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語言文字 > 語文課上怎麼默讀

語文課上怎麼默讀

發布時間:2022-07-04 14:41:23

Ⅰ 默讀指導的方法有哪些

一、打好三個基礎
1、默讀訓練首先必須打好獨立查字典和使用字典的基礎,學生能藉助工具書獨立解決生字新詞問題,掃清默讀過程中的障礙。
小學語文關於默讀的指導方法
2、要全面打好朗讀基礎。因為默讀是在朗讀基礎上進行的,沒有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訓練,默讀就無從著手,就年級說,低年級朗讀多些,中高年級默讀逐漸增多,朗讀相對減少;就文體來說,文藝作品朗讀應多些,常識性文章默讀要多些;就配合次序說,先朗讀再默讀,可以促進學生的思考,先默讀後朗讀,不僅要從技能技巧上打基礎,更要注意從良好態度和習慣的培養上打基礎。
3、要打好思維能力的基礎,默讀時既要能通過語言文字抓住思想內容,又要有一定的速度,這就要求學生邊讀邊想、分析、綜合、抽象概括,要有全面的了解,要重點深入,當然,思維能力的培養不是孤立的,必須從低年級開始,必須同掌握知識、培養聽說讀寫能力緊密聯系。
二、輕聲帶讀
小學生默讀能力的形成要經過小聲朗讀、無聲默讀兩個發展階段。所以,從二年級開始默讀訓練時,可以由教師輕聲朗讀。學生不隨著讀,只用眼睛隨著教師的朗讀看課文。由於低中年級的學生默讀的速度與朗讀接近,所以教師輕聲帶讀,學生跟著默讀,是與學生理解課文的速度相適應的。
三、默讀訓練要有目的、有要求、有檢查
由於默讀時學生不讀出聲音,別人看不出,聽不到,很大程度上是個別活動,是內心活動。因此指導默讀的要布置任務和提出要求,要及時進行檢查,以逐步培養良好的默讀習慣,保證默讀質量。如要求學生默讀准備回答問題、分段、概括段意、歸納中心;准備分析文中的重點難點;准備討論時提出自己的意見;准備有表情的朗讀;准備復述課文……有了明確的任務和要求,就可防止學生漫不經心,匆匆過目、不求其解地讀,有利於養成學生邊默讀邊分析思考的習慣,增強默讀的指向性,提高默讀質量。
但要注意:一次提出的要求不宜過多,以一兩項為宜。教師在默讀訓練中要著重抓住「讀前提示――讀中輔導――讀後檢查」三個環節。老師還可提出一些啟發性問題,引導學生邊默讀邊思考,或者啟發學生質疑等等,以進一步提高默讀效果。
四、指導品讀、訓練技能
品讀,就是欣賞文中的妙詞佳句。課文中有些語句對表現文章中心有突出作用,有些語句生動、優美,有些語句含蓄深刻、耐人尋味。這些都可要求學生多品讀。品讀是默讀訓練的重要方法,對幫助理解、記憶、寫詞記、豐富語言都有很大好處。同時要重視技能訓練。如:眼停的時間次數要逐步減少;防止出現回視;掃視的寬度逐漸擴大,速度加快;按句默讀,提高默讀速度。
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讓學生「靜心默讀」,更能讓他們沉浸在文本中,用心去感悟、揣摩文本,與作者去「對話」,與作者的心靈去碰撞,被文章中所表達的感情深深的感動。默讀不只是了解課文寫了什麼,怎麼寫,有什麼疑問,它還喚起了學生的獨特聯想、體驗、認知,成為對課文的藝術再創造,帶有濃厚的閱讀主體的個性色彩。

Ⅱ 如何培養低年級學生的默讀能力

(一)激發默讀興趣,增強感性認識
《語文課程標准》中要求一二年級「學習默讀,做到不出聲,不指讀。」低年級小學生剛開始學習默讀時,教師要想方設法培養他們的默讀興趣,例如在教學時先用投影打出一句話,並問同學們:「誰能不出聲就能知道這句話寫得是什麼?」這立刻引起了同學們的興趣,都紛紛地把小手高高地舉了起來。接著又一連氣兒讓學生練習幾個句子,最後抓住時機告訴學生:「不讀出聲來,就知道文章的意思,就是默讀」。這樣,默讀就在低年級孩子頭腦中有了一個初步的感性認識。在隨後的教學中,訓練學生由默讀一句話到默讀兩句、三句,以至於默讀整段話,從而使學生的默讀興趣逐步增強。
開始學習默讀時,可以領學生到圖書館去看看,觀察人們是怎樣默讀的。注意觀看人家默讀時的姿勢。如怎樣持書?眼睛和書保持怎樣的距離以及怎樣的坐姿?大家一起議一議,做一做,以便進一步增強學生對默讀的感性認識。
平時,還可以請高年級默讀成績較好的學生,到班上講講他們默讀體會。還可以讓他們進行現場默讀表演,從而使每一位學生樂於接受默讀訓練。
(二)訓練默讀技能,提高閱讀效率
1、訓練「不出聲、不動唇」
默讀能力是在學生初步掌握了朗讀技能的基礎上,通過訓練而發展的。但根據人的認知特點,默讀又先於朗讀。研究表明,一年級學生基本上不會默讀。開始訓練默讀時,絕大部分學生都是嘴唇動並發出輕聲等現象。他們不能把看到的詞句和詞句的意思聯系起來,而需要讀出聲來,才能領會其中的意思。有時,學生升入中年級後,還有小聲「默讀」現象。所以,小學生默讀能力的形成要經歷兩個階段:一是小聲「輕讀」階段;二是無聲階段。因此,我們要讓學生知道正確的默讀方法應該是只轉動眼球,依靠視覺運動進行,而不能藉助「唇動」輔助的多餘動作。依靠視覺運動進行的「眼動」式默讀速度要比藉助「唇動」的默讀速度快得多,教師要引導學生加強訓練,逐步培養。
2、培養視讀的廣度
在開始學習默讀時,有時會出現指讀現象。有的同學用手一個字一個字地指著讀。這樣,就會在每個字上都停一下。這不僅影響了讀的速度,也影響了對內容的理解。因此,教師要注意培養學生視讀的廣度。從不能迅速,准確地進行大單位閱讀,過渡到迅速,准確地進行大單位閱讀,提高閱讀速度和記憶效果。由一眼能看到一兩個詞,發展到能看到一個句子,一句一句地讀,就容易理解意思了。然後發展到由句到行,進而由行到段,從而逐步地提高默讀的速度。
3、掌握不同的默讀方式
默讀包括略讀、瀏覽、精讀等方式,教師在閱讀教學中應不斷加強這些方式的訓練。
略讀,顧名思義就是粗略地默讀,主要目的是為了快速地大致了解文章的主要內容。《語文課程標准》要求三四年級「學會略讀,粗知文章大意。」這種默讀方式一般都在初讀課文或閱讀了解讀物時使用。
瀏覽,主要是從閱讀媒介(網路、報刊等)中捕捉自己需要的,或是一些重要的信息,搜尋主要事實,捕捉個別細節,講究的是既快又對,以節省時間,確保閱讀的高效率。《語文課程標准》要求五六年級「學習瀏覽,擴大知識面,根據需要搜集信息。利用圖書館、網路等信息渠道嘗試進行探究性閱讀。」
精讀,即:運用各種閱讀方法仔細地默讀,其主要目的是為了深入理解文本所蘊涵的思想內容(即表現為個性化的閱讀體驗)。精讀需要花一定的時間,有時要對字、詞、句、段或篇章結構進行反復地斟酌和推敲,以達到更深入地理解文章。如在教學課文重點段落或難於理解的地方可讓學生進行精讀訓練。
4、教給多種默讀的方法
默讀過程就是感知文本、理解文本的過程,一篇文章或一本書,都是作者對自己感知的事物,經過反復揣摩,反復推敲寫出來的。因此,不採取一定的默讀方法,就很難加深對讀物內容的理解。只有掌握默讀的種種方法,才能夠加快閱讀速度,發展思維能力,提高讀寫水平,現簡要介紹幾種默讀的方法:
間讀參閱法:默讀一篇文章,遇到生字新詞或不懂的詞句子時,需要停下來想一想;默讀完一層或一段文章之後,需要想想這一層和這一段的主要意思;還有時需要通過查閱字典、詞典,參看有關書籍和資料,解決疑難問題,這就是間讀參閱法。
勾畫批註法:一邊默讀文章,一邊運用各種符號,對生字新詞、妙語佳句或重點段落進行勾畫,作出標記。有時可以把自己的感受和體會隨時寫在書眉上或文章中間的空白處(如給課文列小標題、歸納段落大意、理解重點詞、句、段的含義或者自己的某些想法等)。運用勾畫批註法,有利於把握課文的重點、難點,加深對所學內容的理解和記憶。
跳躍品讀法:在初步理解全文主要內容的基礎上,有時為了深入研究某些句段的含義和寫作方法,就將一般的段落丟掉,集中精力默讀重點句段,認真品味,反復推敲,真正弄懂弄通,這就是跳躍品讀法。
設疑釋疑法:《語文課程標准》要求三四年級「初步學會默讀。能對課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問。」例如教師平時可培養學生看到課題就想問題的好習慣。如學習《特殊的禮物》一課時,看到課題馬上就會設疑——特殊的禮物是什麼?這特殊的禮物送給誰?……看到《無聲的競賽》課題時,馬上設疑——為什麼說是無聲的競賽?這無聲的競賽是什麼競賽?……有時也可在課文的字詞句段上設疑,這樣,學生帶著問題默讀,帶著興趣默讀,注意力就會更集中,也就更有助於理解課文。
聯想構圖法:例如,在學習《夏夜荷花》、《海底世界》等課文時,可以讓學生一邊默讀課文,一邊把課文中的內容畫下來。然後把自己畫下來的畫面,展示給大家看,說給大家聽。這既激發了學生的閱讀興趣,又提高了學生的默讀質量。
角色置換法:無論是以第一人稱寫的文章,還是其他人稱的文章,讓學生身臨其境,如在其中。使學生真正感覺到:課文中的「我」就是自己,自己就是課文中的一員。例如,《草地夜行》、《歐陽海捨身救列車》、《十里長街送總理》等課文,有助於深入理解課文,提高默讀的質量。
生活聯系法:在學習《壁虎》等課文時,可以讓學生邊默讀課文邊聯系學生自己生活實際中看到的壁虎,從而讓學生深刻體會到壁虎的外形特點與它捉蟲的聯系。

Ⅲ 如何培養默讀能力

最好的方法就是讀書,一本接著一本的讀書。當然,這也是唯一的方法,不讀書你怎麼能培養默讀能力呢?

要注意的是,讀書的時候不要做其他的事情,比如聽音樂,或者做筆記。這些都是不重要的,因為默讀需要的就是你的耐心和全身心的投入,如果你能自動排除外界環境的影響,那麼很理所當然的你就能全身心投入到默讀當中。

那些都是比較高檔比較有文化價值和文化底蘊的讀物,相比起小說來,自然是內容和內涵以及形式上都更高了一層的。也許你一開始會覺得枯燥,會覺得看不進去,但是你這個是要拿出你曾經看小說的熱情和毅力,努力把這些枯燥的書本看進去,並且要看了一遍又一遍,一本書要看無數遍,知道這本書的所有內容,所以含義都記在自己心裡,只要看到你就能知道它的所有意思。甚至說只要你想,你就能說出這本書某一句話某一個地方的原文和細節。

這樣一本書,你才算是真正的通讀了。

通讀完之後就是讀下一本書。閱讀能力就是在這樣痛苦而枯燥的一遍又一遍中鍛煉出來的。

Ⅳ 如何在閱讀教學中指導學生朗讀和默讀

四年級上冊的語文教材,除了安排識字和寫字的任務外,還注重朗讀與默讀的訓練,在讀中落實語文的「雙基」。
一、朗讀是閱讀教學的最重要,最常用的技能。
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既是一種重要的能力,也是理解內容體會思想感情的最常用的方法。教材許多課文多提出了具體的要求。進行閱讀教學,教師一定要多讀少講,把比較多的時間留給學生讀書,讓學生主要通過自主的,入境入情的朗讀讀懂課文,有所感悟;並通過朗讀的時間逐步提高朗讀水平。
我在教學《火燒雲》一課時,讓學生圍繞火燒雲上來了地面的景物有什麼變化?這個問題在文中仔細閱讀,學生很快找到第一自然段,去讀文。他們帶著問題自主的讀,反復的讀,在練習讀文中發現變化的景物。這時,在找一名學生朗讀,其他人認真聽,感受這段文字有什麼特點,孩子們一下就發現了排比句式和出現的「了」字句,反映火燒雲上來了人們歡樂的心情。我在將這幾句話寫在黑板上,讓學生練習讀文,這種輕快的「了」字尾音,淋漓盡致的展現出當時的美景,真是「看文如見其畫,聽聲如見其景」。
二、默讀訓練是四年級語文教材閱讀的重點。
在課堂上通過反復實踐,加上教師的指導,使學生逐步學會默讀,教材中明確要求有多篇略讀課文要通過默讀了解內容。而精讀課文的中的探究性問題則需要在默讀的基礎上才能完成。
我在講〈爬山虎的腳〉時的重點句子的理解--「爬山虎就是這樣一腳一腳的往上爬。」這句話的分析與理解時,如果教師一味的講解觸、變、巴、拉這幾個連動詞,學生就很難理解,因此我就讓學生默讀,給他們留有比較寬裕的時間和空間,使學生切實的讀文字、思問題、找答案。這種默讀能力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而是循序漸進的,還要有教師的指導與有效的訓練檢查的過程。學生默讀後多文章的感悟與理解才是經過認真思考後的各抒己見的自主學習的結果。作為教師我們切記讓學生只讀不思,也不檢查,讓學生匆匆忙忙的,簡簡單單的隨意讀,將默讀的環節流於形式。
只有在閱讀教學中將朗讀與閱讀有機結合,學生才會在學習中得到的不止是現成的結論,而是讓每個學生都經歷這樣的閱讀過程,在讀中理解課文,並有個人體會。這時再通過師與生、生與生的討論與交流中互相啟發、補充,加深理解與感受。

Ⅳ 語文閱讀理解默讀的方法四問是哪四問

四問是:

1、文章主要內容(故事情節)是什麼?

2、創作背景是什麼?

3、如何寫的?

4、對我有什麼作用?

默讀:

默讀,是讀的一種重要方式,是語文教學上訓練閱讀能力的重要方法。

由於省去了發音的動作,所以速度快,不互相影響,保證環境的安靜,便於更集中地思考、理解讀物的內容,並且不易疲勞,易於持久。默讀應用范圍十分廣泛,讀書報,查資料,看通知、布告、信件等,都要用到默讀。

默讀的價值:

1、默讀能提高閱讀速度,提高閱讀效率,能體現內部精神活動。

默讀的獨特性在於它不出聲,省去了發音動作,不必兼顧發音器官的工作和聽覺的感受,人的視覺接受文字元號後,直接發送給大腦進行解碼,以較集中的注意力立即進行理解。

而不像朗讀那樣將文字轉化為語言,用口、耳作媒介,通過眼、口、耳﹑腦的協同合作來完成閱讀,這樣,注意力分散了,思維也受到干擾。

2、默讀能保持閱讀情緒,有利於靜心思考,能體現閱讀的個性化。

默讀由於不出聲,不會互相干擾,保證了環境的安靜,更利於集中思考、理解所讀的內容,而且不易疲勞,易於持久。

Ⅵ 淺談如何進行語文課默讀訓練

需要激情引趣或學生讀得不到位時,宜用范讀指導;當需要藉助讀來幫助學生分清段中的內容、層次時,宜用引讀;當遇到對話較多、情趣較濃的課文時,宜採取分角色朗讀;當需要渲染氣氛、推波助瀾時,宜用齊讀……但要注意的是:
(1)范讀只是引路而已,只能起「示範啟發」作用,而不是讓學生機械地模仿,因為「一千個讀者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必須引導學生「入境入情」,因情而自得,按「得」去朗讀。一節課中范讀不能太多,要盡可能多地留些時間讓學生自己練讀。
(2)慎用齊讀。齊讀雖有造聲勢、烘氣氛之妙用,但也是「濫竿充數」和產生唱讀的溫床。(3)每種形式的讀放在不同的環節,它的作用又有區別,如范讀與學生的試讀,先後次序互換一下,它們各自所擔負的任務、執教者要體現的目的意圖也就不同。因此,教師要精心設計朗讀訓練過程,科學合理地選擇好每一環節讀的形式,讓它們各盡所能。
朗讀是一種極具個性,融理解和表達於一體的綜合性活動。不同的人對同一篇文章的體會即使一樣,表達出來也肯定有所差異。學生口誦文字,心入其境,以朗讀來傾吐自己的心聲,就會讀得有聲有色,惟妙惟肖地再現其情其境,把文中人物的所思所想活脫脫地表達出來。這時,學生才是一個真正的閱讀主體,他們在閱讀中才能真正體驗到自己的勞動所帶來的快樂,他們才可能擁有真正屬於自己的思想。

Ⅶ 要養成好的默讀習慣要怎麼做

要養成好的默讀習慣要怎麼做
淺談如何讓默讀更有效 如何讓默讀更有效?我認為應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明確課標要求,把握各學段特點。 《語文課程標准》對小學各學段的要求分別是這樣表述的:「學習默讀,做到不出聲」「初步學會默讀。能對課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問

Ⅷ 默讀方法研究

一)比較默讀法

針對具體課文內容中某些重點詞的理解,用換近義詞的方法進行比較默讀。《生命生命》一文中有兩節分別描寫飛蛾求生和瓜苗破土而出的內容,其中有兩個詞語用得令人叫絕:「但它掙扎著,極力鼓動雙翅,我感到一股生命的力量在我手中躍動,那樣強烈!那樣鮮明!」在理解此句「鼓動」字的含義時,我讓學生把「鼓動」換成「震動」「揮動」進行比較,學生在這一換一讀中,很快理解了這個「鼓動」恰如其分地寫出了飛蛾盡力求生的慾望。還有一句話:「竟使它可以沖破堅硬的外殼,在沒有陽光、沒有泥土的磚縫中,不屈向上,茁壯生長,即使它僅僅只活了幾天。」這個「沖破」與「鼓動」的含義則大相徑庭,它生動貼切地寫出了瓜苗不惜一切,用盡全力向上生長的頑強。為了讓學生能落理解到這層意思,我便讓他們把「沖破」換成「擠破」等詞進行比較,學生興趣盎然,並很快在比較中理解到了瓜苗的頑強不屈,改成其他詞效果會差一大截。這樣,學生不但在朗讀時注意了這幾個詞的語氣重音,體會到作者譴詞的精煉,更重要的是培養了語感,提高了學生對語言的領悟能力。

(二)勾畫批註法

一邊默讀文章,一邊運用各種符號,對生字新詞、妙語佳句或重點段落進行勾畫,作出標記。運用勾畫批註法,有利於把握課文的重難點,加深對所學內容的理解和記憶。

(三)跳躍品讀法

在初步理解全文主要內容的基礎上,有時為了深入研究某些句段的含義和寫作方法,就「舍棄」一些直白易懂的一般段落,集中精力默讀重點句段,認真品味,反復推敲,真正弄懂弄通文章的內在涵義。

(四)設疑釋疑法

新語文課程標准要求三四年級能初步學會默讀。能對課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問。如平時上課時,遇到適宜質疑的課題時,我定會抓住時機培養學生質疑的習慣。如學習《與象共舞》一課時,學生看到課題後馬上就會設疑———誰與象共舞?為什麼會與象跳舞?……看到《再見了,親人》這一課題時,馬上設疑———親人指的是誰?誰和親人分別了,為什麼要分別?……有時也可在課文的字詞句段上設疑。這樣帶著問題默讀,學生讀書的興趣會更濃,注意力會更集中,也就更有助於理解課文。

(五)聯想構圖法

例如,在學習《一個小村莊的故事》《海底世界》等課文時,可以讓學生一邊默讀課文,一邊把課文中的內容畫下來;然後把自己畫下來的畫面,展示給大家看,說給大家聽。這種方法既激發了學生的閱讀興趣,又提高了學生的默讀質量。

(六)生活聯系法

在學習《刷子李》等課文時,可以讓學生邊默讀課文邊聯系自己生活實際中看到的刷牆工人,從而深刻體會到刷子李刷牆時動作的嫻熟以及技藝的高超。

(七)角色置換法

無論是以第一人稱寫的文章,還是用其他人稱寫的文章,都應該讓學生身臨其境,真正感覺到———課文中的「我」就是自己,自己就是課文中的一員。例如,《祖父的園子》《半截蠟燭》《晏子使楚》等課文,都可以利用角色置換法,讓學生真正走進故事,有助於深入理解課文,提高默讀的質量。

二、刺激訓練,讓學生形成默讀意識

艾登·錢伯斯在《閱讀環境———大人如何幫助孩子們享受圖書》中提到了持續默讀。持續閱讀的前提,就必須確保不受任何干擾。小學生受年齡和心理發育程度的影響有時會缺乏意志力,教師應有意識進行培養,創造安靜的閱讀環境讓學生投入閱讀,持續默讀。

(一)觀察法

教學時,讓學生集中注意,仔細快速地觀察我提供的觀察材料,培養他們的有意注意。觀察材料可以是小物件,掛圖和名畫等,選材的原則是由簡單到復雜,由易到難,循序漸進且富有趣味性。

Ⅸ 如何讓低年級的學生默讀更有效

一、激發默讀興趣,增強感性認識《語文課程標准》中要求一二年級「學習默讀,做到不出聲,不指讀。」低年級小學生剛開始學習默讀時,教師要想方設法培養他們的默讀興趣,例如在教學時先用投影打出一句話,並問同學們:「誰能不出聲就能知道這句話寫得是什麼?」這立刻引起了同學們的興趣,都紛紛地把小手高高地舉了起來。接著又一連氣兒讓學生練習幾個句子。最後抓住時機告訴學生:「不讀出聲來,就知道文章的意思,就是默讀」。這樣,默讀就在低年級孩子頭腦中有了一個初步的感性認識。在隨後的教學中,訓練學生由默讀一句話到默讀兩句、三句,以至於默讀整段話,從而使學生的默讀興趣逐步增強。開始學習默讀時,可以領學生到圖書館去看看,觀察人們是怎樣默讀的。注意觀看人家默讀時的姿勢。如怎樣持書?眼睛和書保持怎樣的距離以及怎樣的坐姿?大家一起議一議,做一做,以便進一步增強學生對默讀的感性認識。平時,還可以請高年級默讀成績較好的學生,到班上講講他們默讀體會。還可以讓他們進行現場默讀表演,從而使每一位學生樂於接受默讀訓練。二、訓練默讀技能,提高閱讀效率1.訓練「不出聲、不動唇」默讀能力是在學生初步掌握了朗讀技能的基礎上,通過訓練而發展的。但根據人的認知特點,默讀又先於朗讀。研究表明,一年級學生基本上不會默讀。開始訓練默讀時,絕大部分學生都是嘴唇動並發出輕聲等現象。他們不能把看到的詞句和詞句的意思聯系起來,而需要讀出聲來,才能領會其中的意思。有時,學生升入中年級後,還有小聲「默讀」現象。所以,小學生默讀能力的形成要經歷兩個階段:一是小聲「輕讀」階段;二是無聲階段。因此,我們要讓學生知道正確的默讀方法應該是只轉動眼球,依靠視覺運動進行,而不能藉助「唇動」輔助的多餘動作。依靠視覺運動進行的「眼動」式默讀速度要比藉助「唇動」的默讀速度快得多,教師要引導學生加強訓練,逐步培養。2.培養視讀的廣度在開始學習默讀時,有時會出現指讀現象。有的同學用手一個字一個字地指著讀。這樣,就會在每個字上都停一下。這不僅影響了讀的速度,也影響了對內容的理解。因此,教師要注意培養學生視讀的廣度。從不能迅速,准確地進行大單位閱讀,過渡到迅速,准確地進行大單位閱讀,提高閱讀速度和記憶效果。由一眼能看到一兩個詞,發展到能看到一個句子,一句一句地讀,就容易理解意思了。然後發展到由句到行,進而由行到段,從而逐步地提高默讀的速度。3.掌握不同的默讀方式實際上默讀包括略讀、瀏覽、精讀等方式,教師在閱讀教學中應不斷加強這些方式的訓練。略讀,顧名思義就是粗略地默讀,主要目的是為了快速地大致了解文章的主要內容。《語文課程標准》要求三四年級「學會略讀,粗知文章大意。」這種默讀方式一般都在初讀課文或閱讀了解性讀物時使用。瀏覽,主要是從閱讀媒介(網路、報刊等)中捕捉自己需要的,或是一些重要的信息,搜尋主要事實,捕捉個別細節,講究的是既快又對,以節省時間,確保閱讀的高效率。《語文課程標准》要求五六年級「學習瀏覽,擴大知識面,根據需要搜集信息。利用圖書館、網路等信息渠道嘗試進行探究性閱讀。」精讀,即:運用各種閱讀方法仔細地默讀,其主要目的是為了深入理解文本所蘊涵的思想內容(即表現為個性化的閱讀體驗)。精讀需要花一定的時間,有時要對字、詞、句、段或篇章結構進行反復地斟酌和推敲,以達到更深入地理解文章。如在教學課文重點段落或難於理解的地方可讓學生進行精讀訓練。4.教給多種默讀的方法默讀過程就是感知文本、理解文本的過程,一篇文章或一本書,都是作者對自己感知的事物,經過反復揣摩,反復推敲寫出來的。因此,不採取一定的默讀方法,就很難加深對讀物內容的理解。只有掌握默讀的種種方法,才能夠加快閱讀速度,發展思維能力,提高讀寫水平,現簡要介紹幾種默讀的方法:間讀參閱法:默讀一篇文章,遇到生字新詞或不懂的詞句子時,需要停下來想一想;默讀完一層或一段文章之後,需要想想這一層和這一段的主要意思;還有時需要通過查閱字典、詞典,參看有關書籍和資料,解決疑難問題,這就是間讀參閱法。勾畫批註法:一邊默讀文章,一邊運用各種符號,對生字新詞、妙語佳句或重點段落進行勾畫,作出標記。有時可以把自己的感受和體會隨時寫在書眉上或文章中間的空白處(如給課文列小標題、歸納段落大意、理解重點詞、句、段的含義或者自己的某些想法等)。運用勾畫批註法,有利於把握課文的重點、難點,加深對所學內容的理解和記憶。跳躍品讀法:在初步理解全文主要內容的基礎上,有時為了深入研究某些句段的含義和寫作方法,就將一般的段落丟掉,集中精力默讀重點句段,認真品味,反復推敲,真正弄懂弄通,這就是跳躍品讀法。設疑釋疑法:《語文課程標准》要求三四年級「初步學會默讀。能對課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問。」例如教師平時可培養學生看到課題就想問題的好習慣。如學習《特殊的禮物》一課時,看到課題馬上就會設疑——特殊的禮物是什麼?這特殊的禮物送給誰?……看到《無聲的競賽》課題時,馬上設疑——為什麼說是無聲的競賽?這無聲的競賽是什麼競賽?……有時也可在課文的字詞句段上設疑,這樣,學生帶著問題默讀,帶著興趣默讀,注意力就會更集中,也就更有助於理解課文。聯想構圖法:例如,在學習《夏夜荷花》、《海底世界》等課文時,可以讓學生一邊默讀課文,一邊把課文中的內容畫下來。然後把自己畫下來的畫面,展示給大家看,說給大家聽。這既激發了學生的閱讀興趣,又提高了學生的默讀質量。角色置換法:無論是以第一人稱寫的文章,還是其他人稱的文章,讓學生身臨其境,如在其中。使學生真正感覺到:課文中的「我」就是自己,自己就是課文中的一員。例如,《草地夜行》、《歐陽海捨身救列車》、《十里長街送總理》等課文,有助於深入理解課文,提高默讀的質量。生活聯系法:在學習《壁虎》等課文時,可以讓學生邊默讀課文邊聯系學生自己生活實際中看到的壁虎,從而讓學生深刻體會到壁虎的外形特點與它捉蟲的聯系。三、加強默讀評價,做到循序漸進《語文課程標准》要求五六年級「默讀有一定的速度,默讀一般讀物每分鍾不少於300字。」這就告訴我們,默讀質量的高低取決於速度和效果。自評:方法是,規定在一定的時間內默讀一篇文章,再計算出自己的默讀速度,公式表述為:默讀速度=文章字數/默讀文章所用時間。平時要經常性開展默讀速度的測量活動,隨時讓學生了解自己的默讀速度,以便不斷提高。師評:讓學生默讀同一篇文章,並筆答文章後面的每個問題,最後根據答題的情況,測算出每個學生的默讀效果,公式表述為:默讀效果=答題的良好數量/完成時間。這既要看所用時間的長短,又要看答題的良好數量。也可以讓學生在同一時間內(教師根據文章的長短和答題的難易程度規定出最低限度的完成時間),默讀同一篇文章,並筆答文章後面的每個問題,最後主要看在相同時間內答題的良好數量。最後經過反復的評價,評出閱讀能力較強的同學。通過這樣的活動,可以檢查學生的默讀速度和能力是不是進步了,從而更好地調動學生默讀的積極性。

Ⅹ 怎樣培養默讀能力,提高默讀效率

一、明確默讀教學的要求.《課標》中制定的默讀能力要求呈階梯性,隨著年級遞升.第一學段:學習默讀,做到不出聲、不指讀.第二學段:初步學會默讀.能對課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問.第三學段:默讀有一定的速度,默讀一般讀物每分鍾不少於300字.並「學習瀏覽,擴大知識面,根據需要搜集信息.」從上可以看出默讀教學目標總是一脈相承、前後聯系的.教師在完成教學目標的過程中既要腳踏實地、胸有成竹,還要在本學段目標基礎上登高望遠,瞻前顧後.二、打好朗讀基礎.朗讀是默讀的基礎,初入學階段,必須先搞好朗讀訓練.因為朗讀出聲音,便於指導.如果沒有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訓練,默讀時則無從著手,弄不好則形成馬虎草率、囫圇吞棗的不良態度和習慣.朗讀訓練不僅從技能技巧上打基礎,更要注意從良好態度和習慣的培養上打基礎.事實證明朗讀能力好的學生,大部分默讀能力也好.三、重視默讀訓練.1、保證默讀時間.既然默讀是一種技能,而技能的掌握離不開訓練,因此在平時的閱讀教學中,一定要去除那些可有可無的環節,取消大量煩瑣的分析、講解、「苦讀」,捨得時間、多給機會讓學生默讀,每篇課文、每堂閱讀課都讓學生受到默讀訓練.只有給學生留有足夠的時間,學生才能原原本本地讀,平心靜氣地讀,整體聯系地讀,步步深入地讀.也只有這樣讀書,才能使學生有所思考,有所感悟,有所發現,有所啟迪,從中獲得讀書的樂趣,提高默讀的質量.2、培養默讀習慣.從二年級下學期開始要做好朗讀向默讀的過渡,先有意識地將大聲朗讀和小聲朗讀配合起來.小聲朗讀階段是默讀開始形成時的有聲階段,在此基礎上再要求學生進入無聲階段,只用眼、腦,不用耳、口,做到不出聲,不動唇,不指讀.在學生剛開始學習默讀時,教師應該指導學生由詞到句,由句到行,由行到段地逐步提高默讀速度;同時,讓學生邊讀圈注,體會如何在默讀時捕捉重要信息.稍加熟練時,可要求學生經常性地對閱讀材料提出疑問,進行反思和批判.久之,學生便會養成正確的默讀習慣,默讀能力和閱讀水平也會逐漸得到提高.3、提高默讀效率.傳統語文教學強調「熟讀精思」,如果默讀僅僅停留在「看」的層面上,那是遠遠不夠的.只有要求學生在默讀中積極思考,邊讀邊圈注,學生才能在默讀的過程中有所收獲,才能實現與文本的真正對話.也只有這樣,收集處理信息、認識世界、發展思維、獲得審美體驗的閱讀效能才能得到充分體現.如於永正老師教學《圓明園的毀滅》一課.課上於老師緊緊扣住一個「恨」字,在四十分鍾里多次引導學生有一定速度地默讀課文,做批註,寫出閱讀時的想法,深入地感悟課文.給學生盡量多的獨立思考的時間,加深了學生對語言文字的理解,增強了學生對英法聯軍恨之入骨的情感,以及對圓明園昔日輝煌的惋惜之情.默讀中,學生的「靜思」情景令人難忘.在此基礎上的交際討論,碰撞出了智慧的火花.整個課堂關注學生讀文後的收獲,可謂精彩至極.

閱讀全文

與語文課上怎麼默讀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661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331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269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955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06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322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19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629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298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951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982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03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12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754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170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260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554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349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15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