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語言文字 > 怎麼培養語文能力

怎麼培養語文能力

發布時間:2022-07-11 06:22:26

㈠ 什麼是語文能力 如何培養學生的語文能力

語文能力亦稱「外部言語能力」,順利運用語言文字進行交流的能力。言語交往是通過表達和理解進行的雙向交流。表達,需要有說和寫的能力;理解, 需要有聽和讀的能力。

培養學生的語文能力最主要的是培養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聽、說、讀、寫即為語文能力的四要素,它們之間既具有相關性,又具有相對獨立性和系統性。聽、說能力是讀、寫能力的基礎。在兒童掌握語文能力的過程中,聽、說、讀、寫四種能力是遞次發展的。

(1)怎麼培養語文能力擴展閱讀

聽,形聲。從耳德,即耳有所得,今簡化為「聽」。「聽」本義「笑貌」。本義:用耳朵感受聲音。耳內的兩個感覺性毛細胞的小區。例如心不在焉,視而不見,聽而不聞。——《禮記·大學》。

說,從言從兌,言辭以兌付。說為古代一種議論文體,既可說明記敘事物,也可發表議論,但都是為了陳述作者對社會上某些問題的觀點。如:《愛蓮說》,《捕蛇者說》。以議論為主,相當於現在的雜文。

讀,釋義:1、看著文字念出聲來。2、閱讀;看(書或文章)。③指上學或學習。④指識取:讀

寫,基本字義:1. 用筆作字:~字。~作。編~。2. 描摹,敘述:~生。~實。~照(①畫人物的形象;②描寫刻畫)。輕描淡~。

㈡ 怎樣培養語文的語感能力

一、朗讀訓練培養語感
在現代語文教學中,朗讀不但在聽、說、讀、寫等言語活動中起關鍵作用,而且是語感最初形成的基本手段。
1.質疑理解,讓學生想讀。一般課堂閱讀教學結構中包括初讀、研讀、品讀、創讀四個環節,各節讀的功能主要體現在整體感知,了解文章的主要內容和把握文章給你的最初的感覺,並且讀通讀順,保證讀的時間,真正做到讓每一個學生「讀得字字響亮,不可誤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研讀環節主要是探究、思考、理解,養成深入閱讀的能力。創讀環節,指學生在有了對課文獨有的理解後,能通過自己的讀把自己理解、體會表達出來,這是培養語感和展示語感的不可缺少的一個環節,同時鼓勵學生在讀中能發表自己的獨立見解,展示自己創造性學習活動的成果。
2.傳授方法,教學生會讀。
(1)問題法。(2)勾畫、摘錄法。(3)「眼看心到」的默讀法。(4)筆記法。
總之,閱讀教學中朗讀的形式很多,有齊讀、輪流讀、指名讀、分角色讀、引讀等等。無論哪種朗讀都不僅是閱讀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更是幫助學生培養語感、理解課文內涵、從而達到教學目的的重要手段之一。而有效的讀的訓練,必須同思維活動緊密地結合起來,特別是同想像緊密地結合起來,才能誘發學生的語感。
3.恰當評價,促學生多讀。課堂上經常聽到學生在評價他人朗讀時總是非常機械單調的幾句:「有感情」、「讀出重音」等等,缺乏的是在聆聽他人朗讀後自我內心真實感受的正確抒發,或是在聽的過程中加深了對文章理解後的深一層次的表達,所以課堂朗讀導向意識非常重要。朗讀評價形式有師評、生評、師生互評、生生互評等,主要導向通過讀對課文內容的感知、理解、感悟、體會,導向個人頭腦中的「放電影」,即談談自己的眼前浮現了什麼。
總之,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要想體現學生自主的精神,要想讓學生最大限度地獲得知識,提高學生的能力,就必須強化朗讀訓練,把主動權交給學生。
二、說話訓練培養語感
1.營造良好氛圍,消除膽怯心理。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是學生的積極主動性發揮的前提。當學生處於一種寬松的環境中,心情愉快,就能進入學習的最佳狀態,樂於思維,敢於表達。低年級學生多數膽子小,聲音輕,怕說錯話,怕老師批評,怕別人笑話,少數人雖能積極舉手,想說但又說不清。營造一個寬松、愉快的學習氛圍尤為重要。因此,教師首先必須消除兒童的膽怯心理,鼓勵其大膽說話,要把自己當作學生的朋友,態度和藹可親,說話熱情而富有童趣。
2.創設多種情境,激發說話興趣。興趣是主動學習的最好老師。根據低年級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易受情感因素影響的特點,教師要巧妙地創設各種情境,以調動學生學習知識的良好動機,藉助興趣的動力,促使學生積極參與,樂於參與。在教學工作中,我採取以下方式,這樣不僅鍛煉了口語能力,而且增強了奮發向上的競爭意識。
(1)表演引趣。
(2)比賽激趣。
3.多種形式結合,教給說話方法。
(1)看說結合。
(2)聽說結合。
(3)讀說結合。
(4)演說結合。
現行教材中的每一篇文學作品都是經過精心挑選和編排的,注意到知識的系統性和科學性,有著生動活潑的語氣、節奏、句式、格調,蘊含著作者的情感意旨。並還有許多聲像教材是由有經驗的人朗讀、播講,語音標准,語言規范,為學生提供了最優良、最規范的學習樣板,使學生能寓緊張的學習於輕松愉悅的氣氛之中,其效果不是傳統的教學手段可以比擬的。
總之,語感就是對滲透著思想內容的語言有一種靈敏而准確的感悟。我們學習語文,首先接觸的是課文的語言,於是我們便要研究:這樣的語言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接著,我們更要研究:這樣的思想為什麼要用這樣的語言、而不用那樣的語言來表達。顯然,這樣一個「語言——思想——語言」的學習過程,將使我們最終習得課文作者的最有個性化的、表層質朴而深層含蓄的句子,即對內界定了詞語的意義、對外溝通了其他句意進而構建了文章脈絡,既相對獨立又相對完整的句子,將使我們既從中汲取思想營養,又用來模仿文字表達。對此我們是不能不多加思考、多加汲取,以豐富我們自己的語言積累以備不時之需的。

㈢ 怎麼培養孩子語文學習能力

鏈接: https://pan..com/s/1LvCWgG-gnepPtznySWMmFg

提取碼:mrju

語文是一門最基本的、最重要的基礎課,從小學到中學的十二年中,語文課所用的教學時間大約佔全部教學時間的三分之一左右,居各門功課之首。這是因為,「語文是學生學習各門功課必須首先掌握的最基本的工具」。如同毛澤東同志所說,「學了看書作文,那他們出校後的發展就有了一種常常用得著的工具了」。

記誦法

對於課本上的範文和課外讀到的名篇佳作,要反復誦讀,直到能夠熟記或背誦其中的名言佳句、精妙詞語、華彩段落。朱熹說:「凡讀書,……不可牽強暗記,只要多誦遍數,自然上口,經久不忘。古人雲:書讀百遍,其義自見。」謂讀得熟則不解說自曉其義也。只有熟讀許多名篇佳作,才能逐漸領悟名家在遣詞造句、狀物寫景、明志抒情、布局謀篇等方面的佳妙之處,逐步掌握語言運用的規律;同時,只有熟記大量詞語、句式,運用起來才能左右逢源、揮灑自如。

泛讀法

呂叔湘先生說:「少數語文水平較好的學生,你要問他的經驗,異口同聲說是得益於課外看書。」事實也的確如此,因為要想學好語文,有效地提高讀寫能力,光靠課本上的幾十篇、幾百篇文章是遠遠不夠的,必須在課外大量閱讀名家名作。魯迅說:「凡是已有定評的大作家,他的作品,全部都說明著『應該怎樣寫』。」只有「讀書破萬卷」,才會「下筆如有神」。北京景山學校曾規定,從小學三年級到初中階段,要學習朱自清、趙樹理、巴金、老舍的大量作品,五六年級集中一段時間學魯迅作品;在低年級學習短小的古文、古詩,到初中《古文觀止》幾乎整本地學,這種做法是很有道理的。

㈣ 怎樣提高語文閱讀理解能力

閱讀能力,通常是指完成對文章的閱讀所應該具備的本領,包括:
1、認讀能力。對文字元號的感知與辨識能力、識字量和認讀速度,這是閱讀的基礎。
2、閱讀理解能力。首先是重要詞句的理解能力,其次是重要內容的理解,再者是文章結構和表現形式的理解,最後是作者觀點、思想的理解。
3、閱讀鑒賞能力。即對文章的欣賞和評價能力。
4、閱讀評價能力。指對閱讀材料的思想內容、表現形式、風格特徵等做出評判的能力。
5、閱讀活用能力。即閱讀的遷移能力,把在閱讀中學到的知識加以運用的能力。
6、閱讀技巧。這是貫穿整個閱讀過程的能力,包括傳統的朗讀、默讀、心讀技能,當下科學高效的速讀技能,以及良好的閱讀習慣等。
知道閱讀能力的這六大要素還遠遠不夠,要提高語文閱讀理解能力還要從具體的要點、方法著手。

1、關鍵詞句、標題的把握
關鍵詞句在文章中一般可以歸納為開篇、結尾、段首的第一句話或中心句。一般來講這類語句都會是一篇文章或者一段話的中心思想。抓住了關鍵句,就抓住了文章的中心,抓住了作者的思想脈絡。
文章標題大概分為三種:①最基本的是概括中心思想或者論點;②反映作者情感基調和思想目的;③引發讀者興趣。無論是反問還是獨創,那些標新立異的標題總是容易引起讀者興趣。文章還沒開始就有一種懸念,讀者只需隨作者的思路去尋找答案。

2、結合問題,整體把握
閱讀過程本身就是獲取信息的過程,閱讀質量的高低取決於捕捉信息的多少。做題時可先看看文章的作者、寫作時間和文後注釋等內容,同時特別要瀏覽一下後面問了哪些問題,從題目的選項中揣度出文章大概主旨是什麼。如果是小說,則要注意其人物、情節等,如果是議論文,則要著重把握論點、論據、論證等要素。了解作者的主要寫作意圖後再整體把握全文,對解題也就心中有數了。

3、速讀與精讀結合
拿到一篇文章,首先快速閱讀、瀏覽;隨後查看問題,帶著問題再一次快速閱讀,進行圈點勾畫;最後鎖定重點進行精讀分析作答。這樣乍一看很費時間,其實效率很高的,關鍵在於速度技巧的掌握。
在平時閱讀練習時,要養成圈點勾畫、多做記號的習慣,可以先看題目涉及到文中哪些段落或區域,和哪些語句有關。確定某一答題區域後,再仔細弄懂這一段每一句的意思,進而理清段落之間的關系,了解行文思路。有了這一習慣基本就能形成較強的分析綜合能力。閱讀時反復琢磨題干,圈畫與之相關的內容,答題時就不需要再從頭至尾搜尋,可節省不少寶貴時間。

4、不要脫離原文
離開了原材料恐怕誰也答不準,答不全。因此,准確解答閱讀題最重要最有效的方法是在原文中找答案。大多數題目在文章里是能夠"摳"出答案的。當然,找出的語句不一定能夠直接使用,還必須根據題目要求進行加工,或摘取詞語或壓縮主幹或抽取要點或重新組織。即使是歸納概括整段整篇文意也必須充分利用原文。

5、抓細節
①細節刻畫總是容易讓人刻骨銘心。一般來說細節描寫是以生活中細微而又典型的情節,這包括人物、情景、場面的生動細致的描繪。
②環境描寫是指對人物所處的具體的社會環境和自然環境的描寫。環境的描寫、刻畫往往是作者中心思想的一種體現,我們在閱讀時可以根據環境的作用揣測作者的用意,理解文章的思想。 環境的6種作用:1.給出事情發生的地點,提高真實性;2.是人物心情的寫照;3.寄託出一份情感;4.彰顯人物性格和品質;5.推動事物的情節發;6.進一步深化作品的主題。

把握細節是理解、鑒賞、評價文章的關鍵。平時多留意、多練習對提高寫作能力也是有極大的幫助。 任何一種能力的掌握都不是信手拈來的,他需要一個積累、練習的過程,閱讀能力是這樣、寫作能力亦是如此。最基本的就是多讀多練多揣摩,這是提高閱讀能力的基礎。再者,結合運用一些閱讀理解的技巧,提高閱讀能力將不是什麼難題。

㈤ 如何有效提高語文能力

提高語文能力的一個有效徑
——淺談說話能力的訓練及檢測

說話是人們交流思想的一種主要形式,說話能力是語文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學語文教學大綱》明確指出,初中階段要「繼續培養聽說讀寫的良好習慣」,「能用普通話發言和交談」;高中階段要「進一步提高現代語文的閱讀能力、寫作能力和說話能力」。《九年義務教育全日制初級中學語文教學大綱》中也指出,「聽說能力在現代生活中日益需要,也應加強訓練」。兩套大綱對說話能力都作了明確要求,在沖破傳統應試教育的束縛,大力提倡素質教育的今天,如何提高和檢測說話能力,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新課題。本文試圖對說話訓練的有關問題作些探討,以期有助於中學階段說話能力訓練的開展。
一、 說話訓練的目的和任務
說話訓練能促進思維發展、提高語文能力。從現代語文能力結構看,聽、說、讀、寫這四種能力相互聯系,互相促進,四頭並舉,不可偏廢。葉聖陶先生說:「口頭語言和書面語言都有兩方面的本領要學習,一方面是接受的本領,聽別人說的話,讀別人寫的東西;另一方面是表達的本領,說給別人聽,寫給別人看。」
語文能力系統由聽、說、讀、寫四要素綜合而成。這四要素並不是像玩具積木一樣隨意的堆砌或湊合,它們是所以能「綜合」,是因為有關鍵性的因素——思維在起作用。思維能力在聽說讀寫的能力訓練中居於基礎地位,如果說聽、讀、看是輸入信息,說與寫是輸出信息,那麼思維就是控制它們出入的中心樞紐。心理實驗表明,「說」的思維效率是最高的。語言學告訴我們:「演員又說出聲來的語言和只有發音動作而不說出生的言語的區別。前一種語言叫做外部言語,後一種語言叫做內部言語……從內部言語到外部言語還有一段距離。內部言語轉化為外部言語過程同時也就是一種整理思想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由於把想到的東西說出來,不但思想比原來更條理化、更清楚,同時,語言表達能力必須會得到增強。所以說,說話訓練是一種很有智力價值的思維訓練和語言訓練,它對提高思維能力和語言能力非常有益。在語文教學中,通過說話訓練,可以使學生從中學到好的思維模式,培養良好的語言習慣。「聽說讀寫」四種能力的發展是相互制約、互相促進的有機整體。加強說話訓練,既可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語言能力,又能促進聽、讀、寫能力的提高了學生的語文能力。
說哈訓練是面向21世紀語文教育的重要任務。「說話」作為人的最基本最重要的素質,在現代社會顯得尤為重要,社會成員之間的交際,主要靠「說」。因此,重視並加強說話訓練,不僅是素質教育的需要,也是培養跨世紀人才的需要。張志公先生說:「語文教學,讀寫重要,聽說也重要,不能只重視讀寫,而忽視聽說,在現代社會口語交際空前重要。」面向21世紀的語文素質教育,必須大力發展學生的說話能力,因為21世紀傳聲技術的發展將突飛猛進,語言輸入、文字自動輸出的智能化電腦工程將有更大發展,有聲語言將利用高新聲控技術來傳遞信息、服務生產、指揮工作。時代對人們的說話能力提出的要求是顯而易見的。因而,訓練學生使用規范化的、邏輯性強標准口語——普通話,學會在不同的語言環境中恰當得體地進行口語表達,用清晰的語音、適當的音量、簡潔的詞句、完整的意思進行人機對話,使口頭信息的傳遞進入非人工的智能化實用階段,這將是面向21世紀語文素質教育的重要任務。
二、當前說話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
長期以來,高考、中考只重視讀寫而輕視聽說,選拔人才基本上是一張試卷定終身。分分分,是學生的命根。也是教師和學校的命根。分數不僅是衡量學生的唯一標准,而且也成了衡量教師和學校的唯一標准。因此,盡管教學大綱明確指出:口頭表達和書面表達在現代生活中有同樣重要的意義,要重視培養學生的說話能力,教材作為知識點也專題介紹了聽說訓練的內容和要求,但在實際教學中,由於習慣於重應試教育,輕素質教育,往往是「考什麼,教什麼;考什麼,學什麼。」由於中考、高考不考聽說能力,教師和學生也就自覺或不自覺地忽視說話的教學和訓練。即使部分教師認識到說話訓練的重要性,並能身體力行,但終因不成氣候而淺談輒止,說話能力訓練目前在中學語文教育中,正處於一種無目標性、無恆性和隨意性的無序狀態中。
當然今年來中考和高考試題中,聽說能力的考查也得到了一些體現,比如考查句子中某些字詞的重音、同義的選擇、語句的停頓、語氣的連貫、語音的得體、表達的建明等,但口語能力在中、高考中還是受到了以書面表達為主的檢測形式的極大限制,以至於學校在教學和訓練中,仍然是重讀寫、輕聽說。然而這種教學和訓練是跛足的,它不符合語文教學的整體目標和要求,背離了語文素質教育的全面性原則。
隨著社會信息化程度的迅速提高,人們接受信息的頻率,聽,明顯高於讀,輸出信息的頻率,說,明顯高於寫。時代已把注重口頭表達推向人們的社會生活,但多數人對此還是漠然處之。受傳統思想的影響,不少人對能說會道、能言善變不以為然,相反認為沉默寡言才是謙虛謹慎、沉穩持重的表現,勇於陳述己見與「出風頭」往往被混為一談。在這些傳統意識的影響下,說話能力的訓練就很難得到應有的重視。
目前,中學語文教育特別在農村中學的語文教育中,說話的訓練滯後狀態嚴重,以致不少學生的說話水平極低,詞彙貧乏,語調生硬,說話時或重復或脫節,還摻雜毫無意義的口頭禪,語音不分高低長短,話題錯亂,語脈割裂,忽視說話的禮儀、態勢,語言修養欠缺。
時代呼喚語文素質教育必須加強說話訓練,而現實的應試教育又嚴重地阻礙著說話訓練的充分發展,這就構成了當今語文教育的一個尖銳矛盾。要解決這個矛盾。我們除了要大力推進語文考試制度的進一步改革外,更要重的還是從我們每位語文教師做起,從現在抓起,在語文教育中加強說話的訓練和檢驗。
三、關於說話能力的訓練
1、訓練目標
關於說話能力的目標,教學大綱對初一到高三的六個年級分別作了明確的規定。根據各年級的特點,可將其分解為層次不同的目標,分步實施。
第一層次是說話的基本功訓練。這是說話能力的起點,是以培養語音鑒別和運用能力為主的訓練層次。主要包括(1)正確使用普通話;(2)掌握朗誦技巧,並養成注意語氣、語速、語調等的說話習慣;(3)掌握說話禮儀,不造作,准確使用態勢等輔助手段;(4)養成訓練口頭表達的勇氣和養成主動表達習慣。如剛入校的初一年級學生,適合採用「自我介紹」的練習方式。抓住學生好奇心強的特點,請每位學生上台向同學介紹自己或跟自己密切相關的一些情況,內容包括姓名、年齡、小學所在的校名、家庭情況、興趣愛好、性格特長,甚至今後的打算等。在讓學生訓練前,教師可先做示範,講清要領。對這一訓練的要求不宜過高,只要說話者能大聲地把話說清楚,就應給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勵,以培養他們說話的勇氣和主動表達的習慣。
第二層次是復述說話訓練。它是以語言的思維和組織能力為主,突出內部語音的外化。主要包括:(1)重視現有的語言材料(介紹事物、復述課文、講故事等);(2)說話有條理,語脈連貫;(3)根據目的,對象和場合轉換語言形式;(4)復述有詳有略,主次分明。根據大綱的教學要求和教材特點,「事物介紹」這一訓練適用於初二年級。如以「我家的房前屋後」為題,向大家介紹自己家的環境特點,要求介紹時講清具體方位,要選用諸如「前後」、「左右」等方位詞進行講述,能運用最常見的列數字、作比較等方法進行准確而形象的介紹。以「怎樣進行╳╳游戲」為題,向同學介紹自己所喜愛的某項游戲的玩法。最後介紹進行游戲活動的種種規則和方法,要求語氣連貫,說話有條理。至於初三學生,則適用「情景對話」、「一事一議」等訓練方式。如「給╳╳打電話,」要求根據目的、對象、場合選擇恰當得體的語言設計對話:「受到教師批評後,」要求能簡述事情的經過,並指出自己明確的看法。要做到儀態自然大方、口語連貫有條理、語氣語調有變化,從而養成正確表達自己思想的良好的習慣。
第三層是創造說話訓練。它是說話訓練的終極目標,以培養判斷評價、定向表達和應變能力為主。主要包括:(1)說話扣准話題,觀點清楚;(2)在特定情況下能即興發表講話;(3)根據不同場合、對象、目的進行交談;(4)具有一定的演講與論辯能力。這個層次的說話訓練,要求學生能就某些問題進行探討研究、交換意見、發表看法。如對某篇作品的評說,能對某個問題展開針鋒相對的爭論;培養在不同場合、不同情景中說話的應變能力。通過評說、論辯、演說訓練,培養學生大膽講話、陳述己見的勇氣,跳學生的認識能力、應變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發展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這三個層次的目標是本著由易到難、由低到高,有「的」、有「序」的原則,結合教學大綱對各年級說話能力的要求確定的。三個層次既有互補效應又有同步效應,為加強說話訓練提供了科學依據和實踐保證。
2、訓練方法
①開設說話課,將說話可列入教學計劃中,每周定一節課。主要對學生進行普通話訓練、介紹說話的有關知識。正確使用普通話,是說話能力訓練的起點,除了平時上課嚴格要求學生使用普通話朗讀課文和回答問題外,還須單獨進行專項訓練。對此可參考普通話測試的有關知識進行訓練,使學生了解方言和普通話的區別,掌握語氣、語調、語速、重音、停頓等朗讀常識,介紹說話的有關知識:如說話的禮儀、態勢語、中心和主旨,條理及准確、連貫、得體等,從而進行專項訓練。如對說話重音的訓練。一句話,由於重音不同,表義也不同。以「我知道她會唱歌」一句為例,要求學生分別回答以下幾個問句:a、誰知道她會唱歌?b、你知不知道她會唱歌?c、你知道誰會唱歌?d、你知道她會不會唱歌?e、你知道她會什麼?在搞清楚各句的句意基礎上,再引導學生准確掌握運用重音,從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教師應充分利用說話課組織並指導學生講故事、朗誦、講演、辯論等,以激活學生的說話興趣,達到提高說話能力的目的。
②結合語文教學,這是說話細能力的主課堂,其訓練形式是多種多樣的,如每堂語文課進行「三分鍾說話」的訓練,利用課文詞語聯詞說話、答問、討論、復述、朗讀等,來充分調動學生說話細能力的積極性,培養學生主動活躍的思維能力和勇於開口說話的良好習慣。
③開展語文活動課,這是說話訓練的大課堂,開展語文活動,可以激發和培養學生說話的興趣。如果說課堂上的說話訓練,由於范圍和時間的限制,使學生感到拘束,那麼,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則是說話訓練的大課堂。除利用課外語文活動經常舉行朗誦、書評、影評、演評、辯論以外,還可採取和社會實踐、文娛活動結合起來的形式。開展各種活動,如讓學生圍繞學校和社會熱點問題進行調查、采訪、討論,在實踐中提高觀察事物現象和說話的能力;組織學生排演課本劇,既激發學生訓練說話的興趣,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又豐富了課餘生活組織學生搜集日常生活中的諺語、俗語、歇後語等,向人民大眾學習生動活潑的語言形式,這些無疑都是學生說話訓練的廣闊天地。
3、注意訓練的宏觀把握
①訓練要有計劃、有體系、循序漸進。說話能力的構成因素復雜,訓練內容多樣,途經也多,有計劃方能克服訓練的隨意性;有體系才能克服訓練的無恆性;只有明確階段目標和各目標之間的聯系,並遵循能力發展有低水平向高水平發展的客觀規律,才能使說話訓練具有一定的科學性,並保證訓練的有效性。
②訓練要把握好「度」。說話是一種智力活動,與讀寫一樣是綜合能力的體現。課堂訓練往往受教育任務的限制而不易調控。比如討論,過多了局面難控制,過少了又沒有輻射面,教師要把握好適量的「度」:放得開(有一定的輻射面),收得攏(不是信馬由韁)。而且,目前在應試教育還佔主導地位的情況下,考分還是學生的命根,因此說話訓練應掌握在一個既可提高說話能力,又不影響考分的「度」上。要把握好這個「度」,須做到以下幾點:一是說話訓練必須與整個語文教學,特別是閱讀教學緊密結合,通過讀背課文,使學生受到規范的書面語言的熏陶,培養學生的語感;通過復述、評說教材、使學生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帶動閱讀能力的提高。二是說寫結合,以寫助說,以說促寫,使學生的書面表達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都得以提高。三是根據各年級的不同情況安排訓練;初一、初二、高一、高二因不參加升學考,說話訓練的量可多一些,處三、高三的說話訓練量則適當減少。
③建立激勵機制,張揚個性。第一次說話是關鍵,第一個說話也是關鍵,一個站起來,帶動一大片。在訓練過程中要善於激勵,使學生性格內向、怕羞、不愛說話,為了鼓勵他們說話,可以組織學生經常開展小組討論,給他們創造在眾人面前講話的有利條件。人人說話,暢所欲言,既壯了膽,練了口,又激發了說話興趣。要構建一個熱烈而寬松的說話環境,以教學的民主化,來使學生的個性得以張揚。
四、說話能力的監測
說話的能力是語文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而如何對學生說話能力訓練進行督促和檢查,則是擺在語文教學中的又一個新課題。從《大綱》和教材對說話能力的要求和目前語文考試的實際出發,對說話能力進行監測是很有必要的,把說話測試納入學年末的語文統測,以測促學,是完全可行的,同時也是較科學的。
1、測試的形式
根據《大綱》和教材對「說」的教學要求及語文考試的現狀,校內的常規考試應採取筆試與口試相結合的方法。而說話能力的測試形式可定為:初一年級,朗讀、講見聞;初二年級,朗讀、介紹事物;高一、高二年級,朗讀、即興演講。初三和高三因為要參加升學考,可不參加口試。具體的測試題目在考前10分鍾由學生抽簽決定。
2、測試的標准及比重
說話測試標準的制定要從學生語文能力的實際出發。如果把說話評分標準定得太高,不利於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定得太低,又不利於充分發揮激勵學生「說」的導向作用。索賄的測試標准可以拒普通話水平測試的標準的標准分為三個等級,並適當降低要求。即:普通話標准,儀態大方,語調自然,層次清楚,表達流暢,得分在90分以上,為一級;能說普通話,聲音響亮,表達基本流暢,得分在80—89分,為二級;基本能說普通話,能根據題目組織簡單的話進行表達,得分60—79分,為三級。
說話測試的成績,在語文綜合考試成績中,可佔10%的比重,這個分值,既能引起學生對「說」的興趣,又能促進語文能力的全面均衡的發展,一二是比較適宜的。
3、測試的內容
說話測試內容的選定,要從教材和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測試題目的設計,要緊扣學校教育和學生的生活,這樣才能使學生覺得「有話可說」、「有話想說」。比如「說說我自己」、「如果我是班長」、「中學生可否戴首飾」、「賀卡現象剖析」等話題,是學生比較感興趣的。在考題設計中,可讓學生參與。廣泛地向學生征題,一是能收集很多貼近學生思想、生活的題目,便於建立題庫;二是容易激發學生「說」的熱情,並達到自己教育自己的目的。
4、測試的操作
中學生說話能力的測試操作過程,可參考普通話水平的測試方法,如考生抽題、准備,裁判聽音、打分等。但它跟普通話水平測試又不能完全等同,因為普通話水平測試是比較正規的、嚴密的、專業的考試,是監測被測試者的「准確」程度,學生的說話測試是檢測說話的「能力」,側重點並不一致。在測試評分的操作過程中,可讓學生直接參與評定;讓每個學生既當被測試者,又當評分員。這樣做,既可打破測試評分標准,向學生具體分析每位被測試者的得分被測試者的得分原因和結果,讓學生心裡都有一把評分的尺子,然後再進行全班范圍內評分,讓每個學生都當評委,最後將全班同學的平均分和老式的平房相加除以2即是被測者的說話得分。這樣做既可強化學生的參與意識和主題意識,又極大地激活了學生說話的熱情,更有利於學校良好的說話風氣的形成。
綜上所述,在中學語文教育中強化說話訓練,並把說話能力的測試納入語文考試內容,是語文素質教育的需要,是時代對語文教育的要求,怎樣做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完全可行的。總之,只要真正使學生說話能力的訓練經常化,制度化和規范化,堅持不懈的抓下去,學生的語文素質的全面提高,一定能產生一個質的飛躍。

㈥ 如何培養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

新課程改革要求初中語文課堂教學必須以學生發展為本,構建自主學習的課堂教學模式,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這是初中語文教學走出困境的有效策略。在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基本策略:即創設良好氛圍,激勵自主學習;提供自主形式,關注自主過程;鼓勵"人自為學",培養自主精神。
1.打破以教師為中心的課堂結構,發揮學生主體作用
首先,培養自學的能力,使學生的學習由被動變為主動。在傳統的語文教學模式中,教師的責任是教,學生負責學。教學即教師對學生進行的單向的培養活動,表現為以教師為中心,學圍繞教轉。教師成了整個學習過程,整個課堂的主宰者,"嚴師出高徒",棍棒造出賢才。同時,以教為基礎,先教後學。學生只是機械地跟著教師學,教師完全控制著學習知識的數量,內容,以及學習方式。學生日復一日,呆若木雞地從事著單一化的課文朗讀、抄寫、默寫背誦等活動,這在一定程度上扼殺了學生積極主動的學習熱情。而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就是讓學生更多地參與到學習活動中,慢慢養成習慣,當他們進行有效的自學時,也就是在某種意義上講已經實現了教學過程的變革。
2.創設自主學習氛圍
2.1應創設自學氛圍,教給學生自學方法。讓學生自主學習,並不是放任自流,在學生自學前,教師應教紿自學的程序與方法,採用一讀(將課文讀通讀順,了解課文脈絡,知道課文主要講了些什麼),二思(看一看"預習提示",讀一讀課後思考題,明確新課要學什麼),三寫(即認真讀課文,深入思考,在文中圈圈畫畫,記下疑難,寫下感受),四用(即使用工具書,遷移舊知識,初步解決一些自己能解決的問題)的方法,使學生自學時有法可循,明白如何入手,懂得先做什麼,再做什麼,最後做什麼。由教到學有個過程,這個過程是不可缺少的,老師要充分發揮引導和示範作用,但不要扮演包辦代替的角色。
2.2激發自主學習的動機,讓學生樂學。動機是內驅力,自主學習需要一種內在激勵的力量。如果學生對自己從事的探索活動具有強烈的慾望和追求,這種內驅力就能把學生內部的精神充分調動起來,從而有效持久地投入探索活動。在語文教學中,利用學生好奇心強烈的特點,通過創設情境,讓學生置身於一種探索問題的情境中,產生對新知識的需要和渴求,並在興趣的激勵下形成探索動機。
2.3營造民主氛圍,讓學生願學。教師要轉變角色,努力營造出和諧、平等、民主的教學氛圍,通過生說生評,生說師評、師說生評等形式,讓學生自己獲得問題的解決,使學生走向成功,體驗到成就感;適當組織學習競賽,開展合作學習,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動機,使學生願學、樂學。
3.引導學生質疑、調查、探究
傳統教學是以教師講授為主,學生被動接受的教學方式。雖然教學中也強調師生間的交流,但都是在教師控制下的"一問一答"。依靠學生查找資料,集體討論為主的學習活動很少,教師布置作業也多是書面習題與閱讀教科書,而很少布置如讀課外書、社會調查等作業,學生很少有根據自己的理解發表看法的機會,這種教學方式使學生感到枯燥、乏味,壓制了學生自主學習的發展。時代的發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要求我們在教學過程中應注重培養學生的獨立性和主動性,引導學生質疑、調查、探究,在實踐中學習,促進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主動地、富有個性地學習。《語文課程標准》就論及"教師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帶著知識走向學生",不過是"授人以魚";"帶著學生走向知識",才一是"授人以漁"。教師是學生成長的引導者,是學生發展的領路人,而學生本人才是學習的主人、發展的主體。學生的頭腦不是一個被填滿的容器,而是須被點燃的火把,教師的責任就是點燃火把,讓它燃燒。
在語文教學中,怎樣將閱讀教學與寫作教學巧妙地結合在一起呢?閱讀與寫作之間的關系我們不能直截了當地告訴學生,而應通過適當的啟迪,引導學生進行深入的探究,將學生的思維焦點,引向知識的明處。
4.再者要培養自主精神
學習者不會思考,不掌握學習的方法,單靠死記硬背來獲得知識,必然失去求知的興趣。因此,教師教學過程中"引"要得當,"放"要得法,給足時間和空間,鼓勵學生"人自為學"。放的最終目的是要讓學生敢問、善問,敢於發表自己的見解,敢於辯駁別人,發表相反意見。在課堂互動中交換思考所得,從而不斷修正自己的答案,真正體驗探究的樂趣。
在教學過程中"放"得徹底,還應當注意以下幾個問題:一要區分好"亂"與"氣氛活躍"的關系。有的老師怕學生你一言,我一語,把課堂搞亂,影響課堂紀律。我認為只要學生圍繞"學"而亂就不要怕,教師導之有法,這種由激烈的討論辯駁引發的"亂"只會活躍課堂氣氛,調動學生積極性,因為他們無暇開小差。當然,對學習紀律作出要求也是十分必要的,我就明確告訴學生――下課你可以在教室里自由活動,上課必須學習。二是要給學生留足充裕的思考和活動時間,切忌走形式,武斷地打斷學生思維,挫傷學生獨立思考的積極性。只有在每個學生充分思考的基礎上,討論和爭辯才會有最佳的效果。三是盡量多地為學生創造實踐的機會,能讓學生說的,老師不說;能讓學生想的,教師決不禁錮學生思維;能讓學生動手操作的,老師絕不越俎代庖。這樣,才能充分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精神。
5.最後要改革教學評價機制
實行多元評價,發動學生本人、同學、老師、家長、社會都來參與評價,對學生的發展狀況達成共識,形成合力,共同關心,促進學生的成長和進步。傳統的教學評價只強調以成績為標准,重在知識方面的量化,把難以量化的內容排除在外,實際上,有些教學效果不是馬上就能顯現的,需要以過程和素質標准來配合。《語文課程標准》指出:"突出語文課程評價的整體性和綜合性,要從認知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幾方面進行評價,以全面考察學生的語文素養。語文學習具有重情感體驗和感悟的特點,因而量化和客觀化不能成為語文課程評價的主要手段。"教師的評價是學生賴以感受成長的喜悅、煩惱或挫折的主要參照物。教師的積極評價,會有效地改變學生自我認知的傾向性、自主行為的調控力,以及認知動機、風格和技能,進一步強化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在語文教學工作中,教師除了合理地利用考試這個評價方式外,還應收集一些能夠反映學生語文學習過程和結果的資料。可給每個學生准備一個學習檔案袋,檔案袋中的內容選擇與評判標准都應有學生參與,裡面可包含學生平時的表現和興趣潛能的記錄、學生的自我反思和小結、教師的評價、學生的自評與互評以及家長的信息等。

㈦ 小學語文能力如何提高

小學的語文很多都是比較簡單的題目,側重於基礎教學,是希望孩子能打好基礎。家長如果想要提高孩子的語文素養首先是讓孩子從小多讀書。學習唐詩宋詞,讀經典名著。培養小孩的語文素養。其次就是漢語拼音是所有東西的基礎,從聲韻母開始就要一個音一個音的讀,把音讀准普通話才標准。

㈧ 怎樣培養孩子語文能力

《孩子語文能力》網路網盤免費資源下載:

鏈接: https://pan..com/s/1LvCWgG-gnepPtznySWMmFg

提取碼:mrju

這幾次的單元試卷,閱讀題和寫話題佔了很高的分值,同時年級越高,這兩項的分值也會越來越大。喜歡閱讀和不喜歡閱讀的孩子,語文成績的差距也會越拉越大。閱讀能力的培養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只有日不間斷地閱讀,才能逐步提高。

㈨ 如何培養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

為了造就大批創造型人才,中學語文教學應注重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那麼要如何培養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呢?下面的語文綜合能力的具體培養方法與大家分享。

一、概述課文內容,歸納文章的段意,層意及中心思想,是培養學生綜合能力的有效方式

概述,包括口 頭概述和書面概述,它要求舍棄課文的具體情節和次要內容,用精確的語言來表達文章的內容,歸納段意層意 ,無論歸納自然段的段意、還是結構段的段意或是段中各層次的層意,既可從文中找出段落,層次的中心句, 也可以適當借用該段、該層的詞語,用概括的語言表達它們的中心意思;歸納中心思想,這是要求更高的綜合 。

二、單元訓練和綜合訓練相結合,是培養學生綜合能力的良好方法

語文是一門工具性很強的學科,必須 通過訓練、實踐才能使學生提高綜合能力。也就是說,學生將所學知識通過訓練形成技能技巧,再把技能技巧 用於實踐訓練,以達到知識的遷移。這樣反復實踐訓練,達到鞏固知識,發展智力,形成語文綜合能力的目的 。需要指出的是,訓練要從文章的特點、學生實際,掌握語文規律和培養能力等方面來設計,要力求精要,有用。

語文教學中(特別是總復習中)單項訓練固然不可少,但綜合訓練更重要。學生在單項訓練中掌握的知識 是零碎的,缺乏系統的,只有通過綜合訓練,才能形成比較完整的知識結構。單元訓練,是十分重要的綜合訓 練。因為它把一個單元所學的知識聯系起來加以整理比較,便於掌握同類文章的共性和個性。

三、編寫作文提綱,是培養學生綜合能力的重要手段

編寫作文提綱的一般方法是先把表現中心思想要寫 的幾個問題或幾個部分的主要內容寫出來,然後再考慮每個部分的具體內容要點,各部分、各段落的內在聯系 ,順序的排列和材料詳略的處理等。寫前,必須充分佔有材料;寫時,要對材料進行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的加 工處理,使那些較典型、較新穎而又適合表現中心思想的材料條理化。

如寫一篇議論文,應包括論點的確立, 論據的組織,結論的提出。要在提綱中大體確定,用哪些道理、哪些事實來證明那些道理,等等。在編寫過程 中,將亂麻團似的材料梳理清楚,搭好架子。正式行文時就能避免語無倫次、丟三拉四、層次不清、主次不分等毛病。所以編寫作文提綱,是提高學生駕馭素材,組織結構水平的有效訓練手段。

人們常說,語文教學的任務是培養學生聽、說、讀、寫能力,但聽、說、讀、寫能力的提高也離不開綜合 能力的提高,只有綜合能力的提高,才能更進一步提高聽、說、讀、寫的能力。語文教學如果注重從多方面培 養學生的綜合能力,就既能提高語文教學的質量,又能開發智力,不斷造就創造型的人才。

語文學習的重要性

1、 語文學習是各科學習的基礎

很多學生數學看不懂題目、英語不理解段意,其根本原因在於語文沒學好。例如某重點中學英語實驗班的考試,要求學生在五分鍾內閱讀一篇英文短文,總結出文章大意。很多學生能讀懂文章,卻無法精確總結文章大意,而總結段意恰恰是語文課所要修煉的基本功。同理,很多學生看不懂數學題目,也是一樣的問題。

2、 語文學習是循序漸進的積累過程

與物理、化學等自然學科不同,語文學習很難在短時間內有非常明顯的提高。上初中後,所學科目突然增加,學生往往會應接不暇,留給「皮厚」的語文的學習時間不斷被壓縮。所以指望中學階段實現語文的突飛猛進是不現實的,這也更加凸顯了小學語文的重要。

3、 語文成績往往拖後腿

小學語文注重課本和基礎知識,初中則更注重閱讀、作文以及語文的綜合素質。實際情況是,很多孩子無法在短時間內完成從小學到初中的順暢對接,導致語文成為了拖後腿的項目。例如某重點中學初一期中考試,語文第一名僅78分,60分甚至是不及格的比比皆是。

4、 語文的學習將會伴隨孩子的一生

許多家長將語文學習等同於作文,不免有些偏頗。語文學習涵蓋聽、說、讀、寫四個方面。分別對應理解溝通能力、語言表達能力、文字感悟能力、文字書面表達能力。這四方面能力的綜合訓練,關繫到孩子一生的成長。當孩子真正能夠掌握聽、說、讀、寫四種能力的時候,中考、高考這些考試又如何能成為障礙呢?

㈩ 語文能力如何快速提高

一個人語文能力的強弱,不僅決定其生存和生活質量,而且決定其事業上的成敗。語文能力強的人,鑒賞力強,興趣廣泛,富有生活激情,時時能夠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具有一種樂觀向上的精神,活得輕松、愉快;語文能力強的人,識別和判斷能力強,思想活躍,思維敏捷,想像力豐富,解決問題思路開闊,富有創意,具有超人的做事能力;語文能力強的人,感情豐富,心地善良,與人為善,與世無爭,頗有君子之風。古往今來,為人們留下美談和佳話的多為文人。屈原的憂國憂民、陶淵明的不為五斗米折腰、范仲淹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聞一多寧可餓死都不食美國麵粉的氣節,無一不是文學凈化靈魂的結果。
語言是思想的載體,語言能力強的人,思想自然就豐富。老子、孔子、莊子、孟子這些思想大家,無一不是語言運用的大家。也許,他們是因為先有了扎實的語言功底,然後才有了博大的思想。
文學作品是感情的載體,是人類靈魂的凈化劑與營養劑,它可以使人的靈魂更加地純潔和高尚,使人的胸懷更加地博大和寬廣,使人具有一種寵辱不驚的氣質。
文學是形象思維的產物,文學作品可以引發人的想像與聯想,使人的思維更加地敏捷,使人的視野更加地開闊,大大增強人的創造性;文學可以大開人的人生之路,使人活得更加地充實。語文能力是人生必不可少的一種能力,每一個同學都應該努力提高自己的語文能力。那麼,怎樣培養和提高語文能力呢?
一、老師們都錯了嗎?
從小學到大學,在長達十幾年的時間里,同學們一直在學語文,可是絕大部分同學的語文能力還是沒有培養起來:拿到文章讀不懂,提起筆寫不出來,有時候硬「擠」一些出來,也是前言不搭後語,讓人不知所雲。
學了十幾年都沒有學好,是不是語文很難學呢?不是。語文不僅是學校里所有課程中最好學、最有趣,學起來最輕松的課程,而且是可以在短時間內就能有所提高的一門課程。既然這樣,為什麼絕大多數同學花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來學語文課,結果還是學得一塌糊塗呢?學習方法不對。方法錯了,路子偏了,自然就學無所獲了。這就好比學長跑,一天到晚看運動生理學,想方設法地加強營養,跑鞋買了幾十雙,可就是沒有堅持不懈地去進行實際訓練,這樣長跑能力能形成嗎?
當學生問老師怎樣才能提高語文能力時,幾乎所有的老師都這樣來回答:多讀。於是學生就按照老師指點的方法去做。結果怎麼樣呢?花費了不少的時間,讀了不少書,語文能力還是沒什麼提高。難道老師們指點的方法錯了嗎?沒錯,但也不完全對。
讀是語文學習的法寶,這沒有錯,關鍵是怎樣一個讀法的問題。這里的「讀」指的是誦讀、研讀、品讀和心讀,而不是泛讀,更不是現在一些人所熱衷的速讀。誦讀、研讀、品讀和心讀可以統稱之為「精讀」,其與泛讀與速讀有著本質上的差別。精讀不但是獲取知識、接受感情的熏陶和思想的濡養的途徑和方法,而且是培養語文能力的極為重要的手段。速讀則不然,它是已經形成的閱讀能力的單純應用。
換一個角度講,讀了一百篇文章而沒有一篇讀深讀透,實際等於沒讀。語文能力的提高關鍵在於一個「透」字,文章讀透了,才能受到其思想的感染和感情的熏陶,化文章的思想為自己的思想,才能體會到其表現手法運用的妙處,才能形成語文能力。
絕大多數同學語文學不好的原因出在讀的方法不當上面。主要表現在這么幾個方面:
(一)泛泛而讀,讀無所獲,缺乏思想積淀。
很多同學讀書,都是囫圇吞棗地讀,不求甚解。這樣讀書,語文能力自然無法提高。為什麼呢?閱讀理解能力實際上是對文章思想的消化、吸收能力,自己的思想很淺薄,怎麼能消化和包融文章的思想呢?這個道理正如大海與細流。大海因為它的博大深廣而能容進天下細流,而細流因其淺薄而難納海之一瓢。只有當我們的思想十分的豐富時,我們消化、吸收文章思想的能力才強,也就是說閱讀理解能力才能增強。每讀一篇文章,將其讀深讀透,化其思想為我們自己的思想,這樣日積月累,我們的思想就會變得博大精深,理解和消化別人思想的能力就大大增強,語文閱讀理解能力就自然而然地增強了。與此同時,思想積淀深厚了,自己的處世思想和人生觀也就形成了,對待生活中人和事的看法也就多了,表明自己態度的慾望也就強烈了,表達能力的形成也就指日可待了。
十分可惜的是,我們同學讀書絕大多數都是浮光掠影地讀,只獵其表層上的新奇怪異與荒誕離奇,沒有深入到書中去,讀的書雖多,吸收的思想營養極少。尤其是現在的網路小說、鬼怪故事和武俠作品,看起來熱熱鬧鬧,抓得人心裡癢癢地舒坦,可就是缺少思想營養。青年人讀這樣的作品如同吸食精神毒品一樣,易上癮,不僅會荒廢學業,而且會荒廢心田。這樣的書讀得再多,語文能力也培養不起來。
(二)誦讀不夠,語感較差。
閱讀理解能力也好,寫作表達能力也罷,其中一個核心性的構成因素是語言的感受力。語感強,斷句能力就強,捕捉詞句意思的能力就強,閱讀理解能力自然就強;語感強,寫出句子來就語氣貫通,語意貼切,文從字順。現在,絕大多數大學中文系的畢業生提不起筆來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語感太差,寫出來的東西語氣不貫通,詞語搭配不當,語病隨處可見。造成語言感受力差的原因有二:一是誦讀不夠,二是外語學習對母語學習的干擾。
誦讀是眼、耳、心、口多器官並用的一種感知活動,可以多途徑、反復而又強烈地刺激人的神經中樞,使人的大腦對所誦讀的對象留下極為深刻的印象。誦讀不僅可以增強大腦對所讀內容的記憶力,而且使詞與詞的搭配關系、句子構成的語序、句間關系以及句式結構等多方面的知識信息被有效地感知和儲存,這些信息一旦在大腦中生成牢固的根基,作為一個潛規則存在於人的大腦中,就可以用來反觀最新感知的語句是否合乎其規范。因而,誦讀得多了,大腦中語言要素的潛規則就形成了,語言的感受力就大大增強了,閱讀理解能力和寫作表達能力也就隨之增強了。
在這里,我們要特別強調的是,培養語言感受力一定要「正確」。也就是說用於誦讀的文章語言必須規范,這樣才能在大腦中形成正確的語言潛規則,即形成正確的語言感受力。只有大腦中形成的語言潛規則是規范的、正確的,才有可能正確理解語句的意思,也才能把文章寫得文從字順。這就是我反復強調鬼怪故事、武俠小說這類東西青少年不能讀的原因,因為這些東西讀多了,就會破壞同學們已經形成的語感,降低同學們語言感受的正確率。外語學習對母語應用能力形成較大沖擊的道理與此相同。
(三)沒有良好的讀書習慣,缺乏語言要素的積累。
現在的中學生和大學生,絕大部分沒有良好的讀書習慣。具體表現在讀書時遇到了不認識的字或不理解的詞,很少有人能翻開字典或詞典來查一查,學一學,把它掌握了,積累下來。只有極個別的人在這時候還問一問老師或同學,絕大部分人遇到不認識的字或詞都是跳過去。這樣以來,不認識的字以後再遇到仍然是不認識,不理解的詞永遠都不理解,其結果是字詞的積累量很少,閱讀理解能力和寫作表達能力怎麼能培養起來呢?
要學好語文課,身邊隨時都得帶上字典和詞典,有不認識的字或詞,及時地查一查,學一學,日積月累,詞彙豐富了,理解能力自然就強了。可惜的是,現在的中學生和大學生不但絕大部分人從不帶字典和詞典,有些人讀到大學了還不會查字典和詞典。
(四)讀書不看注釋,望文生義。
課文中關於詞句的注釋中含有極其豐富的知識,不僅能幫助我們正確理解詞句和文章的意思,而且可以豐富我們的知識,開闊我們的視野。然而,很多同學讀書從來不看注釋,望文生義,曲解、錯解文章的主旨,這樣不僅不能獲得正確的思想濡養,而且不利於閱讀理解能力的形成。如此讀書,讀的書可能很多,但收獲微乎其微。
從語文學習的規律來講,知識是一點一滴積累起來的,能力是潛移默化中成長起來的。一天掌握一個字、一個詞,這都是不小的進步。因為人只要掌握兩三千個常用的漢字一生就夠用了;語文能力的形成和提高,伴隨著詞語的不斷積累、知識的不斷增加、思想的不斷豐富而不知不覺地在提高。這就好象青少年的身體每一天都在增高而卻感覺不到一樣。語言學習本來就這么簡單。
從更高一點的層面上講,語文基礎知識是滲透在一篇篇的文章中的,從這一課的注釋中學一點語法知識,從那一課的注釋中學一點修辭知識,逐漸累積起來,一個完整的知識體系就形成了。有了豐富的知識儲備,語文能力的形成就有了基礎。
正是因為絕大部分同學在讀書時存在著以上幾個問題,因而他們的語文能力遲遲培養不起來,給人們造成了語文能力很難培養和提高的錯覺。當然,學生學習方法的錯誤,與老師和教科書的錯誤引導也有很大的關系。現在幾乎是所有的老師和教科書都在強調精讀與泛讀、速讀的結合,從其造成的結果來看,這確實是一種誤導。其實,泛讀與速讀對語文能力的培養和提高幾乎沒有作用。
精讀是語文學習的法寶,其包括的誦讀、研讀、品讀和心讀四種方法處在不同的層面上,具有各自的獨特作用,要全面兼顧,不可偏廢。
誦讀是強化語感、增加知識積累、培養和提高語文能力的最基本、最有效的方法。因為它十分簡單,效果是潛移默化的,所以常常被廣大同學所忽視。道家有一句話:「大道至簡」。這句話用來概括誦讀這一方法的巨大作用是再恰當不過的。最簡單的方法往往是最好的方法,誦讀就是語文學習最有效的方法。當然,它的作用是在潛移默化中漸漸發掘出來的。如同練武的人蹲馬步樁一樣,不知不覺中功夫就練成了。
研讀是將文章讀深讀透的精讀方法,其要點是通過對文章中重點字、詞的深透理解,准確把握文章的主旨,接受文章中所蘊含的思想的儒養。其作用主要有二:一是知識積累,二是豐富思想。
品讀是從藝術的角度對文章進行分析和鑒賞,是對文章進行理性的、更高層次的分析。其目的是從文章中獲得美感體驗的同時,學習和借鑒文章所使用的一切藝術手法,並將其化為自己的應用能力。品讀文章的道理與品茶相似,再好的茶大口大口地喝都喝不出興致來,因為茶的清香是淡淡的,必須細細地品味才感受得到。
心讀是精讀的最高層次,是在對所讀文章深透理解的基礎上,讀者的思想與文章所表達的思想相互撞擊,作者的感情與文章所表達的感情相互交融的一種閱讀境界。這是將作品的思想化為自己的思想、將自己的感情融鑄進作品的一個過程,具有提升讀者的思想境界,增強讀者情感包融性的巨大作用。
二、培養和提高自己的想像與聯想能力
想像和聯想能力是語文能力的重要基石。想像和聯想能力差,就很難「披文以入情」,即很難進入文章所描繪的藝術境界。如此,就很難把握文章的主旨,體會文章所蘊含的感情。為什麼呢?因為寫作過程與閱讀過程都是形象思維的過程,自始至終都伴隨著具體的生活情景與藝術形象。一部作品的誕生過程實際上是生活中的人、事、物、景通過大腦的形象思維活動被壓縮進語言符號的過程;閱讀實際上是通過想像與聯想活動將創作過程中壓縮進語言符號的人、事、物、景等釋放出來,讓其浮現在大腦中的過程。由此可見,閱讀理解能力與寫作表達能力的強弱取決於想像和聯想的能力。由於已往絕大部分同學在語文學習的過程中忽視了這一點,因而語文能力的形成和提高十分緩慢。
培養想像和聯想能力,做起來十分簡單。因為生活中的人、事、物、景都能觸發人的想像與聯想,尤其是我們的青少年學生思想比較活躍,最容易被身外的事物牽出思緒來。比如說,看見路上開過來一輛寶馬車,就可能會進入一種幻想:想著自己通過幾年的大學學習,掌握了一手絕活,許多單位都爭相聘請,開出的年薪一家比一家高,有一家很有實力的公司還答應給配一輛寶馬車;看見一對青年男女在公園里散步,就聯想到再過幾年自己也領著女朋友到此來踏春賞景、湖心泛舟。人總是有思想的,人的思想時時在受著外界事物的影響,隨時隨地都可能產生出想像與聯想來,這為我們想像、聯想能力的培養和提高奠定了基礎。
從語文學習的角度講,閱讀和鑒賞詩歌是培養和提高想像與聯想能力的重要途徑。詩歌是想像與聯想的產物。寫進詩歌中的人、事、物、景等形象中都融進了作者的感情,極易與讀者的內心發生碰撞,引發讀者的想像與聯想。與此同時,詩歌形象與意境的審美特質可以誘導著讀者對形象思維的樂此不彼,強化和提高讀者的想像和聯想能力。
值得特別強調的是,對藝術形象的形象思維再造沒有嚴格的對錯概念,這就為讀者充分地展開想像與聯想,自由大膽地想像提供了廣闊的空間,使讀者的想像與聯想能力得以迅速地發展。比如說,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中的「扁舟子」是個什麼人,誰也不能給他以確定的結論。正是因為他身份的不確定性,所以你想他是什麼人他就是什麼人,只要賦予他以相思的情感就沒有偏離詩歌形象塑造的本色;再比如說,《詩經·採薇》一詩中有幾個士兵形象?長時間以來人們都認為這首詩是寫「一個士兵在歸途中的回顧和自述,描述了軍隊生活的艱難困苦」;我以為其中至少有兩個士兵形象,這兩個士兵一邊幹活,一邊發牢騷,這樣想像再造可以使詩歌顯得更加地生動和有趣,也更加地接近於生活的真實。
(三)多讀作品賞析類的文章
現在有很多同學拿到文章後不知道如何分析。這表現在幾個方面:一是不知道從什麼地方下手,二是不清楚應該分析些什麼,三是不會分析。要解決這些問題都不難——多看一些作品賞析類的文章,這些問題都會迎刃而解,閱讀、分析、理解和消化吸收力自然會大大增強。比如說,認真地將本書中每一首詩歌後面的賞析文字讀一讀,同學們就能感悟出詩歌閱讀分析的要點,明確詩歌分析的切入點,學會詩歌欣賞的方法。
應當注意的是,閱讀賞析類的文章,常常打上了鑒賞者的思想和感情烙印,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因而,在讀這類文章時我們要持以批判分析的態度,取其可取之處,摒其偏頗之點,千萬不可一股腦兒地吸收過來。否則,我們的思想就會被作者所奴化,感情被其異化,就會失去我們自己的主見,表現在分析、鑒賞活動中就很難再有我們的真知灼見。
不同的人對同一篇文章的分析各有自己不同的看法。對此,我們都應該品評、體味一番,一是可以開闊我們的視野,大開我們的思路,二是可以豐富我們的思想,從而大大增強我們的閱讀分析能力。
(四)讀一些哲學著作與倫理學著作
文章是表達人的思想和感情的,對文章的閱讀和理解過程,實際上就是化文章中的思想到自己的大腦以豐富自己的思想,化文章中所寄寓的情感入自己的內心以擴大自己的情感的包容性的過程。這就要求鑒賞者自己有比較豐富的思想,有博大的胸襟。為什麼呢?因為只有自己的思想是博大的、深邃的,才具有吸收和消融文章思想的能力,只有自己的感情是純潔而高尚的,才能包容文章中所寄寓的情感。
要豐富和博大自己的思想和提高自己情感的包容性並不難,多讀一些哲學著作和倫理學著作就是豐富自己的思想、擴大自己情感包容性最有效的一個途徑。比如說,讀透了《老子》和《莊子》,我們的思想就變得博大了,讀透了《論語》和《孟子》,我們的靈魂就可能純潔和高尚了。
海因為有博大的胸懷而能成其大,人因有思想的博大與深邃才能消化、吸收和化用一切思想,最終成為大家。多讀一些哲學與倫理學著作使我們的思想變得豐富起來,使我們的胸懷顯得博大起來,這樣對文章思想和感情的消融力就會大大增強,我們的閱讀和鑒賞能力就會迅速地得以強化和提高。
(五)多一些必要的基礎知識儲備
知識是形成能力的基礎。現在絕大多數同學的語文能力很差,與基礎知識的貧乏有著很大的關系。比如說,你不知道詩歌比、興手法是怎麼回事,就體會不到《詩經·關雎》中「關關雎鳩,在河之洲」一句的妙處;你不清楚排比這一手法的作用,就很難體味到艾青《大堰河——我的保姆》一詩的藝術魅力。不僅如此,知識的貧乏,還可能導致對詞句含義與文章思想的錯誤理解。比如說,樂府民歌中的《上邪》一詩:「山無陵,江水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與君絕!」從詩歌本身的特點和上下文意思來看,這里的「雨」只起了一個音節搭配的作用,與「雪」構成了一個偏義復詞,而很多書上將此處的「雨」解釋成了「動詞,下的意思」,這樣的解釋錯誤便是由知識的貧乏導致的;又如,《詩經·採薇》中的「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一句,從詩句對仗的角度看,「雨雪」與「楊柳」 相對,這就決定了「雨」在此只能是一個名詞,不能是一個動詞,它和「雪」構成了一個偏義復詞,只起了一個音節搭配的作用。十分可惜的是,長時間以來,很多大、中學教科書都將其解釋為「動詞,下的意思」。就連商務印書館出版的《古代漢語詞典》也採用了這一以訛傳訛的解法:「雨(yù)下雨。《詩經·小雅·採薇》:『今我來思,雨雪霏霏』。」(見該書1925頁)
要培養和提高語文能力,應做哪些知識儲備呢?知識的積累與儲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不可能一下子就完成。因此,我們首先應做一些最基本的知識儲備,其中包括:語法知識、修辭知識、文體知識和文學理論知識。有了這些起碼的知識,我們的閱讀活動就可以順利地開展起來,進而在閱讀實踐中不斷地積累、充實和完善,最終達到博學而致用。
總起來講,現在絕大多數同學的語文能力很差,是學不得法造成的。只要我們走出快速閱讀的誤區,堅持誦讀、研讀、品讀和心讀,努力培養和提高自己的想像與聯想能力,讀一些哲學和倫理學著作,多一些必要的基礎知識儲備,同學們的語文能力就能夠迅速地培養起來。

閱讀全文

與怎麼培養語文能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660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330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268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954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05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32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18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628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297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950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981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02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11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753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169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259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553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348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14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