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小學高年級語文該如何做好預習怎樣預習
0.看標題,注釋,標自然段,通讀全文,標注不認識的字和詞
1.分析文章作者的背景
2.分析每個自然段的主要內容
3.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如果是①小說分析小說人物的外貌心理和語言
②散文主要是分析寫作者的意境和思想感情
③說明文簡單,分析事物的特點
)
4.總結全文,升華主題,感受文章的深度內涵
5.再回過頭看標題,分析標題的好處,或者作者這么命題的初衷
6.這樣就差不多了,看文章後面的問題,進行思考和簡答
望採納喲
② 如何做好小學高年級語文課預習論文
培養小學生語文預習習慣的過程中,教師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小學生年齡小,自主反思、自主調節學習方法的能力相對較差,教師除了要激發小學生的預習興趣之外,還要教給他們語文預習的方法。教給小學生的預習方法,要求盡量細化,要求可操作性要強。在教學實踐中,要求中高年級段學生的預習的步驟:「默讀——查問——朗讀——摘抄——思考」,(低年級段學生要求放低,不要求做筆記,在書本上標記即可。)每一步驟的具體方法、要求如下: 1.默讀拿到一篇新課文,由於會有一些不認識的字和不理解的詞語。初讀課文時,可以採用默讀了解的方法。初次默讀的要求有兩個:一是了解課文的大概意思,比如課文寫了一件什麼事,介紹了一個什麼人,描寫了一些什麼景,告訴我們哪些知識,抒發了怎樣的感情等等。目的在於對全文獲得一個完整的、初步的印象。二是准確地找出全部生字,劃出不理解或不很理解的語句。 2.查問就是通過查閱字典、詞典,或問別人(包括同學、老師、家長)對不認識的字讀准字音,對不理解的詞語,要初步了解它的意思。還可以查一些課外資料。 3.朗讀生字認識了,就可以放聲誦讀了。「眼過三遍。不如用嘴讀一遍」,大聲誦讀,對文章內容的理解和記憶都很有好處。預習的朗讀一般可讀三遍,第一遍重在鞏固生字的讀音,要把課文讀通讀順;第二遍注意文章內容,思想意義,了解文章寫的人、事、物、景和作者想說明的東西;第三遍要注意文章結構,寫作方法。 4.摘抄就是把應該積累的詞語句子和自己認為值得學習、借鑒的詞句摘錄下來。「嘴過三遍,不如手寫一遍」,動手摘錄,使眼、手、腦並用,效果比讀更好。 經過以上步驟,學生邊讀邊記,邊思邊寫,也就形成了相對較規范的預習筆記。同時要求學生做的預習筆記的規定大致欄目有:文章名(書名),出處,閱讀時間,好詞入腦,好句入心,總體心得(寫文章預習感受,彈性較大),暫時存疑。要求學生做的預習筆記的自選欄目大致有:結構分析,寫作風格,主要內容,寫作目的等。對於預習筆記,我認為不需學生每文必做,每次必做,簡單的課文,在課文上寫寫畫畫即可,重要的是預習常規性步驟的有效落實。對於後進生,規定欄目也可刪減。
③ 如何做好小學中高段語文課前預習
如何做好小學中高段語文課前預習
《語文課程標准》提出「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的理念。課前預習的學習方法在提倡學生自主探究,培養自學能力,張揚學生個性,表現自我等方面有其獨到的作用。
預習就是學生自己摸索,自己動腦,自己理解的過程,也就是自己學習的過程。課前預習這一方法地運用既有助於學生提高學習自覺性,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又能促進語文學習所必備的學習技能的形成。「預習」這一環抓得好,就能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這樣一來,就可以全面提高學生的學習素質。
小學語文課多是由一篇一篇內容上不相關聯的文章組成,它的知識的連續性主要表現在字、詞、句的含義和語法上。語文課的目的,一是學習祖國的語言文字;二是訓練分析、理解、綜合的思維能力。從這些特點出發,語文課採用及時預習的方法比較好。那麼,語文課應該怎麼樣預習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呢?為此,本人在長期的教學實踐中,總結出以幾種預習方法,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對於講讀課文,通過預習來培養學生在自讀中善於察疑、質疑、搜集、整理的意識。這種預習操作起來較為細致,通過搜集整理、分步朗讀、處理字詞、思考分析等幾個步驟來完成。
一、了解背景、搜集整理資料。
有些文章涉及的知識面非常廣,或許是學生從未接觸過的。為此,學生在課前就應該做好充分的預習准備,上網搜集相關信息,提前查閱課外資料,並進行細致整理,提前瀏覽,初步掌握。待到課上,可藉此搜集整理的資料與同學、老師一起交流。這樣的學習才會使課堂更加豐富多彩,既鍛煉了學生搜集整理知識的能力又培養其動手查找資料的習慣,有利於學生深入地了解課文內容以及作者寫作的意圖,為學好課文打下基礎。
二、分步朗讀。
朗讀是語文學習的一個重要環節。對教師而言,它既是教學手段也是教學目標;對學生來說,它既是語文能力也是學習方法。不同文體的文章,它的朗讀要求是不相同的。記敘文的朗讀要求,我們必須做到能從整體上感知文章內容或語段,能理清文章的結構脈絡,能初步把握住文章中作者所要表達的情感,能初步感受到文章的語言特色。而議論文和說明文的朗讀要求就不同了,在做這兩種文體閱讀時,就必須先理解掌握它們的文體知識,這樣才能更好地把握文章內容和表現特色。
課文一定要朗讀,而且應該放聲朗讀。朗讀不僅訓練自己的發音,還可以通過語氣的變換,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在朗讀課文時,可分為三步來進行,第一步為初讀,對課文內容進行一個整體了解,讀准生字、新詞;第二步有感情地讀,加深對課文的理解,理清課文脈絡;第三步則是精讀,通過細致地朗讀、思考,解決課文中的問題。
三、解決文章中的生字、新詞、重點語句和對文章層次段落作批註。
預習一篇閱讀課文,字詞句篇是基礎,課前的預習可以從讀、圈、查、劃、抄入手,循序漸進。
(1)讀。反復讀課文,了解課文大致內容,體會語言美,品味句式美,把優美的詞句儲備在自己的口語語庫中,豐富自己的詞彙。
(2)圈。課前預習課文時,找出不認識的字,不理解的詞句,用醒目的符號圈出來,以備老師講課時認真聽、仔細記,做到難點突出。
(3)查。運用字典、詞典等工具書,弄清圈出字、詞的音、形、義,並將注釋寫在該字、詞的附近,便於在閱讀中理解詞語,加深印象。
(4)劃。劃出課文的重點詞、重點句、重點段,做到重點突出。
(5)抄。對於課文要求掌握的生字、新詞或者優美的語句等抄寫在積累本上,鞏固記憶。抄寫的過程中數量可以自己決定。
四、提出自己的見解,解決課後思考習題。
這一步是較高層次的要求。要求我們根據課文及練習題進行思考。如課文的內容是否真懂了,文章主題的概括、層次的劃分、段意的歸納、句子的理解、寫作特色的分析等問題能否解決,課後習題是否能夠回答等。當同學們朗讀課文的時候,可以帶著問題(課文後面的練習題)進行閱讀,看到課文中有問題的答案就直接在書上劃出來。古人有「不動筆墨不讀書」的說法,強調的就是動筆對讀書的重要性。而實踐證明,做讀書筆記,對自學的情況進行整理,對語文預習的作用是非常大的。當讀文時,遇到寫得好的地方或者自己有獨特見解的地方,或是自己不理解的語句、詞語,或你認為有疑問的地方,即可在課文邊進行批註或是註上標記,如,不懂之處用「?」,重點之處用「△」等符號。這樣,當老師在講解課文的時候,同學們也就容易心領神會了。
④ 小學中年級語文預習怎麼做
小學生進入到中年級(四、五年級),隨著小學生年齡的增長,年級的增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加強,學習內容也有所加深。在這個基礎上。小學中年級語文的學習中學會進行科學有效的預習方法,就顯得尤為重要。那麼如何進行科學有效的語文預習呢?其實只要做好以下幾點。
⑤ 什麼是小學語文高年級課前預習方法
六、美文欣賞:這個欄目主要是學生學習課文後自己仿寫某段,或者摘抄自己喜歡的一段美文都可以。 七、留言板:這個是指留下學生要向老師說的話,知心話,悄悄話,高興的與痛苦的話都可以在上面留下。 當然並非每個晚上的每篇課文都要有這些欄目,只選你喜歡做的其中任何一項或者兩項或者幾項做都可以。老師對這樣的作業要認真批改,尤其是學生的留言板里的話要認真看,認真對待。老師也應該跟學生真誠的留言回復。對學生提出的問題要予以答復。 我覺得這樣的作業真的具有人性化趣味化。作業不再是一個對號錯號,而是一個師生心靈對話的舞台。 小學高年級語文課前預習七步驟 預習是在學習新課之前,自己對所學內容的一個自學。通過預習,可以清楚地知道在所學的新內容中,哪些是自己通過預習已經可以掌握的,哪些是自己在預習中不明白,但藉助工具書可以自己弄明白的。哪些是自己弄不懂的,需要在正式上課的時候認真聽的,或者是需要向老師單獨請教的。 俗話說:「一回生二回熟。」如果自己在學習新課之前有了預習的好習慣。那麼在正式學習的時候,就又一種似曾相識的親切感。學起來就會很輕松、很愉快,學習效果就會很好。特別是對於一些難以理解的內容。多一次接觸,就多一次理解。 因此預習的好,上課的時候就可以有的放矢。預習的不好,學習起來就會非常的吃力。甚至於耽誤了很多時間,但學習效果不明顯。因此,預習對於學生來說,是非常重要的。 經過多年的教學實踐,我總結出了語文課前預習的七個步驟。 一、讀准生字。面對一篇課文,首先要過生字關。要求學生能夠讀准音,認清形。只做到這兩步還不行。還要求能夠知道這個字的音序、部首、在字典裡面的解釋、並且會正確書寫這個字。
要求在書上生字旁邊,寫出這個字的音序、部首、結構、意思。以及標出這個字易錯的地方。是讀音還是字形。在家庭練習本上,寫兩遍音,四遍字,兩個詞。要求其中一個詞必須是課文中的。如果課文中組不成詞,可以都是課外的。這樣硬性規定目的,一是讓學生不僅會讀音、會寫字,而且通過組課文中的詞,讓同學清楚這個生字在課文中的位置,也就是說生字在課文中所在的句子。便於學生在讀課文的時候讀准生字,也便於學生在寫字意的時候,知道這個字在字典中所應選擇的解釋。因為,每個字在字典裡面都有多種的解釋,而在具體的課文中,只有一種解釋。 二、正確流利朗讀課文,標出小節數,畫出生詞、好詞、好句。生字關過了後,就要開始讀課文了。這個環節要求學生讀三遍課文。最終達到正確流利朗讀,並且標出小節數,畫出生詞。第一遍,讀課文課文,能夠讀准字音,特別是生字的字音。第二遍讀課文,邊讀,邊標出小節數,邊讀邊畫出生字、新詞。第三遍讀課文,要求畫出好詞、好句,並正確流利。 三、概括出每個自然段的意思。課文能夠正確流利朗讀了,就進入了預習的第三個環節,概括出每個自然段的意思。要求同學們一個自然段一個自然段地讀,用鉛筆寫出每個自然段的意思。這是對學生閱讀能力的一個訓練。一開始可能概括的並不是多好,多准確。但,沒有關系,課堂上,通過交流,知道自己在概括能力上的不足,下次肯定會吸取教訓,肯定會概括的很好的。能夠學會抓關鍵詞句來概括。
硬性規定,同學們一定要自己概括。這樣養成讀後有想法,讀後有感悟的習慣。為今後的語文批註做准備。 四、用自己的話,概括全文大意。知道了每一自然段的意思後,在此基礎上,要求學生用自己的話概括整篇文章的大意。教給學生概括全文的方法。可以是每個自然段的段意連接起來,也可以抓重點段落的段意連接。一開始,學生概括的能力肯定不太好。沒關系。經過一段時間訓練。學生的概括水平會提高很快的。現在有各種類型的工具書。書上的概括精確。但不是學生自己的。提醒學生不要為了懶省事,就照著工具書上抄寫。要在自己理解的基礎上,自己概括。這樣才是自己的東西。 預習時,要求學生把自己概括的課文內容寫在課文後面。學習結束後,自己在理解的基礎上,又一次概括的全文主要內容,寫在課文標題後面。這樣前後有個比較。知道自己不足在哪裡,成功又在哪裡。督促自己更進步。 五、品詞析句,及時批註。課文大意了解了,就該品詞析句了。再次讀課文,邊讀邊思,及時寫下自己的感受和體會。這就是寫批註。寫批註時,要求學生把自己在讀課文中的感受和體會寫下來。可以是對一個詞的理解,也可以是對一句話的理解,還可以是對一段文字的感受。總之,讀課文讀到哪裡有體會有想法了,就及時記下來。然後通過課堂上跟同學互相交流,加深自己的體會感受。提高自己的語文感悟能力。
六、課後練習題。預習的前四個步驟完成後,就可以進行第五個步驟了。看看課後的練習題,結合練習題,自己想想,能不能夠完成練習題的要求。可以用鉛筆把自己的答案簡單寫寫。如果解決不了,要清楚哪個問題讓自己犯難。課堂上認真聽,如果聽後還解決不了問題,那就提出來,同學一塊兒交流。這樣一來,同學們對問題的印象會更深刻一些。畢竟是帶著問題來學習的,學習效果肯定不一樣的。自己更操心,效果更佳。 七、拓展延伸。這是預習的最後一個步驟。為了便於學生更好的學習課文,更深入的理解課文。鼓勵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個人能力。來搜集一些跟課文相關的資料,幫助學生理解課文。 比如學習《我們愛你啊,中國》。學生可以搜集一些關於祖國壯麗山河的圖片,讓學生更直觀地看到祖國山河的壯麗,也可以搜集一些祖國各地的特長,讓學生清楚祖國物產的豐富。可以搜集祖國取得偉大成就的文章,圖片,感受祖國的輝煌„„學習杜甫的《聞官軍收河南河北》這首詩,學生可以收集杜甫其它的詩跟這首詩對比,感受這是杜甫生平第一首快詩。收集關於安史之亂的資料,幫助學生理解,杜甫聽到收復的消息後,那麼高興的原因。收集杜甫的資料,幫助學生了解杜甫是一位愛國詩人他的是被稱為「史詩」。通過拓展延伸這個環節,擴大學生的視野,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使學生學習的更深入。進而提高學生的搜集資料,整理資料的能力。 在教學實踐中我發現,一部分自覺的同學按要求預習,經過鍛煉,獨立學習語文的能力提高很快,能力很強。另一部分同學,有些懶惰。
預習時就會出現偷工減料的現象。就需要老師不停地監督和提醒。但久而久之,這部分同學獨立學習語文的能力也會有所提高。 為了督促每個同學都能夠按要求預習,在開學的第一天,我把預習的步驟就抄寫在黑板上,讓每個同學都記在語文書的第一頁。目的便於提醒同學們按照這幾個步驟來預習。雖說這樣做了。但還有很多不自覺的同學,我們的學生在預習這方面還需要督促和監督。我希望在我的督促和監督下,全班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會有所提高。 語文課前預習這項工作不僅貴在堅持。另外還要不斷地創新。在此基礎上,根據學生語文學習中出現的問題,不斷增添新的預習內容。
⑥ 小學高年級語文預習應有哪些內容
預習是學生自學的過程,做好課前預習不僅能提高聽課效果,而且能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低年級段重點以字詞為主,所以預習也是以字音和字形為重點,而中高年級多是長篇文章,目標則是閱讀理解。但是我發現越來越多的學生對預習流於形式,相當一部分學生對於預習就是為了完成一項家庭作業而已。課文讀不熟,僅劃出一些詞語,對課文的閱讀理解不動腦子或者去抄有關參考資料。
那麼,中高年級如何進行預習呢?下面我想談談自己的幾點做法:
「書讀百遍,其義自現」,「讀」是學習語文的基礎。在預習時讀更是關鍵,也是預習的第一步,在教學中,我設計了3遍讀書法:
第一遍讀:讀准字音,讀通句子。藉助字詞典確定多音字和生字詞的讀音。
第二遍讀:讀流利。遇到難讀的字音和句子多讀幾遍,把文章讀流暢。
第三遍讀:帶著感情和想像讀。在前兩遍的基礎上,讀出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書讀熟練才能更好地理解文章內容,3遍讀書,不是一個固定的限制,而且在理解文章時還會有更深層次的精讀。針對文章的體裁、文章的長短、不同層次的學生,閱讀的遍數也不盡相同。但讀是預習的首要任務,一定要抓牢、抓實。
學生在預習中不僅要動口、動腦,還要動手。他們要通過默讀或朗讀來了解課文內容,要自己動腦筋完成預習提示或教師所提出的具體要求。因此,預習的第二步是批註,也就是寫一寫自己的理解和感悟。怎樣批註?從哪些方面進行批註?一直是我思考的問題。在一次聽課講評時李慧軍校長的一番點撥讓我茅塞頓開。她說批註可以從三個方面入手:1、寫了什麼?2、怎樣寫?3、這樣寫的好處。細想,這三個問題包含了語文教學的各個方面:概括段意或主要內容、運用了哪些寫法,結構、順序、修辭手法、說明方法的運用,表達了什麼樣的思想感情等等。例如學習《只有一個地球》這篇課文時,預習第二自然段時就可以從比喻和列數字中明白地球的活動范圍小,「只有」這個詞,更表明地球的小。如果學生在預習時能抓住關鍵段落從這些方面進行批註,他們對文章的理解和體會會深入,會透徹,課堂上的學習也會輕松很多。
在以上基礎上,我又增加了對課文前的提示和課後問題的關注,帶著預習提示中提出的問題去讀課文,尋找答案。課後的思考與練習對預習也很有幫助,思考題往往體現了作者的思路、課文的重難點。預習時,看看並想想這些題目,可以幫助理清課文的條理,了解課文的重難點。例如教學《大瀑布的葬禮》時,我就根據課文前的提示進行問題設置:大瀑布以前和現在的景象有什麼不一樣?抓住這一主要問題進行思考預習,即明白了作者的設計意圖,也突出了學習的重點。根據具體要求,有的放矢地進行預習,效果會事半功倍。
除了讀和批註外,預習時還要提醒學生懂得使用工具書,要勤動筆、多質疑。
對於小學中高年級的學生來說,這樣詳盡的批註方法或許有難度,不一定能達到全面要求,所以,老師不能要求學生面面俱到,這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當授之以漁之後,學生自學的能力會逐漸提高。
⑦ 小學高年級語文怎麼預習的相關文檔 百度文庫
你在網頁上把課題打上去在打一個ppt就行了
⑧ 小學生怎樣預習語文
小學生語文預習的指導
如今教師布置語文預習作業,有的同學或是家長認為預習作業就相當於沒留作業,有的同學誤認為語文預習作業就是讀讀課文,畫畫生字,蜻蜓點水、應付敷衍。這都是一種不好的取向和誤區。在平時教學中我是這樣指導學生預習語文的。
(一)通讀全文。
拿到一篇新課文,由於會有一些不認識的字和不理解的詞語。通讀課文時,主要解決三個問題:一是了解課文的大概意思,如課文寫了一件什麼事,介紹了什麼人,描寫了一些什麼景,告訴我們哪些知識,抒發了怎樣的感情等等。目的在於對全文獲得一個完整的、初步的印象。二是准確地找出全部生字,劃出不理解或不很理解的語句。三是帶著課後問題通讀全文。
(二)讀准字音,了解字詞含義。
參照拼音,讀准生字新詞,多讀幾遍,對於讀不準或不認識的字、不明白字意的字,要查閱字典解決,以期養成查字典的習慣。
(三)朗讀
反復大聲誦讀,對文章內容的理解和記憶都很有好處。預習的朗讀一般可讀三遍,第一遍重在鞏固生字的讀音,要把課文讀通讀順;第二遍注意文章內容,思想意義,文章告訴我們的內容;第三遍要注意文章結構,寫作方法。
(四)摘抄
可以把自己認為應該積累的詞語句子和自己認為值得學習、借鑒的詞句摘錄下來。
(五)思考
我覺得這是預習作業中最重要的一個環節。通過一系列的預習活動,在對課文初步了解的基礎上,思考一下,在文字上、語句上、內容上、思想意義上還有哪些問題不太清楚,需要在上課的時候認真聽老師講或向同學和老師請教的,及時記錄下來。
經過教師的引導預習,逐步放手讓學生自己預習,課上有針對性的檢查和評價,學生的語文預習能力逐步形成。大大提高了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和學習效果,同時也培養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為課堂學習、奠定基礎、減輕教學的負擔。
提高學生預習的有效性
首先,教會預習方法,培養預習興趣。方法是解決問題的重要策略,掌握了學習的方法,就如同掌握了打開知識寶庫的「金鑰匙」,就能獨立地向新認識領域進軍,也才有可能攀上知識的頂峰。所以,要想讓學生具有自學的本領,作為教師就要重視方法的指導。當學生能熟練地運用各種預習方法進行學習,才會逐漸培養他們對預習的興趣。預習的方法有很多,我根據小學高年級語文教材的特點和小學高年級學生的年齡、心理特點及其認知規律,引導學生學會幾種預習方法:1、查。2、讀。3、思。4、勤動筆。
其次,搭建推進梯度,呵護預習興趣。引導學生預習將經歷一個由易到難的過程,搭建一個逐步推進的梯子,供學生不斷深入預習,逐漸提高預習能力。由易到難的預習和不同的預習形式,可以呵護、鞏固學生預習的興趣。根據不同課文的特點,我確定「常規預習模塊」與「特殊預習模塊」。
再次,放自主空間,激發預習興趣。高年級學生的獨立意識逐步增強,如果學生的預習作業,一直是老師所布置的,學生沒有自主選擇,自由發揮的權力,那麼一定會削弱他們預習的積極性,特別是一些優秀、愛動腦的學生更是如此。此時,預習內容自由選擇和富有挑戰性的學習內容一定會促進激發他們自主學習的興趣。1、成立預習超市,讓學生自主選擇。2、重視預習質疑,讓學生主動思維。無論是自主選擇預習作業,還是引導學生學會質疑預習,其目的都是為了激發學生的預習興趣,促使每一個層次的學生從被動學習走向主動學習,同時學會從不同起點主動走向新的學習之旅。
最後,重視反饋評價,提升預習興趣。對於學生的預習要重視檢查,及時表揚,讓其體驗成功,樹立自信。對預習做得好的學生多加表揚,對在預習過程中,能提出問題的,大膽質疑的同學及時加以肯定。對預習效果差的學生不應多加批評和指責,應積極鼓勵,發現其閃光點。
總之,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對預習作業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學生才會認真深入地進行預習,從而高質量地完成預習作業,才能達到預習的最大效率,最終為有效課堂打下扎實的基礎。
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教會學生預習
預習作為課堂教學的前奏,是培養學生自學能力的重要途徑。通過預習可使學生對新課教學處於有準備的心理狀態,便於增強聽課的目的性,掌握學習的主動權。作為小學語文教師,無疑應從預習方面入手,加強指導,強化訓練,使學生逐步形成技能,提高自學能力,提高語文課堂效果。而目前小學語文教學現狀仍是不少語文預習只是流於形式,無章可循,難見成效,有的語文老師只以一句「去讀讀課文,預習一下」草草了事;有的老師讓學生預習有布置無檢查等情況。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教會學生預習至關重要,現談談自己的見解。
一、把握年級段的差異,提出預習要求
各年級段學生的知識基礎知識不同,自學能力不同,教師應提出相應的預習要求。如一年級側重要求學生藉助拼音讀准生字和課文,盡量不讀破句;二年級側重查字典和分析字形;三年級側重選擇字的義項和分段;四年級側重略說段意和略說主要內容;五年級側重抓住課文中心和提出較深刻問題;六年級則要求學生深入預習,對字、詞、句、段、主要內容、中心全面領會,側重提疑難問題。在把握年級側重點的同時,對學生預習能力的訓練應採取螺旋式推進,逐步提高。
同一年級學生的語言能力、思維能力的發展也是各具特點的,即存在個體差異,要求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齊步走,那是一種苛求,也是對學生天性的一種扼殺。所以教師沒必要要求每一個學生每一次都全部完成你布置的預習任務,只要他能完成力所能及的就行了。對於那些學習能力比較強的學生,教師可以要求他們在預習過程中基本完成課文的學習,如字、詞的掌握、文意的理解、情感的把握和提出各種疑難問題等。而對於那些學習能力相對沒那麼強的學生,只要求他們認真對待預習,掌握大部分字詞和知道課文的內容就行了。
實踐證明,預習要求越是尊重差異,學生的預習效果就越好。
二、規范常規性步驟,細化方法指導
在培養小學生語文預習習慣的過程中,教師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小學生年齡小,自主反思、自主調節學習方法的能力相對較差,教師除了要激發小學生的預習興趣之外,還要教給他們語文預習的方法。教給小學生的預習方法,要求盡量細化,要求可操作性要強。在教學實踐中,要求中高年級段學生的預習的步驟:「默讀——查問——朗讀——摘抄——思考」,(低年級段學生要求放低,不要求做筆記,在書本上標記即可。)每一步驟的具體方法、要求如下:
1.默讀
拿到一篇新課文,由於會有一些不認識的字和不理解的詞語。初讀課文時,可以採用默讀了解的方法。初次默讀的要求有兩個:一是了解課文的大概意思,比如課文寫了一件什麼事,介紹了一個什麼人,描寫了一些什麼景,告訴我們哪些知識,抒發了怎樣的感情等等。目的在於對全文獲得一個完整的、初步的印象。二是准確地找出全部生字,劃出不理解或不很理解的語句。
2.查問
就是通過查閱字典、詞典,或問別人(包括同學、老師、家長)對不認識的字讀准字音,對不理解的詞語,要初步了解它的意思。還可以查一些課外資料。
3.朗讀
生字認識了,就可以放聲誦讀了。「眼過三遍。不如用嘴讀一遍」,大聲誦讀,對文章內容的理解和記憶都很有好處。預習的朗讀一般可讀三遍,第一遍重在鞏固生字的讀音,要把課文讀通讀順;第二遍注意文章內容,思想意義,了解文章寫的人、事、物、景和作者想說明的東西;第三遍要注意文章結構,寫作方法。
4.摘抄
就是把應該積累的詞語句子和自己認為值得學習、借鑒的詞句摘錄下來。「嘴過三遍,不如手寫一遍」,動手摘錄,使眼、手、腦並用,效果比讀更好。
5.思考
通過一系列的預習活動,學生對課文的內容、特點,有了初步的了解,這時,還應該靜靜思考一下,這篇課文在文字上、語句上、內容上、知識上、思想意義上還有哪些問題不太清楚,需要在上課的時候認真聽老師講或向同學和老師請教的。對這些問題,有的可以直接在書上做記號,有的書面寫下來。
經過以上步驟,學生邊讀邊記,邊思邊寫,也就形成了相對較規范的預習筆記。同時要求學生做的預習筆記的規定大致欄目有:文章名(書名),出處,閱讀時間,好詞入腦,好句入心,總體心得(寫文章預習感受,彈性較大),暫時存疑。要求學生做的預習筆記的自選欄目大致有:結構分析,寫作風格,主要內容,寫作目的等。對於預習筆記,我認為不需學生每文必做,每次必做,簡單的課文,在課文上寫寫畫畫即可,重要的是預習常規性步驟的有效落實。對於後進生,規定欄目也可刪減。
三、教給學生預習的方法。
學生的預習需要教師的指導,因此,教師應該教給學生預習一篇課文的一般步驟,為預習活動構建模式,使預習活動有章可循。預習一篇課文,一般來說可以按以下步驟進行:
1、通讀全文,了解課文的概貌。從頭至尾地把課文讀一遍,要求能大概的掌握課文的內容,獲得整體印象和感受。如在預習《草原》時,學生能初步了解到課文講的是「我」到陳巴爾虎旗訪問,看到了草原的美麗景色,受到了草原人民的熱情款待。通讀時,還要求學生看課文後的思考題,帶著問題去讀課文,讀就顯得不盲目。
2、學習生字新詞。自學認字表,寫字表中的生字,掌握讀音。在課文中找出生字詞,並運用字典自學生字詞,聯系課文內容理解生字詞的含義。
3、參照教師給出的預習要求再讀課文,提出疑難問題。通過預習,學生能初步認識,熟悉課文,但不可能理解和弄懂所有問題。所以要引導學生運用劃劃、點點、記記等標記,把課文中不理解的字詞、語句以及課後問題作標記,並提出質疑。這樣,使學生做到在課堂上的聽課有目的性,帶著問題來聽課,提高聽講效果。課堂上及時質疑,及時得到釋疑。對能在預習中提出問題的學生,老師應多加表揚和鼓勵,這樣,有利於培養學生的質疑能力。
此外,對一些歷史性,政治性的文章,教師要引導學生查閱資料,了解作者寫作的時代背景。如教學《負荊請罪》一課的預習中,也作類似的要求:這篇課文講了幾個小故事?文章中前兩個故事寫誰的事?為什麼用「負荊請罪」作題目?同學們通過認真默讀和思考,了解到前兩個故事雖是寫藺相如的職位反而比廉頗高,所以文章必須這樣安排。由此可見,二個小故事不是孤立的,而是有內在聯系。
四、培養學生預習的習慣。
學生形成一定的預習能力之後,我們還要注意良好習慣的養成。具體操作過程中,應做好以下幾點:
1、開始訓練學生預習時,教師應在課堂教學中安排一定的時間,讓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進行預習,嚴格督促學生按照預習要求和步驟進行預習,發現錯誤及時糾正。對有困難的學生更要手把手地教,幫助他們盡快掌握預習的方法。在學生基本掌握預習方法後,逐步把預習活動放到課外進行。但教師更要嚴格進行預習作業的檢查,使預習活動切實落實,養成習慣。
2、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加強學法的指導。如分層分段的方法指導,概括主要內容、歸納中心思想的方法指導,以及培養學生品詞品句,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的能力,使學生把課堂上學到的學習方法運用到課外預習中去,逐步形成自學技能。
3、組織學生開展學習經驗交流,提倡互學互幫,互相督促。教師可以利用一些語文活動課,組織學生進行學習經驗交流,讓學生說說自己的學習方法。聽聽別人的學習經驗,達到互相促進,共同進步,形成自學的風氣。
「凡事豫則立,不豫則廢」,只要老師能有計劃,有步驟,堅持不懈的指導和督促,注意方法的指導,久而久之,學生良好預習習慣便能養成,自學能力也隨之發展。「教是為了不教」。作為教師的我們應著眼於教學生學會學習,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為學生「終身學習」奠定基礎。
五、爭取讓家長參與預習的指導
家庭教育是學校教育的必要補充,是一種不能代替的力量,加上預習大部分在家裡進行,因此要爭取讓家長參與預習的指導。即要求父母要抽出時間檢查子女的預習的完成情況,在有能力的情況下作適當的指導,還提醒家長要善於發現子女在預習中的每一個細小的進步,並作充分的肯定,不應老在孩子身上挑毛病。當孩子預習出現問題時,要求家長配合教師作耐心的教育和指導。
六、預習的安排
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怎樣安排預習的呢?一般分三個層次安排預習:
第一層:通讀感知。了解課文大段內容,能說出這篇課文寫了什麼事,主要人或事是什麼,按什麼順序寫,學習生字詞等。為理解課文作好鋪墊。
第二層:再讀理解。弄清文章結構層次,作者寫作思路,找出一些與中心密切相關的句子、段落。
第三層:細讀深究。帶著問題細讀課文,理解句子深刻含義;抓住關鍵詞語,用圈劃批註的方法深入領會課文的中心思想,體會文章的寫作特點。
在預習的各個層次啟發學生質疑問難。
總之,語文預習多在課外,看似較難調控,但只要教師善於思考,敢於實踐,切實落實指導規范,定能取得應有的效果。
預習自學能力的培養
預習和自學在小學語文實際教學過程中,並沒有得到真正的落實。即使老師布置的預習自學作業,也是提綱式的,對學生提高預習自學能力作用不大。而預習自學能力的養成對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習本身都會帶來深刻的變化。
小學里的預習,大部分就是讀讀課文學寫生字詞。自學就是大家先思考,然後在相互討論,只是將各自的答案說一遍便了事。到底怎樣進行預習和自學,學生還是不太理解的。所以,小學中高年級的預習自學任務應該整合。教師要有意識地引導學生進行預習自學,預習自學的學習的內容應該細化,有明確的學習內容和目標,並在課堂教學中把它作為一堂課的起點,長久實行,促成學生養成正確的預習自學方法。
根據小學語文教材的編排特點,老師對於小學生的預習自學的要求不能太高。小學生的學主要靠教師的引導來進行。教師必須幫助學生設計好學習環節,然後才有可能學好。要讓學生在學習方法上順利過渡,在小學中高年級要做好兩項工作:一是預習,二是寫簡單的批註。要把預習當作規范的作業來對待,不能將之看成是一個附屬性的學習任務。
在教學中我發現,小學生寫批註大多是空泛的語句,唱高調,套成語,面對這樣的情況,我在課堂講授課文時經常讓學生劃出句子和詞語,再進行討論,並要求他們在書頁空白處寫下說明和感悟。教師要積極引導,當眾表揚、鼓勵那些寫出自身的真實感受之批註的學生,因為只有寫出對課文字詞句的深刻理解的批註,預習自學才是有效。
習要求與檢測案例分析一、預習要求
(一)讀的要求
1 讀第一遍
勾帶有生字的詞,圈出不認識的字。查字典、詞典,為生字注音,為生詞注釋。
將生字的詞多讀幾遍。
2 讀第二遍
把詞語讀准確,把長句子讀通順,把課文讀流利。
3 讀第三編
畫關鍵詞語,畫重點句段。思考課後思考題,用符號將答案在文中標出並作批註。
註:對長的課文要求學生多讀幾遍,對後進生也要求多讀幾遍。
(二)寫的要求
1、找出生字的形近字並寫在書上。
2、給多音字組詞。
二、預習檢測
案例分析
《蒲公英》第一課時
教學片斷一:
師: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讀准字音,讀通句子。(學生自由朗讀)
師:同學在預習本篇課文時有沒有遇到了一些不認識的字?
生:有
師:自己通過查字典將這些字認識了的同學請舉手。(大部分學生舉手有些學生沒有舉手,但具我的判斷這些學生肯定有不認識的字,不舉手的原因是沒有查字典給不認識的字注音。)
師:給不認識的字注音是我們的預習要求,但有些孩子沒有按老師的要求來做。這樣會影響你的朗讀。希望這些同學以後按老師的要求來做。組長在檢查預習時也要留意。
師:同學們在預習時覺得哪些字最容易讀錯請上來把它板書在黑板上。(學生板書)
生板書:絨球、囑咐、迷惑。
師:誰願意來把這些字的音註上?
抽生板書字音。
師:誰願意當小老師來教一教這些字。(學生教讀)
師:請同學看黑板上的生詞,同桌互讀,一人讀一人聽。(學生讀本課的生詞)
師:誰來說說你的同桌哪些字音最容易錯。
生1:我的同桌是否這個詞讀錯了。
生2:我的同桌囑咐讀成平舌音了。
生3:湖泊的泊是多音字還讀泊,停泊的泊。
師:請你的同桌再讀一讀。(生讀)全班同學讀。抽生讀,分男女生讀,分小組讀。
師:現在將這些生字放回課文,請同學們齊讀課文,老師聽聽同學們在預習時將課文讀熟沒有。(學生讀課文)
師:老師聽出來了,大部分同學預習時都讀得很熟,但有些同學沒有按老師的要求讀。
接下來將分部分朗讀,歸納每部分的意思,教學生將每部分的意思連接起來歸納主要內容。(略)
教學片斷二:
師:再讀生字。(學生讀)
師:請同學來黑板上寫生字,其他同學觀察他們的筆順和筆畫的安排是否正確。
抽生板書生字,其他學生觀察。
師:誰來說說他們哪些地方寫得好,哪些地方需要提醒其他同學注意,哪些地方有錯。
師:剛才同學們都評價得很好,希望同學們寫時注意。學生寫生字。
師:先寫完的同學將你找的生字的形近字組詞寫在黑板上。(學生在黑板上寫生字形近字組詞)
師:其他同學看一看自己有沒有補充。請同學進行補充,並將自己沒有找到的形近字組詞補充在自己的書上。
三、反思
預習是學習過程中的第一步,是學生自己摸索,自己動腦,自己理解的過程,也是學生自學的過程。因此,我認為,預習是上好語文課的重要環節之一,也是提高學生自學能力的必要途徑,更是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效益的有效途徑。我一直都很重視學生的預習並且根據學生的年段特點提出不同的預習要求。今年我班學生步入三年級我首先根據他們原有的預習習慣和年段特點提出了預習要求。
要求提出來了學生不按要求做也是徒勞,因此我很重視對學生預習的檢測。我不僅要求組長檢查,在第一課時的教學中我也是根據自己提出的預習要求來進行教學的。由於我班學生農民工子女較多,家長在子女教育上不是很盡心,學生的學習全靠學校,所以對學生預習的督促也落到了老師身上。我在課堂上非常注意學生預習的情況反饋。比如學生沒有給不會認的字注音及時發現,及時提醒。讓學生板書生字的形近字,讓同桌互讀生字去發現學生預習時是否按要求對不會的生詞多讀了幾遍。認真聽學生的朗讀,發現沒有讀熟的同學點名提醒,讓學生明白老師隨時都在關注他們的預習情況,心裡綳緊一根弦。經驗告訴我,學生的預習好壞直接影響課堂教學的效果,我們只有抓好學生的預習才能有效提高教學的質量。
⑨ 淺談如何提高小學高年級學生語文預習的有效性
預習應對教和學起到真正的鋪墊作用、為什麼這樣寫,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一種方式進行。 3、操作具體的預習練習,做到初步理解。」教師的責任就在於教學生學會學習。同時、駕駛知識等的能力、句段,有了解課文主要內容的,結果學生提出的問題多而雜亂突不出重點、有質疑提問的,提高他們學習課文的起點。 2,給課文標注自然段,我願意在今後的教學實踐中不斷探討更加科學有效的方法,但事實上學生預習的效果並不理想、預習是對教學內容的預測。用橫線標出生字,也是提高學生自學能力的必要途徑,但無定法:用不同的符號標出字詞,預習具有偵察作用。例如,讓同學們帶著問題進入課堂,有理解詞語的,教師必須要有解讀教材,其效果不言而喻。預習是學生根據一定的預習要求進行自己練習的過程,令人擔憂的是。我認為引導學生抓住課題。像這樣低效至無效的假預習能對語文課堂教學起什麼作用、默讀,還應教會學生一定的預習方法,而且有助於提高學生的課堂學習的有效性、關鍵詞語,從而改變學生學習的被動局面。五寫,而且差異是顯著的。像於永正老師說的那樣。對於教師來說,或者根據老師要求來選擇。對於學生來說、駕馭教材的能力,必須要讓學生充分閱讀文本。要使預習真正起到「鋪墊」作用、語言風格和寫作方法則不求甚解。如果課前預習的好。接下來我就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談談我對預習有效性的理解,不預則廢」。」語文閱讀教學的過程應是教師引導點撥學生讀書感悟內化的過程;從長遠目的看:作者在文中寫了什麼。這種自練、獨立擷取,教師和家長對學生預習的監測是必不可少的。實踐證明,做好課前預習,是培養學生發現問題,更要授之以方法。四問,「書不讀熟不開講」,累死劈柴人」。是把學生引導到一個新的水平線之上。當然要使預習真正有效:在指導學生質疑提問時:雖然預習很重要,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怎樣寫的,教師的預習指導必須具有針對性。教師要針對學生知識基礎,有對課文進行感悟理解的,從近期目的看古人雲,即在老師講課以前,預習可以幫助學生准確把握新的學習內容、重點句子,不如授之以漁,為高質量的教和學打好基礎:讀的方式很多、思維對話型」課堂貢獻自己的微薄之力,課前經常預習的學生往往比不預習的成績高,要達到這一點,很多教師也非常重視預習、富有表現力的句子。預習的方主要有,為打造「和諧高效,對於與課文相關的資料與知識。三查,在培養學生良好學習興趣的基礎上;用浪線標出含義深刻:「凡事預則立,教師難於把握、教材的訓練重點設計要求明確,有速讀,又為課堂教學做了鋪墊,達到積累詞彙的目的。「授人以魚,心中有數。預習之前教師要給學生設計科學合理的預習題。古人說得好「砍柴不照紋:「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用著重號標出關鍵詞語,甚至不管不顧、學習能力,課文的主要內容及文中蘊涵的作者的思想感情、生詞,教師必須確保所有學生都養成科學有效的預習習慣,解決生字,及時調整教學方案:查工具書,除了教師精心設計預習題外,課前預習在整個語文教學過程中的作用非常重要,這樣既有利於指導學生多角度提出問題、預習要為學生提供閱讀和獨立思維的機會。可是,做到有的放矢,應把它看作是備課過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語文課程標准》明確強調;用五角星標示重點語段,又有利於培養學生的質疑能力。 1。教學有法,這樣既降低了學生自學課文的難度、朗讀等,不但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的慾望。很多學生的預習只限於認識課文里的生字詞語,確定課堂學習的重點:一讀、教材中自相矛盾處進行質疑,因此要提高預習的有效性、分析問題,有自學生字新詞的,就會精力集中。一句話:中高年級學生在預習課文的過程中可以在書上寫出自己的理解與感悟,要提高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預習課文時一定要善於思考,原先是放手讓學生隨意提問,明確自己學習過程中的薄弱環節。我個人認為預習是上好語文課的重要環節之一,課文的寫作思路;查與課文相關的內容,是為學生學習具體課文的作鋪墊,學生自己先獨立地閱讀新課內容。所以。應該十分重視預習過程中的信息反饋。這也為下一步的課堂教學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做好知識上的准備工作、生詞;用問號表示對關鍵詞或句子的質疑等。二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