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語言文字 > 小學語文的詩歌怎麼上法

小學語文的詩歌怎麼上法

發布時間:2022-07-07 15:55:11

『壹』 小學語文中的古詩詞如何教學

如何上好小學語文古詩文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寫詩也會吟.千百年來我們對唐詩都愛不釋手.而小學語文教材里的古詩是我國唐詩中的藝術珍品.讓小學生讀懂它,理解它的內容,讓學生終身受益,是我們老師不可推卸的責任,也是要花費很多時間與精力的.在如何較好小學語文古詩的基礎上,我總結出了幾點經驗: 一、學習古詩文要讓學生展開聯想和想像 在小學語文課本中,收入了70多首膾炙人口的古詩,要想讓學生領會其中的含義,在教學這些古詩時就要引導學生展開聯想和想像,才能更好地理解詩情蘊意。例如教學《詠柳》一詩,可以讓學生閉上眼睛想像:當春天到來之際,你行走在路上,一定會感受到嚴冬過後,大自然正在悄悄地發生變化。你看那河堤上,道路旁,原本光禿禿的柳樹,這時是不是有了變化?它變得怎樣了?在學生想像之後,老師就可以提問他們想像的情景,然後就導入詩文,指導他們朗讀「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將詩文與他們想像的情景聯系起來,讓學生明白這首詩看似對柳樹輕描淡寫,實則蘊含著作者很巧妙的筆法。全詩對樹乾和樹枝樹葉的贊頌,即對柳樹的贊頌,雖然沒有一個「柳」字,但是人們可以通過他描寫的「萬條垂下綠絲絛」和「細葉」這些柳的特徵的描寫。推測出作者寫的就是柳。原本光禿禿的柳樹現在發生了這樣的變化是因為什麼呢?當然是春風了,春天來了,春風吹綠了大地,作者贊詠春風中的柳樹,其實就是贊詠了春風。這棵樹是這樣,其他的樹不是也一樣抽枝發芽、綠葉成蔭嗎?所以,這首詩的主旨是贊頌春風吹得樹兒綠,給大地帶來了無限生機。 二、音樂畫畫配合,創設意境 古詩文富有韻律、節奏,誦讀起來朗朗上口,很受孩子們的喜愛。配樂朗誦詩是一種創設意境,讓學生進入到詩的境遇中去的一種很好的教學方法。它可以啟發學生思維,發揮學生想像,加深學生對詩意、詩境的理解。 如教學岳飛寫的《滿江紅》,通過反復的配樂誦讀、歌唱,能讓學生體會詩句的豪邁風格,闊大境界,語言的粗獷有力,氣氛的雄偉悲壯。教學張志和的《漁歌子》,反復的配樂誦讀,能讓學生體會詩句清新自然的風格,語言的明白如話,感受到漁人於斜風細雨中那種愛自由、愛自然的情懷。教師在進行配樂朗誦時,要適時地指導學生體會聲音的抑揚頓挫,高低起伏,高亢與低沉所表達的情緒與效果。在古詩文中,詩與畫又是密不可分的。因此,古詩文的教學,還應注重把詩畫樂融為一體,讓學生感受古詩的意境美。三、趣味訓練,培養詩興學習古詩文,還要注重富有情趣的訓練,這樣,才能使學生學起來興趣盎然。 1、巧設情境問題讓學生填寫詩句。如,問學生當我們浪費糧食時,媽媽常用( )這句詩來教導我們,你能寫出男一首《憫農》嗎?當我們在外地過年時,常常引用唐代詩人王維在《 》中的( )來表達對家鄉親人的思念。當我們回憶起母愛,要報答母親的深恩時,我們會很自然地吟誦起唐代詩人孟郊的《 》中的詩句( )。有時候,我們對自己所處的環境,正在做的事反而不及旁人清楚,這就是「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宋代詩人蘇軾的《 》中的詩句()說明了這個問題。 2、按要求寫詩句。一是要求學生分別寫出描寫春、夏、秋、冬的詩各一句。如描寫春天的「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描寫夏天的「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描寫秋天的「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描寫冬天的「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二是要求學生寫出帶有「紅、橙、黃、綠、青、藍、紫」字的詩各一句。三是寫出帶有「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萬」等數字的詩句。四是要求學生在詩句中填入花名。如「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 )開」,「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 )別樣紅」,「竹外( )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等等。 3、設計一些文學史常識的回答,如唐代詩人李白和杜甫,被中國文壇合稱為( ),其中,李白被稱為( ),杜甫被稱為( ),杜甫生平第一快詩是《 》,抒發了( )。 4、讓學生學寫對聯,感受成功的快樂。如我出上聯「鳥語花香添美景」,學生就饒有興味地對出下聯「風和日麗慶新春」或「風和日麗迎新年」。其他的訓練還有很多,如:讀一讀山海關外孟姜女廟的這副對聯,「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浮雲長長長長長長長消」。這個訓練讓學生明白漢字的一字多音,漢語的停頓以及語序等都能使我們的表達更豐富更靈活。 四、運用故事,點燃詩心 小學生很喜歡聽故事,教學古詩文時,可以插入一些有趣的故事,以此來點燃學生的詩心。特別是講一些與此有關的奇聞軼事,學生就會更感興趣。如賈島「推敲」的故事,是用「僧推月下門」好呢,還是「僧敲月下門」好呢?體現了古人對提字煉句的注重。王安石寫《泊船瓜洲》的「春風又綠江南岸」中的「綠」字的提煉。還有曹植七步成詩的故事,駱賓王詠鵝的故事,王冕喜畫墨梅,寫詩詠墨梅的故事等等。這些故事使學生增強對古詩文的興趣,有了興趣,學生就更能學好古詩文了。 五、課外拓展,積累詩文古詩文是思想的精華,智慧的源泉,是古人用心靈中流淌出的動聽的樂章、描繪的迷人的畫卷。除了學完課本中的詩文,還應向學生推薦相關的詩書讓他們課外誦讀。學生通過課外誦讀,展開聯想和想像,品味詩文的語言,步入詩文的境界,就會得到很多課外的積累。學生一旦有了大量的課外的誦讀與積累,反過來,就會大大地促進我們語文的教學。 中國歷史,源遠流長,中華文化,絢麗多姿。特別是我國的古詩,更是我國語言中的珍寶,藝海的奇葩,是民族文化精華的積淀和展示,也是世界文化寶藏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炎黃子孫,龍的傳人,傳承和弘揚偉大的民族文化是我們共同的職責。在教學小學古詩文,我體會到,要讓學生喜歡和學好古詩文,以上就是我個人總結的經驗。

『貳』 上好小學語文三年級古詩詞方法

1、《夜書所見》作者葉紹翁【朝代】宋。詩文:蕭蕭梧葉送寒聲,江上秋風動客情。知有兒童挑促織,夜深籬落一燈明。

釋義:瑟瑟的秋風吹動梧桐樹葉,送來陣陣寒意,江上吹來秋風,使出門在外的我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鄉。家中幾個小孩還在興致勃勃地鬥蟋蟀呢!夜深人靜了還亮著燈不肯睡眠。

2、《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作者王維【朝代】唐。詩文: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釋義:獨自遠離家鄉難免總有一點凄涼,每到重陽佳節倍加思念遠方的親人。遠遠想到兄弟們身佩茱萸登上高處,也會因為少我一人而生遺憾之情。

3、《乞巧》作者林傑【朝代】唐。詩文:七夕今宵看碧霄,牽牛織女渡河橋。家家乞巧望秋月,穿盡紅絲千萬條。

釋義:今天七月七,晚上大家看看那晴朗的天空啊,牛郎和織女牽著大水牛、牽著兩孩子,正在渡過天河上架起的喜鵲橋呢。各家各戶的大小姑娘們望著天上的月亮,誠心誠意地向神靈乞求機巧和智慧,她們對著月光把紅絲線穿進針孔,穿了一條又一條,這一夜不知穿了多少紅線啊

4、《嫦娥》作者李商隱【朝代】唐。詩文:雲母屏風燭影深,長河漸落曉星沉。嫦娥應悔偷靈葯,碧海青天夜夜心。

釋義:透過裝飾著雲母的屏風,燭影漸漸暗淡下去。銀河漸漸沉沒,晨星漸漸消失。嫦娥後悔寂寞,後悔偷吃靈葯,現在只有那青天碧海夜夜陪伴著她一顆孤獨的心。

『叄』 小學語文古詩怎樣導入

幾種小學語文古詩教學中常見的導入方法:
一、多媒體導入
多媒體設備是語文教師常用的教學工具,恰當地運用多媒體手段對教學效果有錦上添花的功效。多媒體教學的內容多種多樣,教師可以利用音樂、圖畫或視頻等方式,為課堂創設情境。
需要注意的是,教師運用多媒體設備進行導入的同時,要輔以適當的語言或問題,引導學生思考。語文課的目的畢竟是要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而語文課的每個環節都不能離開語言文字,否則就會喧賓奪主,使得教學偏離應有的方向。教師可以運用優美的引導語,解說多媒體內容,也可以讓學生欣賞過多媒體導入內容之後用自己的語言解說或發表感想。
二、故事導入
很多古詩背後都有歷史典故,也就是優美動人的小故事。故事中的情感貼近生活,能激發人的情感和興趣,小學學生容易被富有趣味性的故事吸引,因此用白話故事導入古詩教學是可取的方法。
運用故事進行導入,要注意用時不宜過長,內容要緊貼課文內容,並最終引出新的教學內容。故事導入還可留下懸念或提出問題,也可以用讓學生講述等方式,增加學生的參與度。
例如《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這首古詩可以用講故事的方法導入:「唐代有兩位著名的大詩人,一位叫李白,另一位叫孟浩然,他們倆是非常好的朋友。在陽春三月的一天,孟浩然要離開黃鶴樓乘船去揚州,李白到江邊送行,依依惜別之後李白佇立在江邊,凝視著遠去的小船,李白的心情很復雜,他羨慕孟浩然前往繁華的揚州,難過友人離開不知何時再相見,痛苦不能再和孟浩然一起遊山玩水、吟詩作對。這難舍難分的送別情景連岸邊楊柳,江上沙鷗也為之動容。李白的激情與浩浩盪盪的長江水一同澎湃,終於迸發而出,留下一首千古名詩——《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三、復習導入
復習導入也稱「溫故知新導入」,是指教師引導學生回憶已學過的有關知識或生活經驗導入新課的方式。這種方式是新舊知識過渡的橋梁,既可以幫助學生復習鞏固舊知識,同時又帶出新課。小學語文中的古詩教學貫穿了各個學段,且要求學生重視積累,也有很多詩篇在內容上有緊密的聯系。教師通過引導學生回憶已積累的古詩,引發學生學習新課的興趣,能夠使學生拓展思路,增強新舊知識的聯系。
例如,教學《鄉村四月》這首描寫春日風光的古詩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回憶以前學過的描寫春天景色的詩歌,如《詠柳》《早春》《春曉》,並談談自己對春天的感受。這樣的導入,既聯系生活,又復習了舊知,為學生理解詩的含義墊定感情基礎。
四、朗讀導入
葉聖陶先生說:「閱讀教學總得讀。」於永正老師說:「語文教學的所謂『亮點』,首先應該在朗讀上。」作為語文老師,我們要注重「培養和訓練學生大聲朗讀課文的能力」(《小學語文課程標准》)。對小學各年段朗讀的要求都是「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因此,小學各年級的閱讀教學都要重視朗讀。「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朗讀是學生整體語文素質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學習語文行之有效的方法。而古詩這種音樂性強的教學內容,朗讀的作用就更為凸顯了。
在課堂導入環節,教師可以范讀新課內容,讓學生迅速進入課堂狀態。教師要注意輔以適當的教學語言,提醒學生注意詩歌的語調、停頓、重音、語速等,或加入配樂,為朗讀創造情境。
例如,教學劉禹錫《望洞庭》時,教師可以這樣導入:「有一首古詩,景色描寫生動優美,富有想像力,請同學們先聽老師的朗誦,體會一下詩歌所描繪的幽靜與美的意境。」這里可以配樂。

『肆』 如何做好小學語文古詩教學

一、學習古詩文要讓學生展開聯想和想像
在小學語文課本中,收入了70多首膾炙人口的古詩,要想讓學生領會其中的含義,在教學這些古詩時就要引導學生展開聯想和想像,才能更好地理解詩情蘊意.例如教學《詠柳》一詩,可以讓學生閉上眼睛想像:當春天到來之際,你行走在路上,一定會感受到嚴冬過後,大自然正在悄悄地發生變化.你看那河堤上,道路旁,原本光禿禿的柳樹,這時是不是有了變化?它變得怎樣了?在學生想像之後,老師就可以提問他們想像的情景,然後就導入詩文,指導他們朗讀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將詩文與他們想像的情景聯系起來,讓學生明白這首詩看似對柳樹輕描淡寫,實則蘊含著作者很巧妙的筆法.全詩對樹乾和樹枝樹葉的贊頌,即對柳樹的贊頌,雖然沒有一個柳字,但是人們可以通過他描寫的萬條垂下綠絲絛和細葉這些柳的特徵的描寫.推測出作者寫的就是柳.原本光禿禿的柳樹現在發生了這樣的變化是因為什麼呢?當然是春風了,春天來了,春風吹綠了大地,作者贊詠春風中的柳樹,其實就是贊詠了春風.這棵樹是這樣,其他的樹不是也一樣抽枝發芽、綠葉成蔭嗎?所以,這首詩的主旨是贊頌春風吹得樹兒綠,給大地帶來了無限生機.
二、音樂畫畫配合,創設意境
古詩文富有韻律、節奏,誦讀起來朗朗上口,很受孩子們的喜愛.配樂朗誦詩是一種創設意境,讓學生進入到詩的境遇中去的一種很好的教學方法.它可以啟發學生思維,發揮學生想像,加深學生對詩意、詩境的理解.如教學岳飛寫的《滿江紅》,通過反復的配樂誦讀、歌唱,能讓學生體會詩句的豪邁風格,闊大境界,語言的粗獷有力,氣氛的雄偉悲壯.教學張志和的《漁歌子》,反復的配樂誦讀,能讓學生體會詩句清新自然的風格,語言的明白如話,感受到漁人於斜風細雨中那種愛自由、愛自然的情懷.教師在進行配樂朗誦時,要適時地指導學生體會聲音的抑揚頓挫,高低起伏,高亢與低沉所表達的情緒與效果.在古詩文中,詩與畫又是密不可分的.因此,古詩文的教學,還應注重把詩畫樂融為一體,讓學生感受古詩的意境美.
三、趣味訓練,培養詩興
學習古詩文,還要注重富有情趣的訓練,這樣,才能使學生學起來興趣盎然.
1、巧設情境問題讓學生填寫詩句.如,問學生當我們浪費糧食時,媽媽常用( )這句詩來教導我們,你能寫出男一首《憫農》嗎?當我們在外地過年時,常常引用唐代詩人王維在《 》中的( )來表達對家鄉親人的思念.當我們回憶起母愛,要報答母親的深恩時,我們會很自然地吟誦起唐代詩人孟郊的《 》中的詩句( ).有時候,我們對自己所處的環境,正在做的事反而不及旁人清楚,這就是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宋代詩人蘇軾的《 》中的詩句()說明了這個問題.
2、按要求寫詩句.一是要求學生分別寫出描寫春、夏、秋、冬的詩各一句.如描寫春天的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描寫夏天的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描寫秋天的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描寫冬天的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二是要求學生寫出帶有紅、橙、黃、綠、青、藍、紫字的詩各一句.三是寫出帶有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萬等數字的詩句.四是要求學生在詩句中填入花名.如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 )開,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 )別樣紅,竹外( )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等等.
3、設計一些文學史常識的回答,如唐代詩人李白和杜甫,被中國文壇合稱為( ),其中,李白被稱為( ),杜甫被稱為( ),杜甫生平第一快詩是《 》,抒發了( ).
4、讓學生學寫對聯,感受成功的快樂.如我出上聯鳥語花香添美景,學生就饒有興味地對出下聯風和日麗慶新春或風和日麗迎新年.其他的訓練還有很多,如:讀一讀山海關外孟姜女廟的這副對聯,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浮雲長長長長長長長消.這個訓練讓學生明白漢字的一字多音,漢語的停頓以及語序等都能使我們的表達更豐富更靈活.
四、運用故事,點燃詩心
小學生很喜歡聽故事,教學古詩文時,可以插入一些有趣的故事,以此來點燃學生的詩心.
特別是講一些與此有關的奇聞軼事,學生就會更感興趣.如賈島推敲的故事,是用僧推月下門好呢,還是僧敲月下門好呢?體現了古人對提字煉句的注重.王安石寫《泊船瓜洲》的春風又綠江南岸中的綠字的提煉.還有曹植七步成詩的故事,駱賓王詠鵝的故事,王冕喜畫墨梅,寫詩詠墨梅的故事等等.這些故事使學生增強對古詩文的興趣,有了興趣,學生就更能學好古詩文了.
五、課外拓展,積累詩文
古詩文是思想的精華,智慧的源泉,是古人用心靈中流淌出的動聽的樂章、描繪的迷人的畫卷.除了學完課本中的詩文,還應向學生推薦相關的詩書讓他們課外誦讀.學生通過課外誦讀,展開聯想和想像,品味詩文的語言,步入詩文的境界,就會得到很多課外的積累.學生一旦有了大量的課外的誦讀與積累,反過來,就會大大地促進我們語文的教學.
中國歷史,源遠流長,中華文化,絢麗多姿.特別是我國的古詩,更是我國語言中的珍寶,藝海的奇葩,是民族文化精華的積淀和展示,也是世界文化寶藏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炎黃子孫,龍的傳人,傳承和弘揚偉大的民族文化是我們共同的職責.在教學小學古詩文,我體會到,要讓學生喜歡和學好古詩文,以上就是我個人總結的經驗.

『伍』 小學三年級古詩教學方法

1、 想像情景,身心體驗

比如,在《宿新市徐公店》一文的教學中,教師首先運用古詩教學七字訣(即擴、留、補、換、調、嚼、連)將古詩描寫的內容情境再現,根據前面兩句「籬落疏疏一徑深,樹頭花落未成陰」,教師可以說:「同學們,讓我們來運用聯想感受詩中所描寫的畫面,這兒有一道稀疏的籬笆和一條幽深的小路,籬笆旁邊還有幾棵樹,花瓣從枝頭紛紛揚揚地飄落下來,嫩葉還不太茂盛,未能成陰,不能遮涼。」

講到這里,教師可提問 「詩中所描繪的落英繽紛、嫩葉稀疏的畫面,同學們想到了哪一季節的情景?」引導學生聯系實際讓學生想一想在生活中什麼時節可見到這樣的情景,讓學生發現生活之美,只要有心,何處無詩意?讓學生懂得:我們要好好愛護這詩化的環境。

其中的人文內涵油然而現。後兩句「兒童急走追黃蝶,飛入菜花無處尋」,教師可說:「在一片菜花地里,天真活潑的兒童面帶笑容,正快速奔跑,追趕著蝴蝶,蝴蝶飛入菜花里,便無跡可尋了。」此時,教師可問:「為什麼蝴蝶飛入菜花我們就看不到了呢?」學生便會回答:「因為菜花是黃色的,蝴蝶也是黃色的。」此句重在啟發學生發現大自然的奧妙。

2、 感音像,升華情感

古詩具有音樂美,是從其音韻和諧、節奏鮮明的特徵上來呈現的,在小學生看來,古詩讀來是琅琅上口的,聽起來是聲聲悅耳的。教師可藉助音頻材料,重在使學生感受詩中所流露的情感,達到從詩意向詩境的升華。如《靜夜思》,通過有感情的誦讀,讓學生於深夜對月凝望的惆悵中領悟到作者的思鄉之情。教師就是要利用形象的可感性、直覺性,通過情感的熏陶,再運用優美靈動的語言向學生展開作品所描繪的生動優美的畫面,在作品所描繪的形象與學生思維之間架起一座溝通的橋梁,讓學生聽了之後能夠讀懂詩意,達到情感共鳴。

二、讀講相輔,品味詩意

1、以讀為主,「不求甚解」

陶淵明「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欣然忘食。」其中,便包含了「好讀、細讀、熟讀」的概念。

首先,應引導學生向「好讀書」方向發展。這就要培養出學生讀古詩的興趣。讓學生喜歡上讀古詩;其次,要引導學生慢讀細品,切不可囫圇吞棗、以唱讀的形式來讀古詩,要求學生吐詞清晰。慢慢地讀,細細地品;再者,應要求學生,達到背誦的程度。俗話說:「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熟讀古詩,讓學生在腦海里形成一個古詩詞系統,使其運用於生活之中,可潤化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2、以講為輔,畫龍點睛

在教學古詩的過程中,不應該是老師把古詩的詩意、作者的思想感情等一股腦兒地倒給學生,教師的講解應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教師在教學中應做學生學習的引導者。應讓學生大膽猜譯,以猜代講。不必刻意花精力去逐字逐句講解。不要太拘泥於形式,不要擔心該怎樣翻譯古詩,要求學生大膽聯想,可以在不脫離文章主旨的情況下去理解背誦古詩文。這樣,學生以一種放鬆的心態去學習。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改被動學習為主動,讓學生主動求知,這樣才能學得更快樂,學得更有效,學得更多。

三、循序漸進,感受詩美

第一、反復吟誦,品味語言美。古詩凝煉出來的是精華。它運用誇張、比喻、象徵等多種修辭手法再現大自然的美和社會人情的美。如「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等等。

第二、理解詞句,領悟意境美。古詩所描繪的畫面與作者的思想感情融為一體而形成藝術境界上的美,寫景中包含著作者的情感,而情感以所述之景來襯托。學習古詩,理解詞句所包含的情感,去領悟其意境,能從中受到熏陶,人的性情也得以陶冶。

第三、探尋底蘊,理解哲理美。古詩是前人智慧的結晶,其中所包含的哲理情思更有待人們去探索。如「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這首詩中,展現了生命新生衰亡是大自然的規律,但生命生生不息,一直延續著。其哲理韻味有待學生去探尋。讓學生探索古詩的韻味,可啟發學生思維,以達到藝術熏陶的效果。

『陸』 如何做好小學語文古代詩歌教學

古詩詞博大精深,千百年來一直成為滋養中華民族成長的寶貴精神營養。新的語文課程標准在小學生古詩詞閱讀材料的數量和內容上都有了很大程度上的發展。在小學語文課本中,收錄了很多名家名篇,有的向我們展示了美麗的山河景色,有的向我們描繪了生動的人物形象,有的向我們介紹了美好的人間真情……在教學時,我們看到很多教師只是讓學生讀一讀古詩、說一說意思、背一背古詩就完了。如果僅僅停留在表面,不展開深入的研究,那麼,學生就不能品味到語言的精彩和詩詞內涵的豐富。新的語文課程標准指出,閱讀詩歌,大體把握詩意,想像詩歌描述的情境,體會詩人的情感,受到優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勵,嚮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可見,在小學階段,適當地滲透鑒賞閱讀,是很有必要的,可以為學生將來進入初中學習古詩詞打下良好的鑒賞閱讀基礎。
一、讀詩,捕捉審美初感
朗讀是語文教學不可缺少的一個環節,指導學生朗讀好作品,不僅可以使學生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和強烈的藝術感染,而且可以提高他們運用語言的能力。
古詩對仗工整、平仄有律,具有獨特的節奏美和音律美。朗讀古詩是綜合感受古詩、鑒賞古詩、體會意境情感的第一步,它有利於我們理解古詩的內容,領悟那些只可意會的豐富內涵。在閱讀時,最好讓學生忘掉自我,全身心浸潤到詩的情境之中,讓大腦接受最初的、最鮮活的信息。在接觸這些信息的一剎那間,能感受到作品的初步印象。
柳宗元的《江雪》,詩人只用了二十個字,就把我們帶到一個幽靜寒冷的境地。呈現在讀者眼前的,是這樣一幅圖畫:在下著大雪的江面上,一葉小舟,一個老漁翁,獨自在寒冷的江心垂釣。在教學時,讓學生朗讀前兩句「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引導學生反復讀一讀「千山」、「萬徑」這兩個詞,再去讀一讀「鳥飛絕」、「人蹤滅」,就會發現,這兩句中的「千山」和「萬徑」,不僅僅是為了襯托下面兩句中的「孤」和「獨」,在「千山」和「萬徑」之後加上「滅」和「絕」兩個字,就把當時的那種寂寞、冷清描寫到了一種極致。
二、品詞,體味語言之美
在小學語文課本中收錄的古詩中,很多都是千古絕唱,在這些詩句中,詩人講究一個「煉」字,往往用詞精妙。如果教學時能認真揣摩、品味,並引導學生加以賞析,就能使學生體味語言之美,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但是,由於當今學生尤其是小學生對古代語言接觸得不多,他們對其中的一些詞語覺得難以理解,對全詩內涵的把握不夠。教師要善於捕捉關鍵字詞,因為這些字詞往往能畫龍點睛,牽一發而動全身,對表現全詩的景物、情感或意境有著獨特的作用。
劉禹錫的《望洞庭》是詩人遙望洞庭湖而寫的風景詩,明白如話,意味雋永。對詩的第一句「湖光秋月兩相和」中「和」的理解是個難點,怎麼理解呢?在教學時,還得藉助插圖。圖上畫著月亮升起,秋夜皎皎明月下的洞庭湖水是澄澈空明的,與天上的月亮正好相互輝映,遠遠望去,水色、月光融為一體,顯得多麼和諧。理解這個詞後,再去讀後面的詩句,就相對淺顯易懂了。
三、想像,揭示古詩內涵
文學是語言的藝術,古詩作品所提供給讀者的語言符號,不像舞蹈、音樂、雕塑那樣直接刺激讀者的感官。學生品味古詩只能根據作品所提供的語言符號,如果這些語言符號不能幻化為頭腦中的畫面,那麼,再美的文字,它只是一種符號。古詩語言凝練、蘊含豐富,在教學中,要引導學生發揮無窮的想像,不僅要讀懂古詩的表層意思,更要讀懂詩的言外之意。豐富的想像、聯想是鑒賞詩句的重要方法,要邊讀詩,邊想像,如臨其境,如見其人,如觸其物;要想出詩中畫面,讀出畫中詩味。
白居易的《池上》寥寥數筆,用白描的手法,將一「偷蓮」小童的憨態描繪得惟妙惟肖。在教學時,教師可讓學生通過想像來加深對詩的理解,一是看圖想像小娃撐小艇時的心情;二是想像小娃偷采白蓮後會說些什麼、做些什麼。學生邊看圖邊想像,有的說,小娃看到白蓮,一邊采,一邊往嘴裡塞解解饞;有的說,小娃看到白蓮就說「好大的蓮蓬」;有的說,小娃採到白蓮後便想,趕快躲哪兒把它吃了……一幅小娃「偷采」白蓮的景象,被他們描述得有聲有色,讓人聽了便能體會到小娃的樂趣。
著名的語言學家夏丐尊說過:「在語感敏銳的人心裡,『赤』不但解作紅色,『夜』不但只解作晝的反意吧,『田園』不但只解作種菜的地方,春雨不但只解作春天的雨吧。見到新綠二字,就會感到希望,煥然的造化之工、少年的氣概等等說不盡的情趣……」在古詩教學中,只有關注學生對古詩的鑒賞程度,引導學生細細品味古詩帶給我們的魅力,由淺入深,化難為易,才能更好地培養學生敏銳的語言感悟能力。

『柒』 如何進行小學語文詩歌教學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詩歌教學是重要的組成部分,在《小學語文》教材中,每一冊都有古詩詞單元,由此可見小學語文教學中的詩歌教學的重要性。下文將在詩歌教學的重要性和詩歌教學方法兩個方面分別進行闡述。
一、小學語文中的詩歌教學在兩個方面有著重要意義
1.詩歌教學是「美育教學」的一部分
開展詩歌教學有利於拓展小學生的知識面,同時對培養小學生的文化素質和從小建立起審美情趣方面有著顯著作用。美育是培養學生審美觀和感受美、鑒賞美、創造美的能力的教育。而通過大量的實踐證明,詩歌學習是實現美育的途徑之一。語文教學作為人文科學,更注重對學生的心理,審美和思維的發展,詩歌教學通過文字,傳達出的美感,是屬於審美的角度的。而在審美實踐中又實現了對小學生情操的陶冶,實現了對小學生心靈的美化。同時這也是豐富小學生精神生活,啟發其自覺性的良好途徑。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進行詩歌教學,有利於提高小學生對於美的感受鑒賞能力,發揮其想像力和創造能力。因此,詩歌教學在素質教育中發揮著積極重要的作用。
2.詩詞教學有利於提高小學生的閱讀能力
一般人的閱讀能力來自於兩個方面,其一是通過親自實踐獲得大量感性知識,然後通過思考上升為理性知識,這些構成了個人知識的一小部分來源。其二則是直接把人類在長期實踐中積累起來的知識繼承過來,把社會的知識轉化為個人的知識。在小學生本身來說,自身沒有大量的實踐,而詩歌教學可以使小學生體會到沒有實踐過的生活,歷史事件,是獲得感性知識的很好途徑。同時在學習詩歌後,小學生在對詩歌學習感興趣的基礎上通過主觀積極地使用工具書和獨立回憶,擴展學習,這就在復習預習詩歌時不自覺的加深了自我閱讀能力,達到一舉兩得的結果。
二、詩歌教學方法
只有通過科學有效的方法,詩歌教學才可以幫助小學生提高對古詩詞的理解與閱讀能力。這就要求教師在扎實指導小學生學好,讀好教材中的古詩的基礎上,還掌握讀詩賞詩的方法,能夠使小學生在課堂學習之後還能運用這些方法去讀教材以外的古詩詞。
1.創設情境, 引導學生 探索詩中意境
文學是語言的藝術,而在文學作品中,尤以詩歌的語言最為精練,表達的感情也最為豐富 。也這是這一點,體現出欣賞詩歌是欣賞文學作品的基礎。正因為如此,引導學生體會詩歌所表達的感情,探索意境,創設情景就顯得非常重要,採用這種教學方法可以使教學成果事半功倍。
首先,基於詩歌偏重於抒情言的特點,教師的教學可以從閱讀欣賞詩歌的感情著眼,從分析詩歌的語言入手,來引導學生理解詩歌中的含義,來體會詩歌所表達的真切感情。這樣有利於小學生養成在閱讀詩歌時將自己作為「意中人」的習慣,小學生這個年齡正是培養想像力的最佳年齡段,這種代入式教學有利於小學生的思維成長,有利於小學生在學習詩歌時體會到美好和愉悅。
其次,教師的教學應該聯系實際的生活經驗和各種閱歷,將詩歌的內容通過分析,判斷來教述給學生。小學生本身沒有豐富的知識和人生閱歷,這就要求教師能發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使教學生動,活潑,同時達到學生領悟到詩的情境美、形象美、內蘊美, 獲得美的享受。
2.啟發學生探求詩歌的深層意蘊,在教學中著重於朗讀、背誦
教師在教學時應該幫助小學生在初感詩歌的情境後,深化對詩歌的理解,通過對一首詩歌的學習擴展至這首詩歌的作者,背景,引起學生的興趣,來讀更多有關與這個作者和時代背景的詩歌,這也就很好的做到了課堂教學的擴展,鍛煉了學生的自學與表達能力,積極有效地將學生領進了更為廣闊的詩歌天地。
另一方面,因為詩歌本身具有的特點,在學習詩歌的時候需要反復吟詠。因此在小學語文的詩歌教學中也應該要求學生在品賞詩句,體味詩情後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詩歌,以加深記憶力和理解程度。而小學生這個年齡是記憶力強,接受能力強的年齡,因此背誦詩歌也有利於小學生的智力發育。
3.注意激發學生對詩歌學習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求知的前提。因此教師應該將發現、拓展學生的興趣和探索精神作為研究的目標。當學生對事物感到興趣,進而再轉化為樂趣和志趣時,教師可以通過師生互動,互相啟發等學習過程,使這種興趣加深,最終上升為理性認識。這樣也就是為學生的發展建立了良好的基礎,有利於今後的學習,有利於學生提高就辨別真偽美醜的能力,有利於學生情操的陶冶。
三、結論
小學語文教學中的詩歌教學對於教師而言,是挑戰。因為它在小學語文的教學中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對小學生今後的語文學習過程起著重要的影響。可以說,詩歌學習的程度好壞影響著小學生今後對語文一科的興趣程度。也正是如此,使用科學的方法教育學生,使學生由愛學到善學詩歌是是值得教師思考的問題。

『捌』 如何教小學語文古詩

一、學習古詩文要讓學生展開聯想和想像
在小學語文課本中,收入了70多首膾炙人口的古詩,要想讓學生領會其中的含義,在教學這些古詩時就要引導學生展開聯想和想像,才能更好地理解詩情蘊意.例如教學《詠柳》一詩,可以讓學生閉上眼睛想像:當春天到來之際,你行走在路上,一定會感受到嚴冬過後,大自然正在悄悄地發生變化.你看那河堤上,道路旁,原本光禿禿的柳樹,這時是不是有了變化?它變得怎樣了?在學生想像之後,老師就可以提問他們想像的情景,然後就導入詩文,指導他們朗讀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將詩文與他們想像的情景聯系起來,讓學生明白這首詩看似對柳樹輕描淡寫,實則蘊含著作者很巧妙的筆法.全詩對樹乾和樹枝樹葉的贊頌,即對柳樹的贊頌,雖然沒有一個柳字,但是人們可以通過他描寫的萬條垂下綠絲絛和細葉這些柳的特徵的描寫.推測出作者寫的就是柳.原本光禿禿的柳樹現在發生了這樣的變化是因為什麼呢?當然是春風了,春天來了,春風吹綠了大地,作者贊詠春風中的柳樹,其實就是贊詠了春風.這棵樹是這樣,其他的樹不是也一樣抽枝發芽、綠葉成蔭嗎?所以,這首詩的主旨是贊頌春風吹得樹兒綠,給大地帶來了無限生機.
二、音樂畫畫配合,創設意境
古詩文富有韻律、節奏,誦讀起來朗朗上口,很受孩子們的喜愛.配樂朗誦詩是一種創設意境,讓學生進入到詩的境遇中去的一種很好的教學方法.它可以啟發學生思維,發揮學生想像,加深學生對詩意、詩境的理解.如教學岳飛寫的《滿江紅》,通過反復的配樂誦讀、歌唱,能讓學生體會詩句的豪邁風格,闊大境界,語言的粗獷有力,氣氛的雄偉悲壯.教學張志和的《漁歌子》,反復的配樂誦讀,能讓學生體會詩句清新自然的風格,語言的明白如話,感受到漁人於斜風細雨中那種愛自由、愛自然的情懷.教師在進行配樂朗誦時,要適時地指導學生體會聲音的抑揚頓挫,高低起伏,高亢與低沉所表達的情緒與效果.在古詩文中,詩與畫又是密不可分的.因此,古詩文的教學,還應注重把詩畫樂融為一體,讓學生感受古詩的意境美.
三、趣味訓練,培養詩興
學習古詩文,還要注重富有情趣的訓練,這樣,才能使學生學起來興趣盎然.
1、巧設情境問題讓學生填寫詩句.如,問學生當我們浪費糧食時,媽媽常用( )這句詩來教導我們,你能寫出男一首《憫農》嗎?當我們在外地過年時,常常引用唐代詩人王維在《 》中的( )來表達對家鄉親人的思念.當我們回憶起母愛,要報答母親的深恩時,我們會很自然地吟誦起唐代詩人孟郊的《 》中的詩句( ).有時候,我們對自己所處的環境,正在做的事反而不及旁人清楚,這就是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宋代詩人蘇軾的《 》中的詩句()說明了這個問題.
2、按要求寫詩句.一是要求學生分別寫出描寫春、夏、秋、冬的詩各一句.如描寫春天的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描寫夏天的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描寫秋天的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描寫冬天的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二是要求學生寫出帶有紅、橙、黃、綠、青、藍、紫字的詩各一句.三是寫出帶有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萬等數字的詩句.四是要求學生在詩句中填入花名.如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 )開,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 )別樣紅,竹外( )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等等.
3、設計一些文學史常識的回答,如唐代詩人李白和杜甫,被中國文壇合稱為( ),其中,李白被稱為( ),杜甫被稱為( ),杜甫生平第一快詩是《 》,抒發了( ).
4、讓學生學寫對聯,感受成功的快樂.如我出上聯鳥語花香添美景,學生就饒有興味地對出下聯風和日麗慶新春或風和日麗迎新年.其他的訓練還有很多,如:讀一讀山海關外孟姜女廟的這副對聯,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浮雲長長長長長長長消.這個訓練讓學生明白漢字的一字多音,漢語的停頓以及語序等都能使我們的表達更豐富更靈活.
四、運用故事,點燃詩心
小學生很喜歡聽故事,教學古詩文時,可以插入一些有趣的故事,以此來點燃學生的詩心.
特別是講一些與此有關的奇聞軼事,學生就會更感興趣.如賈島推敲的故事,是用僧推月下門好呢,還是僧敲月下門好呢?體現了古人對提字煉句的注重.王安石寫《泊船瓜洲》的春風又綠江南岸中的綠字的提煉.還有曹植七步成詩的故事,駱賓王詠鵝的故事,王冕喜畫墨梅,寫詩詠墨梅的故事等等.這些故事使學生增強對古詩文的興趣,有了興趣,學生就更能學好古詩文了.
五、課外拓展,積累詩文
古詩文是思想的精華,智慧的源泉,是古人用心靈中流淌出的動聽的樂章、描繪的迷人的畫卷.除了學完課本中的詩文,還應向學生推薦相關的詩書讓他們課外誦讀.學生通過課外誦讀,展開聯想和想像,品味詩文的語言,步入詩文的境界,就會得到很多課外的積累.學生一旦有了大量的課外的誦讀與積累,反過來,就會大大地促進我們語文的教學.
中國歷史,源遠流長,中華文化,絢麗多姿.特別是我國的古詩,更是我國語言中的珍寶,藝海的奇葩,是民族文化精華的積淀和展示,也是世界文化寶藏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炎黃子孫,龍的傳人,傳承和弘揚偉大的民族文化是我們共同的職責.在教學小學古詩文,我體會到,要讓學生喜歡和學好古詩文,以上就是我個人總結的經驗.

『玖』 小學語文試講古詩步驟

古詩教學,在情境導入之後,要重點把握五個字「讀、知、說、想、悟」。
一、讀字當先(讀詩)
首先,明確詩歌節奏,通過教師范讀、學生自由讀、配樂朗讀、男女生對讀、學生齊讀等方式。
其次,讀准字音、節奏、重音、聲調、感情等。
二、代文為白(知詩)
第一, 理解詩歌,要求學生從字到詞再到句子要有基本理解;
第二, 把握詩詞,設計一定的思考題、討論題,啟發學生,幫助其更好地理解詩詞。
三、探究詩意(說詩)
相互交流,探討詩意。可採用詳說、概說、直說、泛說、個人說、小組討論等方式,讓學生將自己對詩詞的理解表達出來。
四、體會詩境(想詩)
展開想像,體會詩境。學生在知詩的基礎上,想像詩詞描寫的意境,體會詩詞的詩情畫意,教師帶領學生,用心體會中國古典詩詞的魅力。
五、感悟情感(悟詩)
結合詩作的背景,感悟詩歌情感。讓學生進一步感受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從而使學生對詩的理解達到較高的精神層次。
讀詩、知詩、說詩、想詩、悟詩,五個環節的關系是層層遞進的,在日常教學中,缺一不可。
如果你在面試環節抽到了古詩題目,可以參照這五個步驟,根據試講要求,把詩歌內容套進去。若是時間緊張,可以適當調整,學會取捨。

閱讀全文

與小學語文的詩歌怎麼上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660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330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268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954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05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32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18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628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297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950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981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02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11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753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169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259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553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348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14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