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語言文字 > 如何讓語文生活化

如何讓語文生活化

發布時間:2022-02-04 12:56:48

⑴ 如何實現課堂生活化 小學語文

一、 課題的提出
長期以來應試教育的觀念在人們的頭腦中根深蒂固,在考試中取得好成績,便是老師和學生的終極目標。在這個目標的影響下,學生很少涉獵課本以外的東西,盡管經過許多年語文課堂上的學習,但依然積累淺薄,閱讀面狹窄;寫文章時言之無物,沒有生活;學得很苦卻收獲很少,對語文課感興趣的同學越來越少,厭學情緒較濃。
我們不難發現在教學中常有這樣的課堂:學生有思維,但無智慧;有行動,但無熱情。因為老師沒有把生活中鮮活的事實引入課堂。表面上看,生活事實不是沒有出現在教材、課堂或作業中,遺憾的是,這種生活事實僅僅是以例證的角色出現的。當教師為了說明某個觀點、證明某種結論、鞏固某一記憶時,事實才臨時被拉進了課堂,而此時此刻的生活事實,已經不是那種能給人熱情、沖動、直覺、遐想的事實,它是被人製作、化妝過的一個道具或角色。老師講得很辛苦,學生卻絲毫沒有感觸,因為這不是他有體會、有想法、有感受的事實,他是被動的、勉強的理解事實,而要讓他再寫出這種生活來就更是難上加難了。這種僵死的課本,僵死的課堂教學,最終僵死了他們的思想。
語文是重要的交際工具,是用來反映生活並服務於生活的。要使學生真正扎扎實實地掌握並得心應手地運用語文這一人生的工具,就必須打破語文與生活之間的「厚障壁」,讓語文教學與學生心靈相溝通,讓語文課堂與社會天地相接壤,使語文教學突破「應試語文」的束縛而成為「生活化語文」、「語文生活化」。正如於漪老師所言:「變語文自我封閉性為開放性,開發語文教育空間,面向生活,面向社會,面向活潑的學生。」語文這一門學科是最富內蘊和思想的,是最富有靈氣與詩性的,這些特點決定了真正的語文教育決不能只局限於教材,只局限於課堂,而應該使語文與生活緊密結合起來,達到「語文生活化」和「生活語文化」的理想境界。
蘇軾有詩雲:「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這「活水」指的就是豐富的社會生活。我們的課題「小學語文教學生活化研究」就是針對當前語文教學為了教而教,遠離生活遠離學生興趣的現狀提出來的。
二、概念界定
「生活化」即將學生從抽象、虛擬的課本堆中解脫出來,給學生感受自然、社會、事實、事件、人物、過程的機會,使學生在與實在世界的撞擊、交流中產生對世界、對生活的愛,從而自發地、主動地去獲取知識。
「語文生活化教學」是指語文教學與社會生活、學生生活相結合,使課堂教學方式變成學生積極參與、樂於參與的生活過程。它包括三層意義:(一)教學目標的生活化,即教學目標不僅是知識技能,更重要地培養學生學習的願望能力,和適應未來生活的基本素質。(二)教學內容的生活化。即教育內容與社會生活、學生生活經驗相結合。(三)教學活動方式生活化。即教學活動是學生樂於參與、主動參與的生活過程。教學生活化的學生主體,關注學生需要和豐富的社會生活,使學生既學到知識,而且語文素養得到主動發展。 三、研究目標: (一)教師方面
讓教師努力研究改進傳統的不適應社會發展的陳舊的課堂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效率;並要在解放教師教學思想,改變教學理念,提高教師教學能力的基礎上,積極引導學生把語文學習和生活實踐緊密的結合起來,讓學生在廣泛的生活實踐與閱讀精品中吸取生活素材,增加生活積累,提高語文的實踐能力、審美情趣和創造思維。
(二)學生方面

小學各年級課件教案習題匯總一年級二年級三年級四年級五年級

通過課題的研究和實施使學生將語文學習與生活實踐緊密結合起來;擴大學生的閱讀范圍,拓展學生的知識面;突出學生的學習主體性,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豐富學生的學習生活,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學習語文的綜合能力,讓語文真正發揮其應有的功效。
(三)構建以語文活動和語文環境為雙翼的新的語文教學體系。 四、研究內容:
(一)以課堂教學為主陣地,全面實施語文課堂生活化教學研究
研究改進課堂教學,壓縮語文課文的教學時數,提高教學效率;在短時、高效的課堂教學中,加強學生的語文素養:突出自學能力的培養;突出閱讀能力和習慣的培養;突出寫作表達能力的訓練和培養;突出口頭表達能力的訓練和培養;突出思維能力的訓練和培養;突出情感的熏陶與感染。
(二)構建以語文活動和語文環境為雙翼的新的語文教學體系,實施「小學語文生活化教學」
在語文教學中實施素質,應該強化語文課外閱讀和其他課外活動,溝通語文教學同其他各科教學,語文教育和學校其他各項教育活動的聯系,創設良好的語文環境,構建一個開放性的語文教學新體系。
1、學生生活積累研究。研究如何指導學生加大課外閱讀量和寫作量,提高學生語文整體素質。學會在廣泛的閱讀中吸取他人對生活的體驗,並將生活的「活水」引入語文教學。同時要讓學生走出狹窄的課堂天地,融入廣闊的社會大課堂中去吸收養料,培養學生自己吸收文化並能靈活運用的能力。
2、學生生活實踐研究。研究如何通過建立課外活動基地和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積極引導學生觀察生活,使他們懂得「到處都可以學習語文」的道理。最終走出狹窄的課堂,走向大自然,走向社會,走向世界。在深入生活、吸收生活的基礎上,學會創造生活。這個創造性一方面要在學生的寫作方面反映出來,所有的習作是內心體驗的反映,言之有物,言為心聲,有思想,有想像,有創新;另一方面也要在學生創造性的開展語文活動中體現,自辦刊物、報紙,自辦電視台、廣播站,成立劇社等。

⑵ 如何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實施生活化教學

國際21世紀教育委員會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提交的報告《教育——財富蘊藏其中》提出,21世紀教育的四大支柱是「學會認知、學會做事、學會共同生活、學會發展」。因此從某種意義上說語文教學的根本目的是要培養學生實際運用語文的能力,增強學生對社會生活的適應能力。既然語文教學要為生活服務,那麼,將語文教學作生活化處理應該是提高語文教學效率的有效途徑。語文教學的生活化,要求將課文學習、語文訓練同社會生活緊密聯系起來,將傳授知識、培養能力同教會做人、教會生存有機統一起來。那麼,如何將生活與語文教學聯系得更和諧呢?
一、創設生活化的教學情境。
傳統的語文教學,課堂氣氛嚴肅而沉悶,忽視了溫馨的樂學環境、寬松的人際環境對學生良好心理品質、認知等方面的培養。而創設一種學生熟悉的輕松、愉悅的生活情境,才能讓學生無拘無束地交流思想、表達感情,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健全的心智和完善的人格。首先,教室環境的布置要充滿生活情趣。如在教室里建立閱覽角、生物角、科技角等,讓可愛的小金魚、小烏龜成為孩子們學習的好夥伴;讓美麗的盆花、種子成為孩子們關注的對象;讓各式的航模、車模、電子作品成為他們的實驗標本……此外,還要結合教學內容與生活環境,模擬豐富多彩的課堂情境。如教跟四季景色相關的課文,就讓學生把教室打扮成綠色的大自然。教室里有時「春色滿園」,有時「碩果累累」,有時「雪花飛舞」……教跟社會實踐相關的課文時,則將教室設計成「一家商場」、「一輛火車」、「一條公路」等,讓學生完全置身於真實的生活情境中。 在這樣的課堂中,老師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傳道授業解惑者,而是孩子們學習的夥伴,生活的導師。置身於這種生活的樂園中,孩子們怎能不神采飛揚,活力四射?
其次,要利用多媒體,創設生活情境。多媒體教學寓教育教學於一定的形象思維和創設的情景當中,能夠綜合利用視、聽覺,使學生感受到語言和音像的不斷沖擊,有意注意、無意注意和有意後注意交替進行。使小學生身臨其境,高度參與,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激發他們的創造熱情,實現學與教的互動。而生活化教學是一種在生活背景下的情景化學習,多元智能理論認為:「充分提供情節背景下的學習是最有效的。」由於學生的生活大都單調,兩點一線,接觸社會的機會較少,缺乏對生活的認識和感悟。多媒體教學恰如其分地填補了這一缺陷。如《富饒的西沙群島》第三段用四個「有的」描寫了四種不同種類魚的特徵。學生單憑想像,很難理解這段內容。我根據課文內容,繪制了這四種魚,教學時讓這些魚先後在屏幕中「游」來,讓學生觀察對照課文,由於直觀形象,學生一下子就明白了,並馬上指出:「這是『飛答魚』。」「這是『氣鼓魚』。」教師再也無須多費口舌了。
二、構建生活化的語文課堂。
教材中的每一篇課文都來自於生活,課堂教學的外延與生活的外延相等,我們理應以課堂為起點來實施生活化的教學,加強課堂教學與生活的溝通,讓教學貼近生活,聯系實際。這樣,才能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內容,並真正受到啟迪;才能賦予課文以生命和活力,更好地揭示其全新的潛在意義;才能引導學生更好地懂得生活、學會生活、改造生活,做生活的強者,做生活的主人。因此,在語文教學中滲透學生的生活,走語文教學生活化的道路,讓語文教學回歸生活,應該是語文教學的返樸歸真。
1、訪一訪,認知生活。課文中的一些人和事由於和學生的時空距離的差距,所以學生認識得不全面,甚至出現一定的偏差。對此,教師要可以組織學生查閱相關資料,調查訪問,加深對課文中那段生活的理解。有的課文內容是學生常見的比較熟悉的生活現象,但往往又是他們熟視無睹或知之甚少的,教學時應指導學生再留心去觀察,通過觀察去認識生活,擴大視野,理解課文,提高觀察和理解能力。如《爬山虎的腳》一文,爬山虎對於學生而言可謂並不罕見,但真正去觀察它的同學卻不多,教師應在課堂上向學生提出明確的觀察任務,並精心指導學生抓住特點去觀察,從而知道爬山虎是怎樣利用它的腳一步步往上爬的,這樣,學生學習課文時就能如魚得水,得心應手了。
有的課文內容跟歷史、傳說、名勝古跡等密切相關,學生難以理解。對此,教師可以組織學生查閱相關資料,調查訪問,加深對課文中那段生活的理解。如《吃水不忘挖井人》《鄧小平爺爺植樹》等課文,可以指導學生到圖書館或上網查閱資料,也可以讓學生扮演成小記者去采訪一些了解歷史的老同志,還可以組織學生參觀、旅遊,這樣不僅使學生全面了解了當時歷史背景,而且也充實了學生的生活,鍛煉了學生的語言表達和交往等能力。
2、演一演,再現生活。每一篇課文都是以語言文字載體記錄著一定的生活信息,學生學習語文就是在頭腦中把語言文字還原成客觀事物,從而獲得主觀感受。而把課文編排成課本劇,讓學生演一演,則可以把語言文字直接變成活生生的生活展現在學生面前,從而加深對課文的感悟。例如《酸的和甜的》《稱贊》等課文,內容比較豐富,有不同的角色,有生動的情節,有個性的對話。課上讓學生表演有很高的教學價值,它組合了各種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的參與,不但使學生獲得生理感官上的快樂和滿足,而且可以促進學生對課文的理解。有的課文內容距學生的生活較遠,給學生的學習帶來一定的困難,教學時若藉助於情境的創設,讓學生通過表演再現課文所描繪的生活畫面,把語言文字直接變成活生生的生活展現在學生面前,就能使學生如臨其境,進一步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加深對課文的感悟。如教學《嫦娥奔月》,讓學生想像嫦娥飛上月宮後的情景,通過生動鮮明的表演,不僅使學生加深了對課文內容的理解,而且使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想像思維能力以及創新能力都得到了很好的鍛煉和提高。
3、學一學,體驗生活。俗話說:「要想知道梨子的滋味應該去親自嘗一嘗。」同樣,對課文的感悟也是如此。著名教育家烏申斯基說過:「兒童是用形象、聲音、色彩和感覺思維的。」 有些教師不放心讓學生自己去學、去說,學生自己也習慣於被動地聽、被動地學,部分學生甚至養成懶於思考、不願實踐的惰性。這種情況嚴重地影響了學生個性的發展,更談不上具有創造性。因此,我們要引導學生積極投入到教學活動各個環節的學習實踐中,對他們經過自己獨立探索實踐的每一點成功和進步,都應給予滿腔熱情的支持、幫助和肯定,使他們在體驗實踐中學會學習,學會做人。例如《回聲》這一課,生活在城市裡的孩子們可能還真不知道是怎麼一回事,學完這么有趣的物理現象之後,讓孩子們在空曠的房子了,車庫里去喊一喊,體驗體驗,並寫下自己的感受。這樣,不需教師多費口舌,學生對這篇課文的感悟定會回味無窮。
三、挖掘生活化的活動資源。
生活是知識的海洋,生活之中時時處處皆學問。因此,我們應當具備一雙慧眼,尋找生活與語文教學的結合點,讓生活成為學生學習的教材。《學會生存》一書中指出:「小學教育的共同趨勢是必須把理論、技巧和實踐結合起來,把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結合起來,學校不能和生活脫節,兒童的人格不能分裂成為兩個互不接觸的世界——在一個世界裡,兒童像一個脫離現實的傀儡一樣,從事學習;而在另一個世界裡,他通過某種違背教育的活動來獲得自我滿足。」所以,達到真正理解還不是最終的目的,能將所學運用於生活,尤其是創造性地運用,才是我們追求的目標,而實踐是達到這一目標的基本途徑,是課堂教學生活化的延伸。我們應以課外實踐為憑借,引導學生走向社會,走向生活。
1、日常生活「語文化」
就是讓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情不自禁地學習或運用語文。「生活處處皆語文」,報刊雜志要看,廣播電視要聽,中外名著要讀,名勝古跡要賞,山川河流要游。從打電話到接待客人,從寫留言條到寫申請書,從看電視廣告到看電器說明書,無一不是語文聽說讀寫能力的運用。教師引導學生勤寫生活隨筆,努力把語文學習自然而然地由課堂擴展到生活天地。生活有多廣闊,語文就有多廣闊。
家庭生活是日常生活重要的部分,家庭是小社會,在這其中學生品嘗了成長過程中的苦樂酸甜,也體味到了親情的可貴。然而,許多學生認為每天都和父母接觸,實在沒有什麼讓人激動的事情。在這時,教師要採取多種形式,引導學生去細心觀察、用心感受家庭中讓學生動情的東西。如讓學生回家參加家務勞動,學習勞動技能,和父母一起體會勞動的甘苦;父母節日或生日的時候,給父母送上自己親自做的禮物等等。體驗親情,積累寫作素材。還可以讓學生和父母每周談一次心,把成長的困惑告訴家長,把成長的成果和家長一起分享。學生在與父母的交流中,享受到了親情,也為學生的學習奠定了情感的基礎。
2、班級生活「語文化」
首先學校是學生生活的重要舞台,這座舞台上發生的許多故事都可以引入到學生的學習中來。例如學校里開展的各項活動,學生之間、師生之間發生的感人的故事以及學校建築、環境等都可以成為語文教學的重要資源。教者可結合語文教學組織學生參觀校園、舉行游戲、比賽、主題教育活動等,讓學生進行演講、講故事、課本劇表演以及寫作,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3、社會生活「語文化」
語文與社會生活密切相關,它源於社會生活,應用於社會生活,一旦離開了社會生活,也就喪失了其生命力。蘇霍姆林斯基特別重視學生的社會實踐,他一周兩次把學生帶到野外去,到「詞的源泉」去施行,他把這稱為「藍天下快樂的學校」。面向社會的生活實踐,是學生學好語文、增加積累、培養審美情趣的有效途徑。因此,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通過觀察、調查、參觀訪問等方式讓學生關注本地的自然風光、文物古跡、風俗民情和國內外的重要事件等……在活生生的生活世界中,提高學生對生活的深刻理解和深入感悟,使他們不斷領悟人生的意義。
總之,生活中處處有語文,也處處用到語文,語文教學生活化,能讓學生在生活化的情境中走進文本,走進生活,融入社會,並在真實的實踐中去感悟,去發現,去操作,去創造,這樣不僅可以克服傳統語文教學中只重語言智能的弊端,而且優化了教學過程,使以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為核心的素質教育真正落到實處。語文教學只有紮根於生活這一片沃土,才能發芽,開花,結果。

⑶ 如何讓初中語文課堂教學生活化案例

1.豐富與拓展課堂教學資源
語文教學的開展應該以學生的發展為出發點與落腳點。當今的初中語文教學不僅要讓學生更好地運用語言進行表達與交流,而且要培養學生形成一種或幾種良好的思維方式,幫助他們養成健康的情感意識,完善並提高學生的人格和人文素養。如學習《我的母親》《背影》等課程,可進行「說說我和父母的小故事」活動課,這種類型的活動貼近學生實際生活,大家都有話可說,有感可發。在真實的氛圍中,在師生的互動中,可以讓學生對學習的知識有更好的感悟和理解,進一步豐富學生的情感。
初中語文生活化教學已成為一種趨勢,這必然要求教師和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發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與創造性,獲取適合語文課堂教學的課程資源。將這些豐富資源在教學過程中與學生們分享,不僅可以把課堂內的知識拓展到生活中去,而且可以把生活常識與積極的生活態度滲透到課堂教學中來,使學生們學習到的知識與實際生活相聯系,在一定程度上有利於學生們做到學以致用,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
2.激發學生生活熱情
初中語文生活化教學要求教師在傳授基礎知識的過程中,巧妙的將生活內容滲透到教學中,例如,將教師與學生的生活經驗或者生活中觀察到的現象引申到課本中相應知識的探究上。這不僅可以使知識更易於理解,更容易幫助學生學習,促進學生靈活地掌握學習內容,而且可以讓學生切身感受到語文無處不在,激發學生的生活熱情,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生活化教學就像連接生活與課堂的一座橋梁,除了課文本身的學習外,讓學生了解作者,對作者的生平境遇進行介紹,通過感受作者遭遇事情發展過程的同時,也使學生更深切地感受到作者蘊藏在文章中的感情,引起學生共鳴,進而激發學生的生活熱情。
3.構建生活化課堂情境
「生活是學生最好的老師」,這就要求教師在組織課堂教學時充分與生活相聯系,構建生活化課堂情境,在日常教學的過程中,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講解課堂知識,並將課堂上的知識靈活地滲透到學生的生活觀念中,引導學生走出課堂,走進生活。精心構建生活化課堂場景,從問題入手,激發學生的好奇心,激起學生的求知慾,促進學生主動探究知識。實踐證明,教師構建的課堂情境越新穎,越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發學生的認知沖突,從而使學生探究慾望越濃烈,教學效果越好。
此外,為提高語文在實際中的應用能力,教師可從課外生活中著手,讓學生搜集各種廣告宣傳語,廣告大家都不陌生,內容也豐富多彩,其表現手法、語言等都有可取之處,可讓學生推薦廣告並就其表現修辭手法進行講解,然後教師選定一個主題,讓學生們自己呈現廣告,內容形式不限,通過這種方式,能讓學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將語言靈活的應用。
4.組織實踐活動,培養學生興趣
初中語文生活化教學要求教師把課堂教學與生活實際相結合。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組織一些貼近生活的實踐活動,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第一,教師組織探索性活動。教師創設一種探索性的學習情境,引導學生多角度思考問題,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要我學」變為「我要學」。第二,教師組織游戲性活動。把新知識滲透到游戲活動中,可以激發學生的求知慾,集中學生的學習注意力,在游戲中快樂學習,收獲知識,發展能力,培養學習興趣。第三,教師組織故事性活動。語文課堂教學充滿藝術,在教學的過程中,營造一種故事情境,把語文知識寓於故事之中,讓學生們參與其中,不僅可以充分吸引學生們的注意力,而且可以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收獲知識,培養學習興趣。

⑷ 怎樣使語文教學與生活相融合

一、將語文與生活相結合的目的和意義 1將語文與生活相結合是新課程實施的方向
課程標准中指出,「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溝通課堂內外,充分利用學校家庭和社區等教育資源,開展綜合性學習活動,拓寬學生的學習空間,增加學生語文實踐的機會」。
2將語文與生活相結合改變初中學生語文學習的現狀
以往的語文教學只注重知識的傳授,缺乏技能的訓練,是在叫語文課本,很少站在學生生活的角度來審視教學活動,致使語文教學成了學生生活的一種負擔。語文的用處很廣泛,生活中時時離不開聽說讀寫,語文素養的高低在日常生活中尤為重要,而現在學生的語文能力每況愈下,學生不會處理實際問題,不會與人溝通交流,應用文體不會寫,學生家長也覺得漢語是母語,不用努力學習也不會太差 致
使語文學科不被重視 語文成績也是最難提高的學科 我們語文教師是最挨累不討好的,語文課堂氣氛沉悶這是一直困擾語文教師的難題 。
3、將語文與生活相結合活化語文課堂,提高學生的能力 將語文和社會生活緊密掛鉤,實現開放式「大語文觀」,努力構建課內外聯系,課內外溝通,學科間融合體系意義深遠。讓生活走進語文課堂,生活是語文學習的沃土,是語文能力的根源,打破課堂中心,教材中心,把繽紛多彩的生活之水引入語文學習,無疑會給語文學習注入生機和活力。
讓語文走進生活,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有利於發揮學生的自主性和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也有利於學生通過親身體驗積累和豐富直接經驗,提高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⑸ 如何實現語文教學的生活化

如何實現語文教學的生活化
教學的「基本」的要素,大體有三:一是學生;二是教師;三是課程資源(或稱之為「教學資源」、「教學內容」)。以前人們往往重視教師的講授,或者重視學生的自主學習;殊不知無論教師的講授,還是學生的自主學習,其最終的效果取決於課程資源。

⑹ 如何實現語文教學生活化

筆者承擔的是體校中專語文的教學任務,經過多年的教學,筆者從實踐中體會到生活化教學對語文學科的意義。語文必須實現生活化教學,做到學生學習生活化與課堂教學的生活化,才能實現好的教學效果。
1 當前語文教學存在的問題
1.1 教材針對性不強
當前,專科教育語文所使用的教材與中學語文所用課本在內容上存在很多重復,缺乏語文教學的整體性以及連續性。有些院校自己組織教師編寫教材,但由於把關不嚴等各方面的原因,使得這些自編教材側重點不一,有的所涵蓋的內容過於簡單,有的內容又過於深奧,都不能從專科教育的實際情況出發,沒有聯系生活實際,教材不具備實用性,針對性不強,學生在學習時也失去了興趣與積極性。
1.2 課程教學邊緣化
專科教育是為社會輸送專業類合格人才,鑒於這一專業性的特點,中專教育的教學重點一般都放在了其專業課的教學上或者其實習實訓課上,對語文數學這類基礎課程不夠重視,學生更是不把基礎課程看在眼裡。語文成了專科教育的邊緣性學科,處於較尷尬的地位,在教學上,某些教師也是以完成任務為主,很少考慮教學方法與教學生活化問題。
1.3 單一陳舊的教學形式
很多語文課堂教學一直以「填鴨式」教學為主,課堂也是教師的「一言堂」,語文教師把教學內容硬性灌輸給學生,學生被動地接受。特別是在古文教學上,教師不能把內容生活化,要求學生大量背誦古文篇目。使得有些學生本來就厭煩學習古文,結果就更感到枯燥。長此以往,學生就逐漸失去了對語文的學習興趣,甚至對語文產生厭倦的情緒,影響了語文課堂教學效果。
1.4 教師隊伍缺乏活力
語文教學效果的好壞與是否具備一支較強的中文專業教師隊伍有很大關系,由於專科教育的特殊性,語文教學在課程設置上的尷尬地位,使得語文教師在教學上也缺乏積極性與創造性,不能積極地去組織與設計課堂教學,在教學環節中也缺乏與學生的互動與溝通,更談不上跟上時代的步伐進行課程改革與生活化教學,導致語文教學缺乏活力,教學效果不佳 。
1.5 沒有凸顯教學評價的作用
當前,筆試仍然是專科語文評價的主要方式,對學生進行語文成績的考評,主要依據其試卷的成績,而一般情況下,多數學生都是在考試前進行突擊復習備考,這種學習方法使得考前背得滾瓜爛熟而考後就會忘得一干二凈,教師也是在考前給學生劃好考試范圍,學生只需背誦就行了,這種教學與評價方式,學生不可能對課堂教學內容產生積極性,語文學習會是一塌糊塗。教師為了教而教,學生為了考而考,根本不注重生活化教學,也不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無法顯現專業教育的教育特色。
2 語文教學生活化的實踐意義
2.1 語文教學生活化是其學科性質的必然要求
語文作為一門工具性與基礎性學科,其不僅是學習語言知識的工具,也是運用語言進行思維與表達的工具。作為人類最基本的思維工具,語言是人類進行思維,存儲及傳遞信息等行為的必要手段。在語文課堂上進行生活化教學,大量進行模擬現實的實踐活動,使學生了解到現實生活中各種要素基本的關系,使其學會解決問題的方法,推進學生實踐能力的提高與發展。
2.2 語文教學生活化是適應其學科學習特點的必然選擇
作為體校的學生,與其他院校的學生相比其知識結構與基礎較差。特別是有些學生對語文的學習不感興趣,有的甚至有厭學情緒。尤其是古文的學習及文學作品的閱讀、理解及鑒賞,很多學生不感興趣。這時如果可以在課堂上結合各自的生活經歷,進入到作品情境,調動學生的生活積累,或讓學生在視頻文件中獲得直觀感受,誘導學生主動參與到學習過程中來。學生在進行課文的學習時,文字就能轉化為鮮活的人物形象進入到學生的思維,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
2.3 語文教學生活化是促進學生個性發展的必要條件
一個成功的教學模式應是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為每個學生個性的發展提供必要的條件。語文作為培養學生綜合素養的關鍵學科,在其課堂上進行生活化教學,充分考慮學生個人的優勢及智力領域,在課堂表現方式上盡可能體現一定的自由度,讓每個學生在學習時都有充分展示自身特殊才能的機會。學生在聽讀訓練中不斷吸收與積累,在說寫訓練中不斷地模仿與運用,長此以往,學生就逐漸掌握了語文這個學習工具,並在生活中學會運用所學的語文知識,提升其素養。
3 如何實現語文教學的生活化
3.1 引導學生觀察生活
語文課本中所列文章涉及的人和事與學生存在一定的時空差距,導致在學生在認知方面出現一定的偏差。教師可通過帶領學生查閱相關資料或調查走訪,加深對課文中那段歷史生活的理解。有些課文是學生比較熟悉的社會生活,但他們常常對此熟視無睹,因此,教師應指導學生在生活中多觀察,在強化語言文字訓練同時,提高其觀察與理解的能力。
3.2 指導學生再現生活
在語文課本中所選篇目都記載著一定的生活信息,語文的生活化教學是一種在生活背景下的情景化學習,學生在學習語文時就是把語言文字在頭腦中還原成客觀事物,獲得主觀的感受,對於那些距學生的生活較遠,學生學習有一定的困難課文,應創設情境再現課文所述生活畫面,或將課文編排成劇本讓學生參演,這樣就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如臨其境,加深對課文的感悟。
3.3 幫助學生體驗生活
生活是知識的海洋,生活中處處都是學問。因此教師應幫助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體驗生活的樂趣。不斷創設教育情境,把語文課文中所描繪的內容形象地展現在學生面前,讓學生去體會、去感悟生活。幫助學生去尋找語文與生活的結合點,生活也就成了學生學習的現實教材。另外,學生能夠准確地理解課文內容,並不是我們教學的最終目的,我們應教會學生把所學知識運用到生活實踐,這也是語文課堂教學生活化的延伸,在課文的學習中引導學生積極參與社會實踐,為將來走向社會,也為將來的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礎。
3.4 啟發學生把社會、學校、家庭作為學習的舞台
社會、學校及家庭是學生學習與生活的重要空間舞台,《新課程標准》告訴我們「溝通課堂內外,充分利用學校、家庭和社區等教育資源,開展綜合性學習活動,拓寬學生的學習空間,增加學生語文實踐的機會。」因此,在社會大背景下,教師應啟發學生認知生活環境,把社會、學校與家庭作為學習語文的天地,把這些空間里發生的故事引入到學習中來,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與作文水平,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總之,語文課本中的每一篇課文都來源於生活,生活中處處是語文。語文教學生活化,加強課堂教學與生活的溝通,讓課堂貼近生活。這不但優化了課堂教學,也使創新教學與素質教育真正落到實處。

⑺ 如何將語文和生活相聯系,實現「語文生活化,生活語文化」的教學模式

教給孩子的不是文章內容的理解,而是藉助文章教會孩子學習的方法,讓學生觸類旁通,這就是老師的成功之處。

⑻ 如何構建生活化小學語文課堂

前言 教學活動的生活化,就是以生活現實為背景,將教學活動融入到現實生活中,將生活元素引進課堂。實現生活化的小學語文教學,讓小學生從傳統的教學模式上解放出來,更真切地去體會生活,感受語文知識的重要性,能夠讓教學目標的實現更全面。將當代小學語文教學目標轉變為以生活為主題的目標,讓生活與學科學習得以有效結合,有利於學生多項能力的培養。但小學語文課堂生活化改革還存在一定問題,促進生活化教學的深入發展,還需要小學語文教育工作者的努力。 一、小學語文課堂生活化意義 首先,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審美情境。在傳統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活動中,教師往往會利用灌輸式的方法進行教學,對課本上的內容進行機械化地講解。而小學生只能在教師的引導下,被動地接受教師傳遞出來的信息,學生對於課本內容的理解,往往建立在主觀印象上。但生活化的課堂,可以促進學生與課本內容的互動與接觸,讓學生將自己的真情實感與學習內容結合在一體,促進教學效率的提高。 其次,有利於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每一位小學生都在不同方面具有過人之處,小學生的能力與潛能是不可估計的。傳統的小學語文課堂組織方法較為單一,一刀切的教學方法並不適用於每一位學生。學生個人的能力得不到有效發揮,潛能也不能完全發掘出來。生活化的課堂,往往會利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更多地考慮小學生的實際學習能力,讓小學生的特長在課堂學習過程中有所發揮。 二、小學語文課堂生活化方法 促進生活化小學語文課堂的打造,需要小學語文教師結合小學語文教學內容,開發出符合小學生身心發展特點的方法。具體方法如下: 1.加強語文教學形式的生活化 在教學過程中,要打造生活化的語文課堂,教師需要促進教學形式的豐富化。 首先,教師要加強生活化環境的創設。小學生,只有在身臨其境的情境下,才能夠真正了解學習內容中的情感。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也要利用情境,促進學生體驗學習內容,從而發現文章中所蘊含的情感,了解語文學科的魅力。教師要有意識地為小學生創設情境,促進小學生成為語文學習的主體。 其次,教師要引導小學生盡情地表現。在語文教學中,許多文學作品都與生活有著密切的聯系。所以,對於小學生來說,語文學習的難點不在於理解文學作品的內容,而是獲得文學作品的思想內涵。教師要多用靈活的教學形式,組織學生將課本內容編排成課本劇,讓小學生變成小演員去演繹,在表演的過程中去感受作者傳達出的情感。比如在講解《小蝌蚪找媽媽》的時候,教師可以讓小學生先對文章進行瀏覽,從中選擇一個自己喜歡的角色,讓小學生自由結組進行課本劇的編排,從而促進課堂氛圍的活躍。在這樣的活動中,課堂情境也可以得到有效地創設,有利於小學生情感的表達與情感的理解。 另外,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開展生活化的辯論。生活中的辯論主題是多種多樣的,教師可以針對語文教學內容,選擇一些與其相關的生活主題,讓小學生去辯論,去表達。小學生都是不同的個體,對於不同的事物會有不同的想法,對於同一個課文,也會有不同的理解形式。所以,在課堂中組織小學生開展生活化的辯論活動,讓小學生有機會表達自己的觀點,有利於學生語言應用能力的提高。比如在講解《植物媽媽有辦法》的時候,教師可以組織小學生說一說自己媽媽能夠採用的生活小妙招,並選擇其中的一個小妙招的積極作用進行辯論,促進小學語文課堂質量的提高。 2.加強語文教學內容的生活化 構建生活化的課堂,需要教師抓住生活化的主題,將課堂內容進行生活化改革,利用生活中的內容,擴展小學生的語文學習視界,讓學生在生活知識的圍繞下去理解文章。 首先,教師要利用生活化的內容去吸引小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在教學中,教師將課本內容與生活內容進行聯系,從小學生自身的生活經驗出發促進學生與課本互動,往往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在講解《風娃娃》的時候,教師可以從小學生的生活經驗出發,尋問小學生感受到的最大的風,對風的感受,促進學生接觸到與課文學習內容相關的生活內容。也可以利用多媒體去展示幾張有關於風的圖片,讓小學生對其進行描述,闡述風對自己生活的影響。 其次,教師要開展豐富多彩的集體活動,讓學生感受到生活的力量。教師可以對小學語文作業形式進行創新,讓學生在生活實踐中去完成語文知識的鞏固,從而促進小學生成為語文知識的探究者。比如在講解《農業的變化真大》的時候,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去參觀植物園或者開展一次郊遊,讓小學生通過生活化的實踐活動去感受農業發展的變化。作業形式的轉變,有利於小學生建立創新型的作業觀,也有利於小學語文課堂的生活化。 3.提高語文教師專業素質 要構建生活化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師需要對自己的專業素質水平進行提高。學校要加強小學語文老師隊伍的建設,針對語文專業知識以及創新型教學方法,對小學語文教師進行定期培訓,從而讓教師認可生活化教學思想,學會生活化教學方法的正確利用手段。小學語文教師也要建立起終身學習的意識,利用課余時間進行專業知識面的拓展以及教學能力的提高,讓教學活動充滿創新元素。只有學校與教師都做好教學人員培訓,才能讓教學思想落實到教學活動中,讓小學語文課堂有機會向著生活化的方向發展。 結語 綜上所述,小學語文教學中的諸多內容來源於生活,每一篇文學作品都具有較強的真實性。因此,在開展小學語文教學活動時,教師需要考慮小學生的生活體驗,將語文教學與生活進行結合,促進語文教學意義的突出。生活化的課堂,會讓文學作品的意義得到彰顯,也能夠推動學生更深層次地去體驗與學習,通過語文學習感受世界的魅力。

⑼ 試論在新課改下如何讓語文教學走向生活化

(1)酸菜變質是酸菜與氧氣發生緩慢氧化造成的,將酸菜放在陶罐中,蓋上蓋後,再在蓋的周圍放適量的水,這樣的目的是隔絕空氣,防止酸菜被氧化變質;(2)①在高溫下,焦炭跟氧氣反應生成二氧化碳,反應為:C+O2 點燃 . CO2; ②二氧化碳被焦炭還原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具有還原性,反應為:2C+CO2 高溫 . 2CO; ③一氧化碳跟四氧化三鐵反應,生成鐵和二氧化碳,反應為:4CO+Fe3O4 高溫 . 3Fe+4CO2;(3)二氧化硫和氫氧化鈣反應生成亞硫酸鈣和水,所以方程式為:Ca(OH)2+SO2═CaSO3+H2O;(4)過量的醋酸能與鐵反應生成醋酸亞鐵和氫氣,用觀察法配平即可,所以方程式是:Fe+2CH3COOH=(CH3COO)2Fe+H2↑.故答案為:(1)隔絕空氣;(2)①C+O2 點燃 . CO2;②CO2+C 高溫 . 2CO;③4CO+Fe3O4 高溫 . 3Fe+4CO2;(3)SO2+Ca(OH)2═CaSO3+H2O;(4)Fe+2CH3COOH═(CH3COO)2Fe+H2↑.

⑽ 如何讓語文課堂生活化

一、課題的提出

長期以來應試教育的觀念在人們的頭腦中根深蒂固,在考試中取得好成績,便是老師和學生的終極目標.在這個目標的影響下,學生很少涉獵課本以外的東西,盡管經過許多年語文課堂上的學習,但依然積累淺薄,閱讀面狹窄;寫文章時言之無物,沒有生活;學得很苦卻收獲很少,對語文課感興趣的同學越來越少,厭學情緒較濃.

我們不難發現在教學中常有這樣的課堂:學生有思維,但無智慧;有行動,但無熱情.因為老師沒有把生活中鮮活的事實引入課堂.表面上看,生活事實不是沒有出現在教材、課堂或作業中,遺憾的是,這種生活事實僅僅是以例證的角色出現的.當教師為了說明某個觀點、證明某種結論、鞏固某一記憶時,事實才臨時被拉進了課堂,而此時此刻的生活事實,已經不是那種能給人熱情、沖動、直覺、遐想的事實,它是被人製作、化妝過的一個道具或角色.老師講得很辛苦,學生卻絲毫沒有感觸,因為這不是他有體會、有想法、有感受的事實,他是被動的、勉強的理解事實,而要讓他再寫出這種生活來就更是難上加難了.這種僵死的課本,僵死的課堂教學,最終僵死了他們的思想.

語文是重要的交際工具,是用來反映生活並服務於生活的.要使學生真正扎扎實實地掌握並得心應手地運用語文這一人生的工具,就必須打破語文與生活之間的「厚障壁」,讓語文教學與學生心靈相溝通,讓語文課堂與社會天地相接壤,使語文教學突破「應試語文」的束縛而成為「生活化語文」、「語文生活化」.正如於漪老師所言:「變語文自我封閉性為開放性,開發語文教育空間,面向生活,面向社會,面向活潑的學生.」語文這一門學科是最富內蘊和思想的,是最富有靈氣與詩性的,這些特點決定了真正的語文教育決不能只局限於教材,只局限於課堂,而應該使語文與生活緊密結合起來,達到「語文生活化」和「生活語文化」的理想境界.

蘇軾有詩雲:「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這「活水」指的就是豐富的社會生活.我們的課題「小學語文教學生活化研究」就是針對當前語文教學為了教而教,遠離生活遠離學生興趣的現狀提出來的.

二、概念界定

「生活化」即將學生從抽象、虛擬的課本堆中解脫出來,給學生感受自然、社會、事實、事件、人物、過程的機會,使學生在與實在世界的撞擊、交流中產生對世界、對生活的愛,從而自發地、主動地去獲取知識.

「語文生活化教學」是指語文教學與社會生活、學生生活相結合,使課堂教學方式變成學生積極參與、樂於參與的生活過程.它包括三層意義:(一)教學目標的生活化,即教學目標不僅是知識技能,更重要地培養學生學習的願望能力,和適應未來生活的基本素質.(二)教學內容的生活化.即教育內容與社會生活、學生生活經驗相結合.(三)教學活動方式生活化.即教學活動是學生樂於參與、主動參與的生活過程.教學生活化的學生主體,關注學生需要和豐富的社會生活,使學生既學到知識,而且語文素養得到主動發展.三、研究目標:(一)教師方面

讓教師努力研究改進傳統的不適應社會發展的陳舊的課堂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效率;並要在解放教師教學思想,改變教學理念,提高教師教學能力的基礎上,積極引導學生把語文學習和生活實踐緊密的結合起來,讓學生在廣泛的生活實踐與閱讀精品中吸取生活素材,增加生活積累,提高語文的實踐能力、審美情趣和創造思維.

(二)學生方面

小學各年級課件教案習題匯總一年級二年級三年級四年級五年級

通過課題的研究和實施使學生將語文學習與生活實踐緊密結合起來;擴大學生的閱讀范圍,拓展學生的知識面;突出學生的學習主體性,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豐富學生的學習生活,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學習語文的綜合能力,讓語文真正發揮其應有的功效.

(三)構建以語文活動和語文環境為雙翼的新的語文教學體系.四、研究內容:

(一)以課堂教學為主陣地,全面實施語文課堂生活化教學研究

研究改進課堂教學,壓縮語文課文的教學時數,提高教學效率;在短時、高效的課堂教學中,加強學生的語文素養:突出自學能力的培養;突出閱讀能力和習慣的培養;突出寫作表達能力的訓練和培養;突出口頭表達能力的訓練和培養;突出思維能力的訓練和培養;突出情感的熏陶與感染.

(二)構建以語文活動和語文環境為雙翼的新的語文教學體系,實施「小學語文生活化教學」

在語文教學中實施素質,應該強化語文課外閱讀和其他課外活動,溝通語文教學同其他各科教學,語文教育和學校其他各項教育活動的聯系,創設良好的語文環境,構建一個開放性的語文教學新體系.

1、學生生活積累研究.研究如何指導學生加大課外閱讀量和寫作量,提高學生語文整體素質.學會在廣泛的閱讀中吸取他人對生活的體驗,並將生活的「活水」引入語文教學.同時要讓學生走出狹窄的課堂天地,融入廣闊的社會大課堂中去吸收養料,培養學生自己吸收文化並能靈活運用的能力.

2、學生生活實踐研究.研究如何通過建立課外活動基地和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積極引導學生觀察生活,使他們懂得「到處都可以學習語文」的道理.最終走出狹窄的課堂,走向大自然,走向社會,走向世界.在深入生活、吸收生活的基礎上,學會創造生活.這個創造性一方面要在學生的寫作方面反映出來,所有的習作是內心體驗的反映,言之有物,言為心聲,有思想,有想像,有創新;另一方面也要在學生創造性的開展語文活動中體現,自辦刊物、報紙,自辦電視台、廣播站,成立劇社等.

五、研究的初步成效

經過一年的研究探索,學生在搜集處理信息、閱讀感受、理解等方面有了很大的進步.1、激發了閱讀興趣,減輕了學生課業負擔.閱讀教學生活化,從傳統教育的「知識本位」向「人的發展本位」回歸,回到人的感性的、具體的、現實的、流動的生活中,方法多樣得當,課堂效率高,大大減少了教學中的無效勞動,學生普遍具有想學習,會學習,能學習,能學會的素質,學習活動在自覺、主動、愉悅的狀態下進行.因此學生課業負擔明顯減輕.

2、學生個性特長得到較好發展.教學生活化十分重視在生活中實踐,注重情感體驗,學生具有豐富的積累,語感較好.生活化教學重視開展多種形式的活動,培養了學生的多種愛好,學生的個性特長得到了較好發展.

3、擴大了學生的閱讀量.課外閱讀是學生生活的內容,也是提高學生生活質量、豐富生活內容的重要途徑,是學生豐富語言表達和生活認識能力的重要渠道.課外閱讀對於學生認識能力的形成中所起的作用是巨大的,開展教學生活化的研究,除了抓課堂四十分,更應激勵學生在生活中閱讀.一年來,實驗班的學生每人都有一本閱讀記錄本,每天出聲朗讀課外文章半小時,記錄閱讀篇目,請家長督促.至今學生已養成了良好的閱讀習慣,每天沒閱讀半小時睡不著覺,閱讀已成為生活密不可分的一部分.

4、合作精神明顯加強.在生活化的學習過程中,只有在群體的交流與合作中,學生個體的語文學習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因此在教學中很注重學生的合作精神的培養.六、課題研究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和困難

1、本課題具有很強的實踐性,要求課教師能在平時的實踐中,將某些現象、想法、感受及時總結、提煉,並能上升至理論層面,而在這方面,我覺得自己還遠遠沒有達到.

2、學生層次不整齊,加上現有的條件有限(如學生家庭條件的限制)使得課題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影響.

3、本課題研究成果主要通過課題總結報告、教學研究論文等形式呈現.但是,如何使這些成果能夠深刻體現設想中「生活化」的教育思想,真正落實到日常具體教學過程中,還也是一個研究難點.

「讓講台成為舞台、讓教室成為社會、讓學生成為演員、讓教師成為導演」,將語文與生活、學習、活動有機結合起來,將學生運用語文知識的過程趣味化、生活化,使學生感受到語文源於生活,從而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和慾望,培養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這就是我今後研究的主要方向.

閱讀全文

與如何讓語文生活化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24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389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35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27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67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39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79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685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69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05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38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67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82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14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32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20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29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09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72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