希望政府能在2000年以前停止發行一分錢。

1992年經濟低迷到谷底時,財政部只鑄造了91億枚一分錢,1990年120億枚,1991年99億枚,1993年113億枚,1997年經濟好轉,則有133億枚。

四年前,加州一位小學教師,想向學生表現「100萬個東西」的概念,發起捐一分錢的活動,四年時間終於募到100萬個「一分錢」。銀行反復數過1040遍,去年春天,這100萬個一分錢,也就是1萬元,利息達到868美元。目前校方還沒有決定到底怎麼使用這筆錢,不過最大的可能是設立獎學金。

3、按要求答題。

已知:①備考前夕:某學校初三(2)班晚10∶30下自習

②班主任有令:每晚下自習後須自學一小時

求:考入重點高中

解:眼皮十分沉重

答:九年寒窗苦,苦海無邊

這是一道特殊的數學題,你從中獲取了哪些信息?(至少寫出兩條)另外,請給該學校提一條合理化的建議。

(1)信息 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建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對歷史上的成吉思汗,有很多評價,閱讀下面摘選的幾則材料,結合毛澤東《沁園春·雪》,說說你從中有什麼發現。

(1)電視連續劇《成吉思汗》主題曲:(男)長天飛沙,壯士血在狂號,(女)原野飛花,壯士懷抱冷傲。(男)一代天驕,千秋知我名號,(女)談笑造時勢,問誰領風騷。

(2)黑格爾在他的《歷史哲學》中評價成吉思汗和蒙古帝國:「他們,出現於文明化了時代的野蠻人,在幾年之內突然把羅馬世界、波斯世界和中國世界變成了一堆廢墟。」

(3)普希金描述成吉思汗入侵時說:「蒙古人征服俄羅斯以後,除了肆無忌憚的攫取和破壞,既沒有給予我們代數,也沒有給予我們亞里斯多德。」

5、閱讀下列材料,寫出你的發現。

伊拉克戰爭以美軍控制伊首都巴格達而告終。但戰爭初期,美軍曾遇伊軍頑強抵抗,一度在巴格達城外受阻,伊拉克總統薩達姆也擺出了一副要與美軍在城內決一死戰的架勢。對此,各國媒體紛紛認為美軍的「速勝論」遭到了挫敗,有的媒體甚至乾脆把巴格達稱之為「薩達姆格勒」。(人名加上「格勒」是前蘇聯給城市命名的常用方式。)閱讀下面兩段材料,不涉及戰爭的性質,僅就媒體對戰況的預測,說出「薩達姆格勒」的含義。(4分)

材料一:列寧格勒保衛戰。蘇德戰爭期間,希特勒北方集團軍以優勢兵力突破蘇軍抵抗後,侵入列寧格勒郊外和蘇芬界河拉多湖一帶。從1941年9月8日到1944年1月17日,列寧格勒被圍困872天。德軍參戰兵力有4個集團軍、一個裝甲集團群和部分空軍。蘇聯軍民進行了艱苦卓絕的反圍困鬥爭,終於挫敗德軍封鎖,把德軍從列寧格勒擊退到220-280公里外。

材料二:斯大林格勒保衛戰。這是前蘇聯衛國戰爭中的一次決定性戰役。德國不甘心1942年初在莫斯科戰役的失敗,於1942年7月放棄全面進攻蘇聯的計劃,主攻南線,以佔領戰略地位十分重要的斯大林格勒為主要目標。7 月17日,德軍集中100多萬優勢兵力猛攻斯大林格勒,9月中旬攻入市內,蘇聯軍民與德軍展開了激烈的巷戰。11月19日,蘇軍開始反攻。次年2月,德軍第六集團軍、第四集團軍等全軍覆滅,損失官兵近150萬人。

6.左圖是北京奧運會的會徽,它是從1985件全球應征的有效作品中脫穎而出,並在眾多專家的幫助下進行了多次修改而最終產生的。它的成功之處就在於「當世界另一端的人第一眼看到它的時候,就會感覺到這是中國的,能傳達出基於悠久歷史傳統沉澱之上的現代感」。請你探究一下該會徽是如何傳達出我國悠久歷史傳統文化的。

7、閱讀下面的材料,寫出你的探究結果。

赤潮是水體中某些微小的浮游植物、原生動物或細菌,在一定的環境條件下突發性地增殖和聚集,引起一定范圍內一段時間中水體變色現象。通常水體顏色因赤潮生物的數量、種類而呈紅、黃、綠和褐色等。

赤潮雖然自古就有,但隨著工農業生產的迅速發展,水體污染日益加重,赤潮也日趨嚴重。赤潮不僅給海洋環境、海洋漁業和海水養殖業造成嚴重危害,而且對人類健康甚至生命都有影響。

2002年我國海域多次發現赤潮,具體情況如下圖:

8、請研究下圖,寫出你的探究結果

9、閱讀下面的材料,寫出你的發現。

2003年我國的稅收情況如下圖:

2003年我國稅收持續保持快速增長趨勢,1至11月,全國已完成稅收收入18671億元,比去年同期增收3153億元,同比增長20.3%。 有關人士分析說,今年稅收收入增長較快,其中一個原因得益於我國經濟持續快速增長、宏觀經濟運行質量和企業效益進一步提高。進口大幅增長帶動了海關代征進口稅收高速增長。

五年來,依法治稅取得了階段性進展。稅收法制建設取得重要突破,新稅收征管法及其實施細則相繼公布實施。稅收執法邁上新台階,五年共查出違規文件4000多件,已經糾正80%以上。按照世貿組織規則調整稅收政策和管理辦法,廢止或修訂了一批稅收文件,調整了兩項稅收政策,取消了五項不符合世貿組織規則的行政審批項目,同時切實加強了稅收協定的執行工作。作為其中的一個成果,五年來,我國共組織稅收收入64000億元左右,比上一個五年翻了一番多。

10、研讀下面的材料,寫出你的發現。

據日本農林水產省公布的《食品浪費統計調查》報告顯示,日本的食品平均浪費率為5.1%,其中一般餐館的食品浪費率為3%,飯店的食品浪費率為15.7%,結婚宴會的浪費率竟達到23.9%。嚴重的食品浪費現象讓人瞠目結舌。包括家庭廢棄食物在內,日本每年要浪費大約1000萬噸的食品。以往,這么多被浪費的食品都當做垃圾白白扔掉。面對這種社會現象,日本制定了《食品再生法》。

日本各種資源都比較匱乏,但家電普及率和更新換代率極高。以前,人們經常把破舊家電亂扔在街邊,針對這種情況,去年4月1日,日本開始實行《家電循環法》,規定廢棄空調、冰箱、洗衣機和電視機必須由生產廠家負責回收,用戶向廠家支付少量費用。這一法律集中體現了「3R原則」,即減少廢棄物、再利用和循環。經過一年時間,「3R原則」在日本已經深入人心,現在很少有人隨地丟棄大件垃圾,街道更加整潔,廢舊家電也物盡其用。

以《家電循環法》的成功經驗為基礎,日本政府又順理成章節地提出了《汽車循環法案》。作為一個汽車大國,日本生產的名牌汽車銷往世界各地,國內市場也很大。全國擁有七千多萬輛汽車,每年淘汰上百萬輛,如果驅車前往東京郊區,經常可以碰到廢汽車堆積而成的小山。《汽車循環法案》的目的就是要變廢為寶。

11、仔細觀察下面這幅招貼畫,按要求答題。

12、根據下面一段話中的統計數據,請為這段話寫一個結束句(不超過20字)。

最近,記者考察了某市最繁華的商業街,對這條商業街的商業用字進行了調查,發現整個路段的747個招牌中,含有不規範字的招牌多達118個,約占總數的16%。在這118個招牌中共有326個不規範字。由此看來, 。

【答參考案】

1、良好的習慣,多一點追求,會有更多的收益。(關心並做好份外事,益人又益己)

2、小事物照樣蘊涵著巨大的價值。

3、信息如:①某學校用「時間+汗水」方法進行中考備考; ②這種方法極大的摧殘孩子的身心健康; ③學生不堪重負,而又無可奈何; ④學生睡眠不足可能導致學習效率低下等。 建議如:應推行素質教育,尋找提高教育質量的有效途徑;多給孩子睡眠時間,保證孩子身心健康;減輕學生課業負擔。

4、(1)歷史上的成吉思汗野蠻、兇殘,肆意掠奪,破壞人類文明。(2)電視連續劇美化了成吉思汗的形象,把他視作「壯士」、英雄。如從其他角度有獨特發現,也符合要求。

5、不設統一答案。參考要點:①戰爭將以美軍的失敗而告終;②美軍可能在巴格達城外長期受阻終被擊潰;③美軍也可能在巴格達陷入巷戰而遭受重大傷亡。(4分。三點全答到可得4分;答到其中任兩點得3分;只答到①可得2分;只答到②和③中的一點,只能得1分。若有其他答案,只要合理,亦可酌情給分。)

6.不設統一答案。參考要點:①北京奧運會會徽融入了具有五千年歷史的中國書法和篆刻印章等藝術形式,②作品主體部分又似漢字篆書「京」字,又似舞動的「人」張開雙臂,③傳遞著古老而又充滿現代氣息的禮儀之邦的友好、真誠與熱情。

(4分。答到其中任兩點得4分;只答到1點得2分。若有其他答案,只要合理,亦可酌情給分。)

7、我國海域多次發現赤潮,說明我國的環境污染嚴重,海域的環境惡化,給周邊人民帶來許多危害。

8、大多數高校畢業生能找到工作,本科文憑就業形勢較為樂觀。高校畢業生找不到工作很正常。

9、2003年稅收收入增長較快,其中一個原因得益於我國經濟持續快速增長、宏觀經濟運行質量和企業效益進一步提高和進口的大幅增長,另外一個原因是我國加強了稅收法制建設,依法治稅,稅收有了較大的增長。

10、日本很注意節約資源,注重物資的再生,重視環境的保護,能用法律的手段強化執行。

11、①招貼畫題為「綠色家園」,一片大樹葉中有一個地球,整個圖似隻眼睛。②像保護眼睛(眼珠、眼球)一樣保護地球,愛護綠色家園(人類的生存環境)。或「關注環境保護,建設綠色家園。」(言之成理即可)

12、符合題意即可給分。例如:商業用字不規范的現象非常嚴重。

該文章轉載自www.czwsw.com:http://www.czwsw.com/zkzl/ShowArticle.asp?ArticleID=21670

『叄』 提高初中學生語文閱讀能力的探究實踐成果有哪些

摘要 培養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是中學語文教學的重點之一,在教學實踐中,需注意指導學生按照正確的方法、方式多記、多讀、多練、多積累。
關鍵詞 訓練語言 閱讀理解 能力
語文閱讀理解題是中考語文卷中的一道必考題目,且所佔分值比較高,它是一種綜合性的題型,能有效地檢測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和語文素質。所以,要提高中考語文成績,就必須對學生加強閱讀訓練,提高初中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只有閱讀能力提高了,學生才能在中考中應答自如,立於不敗之地。閱讀是一個綜合的內化過程,其過程中學生的思維、行為習慣對閱讀效果至關重要。該閱讀是增長知識、獲取信息的重要途徑,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也是中學語文教學的重點。著名語文教育專家商友敬先生曾提到語文學習的三點經驗:閱讀能力的培養靠「讀」,文章靠「寫」,還應「背誦」。因此,在教學實踐中,為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我注意了以下幾個方面:
一、讓學生多記,擴大詞彙量
詞彙量在語文學習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它是理解一篇文章的基礎,更是一切寫作的基礎。每一篇文章都是由句子組成的,而句子的基本單位正是詞和訓片語,如不掌握詞彙,就無法讀懂文章,更別提寫作了。為提高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我注意讓學生平時多背多記,為培養學生興趣,還開展了課外閱讀小組、課堂朗誦比賽、成語故事大賽等系列活動,把讀書放在一些學生喜聞樂見地有趣的活動中進行,更能激發學生的讀書興趣。
二、引導學生多讀,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
讀有所得,讀有所悟,不讀怎能有所得,怎會有所悟。閱讀理解能力要注意通過大量的精讀和泛讀來逐步提高。精讀,即仔細地讀。著名教育家葉聖陶曾說過:「教師不是來講書的,尤其不是來逐句逐句地翻,把文言翻成白話,把白話翻成另外一種白話的,他的任務在指導學生的精讀,見不到處給他們點明,容易忽略處給他們指出,需要參政比較處給他們提示。當然遇到實在搞不明白處,還是給他們講解。」課文教學就是精讀,目的是掌握語言『知識,訓練語言基本技能,掌握文章結構,理解文章的思想內容。因此,在提倡學生多讀的同時,我還要求他們做好讀書筆記,定時檢查,讓班內的學生互相交流讀書心得,讓他們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
三、 悉心指導學生掌握基本的、科學的讀書方法
1、瀏覽法。瀏覽就是粗略地讀、快速地讀,瀏覽法適用於上義所說的泛讀。
2、跳讀法。指的是讀一篇文章、一本書或一張報紙的時候,有必要地進行選擇性閱讀。這種方法重在「為我所用」,而且又能保證學牛的閱讀量。
3、精讀法。「精讀」與第一種方法的「瀏覽」相對,也是上文所提到的精讀所適用的方法,就是對所選好的書或者其他讀物反復地讀、仔細地讀、動腦筋地讀,要對所閱讀的材料有深刻的理解,並且掌握其思想內容以及表達方法,進而對它進行分析、評論,從而達到能夠舉一反三,再舉一反三的理解程度。
4、猜讀法。就是拿到書或是其它的讀物時,看到名稱先猜想一下書或材料的內容、結構等,這樣的猜讀重在節約時間,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想像能力。
四、要有目的,有計劃地讀書
面對浩瀚的書海,如果讀書沒有目的和計劃,將會無所適從。中學生的大部分時間是在課堂上度過的,每天又要完成當天的學習任務,因此,可供閱讀的時間,尤其是課外閱讀的時間並不多,如果讀書再沒有目的和計劃,就會使寶貴的閱讀時間得不到充分地有價值地利用。
中學生的閱讀應以達到這樣的目的為出發點:有利於基礎知識的學習,有利於發揮自己的特長,有利於彌補自己的弱點,有利於閱讀能力的提高。
安排閱讀計劃時要注意:
圍繞課本閱讀一些有關的課外書。例如,讀一些與課內學習有關的科技史,人物傳記,這樣有助於提高課內學習的興趣,充實課內學習的內容,使思維更加活躍。圍繞自己的愛好或特點讀一些有關的課外讀物,一個愛好理科的學生,可以定期到閱覽室讀有關的報紙雜志,一個喜歡文科的學生,可以定期去讀各種文學刊物,也可以利用假期閱讀文學名著。至於課外書的選擇,可以請教老師,請教高年級的優秀生或同班的同學,也可以請教家長。把他們的好經驗學過來,實在是一種省時間的好辦法,選好一本書,就可以用較少的時間得到較大的收獲。書選好了,再把讀書的時間分配好,不僅可以提高讀書的效率,也不至於沖擊課內的學習。長期堅持下去,學習中的弱點就可以得到彌補,個人的特長就可以得到發展,既促進了課內的學習,又豐富了課外的精神生活。不少學生讀書缺乏目的和計劃,一昧地從興趣出發,常常看一些偵探小說、武俠小說,達到了愛不釋手的地步,為看這些書而開夜車,不完成作業,結果嚴重干擾和影響了課內的學習,這是一種不好的讀書傾向。
五、讓學生多做閱讀理解練習題,幫助學生掌握一些閱讀技巧
我特別注意發揮閱讀理解練習題和閱讀理解測試題的作用,在不斷的聯系中幫助學生掌握一定的閱讀技巧,不斷提高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近年來,存不同程度的測試中,閱讀理解部分所佔的分值越來越高,不僅是在閱讀上要求高了,「寫」的要求也在不斷提高。我們閱讀文章很重要的一個目的是為了獲取信息。
綜上所述,閱讀理解是一種綜合性很強的語言活動,我認為作為一名語文教師,只要從以上幾個方面去有意識的培養中學生語文閱讀能力——讓學生按照正確的方法、方式去多記、多讀、多練、多積累;以貼近學生生活、喜聞樂見、難易適度為原則,讓他們在閱讀中充分感受到愉悅;讀後『F確引導他們寫讀書筆記,探討讀書心得。長此以往,就一定會提高學生的語文閱讀理解能力。

『肆』 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怎樣滲透探究性學習

探究性學習是一種積極的學習過程,主要指的是學生自己控索問題的學習方式。具體地說,探究性學習是指在教學過程中以問題為載體,創設一種類似科學研究的情境或途徑,引導學生通過自己收集、分析、處理信息,感受和體驗知識的產生過程,進而了解社會,學會學習,培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創造能力,其核心是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而課堂探究性學習,就是以探究為主的學習。具體說它是指教學過程中在教師的啟發誘導下,以學生獨立自主學習和合作討論為前提,以現行教材為基本探究內容,以學生周圍世界和生活實際為參照對象,為學生提供充分自由表達、質疑、探究、討論問題的機會,讓學生通過個人、小組、集體等多種解難釋疑嘗試活動,將自己所學知識應用於解決實際問題的一種教學形式。課堂探究性學習特別重視開發學生的智力,發展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培養自學能力,力圖通過自我探究引導學生學會學習和掌握科學方法,為終身學習和工作奠定基礎。 我們教師作為探究性學習的導師,其任務是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促使他們自己去獲取知識、發展能力,做到自己能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與此同時,教師還要為學生的學習設置探究的情境,建立探究的氛圍,促進探究的開展,把握探究的深度,評價探究的成敗。學生作為探究性學習的主人,自然是根據教師提供的條件,明確探究的目標,思考探究的問題,掌握探究的方法,敞開探究的思路,交流探究的內容,總結探究的結果。在實際語文教學中,許多語文老師沒有創設良好的課堂氣氛,沒有選擇切合學生實際的教學手段,沒有找准啟發探究的切入點,更可能所提的問題太難等等。受應試教育下填鴨式教學的影響,學生總是被動地坐等知識,重知識記憶而輕問題思考,習慣於聽老師講解,習慣於背誦書本知識,忽略了語文這門課程的特殊性。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引導學生進行探究性學習就顯得尤為重要。那麼,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應該如何引導學生開展「探究性學習」呢? 一、創設情境,確定探究方向 認知需要是學生學習中最穩定和最重要的動力。在學習一個新的知識點時,教師可以有針對性地設計問題的情境,把學生的思維帶入新的學習背景中,讓他們感覺學習是解決新的問題的需要。產生一種積極發現問題,積極探究的心理取向,使學生敢想、敢問、敢說,從而誘發探究的意識,激活探究的思維。如在教學《鯨》一課時,為了讓學生更好地理解「鯨是哺乳動物,不是魚」這個問題,一位教師就設計了這樣的情境:「海洋里召開一次魚類運動會,小鯨魚興沖沖地跑動參加,誰知被守門的大鯊魚拒之門外,小鯨魚難過極了,為什麼大鯊魚不讓自己參加魚類運動會呢?我們在座的各位今天就當一次海洋動物學家,告訴小鯨魚究竟是怎麼回事,大家首先以海洋動物學家的身份在小組中探究、討論、交流一下。」這位教師的話還沒說完,孩子們就紛紛投入熱烈地探究、討論之中。小組交流過後,教師當小鯨魚,請各位「海洋動物學家」給小鯨魚解答,大家都非常熱心地告訴小鯨魚:「因為你是哺乳動物,不是魚,所以不能參加魚類運動會。」接著舉出了「用肺呼吸」「胎生」等證據,還細心地講了鯨的演化過程,他們說的頭頭是道,看來真正讀懂課文了。 通過問題情境的設置,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他們以前所未有的熱情投入到探究中去,時而討論,時而深思,時而疾筆如飛,使整個課堂呈現出一派出生機盎然的景象。 二、自主選擇,激發探究興趣 探究性學習是一種發現的學習。在教師精心設計的創造性問題情境中,學生個體主動地去發現問題,並從不同的視角,通過不同的思維方式探求解決問題的方法。它最終表現為學生裝獨立地、創造性地解決問題的權利,追求人性化、個性化,盡可能變教師的「指令性」為學生的「選擇性」,激發學生自主探究的興趣。 1、學生自主選擇探究的內容 一篇課文值得探究的內容很多,教師可以讓學生自主選擇一個內容進行探究。在學習每一篇課文時,每位同學的興趣著眼點均不同。有的同學喜歡朗讀,就去探究課文該怎麼讀,怎樣才能讀出情,讀出神;有的同學喜歡抓重點句體會句子蘊涵的意思,就去探究一篇課文中哪些句子含義深刻,該怎麼理解;有的同學不明白課文某些情節,就會帶著疑問去找答案,等等。總之,應該鼓勵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進行學習,提高閱讀水平。如曾經有位教師在教學《景陽岡》一課時,當學生已概括出武松有:「豪爽、倔強、沉著機智、英勇無畏」的性格特點後,教師不失時機地問:「你們最欣賞武松的什麼性格特點?」這下教室里炸開了鍋,各執己見,於是教師就來了個順水推舟,讓學生選擇自己最欣賞的性格特點去探究。由於這是學生感興趣的、自主選擇的內容,因而探究的效果也就不言而喻了。 2、讓學生自主選擇探究夥伴 雖然現在教師們基本上都比較注重合作探究,但通常都是按前後座位編排的,這種合作內容的同學可以自由組成臨時探究小組,共同合作。 三、給予支持,重視探究過程 探究性學習不僅重視學習的結果,更重視學習的過程,教師要努力創造條件,給學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機會,讓學生對學習充滿無限激情,拓寬思路,取得最佳的學習效果。要根據不同的學習內容,確定豐富多彩的探究方式。在學生探究過程中,教師要適時的、必要的、有效的進行指導,確保探究過程井然有序地開展,不能讓學生處於無政府狀態,感到漫無目的,手足無措,應該讓學生在探究中有所收獲。如有位教師在教學《草船借箭》一文時,當學生通過探究討論,對諸葛亮的神機妙算津津樂道時,他又不適電動地提出問題,把探究進一步引向深入:「如果三天之內江面上沒有大霧,諸葛亮的『草船借箭』計劃落空了,事情的結果會怎樣呢?」問題一提出,即引起了學生濃厚的興趣,各人根據自己對問題的看法和對課文人物的理解,紛紛發表意見:有的學生說,這樣一來,諸葛亮肯定會大難臨頭,栽在周瑜手上;有的學生說,諸葛亮足智多謀,肯定會有化險為夷的計策;有的學生說,諸葛亮雖然神機妙算,但也有失算的時候,例如他晚年的幾次北伐都以失敗告終,所以,這一回他是凶多吉少……圍繞著對諸葛亮這個特定人物命運的預測,學生的看法雖然不一致,但都言之有據,對此教師沒有簡單地下結論,而是熱情地肯定了學生這種善於思考、勇於探索的學習精神,並鼓勵學生課後結合課外閱讀,對這一假設結局繼續探討。由於教師時機把握得恰到好處,因此引起了學生極大的好奇心,都關心一向料事如神的諸葛亮在此情境下命運會怎樣。並由此激發學生的求知慾,在思維發散中,主動去探究,去尋找答案。就這樣在探究過程中,教師在適當的時間、用適當的方法予以支持,予以引導,使探究越來為越廣泛,越來越深入,知識在探究中被獲得,思維在探究中被發展,素質在探究中被提高。 四、進行展示,享受探究樂趣 探究式學習突出了「以人為本」的思想,它把學生置於一種開放的、和諧的、互動的、多元的、綜合的學習環境中,學生可能會產生不同的感受的體驗,對問題也會出現獨特的理解,即便是有缺漏的,失之偏頗的,教師也應該肯定。因為這些都是學生積極探究的成果,教師並且應該提供一個展示的平台,或認真傾聽學生的理解,或相互交流探究的結果,或激勵獨特的視角等等,總之,就是為了讓學生充分享受探究帶來的樂趣,以更大的激情投入探究。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告訴我們:每個人都有自我實現的需要。這個平台,它體現了學生在探究中對成功的需要。 新課程大力倡導在各科中面向全體學生,開展多樣化的探究學習,以此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從而不斷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益,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

『伍』 探究結果是什麼意思

1. 探究:亦稱發現學習,是指學生在學習情境中通過觀察、閱讀,發現問題,搜集數據,形成解釋,獲得答案並進行交流、檢驗、探究性學習。2. 指探索研究。例證: 唐元行沖?《釋疑論》:「?康成於竄伏之中,理紛挐之典,志存探究,靡所咨謀。」 宋?蘇軾《寄周安孺茶》詩:「高人固多暇,探究亦頗熟。」 清?姚范《方頌椒山居記》:「與之登巉巖,披蓊茸,盤桓寄思,探究窈窕。」?巴金《化雪的日子》:「我想把原因探究出來。」3. 科學探究可以有雙層含義:一是指科學家的探究活動,一是指學生的探究性學習。一般步驟:①提出問題;②建立假設;③設計實驗方案;④收集事實與證據;⑤檢驗假設;⑥交流

『陸』 論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開展探究式學習

在知識經濟時代,真正的知識不再是預先的存在,不再是那些被「格式化」地記載在書籍里的理論、概念和公式,而應該是能夠被激活的知識,是具有一定研究價值的知識,當然也括那些具有較強的時代意義的知識。真正的知識擁有者不再是一味地掌握特定領域或前人總結出的資料與技能的人,而是能夠發明從來沒被發明的知識,能不斷提出創造性解決辦法的人,即在知識經濟時代所需要的人才是創新人才。體現在語文教學中,就是要為學生提供一種嶄新的能培養其創新精神的學習方式——探究性學習。以學科教學為載體實施探究性學習適應了時代的要求,對學生的發展有巨大的推動作用。那麼什麼是探究性學習呢?一、探究性學習的內涵(一) 探究性學習的含義所謂探究性學習是在新的教育理念支配下的一種學習方式的變革,是學生對知識的主動探索和研究的過程,也就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是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從自然、社會及日常生活中選擇和確定專題進行研究,並在研究過程中主動地獲取知識、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學習活動。探究強調一點就是:學生在探究性學習的過程中不是一個被動的知識接受者,而是一個主動的探究者。探究性學習強調學生的主動探究和自主學習,這種學習方式的主要特徵是通過高水平的思維來學習,基於問題的解決來構建知識。探究性學習方式十分適合未來與當今現代化社會的需要,是語文教育發展與時代發展相結合的產物。(二) 探究性學習與接受式學習的比較探究性學習與接受式學習是一種相對的學習方式。接受式學習,是指學習者佔有傳授者提供的經驗,把前人創造的經驗變成自己的經驗,使自己成為辨認事物、處理問題的工具。接受式學習包含三種子類型:機械性接受學習,被動性接受學習和有意義接受學習[2]。前兩種學習類型是我國傳統語文教學中普遍應用的教學方法,我們平常所說的接受式學習就是專指以機械性接受學習與被動性接受學習為主要內容的學習方式。探究性學習方式與接受式學習方式的區別主要有以下兩點: 1、探究性學習強調學生的主體性,接受式學習以教師為中心接受式學習則是以教師為課堂教學的中心。學生只是被動地接受老師的知識。往往一堂課下來,只聽見老師滔滔不絕地講,學生不斷地揮灑筆尖,拚命地記筆記。最終只能導致學生學知識的盲從性,使學生失去學習的興趣。而所謂的主體性,是指學生在整個學習過程中,自主提出問題,自主解決問題,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把學生完全置於主體地位,是探究性學習最突出的特點。語文教師在語文學科探究性學習過程中以指導者、組織者的身份出現。教師依據教材本身以及學生的實際,對需要探討的問題適時給予選擇、定向和幫助,使學生少走彎路,少做無用功。學生是學習的主人,他要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能夠對語文學習過程進行自我設計、自我控制。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選擇不同的問題進行探究活動,探求語文世界和客觀世界的規律。 2、探究性學習強調學習過程的實踐性,接受式學習注重教師的傳授接受式學習中學生的知識往往是老師咀嚼透了,按照老師自己的理解傳授給學生的。而不是學生自己去發掘,去實踐得到的結果。結果導致學生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最終使學生失去再創造的能力。探究性學習具有很強的實踐性,特別強調學生的親身經歷。他圍繞問題的提出和解決來組織學生的學習活動,通過探究性學習所提供的實踐機遇,學生親自參與探究、分析、討論、搜集材料和處理信息。探究性學習教學模式的實踐性特點通過讓學生自己動手,自己動腦,使學生將所學的語文知識運用於實踐,學有所用,學有所成,並有利於間接經驗轉化為直接經驗,從而提高其實踐能力。二、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引導學生開展探究性學習從語文教學來看,探究性學習要求學生在研讀和運用語言的過程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發掘語言文字蘊含的美、蘊含的情,從而培養語言綜合運用能力。探究性學習不僅改變了學生的語文學習方式,還促進學生形成積極的學習態度和良好的學習策略,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從而促進學生語言素養的整體提高。所以說,探究性學習是教育全面改革的實踐方式之一,也是新課程標准對語文常規教學模式改革提出的基本思路之一。那麼,如何在小學語文課堂中實施探究性學習呢?(一)、創設情境,激發自主探究慾望托爾斯泰說過:「成功的教學所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學生的慾望。」如果教師不想方設法使學生情緒高昂和智力振奮的內心狀態,就急於傳播知識,那麼這種知識只能使人產生冷漠的態度,而沒有歡欣鼓舞的心情,學習就會成為學生的負擔。為此,教學中我們要努力營造良好的探究氛圍,讓學生置身於一種探究問題的情境中,以激發學生的學習慾望,使學生樂於學習。比如,上《四個太陽》這一課時,要學生閉上眼睛,播放錄像讓學生仔細聽,爾後問:「剛才你們聽到了什麼聲音,你有什麼感覺?」有的學生回答:「呼呼的風聲,像冬天寒冷的北風。」有的說:「我感覺這風吹在臉上,冷得直發抖。」這時,教師說:「是啊,有個小朋友和你們感覺一樣。」這時,學生迫不急待地睜開眼睛來看課件,當學生看得如痴如迷時,一輪紅紅的太陽升上天空,問:「這時你有什麼感覺?」有的說:「我覺得不冷了。」有的說:「我覺得溫暖。」 在這里巧妙地運用現代教學媒體,創設教學情境,又特意讓學生閉上眼睛聽,激發著聯想,也激發著探究的慾望。為了解小月朋友的美好心願打下思維定勢。當學生睜眼看到課件時,如身臨其境、聽其聲、觀其境,多種感官參與學習活動,在歡樂的心態中學習知識。(二)、開放課堂,發掘自主探究潛能在富有開放性的問題情境中,學生路開闊了,思維火花閃現了,這時教師如果沒有給學生提供嘗試的機會,學生又成為接受知識的容器,這樣會嚴重阻礙學生探究能力的發展。因此,教學內容的設計盡量是開放的,探究的所採用的教學方法也要為學生提供探究的機會,那就是要變先。講後練為先嘗試再點撥。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這樣有利於學生主動再創造,有利於學生猜測與驗證。如教學《烏鴉喝水》這一課時,我讓學生為烏鴉想想更好的辦法。有的說:「烏鴉可以找來一根吸管,用吸管喝更方便。」有的說:「我請它到我家裡喝水。」還有的說:「把瓶子斜著靠在旁邊的石頭上,就可以喝著水了。」在這種開放式的教學中,學生的思路開闊了,思維的火花閃現了,學生以積極主動態度參與探究。(三)、善於質疑、敢於想像疑是思之始,學之端。教師在教學中要引導學生發抒疑問,即使是無疑也要尋疑,將自身置於特定情境之中,給自己提出問題。宋朝思想家張載說:「於不疑處讀書,定能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就有新的發現、新的收獲、新的喜悅。」激發學習語文的興趣,產生強烈的求知慾。如教學《小壁虎借尾巴》一文時,讓學生讀課題質疑,這時,一個學生提出:小壁虎有尾巴為什麼還借呢?還有一位學生提出:小壁虎借到了尾巴嗎?這時,我不急於回答,而是組織學生自讀課文,在讀中感悟,尋求答案。這樣即滿足學生的探究慾望,又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四)、適時點撥,誘導探究的方向在探究教學中,教師是引導者,基本任務是啟發誘導,學生是探究者,其主要任務是通過自己的探究,發現新事物。因此,必須正處理教師的「引」和學生的「探」的關系,做到既不放任自流,讓學生漫無邊際去探究,也不能過多牽引。我們認為:「一是要適當點撥。當學生在思維的轉折處,或知識的重、難點處經過自身的努力,還感到無法解決時,教師要給予適當的點撥,給學生某種啟發性啟示,撥開學習上的迷霧,使學生看到光明,看到希望。點撥的關鍵是要符合學生的需要,使學生能順利進行探究。在學生探究時,教師應做到引中有探,探中有引。同時,還要把握「引」的度,步步深入地引導學生逼近結論。(五)、注意反思,提高自主探究能力學生在自主探究中,不可能一下子獲得整個系統知識,也不可能在探究知識過程中採用的方法每次都是科學的,為此,學生們在課堂探究結束後,必須反思自己學習的行為所獲取的知識。在每節課結束後,都要問一問:剛才的學習,我們學習了哪些知識?最成功的探究方法是什麼?通過反思,讓學生把思維過程上升到一定的高度,找到科學的探究方法,探究規律,提高自主探究能力。三、語文教學中探究性學習的評價探究性學習的評價應該是一種形成性評價,以正面評價為主。應重視對學習內容豐富性和探究方法多樣性的評價,注重學生自我評價,發展學生創造性思維,促進學生的自我完善與發展。在平時教學中,要講究有效評價策略,或「及時評價」,或「延時評價」,或「正面評價」,或「側面評價」,重在鼓勵學生敢於探究,樂於探究,勇於創新,達到「以創新求發展」。如:在學習《田忌賽馬》時,請學生來談談「你要向課文中誰學習?學習他什麼?」許多學生說「要學習孫臏」,有的說:「學習他善於觀察、肯動腦筋」,有的說:「學習他聰明機智、敢於挑戰」,有的說:「學習他幫助弱小,樂於助人」。這時,我不急於肯定,採用了「延時評價」,繼續問學生:「還可以向誰學習?」於是學生思考後,又踴躍說:「要學習田忌,學習他忠厚老實,不耍心計」,有的說:「要學習齊威王,學習他遵守競賽規則,直率大度,有帝王之風。」試想,如果不是應用「延時評價」,學生能有如此富有個性的思維,多角度、有創意的見解嗎?科學評價,鼓勵創新。既是對學生積極參與探究給予充分肯定,激發了繼續探究的慾望;又可以把局限於課堂的時間和空間擴大到課堂之外,引導學生到圖書館、閱覽室,到社會生活中去探究。不給學生更多讀書、動腦、動手、實踐、探究的機會,怎能培養出更多有思維有能力的創造性人才?總之,語文探究性學習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要求學生動手、動腦去探究,在學習生活與社會生活中獲取知識,應用知識解決問題。我們看重的是探究性學習活動給孩子帶來的學習方式的變革,是學生通過探究性學習獲得的那份實實在在的經歷和感受。適時的開展探究性學習活動,能增強學生學習動力,培養探究語文的興趣,培養學生的觀察力、分析能力、增強學生的研究能力,逐步將學生培養成為社會所需要的研究性人才。

『柒』 中考語文關於材料探究是什麼意思

中考語文綜合性學習解題技巧與策略綜合性學習是初中語文課程的重要學習內容,反映新課程理念,體現語文的綜合性、實踐性、人文性,它強調語文課程與其他課程的聯系,強調語文學習與生活體驗相結合,體現為語文知識、語文能力的綜合運用,語文課程與其他課程的溝通,書本學習與實踐活動的緊密結合,並提供給他們多渠道、多層面的語文實踐機會,展示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進而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的整體提高和協調發展.考生對此類題目有些難以應付.由於綜合性學習試題考查的內容是豐富的、開放的,對考查學生綜合運用語文知識的能力有獨到的優勢,因而又越來越受到命題者的青睞.綜合性學習,作為新課程改革的亮點之一,在中考中占據著重要的地位.下面就來分析綜合性學習題的特點及應採取的答題策略. 首先,我們要明確綜合性學習題的考查目的. 1、文化積累的考查,考查學生對傳統文化和地方文化的了解;2、語文知識的理解與運用,如對一文化現象進行分析3、社會實踐,運用語文知識解決問題,如提出建議、說出調查的方法等;4、對材料的分析探究,如出示幾則材料要求提煉隱含觀點並形成自己的評價;5、情感態度價值觀教育,如設計一定情景,要求表現考生自己的情感與觀點. 二、中考綜合性學習題的主要特點有:第一,試題的呈現方式上以獨立的綜合性學習考試板塊出現,題內所需的學科間知識的綜合交叉比較充分,著眼於考查學生語文素養的整體水平,重點考查學生語文實踐的綜合能力.設題的內容與生活緊密相連,因此有一定的閱讀量,還有一定的題量;設題主要著眼於語文知識的綜合運用和聽說讀寫能力的整體發展,注重書本學習與實踐活動的緊密結合.有時還關注到語文課程與其他課程的溝通. 第二,這種題型一定不是客觀題,它切切實實地需要考生用語言文字來表達自己的看法或探究結果.它常常將多個小題集中於一定的話題或者說一定的"主題",因此角度比較豐富而且答案個性化.在內容上注重對能反映考生生活的學習資源的開發和利用,有機地擴展考生自我表達的答題空間. 第三,這種題型主要考查考生能否在活動中主動地發現問題和探索問題,能否積極地為解決問題去搜集信息和整理資料,能否根據佔有的課內外材料形成自己的假設或觀點,能否很好地運用自己所積累的語文知識和表現自己綜合運用的能力. 第四,綜合性學習題答題的要求是:得體,簡明,准確;考生的語言表述、對跨學科知識的整合以及各種思維能力的綜合運用都是重要的得分點. 總的來講,綜合性學習中考題目前主要有如下表現形式:1.提供一定的甚至是多則的語言材料,要求提煉出其中隱含的觀點並形成自己的評價;2.設計具體的語境,要求考生在這具體的語境中表達自己的創意、表現自己的積累;3.設計一定的情景,要求考生在這具體的情境中表現自己的情感與觀點,表現自己的聯想與想像,表現自己的知識積累與語言表達.4.設計具體的話題,要求考生表達自己的探究成果. 三、 試題的類型主要有:(1)語言創作類:①編擬欣賞廣告、宣傳語;②對聯知識及創作賞析;③心願表述;④主題訪談;⑤話題辯論;⑥景點介紹. 2)材料整理類:①語段壓縮;②材料的整合與探究. (3)圖表轉述類:①表格分析;②圖表理解. (4)活動參與類:①擬活動方案或計劃;②設計活動主題或主題語;③解決問題的建議. 還有多種類型融為一體的,在設置的情境或活動中去考查學生的分析綜合、比較判斷、歸納推理、總結概括、觀察理解、聯想想像、語言表達等各方面能力.由於中考過程限於以筆試的形式呈現,因此知識與能力綜合型、專題活動型是主要的考查方式. [應考策略] 要做好綜合性學習復習備考,我們必須注意:1.實際操作,貯備技能.語文綜合性學習實踐性強,必須調動學生的參與意識.讓他們去經歷,去探究,有了活動的積累和貯備,就不會擔心臨場的考試,從一定程度上說,考試是對過去語文活動的回顧及梳理總結. 2.吃透教材,提煉主題,適當歸類.通過對教材的充分掌握,注重在教材所體現的幾大主題(體驗成長類、語言文字類、歷史文化、專題探究類、科技生活、其他類)上培養學生的認知能力和操作能力. 3.剖析考題,緊抓考點.通過對典型考題的剖析,從中總結出行之有效的解題規律. 4.精選試題,強化訓練.選擇典型試題,實戰演練,將方法規律內化為能力. 要解答好綜合性學習試題,必須做到:1.善於運用積累,有效調用知識.解題時先認真回憶有關知識,及時把與試題相關的知識有效的提取出來,以備答題之用. 2.仔細揣摩題意,提煉答題信息.要善於利用已有的知識背景,去揣摩命題者的意圖.解答試題時,要從題目和材料中篩選重要信息,並按要求處理好這些信息,針對題目要作出簡明的回答. 3.發散多種思維,合理展開想像.有些綜合性試題需要我們多角度思考問題,從多方面展開合理的想像與聯想. 4.關注社會熱點,豐富信息.綜合性學習有許多是結合社會熱點事件而設題的,這些富有文化氣息的社會熱點事件構成了綜合探究題的背景材料,如果留心這些事件,學生有所了解,解答起來就從容一些. 5.積累文化常識.尤其是我國傳統禮儀、風俗風情、風景名勝、地域特產、地方名人等知識. 6.握實踐方法,增強實踐能力.平時在語文實踐的過程中,多參與、多探究,如搜集信息的方法,提出好的建議等.同時掌握一些基本的實踐方法.如提出的建議一是要緊扣主題,二是要具有可行性. 7.根據情境,恰當表達.首先要結合現實生活情境和既往經驗.二是內容要切合主題;三是語言要准確、凝練、生動. 下面就我教學中的一些實踐說說我的想法:一、比如:材料探究題中有一種特殊的形式,那就是圖表題,解答這類題目的關鍵是:扣題旨、找規律、善表達,這是解答圖表題三步曲. 圖表題是語言和圖形的綜合題,具有簡明直觀,概括性強,知識覆蓋面廣,涉及學科多等特點,備受命題者的青睞.可是同學們由於缺乏解題技巧,常常理不出頭緒.那麼,我們該如何准確、高效地答題呢? 1.明確要求扣題旨.題干不僅明確了命題意圖和答題方向,還常常顯示答題區域和方法,具有較強的暗示性.所以讀懂題干,明確答題要求,從題干中捕捉有效信息,獲得解題要領,是解答圖表題的基本條件和准則. 2.仔細讀圖找規律.如果說緊扣題干明確要求,是解題的基本准則;那麼認真讀圖,把握規律,實行圖文轉換,則是解題的關鍵.因為圖表題是通過圖畫和表格來「說話」的,它在簡明直觀地把現象展示在讀者面前的同時,也會把問題的本質隱藏起來.這樣,我們就必須按圖索驥,從材料中發現圖表蘊涵的規律.具體地說,閱讀圖表首先應讀圖名、讀圖例、讀內容、讀功能、讀附註等環節,不局限於某一點或某一面,不放過圖表中的任何一個細節,進行正面和側面、縱向和橫向的多維思維.其次,及時篩選信息,努力尋找信息點,從圖表中提取有效信息,找准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切入點,揭示圖表的本質和要旨,然後把數據或圖示信息轉換成文字,實現質的飛躍. 3.准確歸納善表達.規律的發現,還不過是把圖表轉化為文字的胚胎和雛形.要想真正「長大成材」,還必須要依靠准確的歸納和恰當的表達.因此,我們在解答圖表題時,還應該按照題目的要求(包括字數),把捕捉到的規律(即圖表的本質和要旨)用恰當的詞語和完整的句子表達出來,做到沒有錯別字,語言准確、簡潔、連貫,符合客觀實際. 二、再如:宣傳語、標語類. 此類試題常常給定一個主題,讓考生根據這一主題擬寫標語,或者相關的詩句或者名言.考生答題時首先要了解標語(或口號)的特點,即簡潔,有號召力.可引用名言,也可以自擬,只要符合活動主題即可.特點:抓住語境,把握內容,控制字數,句式整齊,修辭得體.解題策略:仔細讀題,明確題目要求,讀透所給材料;要有創意,此類試題往往沒有設置標准答案,它為考生提供了展示創意的空間;表述要簡明,語言要准確、得體、有層次感.最好能運用對偶、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增加文學色彩. 三、還有活動類. 語文活動是語文綜合性學習的主要實施途徑,以活動來考查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也就成了一種主要的形式,此類試題在各地出現的頻率也很高.考查時常常給定一個活動項目,讓考生編寫活動提綱,或者擬定實施方案等等.既要求學生具有一定的知識面,更要有一定的組織策劃能力. 解題策略:確立主題並用關鍵詞或句子准確表達主題,做到主題明確,針對性強,考生須有一定的語言表達能力.活動步驟完整清楚,做法具體.此類試題有較強的開放性,和鮮明的人文性,考生在答題中,要有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最好句式一致、字數相同、意思協調、特點突出. 總之, 語文綜合性學習題目的考查,無論內容還是形式,它是字詞句篇、聽說讀寫的綜合,是語文知識與實踐活動的結合,是知識、能力和情感的整合.歸根結底還是要求我們平時要建立「大語文」觀,擴大閱讀面、知識面.重視積累,不僅是語言、文學文化閱讀常識,還要關注自然、關注社會,更要重視能力積累,邊學邊習.

『捌』 初一語文題 閱讀下列材料,寫出你的探究結果

1、保護環境是世界各國都應盡的責任,發達國家尤其應該都出一份力;
2、發達國家應幫助發展中國家,減少對環境的污染。

『玖』 寒假作業:語文P7頁 閱讀下面三則資料,寫出你的探究結果

中國人與外國人相比缺少實踐;實踐出真知;我們要勇於挑戰權威 話說這題我原來做過,不過早忘了答案,也不知道在哪裡做的了~~~窘~~

閱讀全文

與語文中什麼是探究結果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661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332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269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955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06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322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19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629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298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951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982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03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12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754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170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260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554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349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15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