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語言文字 > 小學語文課堂如何轉型

小學語文課堂如何轉型

發布時間:2022-07-18 18:21:07

⑴ 如何讓小學語文課堂真正「活」起來

如何讓小學語文課堂活起來

隨著課程改革的深入,學生的主體性和實踐性都得到了增強和體現,課堂改革已蓬勃興起。但是不少教師對小學語文教學的規范性和科學性把握不準,常常在不經意間出現偏差。靜觀大多小學語文課堂,不凡有:課堂死氣沉沉、學生昏昏欲睡,對學習不感興趣,或同學議論紛紛掌聲四起,更有甚者課堂中師生各做各的,這樣的課堂學生收獲很小。課堂教學應體現教師的主導性和學生的主體性,注重教學內容的持續性和創新性,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採用多元互動的評價方式,讓課堂教學活起來。以提高課堂效率,提高教學質量。可如何才能讓小學課堂活起來呢?我想至少應做到以下幾點:
一、 注重教學內容與教學方法的持續性和創新性,讓課堂活起來。
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應是動態的、階段性的、前瞻性的,也是持續發展的。小學語文教師應樹立這個觀點,要根據教學內容逐步朝著多元化、人文化、社會化的方向發展。在教學新知識時應結合故事、傳說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主動性,從而體現課堂教學的活力。
二、 創設生動、形象的教學情境,讓課堂教學活起來。
傳統的教學方法是要求學生跟著老師的思維走,而學生也習慣了跟在老師後面走的被動的學習方法,現在一下子把他們推到前面,讓他們自主學習,學生們存在等待心理,一時難以上路。但教師既是學習活動的領路人,又是一個普通的學習參與者,教師既要給予學生積
極的指導,又不能以「權威」自居,要發揚民主,創設民主的教學氛圍,讓學生自覺參與到學習活動中來。
1、營造寬松的課堂氣氛
要想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發揮其主體地位,必須提高學生的主體意識,營造良好的課堂氣氛,只有良好的課堂氣氛,才能促進師生雙方交往互動,分享彼此的思考、見解和知識,交流彼此的情感、才能真正把教師轉變為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把學生轉變為真正學習的主人。如在教學《草原》一課時,教師可以聯系《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陽》「藍藍的天上白雲飄,白雲下面馬兒跑„„„„」引導學生發揮想像,鼓勵學生自主發言,想像一下你心中的草原是什麼樣的?以此營造輕松和諧的課堂氣氛,體現學生的主體性變:「要我學」為「我要學」。
2、調動學生想像,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
要讓學生做課堂的主人,動口、動手、又動腦,親身參與課堂和實踐,包括知識的獲取、新舊知識的聯系,知識的鞏固和應用的全過程。就要強調凡能由學生提出的問題,不要由教師提出;凡能由學生解的題目,不要由教師解答;凡能由學生表述的,不要由教師寫出。如在教學《美麗的小興安嶺》一課之前,老師先布置學生觀察家鄉的景物,使學生明確了作者按四季順序描寫了小興安嶺的美麗景色,表達了作者對小興安嶺的喜愛贊美之情。藉此讓學生用文中學到的方法,按一定順序寫一處家鄉的景物。

⑵ 小學語文新課改應該怎麼教

經常觀摩語文公開課的影像資料,往往會遭遇這樣的尷尬:語文課不像「語文」了。比如說,教《〈物種起源〉導言》,老師卻花了近一個教時來展示通過網路搜集到的許多跟「物種起源」相關的素材,如「達爾文學說與新達爾文涵義」、「達爾文的考察經歷」等。給人的感覺,這是一堂用現代媒體介紹生物進化知識的生物課,並不是語文課,由於教學內容的移位,使「概括觀點」、「篩選信息」、「理解難句」、「體會作者科學精神」等這些真正的語文目標反而旁落了。其實,這種現象,在許多文體的教學中普遍存在,如《神奇的極光》變成了「極光圖片」的展示,《時間和空間的旅行》變成了異想天開的幻想……

這樣的課聽得多了、看得多了,不由地總在思考一個問題:語文課,究竟應該教給學生什麼?我們究竟應該建構什麼樣的語文教學內容呢?毋庸置疑,在新世紀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背景下,隨著語文課程與教學改革的縱深發展,越來越多的一線語文教師在逐漸理解、消化新課改提出的新理念。不過,與此同時,我們也不能否認當前的語文教學中,也普遍地存在著「對著新標准,苦想教什麼;捧著新教材,不知教什麼;舉著新理念,還教老一套;搬著新教法,自己也搞不懂在教什麼」的現象。於是,有人感慨語文教學中出毛病最多的,正是教師冥思苦想所「成就」的「教什麼」的內容,有人驚呼語文課教給學生的大多是「偽知識」,也有人感嘆語文越教越不會教,越教越不知道該教些什麼。

是的,我們矚目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中的新理念,而我們也更關注這些新理念的落實,關心新課改的實踐。面對著在教學實踐中遭遇的諸多困惑與尷尬,誠如寧波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所長、教授,華東師范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研究員王榮生博士所言:「語文課程與教學研究的重心,現在應該轉移到語文課程與教學內容的建設上來。建設達成新目標的新內容,是語文課程與教學研究當前最為重要也最為迫切的任務。」教學內容是在教學過程中創造的,那麼「語文教學內容」應該是什麼呢?就目前的研究來看,學界有不同的看法。如王尚文、李海林等人認為語文教學的基本內容是言語形式,「言語形式是更本質、更關鍵、更主要的東西」。而王榮生認為:「語文教學內容,是教學層面的概念,從教的方面來說,主要指教師為達到教學目標而在教學實踐中呈現的種種材料。它既包括在教學中對現成教材內容的沿用,也包括教師對教材內容的『重構』——處理、加工、改編乃至增刪、更換;既包括對課程內容的執行,也包括在課程實施中教師對課程內容的創新。」顯而易見,後者是從教學實踐的層面上來衡量語文教學內容的。

作為我國大陸課程與教學論專業語文教育方向第一位博士,近年來,王榮生對「語文教學內容」進行了比較深入的研究。他指出,語文課程與教學內容建設,大致包括「語文知識」的重構和「語文教學內容」的反思兩個方面。而建立以教學內容為抓手的教學分析和研究框架,對具體的教案與教例加以分析和研究,無疑更有利於促使教師自覺反思自己的教學,並在反思中有意識地發展自己的專業知識和專業能力,進而推動實踐中的語文課程改革。從這個角度而言,新近由廣西教育出版社推出的《新課程教例與教案研究·語文系列叢書》在這方面做出了積極的探索。該叢書的「語文系列」正是由王榮生博士主編,共有8個分冊,包括《新課標與「語文教學內容」》這部理論著作和中小學閱讀、寫作、口語交際、語文綜合性學習等領域的教例剖析與教案研製。

《新課標與「語文教學內容」》一書詳細論述了在新課標指引下的語文教學內容建設,旨在建立以教學內容為抓手的語文教學分析和研究框架,可謂是整套叢書的「理論統帥」。在扼要介紹了語文課程與教學的時代轉型的背景後,著者對語文課程目標、語文課程內容、語文教材內容、語文教學內容等基本概念作了清晰的界定,在此基礎上,從對語文課程內容的認識、語文課程內容的教材呈現、語文教學內容的選擇與生成等角度展開論述。他指出學校語文知識存在著嚴重的問題:如在中小學語文課程與教學中,小說,除了被擰幹了的「人物」、「情節」、「環境」三個概念,事實上已沒有多少知識可教了;詩歌,在感知、背誦之外,只有體裁(如絕句四句、律詩八句、幾種詞牌名稱)、押韻等屈指可數而且極為表面的知識;散文,也只有「形散神不散」、「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等似知識又似套話的幾句說法,以不變應萬變;戲劇,除了「開端」、「發展」、「高潮」、「結局」的套路簡介,再不見有像樣的知識等等。

而討論語文教學內容問題,又必須與語文教材聯系在一起。王榮生博士認為,由於我國的語文教材是「文選型」,教師習慣於「教教材」而不是「用教材教」,造成了「選文」頂替著課程的現實狀況。這樣一來,「教什麼」的得當與否幾乎完全依賴於語文教師的教學機智和對學生需要什麼的診斷能力,其致命的軟肋就是對語文教師個體的完全依賴。如果教師的語文能力和教學能力達不到可依賴的水準,那麼也就不可能產生適當的教學內容;而教師不同,教學內容也就不同,演變成「隨便有什麼內容」也就不奇怪了。事實上,既然「教學內容是在教學過程中創造的」,它應該蘊涵著教師參與課程研製、用教材教和教學為學生服務等理念。當然,在深入剖析問題根源的同時,著者也提出了建設性的意見。如他將語文教材里的選文,大致鑒別出「定篇」、「例文」、「樣本」、「用件」四種功能,指出按選文的四種功能有區別地組織教學可能是改善語文教學的一種可靠選擇。

在《新課標與「語文教學內容」》一書搭建了理論平台的基礎上,《小學閱讀教例剖析與教案研製》、《小學作文教例剖析與教案研製》、《初中閱讀教例剖析與教案研製》、《高中閱讀教例剖析與教案研製》、《中學作文教例剖析與教案研製》、《口語交際教例剖析與教案研製》、《語文綜合性學習研究與教學設計》等七個分冊緊緊圍繞教師投入新課程教學的切身需求,按小學、初中、高中三個階段,在閱讀、寫作、口語交際和語文綜合性學習等領域具體呈現以教學內容為抓手的語文教學分析的研究框架。豐富的教案、教例的呈現,以及獨特角度的分析無疑會為廣大一線教師有效地學習和借鑒優秀教師的經驗提供切實的門徑。如由褚樹榮編著的《高中閱讀教例剖析與教案研製》,主要解決高中閱讀教學中的教學內容(即「教什麼」)問題,兼顧教學形式(即「怎麼教」)問題,是一本關於閱讀教學行為研究的著作。在對當前的高中閱讀教學現狀的描述中,著者指出閱讀教學中存在著求新奇傾向、多媒體傾向、課題化傾向、無目標傾向、非語文傾向等一系列新問題。在本書的「實踐示範」部分,著者精心選取了較有代表性的古代散文、詩歌、戲劇、小說教例和現代散文、戲劇、小說、詩歌、實用文教例,而且還以同題多人教的形式對比鑒賞、點評這些優秀教例的精彩處。又如朱水根編著的《小學作文教例剖析與教案研製》,在上編「展示與借鑒」中,援引著名教師張萬化、賈志敏、竇桂梅、葉存玲、支玉恆等人的成功教例,詳細論述了「在什麼情況下用什麼來教」的問題。

作為我國第一套從教學內容建設的角度來研究教案、教例的系列著作,《新課程教例與教案研究叢書·語文系列》的出版無疑會引發更多關心語文課程改革的人們積極思考、解決「語文課程與教學內容的建設」這一重要問題。隨著語文課程與教學改革的深入,在反思與實踐中,我們對於「語文教學內容」的認識必然會越來越明晰。

【相關鏈接】廣西教育出版社與這套《新課程教例與教案研究叢書·語文系列》同時推出的,還有王榮生、徐斌艷主編的《新課程教例與教案研究叢書·數學系列》。該系列包括《新課標與「數學教學內容」》、《小學數學教例剖析與教案研製》、《初中數學教例剖析與教案研製》、《高中數學教例剖析與教案研製》4種。與「語文教學內容」長期以來遭遇的「不確定」的尷尬不同,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背景下,義務教育以及高中教育階段的數學課程已經或者正在發生著「質的變化」。隨著新課程的深入,在「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能獲得必需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等新理念的引領下,教師們越來越關心具體課程內容的變革以及為何發生這些變革、在實踐中如何實施這些內容等問題。而這套「新課程教例與教案研究叢書·數學系列」恰恰是以「數學教學內容」為抓手,緊緊圍繞教師投入新課程的切身需求,以對照研究的方法,分析具體教學內容的變化以及變化的理論依據,並且以實例分析如何設計新內容的教學活動。在清晰的理論架構下,呈現豐富的教案、教例,以此搭建起分享教學經驗、交流教學困惑、自評與互評教學實踐、專家型與新手型教師互動的平台。 2005年6月9日第8版

⑶ 淺談如何打造小學語文高效課堂

一、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要創設有利於學生自主學習的環境
教師應以平等的心態創設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讓學生在無拘無束的環境中自主學習。傳統的小學課堂,要求學生身子要坐直,雙手要放在桌上,發言要舉手,不準講話,正是這些課堂行為規范,給予學生巨大的壓抑和束縛,也造就了不平等的師生關系。所以教師要解開束縛,增進師生情感的溝通,消除學生的心理重壓,要盡可能以一個朋友的身份參與到學生群體中去,讓學生敢說、敢問、敢辯、敢寫,使他們在無拘束無壓力的課堂上自由地學習。在課堂上,教師精講少講,用1/3到1/2的時間,讓每個學生主動學習、思考、操作和討論,同時在教學過程中,充分運用個別學習、小組學習、大組討論、學生執教和情景表演等多種教學組織形式,從而擴大學生在單位時間內的主動活動空間,釋放每個學生的精神活力,增強學生學習的自信心,在有限的課堂時間中,獲得最大教學效益。
二、自主是學習的關鍵,教師要開展多向互動合作的自主學習活動
多向互動合作是指課堂教學過程中的師生互動合作、生生互動合作和生師之間的互動合作活動,它是學生學習過程自主性發揮的獨特表現。教學過程是師生交往,積極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教師要創設能引導學生主動參與的教學環境,促進學生主動地富有個性地學習。多向互動合作策略正是在這種新教學觀指導下產生並發展的。因此,在教學中,讓學生提的問題成為教師的資源,從而實現多向互動合作。
在課堂上,我注重讓學生提「兩種問題」的教學方法:一類是學生自己弄懂了用來考別人看是否能懂的問題,另一類是學生自己不大理解,不懂或是有不同看法的問題,用來請教同學或老師。這樣,教師不僅是教者,也是學者,思者和聽者,從而為多向互動合作教學策略的實現打下堅實的基礎。
三、探究是學習的橋梁,教師要激發學生勇於創新的精神
語文教材有著豐富的內涵,我們要讓學生學會從不同角度進行思維,要鼓勵學生啟迪智慧,多方面去探究,去尋求與眾不同但又合情合理的答案。除此之外,鼓勵學生對教師的講解提出不同意見甚至反駁意見。如:我在教《窮人》第一自然段時,就提了這么一個問題:「五個孩子為什麼能在海風的呼嘯聲中睡得那麼熟?」有的學生說:「憑我的經驗,家裡只要有一個大人在,我就能安然入睡,」有的學生說:「因為他們晚飯吃得飽,所以他們能睡得很香。」有的學生說:「五個孩子白天玩累了,所以晚上睡得很香。」學生的答案不盡相同,可能是幼稚的、片面的,但這是他們憑借自己的生活經驗和智慧力量探究到的不同結果,在討論的過程中,教師要讓學生充分發表自己的獨立見解,只要言之有理,我們教師都應予以肯定。

⑷ 如何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優化課堂教學,提升教學效率

小學語文的教學,要以學生的基本特點、學生的接受能力、學生的知識吸收轉化能力為基礎,以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成績和語文知識能力為出發點和最終目標。在新課程的指導要求下,小學階段的語文科目的教學要重點強調優化課堂教學,並提高教師的教學效率,引導學生積極主動投入到學習中,積極指導學生將教師在課堂上講授的內容轉化為學生自己的知識,並將這些知識進行有效運用,提高學生的創新性。
一、優化課堂教學、提高教學效率的重要目標
在新課程的要求下,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提出要提高課堂效率。提高課堂效率,優化課堂教學對教師的教學以及學生的學習來講,都有著重大的意義。優化課堂教學、提高教學效率不管對教師還是對學生而言,都有著重要的現實目標。
(一)提高學生學習的專注度和投入度
優化課堂教學,提高教學效率的最直接目的就是提高學生在語文課堂學習中的專注度和學習的投入程度。課堂教學在小學階段的語文學習中佔有重要位置,優化課堂教學和提高教學的效率代表教師在教學中能夠最大限度地幫助學生進行學習和記憶,並引導學生將基礎知識進行恰當的應用。因此,提高學生語文學習的專注度和投入度,需要教師在小學階段語文的教學過程中,不斷優化課堂教學,並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二)增強教學內容的轉化度
小學語文教學的最終目標在於幫助學生將教師在課堂上教授的知識內容進行吸收消化,轉化為學生自己的知識,從而進行靈活應用。增強教師課堂教學內容的轉化度就需要教師不斷優化語文課堂教學,用各種各樣的教學模式和輔助教學方式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幫助學生對所學知識進行消化,並進一步創造升華,在幫助學生了解、掌握所學知識的基礎上,提高學生問題探究能力和創新能力。
二、小學語文教學中,優化課堂教學、提高教學效率的措施
語文教學中優化課堂,提高效率需要教師以學生的基本情況為基礎,根據學生的知識掌握水平,從教師自身,授課模式、課堂輔助教學方式等方面來下手,切實達到小學語文的教學目標,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增強學生的語文知識素養。
(一)提高教師的專業素養
教師的專業素養水平的高低直接決定了教師講課效率的高低以及課堂教學的優化程度。較高的專業素養程度能夠有效引導學生學習語文,有利於學生提高語文知識水平,增強語文素養。教師專業素養主要體現在授課語言、專業知識水平以及授課技巧這三方面。
首先,小學語文教師的授課語言要針對小學生喜歡趣味性學習這一特點,採用活動生活的語言風格,教師要與學生站在同一層面上,站在學生的角度思考語言,要保證在吸引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給學生一個較為規范的教學語言環境。
其次,教師要積極提高自己的語文知識水平。語文學科是一門受時代發展不斷影響的學科,需要語文教師不斷學習、不斷進修、不斷與時俱進。教師只有不斷學習來提高自己的知識水平才能夠將更深層次、更豐富內容的知識講授給學生。
最後,教師還應該積極學習、模仿新穎的教學方式,與學生不斷交流,與其他教師不斷交流,不斷吸取和總結他人的授課技巧,並轉化為自己的授課風格。
(二)採用互動式教學模式
互動式教學模式是指教師在授課時積極與學生互動交流,通過課堂交流來啟發學生積極主動學習,引導學生積極思考,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從而提高課堂效率,優化課堂教學。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適當使用視頻、圖片以及問題探索等輔助教學方式來提高學生的注意力和參與度,引導學生發現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從而提高教學質量,優化課堂教學。
綜上所述,優化小學語文的課堂教學,提高小學語文的教學效率能夠有效激發學生積極主動學習的動力,鍛煉學生學習毅力,增強學生學習的專注性和投入度,從而提高教師教學的知識轉化以及運用效率。小學階段的語文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從語言表達、知識水準以及授課技巧等方面提高教師自身的專業素養,積極採用互動課堂教學模式,豐富課堂輔助教學方式,從而優化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提高教學效率。

⑸ 基於核心素養下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該怎麼改

淺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改革

如何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如何進行小學語文新課程的教育改革,是語文老師都感興趣、值得討論的話題。身為語文教師,我沒有停止過對語文課程與教學改革思考;沒有停止過對新課程理論的學習;更沒有停止過對小學語文教學實踐的觀察與反思。新的教學理念告訴我們,過去的課程過於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教學模式剝奪了學生的自主性,而現在的教學倡導學生主動參與、勤於探索、勤於動手培養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由此,反思過去自己曾經努力求索的課,過於注重知識灌輸。所以,在今後的小學語文教學中我們應該要注重以下幾個方面。
一、創設激發興趣的課堂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有興趣不是負擔,這句話飽含深刻的道理。當學生對知識不感興趣時,一個再小的任務對他來說也是負擔,是不可逾越的「鴻溝」。反之,對知識有濃厚興趣時,就會產生不斷前進、渴求新知、欲求明白的強烈渴望,就會全身心的投入到所感興趣的學習中。教師的責任在於以豐富的教育經驗、智慧和教育藝術來培養和激發學生潛在的學習興趣。使之處於「激活」狀態,從而爆發出強烈的學習動機。教師之責任不在傳授而在於激勵、喚醒和鼓舞。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結合所教學科內容激發起學生學習興趣,這樣不但課堂效果好,更主要的是學生全身心投入,這樣有利於知識的掌握能力的培養,是一堂課成功的關鍵,否則就變「我要學」為「要我學」課堂效果不會太好。在語文教學中我們要善於抓住每課的內容,巧設導語或問題或聯系生活的課堂活動來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
二、創設愉悅、民主、開放的課堂
在課堂上教師要善於通過各種手段和方法創設一個互相尊重、理解、寬容的課堂學習環境,使學生對教師產生親近感,即情感上的安全感和心理上的輕松感。有時教師形象生動的富於智慧的語言,一個含蓄的微笑,一句鼓勵的話語,一個富有啟發性和創造性的問題,一個激發學生強烈學習動機的探索活動。這些都能創設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使學生不僅學會了知識,形成了技能,也能獲得情感上的豐富體驗。只有在這樣的課堂上學生的思維才不會受到壓抑,不同的聲音才會產生,不同的觀點才得以自由綻放,只有這樣的課堂才是充滿情感愉悅的課堂,讓學生的情感得以舒展,個性得以張揚,生命的潛能才會不斷的開發,生活品質才能不斷提升。每一個孩子的潛能才會得到淋漓盡致的發揮,教師要讓「愛」充盈課堂,愛每一個學生,細心呵護每一顆幼小的心靈,用自己的快樂為學生打造一個快樂的家園。
三、創設成功、高效的課堂
這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對學生而言。一堂課下來,對全班學生中的多少學生是有效的,包括優秀生、中等生、差生。二是效率的高低。如果沒有效率或者只是對少數學生有效率,那麼這節課都不能算是比較成功的課。從這個意義上說,這節課應該是充實的課。整個過程中, 大家都有事情干,通過教學,學生都發生了一些變化。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每一個學生都是具體的,一個班學生學習習慣,行為方式,思維品質和愛好都存在著不同,要求我們關注不同層次學生的發展,關注學的成長」。一位教育專家也說過一句話:「如果我們教給孩子僅僅是知識,那就直接告訴他好了,而教育的藝術在於激勵和喚醒」。教師喚醒他們的靈感,喚醒了他們的表現慾望,喚醒他們的創新潛能。許多教師在課堂上關注優秀學生,當我們把愛灑向學生時,特別是好學生時,不要忘了一個容易被遺忘的角落——更需要關注的對象「弱者」,應該說教師的關注不僅是關注孩的現在,更是關注孩子的明天,孩子的未來。教師只有在自己的心田裡種植了關注的種子,這顆種子才會生根、發芽,才能真正關注學生的發展。所以在教學中教師要因材施教,根據不同學的智力水平高低,設計不同的問題,這樣不同的學生才會在各自原有的水平上有所發展,有所提高。一堂課下來,無論是學習好的、學習不好的,都要有所收益,這樣的一堂課才算一堂成功課。
四、創設平常、實在的課堂
我們大多數教師受公開課的影響太深,當有人聽課的時候,容易出的毛病是准備過度。教師前備課很辛苦、學生很興奮,到了課堂上成了准備好的東西來表演,就是演戲一樣。但是,大量准備使課堂上沒有新的東西生成出來,是准備好的東西的再現。這樣的課就談不上是一堂好課。當然課前的准備有利於學生的學習。但課堂有它獨特的價值,這個價值就在於它有自由的間,這個空間需要有思維的碰撞、相應的討論,最後在這個過程中師生相互地生成許多新的東西所以教師要做到,哪怕是校長來了,局長來了,你都要旁若無人,你是在為學生上課,不是給人聽的,所以我認為教師要上的課應該是這樣的課——平實的課,即平平常常,實實在在的課可能是十全十美的,十全十美的課做秀的可能性很大。只要是真實的就是有缺憾也沒什麼,因為它是真實的一個指標。公開課要上成是沒有一點點問題的課,那麼這個預設的目標本身就錯誤的,這樣的預設給教師增加了很多的心理壓力,然後作大量的准備,最後的效果是出不了「彩」。所以一堂課教師要上的課應該是真實的課,要是沒有實際的價值,就難以適應新課標的要求。
總之,新課標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以學生為本,還課堂給學生。教師應著力構建自主的課堂,讓學生在生動、活潑的狀態中高效率地學習。給學生一些權利,讓他自己去選擇;給學生一些機會,讓他自己去體會;給學生一點困難,讓他自己去解決;給學生一個問題,讓他自己找答案;給學生一種條件,讓他自己去鍛煉;給學生一片空間,讓他自己去開拓。「教無定法,各有各法」,作為新時代的教師,要不斷學習,與時俱進,才能在教改的路上越走越寬,才能更好的教學生學會學習,學會做人。

⑹ 如何打造小學語文高校課堂

如何打造小學語文高校課堂
自新課程教學改革以來,我們在各個方面提出了許多嶄新的理念,摸索出一些非常符合學生,符合語文教學發展,符合社會進步要求的語文教學手段和方式,應該說,伴隨著語文教學改革的深入,語文教學研究走過了這樣一條探索之路:即由原先的「低效語文課堂」向「有效語文課堂」轉變,由「有效語文課堂」提升到了「高效語文課堂」。
在我們倡導的新課程改革下,小學語文課堂究竟應以什麼樣的姿態才是最有效的課堂教學方式,如何才能達到資源的優化配置?為此,我從以下幾個方面談談對構建小學語文高效課堂的幾點淺薄的認識:
一、 導語精妙,能抓住人心
導語設計得如何,往往關繫到全局和教學效果的好壞。因此,精心設計課堂教學的導語,也是擺在語文教師面前的一個重要課題。著名特級教師於漪老師說過:課的開始,其導入語就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調。第一個音定準了,就為演奏或者歌唱奠定了良好的基礎。有人很形象地形容優秀的文章開頭、中間、結尾應該是「鳳頭」、「豬肚」、「豹尾」,言下之意,是說開頭應該短小精悍,神秘動人。而語文課堂的導入也應該精心構思,巧妙設計,具有形象美、情感美、和諧美、懸念美,使教學過程引人入勝,扣人心弦,生機盎然,充盈著美的氣息,讓學生感受一種神聖、魅力和詩意。
好的導語,是一塊磁鐵,能牢牢抓住學生的心魄,將他們引入知識的海洋。查看一些著名教師的教案,會發現他們對導語的設計無不精心備至。從一定程度上說,一堂課的成功與否取決於導語設計。那麼如何設計出高質量的導語呢?是不是一定要像小說一樣充滿懸念,跌宕起伏,極盡峰迴路轉、一波三折呢?其實不然,從這次聽課來看,成功的導語只要做到以下幾點即可深入人心:
1、激發興趣,設置懸念
入選小學語文教材的課文,有不少時隔久遠,且內容深奧,這就要求教師在設計導語時首先要考慮如何激發學生對這些課文的學習興趣,能喚起學生的注意力,拓展學生的思維跨度,使學生處在心求通、口欲言的「憤」、「悱」之中。
用高超的懸念藝術,層層設疑,絲絲相扣,大大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慾,為學生深入地鑽研教材打下了一個良好的基礎。所以設計精妙的導語,總是蘊含著豐富的懸念,能夠極大的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觸及重點,短小精悍
導語設計貴短,切忌「作者生平」、「時代背景」、「創作過程」等內容簡單羅列;過於冗長的導語,除了有喧賓奪主之嫌外,易使學生疲勞、注意力分散。
3、創設氣氛,營造氛圍
語文課程蘊含著豐富的人文內容,對人們的精神領域產生著深廣的影響,在學習語文的過程中學生隨時受到語文材料的熏陶感染,並產生獨特的體驗。人文性和情感性決定了我們語文教師在課堂上要努力營造出動人的教學情境與氛圍。而選進教材的課文,絕大部分是文質兼美、情文並茂的名篇佳作,教師在設計導語時,除了考慮知識的傳授外,還必須把握文中的「情」,以創設一種氛圍,使學生入情、移情、冶情。
總之,「教無定法」,一堂課的導語設計可根據課文的內容、學生的程度隨機應變,但不管採取何種形式,都必須遵循一定的規則。導語設計的原則是注意啟發性、知識性、趣味性。只要新課伊始就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撥動其思維之弦,讓他們以最佳的興奮狀態投入學習活動,都是成功的導語。,即:能夠提高我們的課堂效率,更好的完成教學。只有這樣,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教學過程
(一)課堂提問的整體優化
用提問來指導學生學習課文,這是當前語文教學比較流行的一種方法。課堂上問與不問,問什麼,怎樣問,是關繫到教學成敗的大事。提問的時機、提問的方式選擇得當,能啟發思維、發展智力、活躍課堂氣氛;選擇不當則可能弄巧成拙,破壞課堂氣氛。教師教學效率的高下,基本可以從課堂設問的性質和方法上做出評價。提問應掌握火候,選准時機,巧設疑難。具體來說,提問要注意:置問於教材的關鍵處;置問於教材的疑難處;置問於教材的矛盾處;置問於教材的含蓄處。
課堂提問的作用是相互的,但教的目的是為了學,教學活動的協調和教學水平的提高,仍然是為教學這一活動服務的,其受益者仍然是學生,所以,為了更好地發揮課堂提問對學生的作用,優化我們的語文課堂,我覺得語文教師在處理課堂提問時應遵循以下四個原則:
1、設計的問題要有明確的目的性,緊扣教學目標,能夠激起思考。因此,教師要從教材的實際出發,鑽研教材,認清教材的知識內容,把握教材特點,明確教學要求,確定教學目標和重難點。設計的問題要有一定的思考價值,能調動學生的主動性,能集中他們的注意力,引導他們生動活潑的學習,使他們經過自己獨立思考,對知識融會貫通,從而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2、問題要大小得當,多少適量,難易適合不同階層學生的實際能力。
教師對課堂中所提問的問題應在備課時精挑細選,嚴格控制數量,克服課堂提問的隨意性。要做到數量適中,也要避免兩種傾向, 太多或太少。提問太多,學生沒有思考迴旋的餘地,對所學知識難以理解、消化;提問太少,講授太多,學生難有參與的機會,最終會產生厭倦情緒。
3、設問要有一定的藝術與技巧,杜絕形式主義的問答(這種做法在本質上仍然是注入灌輸的)方式。
設問的形式主義傾向是課堂教學中的一大弊病。問題或過簡,或過瑣細,或過於雷同、千篇一律,或過於空洞不知從何答起,這些都是形式主義的設問造成的。結果往往是啟而不發,課堂沉悶,或者相反,課堂表面轟轟烈烈實際卻一無所獲。還有的教師自己閉門設計好了問題與答案,卻與學生的實際不符合。學生答問與老師的答案不一致時,教師不善於變通引導,而是仍舊反復問,讓學生再答,直追到與自己的標准答案一致為止。這種鍥而不舍一再追問的做法,也是主觀主義與形式主義在作怪。
4、設問要盡量使全體學生都積極參與思考,使更多的學生有被問到的機會,並激勵學生自己提出問題,對答案置疑辨析。
教師的提問在實際操作時應面向全體學生,不能只盯住幾個尖子生。應該利用問題的系統性,由簡到繁,由易到難,設計階梯式的問題,不僅學習比較困難的學生當堂能積極思考,而且給他們指出攀登的途徑,激勵了他們攀登的勇氣。課堂提問是語文教學中不可或缺的一個重要環節,是啟發學生思維、傳授基本知識,控制教學過程,進行課堂反饋的一個重要手段。它貫穿於課堂教學的始終,直接影響著課堂教學的成敗。教師必須細細揣摩,問到關鍵處,問到有用之處,問到學生心裡去,問出水平來,才能更好的促進我們的教學,利於學生的發展。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通過問的技巧與藝術,體現出教學新理念。
(二)根據自己的實際優勢,爭創個性化的教風
首先,教師的知識底蘊是教學之本。豐富的學科專業知識是語文教師教好課的基礎。深厚的學科專業功底猶如泉水源源不斷,始終滋潤著我們的教學生命。一位舉手投足浸透著文化芳香的語文教師總是有著常人無法企及的魅力,在這樣的老師課堂上,你會如沐春風。
其次,小學語文課是欣賞課,它所反映的感情多種多樣,或慷慨激昂,亢奮高歌;或如泣如訴,低聲吟唱;或淋漓盡致,纏綿哀婉。而有的教師感情充沛,善於以情感人;有的教師思維敏捷,注重設疑問難;有的教師嗓音清脆,通過誦讀課文激起學生閱讀的興趣;有的教師表達言簡意賅,從不經意處入手引導學生步步深入。語文的學習是美文的欣賞、是情感的交流、是品格的塑造、是素質的培養,課本中的文章都是通過精挑細選,對學生的成長有幫助的經典範文。不同的課文有不同的風格,因此也要採取不同的處理方法。
最後,講究營造教學氣氛藝術。良好的氣氛應當是民主、和諧、寬松、愉悅的,它是創設高效語文課堂的前提。良好的課堂氣氛有多種要素,但最重要的是教師對學生真誠的「愛」。要樹立正確的學生觀,確立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學生是教學的主體,教師的教學要做到為學生服務,只有為學生服務的教學,才能是民主的,平等的;教師永遠要懷著一顆愛心進課堂,慈愛和微笑是聯系師生情感的紐帶,溝通師生心靈的橋梁,是創設和諧的,愉悅的教學氛圍的重要手段;教師要滿腔熱忱地組織教學活動,做到情緒飽滿,態度和藹,語言親切,富有激情,用教師的情緒、情感、人格魅力感染學生,使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中去,在自主學習中享受學習的快樂。
(三)靈活地處理教學
任何事情「變則通,通則久」,人的思想是在不斷變化的,因此要隨時隨地改變我們自身的東西,才能適合當今時代的發展要求,適時有效的保證高效的語文課堂。
課堂教學過程是一個師生不斷雙向交流的動態變化過程,教師在確定教學內容、選擇教學方法時,應充分考慮到課堂教學的這種動態性,並做到根據課堂教學實際及時調整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不機械地根據預先的教學設計,刻意追求該課堂教學內容的完整性。為此,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必須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調整。
(1)及時調控。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能整體把握課堂教學節奏,及時發現教學過程中的偏差,及時處理教學過程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並根據實際情況,以更好的促進教學為目的做好及時的調控。
(2)靈活變通。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根據課堂教學的動態過程和當堂教學實際特別是學生思維實際的需要,適當變通已設計好而不適應課堂教學實際的教學步驟和過程,可以前後變通,也可以主次變通,也可以是教師的講授活動和學生的學習活動的變通。
(3)恰當取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善於根據變化了的情況和學生當堂所表現出來的實際情況,對教學內容和方法進行適當的取捨。取捨,有時候甚至是忍痛割愛,把那些不適合學生實際甚至超出學生當堂學習承受限度的環節和內容捨去,不刻意追求預先設計的課堂教學過程的完整性或內容的全面性。而對那些學生沒有掌握的教學重點和難點,可以增加時間,強化講授和訓練,以求達到切實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目的。
三、以趣結尾,餘音繚繞
正如紅花還需綠葉襯一樣,一堂高效的課除了做到以上幾點以外,還必須有一個好的結束,也就是我們的結語。它應該是整堂課的一個凝聚,是概括的高度深化。好的結尾,有如咀嚼乾果,品嘗香茗,令人回味再三。一堂好課的結尾,不僅可以對教學內容起到梳理概括,畫龍點睛和提煉升華的作用,而且能延伸拓展課堂教學內容,取得「課雖盡而趣無窮、思未盡」效果。在語文課的結語中,選取一些趣例作為結尾,往往令人縈懷難忘。
四、作業布置
選擇什麼樣的時機布置作業看似無關緊要,但是如果運用得好也可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常規的作業布置一般都是放在一節課快要下課或下課鈴響了之後。說者匆匆,聽者急急。不宜使學生形成優勢興奮,反而容易引起學生反感。何不把作業布置的時間放在上課或課中呢?先布置作業再授課。首先給學生一個明確的信號——這是我要認真聽的,否則作業就完成不了。當老師說到有關內容時,學生往往會聽得非常認真。因此完成作業也就相對容易些。
考慮到學生的差異性,作業應因人而異,分層設計,使每個學生都能受益。而作業分層,就是為了使不同程度的學生跳一跳都有可以摘到「桃子」使作業處在他們知識的「最近發展區」,提高他們寫作的興趣。對分層作業的評價也不應建立在同一水平線上,而是在各自的基礎上有所進步,都應當給予積極的評價。這樣讓大部分學生都能嘗到作業的甜頭,時間長了,就會產生一種積極的情緒,形成作業上的良循環。
學生是學習、作業的主人,是發展的主體。必須讓學生明確:「自己是作業的主人、作業即自學、語文無處不在」這三種觀念,是語文課外作業改革成功的前提,而「作業即自學」則是三種觀念的核心。要讓學生從傳統的「作業即按老師的要求鞏固課堂上已經學過的知識」這一認識誤區中走出來,明白作業的出發點和歸宿都是為了自己提高能力、掌握知識,作業過程完全是自我學習過程。第二,培養學生養成三種習慣。(一)、自我檢測、自我激勵的習慣。(二)、閱讀課外書籍的習慣。(三)、在生活中學習語文的習慣。同時相應地引導學生設置好三種作業本:一是基礎田園——教材同步作業本,二是增產田園——課外學習摘抄本, 三是試驗田園——課外練筆或日記本。小學階段是世界觀、人生觀形成的最好時期,只有這種符合變化的實際的形式才能培養出高素質的現代人。
總而言之,語文教學的改革是一項由觀念到行動,涉及方方面面的系統性工作,需要教師付出開創性的努力。我們已經邁出了開創性的第一步,但是我們的研究還相對滯後,還有許多問題有待進一步研究。構建新課標下小學語文的高效課堂還需要語文界的同仁們不斷探索。

⑺ 如何實現小學語文教學的高效課堂

高效課堂,是對課堂不斷優化的一個過程,也是一個讓所有教師永遠追求的目標。現代教育理念認為,要優化語文課堂教學,提高教學質量,必須構建一個能充分調動學生主觀能動性、讓學生自覺主動參與課堂的教學模式。
課堂教學是一門藝術,是一種教師與學生共同參與的復雜性活動。在我們倡導的新課程改革中,小學語文課堂如何才能達到高效,我從以下幾個方面談談自己對創設小學語文高效課堂的點滴做法:
一、轉變教學觀念和教學方式,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意識是行動的先導。教師的教學觀念和教學方式直接影響一堂課的效率。因此,教師要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和單一的教學方式。首先,要轉變自身觀念,進而轉變教學觀念和教學方式,以逐步消除由於教師講得過多、學生參與過少而導致的靠大量課後作業來完成教學任務的問題,逐步改變課堂上學生被動接受多、主動思考少的現象。
在教學方式手段上,運用多媒體教學就是構建高效課堂的重要策略。在平時的教學中經常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就會把同學們的注意力吸引到課堂上來。同時,也能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運用多媒體手段,可以通過聲、光、色、形,將教學過程直觀地、形象地、生動地直接作用於學生的各種感官,使學生產生強烈的學習興趣。在設計導入環節時,更容易把學生引入到教學情境中去。教師通過多媒體課件將學生帶入教學情境中,再適時地提出問題,引導學生思考,就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高效課堂需要充分的課前准備。
作為教師,在備課前要吃透教材,力求備課准確到位,做好課堂教學預設。每節課的重點、難點、關鍵點都做到心中有數。可以將相關的課外材料引入課堂,使現有的課本與課外的材料相互補充,使我們的課堂更加有血有肉,更加形象生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同時,教材並不是一成不變的,有時為了更好地實施教學,我們需要科學重組教學內容,大膽的改造教材,讓教材「為我所用,為生所用」。
只有確保課堂教學高效,才能帶來教學質量的高效。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教學目的、教學對象,確定不同的教學方法。根據教學目標選擇教學方法;依據學生特徵選擇教學方法;根據學科的特點選擇教學方法;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把課堂還給學生,學生參與,問題讓學生提出,內容讓學生總結,方法讓學生歸納。教師應成為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者和促進者,做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
三、優化課堂教學模式,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
要建設高效課堂,必須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自主學習。在很大程度上說,課堂是否高效取決於學生是否主動地學習,是否會學習,是否能持久地學習。因此,要建設高效課堂,就必須在培養學生學習習慣方面做文章。圍繞如何培養學生良好的習習慣,挖掘學生的習潛能。我認為要從以下兩個方面著手:
1、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探究慾望。小學生自主、合作、探索性學習方式是在問題情境之中的學習,因此如何創設問題情境,就成為這一學習方式能否有效的前提條件。心理學研究表明:學生的思維總是由問題開始的,並在解決問題中得到發展。學生學習的過程本身就是一個不斷創設問題情境的過程,它可以引起學生認知沖突,激發學生的求知慾,使學生的思維在問題思考與探索中得到促進和發展。利用多媒體課件展示,再現課文生活中的真實情景,使學生進入身臨其境的問題環境,從而產生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慾望,使學生獲得學習成功的快樂體驗,增強求知慾和自信心,進而促進身心的全面發展。
2、要讓每個學生都動起來。高效課堂需要活躍的課堂狀態,教師要善於根據具體教學情況,靈活運用各種教學方法,發現和培養創新人才,成為學生創造潛能的開發者,精心設計調動學生課堂學習主動性的方法。作為課堂的組織者、參與者、合作者,教師要重視課堂民主平等氛圍的營造,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引導學生積極參與、獨立思考、自由表達、愉快合作,讓學生在心理上處於興奮和抑制的最佳狀態,讓學生充滿求知的愉悅感,調動起學生的良好情緒,最大限度激發學生的主題意識和主題精神。
四、優化練習布置,鞏固學生知識。
每節課結束,設計一些具有鞏固拓展作用的練習非常必要。好的練習題不僅可以使學生在無意之間進行知識的強化和鞏固,而且可以使學生增加課外知識的積累,使所學的課內知識更豐富、更充實。另外,設計合理巧妙的練習還可以激發學生對生活的思考,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科學精神,達到學以致用的效果。有效的練習是高效課堂的保證。
總之,課堂教學是一門很深的學問,具有極強的藝術性。影響課堂教學的因素也有很多,如教師的因素、學生的因素、課堂環境的因素等等,要提高語文課堂效率、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教師必須轉變教學觀念和教學方式,認真備課,創新方法,加強師生合作教學,使課堂教學成為開放的、雙向的、多面的過程;同時,教師還要不斷學習、不斷探索,進一步提高自身的業務素質和教學能力,真正發揮好教學主導作用,創設高效課堂。

⑻ 語文課程與教學的全面轉型包括哪些方面

一、促進每一位學生的發展
促進每一位學生的發展,是本次課程改革的靈魂,是新課程的核心理念。這一理念意味著我國基礎教育,必須謀求所有適齡兒童平等享受高質量的教育,必須尊重每一位學生個性發展的完整性、獨立性、具體性、特殊性,讓每一位學生的個性都獲得充分發展。這一理念有三層含義:一是課程要著眼於學生的發展。所謂發展,現代漢語詞典解釋為事物由小到大、由簡單到復雜、由低級到高級的變化。課程對學生發展的促進,主要表現在培養學生的信息收集和整理的能力,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終生學習和創新的能力,生存和發展的能力,以及培養學生的良好個性品質。二是面向每一位學生。作為基礎教育,面臨的任務既要培養高素質尖端人才,又要為工農業經濟培養合格的建設者。因此,新課程強調面向每一位學生,既是順應未來教育的發展趨勢,也是國家對人才需求的必然。三是關注學生全面、和諧的發展。學生是一個完整的人,學生的發展不能只是某一方面,應是全面、和諧的。這一理念如何在語文教學中落實呢?
(一)教學目標要著眼於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受應試教育的影響,長期以來,語文教學著眼於知識技能,忽視學生語文素養的全面提高。2001年教育部頒布的《語文課程標准》指出:「九年義務教育階段的語文課程,必須面向全體學生,使學生獲得基本的語文素養。語文課程應培育學生熱愛祖國語文的思想感情,指導學生正確地理解和運用祖國語文,豐富語言的積累,培養語感,發展思維,使他們具有適應實際需要的識字寫字能力、閱讀能力、寫作能力、口語交際能力。語文課程還應重視提高學生的品德修養和審美情趣,使他們逐步形成良好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促進德、智、體、美的和諧發展。」語文課程的這些目標,是從「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維度來設計的,是面向全體學生,力爭使每一個學生都能達到,獲得現代公民都必須具備的基本語文素養,注重的是學生語文素養的全面提高。教師的語文教學大到小學六年,小到一篇課文、一個課時,都應有學生語文素養三個維度全面發展的目標意識。
(二)教學實施要關注每一位學生
語文教學要把每一位學生都看作是生動活潑的有獨立人格尊嚴的人,既關注他們的情緒生活和情感體驗,培養其學習態度,樹立其學習信心,又要關注學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養成,使教學過程成為學生一種高尚的道德生活和豐富的人生體驗。請看下面的教學片斷:
師:你們班誰讀書最好?
(學生推薦一位好生,該好生站了起來)
師:請班裡讀書有困難的同學站起來。
(學生的目光集中到一位男生身上,該男生難為情地低著頭慢慢站起)
師:(摸著該男生的頭,問站著的女生)他讀書一定能超過你,你信不信?
女生:不信!
(師帶著該男生一遍又一遍地讀課文第一句話,讀了三遍,男生讀得很好。)
師:(問女生)他這樣認真地努力下去能超過你嗎?
女生:(激動地點點頭)能!
(男生充滿自信地坐下)
這個教學片斷,體現了為了一切學生和為了學生的一切,使具有不同身心條件和背景的學生都有接受語文教育的極會,並使學生在語文學習的過程中受到激勵,增強自信。
(三)教學實施要關注過程
過去的教學比較重視學生說寫的結論,對學生學習過程關注不夠,看不到學生的發展。課堂上,我們所看到的是教師提問,學生回答。題目容易,個別學生答對即過,題目難,教師像擠牙膏似的逼問多位學生,直到有一位答對了便過。缺少教師的點撥、引導,沒有過程,看不到發展,看不到教學的價值所在。能促進學生發展的教學,應該展示學生由不會到會,由不會學到會學的過程。如三年級上冊《爬天都峰》一課,課文講的是一位白發蒼蒼的老爺爺與一位素不相識的小姑娘,來到黃山風景區中的天都峰下,都猶豫了,但雙方都從對方身上受到了鼓舞,產生了克服困難的勇氣和信心,結果這一老一少都爬上了天都峰頂。課文的3--5節,寫的是這一老一少在天都峰腳下的對話,也是他們善於從對方身上汲取力量的具體描寫,是課文的重點,也是難點。有位老師是這樣教學的:首先用大屏幕出示3--5節,徵求同學們用什麼方法學習的建議。因為三段話的突出特點是人物對話,因而同學們選擇分角色朗讀的方法學習。接著,教師尊重學生學習方式的選擇,三人一小組合作學習。之後交流評價學習的成果。此時,學生分角色朗讀,只達到了正確、流利,感情沒讀出來。怎麼讀才能讀出感情呢?這是讓同學們感悟的學習方法。教師點撥引導,學生自主發現,原來讀書時應邊讀邊想,具體到這三小節課文,即當讀到人物話語時,要想想人物說這句話時是怎麼想的。學生領悟到這些,再讓他們小組合作學習,便發現學生會讀了,也讀好了。
二、確立新的課程觀
長期以來,「課程」被理解為規范性的教學內容,而這種規范性的教學內容,是按學科編制的,故「課程」又被界定為學科和各門學科的總和。這就意味著「課程」只是政府和學科專家關注的事,教師無權更動課程,教師的任務只是按照教材教學。課程與教學成為兩個彼此分離的領域。這樣的課程是封閉的、僵化的、外在於人的,限制了師生生命力、主體性的充分發揮。本次課程改革,給課程以科學定位,它是教師、學生、教材、環境四因素交互作用的「生態系統」。這就是說,課程不只是「文本課程」,更是「體驗課程」,是教師和學生共同探討新知的過程,教師與學生都是課程的有機構成部分,是課程的創造者,課程的主體。課程不是孤於生活世界的抽象存在,而是生活世界的有機構成。
課程觀的變革,必然帶來教學的根本性變革,教學也才能成為教師與學生追尋主體性、獲得解放與自由的過程。語文教學落實「新課程觀」這一理念,應在哪些方面轉型呢?
(一)積極開發語文課程資源
生活是語文學習的源頭活水,生活有多豐富,語文學習的資源就有多豐富。首先,應充分發掘教師自身的資源。教師自身的課程資源包括兩方面的內容,一是教師的人格影響著學生的人格;二是教師的視野和能力影響著學生的視野。這也就要求我們的教師應不斷學習不斷提高。第二,充分挖掘學生本身課程資源。學生本身的知識與經驗不僅對他本人的成長起重要作用,對於夥伴也是一種資源。通過交流與傾聽,從同伴那裡獲得信息和啟示,進而豐富個體的情感和認識,在交互中整合,在交往中達到探索生命意義,創造人生體驗和生活智慧的生命活動的目的。第三,發掘兒童生活世界中的課程資源。兒童的生活世界是豐富多彩的,其中有反映學生眼中自然世界的自然性資源,也有學生對社會生活認識的社會性資源。這些資源存在於學校、家庭、社會,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二)創造性地使用教材
因為課程是一種動態的、生長性的「生態系統」和完整文化,所以,教材已不是教學內容的全部,教師的教學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教師應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和語文學習的實際,創造性地使用教材。面對課本,不是就課本學課本,扮演的不是傳遞者、執行者、被動的接受者,而應當基於師生的經驗,在教學中不斷豐富和生成新的內容,推動課程內容持續地生成和轉化。如傳統閱讀教學,師生只是圍繞選文本身的字詞句段篇進行活動,課前安排學生預習,讀課文掃除文字障礙,課內講讀還是選文本身的語言,課後練習,是選文中涉及到的字詞句基礎知識。但在新課程下的閱讀教學,課本提供的選文只是教學的一種憑據,憑借選文,師生可以開展一系列的語文實踐活動,豐富語文課程內容。過去圍繞文本安排的預習,可引領學生到現實生活中自主觀察、調查體驗,也可引領學生通過多種途徑搜集資料,將文本的學習與學生的現實生活融為一體。課內文本的解讀,師生可與課前的體驗,佔有的資料相聯系,使之自主構建。課後的機械練習,完全可以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語文實踐活動,使練習趣味化,知識有機地轉化為能力,使課本內容的學習得到拓展,使學生創新精神得到培養。
三、三維整合 整體推進
傳統教學過分強調認知性目標,知識與技能成為課堂教學關注的中心,這種強化知識的教學,從根本上失去了對人的生命存在及其發展的整體關懷。新課程語文課程標准從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維度提出課程目標,體現了新課程的價值追求。這里所說的知識與能力,與傳統教學意義的系統的基礎知識不同,它是適應學生終身學習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是一門(職稱論文)學科中對學生而言最有價值的知識點。過程與方法是在強調學生學習的思考和學習的個性,強調學生探索新知的經歷和獲得新知的過程,使學習者對知識與技能實現自主建構。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具有其豐富的內涵。情感不僅指學習動機,更指內心體驗和心靈世界的豐富。態度不僅指學習態度、學習責任,更指樂觀的生活態度,求實的科學態度、寬容的人生態度。價值觀,不僅強調個人的價值,更強調個人價值與社會價值的統一;不僅強調科學的價值,更強調科學價值與人文價值的統一;不僅強調人類的價值,更強調人類價值與自然價值的統一,從而使學生從內心確立起對真善美的價值追求以及人與自然和諧可持續性發展的理念。實現三個維度的統一,是這次課程改革的具體目標之一,即改變課程重知識傳授的影響,強調形成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使獲得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的過程同時成為學會學習和形成正確價值觀的過程。
三個維度從理論上看,是可以分割的,可以一條一條的敘述。但在實踐中,當具體到一個活生生的人,三者是無法分割的。具體到教學實踐中,三維分離,就失去了課堂教學應有的生命活力,也違背了語文課程本身應有的規律。《語文課程標准》所制定的目標,在三個維度的融合上,作出了很大的努力。如第三學段「口語交際」提出的六條目標:與人交流能尊重、理解對方;樂於參與討論,敢於發表自己的意見;聽他人說話認真耐心,能抓住要點,並能簡要轉述;表達要有條理,語氣、語調適當;能根據交流的對象和場合,稍作準備,做簡單的發言;在交際中注意語言美,抵制不文明語言。這六條應該說都體現了三個維度的融合。這種交融,體現了工具性與人文性的高度統一,是教學必須追求的境界。
有位老師教學《爬天都峰》一課的第二節,這節寫了天都峰的高、陡。教師安排了如下教學環節。首先讓學生自讀,讀後交流(代寫論文)自己的感受,同學們大多感受到了天都峰的高;接著讓學生再讀課文,這次讀書提出了具體的要求,那就是邊讀邊想,讀後要把自己想到的內容畫下來。學生自主學習後交流,發現有的學生為突出天都峰的「高」,在山腰畫了雲朵,為突出天都峰的「陡」,掛著的鐵鏈貼在山壁上是直垂的。最後,在學生對課文內容感悟清楚之後,讓學生通過朗讀把自己的閱讀見解表達出來。對這一教學片斷,稍作思考,會發現,學生經歷了這樣的自主學習過程之後,達到了如下目標:理解了文中的詞語;領悟了邊讀邊想,即邊讀邊在腦中形成畫面的讀書方法;正確流利地朗讀了課文;受到大自然所蘊含的美的熏陶。這些目標其實就是三個維度目標的具體化,老師讓學生達到的三個維度目標,是有機融合在一個教學過程之中的,所以說這樣的教學實現了三維整合。
四、轉變教學觀念和行為
對教學的理解,傳統教學觀把它看成是教師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向學生傳授知識、技能,發展智力,培養能力,陶冶品德的過程。顯然,在這個過程中,教師是教學過程的控制者,教學活動的組織者,教學內容的制定者和學生學習成績的評判者,具有絕對的權威。師生之間是一種不平等的關系。現代教學論指出,教學過程是師生交往、積極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沒有交往,沒有互動,就不存在或未發生教學,那些只有教學的形式表現而無實質性交往發生的「教學」是假教學。由此可見,交往是教學的本質。所謂交往,是主體之間所進行的相互活動,它反映的不是人與自然或人與物之間的對象性關系,而是人與人之間互為主體的關系。主體之間在交往過程中能夠相互認同和互相理解,並在此基礎上形成共同的理解。在教學過程中,相對獨立和相互平等的主體是教師和學生,二者平等對話,相互理解,相互啟發,相互補充,構成一個「學習共同體」。
由於受傳統教學觀的影響,(論文代寫)課堂上,學生不能以平等、自由、自主和全面發展的主體而存在,主體與主體的關系降格為主體與客體關系,課堂教學中的交往被異化。這種異化交往的實質是一種虛假的交往。具體來說,有這樣幾種表現:一是形式的交往,即只有交往的形式,而無實質性內容。如課堂上,某一學生對某一問題做出了正確解答,老師明明知道其它同學都清楚該生的回答是正確的,教師仍然追問:「他(她)回答的對不對啊?」學生則齊答:「對」。二是不平等的交往。一種情況是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不平等,交往被少數人所獨享。另一種情況是教師認為自己比學生優越,對學生耳提面命。所有這些,都不是真正意義的交往,因而也就無法滿足交往雙方的期望與需求,無法實現各自的利益與價值
語文教學怎樣才能消除課堂交往中的不合理性,建立起合理的交往呢?應在以下三方面轉型。
(一)教師由教學中的主角轉向「平等中的首席」
教學的過程是師生共創共生的過程,是師生平等參與教學的過程。教師要打破「教師中心」、「課堂主角」的舊思想,在民主平等的學習氛圍中引導學生自由表達、自主探索,要從「師道尊嚴」的架子中走出來,從居高臨下的權威者走向平等中的首席。
教師作為平等中的首席,並不是要教師行為變成學生的學習行為,而是以教師行為方式參與到學生學習活動之中。教師參與學生學習活動的行為方式主要是觀察、傾聽、交流。通過觀察學生的學習狀態,照顧差異,調控教學;通過傾聽學生的心聲,讓學生體驗到尊重;通過交流,分享彼此的思考、見解和知識,從而達成共識、共享、共進。
(二)從傳統的知識傳授者轉向學生發展的促進者
教師作為知識傳授者,基本職能是「照本宣科」,無視學習的主體,不利於因材施教,更談不上發展學生的興趣、愛好和特長,促進每一個學生的發展。教師作為學生發展的促進者,就應積極創設自主、探究、合作的空間,建立和諧、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組織學生發現、尋找、搜集和利用學習資源,引導學生設計恰當的學習活動,激活進一步探究所需要的先前經驗,實現課程資源價值的超水平發揮。
(三)利用教材提供的素材創設情境,實現師生平等對話
顯然,師生之間實現平等對話是有難度的,但語文教學的很多選文,都有故事情境,利用故事情境創設教學情境,則能實現真正意義的平等對話。如教學《給顏黎民的信》一課,有位教師進行了這樣的設計:上課後,老師先徵求同學們學習此課的意見,告訴學生:昨晚在家中備課時,恰好女兒也在預習這篇課文,於是爺倆商議,先各自讀書,之後女兒以魯迅的身份來回答父親——— 顏黎民君的提問,產生了非常好的閱讀效果。這節課咱們也這樣學習是否可以?同學們非常贊同。課堂上發現「 無憂論文網魯迅」與「顏黎民」即生與師的交流產生了從未有過的好效果。事後我了解這班的學生,他們告訴我,這次與老師交流不受約束,自己作為魯迅,現應回答好顏黎民君的問題。實質上,實現了真正意義的平等對話。

⑼ 新課改下語文課堂教學如何轉變

2001年,我國正式啟動了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教育部頒發了《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以下簡稱《綱要》)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初步構建了符合時代要求、具有中國特色的基礎教育課程體系。《綱要》明確指出,「改變課程過於注重知識傳授的傾向,強調形成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使獲得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的過程同時成為學會學習和形成正確價值觀的過程」;「改變課程實施過於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狀,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究、勤於動手,培養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改變課程評價過分強調甄別與選拔的功能,發揮評價促進學生發展、教師提高和改進教學實踐的功能」。[1]顯而易見,新課程改革對教師的教學行為和學生的學習方式都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本文基於新課程改革,對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轉型做出淺顯的思考。
1 新課改背景下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轉型的必要性
本文所說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轉型是指,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在師生的地位、教學的組織形式、教學手段和方法的使用、教學評價方式以及學生的學習方式和態度等方面,都發生根本性轉變的過程。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轉型順應了我國基礎教育新課程改革和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的基本要求,有利於促進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充分發揮學習的自主性、探索性和創造性。新課程改革注重教學的「三維目標」,即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語文是各科學習的基礎。小學語文新課程標准強調語文課程的工具性與人文性統一的基本特點,注重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與發展,倡導通過優秀文化的熏陶感染,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修養和審美情趣。這些目標的達成需要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加以轉型:教師由「控制者」轉變為「促進者」;課堂由「專制」走向「民主」、由「封閉」走向「開放」;評價由重「結論」轉變為重「過程」;學生的學習方式由「被動性、依賴性、統一性、虛擬性、認同性」轉變為「主動性、獨立性、獨特性、體驗性與問題性」等。
2 新課改背景下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轉型的現狀
新課程改革實施十幾年來,我國的基礎教育確實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教師的教育理念、教育教學模式、師生關系、學生的學習方式等方面都得到了很大的改觀。從整體上來看,部分地區的語文課堂教學改革在前期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教學模式,引來眾多學校的觀摩和效仿,從而形成了全國大范圍的課程改革熱潮。但在發展過程中教學改革由於沒有新的突破使得小學語文的課堂教學方法缺乏創新。而部分教師在組織和引導語文課堂教學的過程中重於形式也使得教學的實際效果遠遠不如新課改初期,師生表面上對話頻繁,氣氛熱鬧,細究之下許多對話是徒具形式,並未達到有效的交流目的。以杜郎口中學為例,杜郎口中學曾以導學案制與合作學習相結合的以學促教模式成為了新課改的一個典範,雖然杜郎口中學在2012年宣布取消導學案制,但是隨著課改熱潮的不斷推進,這種模式依舊存在在我國部分中小學的語文課堂教學中。
在教育見習過程中,我們發現,相當一部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生搬硬套新課改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方法,使課堂上呈現出開放學習、主動學習的假象,但實際上是學生不得不延時學習來達到所謂的新課改課堂教學以學生為主體的開放式的理想課堂。為了進一步了解新課改下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轉型現狀,我們自編問卷,從教師和學生兩個方面,對湘西自治州吉首市第一小學、永順石堤鎮中心二完小進行了問卷調查。

閱讀全文

與小學語文課堂如何轉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660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330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268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954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05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32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18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628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297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949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981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02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11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753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169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259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553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348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14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970