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語言文字 > 三年級語文如何培養傾聽表達

三年級語文如何培養傾聽表達

發布時間:2022-07-09 04:45:28

① 如何讓孩子學會傾聽

1、專注。訓練孩子耐心聽他人說話,首先要讓孩子做到專注。專注需要孩子自始自終集中注意力,專心於對方的談話。 一是關注對方所說話,這能幫助孩子理解對方所談的問題,及時正確地做出判斷,採取恰當的回應。因為人們聽話時的思維比講話時的思維快得多,完全可以在這段時間中對對方所說的話進行思考和判斷。 二是關注對方的面部表情、眼神和體態,這能幫助孩子對對方的感情和態度進行推斷,然後做出決斷。比方說對方十分興奮的時候不要輕易打斷他的話,對方感覺沮喪時最好能及時做出撫慰的舉動。 2、不隨意打斷對方說話。教育孩子不隨意打斷對方說話,控制自己。一要保持平靜,抱著學習的心態,安靜地聽對方把話說完。如果實在忍不住,就在張口打斷別人之前,在心裡把想說的話默念幾遍,以此來警告自己不要隨意打斷對方。 3、學會提問。告訴孩子提問不是隨便問,需要注意: 一是所提問題盡量不要涉及對方的隱私和敏感的話題。 二是所提問題的最好是開放性的問題,讓對方能暢所欲言,而不是簡單地回答「是」或「不是」。 爸媽要注意: 1、給孩子在游戲中練習的機會。傳話法是一種很好的練習「耐心聽他人說話」的游戲。這種游戲簡單,不受時間和地點的限制,同時也是鍛煉孩子說話能力的最好方法。 2、告訴孩子需要注意的細節: 要面帶微笑,不要表現出不耐煩的樣子。盡可能地表現輕松,如果孩子自己過於緊張,對方也會感覺緊張。 運用好的眼神和表情。盡可能以柔和的目光注視著對方,並通過點頭、微笑等方式對對方的談話做出積極的反應,也可以不時地使用「是的、明白了、對」等簡短語言表示你在認真聽對方說話。 如果對對方談到的內容比較感興趣,可以先點點頭,然後簡單地表明自己的態度,最後再說「請接著說下去」、「這件事情你覺得怎麼樣?」「還有其他事情嗎?」等,這樣會使對方興趣更濃。

② 在小學語文課堂上如何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

語言是實現人際交流的重要手段,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力是一個人思想的外在表現。小學階段是培養孩子語言表達能力的昀佳時期,在這一階段形成良好的語言表達習慣,將有利於發展學生的智力,表達能力、知識理解能力。小學語文教育是全方位素質人才培養的基礎,而語言表達能力是一個人能力風度的重要體現,培養小學生語言表達能力是新世紀新型人才培養的目標之一,同時也是人性化教育的要求。
一、充分利用家庭學習資源
現如今,學生語言表達能力差不僅僅是學校教育環境造成的,更是家庭教學與學校教學脫節所造成的。許多家長認為教育只是學校的事,忽視了家庭教學的重要性,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位「啟蒙老師」,在學生的成長過程中,除了在學校接受教師的教育外,還會受到家庭的影響,這種影響在學生成長過程中起到作用有時甚至超過學校。因此,解決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缺失的問題必須家庭和學校共同努力,教師應加強與家長之間的溝通,增加二者之間的互動,有效開發生活中的學習資源,特別是學生在家時,教師應該指導家長有意識地訓練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教師應該多關注身邊的學習資源,了解學生的興趣所在,向家長推薦一些適合孩子,同時孩子又對其特別感興趣的書籍、報刊或是電視節目等。隨著科技的發展,家長也可以通過網路教學的方式來豐富學生的視野,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在條件成熟的地區,教師還可以指導家長定期向相關專家學習如何提高孩子語言表達能力的方法和技巧。
二、積極創造課堂發言氛圍
在培養學生語言表達能力時,昀重要的一點是解決學生的心理障礙問題,造成許多學生不敢表達的主要因素往往是教師過於嚴苛,使得教學環境過於壓抑。因此,要使學生敞開心扉地表達自己的想法,教師應該努力創造利於學生表達的課堂發言氛圍,尊重學生的想法和表達習慣。首先,教師應該擺正自己的教學態度,調整自身角色,與學生平等地交流和溝通,讓學生在輕松的教學環境中鍛煉語言表達能力;其次,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盡量站在學生的立場和角度組織教學活動,語言表達也應盡量貼近學生的特點,這樣不但能體現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主體性,更能降低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距離感;昀後,當學生語言表達出現錯誤時,教師應盡量避免流露不滿意的情緒,要繼續鼓勵學生積極參加課堂發言,使之在輕松交流的氛圍中提高自身的語言表達能力。
三、積極營造學生交際環境
語言的學習,尤其是聽說能力是學習,昀重要的是讓學習者在真實的或者模擬真實交際情境內進行鍛煉。在對小學生展開語言表達能力的訓練時,教師應該盡可能對教材進行創作性的使用,讓學生在自己熟悉的情境內練習對人和事物的描寫和表達。教師可以在課堂教學中示範如何開始發言、如何去傾聽別人的觀點,如何去評價和指正別人的不足並提出自己的意見等等。比如在作文課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先讓學生進行口述,教導學生如何理清邏輯、婉轉流利地表達自己思路,例如《怎麼過「六一」兒童節》、《該怎麼做》之類的,又比如《秋遊》這樣的作文教學,應該先組織學生體驗秋天的大自然,用心感悟秋天的與眾不同,然後組織學生通過語言將自己所見所聞表達出來。小學生活潑好動,表現欲較強,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利用文中的內容,將角色扮演融入教學活動。例如在學習《贈汪倫》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演繹李白送別好友汪倫時的情形,培養學生的想像能力和語言能力,通過這樣不斷的訓練,不僅能使學生的思維得到拓展,更能提升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四、適當拓展課堂教學活動
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應用多樣化的教學方式吸引學生的興趣。首先,教師做好嚴格地教學規劃,在每周開始之前,為學生制定好詳細地教學活動安排,例如朗誦比賽、演講比賽、猜謎語等教學活動激發學生參與的熱情,對於在比賽中表現優異的同學,應當給予一定的獎勵;對於表現稍差的同學也要鼓勵他們繼續努力。除此之外,教師還應該指導學生多閱讀課外書籍,讓學生對自己感興趣的人或事物發表自己的看法,為鼓勵學生表達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昀後,教師應重視寫作能力的教學,通過讓學生自己親自觀察事物,再用自己的方式組織語言表達出對事物的認識,從而提高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和表達能力。
五、結束語
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須將其貫穿於整個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不能僅僅依賴於學校教學,更應該得到家長的重視,讓學生在家裡也有良好的學習氛圍。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努力激發學生表達的慾望,為學生創造良好的語言表達環境,引導學生自己思考如何組織語言,並通過自己的方式表達出來,從而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③ 小學三年級語文在課堂教學中應注意什麼

按照課標要求:

(一)識字與寫字

1.對學習漢字有濃厚的興趣,養成主動識字的習慣.

2.累計認識常用漢字2500個左右,其中1600個左右會寫.

3.有初步的獨立識字能力.會運用音序檢字法和部首檢字法查字典、詞典.

4.能使用硬筆熟練地書寫正楷字,做到規范、端正、整潔.用毛筆臨摹正楷字帖.

(二)閱讀

1.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初步學會默讀,做到不出聲,不指讀.學習略讀,粗知文章大意.

3.能聯繫上下文,理解詞句的意思,體會課文中關鍵詞句表達情意的作用.能藉助字典、詞典和生活積累,理解生詞的意義.

4.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能對課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問.

5.能復述敘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動的形象和優美的語言,關心作品中人物的命運和喜怒哀樂,與他人交流自己的閱讀感受.

6.誦讀優秀詩文,注意在誦讀過程中體驗情感,展開想像,領悟詩文大意.

7.在理解語句的過程中,體會句號與逗號的不同用法,了解冒號、引號的一般用法.

(三)習作

1.樂於書面表達,增強習作的自信心.願意與他人分享習作的快樂.

2.觀察周圍世界,能不拘形式地寫下自己的見聞、感受和想像,注意把自己覺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動的內容寫清楚.

3.能用簡短的書信、便條進行交流.

4.嘗試在習作中運用自己平時積累的語言材料,特別是有新鮮感的詞句.

5.學習修改習作中有明顯錯誤的詞句.根據表達的需要,正確使用冒號、引號等標點符號.

6.課內習作每學年16次左右.

④ 如何培養小學低年級孩子傾聽的習慣

「聽、說、讀、寫」是學習的最基本能力,把傾聽能力提到語文學習的四大能力之首,是因為「聽」的能力的提高是提高其它三方面能力的基礎。《語文課程標准》指出「口語交際能力是現代公民的必備能力,是聽與說雙向的互動過程。」學生只有在動態的雙向或多向互動活動中,才能提高口語交際的能力。由此可見,讓學生學會傾聽是基礎,是重中之重。學會傾聽有兩層意思:一是要求聽別人講話要用心、細心和耐心。「傾聽」即是用心聽,細心聽的意思,這也是一種禮貌,是對說話者的一種尊敬。二是要「會聽」, 能邊聽邊想,能聽懂說話人的意思,記住別人說話的主要內容。培養良好的傾聽習慣,形成一種良好的傾聽能力會讓每個學生收益終生。那麼低年級該如何培養學生的傾聽能力呢?
一、激發學生傾聽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低年級的教材圖文並茂,可以引進許多學生喜聞樂見的卡通形象,充分利用教材,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起學生傾聽的慾望。根據低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引入一定的故事或兒歌。可以讓學生看圖講故事,根據故事情節提問題,解決問題,使故事情節貫穿於教學始終;可以做一些學生喜歡的游戲或競賽活動讓學生集中注意力;可以利用多媒體來提高學生的注意力等;還可以開展「天天故事會」,每天讓一位學生講一些情節簡單,篇幅較短的故事,同學們當評委打分,讓人人都有說的機會,同時又能讓同學換位體驗聽眾為什麼要認真傾聽別人的原因。讓同學當評委,也是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有效地促進他們認真自覺地傾聽,從而提高他們傾聽的能力。
其實老師自身也是學生產生傾聽慾望的因素。學生往往會因為喜歡哪個老師,就喜歡聽哪個老師的課,就會認真傾聽他的講話。所以老師要把學生當作朋友,用親切的話語,細微的動作,和藹的表情來縮短師生間的心靈差距。當學生們認真傾聽,用心思考,回答或提出意見時不要吝嗇自己的語言,如「你聽得最認真,這是對別人的一種尊重也是對自己的尊重!」「你的聽力可真了得,能把這么小的區別都聽出來了。」長時間這樣下去,學生傾聽的慾望一定會上漲。
二、教給學生傾聽的方法。
教師要適時教給學生傾聽的方法,當老師提出問題時,要求學生先靜下來想一想,不忙急著舉手,如果這個問題由我來回答,我會怎麼表達;讓其他同學回答,他又會怎麼回答。有同學在回答問題時要做到不插話,不與其他同學討論,仔細傾聽同學的發言,並對他的發言進行歸納。當他發言結束後,如果意見有不統一,可以用上「我覺得……」、「我認為……」或「我還有補充……」等方式與同學們交流。
傾聽不光用耳朵,還要把視覺也用上去。在此我向學生介紹「聰」字,把「聰」字引進課堂引導學生重視傾聽的想法。我把「聰」字寫在黑板上,告訴學生:聰明的孩子首先是個善於傾聽的孩子,因為「聰」字那大大的耳朵佔了整個字一半。其次,聰明的孩子會動手、動口和用心。用心是基礎,在「聰」的右下角,而『聰』字右上角那兩點,不正像一雙勤勞的小手嗎?它告訴我們要先做再說,多做事少說話,做一個踏踏實實的人。當孩子們注意力不集中時,我會提醒他們,「想做聰明的人嗎?」傾聽除了要集中注意力,邊聽邊想,還要和視覺聯系起來,注意看清說話者的表情神態,以便能更好地理解說話內容。其實聽的時候用眼睛注視著說話人也是一種禮貌。有時說話者的語速快,沒聽懂不要停留在那,繼續往下聽,前後連貫起來就能理解了。
三、加強學生傾聽的訓練。
(一)以課堂教學為主陣地,訓練學生的傾聽習慣,培養傾聽能力。
1、督促學生學會傾聽。
低年級的學生注意力持久時間不長,在教學時首先訓練學生認真傾聽別人的發言,如經常讓同學說一說同伴的發言有什麼好的地方,有什麼錯誤,還有沒有什麼補充。也可採取一些言語的引導,如「注意聽,他和你說的一樣嗎?」「你有不同的意見嗎?」或是「你聽懂他講話的內容了嗎?」另外讓同學重復剛才發言同學的話。當別人發言過程中有人注意力不集中時,示意發言的同學停下來,說「等等,還有幾個同學沒准備好呢?比比誰聽得最認真?」通過多次及時的提醒與交流評價,學生能逐漸養成認真傾聽同學發言的好習慣。
2、利用教學技巧
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精心備課,設計教案,讓語文課堂變得有語文味,將課堂變成學生展示自己的舞台,學生在課堂上以聽說讀寫為基礎,從而提高傾聽能力。例如用對口令的形式:老師說「小耳朵」,學生答「仔細聽」;「一二三——伸小手」;「快快快——坐端正」。在語文課堂上對學生進行找朋友——擴詞的訓練。引導學生進行換位思考:假如在你講話時,被別人打斷,你會怎麼想?讓學生設身處地為發言者著想,尊重發言者。要求學生能控制自己的激動情緒,即使對他人的發言有意見,也得等別人把話講完以後再發表,這樣既可以盡量滿足孩子們的表達慾望,又力求讓學生都能發表自己的見解。
3、以同學為榜眼
小學生爭強好勝心強,對認真傾聽的學生教師不能吝嗇自己的語言,要適時地進行評價,如「瞧,他聽得多認真,能把別人的話一字不落地說下來,真不簡單!」「他把別人的缺點找出來了,真厲害,幫了別人的大忙」等,其他小朋友聽在心裡,也會表現在行為上的。老師還可以對認真傾聽的同學進行獎勵,貼小紅花,打五角星等。
4、教師以身作則
身教勝於言傳。為了讓學生學會傾聽,教師在課堂內要特別注意言傳身教,要做一個耐心、專心的傾聽者。在學生發言的時候,老師首先應帶頭專心傾聽,無論學生的發言正確與否,是流暢還是吞吞吐吐,決不在學生發言的時候,做其它的事,不輕易打斷學生的發言,學生發言結束後,教師及時地進行評價。教師的「傾聽」—方面有助於教師及時了解學生的認知水平,有針對性地調整教學,同時也是對學生人格的一種尊重,幫助學生樹立學習的自信。這樣一來,給學生營造了良好的傾聽氛圍。教師這種認真傾聽學生說話的習慣,給學生養成傾聽習慣,樹立了可感的榜樣。
(二)以課外為輔,進行課外讀物的訓練,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培養學生傾聽能力。
課堂訓練是主陣地,但還需要大量的課外實踐。有道是:「得法與課內,得宜於課外。」日常生活是訓練、培養學生「聽」的能力的最大課堂,我們要做一個有心人,利用能培養學生「聽」的能力的任何機會,促使學生養成「聽」的習慣。
利用每天課前五分鍾或課外閱讀課的時間,對學生進行課外閱讀的聽讀訓練,教師選取兒童感興趣的課外讀物,聲情並茂地講給孩子聽。在讀的過程中可以停下來,問問學生某個詞句的意思,猜測其中的一句話或一個詞,設想故事中的某個情節或故事的結局,亦或是提問題等。
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對於培養學生的傾聽能力大有裨益。在教學中,結合學生的年齡特點、生活實際以及各門學科,開展了豐富多彩的活動,比如:「我為六一獻策」、「經典誦讀大賽」、「古詩文誦讀比賽」「故事王國」、 「家鄉美」 、「演講——我的理想」、「辯論賽」等,在活動中,學生能夠認真傾聽,積極參與,並且使孩子的語文素養得到訓練和提高。總之,只要教師做一個有心人,一定能找出許多引起學生傾聽興趣的方法和機會。
學會傾聽是一門教育,是新課程賦予學習習慣新的內涵,是新課程標准和未來人才培養目標中一項十分重要的指標,是構建互動交流、和諧共生新課堂的重要保證,是學生立足社會的保證。作為一名語文教師,我們一定要從低年級開始培養學生的傾聽習慣,形成良好的傾聽能力。學會傾聽使我們的學生成為真正的學習主人。

⑤ 如何在語文課堂中讓孩子學會傾聽

在新課程改革理念的指導下,我們的語文課堂的確活躍了不少,學生的個性張揚了,敢於大膽發表自己的意見和見解了。但真正活躍的語文課堂中,光有精彩的個人表達是遠遠不夠的。學生還要在課堂上養成傾聽的習慣,聆聽教師的講課,聆聽他人的發言,才能進行積極有效的思索,才能更好地參與課堂活動,也才能產生與他人智慧撞擊的火花。那麼該如何讓學生在語文課堂上學會傾聽呢? 一、感知「傾聽」,領悟「傾聽」的重要性 (一)營造有情趣的氛圍,暗示「傾聽」重要性。我們都知道用乾巴巴的語言描述傾聽的重要性,學生不願去聽,也不願領會。我們可以隨時暗示孩子傾聽的重要,比如在教室的黑板上,寫著 「傾聽是對別人的尊重。」 「聽也是讀,用耳朵來讀。」等提示性的話語。 在布置作業時,不寫在黑板上,而是用「我來說,你來聽」這種方式去記住。以潤物細無聲的、富有情趣的方式暗示、引導孩子善於傾聽,化有限的空間為傾聽的樂園。 (二)以充滿情趣的語言,訴說「傾聽」的重要性。在語文課堂上,老師要留意 「聽眾」的狀態,隨時予以調整,以充滿情趣的語言激起孩子「傾聽」的興趣。在傾聽學生發言的時候,注意聽的孩子,以了解學生聽的情況,並用極富情趣的語言對聽得認真的孩子及時表揚,對聽得不認真的及時提醒。比如 「大家看,XX不僅聽明白了,還加進自己的想法,值得學習!」 「XX真厲害,有一雙金耳朵!」「聽得認真的孩子將會得到一個獎勵」……小學生的模仿意識強,往往表揚的是一個,受益的是一大片。長期的引導下,「傾聽」的重要性將會根深蒂固地「長」在孩子的腦海里。 二、體驗「傾聽」,培養良好的傾聽習慣 人的成長其實就是一些習慣的累積,而習慣的養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我們在平時的生活中點點滴滴的積累起來,需要耐心,需要勇氣,更需要方法。 1、細化要求,養成傾聽習慣。老師和學生共同制定傾聽的要求:專心、耐心、細心、虛心,並嚴格履行。 2、設置游戲,提高傾聽潛能。愛玩是學生的天性,游戲是深受學生喜歡的活動形式。在課堂教學中,如果能針對教材特點和學生年齡特徵,在課堂中穿插一些生動活潑、形式多樣的有趣游戲,讓學生在玩中學,不僅能夠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不露痕跡地培養學生的傾聽習慣。 3、榜樣示範,潛移默化。小學生的向師性強,老師的一舉一動會帶給孩子潛移默化的影響。要求學生養成傾聽的好習慣,老師首先要做一個耐心、專心、悉心的傾聽者。教師的傾聽一方面有助於教師及時了解學生的認知水平,有針對性地調整教學,同時也是對學生人格的一種尊重,幫助學生樹立學習的自信。這樣一來,既達到了課內外相互交流的目的,又給學生營造了良好的傾聽氛圍。 三、循序漸進的引導,學習傾聽的方法。 由於年齡特點,小學生的自控能力較差,為此,要採取有效的方法,對學生循序漸進地進行了傾聽能力的培養。 1、聽寫訓練。聽寫時,老師不再是讀一個學生寫一個,而是連續讀兩個或三個,乃至更多。要求學生在聽過兩到三次之後一次性寫出來。在訓練了一段時間之後,則增加「讀」詞語,縮短「聽」的次數。我們也可以進行聽寫句子的訓練。 2、聽讀訓練。學生傾聽老師的范讀,同學的朗讀,錄音機朗讀。當然,每次傾聽都有明確的傾聽要求。比如:在老師的朗讀中,哪個句子特別吸引你?聽著朗讀,你彷彿看見了什麼,聽到了什麼?又如:你聽出他朗讀的錯誤之處了嗎?……從而讓學生明白傾聽不僅用耳朵,還得用心,用腦,從而養成良好的傾聽習慣。 3、主題辯論會。為了培養學生敏銳的傾聽能力,迅速聽懂對方說話的主要內容並作出反應。 4、布置聽的作業。在平時可以布置如 「聽故事」之類的作業,檢查時,可讓學生講講記住了故事中的哪個詞語,哪個情節,對能力較強的同學可讓他們講講故事的大概內容或聽完故事的感想。 5、「傳話」游戲。課堂中穿插「傳話」游戲是學生最感興趣的。它輕松有趣,能拂去學習的疲勞,而且這短短的2分鍾往往能讓學生集中心智,側耳傾聽。「傾聽」一詞的意義就在這一刻體現得淋漓盡致。 四、實施多元評價,提高傾聽的能力 1、即時評價——贊揚。課堂中,我經常會說:「你聽得最認真,這可是尊重別人的表現呀!」「這么一點小小的區別都被你找出來了,你可真了不起!」「你聽出了他的不足,可真幫了他的大忙。」「大家看,這位同學不僅聽懂了別人的發言,還加進了自己的想法,多棒呀!」……一個眼神,一句贊揚,一個微笑,不花時間,不費力氣,卻能收到明顯的教育效果。 2、終結性評價——獎勵。下課前,表揚上課認真傾聽的學生,給予加分、獎五星和紅花等的獎勵。充分發揮評價的激勵功能,以評價為導向引發學生自覺、積極、認真地投入到課堂學習中來。 傾聽是把金鑰匙,它能為學生打開更廣闊的交流空間。傾聽是語文學習的靈魂,只有真正學會傾聽,才能實實在在順順利利將語文學習進行到底。讓我們喚起學生傾聽的興致,養成良好的傾聽習慣,讓學生在聽中生疑、聽中解惑、聽中積累、聽中成長,聽出智慧的頭腦,聽出精彩的人生。

⑥ 如何培養學生有效傾聽的能力

一、激發學生聽的興趣,使學生想聽

數學教學以傳授學生數學知識和培養學生邏輯思維為主,數學課很難像語文課那樣生動、有趣,因此,要想在數學課上激發學生聽的慾望,就要求我們數學老師在課堂上要設計好教學的環節,並設置好鼓勵和激勵的措施。

二、教給學生聽的方法,使學生會聽

首先,教師在上課之前應提前到班,督促學生做好上課的准備。因為上課的前段時間是學習新知識的關鍵時刻,要集中孩子們的注意力,就要讓學生做到「心靜」。學生如果不能心靜如水,就不能做到傾聽。

其次,教師還要告訴學生,聽別人說話時應該全神貫注,要注視老師或同學的眼睛,不能東張西望、心猿意馬,這是一種最基本的禮貌。

傾聽時不能打斷對方的話,即使不同意對方意見或認為沒有再說下去的必要,也要禮貌地等待別人把話說完;要集中注意力聆聽,聽懂對方的意思。



在合作學習中培養傾聽習慣。

合作學習是新課程的一種新的學習方式。對於低中段小學生來說,採用兩人合作比較理想,一人講,一人聽,分工更加明確,也讓學生更清楚地知道自己的角色,只要認真傾聽了,邊聽邊思考,才能在聽後發表觀點。

這樣不僅使每個人都有機會發表自己的觀點與建議,而且也樂意傾聽他人的意見。通過相互傾聽可以了解他人對問題的不同理解,有利於擺脫自我為中心的思維傾向。

⑦ 如何培養學生積極發言和善於傾聽的習慣

一、專心傾聽 其實,在活躍的課堂里,學生光有表達是不夠的,如何傾聽別人的意見也是一種重要的學習技能,也是學生綜合素養的體現。學生在課堂上能認真傾聽——傾聽老師的講課、傾聽同學的發言,才能積極有效地參與教學活動過程,開啟思維的火花,獲取知識,培養能力,才能保證課堂活動有效地進行。人與人之間都需要溝通、交流、協作、共事,一個人善不善於傾聽,不僅體現著他的道德修養水準,還關繫到他能否與其他人建立起一種正常和諧的人際關系。而「耐心傾聽」這個良好的習慣,並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需要很多時間和途徑培養而成的。那麼,我們如何根據學生的年齡、心理特點,讓學生正確表現,引導學生學會傾聽呢? (一)明確目標,引導傾聽 小學生的特點是好動,表現欲強,絕大部分學生喜歡別人聽自己說,而沒有耐心去聽別人說,因而課堂上常常是學生在回答問題,另外的同學卻在干別的事情……因為他們覺得自己沒事可做,認為這不關他的事,教師這時應該給學生明確的目標,這部分學生應該干什麼,告訴他們「聽」也是目標,在「聽」中學生能發現更多的問題,在「聽」中能激起學生思維的火花。 (二)創設情境,樂於傾聽 興趣永遠是學生最好的老師,但傾聽對於好動、活潑的兒童來說無疑是無趣的。但作為一名優秀的教師就是要想方設法從這種無趣中尋找和創造樂趣。蘇霍姆林斯基說:「兒童是用形象、色彩、聲音來思維的。」新教材中引入了許多小學生喜聞樂見的卡通形象,教師要充分利用這些素材,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產生了傾聽下去的強烈願望。 (三)恰當評價,鼓勵傾聽 「給兒童以勞動的快樂,學得學習成績的快樂,喚醒隱藏在他們心中的自豪感,這就是教育工作者的一條金科玉律。」(蘇霍姆林斯基)社會心理學家也認為,受人贊揚,被人理解和尊重能使人感受到生活的動力和自身價值。正確適當地評價是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重要因素,也是培養學生「傾聽」的重要手段。所以在「聽」的培養中,教師千萬不要吝嗇你的贊揚,讓學生能夠品嘗到成功的喜悅,獲得成功的滿足感。 (四)教給方法,善於傾聽 學會傾聽,需要良好的指導。教學生學會傾聽是教師的重要責任。我們在教學實踐中,注意從以下三個方面優化對學生「聽」的指導: 1、細化「聽」的要求 教師在課堂上要求學生認真聽,可到底怎樣才算認真聽呢?學生對此認識比較模糊。老師應該給孩子一個具體的、可操作性的、細化了的要求。我們在教學中就明確提出了「學會傾聽要五心」,即傾聽時做到:一要專心,無論是聽老師講課,還是聽同學發言,都要聽清老師或發言人說的每一句話,腦子里不想其他事;二要耐心,不隨便插嘴,要聽完別人的話,才發表自己的意見。當學生隨意插話時,教師不應當著全班同學的面訓斥,以免傷害他的自尊心。而是在談話之前告誡學生要遵守秩序,三要細心,當別人的發言有錯時,要求學生學會評價同學的發言,做到不重復他人的意見,自己的意見要建立在他人發言的基礎上或者提出新穎的想法。四要虛心,當別人提出與自己不同的意見時,要能虛心接受,邊聽邊修正自己的觀點;五要用心,在聽取他人意見時不能盲從,要有選擇地接受,做到「說」、「聽」、「思」並重,相互促進。 2、發揮榜樣示範作用 學生的許多習慣都能從其老師身上找到影子,為了讓學生學會傾聽,教師在課堂內外要特別注意言傳身教,要做一個耐心、專心、悉心的傾聽者教師的「傾聽」一方面有助於教師及時了解學生的認知水平,有針對性的調整教學,同時也是對學生人格的一種尊重,幫助學生樹立學習的自信。我們組老師這種認真傾聽學生說話的習慣,給學生養成傾聽習慣,樹立了可感的榜樣。 3、讓學生當「小老師」 教材中某些新知識有的學生已掌握,這樣的內容,我們就可大膽放手,讓學生當小老師給同學們講課, 當學生的角色發生變化時,常會因新鮮感而引起學生極大的興趣和關注。在教學中,我時常讓學生換位當「小老師」,如教學「8、9的加減法」時,學生根據學過的「6、7加減法的方法」,能想出計算方法,我就讓多個學生發言,上台當小老師,說一說自己的計算方法,因為同學們的努力得到了老師的認可,所以講得特別詳細,下面的學生聽得也非常認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二、勇於發言 (一)不喜歡舉手發言的原因 1、由於性格方面的原因,羞於當眾發表意見。 2、思想上有顧慮,不敢發言。 3、存在惰性思想對於發言不感興趣。 4、對知識的接受程度有差異。 (二)如何培養學生勇於發言 1、利用情景激發學生興趣。 利用情景激發是課堂教學中吸引學生注意力,引發學生思維的重要手段。如果學生對課堂的教學內容不感興趣,他們也就不可能做到積極發言。在課堂上,我盡量設計一些貼近學生生活和他們感興趣的情景,將問題放入特定的情景中,也就是改變簡單的老師問學生答的提問形式。例如:請學生扮演小老師或小動物來回答其他學生的提問;以表演來代替口頭回答;將練習題以活動的方式進行等 2、抓住時機進行激勵。 適時的激勵往往比刻意的表揚更能激發學生的潛能。我特別注意捕捉學生在日常學習活動中表現出來的閃光點,然後抓住時機給予恰當的鼓勵,讓學生體驗成就感,每一次都能收到非常好的效果。我剛接手一年級時,對每個學生的情況並不熟悉。在一次教學活動中有一名男孩子以非常巧妙的方法解決了一個小問題,我立刻給予了積極的評價,他也顯得很興奮。從那以後,這位同學在課堂上幾乎每個問題都舉手要求回答,還經常主動地提出一些很有價值的問題。 3、對學生的回答進行分析,不是只作簡單評價。 教師在評價學生的回答時最忌簡單地說對或是錯,因為這樣學生很難明白自己到底錯在哪裡從而無從改進,而且會極大地打擊學生的積極性。我採取的做法 是以一分為二的觀點來看待學生的回答,對每個學生的每次回答都指明正確的部分和錯誤的部分以及改進的建議。評價學生時盡量避免採用打擊性的詞語,如「你的回答很接近」、「你的回答還不夠完全」、「在……地方再詳細一些就更好了」 既讓學生明確自己的不足又不至於打擊他的積極性,同時也能激勵他本人和其他學生更好地改進。 4、造成輿論氛圍。 讓學生明白勇於表現自己是一種良好的品質,這是激勵學生積極發言的最有效的途徑。教師要創造各種機會給學生造成這些有益的影響。 培養學生積極發言的好習慣還要注意一點就是要糾正學生以自我為中心的現象。比如我們現在常用的小組合作這一學習方式,重在培養學生敢於積極主動地發言,慣於認真思考後發言,善於清楚明白地表達,樂於吸取同伴的有益觀點提高自己的認識。如果表現欲過強,不理會別人的意見,就會不利於培養學生的合作學習的能力,也起不到以優帶差的目的。 三、想好再說,說話有條有理 在指導學生說話時,我們遵循了以下原則: 一是把問題說清楚,必要時可以重要兩次,或稍作解釋,讓學生能抓住問題的核心。 二是當學生匆忙作答時,老師讓孩子冷靜下來,好好想想。或者,讓學生嘗試說一遍,教師予以指導,不妨讓學生再說一遍。等學生說得比較有條理時,給予鼓勵。 三是教師提出問題後,應給學生留下一定的思考時間,不要急於讓學生作答。 四是當學生存在表達上的困難時,教師不能過於心急,更不能以否定性的評價中止談話,應心平氣和地引導學生解釋一些尚不清楚的問題。 另外,有些學生由於氣質和性格的原因,說話比較急躁,教師應從其特點出發,適度調整談話節奏,有意識地讓學生說得慢一些。 美國心理學家威廉·詹姆士說:「播下一個行動,收獲一種習慣;播下一種習慣,收獲一種性格;播下一種性格,收獲一種命運。」希望所有老師,都能夠用自己睿智的思想,前沿的教學理念,辛勤的汗水和一個教育工作者對孩子無限的摯愛,努力使我們的學生成為良好語文學習習慣的擁有者,為學生一生的學習做好習慣的鋪墊。

⑧ 如何培養學生的語文課堂語言表達能力

一、課題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義
《語文課程標准》明確指出:「使學生具有口語交際的基本能力,在各種交際活動中,學會傾聽、表達與交流,初步學會文明地進行人際溝通和社會交往,發展合作精神。」這個目標的提出既向教師和學生發出新的挑戰,又適應了時代發展的要求。
在現代社會中,人際交往越來越頻繁,人際交流越來越廣泛,口頭語言表達愈來愈體現出它的重要性。口語交際的作用日益重要,作為教師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勢在必行。
可是,在農村一些中學中,依然盛行傳統的教學模式,它過分強調接受與掌握,冷落發現與探究,使學生學習成了純粹地被動地接受、記憶的過程,這種學習方式束縛了人的思維和智力,抹殺了人的學習主動性。成了教師的一言堂,根本沒有學生展示自我、提高能力的機會。這與新形勢下人才發展的需要是背道而馳的。
中學語文教學的任務是通過對學生聽、說、讀、寫的訓練,使學生掌握一定的語言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並初步具有運用語言進行交際的能力。其中,語言表達能力是我們進行基本訓練的重要內容之一。語文學習中的聽、說、讀、寫的發展是相輔相成的。現在中學語文教學最大的弊病就是學生缺少語言表達的技能技巧。為了改善學生的交際能力,我提出了「語文課培養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研究」課題。
這一課題主要針對中學語文教學中長期困擾制約學生語言表達水平發展的薄弱現狀,試圖以豐富學生語言表達的實踐活動,提高口語交際水平為突破口,尋找到一條打破語言表達瓶頸的途徑。
二、課題研究的內容
根據語文教學大綱的要求,培養學生在口頭上運用語言進行交際的能力,提高觀察、注意、記憶、想像、聯想等能力。主要內容是訓練學生能對所學文章進行概括、轉換、補充、評價及推斷。綜合性學習更是搭建了一個廣闊的語言訓練平台,把學生平時的學習積累和社會生活有機結合,把學生的語文學習和其他學科的知識緊密相連,把學生的搜集整理綜合運用資料的能力與語言的表達寫作能力綜合提升。通過課題的研究,我們要探索一種生動活潑、情趣盎然、輕松和諧的全新的課堂教學模式。
(1)通過課題研究的實施,達到改變傳統教學方式的目的,努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把被動接受轉變成主動發現,形成個人的能力素質。
(2)讓學生有表現才能的機會,學習是學生的主要任務,但學習並不是學生的唯一任務。我們要通過教學使每一位學生都能搭建展示自我、訓練提高的平台。
(3)通過研究使教師真正掌握培養學生表達能力的方法,並真正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讓學生真正適應社會的發展。
三、預期成果
1、轉變學生的學習態度、激發學習熱情,促進語文整體教學成績的提高。
2、教師自身的素質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呈現出教師們學習新理論,努力鑽研教材,不斷探討和改進教學方法的新局面。
3、豐富教學的內容,拓寬語文教學的天地。
四、課題研究的方法、步驟及措施
口語表達與文字表達都是要把人的思想、感情表達清楚,只不過方式不同而已。但口語表達所遇到的困難比文字表達要大。原因在於,話人人會說,但面對不同的場合、不同的對象,並非人人敢說。中學生較普遍的存在著自卑感和羞怯感,常是一問三不應。
為此我按照制定的計劃,以語文課堂教學為主渠道,一入學就給他們創設一個氛圍,使學生能放得開,練了膽量,又溶入了集體中。
一、創設氛圍,培養學生膽量。
先通過和個別膽大的學生交談,以引導這些學生使用完整的話說出自己的名字以及家裡的基本情況。接著讓其他學生逐一向全班同學介紹自己的姓名,說出取這個名字的原因,並談談自己的性格愛好。老師在課上只作宏觀上的控制,對學生的評價一律是表揚,意在鼓勵。最初,有些學生還真的放不開手腳,總怕一不小心說錯了,留下一個不好的印象,顯出自己的不足。但很快發現無論自己說得怎樣,老師會一概肯定,周圍的同學也不會介意,而且發現同學中表達好的只有幾個人,大多數人跟自己是在同一起點上的,心情一下子就輕鬆了,也就大膽的跟著感覺走,盡情表現自己。這樣既初步了解了學生情況,學生又從中知道了自己有說話的潛能。
在創設的氛圍中,師生間互相信任的關系建立起來了,有了一個良好的開端,進一步的訓練也就易於展開了。
二、 構築舞台,激發學生興趣。
法國教育家盧梭認為:「教育藝術是使學生喜歡你所教的東西。」 愛因斯坦也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不改革語文課堂單調、沉悶的局面,不給語文課注入新的活力,將不可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不可能達到良好的學習效果。因此,教師必須搭建一個鍛煉、展示學生個性及口語表達能力的舞台。
為此,在教學的課堂中我除了組織學生復述課文內容,評價文中人物,描述文中插圖,還實施了一些口頭表達訓練,其中「三分鍾的演講」、「課前美文欣賞」及「口頭作文」在學生說話訓練各個階段的作用是極明顯的。
1、「三分鍾的演講」:在訓練的初期,我要求每個學生寫一個自己感興趣的話題上課後給學生三分鍾站在講台上對話題進行演講,每次演講結束後,由另一個同學講評。同學評同學,無所顧忌,肯定中有建議,不足中又補充,每到精彩之處常常會贏得大家的掌聲。
2、「課前美文欣賞」:完成了上一練習後,學生們已逐漸適應了課前的演練,也就可以安排每個學生准備一篇優美的詩歌或散文,在台上朗讀,要求其他學生仔細傾聽並記下美文中自己認為最好的語句,然後讓幾位學生講述自己選取的理由,學生有感而發,提高了鑒賞能力,對開拓學生的知識面、提高口語表達能力也是大有裨益的。
3、「口頭作文」:當然,為了給學生更多展示自己的機會,在教學中還安排了作文講述課,由我或學生出題目,請學生自願上台進行口頭作文。題目與學生的生活有關聯,聽完題目,不少學生稍加思索,便站起來說自己的文章。學生有多大勁使多大勁,用不著擔心打分多少,也用不著怕 別人批評,得到的只是同學的鼓掌,老師的贊賞。
豐富多樣且適當的表達訓練充分展示了課堂教學的魅力,使語文課成為學生展示自我的樂園,使教學更富有趣味性、知識性,相應的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也得以提高。
三、交流技巧,鞏固學生能力。
為進一步鞏固學生語言表達的能力,提高學生的語文水平,我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交流為目的,組織了「朗讀比賽」,「故事續改、自編相聲比賽」等一系列語文實踐活動。學生們紛紛感到形式新穎,參與積極性高,賽前認真准備,在比賽中不經意提高了口頭語言表達能力,賽後還相互談論心得,有的學生更在作文中提到參入活動後自己各方面得到了提升。
作為中學語文教育不可能把所有的學生都培養成演講家,但把學生培養成一個能自然流利的表達自己的情感的人,這既是語文教育的必須目的,也是語文教育的可能效果,有句話說的好:「與其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
五、實際效果
總的來說,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明顯提高了,膽量也變大了,在語文課堂上表現的更加積極,更加自信。不再像剛入學時那樣說話支支吾吾,怕被他人嘲笑;不再自卑,不再羞怯。面對不同的環境和場合都能很好的表達自己的感受。但是影響中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因素是很復雜的,涉及到學生的水平差距、個性差異、家庭背景、成長環境、社會背景和課堂教學藝術等等。因此,培養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途徑也不盡相同,因此還需要在實踐中不斷的摸索更好的方式方法,以此更好的鍛煉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閱讀全文

與三年級語文如何培養傾聽表達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660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330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268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954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05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32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18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628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297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950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981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02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11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753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169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259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553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348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14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