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語言文字 > 如何寫高中語文教案

如何寫高中語文教案

發布時間:2022-07-09 18:45:49

⑴ 高中語文教案的內容簡介

《課堂教學設計叢書》。近年來,隨著基礎教育改革的深入發展,課程設置、教學大綱、教材都相應地進行了一些修訂,其目的就是為了培養有創新意識和創造能力、適應知識經濟和社會發展需要的一代新人,使學生在德、智、體、美等方面全面發展。為此,我們組織仍在教學一線工作的特級教師和具有豐富教學經驗的高級教師,根據現行全日制高中教材(人教版)編寫了各科教案,冠名為《課堂教學設計叢書》。該叢書與以往的教案有所不同,它更注重教學思想和教學方式、方法上的探索。每堂課的教學分以下幾個方面編寫:
1.教學目標。注重對學生的價值觀、科學態度、學習方法及能力的培養。構建培養學生全方位的素質能力的課堂教學模式。
2.教學重點、難點分析。其分析不僅體現在知識點上,還體現在方法、能力上。
3.教學過程設計。因材施教,體現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愛學、會學,教學生掌握學習方法。每一堂課教學內容的設計都是根據教學目標和學生的基礎,構建教學的問題情景,設計符合學生認知規律的教學過程。
4.課後附有關的小資料,以備老師在教學時選用,解除老師到處找資料之苦。
為體現教學方法的多樣性,有的課時可能有兩個「設計」。

⑵ 高中語文說課稿怎麼寫

什麼是說課?說課是指說課教師運用口頭語言向其他教師或教研人員述說在課堂教學中如何以教育教學理論為指導,依據教學大綱和教材,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教學設計的一種教研活動形式。是說課教師在制定教學方案後向聽課的教師講述教什麼,怎樣教,為什麼這樣教,然後由說者和聽者共同討論和評議達到相互交流、共同提高的目的。

說課的重點是「為什麼這樣教」。要把教學設想、教學效果及其理論依據說清楚。說課前,一般都要事先寫說課教案。寫說課教案的過程也是備課的一種形式。說課教案的主要內容不但要寫出教什麼,怎麼教、更重要的是還必須寫出為什麼要這樣教,理論依據是什麼。這就是說課教案與課堂教學教案的根本區別,寫說課教案和說課能有效地提高教師的教學能力、教研能力,是全面提高教師素質的關鍵所在。

說課的基本內容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說教材,說出本節課的教學目標、難點、編者意圖及本書課與其他章節相關內容的聯系和地位;二是說教法和學法,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和學生實際,說出本節課要選出怎樣的教學方法才能達到課堂教學的最優化;說出本節課教給學生哪些學習方法,培養學生哪些能力,如何調動優秀學生積極思維和激發較差學生的學習興趣;三是說教學程序,即說出自己教學思路及理論依據,課堂結構、教學媒體的合理運用實驗設計及板書設計等。

說教材。教材是實施課堂教學的最基本依據,也是說課的基本依據。對教材的整體了解和局部把握是上好課也是說好課的一個重要方面,說課質量的高低,取決於對教材分析的深廣程度。對教材的分析,重在挖掘教材的知識價值、能力價值和思想價值。教材的知識價值,是由這部分知識在整個學科體系中所佔的地位所決定。教材的能力價值,是指知識本身所含有的對人的能力發展有促進作用的因素,知識的能力價值有隱蔽性,它凝聚在知識中,因而即使掌握了知識,也不一定就發揮了知識的能力價值。知識的能力價值沒有一定的范圍,不像知識本身那樣有一定的內涵和外延,但知識的能力價值卻是可以發現的,它有自己獨特的結構,同一知識,不同結構能力價值也不同,優化知識結構,實際上是突出某一方面的能力。教材中隱含的思想教育價值,主要在教學中通過知識傳授及學科的發展史等對學生進行恰如其分的辯證唯物主義觀點和方法的教育,以及通過觀察、實踐,培養學生的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樹立實踐是檢驗真理的依據等。

說教法與學法。教學,是教師和學生的雙邊關系。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說法,確切地道出了教學系統中這兩個要素之間的關系。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作用的發揮,表現在教學活動的探索中是否具有主動性和創造性。主體作用體現的主要表現在學生是否獨立思考。

教師其主導作用主要表現在最優化地使學生從現有的水平向更高的一級水平發展,有效地對學生探索嘗試活動進行誘導和評價。為此,教學設計、教學方法的選擇,首先應著眼於學生怎樣學。不應以教為中心,而應以學為主體進行設計。既把學為主體作為實施教學的基本點,又使教為主導成為學生主體的根本保證。

說教法,就是根據本節課內容的特點和教學目標要求,說出選用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教學方法多種多樣,但沒有哪一種是普遍適用的。這就是所謂的「教學有法、教無定法」,為了達到教學方法的優化,常常在現代教學理論的指導下,選擇最基本的一種或幾種教學方法綜合使用,達到優化課堂教學過程的目的。教學方法的制定與選擇受教材內容、學生特點、教學媒體、教師特長以及授課時間的制約。一般的情況下,根據教材的知識內容確定主要的教學方法,本源性知識常常採用以觀察、實驗為主的探索方法,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實驗能力、分析歸納以及獨立思考能力,派生性知識一般採用以講授為主的教學方法,如講授、討論、自學的方法,培養學生推理能力、演繹能力、抽象思維能力和利用舊知識獲取新知識的能力。

說教學程序。教學程序,也是一個過程,教學過程是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認識世界,接受前人積累的知識經驗的過程,是教師根據制定的教學目標、任務、引導學生掌握系統的科學文化知識和技能、技巧,認識客觀世界掌握科學研究方法的過程,是教學生在教師指導下主動掌握知識、發展智能、提高自身素質的實踐活動的過程。

說教學程序對於新授課教學要說明課堂教學過程和步驟安排以及這樣安排的理論依據,這是說課中更為具體的內容,要說出教學過程中教學各環節的銜接和過渡,一般的說,一節課的教學環節包括新課的引入,課題的提出,新課教學的展開,鞏固練習,課堂小結,作業布置等,還要說出課堂教學的板書設計,現代教學媒體的應用等內容。

通過近兩年的說課實踐,充分地證明了說課在教學和教學研究中對提高教師素質,提高教學質量起著不可替代作用,表現在:

——說課促進教師對教育教學理論的學習和掌握。由於在說課中除了要求說清教學設計常規項目外,還要求教師說出進行教學設計所依據的教學理論,要求教師不僅要具備一定的文化專業知識,還必須掌握教育科學知識,具備一定的教育教學理論水平,促使教師在鑽研教材的同時,認真學習和鑽研教育學、心理學以及教法和學法等教育教學理論,促進教師的業務素質從單一的學科文化知識過渡為既有學科文化知識又掌握一定的教育教學理論多元的素質結構。

——說課促使教育教學理論與教學實踐相結合。現代的教學,一時一刻也離不開現代化教育教學理論的指導,特別在說課中,不僅在說教什麼、怎樣教中需要理論指導,在說明理論依據中更需要從教育教學理論中尋找理論依據,如在說教學程序設計時,需要以教學論中課堂教學的類型和結構的理論為指導,而在教與學的關系中就要依據教育學中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關系的理論,這就極大地促進了教育教學理論與教學實踐相結合。

——促進了課堂教學質量的提高。上課,即課堂教學,至今它仍然是對學生傳授知識、培養能力、實施素質教育的主渠道。我們的任務,是如何在現代教學理論的指導下,面對全體學生全面落實教學目標,提高教學質量,使所有的學生都得到發展。從這一點上說,任何教學行為都是為它服務的。各種形式的教學研究活動,也是為它服務的。

六、說課教案

《吶喊》自序

《吶喊》自序是高中語文二冊第三單元課文,現就教材、教法、學法及教學程序四方面加以說明。

一、說教材:

1、地位及教學目的:

它是議論文單元四篇文章中第三篇,雖屬課內自讀課文,但列在會考必考篇目中,地位超過〈〈崇高的理想〉〉,並駕於第一篇〈〈在馬克思墓前的講話〉〉。

本單元教學要求是「圍繞中心論點展開論述」,這就必須從掌握剖析議論文結構、理清作者思路入手,訓練「觀全文」的能力,再結合本文特色,定教學目的為:1、理解序言文體特點,把握作者思想發展歷程;2、體會比喻說理的藝術特色。

2、重、難點:

結合單元教學目的、教材本身特點,結合高一學生讀寫議論文實際培養技能點,訂重點為:1、把握思想發展線,理解「吶喊」含義;2、比喻說理含義及運用。難點為:1、寓意深廣的詞、句、段。

二、說教法:

教學模式:八步教學法(預習;定向;自讀;作業;討論;答疑;自結;遷移)。它符合學生認知規律,利於自學,突出學生主體;舉一反三,養練能力。

教法:突出原文語境,瞻前顧後,討論點撥,引其積極思維,熱情參與。故教法為:1、定向自讀法;明標的;2、提問法;引導深入;3、討論法;參與、激活思維;4、練習遷移法;動手、鞏固提高。

三、說學法:

高一學生初有讀的知識和淺近能力,抓表層易,知本質難;知思路易,明思想難;知局部易,觀全文難;習得知識易,遷移能力難。為化難為易,了解魯迅的思想發展,應早讀預習,做自讀提綱,課堂上再循序漸進,層層深入,由表及裡,理清思路,破重點,化難點,養練讀寫能力。

四、說教學程序:

課前檢查作業,口頭作文。

1. 導課:學生齊誦魯迅詩《無題》;「躲進小樓成一統」,教師問:「真躲,不管外界了嗎?」;導入「要吶喊」,請打開課本,讀自讀提示,找重要信息點;序言,教師板書課題;鞏固舊課中導新課,抓提示,明學法,啟思考。

2. 復習鞏固:問:九課中心論點?十課中心論點?(學生齊誦)那本課中心論點?從序言看寫作目的?回扣單元教學要求。

3. 理思想發展線:(邊提問,邊板書,邊討論,查原文,語境訂正)

問:(1)寫了幾件事?地點?何事?每件歸納概括為四五個字(教師導引)。

(2)作者經歷發生變化的原因?(由表層事件查內在思想原因,教師引導概括表述) 預見難點:A「救國救民」處;查原文第四段

B「悟要著,棄醫從文」處;查原文第五段

C「寂寞苦悶」處;查原文第七段

D「看到希望,作文吶喊」處;查原文第二十一段

難點突破:教師引導學生查原文關鍵句,分析語境,找出原因,規范表述。

(3)劃分魯迅思想發展階段,知依據。

(4)「我以我血薦軒轅」說明何目的?結合板書「學醫」「從文」「苦悶」「作文」的目的來談。;救國救民。

(5)學生齊讀第一段體會「夢」的含義,理解「忘卻的夢」「未忘卻的夢」的含義,領會第一段結構上的作用。教師板書。

4. 理解「吶喊」的含義:

「吶喊」的含義有兩條,讓學生在原文找出相關段,概括歸納,規范表述,每條八個字以內。 預測:易找到「助威」一條,難找到「喚醒」一條。教師順勢清理「鐵屋子」一段,明比喻含義,抓「大嚷起來」歸納「喚醒」一條。照應板書「救國救民」。

5. 理解比喻詞句含義:

教師結合原文語境,提問引導學生分析「鐵屋子」「熟睡的人們」「悶死了」「示眾的材料和看客」「盲無邊際的荒原」「聽將令」等比喻詞句的含義。

6. 遷移寫作:

引導學生回憶《瑣憶》比喻;批評自誇者時「獅子」「豬羊」的比喻、鼓勵自慚淺薄者時「小溪」「爛泥塘」的比喻、批國民政府時「富翁」「乞丐」的比喻,回憶《拿來主義》「大宅子」「孱頭」「混蛋」「廢物」「魚翅」「鴉片」等比喻,回憶〈〈勸學〉〉第三段(齊背)比喻說理、對比設喻,投影課堂作業;A寫一個比喻句,闡述知識的重要性。B運用對比的方法設喻,闡述學習要勤奮或謙虛。

教師提問講評,點明作文應積極用比喻,使文章生色。警戒「同類不喻」及不恰當的比喻。

7. 自結:對照板書,小結收獲。教師點明體裁及類別,學生整理筆記,消化吸收。

8. 作業:課課練。

黃 山 記

一、說教材

1、教材簡析:

《黃山記》是高中語文第三冊第二單元的一篇課內自讀課,這是一片寫景抒情的散文。作者徐遲用大手筆描寫黃山雄放瑰奇的景色,抒發了對祖國壯麗山河、對社會主義新時代的熱愛。

《黃山記》雖是本單元的課內自讀教材,但文章語言優美,構思謀篇獨具匠心,體現了游記散文的又一特色:大手筆繪景,突出景物特點。

2、教學要求:

根據高考考綱、教學大綱的要求和本課的特點以及提高學生語文素質的教學理論,我制定了如下教學要求:

⑴、欣賞課文所描寫的黃山奇景、理解作者贊美祖國大好河山、贊美偉大時代的情感,以喚起學生熱愛我們的時代、熱愛祖國壯麗河山的激情。

⑵、欣賞本文別出心裁的構思和大手筆的寫法。

⑶、通過和葉聖陶的《黃山三日》對比閱讀,培養學生閱讀興趣、提高對文學作品的閱讀鑒賞能力。

⑷、培養學生自讀能力和遣詞造句的表達能力。

3、教學重點和難點:

⑴、教學重點是思想內容的理解和獨特的謀篇布局特點。

⑵、難點是一、二部分在全文的結構和表現方面的作用,以及在對比閱讀時對比點的確定上。

⑶ 語文練習課教案怎麼寫

老師您好
我是一位2010年高考全國一卷語文131分的畢業生 現在是一名北大生了
我十分熱愛語文 原因有很多 但最主要的 我認為是 興趣 根基 意境 甚至是博學 我接下來仔細談一談
興趣
這個不是每個人能有的 為什麼呢? 高考語文不容易得高分 或者說100分左右就很不錯了 而且平時每次大考 語文不但不會成為強勢學科 反而會成為一些學生的拉分學科 綜上原因 很多同學並不喜歡語文 就是如此 語文無辜地被拋棄 失去了她的美 怎麼辦?我們還是要上戰場的 還是要學好!強扭的瓜不甜 就不要強扭 培養興趣關鍵在於讓學生自己願意去學 高中語文課文可以說上升到欣賞的角度了 您不妨在每次講課的時候多補充點相關背景知識 但要以風趣或者說輕松的方式講一講 肯定使學生眼睛亮起來
根基
如同練武 如何保證每次考試基礎知識題做到高分?(甚至保證滿分)就必須平時的功夫下到 推薦買一些 語文基礎知識手冊等書 每天讓學生早讀的時候讀一讀 晚自習前可以聽寫 關於修改病句或者成語練習必須每天定量做 可以量小但要保證每天都做
意境
這是拉開檔次的了 能自己體會到文章詩詞的意境的學生都是高分創造者 尤其在古詩鑒賞和大閱讀 高手是可以保證扣分寥寥 培養學生的意境領悟力在於 朗讀 有感情地朗讀 還有就是 寫讀後感 多分析情感和美感 當然這個措施僅限於那些您認為有潛力的學生
博學
這可是大多數人追求的 如果體現在學生身上 只會體現在語文尖子身上 包括熱愛中國古典文學 詩詞 甚至是國學 這些尖子們學語文 或許是為了更好地理解自己書架上那些經典 和 名著罷 那麼他們對語文學習態度 就不用多言了
希望我的建議對您有用 或許班門弄斧 但求有所裨益

⑷ 高中語文老師如何備課

語文老師該如何備課

備課,是老師的常規工作,備好課,是上好課的前提和保障,也是一個老師應該具備的基本能力。「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備課應該是老師下大功夫的,各級教育部門為了落實常規管理,也加大了教案檢查的力度,但是事與願違,老師們大多淪為了各類優秀教案選的「抄手」,佔用了老師們大部分的時間不說,根本沒有實效性,只是為了應付上級部門的檢查罷了,稍微認真一些的老師還需在上課前進行「二次備課」,備課的內容或裝在心裡,或批註在書上,甚至是隨意地寫在一些手稿上,這才是實質性的備課。而不太認真的老師,上課時就是把寫好的教案放在一邊,臨場發揮,講到哪裡算哪裡。終究來說,這種形式上的備課是高耗低效的,老師苦不堪言。還有一類是急於成長的年輕教師,下苦功夫拷貝各位名師的優秀教案,認為用名師的教案難道還上不好課嗎?沒有十成也有七分吧,所以備課成了「背」課,甚至上課照著教案念,導入不可以說不精彩,過渡不可以說不巧妙,重點不可以說不突出,但是聽這樣的課總覺得少了些什麼,因為老師只關注著自己的教案,心中只想著要怎樣教,而沒有深入地思考和理解過為什麼要這樣教,只學到皮毛沒學到精髓,課堂上哪裡能夠以學定教?哪裡能夠抓住不斷生成的精彩?哪裡能夠與學生真誠地溝通與對話?這樣的課堂表面再熱鬧也是沒有生命力的。

語文老師到底該怎麼備課才能提高實效性,促進教學能力的提高和學生素質的提升?我認為老師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課標解讀

課程標準是國家課程的基本綱領性文件,是國家對基礎教育課程的基本規范和要求,是教材編寫、教學、評估和考試命題的依據,是國家管理和評價課程的基礎。它體現了國家對不同階段的學生在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規定課程的性質、目標、內容框架,提出教學和評價建議。語文課怎麼上,其根本指導方針全在新課程標准裡面。所以認真地解讀課標,領會課標的思想是提高備課質量的重要前提。就以閱讀為例,課程標准對於第一學段(1——2年級)的要求是「學慣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對於第二學段(3——4年級)的要求是「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對於第三學段(5——6年級)的要求是「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這三個看似差不多的目標,其實仔細比較,各有側重。一二年級強調的是「學習」,所以老師在教學時可以多採用范讀、領讀甚至教讀的方法使學生達到目標。三四年級強調「用」,此時的學生已經初步掌握了一定的朗讀方法和朗讀技巧,應該把讀的時間充分地留給學生,教學時可多採用自由讀,小組合作讀、評價讀等教學方法。五六年級強調「能」

,此時學生由簡單的模仿讀、會讀上升到掌握了一種朗讀的能力,此時我們在課堂上則可以重視學生的個性化朗讀,側重於引導學生「你想怎麼讀?」「為什麼要這樣讀?」總之,我們只有這樣認真地研讀了課標,才能讓我們的心中亮起一盞明亮的航標燈。

二、鑽研教材

鑽研教材是備課中最重要的一環,我們拿到一篇教材,不是立即去找教參,而是首先把自己當成一個讀者,大聲地朗讀,反復地朗讀,讀出語文味,讀出自己對文本的感受和理解,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更好地指導課堂上學生的朗讀,也只有這樣,對於教材我們才有自己的認識和體會,而不是人雲亦雲,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其次是把自己當成作者,掌握這篇教材的「文意」(文章的主要內容)、「文脈」(文章的走向與線索)、「文旨」(文章的中心思想和主題)、「文言」(文章的語言)、「文法」(文章的表達方法)、「文體」(文章的體裁)。再次是把自己當成編者,認真學習教參,領會本學期、本單元、本課需要達成的教學目標,教學重點,這樣才不會造成面面俱到而造成的教學的高耗低效。

三、了解學生

備課不僅要備知識,還要備學生。如果教師真正認識到學生是教學過程中學習活動的主人,那麼,教師在備課時就必須自始至終地考慮學生的具體情況,必須考慮確定什麼教學目標、創設什麼問題情境、如何引導學生的思路、師生之間選取什麼溝通方式才能讓學生真正成為主人。具體應了解學生哪些情況呢?

(1)備課時應了解學生原有知識和技能的掌握情況,哪些內容已經學過,還有多少學生沒有掌握好,是否在講新課之前安排一個復習環節,重點幫助哪些學生復習。教師可以通過分析家庭作業、課堂提問、階段測驗等方式了解學生原有知識和技能掌握情況。

(2)備課時還應了解學生已經具備了哪些學習能力、學習習慣、學習方法,哪些學習能力、習慣和方法需要進一步培養,哪些學習習慣和方法需要糾正。在教學過程中哪些學生接受能力強,哪些學生接受能力弱,如何區別對待,這也是備課時應考慮的情況。

(3)備課時還應了解學生的學習態度、興趣愛好、對任課教師的感情、班級風氣等情況。怎樣聯系學生地思想實際發掘教材中的教育因素;怎樣調動上 、中、下三類學習水平學生 的 學習積極主動性;怎樣創造適當條件幫助學習上和紀律上的後進生樹立自信心,等等,所有這些也是備課時應該考慮到的 。

只有對學生情況了解得比較清楚,備課時確定的教學目標才能恰當,既不過高,也不過低;教師所確定地教學重點和難點才能准確,才能符合學生地實際水平;教師所設計地教學步驟和方法才能比較好地調動不同水平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

四、選擇教法

教師應熟悉了解多種教學方法、多種上課的類型和各種教學模式,知道他們的功能,這樣才能在設計教學過程的時,根據教學內容的邏輯順序、學生掌握知識的認知程序、師生之間和學生之間信息交流的活動形式,設計出一節課的教學步驟。

蘇霍姆林斯基在《給教師的建議》里提到過這樣一個事例:前蘇聯一位資深歷史教師上了一節公開課,課上得太精彩了,大家聽得著了迷,連記錄也忘了做。課後,一位同行迷惑不解地問這位歷史教師:「你花了多少時間來准備這節課?不止一個小時吧?」這位歷史教師回答說:「對這節課,我准備了一輩子。而且,總的來說,對每一節課,我都是用終生的時間來准備的。不過,對這個課題的直接准備,或者說現場准備,只用了大約15分鍾。」所以一個力爭上進的老師,還應該有終身備課的意識,不斷地讀書、學習,只有這樣才能積淀起豐厚的人文底蘊、扎實的專業技能,讓老師們的備課更加有效!

⑸ 高中語文教案中,課的類型應從哪方面寫,教學用具應該寫什麼,教學方法有哪些

精讀和略讀 多媒體,頭影儀, 分析法,合作探究法,誦讀法

⑹ 怎麼寫中學語文教案

1、教學目標(知識/技能/情感態度)
2、重點難點
3、教學方法
4、教學准備
5、教學過程(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意圖)
6、課堂小結

⑺ 高一語文教案

一、教育教學指導思想

1.結合《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准》的學習,再語文教學中有步驟地落實我校語文組的民主的、開放的和人文化的語文教育理念;

2.推廣我們使用新教材的過程中已經獲得的經驗,繼續發現新問題,探索新教法,把課堂的研究性閱讀推向深入,爭取形成一套與新課標配套的新課型並加以完善。

二、學情分析

本屆高一學生由於入學成績總體偏低,故情況不容樂觀,初中基礎普遍不夠扎實,閱讀能力、分析鑒賞能力及對文章整體感知能力均令人擔憂,且有相當一部分學生不重視語文。所以,在對學生全面強化督促的同時,如何抓好基礎,強化針對性,有的放矢,探索改進講與練的方法並努力提高效益,就成為這一階段教學的重中之重。

三、教材分析

新教材的體系和構建,在試驗修訂本的基礎上作了「四大改革」:一是建立了閱讀、寫作、口語交際三線並行的教材編寫體系;二是破除了比較復雜的記敘、比較復雜的說明、比較復雜的議論三個階段模式,閱讀部分不再以文體為中心編排,而是結合能力培養目標和課文本身實際組織單元;三是編寫了與教材相配套的語文讀本,作為語文教材的有機組成部分,供學生在課外閱讀;四是設計了探究性學習的內容,培養學生的探究意識和探究能力。

閱讀教材分為互相銜接的三個階段:高一階段著重培養理解分析能力,高二階段著重培養鑒賞文學作品的能力,高三階段著重培養研討、評價的能力。呈現出」兩大特點」:一是人文性,教材的文學氣息濃,對於豐富學生情感、陶冶學生情操意義重大,二是工具性,重思維訓練,重能力培養。文言文的閱讀仍然按朝代先後的循序編排,但是篇目有所減少,難度有所下降,對於學生高中文言文的入門非常有好處。

寫作教材分為互相銜接的三個階段:第一冊按寫作心理要求編排,突出了學生個體主體能力要求,第二至五冊按常用文體能力要求,分點訓練,分體訓練,第六冊按寫作過程編排,突出了各種文體的共性要求。

第二冊口語訓練的重點,培養單向的口語交際能力:傾聽、應答。探究性學習著眼於對文學作品主題的多種解讀、書法文化的思考。

四、教學構想

1、繼續貫徹國家課程標准計劃的教學思想,提高課堂教學的效果。

2、新教材的「減負增效」尤為重要,加強探究性閱讀教學和創造性作文教學的實踐和總結,共同研究課堂三種方式的變革(教學方式、學習方式、評價方式)。

3、閱讀教學要以「點」帶面,關注能力培養的不同層級目標,不斷反思教學的實效性。寫作、口語、文言等內容可作穿插式教學。在教學過程中,要特別重視語言的感悟、文言的積累、文化的積淀、文學的評鑒等教學要點的夯實。

4、自由寫作實踐活動也納入正常的語文課堂教學工作之中,讓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開展活動。此外,在常規課堂教學中不可忽視學生的「動腦、動口、動手」等語文實踐性能力的培養。

5、繼續探討新教材活動課的教學原則和教學方式。

五、教材處理

1、以單元教學為「點」,以讀寫實踐為「鏈」,拓展常規教學思路。

新編語文教材以實現不同能力層級目標而劃分「單元」,根據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與價值三個維度編排,注重語文素養的整體提高。因此,教師在使用新教材過程中,要注意教學單元的整體性、能力性以及讀寫結合的「系統性」,還應注意「閱讀」部分與「寫作、口語」部分的交替式(穿插)教學,避免單一的直線式重復性教學。

2、精講「教讀課」,指導「自讀課」,逐步形成探究式能力課型。

每個單元精講1—2篇「教讀課」,以「課」為例,舉一反三,側重能力的全程培養,突出以學生為中心的思想,努力改變教師教學方式,從而促進學生的學習方式轉變,以達「教,為了不教」之目的。「自讀課」必以學生自學為主,強調自學課型的內在特點和學法指導,不可將「自讀」與「教讀」兩課型作簡單化 「一刀切」的辦法處理。

3、重視文言文閱讀能力培養,增強學生文化底蘊。

本學期的學習重點還是應放在積累文言知識,理解文章內容,增強學生文化功底之上。計劃將文言文單元穿插到現代文單元中進行教學,本學期要特別注意培養學生文言文閱讀興趣,抓好誦讀和默寫指導,並適當為其補充有關文言知識。

4、推薦課外閱讀書籍,擴大學生閱讀量,不斷提高語文積累和素質。

充分利用學生的課余時間,學生的課外閱讀,必須安排一定的課時,對學生進行閱讀指導,提出具體的閱讀意見,做到有計劃、有措施、有效果,不搞形式,不走過場。或點評或自讀或檢測或講座或串講……因材施教,因「校」制宜,將課外閱讀教學落實到實處。本期推薦課外閱讀書籍篇目有《吶喊》《彷徨》《唐詩三百首》《紅樓夢》《論語》《孟子》。

六、具體措施:

我們准備從以下幾個方面開展工作:

(一)、積極研究課改實施辦法。

高一所有的語文老師都是課改成員。所有成員都要認真學習語文新課程內容,探究其精神。充分利用每周的備課組活動時間,有計劃、有步驟地討論每個單元的教學內容、操作程序、教學方法,做到活動主題明確,有中心發言人。

(二)、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語文課堂教學應為學生創設良好的自主學習情境,幫助他們樹立主體意識,根據各自的特點和需要,調整學習心態和策略,探尋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和途徑。而合作學習有利於在互動中提高學習效率,有利於培養合作意識和團隊精神。因此,我們鼓勵學生在個人鑽研的基礎上,積極參與討論及其他學習活動,善於傾聽、吸納他人的意見,學會寬容和溝通,學會協作和分享。為了改變過於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狀況,我們提倡並實施在課堂上開展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努力提高組織教學和引導學生學習的質量。組織學習小組,開展合作性學習。落實課前預習疑難問題收集制。課堂教學突出學生主體地位,努力創設交流、表達空間。

(三)、多閱讀,開闊眼界,陶冶情操。

除教學上安排的閱讀內容外,我們將充分利用圖書館和網上的資源,讓學生閱讀更多的課外知識,同時要求做好摘記,寫讀後感、隨筆等,這樣,提高學生閱讀的速度、理解文章內容的水平,訓練學生學會自己找資料,既達到開闊學生的視野又積累資料的目的。課前語文活動突出成語、古詩詞、好書等介紹。

(四)、改變做練習的習慣

如何處理練習問題,我們嘗試以下辦法:

1、整合原則。將練習處理融合到課文教學當中,在課堂上解決。因為練習是圍繞課文內容和單元

要求而設計的,它對課堂教學起一定的引導作用。因此,決不能將課堂教學與練習的處理分割開來,而應該將二者巧妙地整合,有專家說:「老師在帶領學生學習課文的過程中,練習的某些問題能夠不知不覺、自然而然地解決。」這樣,既讓學生學得輕松,又能節省教學時間,提高課堂效率。

2、自由原則。新課標在練習設計上富有彈性及開放性,這就為教師和學生自主處理練習提供了靈活的空間。教師可以根據不同的教學環境和不同的教學對象採用不同的處理方法。此外,教師在處理練習時應留給學生更多的選擇空間,各取所需,要求學生根據自身情況靈活機動地完成。學生可以把練習中的字詞抄上幾遍;可以發揮想像,把這些字詞連綴成一段文字;也可以摘抄書中含有以上字詞的句子。不同程度的學生會根據自己的興趣和學習實際選擇練習的形式。總之,讓每個學生都成為學習的主人,讓他們不再把練習當成負擔。

3、重視過程。傳統的處理練習的方式是注重結果,追求答案的准確性。教師提出一個問題,常常預先設計好結論,然後讓學生千方百計進入所謂標准答案的窠臼。這種消極接受的方式, 剝奪了學生獨特的閱讀體驗,把學生變成了不善於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兩腳書櫥」。而重視過程策略,是呈現解決問題的過程和方法,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運用過程策略要注意引導學生對問題進行分解和細化。對於一些難度不大的理解性練習,教師也不要急於讓學生說答案,而是先讓他們思考,並將思考的過程說出來,最後再說出答案。運用過程策略,有利於培養學生的思維品質,教給他們科學的學習方法,使學生由「學會」變成「會學」。

4、評價策略。評價是一種檢測激勵機制。對學生完成練習的情況做出評價,能使學生形成競爭意識,激勵他們不斷進步。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運用評價策略要堅持形成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相結合。過去,我們一味強調終結性評價,用百分制、劃分等級等方法來評價學生完成練習的情況,缺乏形成性評價的意識。因此,我們在平時的教學中,要注意評價學生在完成練習的過程中所表現出的主動參與精神,認真負責的態度,注意發現並及時表揚他們取得的微小進步,淡化學生之間的差異。同時,練習評價的形式要多樣化,克服過去那種學生練習由教師裁決的單一模式,除了教師評價,還可讓學生互相評價,學生自我評價,或讓家長積極參與評價活動。從而在評價活動中,既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的興趣,又培養評價意識、合作意識,提高學生的能力和進步的信心。

總之,新教材練習設計的目的不是為了加重學生的負擔,而是為了幫助他們更好的理解課文。課上,引導學生動起來,質疑問難,深入探究,師生一起切磋學問,砥礪思想;課外,通過少而精的作業,積累知識,激發興趣,培養能力。課堂內外,都要讓學生意識到:自己才是學習的主人!

為完成我們的課改目標,我們高一語文備課組所有成員將團結協作,發揚二中人刻苦鑽研的精神,在集體備課、分工合作的基礎上,充分發揮電子備課、電腦教學的優勢,群策群力,努力探索並走出一條課改的路子,使學生真正想學、樂學和會學,真正愛上語文這門課。

七、教學工作安排

(一)必修課

1.教本

(1)必修課教本的處理,依據合理有利的原則、單元組織的原則、集體備課的原則、改革創新的原則,按時完成。

(2)教學內容的組織:

A.前半期完成一、二、五單元,後半期完成三、四、六單元。每個單元都安排中心發言人;每個中心發言人都承擔一堂「公開課」。

B.按照單元教學要求,在教學中要突出各種文體的特點,引導學生掌握相關知識要點,並引導學生模仿和創作。單元內部的各篇文章可以聯系起來,進行比較閱讀研究,從而深化對文章和單元要點的把握。每個單元的教學完成之後,組織並指導學生完成單元小結。

C.要提倡「自主、探究、合作」的學習方式。要有計劃地引導學生自學,引導他們自主鑽研課文,自奮其力,自力得知;要突出研究性學習特點,拓展課堂內容,深化課文理解;要組織合作學習小組,鼓勵學生相互切磋,相互討論。

(3)教材的備課

我們堅持每周星期四集體備課。每個單元的中心發言人,要詳細解說本單元的重點、難點、疑點,要提出教材處理意見。要全備課組在聽取這些意見後要各抒己見,細致討論,最終達成共識。

2.讀本

根據教本與讀本相結合的原則,做如下安排:

(1)課本、讀本銜接。

教本(單元) ———— 讀本(課文番號)

第一單元 1—8(小說)

第二單元 9 —20(雜文)

第三單元 21—31(說明文)

第四單元 32—44(文藝論文和文化雜論)

第五單元 45—55(古文1)

第六單元 56—65(古文2)

名著與文化素養: 66—68;

語言運用、閱讀和寫作:69—79

(2)讀本納入備課方案。

單元備課,不僅備教本,也備讀本,對兩者教學的重點難點、方式方法,都做通盤考慮。

(3)讀本課文處理方法

——以「讀」為主,教師組織學生閱讀和討論交流。要在讀本的閱讀中體現學生的主體性;

——以寫促讀,布置讀書筆記的寫作練習,促進學生對讀本的閱讀理解;

——讀本的「名著導讀」部分,結合「研究性閱讀」實施;

——在練習、檢測時以讀本為材料,促進學生的讀本學習。

(二)作文教學

1依據教材編寫體例,完成教本上的「口語交際與寫作實踐」訓練。

2寫作練習分步驟進行達標訓練,要求學生逐漸達標,形成基本的語言修辭意識。

3提高學生考場作文的完成速度,在40分鍾內能根據要求寫出700字左右的文章。

4調動學生參與作文批改與點評,提高批改實效。

5作文教學重講評,通過講評明得失,知方法。要引導學生自批自改。

6鼓勵學生寫作文後記,做自我總結。

7本期擬做大作文8次,練筆10次。

(三)課外活動

1、在「校園文化周」中舉行「背誦大賽」。

2、4月和6月分分別舉辦「魯迅小說賞析專題」 「《紅樓夢》賞析」講座。

八、教研工作

抓好課堂教學,提高教學質量,除了要鑽研教育教學理論,鑽研教材外,更重要的是要認真研究學生,根據所帶班級學生的實際情況有針對性的進行課堂教學和課外指導。備課的核心是備學生。

1、本學期教研重點是繼續探討新教材活動課的教學原則和教學方式。

2、組內交流探討「自主、探究、合作」教學模式的方法。

⑻ 高中語文教師資格證面試怎麼寫教案

一、 教案組成

一篇完整的教案一般包括以下幾個部分: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過程、板書設計、教學反思五塊部分。當然有的教材里還有教具、課前准備等等,這些也是可以的。但是鑒於面試備課時間只有20分鍾,而教具在試講過程中是可以呈現出來的,所以中公講師呂琴建議大家保留五部分內容就已經足夠了。其中教學目標又包括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塊。教學重點包括教學的重點和教學難點,有時重難點可以是一個知識點。教學過程是教案的主體也是最重要的部分,一般包括「四部曲」,分別是導入、新授、鞏固、小結作業。板書設計是試講知識點的總體呈現。教學反思一般只需要寫上這四個字就可以,因為具體的反思內容需要等到教學結束以後才能寫。

二、 教案難寫部分

一般來講,一次比較成功的試講主要是完成了教案中的教學目標、突破了教學重難點,以及教學過程清晰的呈現出來了。那麼對於教案中比較難寫的這幾塊內容詳細分析一下。首先是教學目標。注意以下幾點,一是教學的三維目標不能少寫;二是書寫規范,一般包括行為主體、行為動詞、行為條件、表現程度。行為主體為學生也可以省去,行為動詞如「背誦、了解、書寫……」,行為條件是指在什麼樣的條件下。如「學生能在三分鍾內對全班同學演說林肯在葛底斯堡演說詞全文,語氣的停頓和語調的變化應與該演說風格一致。」 這里表達的意識是讓學生背誦課文,但是它包含了上面的所有書寫要素。在這里提醒考生:四個維度是相對原則,由於備課時間短,所以教學目標不要太多。所以行為主體、行為動詞不要省。後兩者可以不要太詳細。 其次是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難點可以從以下幾個維度進行考慮,一是試講標題就是試講的主要知識點可設為重點,二是看試題清單中的要求;教學難點一般是比較抽象的概念或者對於學生目前的知識水平還不容易的理解的知識點,例如提升學生價值觀目標就可以定為教學難點。最後是教學過程。教學過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一是注意教學環節的完整性;二是導入新課注意新穎性,時間不宜太長,一般不超過一分半鍾。新授教學內容要注意知識點的層次性,邏輯性不能混亂,在每個知識點講解完後要注意及時的鞏固提高。最後是小結作業部分,這部分要體現新課標理念,切記不要讓學生多讀多算,要體現開發學生的創新性。

總之,教案撰寫要詳略得當,把更多的時間放在教案難寫的對方。

下面舉個例子:教案 《蘭亭集序》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了解序文的寫作特點,掌握「修、期、次、致」等實詞的意義。

(2)過程與方法:①通過朗讀品味,理清文章的結構思路,感受文章精煉優美、樸素清新的語言;②體會文章敘議結合的藝術特色。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①體會作者對大自然的熱愛以及字里行間表現出來的曠達胸懷;②了解蘭亭宴集的起因、經過,理解作者在文中由喜到悲的感情變化,認識作者深沉感嘆中所蘊涵的積極情緒。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體會文章敘議結合的藝術特色

教學難點:理解作者的生死觀

三、教學方法

誦讀法、組織討論法、點撥歸納法。

四、教學過程:

(一)導入課文

一位哲人說過:「人,詩意地棲居在大地上。」詩意地生活,是一種對人間、對世界懷著美好的願望和情感的生活,是生活在精神的自由和心靈的和諧之中,生活在藝術和詩意的氤氳之中。著名書法家王羲之又是以怎樣的人生態度去面對生活的呢?今天,就讓我們品讀《蘭亭集序》,去觸摸他那一段不尋常的心路歷程吧!

(二)知識積累

1.了解序的的體裁特點以及關於序的體裁常識

(教學方式:講授法,教師多媒體展示介紹)

2.合作探究,解決句讀、一詞多義、特殊句式

(三)整體感知

1.學生利用工具書疏通課文

2.自讀全文,從每段中找出體現作者情感的詞,並概括要點

明確:

第1、2段:記敘宴集盛況(樂)

第3段:抒發宴會後的人生感慨(痛)

第4段:交代作序的目的(悲)

(四)深入研讀(教學方式:師生對話、以讀促悟、情景教學、小組討論)

1.研讀第1.2段

老師:清自讀課文,思考:第1.2段概述了蘭亭集會的情況,說說作者為什麼會有「信可樂也」的感受?

學生討論回答,教師歸納明確:王實甫的《西廂記》里唱到「良辰美景奈何天,賞心悅事誰家院」,說明人生有四大美事:良辰、美景、賞心、樂事。本文四美俱全,足可也。

當然更樂的事不在修禊,而在於作曲水流觴之飲。將他們的賦詩的一句找出:

「引以為流觴曲水,列坐其次,雖無絲竹管弦之盛,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敘幽情。」

請對照註解來看這句話:

眾人陶醉在自然美景之中,盡情盡意,歡聲笑語,久久不絕,以致感到人為的管弦之聲亦屬多餘了。

教師:打開幻燈片——明·文徽明《流觴賦詩圖》,帶領學生一起欣賞感受。

但最令人快樂的還不在於此,是什麼?是游目騁懷。如何理解「游目騁懷」?

教師總結:蘭亭宴集,可謂良辰,美景,賞心,樂事四美齊臻,但這種愉悅之情僅以「信可樂也」四字表出,筆勢始終從容,這是心境的淡雅,是作者的情性的體現。

2.研讀第3段

教師:自讀第3段,用自己的話概括本段的中心問題。

學生:文章第3段議論的中心問題是生死觀問題。

教師:自讀第3段,了解作者心境變化,在談論到生死問題時,作者的情感為何會由「樂」轉而為「痛」呢?

(學生立足文本發表見解,最後教師歸納)

3.研讀第4段

①學生齊讀第4段,思考:「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表達了作者怎樣的生死觀?

②討論:此段作者流露的情感是「悲」,「悲」與「痛」是一樣的情感嗎?作者因何而「悲」?

(五)品味語言

教師:後人多評價本文語言清新質朴,自然流露,對此如何理解?

(學生小組討論,教師點撥)

明確:兩晉時期,駢儷藻飾之風盛行。而《蘭亭集序》則別開生面,它的語言或駢或散,駢則整齊優美,散則錯落有致,駢散間行,各得其長;且不尚華麗辭藻,不重典故堆砌,文筆洗練,自然有致。如以「崇山峻嶺,茂林修竹」寫山,以「清流激湍,映帶左右」寫水,短短16個字就將蘭亭周圍的景色概括出來,渲染了清幽的氣氛。又如以「或取諸懷抱,悟言一室之內;或因寄所託,放浪形骸之外」,概括了人生的兩種不同的生存狀態,簡潔而清晰。這種樸素自然的形式與其內容構成了和諧的統一,難怪後人評價這篇文章「高爽有風氣,不類常流」。

(六)探究感悟

孔子曾說過:「仁者樂山,智者樂水。」凡大仁大智者都願寄情於山水,青山可以凈化人的思想,綠水可以洗滌人的心靈,使原本被灰塵蒙蔽的雙眼明亮如初,使原本浮躁的心恢復平靜。蘭亭集會便是一次文人與山水結合的人生樂事,也是一次人格與精神境界的升華。而王羲之之悲實乃古代哲人和詩人共同的困惑,他們在大徹大悟了天地宇宙的無窮後,產生了一種渺小感和迷茫感,在文學作品中此類思索比比皆是,你們是否能舉出與此有關的名句?

例: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之過隙,忽然而已。——《莊子·知北游》

天地無,人命若朝露。——曹植《送應氏》

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劉希夷《代悲白頭翁》

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古月皆如此。——李白《把酒問月》

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張若虛《春江花月夜》 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蘇軾《赤壁賦》

(七)課堂總結

教師:人生總是不免有失意伴隨,能在失意的生活中找出詩意來,這就是王羲之的睿智之處。觀照現實人生,回首蕭瑟處,我們如能吟出「也無風雨也無晴」之類的詩句,也就無愧於詩意的棲居。

(八)作業布置

整理自己的閱讀感受,寫成短文,如對王羲之的認識,對生死的理解,對時光易逝的感慨等等。

五、板書設計

六、教學反思

⑼ 高中語文無生上課教案怎麼寫

活動目標:
1、喜歡閱讀活動,對閱讀文字感興趣。
2、能將詩歌中的書面語言與自己的生活經驗聯系起來,體會自己愛媽媽,媽媽愛自己的情感。
3、能較完整的表達自己對味道的感受,能模仿詩歌的句式創編。
4、認讀重點字詞:味道、橘子、酸酸的、流淚、甜甜的、辣辣的、摔跤、咸鹹的。
活動准備:
1、知識經驗准備
知道常見食物的名稱,能說出他們的味道。
2、物質准備:
掛圖、音帶、大字卡;小字卡
3、環境准備:
准備各種味道的食品,如奶糖、檸檬片、苦瓜干、辣味牛肉乾、黃連、薑糖、穿心涼糖、話梅糖、酸話梅、秀逗糖等。
活動過程:
一、預備活動
師幼互動問候。走線,線上活動。
線上活動建議:律動「點豆豆」。幼兒念兒歌,邊走邊拍手,當說到甜豆、酸豆、苦豆、辣豆,幼兒做不同的表情。
二、感知理解活動
1、引導幼兒品嘗食品,感受不同的味道。
幼兒邊品嘗橘子、白糖、辣椒、食鹽等食物,邊與同伴交流自己的感受。
嘗出了什麼味道?用不同的表情表現這些味道。
2、教師出示掛圖,播放詩歌錄音帶,幼兒欣賞詩歌。
3、幼兒有序取書,自主閱讀。
教師分組指導,鼓勵幼兒與同伴交流詩歌中的內容。
4、師幼共同閱讀。
(1) 師:除了我們吃的東西有酸甜苦辣的味道,在生活中我們也會感受到這些味道。
引導幼兒理解生活中的各種感受可以用不同的味道表現出來。適時出示相應的大字卡。
(2) 為什麼說「媽媽的吻是甜甜的?我病了媽媽的淚水也是咸鹹的?」
5、教師播放錄音帶,幼兒小聲跟讀,用動作表現詩歌內容。
三、游戲活動
游戲:我猜、我猜、我猜猜。
教師將幼兒分組,每組選一名幼兒根據字卡內容做動作,其餘的幼兒找出相應的小字卡,並讀出來。教師計時,看哪組幼兒用時最短。
四、創造活動
1、引導幼兒說說生活中還有那些感受能用酸甜苦辣來形容的。
2、引導幼兒模仿詩歌的句式進行仿編,教師記錄下幼兒創編的短句,用句卡形式表現出來。
五、結束活動
交流小結,播放音樂,幼兒有序收書,整理自己的物品。

閱讀全文

與如何寫高中語文教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660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330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268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954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05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32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18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628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297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950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981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02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11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753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169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259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553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348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14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