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如何讓小學語文課堂充滿魅力
培養學生的傾聽能力,要讓學生明白傾聽的重要性
在交往中,傾聽是個人素質的體現,是對他人的尊重,懂得傾聽,是與人和諧相處的基本要求。心理學家對人在學習生活和交往活動作過調查,結果顯示:聽佔45%,說佔30%,讀佔16%,寫佔9%。可見,傾聽對於學習生活是多麼重要。
② 漫談如何提升小學語文課堂專注力與傾聽力
集中注意力聽課法:
1、有準備的去聽,也就是說聽課前要先預習,找出不懂的知識、發現問題,帶著知識點和問題去聽課會有解惑的快樂,也更聽得進去,容易掌握;
2、參與交流和互動,不要只是把自己擺在「聽」的旁觀者,而是「聽」的參與者,積極思考老師講的或提出的問題,能回答的時候積極回答(回答問題的好處不僅僅是表現,更多的是可以讓你注意力更集中)。
3、聽要結合寫和思考。純粹的聽很容易懈怠,能記住的點也很少,所以一定要學會快速的整理記憶。
4、如果你因為種種原因,出現了那些似懂非懂、不懂的知識,課上或者課後一定要花時間去弄懂。不然問題只會越積越多,最後就只能等著擁抱那「不三不四」的考試分數了。
高效理解和記憶:
1、要學會整合知識點。把需要學習的信息、掌握的知識分類,做成思維導圖或知識點卡片,會讓你的大腦、思維條理清醒,方便記憶、溫習、掌握。同時,要學會把新知識和已學知識聯系起來,不斷糅合、完善你的知識體系。這樣能夠促進理解,加深記憶。
2、合理用腦。所謂合理,一是要交替復習不同性質的課程,如文理交叉,歷史與地理交叉,這可使大腦皮層的不同部位輪流興奮與抑制,有利於記憶能力的增強與開發;二是在最佳時間識記,一般應安排在早晨、晚上臨睡前,具體根據自己的記憶高峰期來選擇。
3、藉助高效工具。速讀記憶是一種高效的閱讀學習方法,其訓練原理就在於激活「腦、眼」潛能,培養形成眼腦直映式的閱讀學習方式,主要練習提升閱讀速度、注意力、記憶力、理解力、思維力等方面。掌握之後,在閱讀文章、材料的時候可以快速的提取重點,促進整理歸納分析,提高理解和記憶效率;同時很快的閱讀速度,還可以節約大量的時間,游刃有餘的做其它事情。具體學習可以參考《精英特全腦速讀記憶訓練軟體》。
學習思維導圖,思維導圖是一種將放射性思考具體化的方法,也是高效整理,促進理解和記憶的方法。不僅在記憶上可以讓你大腦里的資料系統化、圖像化,還可以幫助你思維分析問題,統籌規劃。不過,要學好思維導圖,做到靈活運用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需要花費很多時間的。前面說的「精英特全腦速讀記憶訓練軟體」中也有關於思維導圖的練習和方法講解,可以參考。
總結提升:
一是要總結考試成績,通過總結學會正確地看待分數。只有正確看待分數,才不會被分數蒙住你的雙眼,而專注於學習的過程,專注於蘊藏在分數背後的秘密。二是要總結考試得失,從中找出成敗原因,這是考後總結的中心任務。學習當然貴在努力過程,但分數畢竟是知識和技能水平的象徵之一,努力過程是否合理也常常會在分數上體現出來。三是要總結、整理錯題,收集錯題,做出對應的一些解題思路(不解要知道這題怎麼解,還有知道這一類型的題要怎麼解)。四是要通過總結,確定下階段的努力方向。
③ 如何培養小學低段語文學生課堂傾聽習慣論文
1)課前暗示自己這堂課很重要
多想這些重要性,並以此引起我們對課堂學習的興趣和注意,就能專心聽講。
(2)要自覺意識到老師講課的重要性,適應老師的講課方式
同時還要認識到,沒有老師的授課和指導,我學習的困難就會增大,甚至學不下去。要常提醒自己聽好老師的講課,不要錯過學習的好機會!
(3)排除內外影響和干擾
當發現自己有輕視講課內容的苗頭,或教師講課方式不合口味,或思想不自覺開小差的時候,當出現不安靜時,就要排除干擾,保持集中注意力的心理狀態。課堂講援的各種科學知識有它的知識體系,概念系統,比較抽象概括,這需要藉助意志力的幫助自我控制,去戰勝分散注意的各種干擾因素,做到有意識的注意。
(4)有意追蹤課堂內容和老師講課理解,那麼老師的聲音就會變成催眠曲,使你慢慢進入瞌睡狀態。因此,要一邊聽講,一邊很快地思考,弄懂所講的意思,主動地記住它們,則會使大腦處於興奮狀態,也就能使你的注意力集中在講解的內容上。
(5)要善於分配注意
課堂不僅要聽、看、記憶,而且還要記筆記。會聽課的學生善於轉移和分配注意,在聽講時還要快速地思考、去記,當聽到重點的內容或老師補充教科書上沒有的材料時就簡要地記一下筆記。以理解內容為重點,兼顧各方面,結果大大提高課堂學習的效果,還培養了注意的轉移和合理的分配能力。
④ 如何在小學語文課堂中滲透合作學習
第一:明確分工,各負其職。
首先要組織合作小組。好的合作小組應保證每位成員都有參與的可能,這樣各成員才能促進高級思維技能,實現知識上互補,形成合作的社會行為和良好的個性品質。教師應採取一定的規則和要求形成不同組合的小組,按學習差異搭配,把不同學習水平的學生分配到一組,可形成幫帶機制,實現共同提高的目的;按性別差異搭配,性別的差異必然會帶來知識組成的差異、認知方式和認知風格的差異,合作小組中既有女生又有男生,必然在交流過程中實現優勢互補,形成異性效應;按個性差異搭配,不同個性的成員可使合作交流不至於過於熱烈或過於沉悶,通過合交流,認識不同成員個性中的優點,幫助成員糾正自己個性中不利的一面。教師在教學中進行分組,可因時、因地、因人和主題而採取一種或多種形式。
其次,每個成員在小組中都要被賦予特定的職責。如「小組長」要掌握小組學習的進程,安排發言順序;「記錄員」要記錄小組學習的過程和結果;「監督員」要監督小組成員的學習情況,確認每位成員是否都完成了學習任務------為了培養學生多方面的能力,可讓小組成員定期交換分工。如一位教師在組織學生學習《蘑菇該獎給誰》這一課時,在設計中有這樣一個合作學習的環節:「請以四人為一組討論,蘑菇為什麼要獎給小白兔?一人當小白兔,一人當小灰兔,一人當兔媽媽,另一人當組長。」隨後學生展開了激烈的討論,幾分鍾過後,各小組踴躍發言,把各個人物的思想理解得非常透徹。達到了預期的學習目標。
第二:把握機會,巧妙設計。
教師要從學生的實際和教學的需要出發,緊扣課程標准,目的明確,選好討論題目。問題設計內容要科學,並不是所有的問題都需要討論,因為討論不能代替獨立思考。教師設計的問題不能太容易,學生張口就會,看起來氣氛活躍,學生容易形成思維惰性。問題設計蒼白、難度很低或難度過高都不容易激起學生的興趣。教師設計的問題要有利於促進學生主動探究知識,有利於集體研究,促進討論學習,因此要精選問題,把具有開放性、探究性的問題,或趣味性、生活性的問題,或熱點性、規律性的問題作為小組合作學習的載體。通過這些問題的討論,能引起學生在認知上產生矛盾和沖突的情境,能調動起學生的積極性和參與討論的熱情,使每個學生的高級思維得到發展。
第三:明確要求,善於調控。
在小組合作學習時,要求每位學生做到:積極參與課堂討論。每位學生都應積極參與不同形式的合作學習團體,並且談話內容應與討論問題有關,而不是與問題相違背的內容,這樣不但有利於目標的獲得,而且能保證團體的凝聚力。積極傾聽,適時反饋。合作學習是一個互動溝通的過程,因此積極地參與合作討論不僅表現為積極發言還要注意其他團體成員的發言,適時作出合理的反饋。這既是一種禮儀和教養的表現,同時也使對方的想法和體驗得到尊重,甚至可以成為雙方繼續交流的催化劑。傾聽他人的發言可通過身體語言(如點頭、微笑等)和眼神的接觸來體現;還可以表現為在適當的時候對他人的談話做出一定的總結、闡述或質疑;還可以是自己的談話內容應與他人的談話有關。③控制自己的談話時間。每位成員的發言時間不能過於冗長,內容要清晰、簡潔明了,以免其他成員喪失傾聽、思考、發言和溝通的興趣,影響討論的繼續進行。
在合作學習環節中,教師要善於隨時調控,合作交流討論不僅僅局限於小組中,還可以小組與小組的相互交流。如《景陽岡》一課中武松「三閃」一段中的「閃」字用得好,生動准確,深刻地寫出了武松的勇敢、機智。教師緊緊抓住了這個關鍵詞,設計幾個問題,讓學生讀書、思考、討論,活躍了課堂氣氛,培養了學生的思維能力,收到了較好的效果。「三閃」一段寫老虎對武松進攻了三次:一撲、一掀、一剪。而武松都用閃的辦法對付。初讀此段後,教師設計的第一個討論問題是:既然「閃」就是躲的意思,為什麼這里作者用「閃」不用「躲」?這個問題很有深度,有思考性,答案不能直接從書中找出來。教師就採取了既可以小組討論,也可以打破常規,讓學生小組間交流,形成大組討論的方法。學生們帶著這個問題認真讀書,仔細思考後,他們展開了小組間的交流,有的小組說「閃」顯得動作快,而「躲」則比較慢;有的小組說「閃」動作靈活,而「躲」則顯得笨手笨腳;還有小組的說「閃」是主動地躲開,而「躲」則顯得膽小,被動。各小組不同的答案經過綜合,終於弄明白了「閃」雖然就是側轉身體躲避,但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有著特定的含義,和一般的躲開有所不同。大家都認為,這兒用「閃」比用「躲」好,能夠突出武松的動作靈敏,靈活,膽子大。教師就隨機表揚大家能夠小組間交流,而且讀書認真,會動腦筋,學生高興勁溢於言表。
討論至此,「閃」字理解夠了嗎?教師並沒有作罷,在學生思維活躍、漸入佳境的情況下,教師又提出了第三個問題:武松為什麼一開始就用「閃」的辦法來對付老虎的進攻?是啊,武松不是條好漢嗎?他不是說就是有虎也不怕嗎?怎麼不和老虎拼呢?由於剛才學生已經知道了武松是個機智的人,雖然這個問題更深入了一步,但學生基本能解決了。此時教師就不需要小組與小組的交流討論,而是讓每一個小組單獨讀書、思考後,由他們派代表發表自己的見解。有的說武松沒有防備,「吃那一驚」,自然要先閃開;有的認為老虎來勢兇猛,此時和它硬拼不是好辦法,「閃」可以避開老虎的鋒芒,消耗老虎的體力;有的還有獨到的見解:武松並不是單純的「閃」而是邊閃邊看邊想,摸清老虎的底細,尋找進攻的機會。可以看出,學生對「閃」在這段文字中的深刻含義,開始明白了,對作者推敲詞語的功力,用詞造句的匠心,開始領悟了。所以,當教師提出第三個帶有總結性的討論問題「從『三閃』中你看出了什麼」時,學生很容易有了答案。此時就不需要小組的討論,學生都能輕而易舉地發表意見。教師在學生學習討論中調控自如,充分發揮了小組合作學習的群體效應。
第四:反饋及時,激勵評價。
保證小組討論學習取得理想效果的關鍵,是確立一種促進學生在小組活動中不僅個人努力上進,而且樂於互助、合作的良性制約機制。評價機制的建立是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提高小組合作效率的關鍵因素之一。因此,教師應該根據實際情況,採用多種評價方式:評價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與結果,側重於對過程的評價,關注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比關注結果更能提高學生的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性。注重自評、互評和師評相結合,盡可能多地去發現每個學生在合作學習過程中的參與度、討論中的情感態度以及交流的能力,盡力去捕捉每個成員的潛在優勢,給予學生激勵性的評價,在評價中及時引導學生進行反思,幫助學生尋找更高的發展目標。注重個體評價與小組評價相結合。教師既要重視對學生個體的評價,又要重視對合作小組的評價,做到個體與集體的有機統一。小組合作學習方式的引入,使課堂教學變得更加有活力和生機。有價值的合作學習,課堂上反映出的是民主的、和諧的、寬松的、開放的、張揚的教學氛圍。如果合作學習的引入適時、適當、科學有效,課堂教學就能真正地面向全體,學生就從實質意義上成為了學習的主人。
總之,小組合作學習是培養學生創新精神、探究意識和合作能力的重要學習形式,也是促進學生學會學習,學會交往的重要形式,需要我們不斷探索,努力研究,使這種學習形式更完整、更合理、更有效。
⑤ 在小學語文課堂上如何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
語言是實現人際交流的重要手段,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力是一個人思想的外在表現。小學階段是培養孩子語言表達能力的昀佳時期,在這一階段形成良好的語言表達習慣,將有利於發展學生的智力,表達能力、知識理解能力。小學語文教育是全方位素質人才培養的基礎,而語言表達能力是一個人能力風度的重要體現,培養小學生語言表達能力是新世紀新型人才培養的目標之一,同時也是人性化教育的要求。
一、充分利用家庭學習資源
現如今,學生語言表達能力差不僅僅是學校教育環境造成的,更是家庭教學與學校教學脫節所造成的。許多家長認為教育只是學校的事,忽視了家庭教學的重要性,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位「啟蒙老師」,在學生的成長過程中,除了在學校接受教師的教育外,還會受到家庭的影響,這種影響在學生成長過程中起到作用有時甚至超過學校。因此,解決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缺失的問題必須家庭和學校共同努力,教師應加強與家長之間的溝通,增加二者之間的互動,有效開發生活中的學習資源,特別是學生在家時,教師應該指導家長有意識地訓練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教師應該多關注身邊的學習資源,了解學生的興趣所在,向家長推薦一些適合孩子,同時孩子又對其特別感興趣的書籍、報刊或是電視節目等。隨著科技的發展,家長也可以通過網路教學的方式來豐富學生的視野,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在條件成熟的地區,教師還可以指導家長定期向相關專家學習如何提高孩子語言表達能力的方法和技巧。
二、積極創造課堂發言氛圍
在培養學生語言表達能力時,昀重要的一點是解決學生的心理障礙問題,造成許多學生不敢表達的主要因素往往是教師過於嚴苛,使得教學環境過於壓抑。因此,要使學生敞開心扉地表達自己的想法,教師應該努力創造利於學生表達的課堂發言氛圍,尊重學生的想法和表達習慣。首先,教師應該擺正自己的教學態度,調整自身角色,與學生平等地交流和溝通,讓學生在輕松的教學環境中鍛煉語言表達能力;其次,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盡量站在學生的立場和角度組織教學活動,語言表達也應盡量貼近學生的特點,這樣不但能體現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主體性,更能降低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距離感;昀後,當學生語言表達出現錯誤時,教師應盡量避免流露不滿意的情緒,要繼續鼓勵學生積極參加課堂發言,使之在輕松交流的氛圍中提高自身的語言表達能力。
三、積極營造學生交際環境
語言的學習,尤其是聽說能力是學習,昀重要的是讓學習者在真實的或者模擬真實交際情境內進行鍛煉。在對小學生展開語言表達能力的訓練時,教師應該盡可能對教材進行創作性的使用,讓學生在自己熟悉的情境內練習對人和事物的描寫和表達。教師可以在課堂教學中示範如何開始發言、如何去傾聽別人的觀點,如何去評價和指正別人的不足並提出自己的意見等等。比如在作文課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先讓學生進行口述,教導學生如何理清邏輯、婉轉流利地表達自己思路,例如《怎麼過「六一」兒童節》、《該怎麼做》之類的,又比如《秋遊》這樣的作文教學,應該先組織學生體驗秋天的大自然,用心感悟秋天的與眾不同,然後組織學生通過語言將自己所見所聞表達出來。小學生活潑好動,表現欲較強,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利用文中的內容,將角色扮演融入教學活動。例如在學習《贈汪倫》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演繹李白送別好友汪倫時的情形,培養學生的想像能力和語言能力,通過這樣不斷的訓練,不僅能使學生的思維得到拓展,更能提升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四、適當拓展課堂教學活動
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應用多樣化的教學方式吸引學生的興趣。首先,教師做好嚴格地教學規劃,在每周開始之前,為學生制定好詳細地教學活動安排,例如朗誦比賽、演講比賽、猜謎語等教學活動激發學生參與的熱情,對於在比賽中表現優異的同學,應當給予一定的獎勵;對於表現稍差的同學也要鼓勵他們繼續努力。除此之外,教師還應該指導學生多閱讀課外書籍,讓學生對自己感興趣的人或事物發表自己的看法,為鼓勵學生表達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昀後,教師應重視寫作能力的教學,通過讓學生自己親自觀察事物,再用自己的方式組織語言表達出對事物的認識,從而提高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和表達能力。
五、結束語
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須將其貫穿於整個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不能僅僅依賴於學校教學,更應該得到家長的重視,讓學生在家裡也有良好的學習氛圍。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努力激發學生表達的慾望,為學生創造良好的語言表達環境,引導學生自己思考如何組織語言,並通過自己的方式表達出來,從而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⑥ 如何培養學生語文課堂的傾聽習慣與深思品質
如何培養學生語文課堂的傾聽習慣與深思品質
一、分析學生不會傾聽的原因
高效果的課堂首先要教會學生如何進行傾聽,學生不會傾聽的原因有兩種,一是自身原因,二是老師原因。
(一)學生原因
小學生自製能力差,好動,沒耐心聽別人講話,即使是在強迫傾聽的時候如果旁邊的一個新事物是小學生沒見過的,那他就不會再聽你的話而把注意力轉向了別處。
小學生一般沒有傾聽的習慣所以也不會有傾聽的態度。有的是因為長久的生活習慣造成的,有的是對於課堂知識的不喜歡。這樣的傾聽態度會影響學生的聽課效果繼而影響學生的語文成績。
小學生從小時候起就沒被教育進行傾聽,在成長的過程中也沒人幫忙指導他學著傾聽,久而久之,即使小學生對這節課感興趣但他們不知道怎麼傾聽,如何傾聽。
(二)老師原因
老師上課的時候,話語說的過多,沒有主次之分,這讓學生抓不住重點去聽,學生不明白聽課的主要內容在哪裡,老師也沒有及時去引導學生去傾聽重點,這就導致了學生對於傾聽的不重視。
老師在設計教案時候,設置的問題太多,學生答完之後,老師也沒有補充說明,這使得學生的傾聽效果受阻。而且老師設置的問題太過簡單,學生失去了傾聽的興趣。
老師在課堂上進行閑談,不講課本知識,課本之外的話語繁多,嘮叨話語過多讓學生產生厭惡之感,不僅沒有培養學生的傾聽習慣反而在學生心裡失去了說服力。
二、培養傾聽的方法
(一)對學生的傾聽意識進行強化
西方有一句格言是這樣說的:上帝給了我們兩只耳朵卻只給一張嘴。這句話明確地指明讓我們學會傾聽。老師要給學生講述傾聽的重要性,傾聽別人可以拉近我們與別人之間的距離;傾聽別人可以讓我們加深對一個人的了解;傾聽別人可以讓我們的思想不斷更新。傾聽是一項技能也是一個必需品。語文知識的傳授就是通過老師的講學生的聽來實現。傾聽老師講課,配合老師的授課節奏是一個學生學會學習的基礎。
(二)明確知識重點,讓學生學會傾聽重點
當一節課里,老師傳授的知識點過多時,學生就會分不清重點在哪裡。在教學過程中,書本的內容也許比較少需要老師自己去補充,然而有的知識是小學階段難以掌握的,遇到聽不懂的學生會自己停下來思考,繼而無法跟上老師的講課節奏。老師在講課過程中,對於一些重要知識,老師可以展示在黑板上,這樣學生不僅會聽到也可以用眼睛看到。
(三)設置獎賞制度
小學生的愛好簡單,思維簡單,對於小學生的傾聽習慣,老師可以設立獎賞制度,對於聽課認真的小學生,老師可以獎勵大紅花或一支漂亮的筆等迎合小學生喜好的物品。老師對於表現好的小學生要提出表揚,讓小學生獲得喜悅和成就感。老師善於觀察小學生,了解小學生的優點並給予贊賞,使學生越來越懂得傾聽,從內心深處感受到傾聽的好處。
(四)專門訓練傾聽
語文老師可以利用課堂進行文字游戲接龍,一個學生組個詞,下個同學用結尾那個詞作為開頭再進行組詞。或者老師可以利用文字進行傳語游戲,學生排成人數相同的幾排,給每個排頭的學生一張紙條,然後第一個學生趴在第二個學生的耳朵旁悄聲傳遞,接連如此。這樣不僅可以鍛煉學生的聽話能力還可以訓練學生的思考能力。
「聽」是語文學習的一個重要習慣。但是光聽不思考,學生的知識就不會得到深入研究。孔子曾說:學而不思則罔。思考對於學習至關重要,就要從小學生開始注重思維品質的培養。
三、培養小學生深思品質
(一)設立問題情景
提問題是幫助孩子訓練思考的最好辦法,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出其不意地提出問題讓學生去解決這些問題。教師有意設立問題情景,可以有效地激發學生的智力,激起學生的求知慾望。通過問題情景還可以提高學生對於課堂的積極參與性,慢慢地學生的自主思維性也會提高。
(二)鼓勵學生自主創新
創新是考驗學生思維靈活性的准則,所謂思維靈活性是指學生可以從不同的側面去考慮一個事物,運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識去解決問題。學生思考問題的途徑往往比較單一,老師可以適當地給予指導,把學生的思維引向不同側面,要讓學生從不同側面對於問題進行不同的理解。
(三)培養學生的質疑思維
對於課本知識,學生不會提出質疑,這種思維壓制學生的想像力,魯迅敢於對幾年來的封建文化做出批判,小學生入社未深,對於一些知識不理解但也可以提出自己的疑惑。老師要培養學生的質疑意識,所有的知識都不是自古有之,是被人所發現再不斷修改保留至今。小學生對於知識有權利提出自己的質疑之詞,老師不能斥責學生的創新思維,可以鼓勵學生自己去查閱資料查證自己的想法是否正確。
結語
小學語文是充滿各種畫面感的課文,那些課文可以幫助小學生去想像課文所描述的模樣,小學生學會傾聽語文知識不僅會積累文學常識還可以自己創作文章。小學生學會思考不僅可以訓練思維感而且有利於自身的健康成長。老師要學著幫助學生去解決傾聽的困難和改善小學生不善思考的習慣。
⑦ 小學語文課堂中學生缺乏傾聽能力的原因有哪些
發現小學生由於諸多原因沒有形成良好的傾聽能力,導致語文課堂學習效率低下。聽、說、讀、寫作為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基礎技能,是學生獲取知識的主要渠道,小學生思維還處在初步的發展階段,對於事物的好奇心特別強,容易受到外界環境的影響而難以集中注意力,因而教師要重視學生的課堂傾聽習慣,努力提高課堂效率。
⑧ 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如何進行互動
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如何進行互動的有效措施:
(一)轉變教學觀念,強化師生互動意識
想要加強師生互動開展的有效性,首先教師應轉變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理念,強化師生的互動意識,《語文課程標准》要求語文課程應滿足不同學生、學校以及地區需求,要創造富有活力的課堂教學。同時語文課程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實際教學過程中,不僅要培養學生語文綜合能力,還要學會個人的情感交流,做到師生之間平等對話。因此教師應在教學過程中,應根據語文教內容以及目標,應為學生多創造交流的機會,引導學生能夠自由的表達自己的想法,通過師生有效互動與合作,實現教學相長。例如在學習《狼牙山五壯士》這一課時,教師就可以採取與學生共同學習、共同探討的方式,首先教師與學生共同閱讀課文,了解文章的主要思想,之後教師讓學生提出對文章內容的疑問,學生提出之後,教師再進行補充。提出問題之後,教師再與學生共同探討以及分析,此時教師應正確的引導學生,使得學生能夠按照正確的思考來解決問題。這種方式大大提高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有利於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二)豐富活動形式,提高師生互動多樣性
為了改善以往師生互動的單一性,還應豐富活動形式,加強師生互動的多樣性,這樣可以激發學生進行師生互動的積極性與主動性,也讓學生更願意表達自己的想法以及意見,從而提高小學語文師生互動的有效性。例如在學習《賣火柴的小女孩》這一課時,教師可以採用情境表演的方式進行互動,教師為學生進行編排,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表演,完成表演後,教師還可以對學生進行評價,同時學生有想法也可以向老師提出來。又如在學習《匆匆》這一課時,教師組織學生進行朗誦比賽,在比賽之前,教師可以先為學生進行示範朗誦,然後讓學生獨自練習,在練習過程中,有什麼問題,可以向教師提問,實現師生之間的有效互動。
(三)把握互動時機,提高師生互動效果
新課程標准要求教師要把學生看作教學活動的主體,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交流是建立在學生主體地位的基礎之上的。在教學活動的開展中,教師要重視學生主動性與能動性作用的發揮,根據學生的身心特點和教學內容來設計教學活動,增強師生之間的互動。課堂上,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交流應避免盲目性,應根據具體情況,把握良好的時機,開展師生之間的良好互動,這就要求教師應多做准備工作,只有充分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才能使得師生互動更加的有效。另外學生作為學習活動的主體,教師在教學中要把課堂時間較多的留給學生,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探究與合作的學習。教師在教學中要根據具體的教學情況,合理把握互動時機來對學生進行交流互動,以提高互動效果。
⑨ 如何在語文課堂中讓孩子學會傾聽
在新課程改革理念的指導下,我們的語文課堂的確活躍了不少,學生的個性張揚了,敢於大膽發表自己的意見和見解了。但真正活躍的語文課堂中,光有精彩的個人表達是遠遠不夠的。學生還要在課堂上養成傾聽的習慣,聆聽教師的講課,聆聽他人的發言,才能進行積極有效的思索,才能更好地參與課堂活動,也才能產生與他人智慧撞擊的火花。那麼該如何讓學生在語文課堂上學會傾聽呢? 一、感知「傾聽」,領悟「傾聽」的重要性 (一)營造有情趣的氛圍,暗示「傾聽」重要性。我們都知道用乾巴巴的語言描述傾聽的重要性,學生不願去聽,也不願領會。我們可以隨時暗示孩子傾聽的重要,比如在教室的黑板上,寫著 「傾聽是對別人的尊重。」 「聽也是讀,用耳朵來讀。」等提示性的話語。 在布置作業時,不寫在黑板上,而是用「我來說,你來聽」這種方式去記住。以潤物細無聲的、富有情趣的方式暗示、引導孩子善於傾聽,化有限的空間為傾聽的樂園。 (二)以充滿情趣的語言,訴說「傾聽」的重要性。在語文課堂上,老師要留意 「聽眾」的狀態,隨時予以調整,以充滿情趣的語言激起孩子「傾聽」的興趣。在傾聽學生發言的時候,注意聽的孩子,以了解學生聽的情況,並用極富情趣的語言對聽得認真的孩子及時表揚,對聽得不認真的及時提醒。比如 「大家看,XX不僅聽明白了,還加進自己的想法,值得學習!」 「XX真厲害,有一雙金耳朵!」「聽得認真的孩子將會得到一個獎勵」……小學生的模仿意識強,往往表揚的是一個,受益的是一大片。長期的引導下,「傾聽」的重要性將會根深蒂固地「長」在孩子的腦海里。 二、體驗「傾聽」,培養良好的傾聽習慣 人的成長其實就是一些習慣的累積,而習慣的養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我們在平時的生活中點點滴滴的積累起來,需要耐心,需要勇氣,更需要方法。 1、細化要求,養成傾聽習慣。老師和學生共同制定傾聽的要求:專心、耐心、細心、虛心,並嚴格履行。 2、設置游戲,提高傾聽潛能。愛玩是學生的天性,游戲是深受學生喜歡的活動形式。在課堂教學中,如果能針對教材特點和學生年齡特徵,在課堂中穿插一些生動活潑、形式多樣的有趣游戲,讓學生在玩中學,不僅能夠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不露痕跡地培養學生的傾聽習慣。 3、榜樣示範,潛移默化。小學生的向師性強,老師的一舉一動會帶給孩子潛移默化的影響。要求學生養成傾聽的好習慣,老師首先要做一個耐心、專心、悉心的傾聽者。教師的傾聽一方面有助於教師及時了解學生的認知水平,有針對性地調整教學,同時也是對學生人格的一種尊重,幫助學生樹立學習的自信。這樣一來,既達到了課內外相互交流的目的,又給學生營造了良好的傾聽氛圍。 三、循序漸進的引導,學習傾聽的方法。 由於年齡特點,小學生的自控能力較差,為此,要採取有效的方法,對學生循序漸進地進行了傾聽能力的培養。 1、聽寫訓練。聽寫時,老師不再是讀一個學生寫一個,而是連續讀兩個或三個,乃至更多。要求學生在聽過兩到三次之後一次性寫出來。在訓練了一段時間之後,則增加「讀」詞語,縮短「聽」的次數。我們也可以進行聽寫句子的訓練。 2、聽讀訓練。學生傾聽老師的范讀,同學的朗讀,錄音機朗讀。當然,每次傾聽都有明確的傾聽要求。比如:在老師的朗讀中,哪個句子特別吸引你?聽著朗讀,你彷彿看見了什麼,聽到了什麼?又如:你聽出他朗讀的錯誤之處了嗎?……從而讓學生明白傾聽不僅用耳朵,還得用心,用腦,從而養成良好的傾聽習慣。 3、主題辯論會。為了培養學生敏銳的傾聽能力,迅速聽懂對方說話的主要內容並作出反應。 4、布置聽的作業。在平時可以布置如 「聽故事」之類的作業,檢查時,可讓學生講講記住了故事中的哪個詞語,哪個情節,對能力較強的同學可讓他們講講故事的大概內容或聽完故事的感想。 5、「傳話」游戲。課堂中穿插「傳話」游戲是學生最感興趣的。它輕松有趣,能拂去學習的疲勞,而且這短短的2分鍾往往能讓學生集中心智,側耳傾聽。「傾聽」一詞的意義就在這一刻體現得淋漓盡致。 四、實施多元評價,提高傾聽的能力 1、即時評價——贊揚。課堂中,我經常會說:「你聽得最認真,這可是尊重別人的表現呀!」「這么一點小小的區別都被你找出來了,你可真了不起!」「你聽出了他的不足,可真幫了他的大忙。」「大家看,這位同學不僅聽懂了別人的發言,還加進了自己的想法,多棒呀!」……一個眼神,一句贊揚,一個微笑,不花時間,不費力氣,卻能收到明顯的教育效果。 2、終結性評價——獎勵。下課前,表揚上課認真傾聽的學生,給予加分、獎五星和紅花等的獎勵。充分發揮評價的激勵功能,以評價為導向引發學生自覺、積極、認真地投入到課堂學習中來。 傾聽是把金鑰匙,它能為學生打開更廣闊的交流空間。傾聽是語文學習的靈魂,只有真正學會傾聽,才能實實在在順順利利將語文學習進行到底。讓我們喚起學生傾聽的興致,養成良好的傾聽習慣,讓學生在聽中生疑、聽中解惑、聽中積累、聽中成長,聽出智慧的頭腦,聽出精彩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